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上生物进化之谜

地球上生物进化之谜

时间:2023-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上生物进化之谜目前,我们只发现太阳系中存在生命。对这些问题,美国学者比林斯基认为,在宇宙无数的行星中,最早是在地球上出现了生命。比林斯基认为,按照这个原理,可以设想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与地球上的进化是相似的。比林斯基认为,原始的蝙蝠在进化中也有可能演变成有智慧的生物,因为它的同代者也许只有类人猿可做伴。
地球上生物进化之谜_大地奇趣

地球上生物进化之谜

目前,我们只发现太阳系中存在生命。太阳系仅仅是银河系中的一个行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6亿个带有行星的太阳系。然而在宇宙中为人们可观察到的那部分,大致有1000亿个星系。换句话说,产生生命的可能性在宇宙中是无限的。

曾有一段时期,不少科学幻想小说把遥远星球上的动物描绘成光着身体、头上长角的怪物;或把昆虫描述成为会独立思考的生物……对这些问题,美国学者比林斯基认为,在宇宙无数的行星中,最早是在地球上出现了生命。如果,产生生物机体的原始物质到处都是一样,并且,地球上和地球外的生物机体有着类似的生化结构,那么,他们发展的道路应该是相同的。整个宇宙的生命进化也应该在平行的路线上。

早在100多年前,查理·达尔文奠定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生命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个过程是在偶然突变和必须适应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单细胞向多细胞不断发展的,然后向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进化,最后进化为人类。这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实现的。谁不能适应外界生存的条件,谁就断绝了发展的道路。比林斯基认为,按照这个原理,可以设想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与地球上的进化是相似的。例如,陆地上的动物如果没有脚,就有可能成为那些食肉性猛兽轻而易获的猎物;如果鱼没有鳍,就无法适应水中生活。就是说,进化中某些缺陷会使缺乏适应能力的种类招致绝迹,那么在其他星球上也应是相同的。

至于其他星球上生物的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星球的重力作用。例如,在引力不大的小星球上,树木可能长到150米高,而大多数动物的外表看起来会像是猎狗与长颈鹿的混杂种:都有粗壮的躯体、长长的头颈、轻盈的脚步。在那些重力大于地球的大行星上,动物看上去会像压扁的大象,有粗壮扁圆的身体、粗短的四肢以及四角形头颅,如果在引力比地球大4倍的星球上,我们体重为64公斤,在那里就变成了320公斤。为了要支撑自身的重量,人的骨骼应像大象的骨架,为了要有充裕的血液供给全身的肌群,人就必须有一颗硕大而强健的心脏。

假如地球上的生命一旦要重新从无到有进化发展,那么,将来出现的动物界和有智慧的生命不可能是现今地球生物的复制品。比林斯基认为,我们现今的模样是很多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并具有突变和偶然的性质,例如地质和气候的因素。成千上万的种类从地球上消失和绝迹,就是由于它们不能很快地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化。恐龙就不能抗御7500年前开始的气候骤然变冷,在长达几千万年的地球变冷过程中,大量的动物绝迹了。正是由于这种偶然性,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才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如果爬行动物能抗御猝然寒冷的袭击,那么它们是否能成为具有智慧动物的祖先呢?甚至可这样设想,它已向接近类人猿的阶段前进了一步,全身长出了毛皮,但是还不具备保温御寒的能力,仍是一种经受不起寒冷的新种。然而有些种类的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却可能从大量个体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分支,向有智慧的生物过渡。这种动物最有希望的可能是巨型鸟类,因为它们有飞行的能力,可逃脱那场寒冷的大灾难,此外鸟类还有可能使其双翼发展成为万能的双手,而脚爪可进化为下肢,成为直立而行。假设哺乳动物的进化没能成功,鸟类成为有智慧的祖先是完全可能的。

在古代,如果浅水滩中的鱼没能爬上陆地,最终也未能迁徙到大陆,那么海洋中也许会有大群的其他动物爬上陆地,其中最有可能的应是章鱼,现今的章鱼,尽管它的脑子只有花生仁那么小,但具有与众不同的能力,会巧妙地利用周围环境(如为自身建造隐蔽处或防护洞),同时还有非常敏锐的感觉:当它受到威胁和侵犯时善于改变自身的颜色。

但是必须记住,只有当那些庞大的爬行动物消失时,进化才有指望,那些细小生物的生存才有了自由之路。否则,原始的哺乳动物在自然界可能还是一个不幸儿。

某些已进化的动物逐渐迁徙到树林里,哺乳动物中的某个种在千百万年中演变成为有双手和大脑发达的类人猿。然而有些原在地面上生活的哺乳动物,由于适应到空中捕食,而长出了双翼。比林斯基认为,原始的蝙蝠在进化中也有可能演变成有智慧的生物,因为它的同代者也许只有类人猿可做伴。但人类的祖先却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能适应并能改变环境。由于气候的变化,使部分茂密的森林枯萎了,而热带草原却开阔了。这就迫使人类的祖先走出森林,到草原上去寻食和捕猎。因此,在进化的竞争中,他们就远远地超过有翼的动物,到达智慧生物的顶峰。

(于今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