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之宝蟠龙洞
蟠龙洞坐落在广东省云浮县境内,距县城仅1.5公里的狮子山中。因石花很多而出名,所以又叫“宝石花洞”。
狮子山为一蚀余灰岩的峰林石山拔地崛起,错落在平田水塘之间。洞穴位于山腰,全长528米,洞底高出平原20米,与洞外的阶地相应,即今已上升为旱洞,而在下层发育出新脚洞,即今水洞,洞内水面与河外河面相涨退。两层之间,由落水洞相连大厅堂即两层洞穴崩塌连通而成。洞穴形成于近百万年前,因洞内有两处发现剑齿象化石。
近万年前以来,洞穴成干洞,其内堆积碳酸钙类沉积物,全洞57景,多成于此期,滴水析出碳酸悬挂在洞顶成钟乳石,滴落在地面成石笋,上下连接成石柱,裂隙滴水成行则成石瀑布、帘幕等诸景,湿郁处成碳酸钙石花,因石花奇特为少见,故称“宝石花”。洞景奇丽,一步一景,五步换形,可说是集洞穴之奇观。
蟠龙洞于1983年发现,1984年开发,1985年正式开放。游览洞分为两层,上层洞为“天堂”通天洞,下层为宝石花洞室。洞内景点主要有:龙珠镇洞、海狮卷帘、龙母玉池、双龙出海等57景,各景奇丽无比,景随步移,路随景转,非常紧凑,无怪有“神州奇葩”之称。从洞穴沉积物看,形态的品种齐全,无一不奇,无一不怪。
蟠龙洞中神奇的石花,即宝石花布满全洞,不仅有观赏价值,也具有科学价值。因为宝石花晶莹透明,剔透玲珑,珍珠色泽,玉质冰肌,同时又千姿百态,奇特瑰丽,这种宝石花变化奇幻,见气成石,无一定方向,四方节节开花,在我国,除河南省巩县石花洞等极少数洞穴有此种类型沉积外,很少见到这种雪白晶莹,似球非球,似针非针的形态和色泽的石花。
从石花的特点分析,它们是由三种化学沉积形态的花卉状组合体构成,即由方解石的钟乳石(核心)、文石质的石枝和方解石质与文石质的卷曲石等。最典型的组合结构是,以钟乳石为干,石枝为枝、为花,卷曲石节、皮、蕾。因此它们的形成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滴水形成钟乳石;第二阶段,在封闭的环境下,洞内没有空气的流动,处于十分宁静、气温恒定且略高时,由微压的水缓慢渗出,结晶沉淀生出石枝;第三阶段,由毛细水或由于气溶胶作用形成卷曲石。
蟠龙洞生成于大理岩内,而且有这么多景观景物,在国内外也是少有的。这种含有泥质条带的石灰岩,经过动力挤压变质而成黑白相间的大理石,一般来说,较难发育成大的溶洞。而蟠龙洞却经过复杂的发育历史,即经过饱和水溶蚀成洞、地下穿流成河和干涸堆积三个时期发育而成,所以具有科学普及价值和研究价值。
蟠龙洞地下河间歇性涌泉。蟠龙洞中的落水洞直落21米深处,是龙泉地下河,在景点“群龙布阵”处可螺旋而下,屈伸如龙,一年四季,龙泉滴水不断,泉水甘洌。其下的地下河,长560米,河宽8—10米,高10—30米不等。它是间歇泉供给河水,来水时,水浪滚翻,哇哇作响,冲刷河滩,过一会儿又静静回流石洞。
这里还是南方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古动物化石出土区之一。在洞内的“智人洞”中,出土古动物化石3000余件,分属6个目、25种属,有中、晚新世(距今几十万年前至几万年前)古动物群化石,其中还发现“智人”的古人类化石。这对于该洞和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古代环境变化有着较高的考古和科研价值。
离蟠龙洞不远的城区内,还有岭南最早开发为游乐场的星岩古洞。星岩古洞原名九星岩,位于城东的龙头山,是云浮城八景之一。洞中有五层宽敞大厅,厅厅有景,层层奇异。原洞内有观音大士、十八罗汉、龙床高居、鹰石凌空等22个景点。
还有“迷宫探胜”的天然古洞,洞分成三层:上有通山洞,可通山顶;下有入地洞,盘旋入地下河;中层有大厅、长廊,曲折回旋。迷宫探胜有八个出口,互相都有通道相连,通道由于曲折、回旋、多变,右旋左弯,如步入迷宫。有“碧虚夜月”洞,位于田螺岩山内,古名“碧虚岩”,现石刻尚存。古岩有两大洞口和两个半山洞口,洞高45米,有巨大的钟乳石悬挂,洞中有滴水池,由半山洞口影照水中,如水底夜月,故名“碧虚夜月”。还有“广寒宫”,为四个洞门,其中半山洞口,形如满月,直照洞中。迎面有钟乳石“嫦娥奔月”。主洞长100米,钟乳石保存完好。洞内有古石墙,高30余米。有地下河,游人下河,鱼闻水响,即盘旋脚旁,实为奇趣。
蟠龙洞以它独特的风格,罕见的奇观,博得了世界洞穴专家的高度赞誉,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南方洞穴的杰出代表。
(黄 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