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地壳运动

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地壳运动

时间:2023-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地壳运动人们对地壳运动的认识,是从造陆运动开始的,特别是居住在海边的人,海平面的进退变化,很容易联想到地壳在运动。无独有偶,我国古代学者也有过同类的见解。如果用今天地质科学的道理去注释沈括的这段文字,难道不正是地壳运动的造陆作用的结果吗?
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地壳运动_大地奇趣

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地壳运动

人们对地壳运动的认识,是从造陆运动开始的,特别是居住在海边的人,海平面的进退变化,很容易联想到地壳在运动。

公元前几百年间,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住在那里的一些学者见到许多海生贝类的壳体埋藏在平原之下,甚至在山上的岩层里这一异常现象,提出了猜想:海水曾一度淹进到平原,甚至水位升高到山上。后来,海面下降,陆地相对上升,海生贝壳就遗留在陆上,甚至上了山,这就初步萌发了有关地壳的升降运动乃是造陆运动的基础思想。到了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的一位诗人,甚至将这种地质现象用诗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造陆运动的景象,这首诗的题目叫《转化》,其中写道:

“我看到从前是牢固的陆地,现在变成汪洋。我看到

从海底暴露出大陆——

远离海岸的地方散布着贝壳,

在那高山之巅发现古老的船锚。洪流奔腾澎湃,

把往昔的平畴冲成山谷。瞧吧!巨浪正在把那高山移向海洋。”

这首诗的主题道出了“沧海桑田”的基本道理,真是一首文理并茂的科学诗。无独有偶,我国古代学者也有过同类的见解。例如晋代葛洪(公元284~363年)在其《神仙传》中做过这样的描述:有一次,仙女麻姑与另一仙人王方平相遇,她说:“我已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前次到蓬莱,海水比现在浅了一半,看来,东海又要变成陆地了。”王方平笑着回答说:“圣人都说海中又要扬起尘土了。”这就是“沧海桑田”这句成语典故的由来。当然,这是神话故事,不足以作为科学见解的凭据,但是,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中所说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葛洪借助神话故事想象来把“东海三为桑田”加以形象化,可算是一个例子。

如果回到现实科学意义上来,我国唐宋时期的一些学者也作过海陆变迁情况解释的尝试。例如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在任江西抚州刺史时,于公元771年初夏,正当蝉声送暖,花气袭人的时候,与朋友们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后写了一篇《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文中提到:“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坛,相传麻姑于此得道。……东北有石崇观,高山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他将高山上发现螺蚌壳(化石),联系到“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古代地质科学尚未建立的时候,有如此见解,确是不容易的。

又一个例子,北宋时代的著名学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提及,他在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革新时,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兼判军器监,在当年秋天到河北一带巡视推行新法情况,沿着太行山向北的大道上前进,发现山崖间的石头里衔有螺蚌壳化石。他与同行者一起讨论为什么山崖的岩层里会含有如卵般的圆形石子?这如墙壁一般的山崖为何能延伸不绝?沈括认为太行山东麓曾是海滨边岸的所在,如卵般的石子是当年海滨遗留下来的沉积物,而石头里的螺蚌壳也正是过去滨海地带生活的贝类在死亡以后,留下的壳体遗骸。如今,海岸已东去很远,离太行山麓恐怕有千里之遥!如果用今天地质科学的道理去注释沈括的这段文字,难道不正是地壳运动的造陆作用的结果吗?沈括由此推想到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他说:“所谓大陆,都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相传尧杀死鲧的羽山,原是在东海中(按地理位置,应该是黄海,不是东海——作者),而现在的羽山,已经到平原(在今江苏省东海县境内)上来了。”他还对同行者再进一步阐述:“黄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都是挟带大量泥沙,水流混浊不堪。当这些泥沙冲到河口,岂非把海滨逐渐填塞起来,平原也就逐年扩大了。时间长久以后,海岸不就越来越向东推移了。现在河南、陕西、山西黄土高原上为什么有深百米的河谷,就是因为黄土被河水带走的缘故。”如果把沈括的这些见解说得更合乎科学道理,应该说,在地壳上升过程(即造陆运动)的同时,黄土高原上发育深河谷,黄土及其泥沙等冲积物就携带到下游淤积,终于形成举世闻名的华北大平原。但不管怎样,沈括所理解的地质变迁思想,仍然是十分珍贵的。像这类相似的见解,在国外,要比沈括晚600多年,因为这种比较系统的沧海桑田的解释,在欧洲的出现,一般都认为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

(夏树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