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人口经济活动

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人口经济活动

时间:2023-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州虽然未包含在国家层面的限制开发区域,但湖南省的主体功能区划中已将其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人口经济活动_环境人类学

第四节 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建设和人口经济活动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国家层面与省级层面的两类设计思路,一些地方的经济建设要依据省级标准环境资源的约束条件,实施限制性资源开发政策。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国家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具有重大的作用。该州虽然未包含在国家层面的限制开发区域,但湖南省的主体功能区划中已将其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因而,该类区域的发展需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原则。

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建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边陲、武陵山区腹地,地处四省边界,属于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于1952年8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州府设在吉首市。全州国土面积1.5万平方千米,现辖7个县l个市,共有268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5%,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州。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等,全州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5%,经济基础薄弱。[13]但是该州境内拥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遍布各处,还有神奇迷离的人文历史与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这些均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巨大的旅游业发展潜力。

近年来,尽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经济发展速度依然低于湖南省平均发展速度,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见表10.2)。与湖南省相比较,在2004~2011年的8年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除了2010年的16.0%要高于湖南省的14.5%之外,在其余的7年中,均低于湖南省同类值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始终在2%左右徘徊。同时,该州与湖南省的人均差距也在扩大,而且呈现出了逐年拉大的趋势。例如,对比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200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湖南省的差距是3300多元,但是到了2011年,这个差距达到了近8500元。

表10.2 2004-201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湖南省GDP相关指数对比表

img4

数据来源:                                            

1.湖南省统计局:《2011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2012年。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2011年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首,2012年。

为了加快发展,近几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立足环境资源,创建了四大旅游组合板块,即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游、德夯民族风情游、猛洞河土家文化生态游、里耶古城游,该州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高速增长地区。2011年,湘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6∶41.6∶39.4,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4]。2006年,湘西被评为“全国十佳魅力城市”,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旅行商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行适宜经济发展战略

实施限制开发区域政策并不等于限制发展。相反,国家和省级管理机构均鼓励地方积极发展,繁荣经济。

(一)旅游业提升了湘西少数民族居民的就业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部门依据本地特点,发展立足于优美景色的环境资源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1.湘西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十分红火,该产业的拉动力量很大,使得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直线上升。仅在2004~2011年,旅游就业人员从2万多人上升到15万多人,增长率达到了650%。尽管其中可能存在规范性、职业性较弱等问题,但这一现象无疑都体现了旅游业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业率提升的驱动作用。不过,从做持证导游工作的人数方面来看,从2004年的86人上升到2008年的800人,进步明显。然而,尽管其增长率达到830%之多,但是基数太少,8年间仅仅增加了714人(见表10.3)。因而,需要继续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表10.3 2004-201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从业人员统计表

img5

数据来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年鉴2011》,吉首,2012年。

2.旅游业带动湘西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能带动一个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资料表明,旅游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不仅涵盖吃、住、行,也包含游、购、娱等。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旅游业直接、间接关联的部门可以多达100多个。据统计,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末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的就业人数达15万人之多。例如,以凤凰县为例,全县2007年仅旅游业就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000多个,占该县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总数31567人的一半左右。凤凰县城中涉及旅游服务人员达4.5万人,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旅游业推进湘西脱贫致富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出游人次多于贫穷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多分布于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因此,当经济发达地区游客来到具备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进行旅游消费的时候,对贫困地区来说也是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这种经济注入显然可以刺激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例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王村镇以前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后来,王村镇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该镇五里长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了一批饭店、酒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旅游商品销售店等,总量达872家,月平均营业收入超过l000万元,全镇财政收入10年间就增长了5.8倍。依靠旅游业发展,王村镇人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人口已达85%以上,土家族、苗族村民家家盖新房,生活水平总体接近城市标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15]。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这也是全国区域性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发的原则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