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脉冲星的观测特点
我们知道,第一个脉冲星,是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和贝尔在1967年发现的。他们在3.7米的波长上,发现来自狐狸座的、具有极短周期的射电脉冲信号,脉冲周期是1.337秒。不久,又陆续在其他天区,发现好几个这种快速脉冲的射电源,后来称为脉冲星。到1978年,发现的脉冲星已有300多个。脉冲星的一般符号是PSR。例如,第一个脉冲星就记为PSR1919+21。1919表示这个脉冲星的赤经,是19小时19分;+21表示脉冲星的赤纬,是北纬21。。
脉冲辐射
脉冲星的观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周期性地发射短促的脉冲辐射;脉冲周期很短。周期最短的为0.03秒,最长的为4.3秒,周期通常有非常缓慢的变长现象。大约每年增长百万分之一秒到千亿分之一秒;脉冲辐射多呈单峰或双峰形状,有的甚至多到5个峰。每个脉冲星的个别脉冲,在脉冲形状和强度上会有变化,但几百个脉冲累加得到的平均脉冲轮廓(在脉冲期间,辐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稳定的。每个脉冲星有它特有的平均脉冲轮廓;脉冲辐射持续时间,约为周期的1/100到1/10;脉冲辐射,是高度的线偏振或椭圆偏振。偏振度和偏振矢量的方向,在脉冲期间通常是变化的;绝大多数脉冲星,只是在射电波段发出辐射。射电波段的频谱分布一般呈简单的幂律谱,也有呈现为二段幂律谱合成的频谱。频谱指数,通常是在1~3的范围;脉冲星的个别脉冲,会出现规则的向前或向后的漂移现象,有些脉冲星有时会呈现短缺脉冲现象;别脉冲星,有周期突然变化的现象。例如,近年来PSR0833-45的脉冲周期,发生过三次突然变化(见脉冲星自转突快);发现的脉冲星,是银河系内的天体,其距离在100秒差距到2万秒差距。大多分布在银道面两旁,有向银道面聚集的倾向。
脉冲星辐射的能量
现在已普遍认为,脉冲星是有很强磁场的快速自转着的中子星。脉冲周期,对应于自转周期。脉冲星辐射的能量,是靠消耗它自身的自转能而来的。随着脉冲星不断地辐射能量,它的自转逐渐变慢,这就是脉冲星周期缓慢变长的原因。利用脉冲星的周期变率的观测值,可以计算脉冲星的能量损失速率。脉冲星上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自转能首先转变为低频的磁偶极辐射(在脉冲星诞生的早期还有引力波),然后再转化为高能粒子的能量和电磁辐射的能量。目前,关于这种能量转化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观测表明,电磁辐射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就像灯塔光束一样,使得脉冲星自转一周,就能给出对应的脉冲图样。
最著名的一颗脉冲星,是蟹状星云的中心星PSR0531+21(或NP0532),它的周期是0.0331秒,是目前已知脉冲星中周期最短的。它在射电、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等波段,都发出脉冲辐射。它的目视等是17等,距离约6300光年。蟹状星云的中心星,据说是中国宋代记录的超新星(1054年金牛座“客星”)爆发后的残骸,蟹状星云是超新星爆发时,抛出壳层的遗迹。脉冲星的年龄,与由蟹状星云大小推算出的年龄相吻合,脉冲星能量损失与蟹状星云辐射能量的自洽,都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
蟹状星云
脉冲星的发现,并被证明为中子星,是天体物理学和物理学的一项重大成就。这证实了30多年前,在理论上预言的、一种新型的、由超密态物质组成的恒星的存在。因此,脉冲星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子)之一,是1974年年度诺贝尔奖金的获奖项目。
知识小百科
宝石的加工厂——黑洞
如果你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那就去黑洞附近碰运气吧。天文学家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他们认为,位于明亮的类星体中心的黑洞,可能是宇宙的“宝石工厂”。
黑洞喷射的物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