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1.1 地下水的形成
1)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广泛地存在于大气圈、地表和地壳中。其中大气圈中的水降落到地面称为大气降水;地表上江、河、湖、海中的水称为地表水;埋藏在地表下岩土孔隙、裂隙或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陆地上大部分淡水都埋藏在地表以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显示,地球浅部圈层中水的总体积约为3.86×108km3。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 718m。但其中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2)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自然界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它们彼此密切联系,不断相互转化。这种彼此转化的过程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由于太阳热能和重力作用,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部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是受水文、气象因素制约的,因此称为水文循环。
在太阳热能和重力作用下,海洋中水分蒸发成为水汽,进入海洋上空或被气流带至陆地上空,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在海洋中或降落到地表。地表降水汇集于低处,成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形成地表水的那部分水分有的重新蒸发成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其余部分则流入海洋。渗入地下的水,部分通过地面蒸发返回大气圈;部分被植物吸收,通过叶面蒸发返回大气圈;其余部分则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者直接流入海洋,或者经排泄成为地表水,然后返回海洋。水分从海洋经陆地,最终返回海洋(见图5-1)。
图5-1 自然界水循环
通常发生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称为大循环。而在陆地或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又重新降落回到陆地或海洋表面,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由大循环与小循环组成的复杂的水循环过程。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反映了地球水分不断转化的过程,蒸发、降水和径流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环节。水循环把地球各圈层的水联系起来,从而保持其各自的相对稳定状态。水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水循环赋予水独有的特征,就是其再生性。通过水分循环,每年有47000km3的水从海洋转移到陆地,成为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3)地下的水文循环
参加水循环的部分水量,通过大气降水或地表径流最终可以转换为地下水。地下水从大气降水、地表水、人工补给等各种途径获得补给后,在含水层中流过一段路程,然后又以泉、蒸发、人工排泄等形式排出地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称为地下水的循环,这种循环导致地下水水位与水量等变化。
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是统一的,共同组成地球水圈,它在岩土空隙中不断运动,参与全球性陆地海洋之间的水循环,只是其循环速度比大气水、地表水慢得多。
地壳浅表部水分如此往复不已地循环转化,是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使水体得以净化;另一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水作为资源不断更新再生,可以保证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持续利用。虽然大气水总量较小,但是循环更新一次只要8天,河水更新期是16天,海洋水全部更新一次则需要2500年。地下水根据其不同埋藏条件,更新的周期由几个月到若干万年不等。
水循环赋予水强大的功能,不断地塑造和改变地球表面,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影响,许多地质灾害都与地下水有关。
5.1.2 地下水的赋存
地下水存在于岩土的空隙之中,地壳表层10km以上范围内,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空隙,特别是浅部l~2km范围内,空隙分布较为普遍。岩土的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又是地下水的渗透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分布与渗透的特点。
1)岩土的空隙
岩土的空隙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三大类(见图5-2)。
图5-2 岩土中的空隙
(a)分选良好,排列疏松的砂;(b)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c)分选不良的,含泥、砂的砾石;(d)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e)具有结构性孔隙的黏土;(f)经过压缩的黏土;(g)具有裂隙的岩石;(h)具有溶隙及溶穴的可溶岩。
(1)孔隙
松散土(如黏性土、粉土、砂土、砾石等)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称为孔隙〔见图5-2中(a)~(f)〕。孔隙发育程度用孔隙度(孔隙率)表示。参见本书2.3.2节相关内容。
几种典型松散土的孔隙度的参考值,如表5-1所示。
表5-1 典型松散土孔隙度的参考值
(2)裂隙
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他内外地质作用的影响产生的空隙,称为裂隙〔见图5-2中(g)〕。裂隙发育程度用裂隙率(Kt)表示,所谓裂隙率是裂隙体积(Vt)与包括裂隙体积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即
(3)溶隙
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地下水流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称溶隙〔见图5-2中(f)〕,这种地质现象称为岩溶(喀斯特)。
溶隙的发育程度用溶隙率(Kt)表示,所谓溶隙率(Kt)是溶隙的体积(Vk)与包括溶隙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即
2)含水层与隔水层
岩土中含有各种状态的地下水,由于各类岩土的水理性质不同,可将各类岩土层划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所谓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土层。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岩土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重力水;二是这些重力水能够在岩土空隙中自由运动。
隔水层是指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土层。隔水层还包括那些给出与透过水的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岩土层,也就是说,隔水层有的可以含水,但是不具有允许相当数量的水透过自己的性能,例如黏土层就是这样的隔水层。
3)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根据水在空隙中的物理状态、水与岩土颗粒的相互作用等特征,一般将水在空隙中存在的形式分为五种,即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详细内容可参见本书2.3.1节相关内容。
5.1.3 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与水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水理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及毛细管性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受岩土空隙大小的控制,并与水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有密切关系。
1)容水性
岩土空隙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质称为容水性。容水性常用容水度表示,其值为岩土中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
当岩土空隙被水充满时,水的体积就等于空隙体积,此时容水度在数值上等于孔隙度、裂隙率或溶隙率。大部分情况下容水度比它们小,因为有些空隙不相连通,以及空隙中有被水封闭的气泡存在;但对于具有膨胀性的黏土来说,由于充水后会发生膨胀,容水度会大于原来的孔隙度。
2)持水性
依靠分子引力在岩土空隙中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持水性在数量上用持水度表示。其值为靠分子引力保存于岩土中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持水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岩土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表面静电吸附能力就越大,所吸附的结合水膜就越厚,持水度就越大。
3)给水性
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给水性。给水性在数量上用给水度表示,其值为能自由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
不同的岩土给水度不同,松散沉积物中颗粒愈粗给水度愈大,直到接近于它的容水度,因为它们是弱持水或不持水的,如表5-2所示。颗粒非常细小的泥炭、黏土类岩土,虽然容水度很大,但持水度也很大,因此给水度很小,有的实际上可认为给水度为零。
岩土的容水度、持水度与给水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即给水度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而最大给水度为饱和容水度减去最大持水度。
表5-2 常见岩土的给水度
4)透水性
岩土的透水性是指岩土允许水透过的性质。衡量岩土透水性的指标是渗透系数。岩土透水性主要与空隙的大小有关,岩土颗粒愈松散,愈均匀,岩土颗粒之间的空隙直径便愈大,地下水流受阻力较小,从中透过的能力愈强。细颗粒土由于结合水占据了大部分空隙,粒间孔隙较小,地下水流动阻力较大,因而透水能力差,甚至水流不能通过,成为不透水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