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建设新型的现代农业景观
现代农业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工业社会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而英国的工业革命正是以对农村的掠夺为开始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将农民驱赶到城市,成为廉价的工业劳动者,此后,城市对农村的蚕食,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变,在整个工业社会都没有逆转过。工业成为社会的经济命脉,农业成为工业的附庸,城市成为农民的向往,这是工业社会的基本趋势。这种状况对于传统农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田园牧歌式的传统农业景观相应发生变化。
农业社会的基本性质是手工生产,而工业社会的基本性质则是大规模地使用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当然首先在工业领域,但随之影响到农业,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随着工业化的水平而不断提高。机器生产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景观,也改变了农业景观中美的成分。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农民的体力劳动,劳动工具主要是手工农具和耕畜。这样的农业生产,体力投入大,产量又低,它诚然也形成一种景观,但这种景观的美主要只是对观赏者而言,作为景观主体的农民是较少感受到美的,对于他们,主要感受的是辛苦劳累,恰如一首有名的古诗所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运用机器生产,机器生产能创造远比手工生产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在美学上也有着它特殊的贡献。农业中的机器生产在本质上与工业生产相同,因而它所创造的美是技术美。技术美与手工美是不一样的,技术美作为工业时代标志性的美,充分体现出工业时代机器的霸权地位。在农业生产中运用机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土地需要大面积,而且需要规整、几何造型,以便于机器操作。机器的规范性、标准化,又使得机器劳动的成果明显地具有一种理性形式的美,因而实质是理性的美。我们看用收割机收割过的麦地,明显地有一种规整感。由于机器生产受到预先设计好的节拍进行劳作,一丝不苟,这里有一种节奏感、韵律感,这种节奏感、韵律感主要不是来自于操作者,而是来自机器,来自机器制造者的预设,也许它过于严整,甚至于死板,因此操作者对机器掌握的程度如何,不仅决定着它的劳动效率,而且决定他在劳作中能不能得到快感。
技术在劳动中的运用,正负作用都存在。一方面,它的使用让人的肉体得到最大的解放,精神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愉快;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由于机器过多地代替人的劳作,它又导致人性新的异化,它创造的美也比较地抹煞个性。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人类多一些。尽管西方有一些学者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等极力地批判技术理性对人性的扼杀,但技术的发展丝毫没有停步,就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种新审美观——对技术活动的审美观伴随着工业革命产生了。
机器生产由工业领域进入到本来世代用人工劳作的农业领域,西方的学者称之为“农业的革命”。它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景观。在传统农业社会,几曾见过驾着收割机在广阔的麦海中驰骋的景象?而作为景观中主体的农民是全新的农民,它必须有文化,懂得驾驶技术。如果他也曾用镰刀割过麦子,那么,他定然会感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会。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是全面的,机器生产仅只是一小部分,因为它与技术联系的直接性、可视性而为人们所重视,其实,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更重要的也许还在品种、土地的改良,化肥、新农药的运用,种种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它们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农作物、家畜、家禽的外在形貌与内在品质上。它们不仅体现出技术的美,而且体现出科学的美。科学技术是新的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的创造者,从新的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的外在形貌与内在性质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感受到它们所创造的美。与机器生产这种直接展示技术美的方式不同,借助于改良品种、改良土壤和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所创造的农业景观中的科学美与技术美是隐含的、间接的。
传统农业的生产单位与财产所有单位是统一的,都是家庭。家庭人员根据农活的需要,有着分工。一般来说,一个家庭足以完成全部的农活。而在机器生产中,家庭虽然仍然可以是农田和家畜的所有单位,但家庭作为一个自足的生产单位就不适应了。收割机不必每户农家都配上一部,而机手也不能只为自己家收割庄稼,否则就太浪费了,所以,使用机器生产,必然是根据行业进行分工的。农业中的诸多农活被分成一个个的行业,每一个行业的人属于农业工人。就是这些农业工人与大地一起创造着新的农业景观。
农业的所有制相应地多元化了,家庭所有制仍然有,但不是惟一的,还会有各种合作的所有制。不管是哪种所有制,它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适应生产的规模。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多种农业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也在参与着农业景观的创造。
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农业虽然创造了巨大财富,在许多先进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粮食与工业原料的供给问题,吃饭不成问题,穿衣不成问题,甚至出现粮食过剩,工业原料过剩的现象。但是,它也带来了重大的问题:
第一,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以追求高额收益为旨归,它的最大问题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了追求高产量,工业社会的农业必然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作物中对人体的有毒因素的增加;同时,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元素的生态平衡打破了,造成土壤的沙化、酸碱化,等等。地表上的各种生物、无生物,也因为要给高产量的农作物让出生存空间,必然造成有些物种的生存困难,以至于不能生存。
从伦理角度言之,工业社会的农业给农民带来的最大精神上的伤害,是人跟土地的那种生命情感的丧失。在农业社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耕作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既是这片土地的所有者,又是这片土地的劳作者,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生命的根,可以说,这片土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仅联系着他们的收成、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且还联系着他们的情感记忆,联系着他们的精神生命。而在工业社会,农民与土地的这份情感就浅多了。农民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农业工人,他们运用机器生产,今天在这片田野劳作,明天到另外一片田野劳作,他们也许不需要固定在一个村庄,也许他们劳作的土地并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打工者,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不一定是劳动者。不仅如此,土地的所有者也许不一定是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的所有者。这样,依靠同一片土地谋取生活资源就有可能是三种人:劳动者、庄稼或家畜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三种人的分离,所造成的一大后果就是他们都难以建立起与土地的那种生命情感。
从审美的角度言之,我们肯定工业社会的农业创造了一种新的景观,而且也肯定它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是它也存在某种不足。工业社会的农业,出于机器生产的需要,大面积生产同一种作物,把犹如百纳衣式的田野连成了一片,这种景观很雄伟,气势磅礴,而且也显得整齐,这诚然是一种美。传统农业以家庭为本位,采用手工劳动,田地被划分成若干小块,种上不同的作物,这样的景观虽然不整齐、不雄伟,但是丰富多彩,另有一种韵味。工业社会的农业景观,虽然不失雄浑、不失气势,但也随之而生单调。
传统农业生态状况比较好,田野里既生长着庄稼,也生长着别的生物。江南的稻田在实施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时,那水田中有着诸多的小生灵,除了有昆虫外,还有小鱼、泥鳅、乌龟、螃蟹,各种小生灵在这里演奏着生命的大合唱。尽管农民为了高产,也除害虫、除杂草,但这种活动不会破坏各种生命的有机平衡。也就是说,传统农业虽然是人造的自然,但这种人造自然比较地接近野生的自然,这种农业景观的美比较地接近自然美。
工业社会农业景观人工味大为加强,庄稼长得不错,别的生物就少了,现在的稻田,小鱼、泥鳅、乌龟、螃蟹难以寻到,它们与危害庄稼的昆虫同归于尽。传统农业景观的那种亲近自然的情调与韵味在工业社会的农业景观中难以找到。田野犹如一座大工厂,只是它不一定有工厂那样的屋顶;而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了。
机器生产虽然是人在操作机器,但机器自有其操作规程,不完全听从人的意志,在这里,人的自由度在某种意义上不如手工劳动,因此,劳动者实现自身某一方面的本质力量相应地受到某种阻碍。当然,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在实现另一种本质力量时则又获得别一种方便。一般来说,使用机器生产的农业劳动较少个性色彩,较多普遍化、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性的某种异化。[27]
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或者说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者说后现代社会过渡,正如工业社会的出现呼唤着工业社会的农业一样,后工业社会的出现则呼唤着后工业社会的农业。新的农业形态正在诞生。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呢?
从根本上来说,新的农业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前者主要从纵向考虑发展的长期性、永久性问题,后者主要从横向考虑发展的均衡性、互动性问题,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可持续性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一是发展的目标问题,目标是否远大,是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二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动力能否持久,是否强大;三是发展的战略问题,它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切实可行;四是发展的空间问题,我们不仅要关心可持续发展在我们这一代能否进行下去,还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发展的空间。
以上问题在农业发展中都有体现,其中发展空间问题显得特别明显。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能全耗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对于农业来说,土地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特别是可耕地。现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非生产性的大量侵占耕地。另外,水的问题也很突出。水是农业的命脉,庄稼需要水,家畜与家禽也需要水,更不要说人了。从中国的现状看,可用于农业的水近年来严重减少,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注意,虽然原因比较复杂,但人为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农用水的减少,不仅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更严重的会造成土地的沙化。而水的问题又与环境的污染密切相关。
综合协调发展一方面与可持续性发展相关,另一方面也还有自身的要求。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这诸多的方面需要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构成良性的循环。这就需要协调,既有农业内部诸多方面的协调,也有农业与外部诸多方面的协调,这些协调不仅有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虽然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一样,都不属于美学问题,但它们都关系到景观包括农业景观的建设。所以,未来的农业景观是什么样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发展观,即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具有综合协调性,是否具有科学性。
第二,后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使命。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社会的农业都以追求高产量、高收入为惟一宗旨。后现代农业,不是不要高产量、不要高收入,但是不再以此为惟一目标。环境的利益,生态的利益,人居的利益乃至旅游的利益都参加进来了,这样就产生了诸多新的农业理念,诸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的农业理念创造着新的农业形态,而新的农业形态又创造着新的农业景观。
“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环境问题并不严重,提出者主要是从健康角度考虑的。有机农业的创始人之一、英国学者巴弗尔(Balfour)认为,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他主张通过调节土壤来让农作物良性生长,保证农产品不会含有有害人类健康的元素。日本的有机农业思想最初体现在“自然农法”上。吉田茂是“自然农法”的发起者,他认为应“充分发挥土壤本身的伟大力量来进行生产”,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秩序相和谐”。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福冈正信出版了《一根稻草的革命》,深入地阐述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到70年代,日本开始发展有机农业,1992年日本政府将以自然农业、有机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列入国家保护环境的农业政策中。
有机农业旨在建立良性的生产体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而不以追求某一作物的高产量为惟一目标,它首先重视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它是一种崭新的农业观念,一种适合现代人生存的哲学。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强调利用自然规律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有机农业非常重视土壤的质量,注重系统内营养物质的循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因地制宜。在某种意义上,有机农业似乎是回到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没有化学肥料、农药,作物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当然,产量很低。这两种农业是根本不同的,有机农业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它通过高科技手段所营造的适合作物的人工自然状态远胜于原始自然状态。这样,有机农业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量,而且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28]
与有机农业理念相似的还有生态农业。美国土壤学家威廉·阿波奇(William Allbrecht)1971年率先提出生态农业。其后,不少学者对生态农业的内涵做了探讨。在文化学的意义上,生态农业被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农业即生态农业主张彻底改变以增加财富和利益为目的,不关心人的价值,减少农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农药、化肥等石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及其对土壤和食物的毒害,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作面积,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的荒漠化,恢复种植品种的多样性,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模拟更原始的生物群落,改善地球的物理和生物环境,逐步恢复地球的原始面貌,从而把农业生产建设成以自然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和再生性为基础的,以追求土地的健康价值、人类与土地之间融洽关系以及人类和所有非人类生命的幸福为目的的、自力更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29]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生态性,着眼于农作物自身的良性循环,着眼于农作物和与其生长环境的生态平衡,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的融洽关系,着眼于地球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合乎自然生态的、健康的生存方式。
美国的农业部曾提出低投入的可持续农业的设想,强调要根据耕地的潜在生产力和自然特性来安排种植方式,强调通过生物链来控制作物的病虫害,强调作物直接从自然界中而不是从人工的化肥中吸取养分,强调充分利用物种的遗传特性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以上各种农业理念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以生态的保护与利用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
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中,还有艺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观念。
艺术农业是农业与艺术的结合,农作物特别是农产品的造型、色彩本就具有类艺术性,当然,它是自然状态的,如果说有艺术家,那这艺术家是自然。在当代,有些艺术家从农作物的类艺术性中获得启发,比如,漂亮的红苹果像娃娃脸,葫芦瓜的造型像是精心设计过的花瓶,于是艺术家充分利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可塑性,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他们的做法是,运用一定的手段,强迫作物按照艺术家的构思生长,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造型的目的。美国有位艺术家,突发奇想,让瓜果在透光、透气的器皿中生长,这器皿早就设计成人的脸,这样,长出来的瓜果就成了一张生动的人脸。特沃德运用这种艺术造型的方式,创作了甜瓜里根、南瓜布什,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诸多的类似动物造型或某些器物造型的蔬菜瓜果,这些蔬菜瓜果既可食用,又可用来欣赏。艺术农业的做法很多,有些艺术家运用农作物、家畜、家禽等,在田野上制作出“农作物风景”:一座特别的园林、迷宫,或一片奇特的山林、湖泊;还有些艺术家直接将作物种出一幅画来,他们在播种时就将这幅画的构图定下来了,这就是“庄稼画”。美国的艺术家赫德是“庄稼画”的始祖,他以凡高的《向日葵》为蓝本,在大地上种出了巨大的《向日葵》,面积达20英亩。
休闲农业,顾名思义是用来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的,这部分人主要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他们对于城市景观已经厌烦,非常需要有一段时间在农村生活,调节身心,感受农业景观的美。休闲农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可参与性,休闲者来到农村,可以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参与家畜与家禽的饲养。在这种亲身的农业劳动中,他感到一种特别的美感。这种农业的可参与性,打破了农业景观生产者与欣赏者的界限,将环境美欣赏中的内在者与外在者合为一体。[30]休闲农业对于广大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来说,还具有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作用,因此,休闲农业往往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基地和思想教育基地。
观光农业也具有休闲的意义,但它主要用于观光,因此,这种农业景观一般来说更具观赏性。中国江南农村的春天是最具观赏性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点缀在金黄色中的其他颜色如紫云英的紫、水稻秧苗的绿,还有桃花的红、李花的白,将江南农村打扮得花团锦簇。农业的观赏者与季节、作物、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观光型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31]
艺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其生产功利性淡化了,而其审美性强化了。
以上五种农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再将高产量摆在首要位置。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以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程度为前提,农产品必须能够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不需要每一个国家都去发展农业,也不需要全体农民都去经营高产量的农业。这就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并且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偿。
为了鼓励农民着眼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全局去经营农业,欧盟对于农民的补贴达到农民全年收入的50%。
显然,未来的农业其生产性、功利性的霸权地位有所降低,而生态性、审美性有所彰显。这样,未来的农业景观必然具有三个特性:一是生态性,二是经济功利性,三是审美观赏性。生态性与观赏性是传统农业、工业社会的农业本就具有的,但是没有提到自觉的高度,它们是自然形成的,而现在必须提到自觉的高度,而且生态性的重要性超过了经济功利性,位于第一。
农业景观的建设虽然有旅游的价值,但它绝不是为了赚钱,这与当前某些地方建立农业观光旅游区有实质不同。农业景观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将农业的价值与意义提到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扩大人类的审美生活、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全发展的高度。可以说,农业景观的提出是一种崭新的农业观。
农业生产虽然具有全球化的意义,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一定的地理环境则是某一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自然的地理性与民族文化密切联系,构成人们的家园感。因此,哪怕是高科技的、全球化的农业生产,也不能不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索。比如,在农村的建设上,是否应适当保持中国传统民居的特色?在生产方式上,是否应适当尊重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本位观念?
未来的农业景观的建设还涉及新的农村生活方式的建设。我们前面谈到过,农村生活方式蕴含着极大的审美性。但是农村生活方式有新旧之分,有现代与传统之别,我们既不能对农村生活方式持摒弃态度,把城市问题归结为乡村文明对城市文明的侵入,也不能在现代化、城市化成为趋势的今天主张回归传统的、旧有的农村生活方式,旧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必须进行现代转型,才能成为一种崭新的、宜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在农村生活方式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但是这种和谐在新、旧农村生活方式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旧的农村生活方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原始的和谐,自然在人面前显示出一种难以理解和把握的神秘性,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一种被动性;在新的乡村生活方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新的和谐,既不像旧的农村生活方式那样,将自然当做崇拜的对象,也不像城市生活方式那样,把自然当做征服的对象,而是构建出一种生态性的伙伴关系。
农业的多功能性被充分展示出来,农业原有的物质功能不仅保留着,而且得到更高的实现,高科技下的农业,其收成的量与质都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在农业的物质功能充分实现的同时,它的其他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旅游观赏功能等也都得到充分的实现。
未来的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介入将更尊重生态性、自然性、人性,技术理性不仅与人文理性实现和谐的统一,而且与生态理性实现了和谐的统一,人们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耕种与放牧,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农作物的生态性与自然性。这方面,荷兰的养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世界上,荷兰的养牛业并不是现代化、技术化程度最高的,但荷兰牛奶却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品牌。到过荷兰、参观过荷兰养牛业的人都认为,荷兰的奶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奶牛,在技术人员的安排下,荷兰的奶牛充分地享受阳光、新鲜的空气与丰美的草地,然后高兴地奉献出自己的牛奶。
高科技的投入所带来的巨大的农业效益,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在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依山傍水而建的具有民族特色又切合人性的新农舍,将成为新农村最为亮丽的景观,成为城市人最为羡慕的对象之一。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必然利用这些时间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许多具有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的传统习俗包括歌舞将重新焕发光彩,农村成为城市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整合了高科技的文明性与农村本已具备的自然性、生态性所建立的农业生活方式将成为城市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更切合人性,更具有审美的魅力。
现在及未来农业景观的建设是一场新的农业革命,任重而道远!
【注释】
[1]参见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第三章《人类——食物的生产者》,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见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5~86页。
[3]《外国中篇小说选》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5~147页。
[4]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9页。
[5]《外国散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2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2~553页。
[7]转引自小弗兰克·格雷厄姆:《寂静的春天续篇》,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页。
[8]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9]尤哈·海勒纽斯:《人类,食物和生物群落:耕作的土地作为我们和自然的联系》,载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论文,2003年。
[10]艾伦·卡尔松:《农业景观的生产性和欣赏》,载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论文,2003年。
[11]尤哈·海勒纽斯:《人类,食物和生物群落:耕作的土地作为我们和自然的联系》,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论文,2003年。
[12]Paul Claval,The languages of rural landscapes,in H.Palang et al(eds.) European Rural Landscapes,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p.18.
[13]参见Dubos,Rene,The Wooing of Earth,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80.
[14]Yrj9Sep-nmaa,The Beauty of Environment——A general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Denton:Environmental Ethics Books,1993,p.142.
[15]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16]Joan Nassauer,“Cultural Sustainability:Aligning Aesthetics and Ecology”,in Placing Nature,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7,p.68.
[17]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18]S.R.J.Sheppard,H.W.Harshaw(eds.),Forests and Landscapes—Linking Ecology,Sustainability and Aesthetics,CABI Publishing,UK,2001,p.38.
[19]《农政全书·农本》。
[20]陶渊明:《移居》。
[21]陶渊明:《移居》。
[22]《老子》第二章。
[23]《老子》第五章。
[24]陶渊明:《归园田居》。
[25]陶渊明:《读山海经》。
[26]陶渊明:《读山海经》。
[27]当然,不能反过来说,凭手工或畜力农业劳动就能全面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没有人性的异化。其实,这种农业劳动由于它的繁重性,对人身体的伤害是严重的,而且也限制着脑力的运用,因此,它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其实也是有着严重障碍的。过于繁重、劳累的劳动,让人身体变成畸形,让人回到落后的动物阶段,在另一种意义上摧残人性,取消人的自由,这同样是人的异化。
[28]关于有机农业问题,可参看席运官、钦佩编著:《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9]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30]西方学者如加拿大的艾伦·卡尔松强调农业景观欣赏中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内在者,即农民,一种是外在者,即非农民。这两种人对农业的美的感受是不同的。参见艾伦·卡尔松:《自然与环境》,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第六章。
[31]以上关于五种新农业理念的论述及部分资料来源,参考了张敏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