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岩类水文地质亚区(Ⅰ区)
(一)登封新密水文地质子区(Ⅰ1)
分布在测区西北部,面积为3392.63km2,地势西部高、中部和东部低,地面高程一般为300~600m,最高点1512m。根据岩性可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侵入岩类含水岩组(以下基岩类水文地质子区均按此划分,不再叙述)。
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主要岩性为奥陶系马家沟组(O2m),寒武系崮山组(∈3)、张夏组、馒头组及辛集组(∈1-2)的灰岩、白云岩等。受区域构造的影响,裂隙发育,这些裂隙与地层界面、构造断裂影响带共同作用,为岩溶发育提供了条件。
(1)裸露型:主要指出露的碳酸岩地区。单斜构造,岩溶水被局限于层间岩溶中运移,在倾斜方向上形成承压水。当遇到断裂或上覆地层薄弱部位,岩溶水以上升泉形式溢出地表。张性断裂带内岩溶发育,可形成集水廊道,遇沟谷切割,以下降泉形式溢出;压性断裂地下水上游一侧的破碎影响带裂隙密集,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岩溶发育,是岩溶水富存的良好场所。如新密市云蒙山北侧的21号井,位于地下水上游一侧,降深4.4m,涌水量为1003.2m3/d;又如新密市米村21号泉,出露于山坡之上,为断层阻水形成,流量为4.885L/s(约419.5m3/d);禹州市磨街109号泉群,同样是断层阻水形成,流量为137L/s(约11836.8m3/d);在向斜和褶皱部位和背斜倾末端,裂隙岩溶发育,也是地下水汇集地。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地下水富水程度差异较大。径流条件好的地段,岩溶集水地段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迅速排泄,导致富水程度差。在新密市北部、禹州西部及西北部等地大于10L/s(864m3/d),部分地段则小于10L/s(864m3/d)。径流模数一般为2~6L/km2·s(图2-4)。
(2)覆盖型:主要指概化后归属于碳酸盐岩的地区。根据钻探资料,岩溶在300m以上较发育,水量大。向深部逐渐减弱。水量一般大于500m3/d,部分地段受断裂阻水和地质条件的差异造成贫水区,水量在200m3/d以下。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属HCO3—Ca型水,局部属HCO3·SO4—Ca·Mg或HCO3—Ca·Mg·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130~420m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由长城系、蓟县系、二叠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及新近系的石英砂岩、砂砾岩、页岩及泥岩或粘土岩等组成。
由于砂岩、砂砾岩夹泥岩、页岩组成,相互间水力联系极差。在构造上多分布于向斜核部。因断裂构造和地表水侵蚀切割作用,形态上多形成单面山及陡坎,地下水补给条件差,造成该类地下水水量小、压力大、水头高的特点。在构造适当部位也可以汇集形成较丰富的承压水或自流水。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50m3/d。
图2-4 浅层地下水富水程度分区图
碎屑岩类裂隙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Mg或HCO3—Ca·Mg·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360~670mg/L。
3.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新密市南部、登封市北部、禹州市北部、汝州市北部等地。含水岩组岩性由古元古界及太古宇的片岩、片岩夹大理岩、石英岩、变砂岩、片麻岩、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灰色片麻岩等构成。
该类含水岩组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山间凹地及丘陵区,岩性以片岩为主或片岩夹大理岩,因易受风化或形成溶隙,形成地形平坦的地势,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以片岩为主的地段泉流量一般为0.2~1L/s(17.28~86.4m3/d),片岩夹大理岩地段,泉流量可达5.366L/s(463.24m3/d),径流模数一般为0.8~1.2L/km2·s。其二是以石英岩为主的地区,因岩石坚硬,不易风化,裂隙不发育,地形上易形成中山或低山。地下水贫乏,泉流量为0.014~0.083L/s(1.21~7.17m3/d),径流模数为0.44L/km2·s。
变质岩类裂隙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
4.侵入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于登封市西部等地。含水岩组岩性主要有中元古界、古元古界、太古宇的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
岩石从酸性到基性均有发育,网状裂隙发育,裂隙水多在沟谷底部和洼地中汇集。以渗流形式出现,常见泉流量小于1L/s(86.4m3/d)。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HCO3—Ca·Na型水。
(二)汝阳鲁山水文地质子区(Ⅰ2)
分布在测区西部汝阳县、嵩县东部、宝丰与鲁山县西部及方城县北部,面积为5721.20km2,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为300~1000m,最高点位于鲁山县石人山,高程为2153.1m。
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主要岩性为古生界寒武系崮山组(∈3)、张夏组、馒头组及辛集组(∈1-2)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受区域构造影响,裂隙发育,这些裂隙与地层界面、构造断裂影响带共同作用,为岩溶发育提供了条件。
岩溶在构造部位发育,地下水相对富集,泉流量0.1~110L/s(8.640~860.4m3/d)。在汝州市滴水崖—观音堂一带,地表地下岩溶强烈发育,地表岩溶形态以大小不等的溶洞为主,溶洞近东西分布,呈多层出现,大者可达数米高,数十米长,地下径流强于地表径流,泉群流量为100~500L/s(8640~43200m3/d),单泉流量为32.5L/s(2808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溶解性总固体100~420m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由长城系、蓟县系、寒武系、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及新近系的石英砂岩、砂砾岩、页岩及泥岩或粘土岩等组成。
在构造适当部位汇集形成承压水或自流水,但水量较小,单泉流量一般为0.1~1L/s(8.64~86.4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溶解性总固体100~420mg/L。
3.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由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古元古界及太古宇的片岩、片岩夹大理岩、石英岩、变砂岩、片麻岩及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灰色片麻岩等构成。
该类含水岩组岩性为变质岩,易受风化或形成溶隙,因山高谷深,地下水不易富集,因此地下水较贫乏,泉流量一般为0.1~1.0L/s(8.64~86.4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溶解性总固体100~420mg/L。
4.侵入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于登封市西部、汝阳县南部、鲁山县西南部、方城县北部及东部等地。含水岩组为侵入岩构成。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斑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由于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因素不同,风化程度和风化层厚度亦不相同,导致富水性差异较大。单泉流量大者可达1.5L/s(129.6m3/d),小者仅有0.01L/s(0.84m3/d),两者相差百余倍,尤以中生代花岗岩体表现最为明显。地下水赋存场所有两个,其一为风化壳内,据资料统计,风化壳厚度一般为5~10m,个别地方可达50m,深风化槽夹层风化深度可逾越70m,以孔隙裂隙水形式赋存其中,并且在运移途中对深部裂隙水发生补给作用;其二为节理密集带内,据83个观测点上裂隙统计,花岗岩体共发生有8组裂隙,其中以340°和80°组较发育,形成节理密集带,鲁山县赵村-下汤深大断裂影响带亦是如此。地下水赋存于节理密集带内,又以上述两组裂隙为导水通道,在地形有利部位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一般情况下,赋存于风化壳内的地下水较节理密集带内的地下水富水性要好。径流模数一般为0.1~2.0L/s(8.64~172.8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HCO3—Ca·Na型水,局部为HCO3·SO4—Na·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50~330mg/L。
(三)桐柏商城水文地质子区(Ⅰ3)
分布在测区西南及南部的泌阳县、桐柏县、狮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商城县、新县、固始县等,面积为12346.74km2,地势西南和南部高,地面高程一般为300~600m,最高点位于商城县金刚台,高程为1584m。
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为寒武系崮山组,辛集组及朱砂洞组和毛集群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等。
受区域构造影响,裂隙发育,局部有溶洞,如确山县北泉寺,可见容纳数人的溶洞。泉流量仅为0.06L/s(约5.18m3/d)。
覆盖型:分布在驻马店—确山县刘店一带。根据汝41、汝44、汝49孔资料,灰岩厚度在10.46~71.52m,岩溶中等发育,汝41孔在钻进过程中遇2m高的大溶洞。降水可通过裸露型岩溶补给覆盖型岩溶水。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m3/d。
桐柏县东北部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岩溶常以溶蚀裂隙为主,宽度一般为0.03~0.30m,亦见有干溶洞(宽3.5m,高2m,长8m)。泉流量一般为0.5~3L/s(43.20~259.20m3/d),最大达9.866L/s(约852.42m3/d)。地下水径流模数为3~6L/km2·s。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Ca·Mg、HCO3—Ca·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一般为140~380mg/L,局部达520m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由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砂岩、砂砾岩、粘土岩及岩浆岩类喷出岩安山玢岩、凝灰岩等组成。
由于砂岩、砂砾岩含水层由多层组成,中间夹有泥岩、页岩,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差。另外安山玢岩和凝灰岩含水能力亦差,易受构造控制,在构造复合适当部位也可以汇集形成较丰富的地下水。该含水岩组富水程度差,泉流量仅为0.014~1.96L/s(1.20~169.344m3/d)。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Ca·Mg、HCO3—Ca·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一般为280~500mg/L。
3.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由上古生界、下古生界、震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古元古界及太古宇片岩、片岩夹大理岩、石英岩、变质砂岩、片麻岩及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和灰色片麻岩等构成。该类含水岩组由于受到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因岩石软硬不均,脆性岩石多次发生破裂,岩石裂隙发育,以构造裂隙为主,发育深度较大,平面展布不均;柔性岩石多发生变形,岩石极易风化,以风化裂隙为主,发育深度较浅,分布较普遍。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带是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场所。泉流量为0.01~0.869L/s(0.86~75.08m3/d),地下径流模数为0.3~3.0L/km2·s。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Ca·Mg、HCO3—Ca·Na、HCO3—Na·Ca、HCO3—K·Na·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一般为120~300mg/L。
4.侵入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石英斑岩、石英正长岩、石英二长岩等。花岗岩球状风化特征明显,裂隙发育,纵横交错,呈网格状。泉流量为0.01~0.5L/s(0.86~43.20m3/d),最大达1.243L/s(约107.40m3/d)。地下水径流模数为0.1~3.0L/km2·s。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Ca·Na及HCO3·Cl—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一般为160~500mg/L。
(四)零星分布区
零星分布于北部永城市东北和南部息县南部、光山西部、固始东部等。
1.北部
岩性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侵入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但火成岩分布面积小,概化为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由奥陶系马家沟组、寒武系崮山组的灰岩、白云岩及白垩纪花岗闪长岩等构成。地下水主要储存在石灰岩裂隙溶洞发育地段,水量大小受裂隙发育程度及溶洞大小控制,含水顶板一般在97~125m,单位涌水量为0.45~12.81m3/h·m。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SO4—Na、SO4·HCO3—Na·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1400~1780mg/L。
2.南部
根据岩性可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侵入岩组,但侵入岩分布面积小,概化为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其含水岩组岩性主要由奥陶系—寒武系崮山组、炒米店组及三山子组(∈3—O1)、寒武系馒头组(∈1-2m)的灰岩、白云岩等构成。息县南部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上部较下部发育。在35.5~38.0m处有一直径2.5m的溶洞,因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被棕红色粉质粘土和砂砾石充填并堵死,水量很小,降深51.05m时单井涌水量为1.77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小于520mg/L。固始县东部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受区域构造影响,裂隙发育。泉出露流量仅为0.438L/s(约37.84m3/d)。
(2)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分布于固始县东部,含水岩组岩性主要由蓟县系云梦山组(Jxy)的变质砂岩、片岩等构成。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风化作用,构造、风化裂隙发育。但因构造裂隙多呈闭合型、风化裂隙多被充填,故地下水贫乏,泉流量一般为0.01003~0.53m3/s(0.867~45.792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小于500mg/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