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特斯号潜艇超载失事
每艘舰船都有其限定的人数,如果超载就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方面有许多前车之鉴,英国的“赛特斯号”潜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试航中因超载而失事。事情发生在1939年6月1日,当时“赛特斯号”潜艇从利物浦船厂码头出海试航。“赛特斯号”潜艇排水量为1100吨,船身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但船员编制仅为53人。上午11点整,英国潜艇指挥官奥来姆上校等50人登上潜艇实习,艇内人数由53人一下上升到103人。由于增加了这些编外人员,“赛特斯”号严重超载,这为后来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在103人登艇完毕后,船长波罗士下令起锚。这时,“赛特斯号”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故障,系在码头上的钢缆被解开后,一下子冲到了水里。水手们反复几次才把这些钢缆拉到艇上并固定好,随后,潜艇向预定的水域驶去。这次小小的意外给“赛特斯号”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它似乎已经向人们预示了此行的凶险。到达预定海域后,按照事先的计划,“赛特斯号”将立即下潜。接到船长的命令,水兵们按规定要求向潜艇注水。可半个小时之后,潜艇仍然浮在水面上,没有丝毫下沉的迹象。显然,潜艇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船长波罗士焦急不安地按顺序查找失误的原因,他猜想原因可能是鱼雷发射器没有注水。原来,“赛特斯号”共有6具鱼雷发射器,在不装载鱼雷的情况下,它们必须全部注满水,否则潜艇的潜水速度将受到影响,并且会导致潜艇在首潜时因重量不足而无法入水。
事实证明,波罗士判断正确,鱼雷军士长米切尔在检查后发现,鱼雷发射器果然没有注水。于是,船长命令由伍兹上尉指挥,向鱼雷发射器注水。伍兹上尉接到命令立即下令:“打开鱼雷管后盖,注水!”。可水兵们的回答却是:“5号后盖打不开!”听到这个回答,伍兹上尉十分生气。他以为下属偷懒不出力,就说了一句:“我来帮忙!”随后亲自上阵,和水兵一起试图打开5号发射管。费了好大力气,盖子终于松动了一点儿。在他们正想加力的时候,海水一下子冲掉了盖子,并大量地涌了进来。伍兹急忙大声喊道:“快去报告控制室,舱内进水!急吹主水柜!”
接到消息后,控制室立即打开主水柜猛吹。可是这并不能阻止海水的涌入,只一会儿工夫,海水就冲破了第一道防水门。万般无奈之下,水兵们只得放弃了第一道防水门,勉强关闭了第二道防水门。此时,第一道与第二道防水门之间已经充满了海水。更严重的是,由于舱内进水太多,潜艇超员又近一倍,“赛特斯号”已经开始倾斜下沉。在很短的时间内,倾斜角度竟已达40度!
这时,“赛特斯号”的情况已十分危险,因为潜艇在水下无法补充空气,而舱内的空气仅够53人呼吸3小时,如今竟有103人,大家在这么少的空气中还能支持多久?在这种情况下,船长波罗士下令放出失事浮标。
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消息的传递,直到18时15分,潜艇基地才收到这一消息,他们立即向事发海域派出了救援船。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救援船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有找到失事的“赛特斯号”。此时,“赛特斯号”舱内空气已严重恶化,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大部分船员呼吸困难,有些人甚至已经无法站立。见此情景,船长波罗士认为不能再坐以待毙,他派奥来姆上校和伍兹上尉穿上潜水服,浮上海面传递消息。
几经周折,奥来姆和伍兹终于浮出了海面,但他们已经是奄奄一息。幸好,一艘经过这里的爱尔兰船只发现了他们,将他们救上船。船员们从他们胳膊上缚着的纸条上得知了“赛特斯号”遇险的消息。不久之后,这艘船遇到了正在寻找“赛特斯号”的救援船,他们当即向其通报了得到的消息,并将救起的两人交给了对方。救援船从纸条上得到了“赛特斯号”失事的准确位置,立即向那里全速驶去。可是,耽误了这么多时间,毕竟为时已晚,“赛特斯号”已经在劫难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援船终于赶到了事发现场,他们立即展开了救援工作。可是,因为“赛特斯号”的情况特殊,多种救援方案在实践中都遭到失败。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案是割开舰体,由于钢缆因无法承受沉重的舰体而断裂,这一方案也未能幸免。不得已,救援工作陷入了僵局,救援船只得派出4名潜水员潜入水中,用手锤猛烈敲击舰体。可以想象的到,在厚厚的舰体面前,这种办法终究无济于事。
最终,救援工作完全失败。除了奥来姆、伍兹等4人以外,留在“赛特斯号”舱内的全部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