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健康
我国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明确指出人的生理、病理与大自然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自秋至冬,阳气收藏,气血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祖国医学也把天气变化作为致病因子,将四季气候变化归纳为风、寒、暑、温、燥、火六种“气象”,把一些疾病按此六种因子,结合人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当人体的生理功能不能适应外界天气变化时就会患上疾病。在强烈的日射和高温环境下会发生中暑;在寒冷的环境下,易发生冻疮;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人体对低气压不适应,会产生高原病;在水下作业,由于压力增加,易患潜水病。此外,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日光性皮炎、视网膜灼伤。在高原积雪的环境下,很容易患雪盲。
传染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增多,夏季肠道传染性疾病增多。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一般在2~4月较高,有人认为这与气温骤变有关。有些传染病由蚊子、苍蝇传播,而蚊子、苍蝇的繁殖、活动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有些慢性病也与天气变化有关。例如,关节炎患者对气温、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哮喘患者在气温、气压突然下降时容易发作;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感冒患者大量增加;慢性气管炎在气温越低、湿度越小、气温日较差越大、日照时间越短时病情加重。心脏病的发作与冷暖空气活动有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家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他们将30名关节炎患者集中在一个人工气候室内,为期2~4个星期。当降低人工气候室内的气压、增大湿度时(模拟风暴即将到来时的环境),就有80%的患者感觉关节发麻胀痛;当气压和湿度恢复正常时,他们很快恢复常态。
人们可以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治疗疾病。最早采用的是空气浴和日光浴。例如,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锻炼可以防治佝偻病,增强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体质。
气候治疗是利用不同地区的特殊气候来治病。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夏季温暖,日照充分,相对湿度宜人,不会让人产生炎热或寒冷的感觉,有利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动脉硬化、呼吸道疾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气压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充足,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洁,有利于治疗哮喘、肺结核、贫血等疾病。海滨地区,夏季气温变化小,空气清洁,空气中碘、氯、氧含量较高,日照充足,适合于某些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现在,人们用人工方法模拟特殊的气象条件,来治疗疾病,这就是人工气候室。高压舱和低压舱就是人工气候室的一种。
目前,医疗气象学才刚问世,有待于气象学家和医学家共同努力,为人们的健康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