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时间:2023-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龙门山为地槽,地质力学研究称龙门山为华夏系;随着板块构造论兴起,朱夏提出A型俯冲解释龙门山前构造带。以罗志立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群对龙门山的研究成果较多。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_龙门山-米仓山褶

第三节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对龙门山前陆构造冲断带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黄汲清、李春星、朱森、叶连俊等老一辈地质学家首先在龙门山的前山带从事以找煤为中心的区域地质考查,对于前山带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地层划分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并首先在彭灌地区发现了众多的飞来峰构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大渡河地质队、温江队、阿坝队、地质矿产部、冶金部、建材部、石油部、成都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在区内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科学研究和矿产普查工作,对于区内的基础地质研究提出了较多新认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了1∶20万灌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于1996年6月完成1∶5万的地质填图(大宝山幅、海窝子幅),这些研究为后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构造变形特征、发育演化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较为明确的认识(潘桂棠等,1983;金若谷,1987;卢华复等,1989;罗志立,1991;林茂炳等,1991;刘和甫等,1994;杨逢清等,1994;刘树根等,1995;曾允孚等,1995),而且对其形成的正反转过程也进行过许多分析(龙学明,1991;Chen et a1,1996)。罗志立(1994)以板块构造为指导,提出“峨眉地裂运动”“C-型俯冲带”学术观点,引起强烈反响;罗志立2005年出版的论文集“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集中反映了成都理工大学学者群对龙门山造山带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大陆地区以3个古板块为核心、由38个微大陆拼合而成,中国中西部受特提斯洋的关闭、印度板块挤压,形成中国中西部加厚的盆-山耦合带。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龙门山为地槽,地质力学研究称龙门山为华夏系;随着板块构造论兴起,朱夏提出A型俯冲解释龙门山前构造带(朱夏,1981)。以罗志立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群对龙门山的研究成果较多。1984~1986年罗志立等人提出C型俯冲概念(罗志立,1984),引起了国内地学界强烈的反响,这一观点已被多数研究者接受。这一观点认为,C俯冲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老构造山系与内陆盆地边缘坳陷之间,早期为正断层,后期转化为逆断层,成为盆地坳陷边缘主动向山系潜滑的俯冲断层。C俯冲带有着良好的成油条件,在逆冲带形成早期往往发育着较厚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后期形成前渊盆地,在中、新生代可形成良好的湖相成油环境;青藏高原的崛起除了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有关外,还与龙门山俯冲活动有关;C-型俯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存在,也存在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刘树根等(1990、1991)提出L-型,即龙门山型俯冲概念,发现龙门山冲断带具有层圈性,存在多极滑覆特征;刘树根等“九五”期间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中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主要新认识有:中国中西部盆山系统能量流的循环和演变具有两个方向:①从深部软流圈和上地幔传向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②以壳内高导层为界,其下能量从盆地传向造山带,而其上是从造山带传向盆地;盆山系统物质流的循环和演变也具有两个方向。另外还有大量的学者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构造样式都有深入的研究(王二七等,2001;王金琪,2003;李勇等,1995;林茂炳等,1995;郭正吾等,1994;王金琪,1990;许志琴等,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