五四新文化运动_中国现代教育之大
五四新文化运动
邓小泉
中华民国初创不久,由于帝国主义侵害强占中国主权,国内封建复古主义势力抬头,因此中国一部分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顺应时代要求,发动了一场比辛亥革命更为猛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波澜壮阔的文化革命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杂志社迁至北京,改名《新青年》),鼓吹民主和科学精神,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重要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文化运动的纵深发展,它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灵魂,这在教育领域的主要表现就是以民主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为准绳,对教育的宗旨、内容、方法、学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www.guayunfan.com)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尊孔读经的复古主义逆流,推翻了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重新颁布了隐含“忠君”复辟帝制的教育宗旨。1916年,袁世凯在唾弃中死去。民国初年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宗旨逐又得以恢复。在新文化运动的带动下,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教育思潮兴起,教育界又对教育宗旨提出新的看法。1919年4月,由范源濂、蔡元培等人组成的教育调查会拟出新的教育宗旨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尽管新的教育宗旨倡导民主与共和精神,但政府并未予以采纳。至1922年新学制拟定时,才提出了反映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七项标准。这七项标准体现出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表现出新文化运动对人的思想解放所发挥的作用。
五四运动中被捕的爱国学生返校
男尊女卑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旨思想,在教育领域歧视女性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中国古代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子学堂。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正式宣布从教育制度上开放女禁。但这种开放也是极其有限度的。至新文化运动时,民主观念、男女平权的思想进一步为广大人士所接受,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也取得较大发展。教育上进一步开放女禁,设立了不少女子学校,并实行男女同校。自1921年起,中国各大高校继北京大学之后陆续招收女大学生,中国的象牙塔终于向女子开启了它的大门。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思想解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教育界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在一批留学归国人员的带动下,科学教育、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平民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纷纷在中国生根发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及自学辅导法、自动教学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也在全国各校纷纷试验。尽管这些教育思潮有的未能长期发展、坚持下去,但却对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当时的中国,北京大学可以说是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代名词,北京大学之所以有这种美称是与蔡元培的贡献分不开的。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从此,北京大学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并由此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提倡研究学问;按照“兼容并包”的原则改革教师队伍;成立教授会、评议会,根据民主治校原则改革北京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学科制和选修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乃至今天最有影响的大学,成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发祥地。
学制改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又一重要举措。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有一些人士提出改革学制的建议。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领域已有了不少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仍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因此,全国各界人士频频呼吁学制改革。正是在各种“学制改革案”的呼声下,1922年终于出台了新学制。新学制是我国学制从仿日向仿美的转变,它加重了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此外,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升学和就业之间的矛盾,适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教育观念的革新,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民主和科学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