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古代地图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决定在洛河流域建洛邑,《尚书》中《洛诰》里就记述了为修建洛邑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这便是我国地图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由于地图有明确疆域田界的作用,所以地图被统治阶级作为封邦建国、管理土地必不可少的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管理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用途的地图。《周礼》中列举了执掌不同用途地图的部门二十余个,有的执掌“版图”(户籍图)、有的执掌“土地之图”、有的执掌“金玉锡石之地图”、有的执掌“天下图”(全国性区划图)、还有的执掌“兆域之图”(墓葬地图)(图1.12)等。1977年在河北平山县发现了战国时中山王陵墓形式范围的示意图。
图1.12 兆域之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对当时地图的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作用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是中国最早的地图专篇。指出“凡兵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用献督亢地图(即割地)去接近秦王,“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在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学者,他们在许多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概念。米勒人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前547年)提出了地球形状的假想,认为地球是一个椭球形。到了公元前2世纪,埃拉托斯芬(公元前276—前195年)首先利用子午线推算地球大小,算出了地球的子午线弧长为39700km,并第一个编制了把地球作为球体的地图。吉帕尔赫(公元前160—前125年)创立了透视投影法,利用天文测量测定地面点的经度和纬度,提出将地球圆周划分为360°。托勒密(公元90—168年)所写的《地理学指南》对当时已知的地球作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各国居民地、河流、山脉,并列举了注明经纬度的8000个点,并附有26幅分区图和一幅世界地图。他提出许多编制地图的方法,创立了球面投影和普通圆锥投影。他用普通圆锥投影编制的世界地图,在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直使用到16世纪。
我国存留的地图中,年代最早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中发现的战国秦(公元前239年)时期,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长26.7cm、宽18.1cm、厚1.1cm)的松木板上的7幅《圭县地图》。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绘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的注记有82处之多,并且有相距里程和方位,比例尺约为1∶30万(图1.13)。图中标明的各种林木,如蓟、柏、楠、松等,同今天渭水地区的植物分布和自然环境也基本相同,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地图中都可以找到,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
图1.13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
另外,在放马滩5号汉墓中,发现在随葬物品中有残长5.6cm、宽2.6cm的,用细墨线条绘有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的纸质地图一幅。该图是西汉(公元前179—前143年)时期的纸质地图。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它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地图实物(图1.14)。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三幅西汉初年地图中,一幅为地形图,一幅为驻军图,另一幅为城邑图。三幅图均绘于帛上,为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这三幅地图中,《地形图》、《驻军图》已基本复原,《城邑图》由于破损严重,至今没有复原。《地形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图1.15)。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长宽各为98cm的正方形,描述的是西汉初年的长沙国南部,今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区,内容包括山脉、河流、聚落、道路等,用闭合曲线表示山体轮廓,以高低不等的9根柱状符号表示九嶷山的9座不同高度的山峰,有80多个居民点、20多条道路、30多条河流。另外两幅是表示在地理基础上的9支驻军的布防位置及其名称的《驻军图》(图1.16)和表示城垣、城门、城楼、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内容的《城邑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三幅地图制图时间之早、内容之丰富、精确度之高、制图水平和使用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堪称极品。
图1.14 放马滩纸地图
图1.15 马王堆出土地形图
公元3世纪,西晋时山西闻喜人裴秀(公元223—271年)主持绘制《禹贡地域图》,明确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准望即方位,道里即距离,高下即相对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即实地起伏距离同平面上相应距离的换算。裴秀的制图理论对以后的几个朝代有明显的影响。
图1.16 马王堆出土驻军图
唐代贾耽(公元730—805年)师承裴秀,通过对流传地图的对比分析和访问、勘察,以“一寸折百里”编制了《海内华夷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图,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图1.17、图1.18)。
图1.17 原版《海内华夷图》
图1.18 《海内华夷图》墨迹复原图
宋朝是我国地图历史上辉煌的年代。北宋统一不久后,就根据全国各地所贡的400余幅地图编制成全国总图《淳化天下图》。在当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南宋绍兴七年的刻石,两面分刻《华夷图》和《禹迹图》(图1.19)。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过大规模水准测量,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装了指南针。他编绘的《守令图》是一部包括20幅地图的天下州县地图集。他还著有地理学著作《梦溪笔谈》。
图1.19 《禹迹图》(局部)
元代的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总结唐宋前人经验,在地理考察和研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编制成《舆地图》两卷。
明代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在朱思本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历代地图的优劣,以计里画方网格分幅编制成《广舆图》数十幅,是最早的地图集(图1.20)。他创立了24种地图符号,对地图内容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末的陈祖绶曾编制《皇明职方图》三卷。郑和(公元1371—1435年)七下西洋,他的同行者留下四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制成了《郑和航海地图集》(图1.2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山海舆地全图》介绍到中国(图1.22),在1584—1608年,他曾先后12次编制世界地图,把经纬度、南北极、赤道、太平洋以及航海所发现的南非、南北美洲等区域概念介绍到中国。
公元15世纪以后,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历史进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的时期。航海家哥伦布进行三次航海探险,发现了通往亚洲和南美洲大陆的新航路和许多岛屿。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的学说。航海探险使人们对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有了新的认识,为地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新的世界地图奠定了基础。
图1.20 《广舆图》
图1.21 《郑和航海地图集》
图1.22 《山海舆地全图》
公元16世纪,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创立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并于1568年用这种投影编制了世界地图(图1.23),代替了托勒密的普通圆锥投影地图(图1.24)。他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的世界地图,不仅收集并改正了所有天文点成果,把当时对世界的认识表示到地图上,而且等角航线被表示成直线,对航海最合适,迄今世界各国还在采用墨卡托投影编制海图。墨卡托对西方地图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1.23 墨卡托世界地图
图1.24 托勒密世界地图
清代康熙年间,清政府聘请了大量的外籍人士,采用天文和大地测量方法在全国测算630个点的经纬度并测绘大面积的地图,制成《皇舆全览图》(图1.25),实为按省分幅的32幅地图,是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用经纬差各一度的梯形经纬网格,详细地表示了地形、水系、居民地间相对集团及其汉字名称,并在边疆地区加注满文。公元1717年成图(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五十八年),52.5cm×77cm共41幅,比例尺为1∶140万,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乾隆年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疆、西藏新的测绘资料,编制成《乾隆内府地图》。清代完成了我国地图从计里画方到经纬度制图方法的转变,是地图制作历史上一次大的进步。清末,魏源(1794—1859年)采用经纬度制图方法编制了一部世界地图集《海国图志》,该图集有74幅地图,选用了多种地图投影,是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杨守敬(1839—1915年)编制的《历年舆地沿革险要图》共70幅,是我国历史沿革地图史上的旷世之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中历史地图集的基本资料。1863年(同治二年),胡林翼主纂,邹世治、顾圭斋运用计里画方古法和经纬度制图新法,编制成《大清一统舆图》(图1.26),因涉外,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图1.27),为应用最广泛的古代地图。
图1.25 《皇舆全览图》(局部)
图1.26 《大清一统舆图》
图1.27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