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_西南地区教师教育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_西南地区教师教育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_西南地区教师教育第一章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均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力的根本途径。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关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全局,促进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增加西南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是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要务。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_西南地区教师教育

第一章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均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力的根本途径。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关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全局,促进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与支持下,西南各省市区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益完善,结构日趋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本章运用具体的统计数据,客观地分析了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西南地区具有自然环境复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多元民族文化等特点,其基础教育存在整体环境相对复杂,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增加西南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是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要务。

第一节 中国西南地区概述

一、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西南地区具体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6个省、市、自治区。西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带。这些地区主要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利,虽然有全国主要铁路通往西南地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人流量的需求,特别是公路的不足更是阻碍了西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这种长期交往不足也导致了西南地区的教育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的教育,相应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滞后于其他地区。(www.guayunfan.com)

表1.1 西南地区行政区划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或“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等,典型组团式城市,下辖19区、15县和4自治县。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为战时首都,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国际大都市。

2.四川省

四川,简称“蜀”或“川”,省会成都,1952年9月1日正式成立。四川位于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最大跨度1075千米,南北最大跨度921千米。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享有“天府之国”美誉。四川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部丘陵较多,西部山地较多。四川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岷江、沱江、雅砻江、嘉陵江纵贯四川。四川人口稠密,气候宜人,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干线密集,现系“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3.贵州省

贵州,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重庆和四川,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4.云南省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简称“滇”或“云”,省会昆明。云南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我国和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其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分别与四川、贵州、广西、西藏等省区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与云南省接壤,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5.西藏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西南地区建立西藏少数民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首府拉萨。西藏介于东经78°25'~99°06',北纬26°44'~36°32'之间,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千米。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6.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首府南宁。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方言有粤语、桂柳话、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广西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二、西南地区的地域特点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其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及少数民族文化都具有独特性。

1.地理环境特点

西南地区分布着盆地、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五种类型地貌。但是概括而言,西南地区在地貌上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征,那就是众多的山地和盆地。

西南山地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低山到高山都有。从广义上讲,西南地区的高原也基本上都可以纳入山地的范畴。低山多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北半部,如四川盆地的内部和周围的低山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相对高度也在500米以下。中等山脉在西南地区分布范围广泛,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多在500~1000米之间。高山主要分布在西藏、滇西北、滇东北和川西南一带,其岭脊的海拔高度多在3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而山地的相对高度基本都在300米以上。山地因翻越艰难而阻碍了古代人们对外的交通和交流,它们将西南地区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和文化单元。

西南地区盆地的数量极多,并且基本都散布在广大的山地之中,仅云南一省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盆地就有1442个。但是,整个西南地区除了四川盆地的面积最大,汉中盆地的面积次之外,其他均为小型盆地。盆地内地势比较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农业。因此,这些山间盆地农业发达,素有西南“粮仓”之称。由于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因而历史上这些散布于广大山区的小盆地又形成了一个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地方行政体制中州、县的划分依据。

西南地区平原的总面积不大,其特点是除了有少量平原分布在河流宽谷之外,绝大部分都在盆地内,且面积都很小。其中最大的为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平原,面积为7200平方千米。除此之外,较大的平原还有川西南的安宁河谷平原,面积为1800平方千米。

这两个地貌上的重要特征对于西南地区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分布的状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人口密度大

受独特的自然、历史、体制、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人口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区域显著差异的特点,在低生育水平形势下,如何实现人口和谐发展及其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表1.2所示)

表1.2 黑河-腾冲线以东的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土地、人口密度

续表

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省人口密度对比表》。

西南地区人口从绝对量和占全国人口比例来看并不多,但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看,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严重不均衡。据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最多的四川达到8041万人,人口最少的西藏只有300万人,仅为四川人口的3.7%,重庆、贵州、云南也只有四川50%左右的人口。从人口密度来看,这种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更为突出。重庆人口密度在西南地区最高,达到349人/平方千米,西藏人口密度仅2人/平方千米,重庆的人口密度是西藏的174倍,区域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

从不同省市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的现象,呈现出“既分散又集中”的特征。如四川“三州”地区土地面积为29.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1%,2010年人口总量只有651万人,人口密度22人/平方千米;同期,成都平原在不足全省1%的土地面积上聚集了全省13%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864人/平方千米。西南地区是岩溶比较集中的地区,需要人口的合理分布,人口在地域上的不合理分布,已经导致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如表1.3所示)

表1.3 四川省各地区常住人口(2010年)

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省人口密度对比表》。

3.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对西部教育给予了很大支持。西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受益地区,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多民族并存,同时地形地貌复杂、交通较为不便,经济较之全国其他地区相对落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1.4 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1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由表1.4可见,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71.5%,人口占全国27%,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9.2%和20.6%,相对东部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次,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

4.多元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反过来,不同的教育也会对一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的影响。”

民族,按照斯大林的定义,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语言以及表现为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民族文化类型是指民族文化体系中最有特色、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本质属性的特征,而不是指它全部特征的总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生态最为丰富的地方。这里世居着36个已知的少数民族,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居住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

西南地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民族:

藏族:藏族主要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藏族人口数为6282187人。

7世纪初已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版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藏文大藏经纂成于元代,即闻名于世的“甘珠尔”(佛语部)、“丹珠尔”(论部)两大佛学丛书。此外还有哲学、韵律、文字、舆地、医药、历算、史传、全集、文学、小说、诗歌、戏剧、寓言等著述。历史类著作有通史、断代史、编年史、宗教史和传记、谱系、地方志、寺志等。

彝族: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彝族人口为871439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和六盘水地区。

苗族: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为9426007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玉米、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苗族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大致可以分为: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和川黔滇方言。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130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壮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926381人。

水族:现有411847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傣族: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德宏两州,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现有1261311人。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特别是“孔雀舞”以优美的舞姿、细腻的情感,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惟妙惟肖,并加以拟人的美化,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倾倒。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佤族: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孟连等地,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现有429709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佤族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佤族人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甩发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怒族: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现有37523人,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除少数居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兔峨乡之外,多数以小聚居形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与傈僳族、藏族、白族等民族杂居。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无自己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使用汉字。怒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现有10561人。“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门巴族聚居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峰峦重叠,原始森林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门巴族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兼营畜牧业、林业。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现有3682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族专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

哈尼族: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自称为哈尼、卡多、雅尼、碧约、布都、白宏等,现有1660932人,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其余分布在无量山区、红河以东各县。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1/3。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

拉祜族: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现有485966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语,“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作“猎虎的民族”。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间文学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此外,还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云南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纳西族:现有326295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并定居下来。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以金沙江为界,西部约20万人,内部能互相通话;东部中又分为三部分,各有土语,互相通话有困难。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就创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还流传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东巴经》,中国藏有9000册左右,世界其他各国藏有1.1万册左右。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现在通用汉文。纳西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第二节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一、基础教育及其均衡发展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对基础教育的定义为:“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各国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和种类的教育和培训。”[1]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指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的总称。其主体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即九年义务教育[2]。总之,基础教育体现了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的特性。在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不等同于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包括六年小学教育和三年初中教育,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而基础教育分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层次,普通高中不属义务教育。

1949年以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即使是教育水平发展最高的1946年,全国也只有幼儿园0.13万所,小学28.9万所,中学0.43万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20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6.68万所,在园幼儿3424.45万人;有小学24.12万所,在校生9926.3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1万所,在校生5066.80万人;普通高级中学2.76万所,在校生4686.6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0.18万所,在校生39.87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及随班就读学生22.52万人)。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基础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提供充分的保证。[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①加强标准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加强师资配置的均衡,实行教师的交流制度;③加强薄弱校改造,提高教育办学水平;④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着力解决择校问题;⑤实行城乡一元化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均衡发展;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促进西部教育发展。[5]

二、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1.人口受教育情况

西南地区是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地区。我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均衡性较为突出的国家。这一特征影响着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如表1.5、1.6所示:西南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南地区未上过学的人口占全国从未上过学人口的25.1%,小学占24.8%,初中占16.1%,高中占12.7%,大专及以上仅占11.2%。西南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5年,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1.03年和0.72年。

表1.5 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2011年)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注:本表是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50‰。

表1.6 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2011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注:①本表是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50‰;②本表“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中女童问题还很严重,西南地区义务教育中的女童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以辍学率为例,我国每年近100万的失学儿童中七成是女童。

近年来,虽然女童教育取得巨大进展,国家也在努力保障女童入学率,但在贫困、边远、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女童失学、辍学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失学女童绝对数大。据2011年相关统计,失学儿童数77716人,其中失学女童为55412人,失学女童占失学儿童总数的71.3%。

2.学校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2012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西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有计划地加大西部城区中小学改、扩、建工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东西部优质教育资源的联盟和对口帮扶,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西南地区各省、市、区中小学基本情况如表1.7、1.8、1.9、1.10、1.11所示:

表1.7 西南地区普通小学基本情况(2011年)

表1.8 西南地区各省市初中基本情况(2011年)

表1.9 西南地区普通高中基本情况(2011年)

注:教职工数为普通高中和普通初中之和。

表1.10 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基本情况(2011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表1.11 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注:①高中阶段合计数据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②初中阶段包括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

由表1.11的数据可见,截至2011年,西南地区小学54072所,约占全国22.41%,在校学生20645781人,约占全国20.80%,教职工1069545人,约占全国19.15%;初级中学10897所,约占全国20.14%,在校学生10791633人,约占全国21.30%;西南地区普通高中2370所,约占全国17.31%,在校学生4328316人,约占全国17.63%;初中和高中教职工总人数408697,约占全国16.84%。但就西南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过半、人口超过1/3的情况来看,西南地区明显存在学校总量不足的问题。

3.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实现了4%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教育部出台文件对教育经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并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要求各地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经费监管,全面提升经费管理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政府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校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是指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1)国家加大了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的支出力度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所需经费的保障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负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负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确保到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所需资金仍由中央和地方按上述比例共同承担。每年校舍维修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东部地区则由地方自行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中央对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政府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从这些政策规定可以看出,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的落实,使西南地区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实惠。

(2)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大幅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

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于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国家实行督学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表1.12 2011年西南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

注: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和其他经费。

表1.13 2011年西南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有关数据整理。 注:表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

从表1.12、1.13可以看出,2011年中央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都大幅度地增加了预算内教育拨款。近几年,西南各省、市、自治区也很重视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如四川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高达7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6.60%,2010年增加了1.06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各县级政府负担教师工资的发放,其经费投入额度也较大,如贵州省遵义县财政每年支付教师工资3.1亿元,贵州省赫章县财政每年支付教师工资1.7亿元。除了支付教师工资外,各县级政府还安排了其他助学资金。如四川省阆中市(县级市)除执行国家推行的“两免一补”政策之外,还推出了“三免费”活动,即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顿免费菜汤,每月为学生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每学期为贫困学生发放一批免费就餐卡。据统计,该市全年为学生提供免费菜汤总金额达60余万元,提供免费午餐总金额达80余万元,提供免费就餐卡总金额达100余万元。政府所做出的这些努力,对于推动当地教育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3)西南地区2009年各省、市、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广西:2009年,广西教育经费总收入为387.33亿元,比上年增加39.7亿元,增长11.42%。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292.15亿元,比上年增加41.22亿元,增长16.43%。2009年,广西教育经费总支出383.77亿元,比上年增加41.79亿元,增长12.22%。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3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46亿元,增长11.1%。

2009年,全区共有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学杂费政策资助,141.23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县镇小学、农村小学、县镇初中、农村初中学生公用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240元、225元、390元、375元提高到2009年的小学300元、初中500元,提高幅度分别达25%、33%、28%、33%。全区63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2009年校舍修改工程,涉及单项工程683项。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共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457670.23万元,其中免费教科书资金61789万元、补助公用经费225366.67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金98430.54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72084.02万元。深入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全区共有57.57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学杂费,609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资助,2340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

重庆:2009年,全市投入教育经费共331.00亿元,比2008年增加64.7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共232.45亿元,比2008年增加51.0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市教育总经费的70.23%,比2008年提高2.12个百分点。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行免费,全年共投入保障资金26.6亿元,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每生每年30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成立了重庆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社会各界捐赠4500余万元。

2012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创历史新高,财政投入超过500亿元。

贵州:贵州省教育经费投入状况。从2009年与2011年的比较可以看出,贵州省财政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2011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了454.76006亿元,比2009年310.67520亿元增长了46.38%,2011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到365.88558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投入80.46%,比2009年的256.70737亿元增长了42.53%,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90.47488亿元,比2009年的269.08626亿元增长了45.11%,可见贵州省教育经费增长幅度很大,通过加大投入,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四川:2009年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9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9%。其中:在川的央属学校经费93.88亿元,增长15.45%;地方属学校经费807.18亿元,增长22.80%;全省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6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5%;多渠道投入的经费总额为2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全省地方教育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见表1.14。

表1.14 2009年四川省地方教育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

云南:2009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441.31亿元,比上年增加99.01亿元,增长28.92%。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360.53亿元,增加91.63亿元,增长25.42%;教育事业费拨款289.73亿元,增加67.18亿元,增长30.19%;教育费附加10.23亿元,比上年减少0.57亿元,减少5.28%;地方教育附加费0.93亿元,增加0.45亿元,增长93.75%;学、杂费收入42.54亿元,增加4.14亿元,增长10.78%;社会捐赠办学经费1.69亿元,减少0.57亿元,减少25.22%;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1.74亿元,增加1.26亿元,增长262.5%;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为0.46亿元,减少0.97亿元,减少67.83%。

2009年,全省财政支出1952.3亿元,比上年增加481.6亿元,增长32.75%。

西藏:2009年全区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57.6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费48.24亿元,基本建设投入9.36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加10.1亿元,增幅为21.26%。

4.办学条件

在重庆市武隆县的龙洞乡,山路蜿蜒盘旋,有个别学校坐落在山顶上,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学校的操场就是普通的泥石地,坑坑洼洼,极不平整,教师们都是在很不理想的环境中备课和办公。更谈不上什么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了,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可以说相差甚远。[6]

由表1.15可见,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中,个人部分占了很大比例,但是西南地区除四川、西藏外,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仍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15 西南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明细(2011年)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第三节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西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教育整体环境相对复杂

西南地区横卧我国西南边陲,经济文化水平处于欠发达状态,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基础教育薄弱一直是阻碍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与其教育整体环境息息相关。地理位置深处内陆,教育分化现象特别严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覆盖面广,民族聚居区集中,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础教育发展是其环境作用的自然结构。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基础教育发展结果。基础教育包括其涉及的所有问题都深深地嵌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关系中。[7]因此,相对纷乱复杂的西南地区的整体性环境给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二、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教育硬件设施的配置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与关注下,西南地区各省市区为了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相继把改善当地基础教育硬件设施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硬件设施的落后与缺乏仍然是制约和影响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向前推进的基础性因素之一。保证硬件设施的均衡最重要的是加大投入,虽然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一定的倾斜与支援,但是相对而言力度还不够,西南地区经济基础又很薄弱,自身发展水平低下,导致教育经费时常不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础教育区域性失衡趋势日益严重,国家加大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西南“五地”在“三个增长”,即在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平均教育事业费支出逐年增长的压力下,也都根据各自情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但通过分析研究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基数小增长缓慢的特点,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基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16)。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教育,无论是硬件设施的配置还是软件条件的改善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但资金短缺的现实使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并且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又存在着普遍浪费和利用不合理的情况。所以,基础性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与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

表1.16 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有关数据整理。

三、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基础教育能够顺利实施,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不仅取决于教师数量,更取决于教师素质。因此,每年全国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素质改革,完善用人机制。

生师比是指某一单位全体学生数量和全体教师数量的比,这既是反映教师的平均教学工作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教育的投入和质量的指标之一。生师比越小,表明某一单位教师的平均教学工作量越小,反映教育的投入大而整体的教育质量也相应较好。通过表1.17可以清晰看出,西南地区,除西藏外,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生师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17 2011年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生师比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不仅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而且教师队伍质量也明显落后于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太低,而且广大农村贫困地区专任教师普遍严重不足,以及代课教师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这些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以重庆为例,全市现有村小学(含完全小学)3472所,教学班14301个,现有村小学生39.3万人,在编教职工2.7万人。重庆市现有的农村小学教师编制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以语文、数学学科教师为主,同时兼任英语、艺体等学科教学,班级规模小,基本上是一师一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素质教育推进较难。根据调研统计和需求分析,如按班师比配备,重庆市乡村教师缺口较大,与中、东部差距大。

通过表1.18可以清晰看出,除部分城市小学阶段外,重庆市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生师比普遍高于中、东部地区城市。

表1.18 2011年部分地区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生师比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四、基础教育对象结构相对多元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环境复杂,其教育对象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农村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比重较大、少数民族学生相对集中、留守儿童问题和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地震灾区学生的特殊性等,这些由教育对象复杂性现状引发的一系列客观问题给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西南民族地区学校可分为城市学校(如民族自治区大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民族自治县学校)、农村学校(农村民族学校)三种类型;其中农村民族学校还有农区学校、牧区学校(牧区还有走读学校、寄宿学校、帐篷学校、马背学校)等各种类型。由此构成了西南民族地区学校的多类型特征。

第四节 影响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

一、地理环境因素

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和各地区的交通状况,制约着该地区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处于良好环境中的基础教育,如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生活富裕等,就要比处在气候恶劣、交通困难、文化闭塞、生活贫困等条件中的基础教育发展得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该地区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这些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学校布局分散、校舍建设成本普遍较高,原本短缺的教育经费难以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总之,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办学形式使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低水平的教育投入难以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从而制约着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虽然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偏低,并且大多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和地上资源,但基本上是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闭塞的偏远地区。

二、经济因素

基础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永远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经济的不断需求和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呈现整体发展落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等特点。且西南地区家庭对基础教育的支付能力较低。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也比较低,尽管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现了免费,但学生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用仍然让一些贫困家庭无法承担。除此之外,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费用,是年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家庭无法想象的。

三、社会因素

1.少数民族部分宗教观念的影响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由来已久。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早已渗透到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教育、生活和传统习俗的各个领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宗教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深层的历史文化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给教育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贵州省石门坎的教育发展而言,基督教教会教育长期向学生灌输“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观点,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彻底实行了宗教与教育的分离,这种认识才得到扭转。但是,至今当地教徒仍然坚持这种世界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大多数教徒是妇女,她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也灌输这种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宗教团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对少数民族教育也是有所补益的,尤其是在资金、师资等方面支持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这是教育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2.人们对“精英教育”的重视

我们知道,真正的义务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而不应该是“英才教育”,应当成为“普及教育”而不应该成为“淘汰教育”,应该是“发展性教育”而不应该是“选择性教育”。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人们在转型时期同时受到“传统的平均主义”和“现代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思想的双重影响,人们仍然看重“精英教育”,他们认为国家财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好突出发展重点、确保重点的顺利发展,要求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应用在重点地区和少数的精英人物上面。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在教育价值方面实行了精英教育加全民教育和效率优先的策略,导致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3.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和家庭自身特点的差异,城乡间家庭对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差异显著。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经济收入等方面和农村青少年的父母相比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城市的父母比农村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加自觉、全面、科学,其投入的精力和物质也更多。由于“重男轻女”思想在农村依然存在,农村的父母通常把对未来的期望更多的寄托于男童,对男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以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女性则没有与男性在同等地位,导致农村女童失学、辍学的比率远高于城市女童。

四、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方式通常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方式。新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与个性化,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生成知识体系,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教师不再是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但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获得课程资源较难,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理解还不够透彻。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十分普遍。

西南农村地区师资量少质差,不能满足新时期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一方面,西南地区农村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缺编现象,如贵州省遵义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缺编6075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缺编4685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至2007年,西部地区师生比为1∶40,大大低于1∶20的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缺编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教师素质不高,学历普遍低下,农村小学教师中专以下学历占81.3%,农村中学教师中专以下学历占68.6%。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制约着教学实施的水平,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技能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受现实条件限制,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难以真正实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仍遵循传统的一套。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教师长期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提倡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难以有效获取,也难以真正实施。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的实施,农村教师素质已成为制约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最直接因素。

第五节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改变理念 夯实基础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质上应该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这就说明了均衡发展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同时,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可能是绝对的“均衡化”。有学者指出:“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依然囿于外延式发展思路,期许通过对薄弱学校的倾斜性扶持及由此带来的校舍改善、设备添置、经费增加和师资增量等均等措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8]一直以来,社会各界中有一部分人就是以这种封闭而绝对的视角在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他们把目光静止地聚焦在外部硬件的配置上,忽略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加忽略了资源配置内部的动态优化以及均衡发展的内涵要素。实际上,外在物质投入的“均衡化”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却是很难的,可以说根本就做不到。“均衡发展”与其说是一个确切的发展目标,还不如说是我们心目中基础教育理想的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西南地区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地理、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都不能与东部或者中部相对发达地区相比,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做的基础性事务还很多。有学者就认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务之急是做强‘内涵’所必需的‘要素’,如教师、校长的基础性素质,学校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健全,以及营造学校文化意识等等,把缺失的补齐,使弱的因素变强,整个变化的过程是区域、学校和个人的‘自育’过程,是由‘输血’式的被动发展为提升自身能力的主动发展。”[9]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从目前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来看,把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均衡作为发展目标更为符合实际,尊重并以县域实情为基础重点推进处于同一级别的学校均衡发展,因地制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制定和实施均衡发展目标,主动改变观念,充分利用政府与社会的投入,从内部求变,从软件着手,走内涵均衡发展道路。

二、基础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可以肯定的是,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不得不承认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量”上有了飞跃,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等原因,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质”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和真正的均衡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心还是应当放在认真贯彻落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从追求“量”上的达标向追求“质”的飞跃转变,重视内部和软件均衡,让“人人有其学”升华为“人人优其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使免费义务教育由理想变为了现实,我国也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尽管义务教育数量上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城乡广大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差距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仍有拉大的趋势,社会弱势阶层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义务教育仍然处在非均衡发展状态。[10]西南地区区域条件有限、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滞后、基础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客观条件制约和影响了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义务教育的有效推进也很缓慢。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西南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也还需更大的努力。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点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育活动和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师资问题一直是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数量不足、水平不够、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特别严重,造成教育质量始终上不去,客观上也是一个恶性循环。西南地区也很重视教师队伍对于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量和质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比如从长远考虑,充分有效地解决代课教师、教师工资待遇、教师编制、新教师培养、学科结构优化等问题,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中青年优秀教师,使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进行,这些策略会有效保障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充实。但从短期来看,现实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使得长效机制不能快速产生良性反应,有学者就提出了“顶岗实习”[11]的策略,以一种新的视角创造性且行之有效地缓解了西南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师资问题。但仅此一种暂缓性质的策略显然是不够的,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要从质量出发,保障数量,优化结构,而且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教学实情,为他们扎根教育事业排忧解难。

四、学生的发展是第一要义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在西南地区这个大背景下,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求基础教育在外延上均衡发展、缩小差距,而且还要求基础教育在内涵上为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保存和延续一种有差异的基础。实际上,这是在坚持文化多元一体原则下尊重地区、民族以及个性差异,让基础教育的发展遵循受众的基础性要求,在有效链接的基础上科学而合理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终要义是促使每个学生获得自身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应“以人为本”,遵循教育的规律和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求“一刀”式均衡,而要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之路,从理念上求均衡,给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和发展空间。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的受众结构很复杂,学生层次多元化,农村学生比重很大,留守儿童问题很严重,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也值得关注,这就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力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就变得很重要,这是教育公平的实质,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五、重视地震灾区的基础教育

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1年“3·10”盈江地震给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援助下,作为基础性工作的校舍重建得到了极大保障,地震灾区的基础教育也在逐步恢复。但地震带给灾区的不仅是物质家园的摧毁,心灵家园的创伤还需要很长时日才能痊愈。我们应该帮助灾区儿童积极构建全新自我和幸福感,进行有效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援助;贴心帮扶灾区贫困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孤儿和残障儿童;注重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重构学生的安全感;防止关怀失误造成的二次心理伤害;物质关怀不可或缺,但应以精神关怀为主,使学生心理得到均衡发展。同时,教师精神世界也应得到关注,政府和社会不仅应该在物质上保障教师均衡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1.

[2]王炳照.中国教育改革30年:基础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6~24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3.

[5]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5~87.

[6]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蔡芸.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嵌入性分析[N].光明日报,2010-08-24.

[8]方展画.教育均衡发展首重学校内涵提升[N].中国教育报,2011-02-21.

[9]杨小微.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5).

[10]范先佐.当前基础教育重心仍应是“普九”[N].中国教育报,2009-02-09.

[11]邵燕楠,张诗亚.西南地区农村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美姑县、贵州威宁县为个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