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质找矿结硕果

地质找矿结硕果

时间:2023-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质找矿结硕果新中国成立之初,十来个地质工作者乘着两驾胶轮马车越过黄河,驶进了甘肃寂寞的荒野。在众多的地质勘查队伍中,组建成立于1956年的甘肃省地矿局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队伍。五十多年来,甘肃省地矿局拓展领域,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五十多年来,甘肃省地矿局继承创新,地质科技成果十分显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查的基础,是省地矿局的优势专业。
地质找矿结硕果_甘肃地矿史话

地质找矿结硕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来个地质工作者乘着两驾胶轮马车越过黄河,驶进了甘肃寂寞的荒野。从那以后,这些拓荒者用年华与爱情、热血和眼泪,使新中国第一座露天铜矿伴随着隆隆的大爆破诞生了;祁连深处的西北大铁矿发现了;中国镍基地的大门敲开了……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发扬“三光荣”的精神和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拥抱荒凉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在自然条件艰苦、地质构造复杂的甘肃4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为甘肃省经济建设和总体规划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地质资料。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地质矿产局按照地矿部“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在总结过去地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了地质找矿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和主攻矿种,使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img130

甘肃省地矿局领导班子

五十多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新中国地质矿产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用忠诚和智慧、勤劳和汗水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一批批老一代的地质工作者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西北边陲,来到甘肃这片热土,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揭开了甘肃地质矿产事业崭新的一页。在众多的地质勘查队伍中,组建成立于1956年的甘肃省地矿局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队伍。

五十多年来,甘肃省地矿局艰苦创业,地质找矿成果丰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几代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苦创业,踏遍了陇原大地的山川沟壑、荒原戈壁,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继发现并成功探明了位居世界第三位的金川铜镍矿和镜铁山铁矿、白银铜矿、塔尔沟钨矿、大水金矿、敦煌钒矿等各类矿产地2600余处。伴随着这些重要矿产地的开发建设,昔日的戈壁大漠和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奠定了甘肃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国家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

五十多年来,甘肃省地矿局拓展领域,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基本完成了甘肃省1∶100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提高了甘肃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为成矿远景区划、矿产勘查开发、资源环境评价、基础地质研究、农林牧业发展等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在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地学界在该地区的首次全面调查,填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调查空白。从建局之初开始,甘肃省地矿局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找水工作。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已基本查清了甘肃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和质量状况,探明了一批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水源地。在严重干旱地区找水取得重要突破,为城市发展、农业增收和解决农村人畜饮用水困难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山环境治理等公益性地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技术支撑。

五十多年来,甘肃省地矿局继承创新,地质科技成果十分显著。全局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探索的精神、科学求实的态度,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地质科技成果。近年来,与省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20余项,大水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构造研究、祁连山西段区域重力调查研究、隐伏矿深部预测研究、古生物研究、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等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地质科研总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地矿局所积累的宝贵地质资料和科研成果,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所不可或缺的依据。

img131

舟曲羊里尾沟矿区勘查

多年来,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省地矿局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在宏观布局上以北山、祁连山西段、西秦岭为主要部署区,矿种安排为国家急缺的战略性矿产,开展了铁、锰、钒、钛、铜、镍、铅、锌、钨、金、银、铂族、钾盐、重晶石、凹凸棒石、石膏等找矿工作,先后评价了一批矿产地。例如,合作市早子沟金矿、阿克塞县化石沟铜矿和安西县寒山金矿等。

近年来,按照“主攻重点靶区,稳定勘查基地,拓宽勘查区域”的思路,通过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圈定了一批新的找矿靶区,实现了新矿种、新类型、新区域的找矿突破。通过加大地勘资金投入,在玛曲格尔珂、合作早子沟、两当湘潭子、武都安房坝金矿取得找矿新突破;祁连山一带在铜、铁、铅锌、金矿的普查工作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鹰嘴山—寒山金矿在深部发现新的矿石类型;中祁连发现前景可观的铁矿资源;探明了礼县上坝金矿和西和县大桥南金矿为规模较大的隐伏、难识别矿床;阿克塞县化石沟铜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查的基础,是省地矿局的优势专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累计完成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4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87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230幅,这些基础性成果图件和地质资料在地质找矿、工程勘察、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从单纯的路线调查,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新理论为指导,运用RS、GIS、GPS新技术,实现野外数据采集、资料整理、成果表达的数字化。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矿是现代勘查技术,是用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认知地球,发现找矿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完成1∶100万~1∶50万的航空磁测工作,北山大部分地区完成了1∶5万航空物探工作。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面积95765平方千米,发现航磁异常2043个,经检查发现矿致异常272处。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完成36万平方千米,发现各类综合元素异常1761个,化探异常查证发现各类矿产地约120个。20世纪60年代,对含铬超基性岩开展磁法、重力测量,评价了大道尔吉大型铬铁矿。在金川铜镍矿三、四矿的盲矿发现中,磁法测量和激电中梯测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盲矿预测和找矿中成果最显著的有庄浪县蛟龙掌多金属矿、窑泉铅锌矿。

今天,地球物理勘查向仪器轻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如高精度磁法、瞬变电磁法、大功率高分辨率电磁法、电测深等组合在金属矿勘查中广泛应用。通过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快速缩小靶区,运用岩石地球化学、铅同位素、汞气测量、钻孔或坑道原生晕填图等精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危机矿山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mg132

野外地质勘探现场

遥感地质调查,是用航天、航空遥感数据,通过信息处理服务于地质勘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视野广、速度快,可实现大区域、多时段、重复观测。目前,省地矿局拥有甘肃省全境的TM、ETM、SPOT数据和1∶5万、1∶25万DEM数据,通过了甘肃省北山、祁连山等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全省资源潜力预测研究。在祁连山西段1∶25万区域遥感调查中,运用遥感影像特征对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为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整治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中,广泛运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以TM、SPOT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通过多波段合成、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解析与成矿有关的线性构造、弧形构造、韧性剪切带、环形构造及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并与已有的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圈定具有多源成矿信息的找矿远景区。

地质测绘是地质矿产勘查的基础。目前,省地矿局拥有国家测绘总局首批认证的“全国甲级测绘资格单位”,测绘、制图、印刷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拥有较强的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建库、地籍建库、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制图、“4D”产品等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曾承担过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项目,多项测绘、印刷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优质奖。目前拥有GPS、全站仪等先进的测绘设备80余台(套)和MAPGIS、南方CASS等制图软件20余套。完成了海南全数定界测量、长沙市地籍测量等较大测量项目和甘肃省全国第二次国土调查项目14个,施测了甘肃兰临高速公路、拉萨旁多公路二等水准测量。

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各类岩石只有通过分析测试,才能确定是否是有用的矿石。全局拥有一个国家级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和4个省级实验室,曾参与了原地矿部主持的多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标准物质的研究和标准方法的制定,参加了我国铬铁矿标样、超基性岩标样、水系沉积物标样、岩石标样、土壤标样的研制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50余幅39种元素分析。目前,拥有原子吸收仪、等离子单道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仪等大型高精度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在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样分析的基础上,拓宽研究服务领域,在资源、农业、化工、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刘崇贵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