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性质,主要包括土在压应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压缩性,在剪应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抗剪性,以及在动荷载作用下表现的一些性质。
一、土的压缩性
(一)土的压缩变形的特点和机理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能。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粒与水的压缩性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土的压缩可视为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饱和土在压缩时,随着孔隙体积减小,土中孔隙水被排出,其压缩过程实际上就是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饱和土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的渗透压密过程称为渗透固结。饱和土的孔隙大、透水性强,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其孔隙中的水会很快排出,压缩速度也就很快,但由于其孔隙度值较小,所以其压缩量也较小。饱含水的细粒土孔隙很小、透水性极弱,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其孔隙中的水很难尽快排出,故其压缩速度也就很慢,其压缩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由于其孔隙度值很大,所以其压缩量也大。
非饱和土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先是游离气体被挤出,然后是密闭气体被压缩。随着土被压缩,其饱和度不断增高,当其达到饱和后,压缩过程则与饱和土一样。
(二)土的压缩性指标
土的压缩性高低通常采用其压缩性指标进行描述。常用的土压缩性指标有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s)和变形模量(Eo),其中a、Es是通过土样的室内压缩试验确定,Eo是通过是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如载荷试验、旁压试验等)取得的。
1.压缩系数
通过土的室内压缩试验,可作出土的孔隙比(e)与所受压力(P)的关系曲线,即压缩曲线,如图2-5所示。压缩性不同的土,其e-P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a)就表示在该相应压力(P)作用下土的压缩性,称a为压缩系数。实际上,通常取e-P曲线上某段的割线斜率表示,设压力增量ΔP=P2-P1,对应的孔隙比变化Δe=e1-e2,则:
图2-5 土的压缩曲线
式中:a——土的压缩系数,MPa-1;
P 1、P 2——试验压应力值,MPa;
e1、e2——P 1、P 2作用下,土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
压缩系数愈大,土的压缩性愈大。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并考虑到一般建筑地基受到的压力变化范围,一般采用P 1=0.1MPa,P 2=0.2MPa所得的压缩系数a(0.1~0.2)来评定土的压缩性:当a(0.1~0.2)<0.1MPa-1时,属低压缩性土;当0.1MPa-1≤a(0.1~0.2)<0.5MPa-1时,属中压缩性土;当a(0.1~0.2)≥0.5MPa-1时,属高压缩性土。
2.压缩模量(Es)
根据e-P曲线,可以来算另一个常用的压缩性指标——压缩模量(E s)。它是指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受压时,相应的压力增量(ΔP)与应变增量(Δξ)的比值:
E s越小,土的压缩性越大。为了便于比较和应用,工程上常采用P 1=0.1MPa,P 2=0.2MPa所得的压缩量E s(0.1~0.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即:
一般认为,E s(0.1~0.2)<4MPa时,为高压缩性土;E s(0.1~0.2)>15MPa时,为低压缩性土;E s(0.1~0.2)为4~15MPa时,为中等压缩性土。
3.变形模量(Eo)
土的变形模量是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轴向压应力与应变之比值。它是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得到的土的压缩性指标,能较真实地反映天然土体的变形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 o——土的变形模量,MPa;
wτ——刚性承压板的沉降影响系数,对于方形板,wτ=0.88,对于圆形板,wτ=0.79;
μ——土的泊松比;
B——承压板的边长或直径,m;
P 1——土的比例极限压力,kN;
s1——与P1对应的沉降,m。
4.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关系
变形模量(E o)与压缩模量(E s)是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确定的,但两者在理论上可以互相换算,即:
实际统计资料所得的Eo与E s的关系见表2-8。
表2-8 Eo与E a的经验关系
二、土的抗剪强度
大量研究表明,土的抗剪能力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土体在通常应力状态下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因此,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根据库仑定律,土的抗剪强度可表示如下:
τ=σtanφ+c(2-22)
式中:τ——土的抗剪强度,MPa;
φ——土的内摩擦角,°;
σ——应力,MPa;
c——土的内聚力,MPa,对于砂土c=0。
对于无黏性土,其抗剪强度与土的密实度、土颗粒大小、形状、粗糙度和矿物成分以及粒径级配的好坏程度等因素有关。土的密实度愈大,土颗粒愈大,形状愈不规则,表面愈粗糙,级配愈好,则其内摩擦角愈大,相应抗剪强度愈高。对于黏性土,其抗剪强度除与土的内摩擦角和所受正压力有关外,还与土颗粒之间的黏聚力有关,黏聚力越大,土的抗剪强度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