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的陆地明珠
人们从空中俯视大地,只见地球上似乎镶嵌着一面面明光闪闪的镜子,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
这就是湖泊。
世界上最诚实的是湖泊,世界上最宽厚的是湖泊,世界上最无私和最慷慨的也是湖泊,只要你尊敬它爱护它不欺负它,湖泊永远是人类的朋友,它会把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你——一位湖泊专家这样评价它。
湖泊:陆地上较封闭的天然洼地中蓄积着停滞的或流动缓慢的水体。
湖泊有“天然水库”的美誉。它不仅为江河大川调节洪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球约8万立方千米的淡水储量中,湖泊占据了6%左右。
感谢苍天,湖泊在世界各大洲普遍存在。它们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长或圆,形状不一,体态多姿,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散落于世界各地。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耀到我们的窗棂,当我们搭上了工业革命的快班车后,人类重新审视湖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而强烈地意识到:陆地明珠已经失色不少!
阵痛中诞生
湖泊是如何形成的?专家学者曾对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湖泊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让我们将时光倒退到47亿年前。
那时的地球上没有湖泊,什么也没有。
那时的地球似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赤条条地裸露于太空中。
47亿年前,这个婴儿从混沌中慢慢向我们走来。幼时的地球就像一个大熔炉,熔岩四处蔓延流淌,高温灼热烧得自身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经过5亿多年的烧灼,地球开始慢慢冷却,修复自己的身体。
地质学将其称作“构造”。
地球在不断的“构造”中,终于修炼了自己的皮肤——地壳。虽然地壳坚硬无比,但地球在“构造”中把地面上的一切统统吞入自己的腹中,或许吞得太匆忙,软的硬的一并吞下,形成地壳厚薄不一。此时的地壳为了早日安定下来到处运动,遇有反抗坚决镇压,引起地壳断陷、凹陷、沉陷,形成构造盆地,通常称作“构造湖”,其特点是湖岸平直而狭长,岸坡陡峭,深度较大,如亚洲的贝加尔湖。
地壳可以把熔岩暂时包裹住,但灼热的熔岩依旧渴望鼓胀,那颗不安分的心依旧等待机会与地壳展开激烈的厮杀,熔岩瞅准机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射而出,形成火山。火山的暴乱被地壳止住后,火山口留下巨大的创口,时间久了积水成湖,长白山天池便是。
地壳把地球上一切不安分的东西统统收入自己的肚子里,但它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不安分者时刻等待时机准备复辟,它们联起手来不断向地壳发起一次次激烈的反攻,地壳内部的战争引发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地壳薄弱处不断被不安分者冲破,形成强烈的地震,地震将一块块无比硕大的石体抛向天空,又重重地砸向大地,石体把大地砸成一个个坑,形成堰塞湖。在动乱的年月黑龙江省北部一股反抗的力量揭竿而起,沸腾的岩浆似一条火龙腾空而起又从天而降,喷得大地狂颤不止,接着天石散花,五大连池在岩浆与地壳的激烈厮杀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经过数亿年不断的决斗,一个个陆地明珠诞生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历史时刻。
地壳与岩浆经过漫长的厮杀,地球上诞生了一个个美丽的风景——湖泊。
湖泊的诞生使地球上有了水,水随着暖空气升到天空,遇到尘埃微粒结成小小的水珠,数不尽的小水珠被不断上升的气流托举起来,越聚越多形成云,云在冷空气的作用下逐渐增大,气流托不住了就从天空落到地下,便形成了雨。
湖泊与雨慢慢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湖泊为雨提供水源,雨不断为湖泊增加水量,形成良性循环。
大雨不断浇灌大地,使得地壳的温度渐低,头脑变得越来越清醒,大地开始安宁。
据统计,世界上湖泊总面积为27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1.8%。
湖泊虽然数量不多,面积不大,但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作用非常大。生物学家认为,湖泊是地球上生命的发源地之一,是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生存、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基地。在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演化过程中湖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便在现代社会,湖泊仍是许多国家水产、淡水供应、灌溉、交通、发电和旅游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上天净水
湖泊生成后,清澈透明的水成为湖泊的当家人,成为陆地明珠的亮点。
湖泊中的水从何而来?
科学家这样为我们描述:在地球诞生的初期,球体聚集着许多结晶水合物,它们在地球内部高温的蒸腾下以水蒸气的形式轻盈地飞向天空,慢慢天空被水蒸气覆盖,形成厚厚的黑云,黑云之间不断产生厮杀碰撞,酣战之时雷声大作,战败后的云在霹雳闪电声中流着眼泪告别天空,在告别天空的刹那,它们把身上的一切杂质脱净,让自己最纯净的部分降临在大地上,流入低洼的湖泊中。
湖泊之水是“上天净水”。
许多湖泊在“上天净水”的滋润下,经过数亿年自身的修炼,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湖泊里的佼佼者,它们用自己美丽的容颜取悦人类的同时,无私地将自己的“乳汁”提供给了人类,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北美五大湖水域辽阔,水量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它每年为1亿多人提供淡水资源;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蓄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占世界地表淡水湖水储量的1/5,水量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南美洲安第斯山中的的的喀喀湖,是地球上离太阳最近,也是高度最高的淡水湖。该湖地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横跨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常年积雪覆盖的安第斯山流下的涓涓溪流不断补充着的的喀喀湖的水,为两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在几十亿年的历史长河中,湖泊仰卧于大地上,它像一盏生命之灯,靠自身巨大的生命力和能量,不断演绎制造生命,如鱼类、藻类、草类……
因为拥有湖泊,地球生物拥有了繁衍生息场所,植物种子在湖水的浸泡下生根发芽,很快遍布大陆,陆生哺乳动物依托湖水和阳光、空气得以空前的繁殖,大量的哺乳动物一天天进化,终于演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模样。
奇妙散布
翻开中国地图,上面的点点蓝色就是湖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湖泊分布极不均匀,99%以上的湖泊分布在东部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东北平原山区和云贵高原。这五个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五大湖区。
这是因为这块大地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无数次的陆洼膨胀与收缩,每一次膨胀与收缩后大地都要留下一系列深深的创口,创口愈合之处奇妙地形成了一个个湖泊。
千百年来湖泊在我国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人们赞美湖泊并为其起了许多美好动听的名字,湖、泽、池、海子、泡、荡、淀、泊、错和诺尔等都是对湖泊的爱称。
湖泊专家对我说,我国大于1000平方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个,湖泊总面积为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8%,其中大于50平方公里的大中型湖泊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79.84%,但数量仅占全国总数的0.93%,而小型湖泊的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20.16%,数量却占全国湖泊总数的99%以上。我国湖泊总蓄水量为7077亿立方米,是我国最主要的淡水资源之一。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在城乡饮水供应、工农业用水、水产养殖及旅游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便历史的脚步已经踏入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湖泊仍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泊是苍天留给中国人的一份宝贵财产!这份财产以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上的最为丰厚,两个地区的湖泊占全国湖泊面积的74%。
透过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大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的一个个湖泊。该湖区湖泊面积有2.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9.4%,占该区陆地面积的2.4%。这片湖区里汇集了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这些湖泊河湖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进有出,水流滞缓,湖泊专家将这类湖泊称之为吞吐型湖泊。东部平原湖区由于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丰富,所以湖泊水量补给充足,水的矿化度很底,水质很好,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区。
东部平原湖区的环境特点也十分突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富含营养物质。它的大多数湖泊位于江河的中下游,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集,河湖之间、湖与湖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水线,加之水的流向多变,水流微弱,流域内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堆积在此,长此以往,这里的水土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河流携带泥沙不断涌入湖内,使湖泊淤积不断扩大,形成十分肥沃的土壤。正因为如此,这一地区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水面利用最充分、人为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有关资料显示了这一带人口的密度情况:杭州西湖流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36人,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01人;淀山湖流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47人;太湖流域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857人;巢湖流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5人;深圳洪湖湖区1982年的统计为每平方公里842人。
美丽的青藏高原不但景色秀美,而且湖泊众多。该湖泊区的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6.5%。青藏高原湖区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湖区。该湖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湖面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西藏北部的喀顺错以海拔5556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之最。湖区内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茶卡盐湖、可可西里湖、乌兰乌拉湖、那木错、哈喇湖、达布逊湖等,湖区多以冰雪融化水为补给水源。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蒸发量极大,湖水补水不丰,加速了湖泊的干化与退缩,许多湖泊逐步演化成盐湖或干盐湖,一些湖由于不断干化与退缩,已经消失。
我国著名的湖区还有蒙新高原湖区、东北平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
湖泊无论地域大小,知名度高低,都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每一个湖泊都有一段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动人故事,它的一举一动都维系着人类生存的安与危。湖泊养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湖泊。我们可以假想,倘若有朝一日地球上的湖泊全部消亡了,那将是一种什么情景?
五河缠鄱阳
1995年初春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洪道教授接受了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调查中国湖泊的现状。
王教授不辱使命,不顾自己年岁已大,身体不好,立即带领弟子们投身到工作之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顶狂风抗酷暑,一个湖泊一个湖泊地仔细勘查测量,足迹踏遍所有的湖泊地区。经过5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多次缜密的计算,终于非常确切地统计出我国现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湖110个,填补了我国湖泊研究的一项空白。
在110个大湖中,江西鄱阳湖位居第一,乃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它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简称五河)尾闾的天然洼地,是受江(长江)河(五河)制约而成的连河湖。此湖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逐步将水域扩大到鄱阳县境内。隋朝一名大学士在湖边饮酒时面对广袤的湖面顿时心潮澎湃,即而诗兴大发,鄱阳湖三个字脱口而出。从此,鄱阳湖的名字开始传开,一直沿用至今。
鄱阳湖跨越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东南山地丘陵两大地貌单元。湖区地势低平,四周山丘环绕,湖区流域地貌类型多样,山、丘、岗、平原相间,远远望去,由边及里,由高及低,地貌呈环行层状,景色十分优美宜人,
鄱阳湖有多大?
根据卫星遥感对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动态监测结果,鄱阳湖枯水期水域面积平均为1290平方公里,丰水期正常水域面积3900平方公里,最大水域面积可以达到5989平方公里。
只有亲临鄱阳湖,才能感受到它的气势。远处眺望,湖面宽阔,一望无际,洲滩显露,湖水归槽,好一派“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流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迷人水文景观。
鄱阳湖“出生”于距今6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最早是一个封闭型的陆盆,只进不出。由于地质变化,一些河流相继流到湖内,致使内水积流,湖面逐年扩大,慢慢形成了今日浩大的水面。
最新的资料表明,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达16.2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行政区域的97%。江西省产生的地表径流几乎全部流入鄱阳湖。
鄱阳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以博大的胸怀滋润着江西省11个县(市)558万中华儿女。湖区年农业产值达到17亿元,占全省农业产值的18%,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数亿吨,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棉22万担。
令人高兴的是,鄱阳湖是迄今为止未遭受严重污染的大湖之一。
2002年7月的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亲临鄱阳湖视察,江西省负责同志向邹家华副委员长汇报了鄱阳湖的情况:水质总体较好,总砷、六价铬、总氰化物、挥发酚能达到地表水一类水质要求;溶解氧、亚硝酸盐氮能满足1至2类水体水质要求;化学耗氧量能满足2至3类水体水质要求。
鄱阳湖在如今许多湖泊遭遇严重污染的今日能保持自身的洁好,邹家华副委员长连声说“不易,不易”。
鄱阳湖良好的水质,不但有益于人类生存,而且成为夏候鸟的主要栖息地。现已查明,鄱阳湖内有鸟类31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5%。鸟类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0种,属国家2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4种。鄱阳湖的鸟类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多。鸟类中以鹤类最为珍贵,白枕鹤、白头鹤、灰鹤和白鹤是世界珍贵鸟类。白鹤越冬种群数量近10年一般稳定在2000只以上,占世界总数的90%以上;白枕鹤数量为2500只以上,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鸿雁数量达到3万余只,占世界总数的60%以上,东方白鹳的数量超过国际鸟类组织统计的世界总数量,白额雁数量3.2万只,占亚太地区总数的60%以上。
一叶小舟在鄱阳湖缓慢行走,湖面微风荡漾,湖中鱼儿.游,天上不时有鸟儿掠过,兴奋的邹家华副委员长高兴地在湖上停留了许久。
富贵病
“平湖万顷碧,峰影水面浮。”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太湖。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地跨江苏、浙江两省。
从空中看太湖,她似一个美丽的水仙,湖身呈椭圆形,西部岸线平滑,东部蜿蜒曲折,港湾交错。
美丽的太湖浩瀚如海。它既有湖的温柔,又有海的豪迈。太湖中有48处岛屿,这些岛屿与沿岸半岛、山峰组合在一起,俗称太湖72峰。远远望去,72峰从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湖畔,或落入湖中,72峰姿态不一,有的状若仙女,有的形似莽汉,有的欲直上云霄,有的已深入湖底,风格迥异,味道不同,形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美丽画卷。
太湖真的很美!
太湖不仅美妙,而且出入的河道众多。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太湖与内河相通的河口多达224个,其中较大的河道141条。太湖入湖河流有70余条,多发源于西部山区,主要由东苕溪、荆溪、西苕溪三大水系支撑。太湖主要出水道有黄浦江、吴淞江、浏河等,形成黄浦江和运河两大水系。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是20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一首歌曲,叫《太湖美》。
20世纪80年代的太湖人非常自豪,太湖每年几十亿吨的清洁水养育了流域内几千万人口,支持了环湖地区几十年工农业的发展。
二十几年过去了,歌的词作者任红举仍然按捺不住当时的激动心情:“我当时感觉太湖水就是好,不赞美它、歌颂它,不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不可能。”
然而谈及目前的太湖,任红举面带忧伤地说再也写不出如此优美的诗句了。
太湖近况的确让人忧虑,水质近些年不断恶化,污染加剧的原因是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流入太湖,加之农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太湖中氮、磷物质显著增加,专业人士形容太湖犯了“富贵病”。
关于太湖的污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指出:“现在已经有70%的太湖水出现水质下降,太湖流域的工农业生产正在受到影响,沿湖数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太湖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环保总局局长的忧虑是有根据的。
沿太湖岸向南走有个远近闻名的风景区叫南浔镇。这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名镇,古香古色的建筑,保存完好的大街水巷,每年引来无数的国内外游客。这样一座古镇,如今当地百姓的饮水已经出现问题。1991年古镇使用多年的自来水取水口发现被污染,随后将取水口向上游移了1公里。5年后取水口再次遭到污染,只得第三次转移取水口。3次转移取水口,南浔镇花掉了数百万元,然而真正让南浔镇人烦心的是新建的取水口能使用多久?
江苏省锡山市是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洛社镇的经济实力位居全市第一。该镇从20世纪80年代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但忽视了环境保护。他们不加选择地建了不少企业,什么赚钱上什么,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日益严重,十几年的时间饮用水遭全面污染,不光百姓吃水出现严重危机,工业用水也成了问题。
百强县龙头收获了钱财,失去了水源。
如今的洛社镇人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投入成倍的巨资加紧治理,他们非常明白,钱失去了还可以挣,水没了有多少钱也无法代替。
当地水利部门的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南浔镇、洛社镇这样的城镇在太湖流域多达100多个,许多城镇如今为如何找到清洁的饮用水水源感到忧虑,江南水乡在一些地方变成了污水乡。
倘若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太湖流域,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更加难受:太湖流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太湖的污水超过1亿吨,仅列入国务院重点监控的排污企业就有1000多家。污水的大量涌入,使太湖的水质最近10年中下降了一个等级,污染速度名列世界之最。
如诗如画太湖美,如泣如诉太湖水。一位记者亲眼目睹了太湖的污染情况后用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对太湖的无奈。
不幸的胎儿
巢湖的出现距今只有一万年左右。
一万年对于人类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对于湖泊来说还是一个胎儿。
地质学家近几年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巢湖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断裂型湖泊,湖盆基底沉积物属于晚更新世的下蜀黄土层,与周边广为分布的黏土质湖岸同属一个地质年代,说明巢湖在晚更新世后开始沉降,形成现在的巢湖雏形。
地质学家还发现,在地质构造作用下,现代巢湖仍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北岸、东岸崩塌扩张,西部湖盆淤积抬升,原本平直陡峭的湖岸带逐渐失去了断陷湖盆的形态特征。
胎儿期的巢湖显然还没有脱离“多动期”,依旧顽皮好动。
巢湖最大的特点是完全靠天吃水,依靠自然雨水补充水源。因此,流域内降水量年年不同,变化很大,周边河流多具山溪性河流特征。巢湖流域河网密布,水系十分发达,33条河流分属7个水系,除一条为巢湖与长江的自然通道外,其余6条河道均呈放射状汇入巢湖。
湖泊专家说,巢湖正处在怀胎十月的茁壮成长期,它的“好动”说明它仍没有定型,外界对它的干扰极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使其先天生长发育不足,将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专家的预言不幸而被言中。
娘胎里的巢湖也未能摆脱人类的蹂躏,不断发出一阵阵的呻吟声。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目前巢湖流域人口达到600多万,其中城镇人口100多万,流域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0人。巢湖流域以农业为主,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1.62亩,最少的只有0.5亩。
如此众多的农业人口和少得可怜的耕地,使得开山毁林种地成为农民通常的谋生手段,因而造成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迅速恶化,最简单的一组数据是每天排入巢湖的各种污水高达50万吨。这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据最保守的估计,巢湖流域内有各类乡镇企业2000余家,许多乡镇企业不但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而且污染严重。强大的社会和生态压力给娘胎中的巢湖生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湖泊专家担心,这种情况若不改变,巢湖很可能在胎儿时期夭折。
在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一位80余岁的老汉告诉我,几十年来东关镇的面积不断扩大,他说,从我记事到现在面积扩了几十公里。老汉或许觉得陆地不断扩张是件好事,土地多了可以多盖房多种地多打粮食,可老汉绝不可能料到土地的增加是以占有巢湖稚嫩的身躯为代价的。
湖泊专家告诉我,由于巢湖岸边过度的砍伐,湖岸线崩塌严重,许多过去陡峻的湖岸变成平缓的湖滩,湖岸线缓慢向湖心推进,推进的速度是每年4米。专家经过缜密的计算,照这种速度塌下去,巢湖的寿命尚有不足400年。
我们的思维可以向前推进400年。400年后巢湖已夷为平地,地多了但没有水的支撑,大地一片荒凉,我们的子孙一定要狠狠地戳我们的脊梁骨,骂我们只顾眼前利益断了他们的生路,听到后人的骂声,已经入土的我们能安息吗?
可怜的巢湖还未出生已经遭受巨大的磨难。但愿人们能够尽心爱护巢湖,让它顺利出生,成长壮大,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亮眼蒙黑
相信每一个踏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人都会羡慕这里的迷人景色。来到威宁就像到了江南,威宁的田野村落清新灵秀、绿意盎然。
多少年来三个少数民族的人民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将自己的家园装扮得十分漂亮。
是一汪水成就了这里的一切。这汪水滋润了生命,湿润了大地,决定了环境的风格和质量,它的名字叫草海。
草海是一个湖泊,因水草丰盛而得名。
走进草海我们可以听到这样的民歌:
威宁草海宽又宽,
草海周边是清山,
哥是清山永常在,
妹是海水永不干。
草海是西南名湖之一,被称作云贵高原明亮的眼睛。它不但是沿湖2万余人的“衣食父母”,而且是西南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草海都要接待包括黑颈鹤、金雕、白头鹤、白尾海雕等100多种珍稀鸟类。
蓝天、农田、湖水、原野、飞鸟。
这是一种何等壮观迷人的景色啊!
草海最大湖面有45平方公里,周边生活着2万余人。草海周边虽然景色秀丽,但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异常艰苦,20世纪末年人均收入仅有250元,每年种植的粮食仅够吃上4个月。
草海人的贫困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当地百姓只好“靠近草海吃草海”,割草喂猪,捕鱼换粮,生活的一切都从草海里出,草海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管秘书告诉我,1958年前,草海周边全是森林,远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近处各种树木无边,森林覆盖率超过40%。
可悲的事情出在1970年。当地政府为了解决百姓口粮问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砍树排水围湖造田。
一时间,男女老少齐上阵。两年时间耗资130万元,出动200万个劳动力,开垦出耕地5700多亩。
待耕地开垦后草海人傻了,辛辛苦苦开出来的耕地由于草海底部全是深深的泥炭层和成片的裸露岩层,常年积水不干,根本无法种植庄稼。不光白白付出了金钱和劳动力,而且草海的水面仅剩下5平方公里。
10年后,贵州师范大学黄威廉教授专门对草海环境破坏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做过专项调研。研究结果证实,草海变小后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有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空气湿度减小,大气中每年损失970万吨水汽,大气降水量明显减少,年均气温降低,灾害性天气增加,春旱加剧,夏季低温,秋雨增加,霜冻见多。
草海人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教训!
无知不光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当地百姓依旧挣扎在贫困线上。
在张家沟村笔者见到这样一户家庭,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子里挤着10口人,房内除去可供睡觉摇摇晃晃的木床外,另一样值钱的东西就是做饭的炉子。谈及生活,年近60的女主人一脸沧桑:“全家10口人只有2亩地,种的粮食只能勉强维持半年,剩下的日子只能吃土豆了。”
我曾经走过不少贫困家庭,但如此一贫如洗连最起码生活保障都没有的,这是我近些年见到的第一家。陪同同志的悄声话语更使我心头发凉:这样的人家在这一带非常普遍。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恐怕谁也不会相信在历史的脚步走入21世纪的今天,在美丽的草海湖畔还生活着不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贫苦人。当我们实地了解了他们苦难的生活后,我们为当地政府和百姓践踏草海湖的无知行为感到愤慨的同时,对他们的愚昧之举也有了一丝同情。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若我们生活在这里,假若我们每天连肚子都不能填饱,还能苛求我们保护草海吗?
1981年觉悟了的贵州省政府对草海实施蓄水工程,1982年草海湖面面积恢复到现在的25万平方公里,1992年草海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年过去了,地方官员在为草海周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发愁时,环保专家也在为草海的生存状态而担忧。
草海虽然水面有了大面积的恢复,但四周农民的过度开荒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草海湖内的淤积越来越多,湖床抬高。目前草海的平均深度只有2米,许多地方水不没膝,趟水可以走出很远。
草海湖水量锐减,污水量却大增,每天3000吨生活污水日夜不停地流入草海。由于财力不足,威宁县至今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每日大量的污水排入草海,成为危及草海的主要祸根。沿草海转转,随处可以看到颜色发黑,散发着难闻气体的污水排入草海,水面上蚊蝇滋生,岸边到处是塑料袋、煤渣等垃圾。生活污水大量入侵草海的同时,湖边土法炼锌厂的有毒有害水也往草海里灌,草海简直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盛夏的草海烟波浩渺、碧水流霞。远远望去,湖面上绿草茵茵煞是喜人。如果你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那就错了。当地农民告诉我,这种草叫紫萍,是湖内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的标志。外表美丽的紫萍实际是一大杀手,它大面积漂浮于湖面,会使许多水生植物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我们泛舟草海,近处恶臭扑鼻,远处紫萍缠船,好容易划到湖中又添一堵:满目的水草不见了,密密麻麻的捕鱼网堵住了船的去路。这里一片忙碌,捕鱼的,割草的,人们抓紧时间拼命地把草海值钱的东西往自己的口袋里放。
李金仓,王家村村民,在草海边生活了50余年,亲眼目睹了草海的沧桑巨变:过去人少,水干净得很,我们小时候光着屁股下到水中捞鱼,渴了就喝湖里的水……
草海不幸生在一个最穷的地方,草海不幸又最富有。
草海人傍草海,吃草海,一切有用的东西草海人统统不放过。草海人在吃草海的同时又把自己没用的废物丢入草海。草海人也都知道长此以往草海将会消失,可当满足需求和保护草海发生冲突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者。
这真是一个苦涩的无奈。
这样下去明亮的眼睛还会有光泽吗?
海水变淡水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湖泊是水。
湖泊与中华民族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众多的湖泊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在湖泊的滋润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繁衍生息。
倘若有谁说湖泊不好,恐怕要遭到众人的非议甚至谴责。人们都知道湖泊的好处,但人们对湖泊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国家利益与局部利益产生矛盾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后者。
湖泊在这个时候开始遭殃。
随着世界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当我们踏上工业革命这列高速快车时,各种各样的污染无遮无挡地排入了湖中,与我们相依为命千百年的湖泊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磨难。人们把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毫无节制地排放到湖中,原本清澈的湖水变了颜色,变了味道。湖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湖泊。
湖泊变成了污水盆。
河北省保定市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
从保定市向西45公里有一个华北平原仅存的常年积水的大湖泊,它的名字同样美丽诱人——白洋淀。
长篇小说《雁翎队》说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地方老百姓在白洋淀里打击日本鬼子的故事。白洋淀的人民靠着湖水、芦苇,驾着一叶小舟,与侵华的日军周旋,打得日本鬼子屁滚尿流。
这部小说使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白洋淀。
白洋淀名声大振。
白洋淀浑身是宝,渔、苇、粮、航俱全,不愧“北国江南”的美誉。
白洋淀又称西淀。这片现有的湖泊原是华北平原和滨海平原之间的一片开阔的冲击洼地。
白洋淀的形成十分有趣,由海而湖、由湖而陆。
我们现在看到的白洋淀历史上是渤海凹陷的一部分。25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渤海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第三纪以来,渤海沉陷程度越来越大,渐渐低于海平面,以至全部被海水淹没。
海水的不断入侵,引来内陆许多河流不满。黄河、海河不断有大量泥沙从高处涌入,它们靠着强大的后方支持,终于占得先机,泥沙不断堆积的结果是慢慢把渤海凹陷的地方填平,使其高于海平面,形成低洼地。之后,多条河流纷纷在此抢滩,安营扎寨,低洼之处储水激增,之后成湖。
经过25亿年的漫长等待,白洋淀完成了从海水到淡水的转变,从此成为镶嵌在华北平原的一颗“陆地明珠”。
白洋淀以它博大的胸怀承担起了流域内1433万亩良田和1078万人口和数千万牲畜用水的重任。
白洋淀不白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白洋淀刚好处于北京、河北的工业区周围。工业以河北省保定市和北京市房山区最为集中。古城保定是一个以机械、化工、造纸为主的工业城市,周边县(市)大体相同。北京市的房山区以燕山石油化工厂最为著名,燕山石化成为白洋淀流域最大的化工企业。
人类的各种工业活动注定了白洋淀将演绎悲剧。
我们先看一看保定市的情况。
该市有工业企业700余家,包括化工厂、造纸厂、电化厂、制革厂、蓄电池厂、电镀厂、印刷厂、橡胶厂、化纤厂、建材厂等,列入污染大户的有50余家。这些厂家每年向白洋淀排放工业废水6175万吨,这些废水中包括磷60吨,氨氮180吨,酚9吨,锌85吨,氰化物0.05吨,汞0.03吨,铬0.43吨,铅0.49吨。
保定市现有城市人口50万人,每年排放城市污水2900万吨,每天排放污水26万吨,其中工业污水16万吨,生活污水10万吨。
我们把目光投向保定地区(现已改为保定市)。该地区有工业企业1840家。工业大体布局是:东部以纺织印染为主,西部以采矿冶金、电力为主,南部以机械、焦化为主,北部以皮革、化工、机械为主。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把整个保定市的各类污染加在一起,每年流入白洋淀的污水就非常可观了。
我们再看看北京市的房山区。
房山区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境内有工矿企业200余家,其中主要排污企业23个,日排放污水总量为20万吨。废水主要含有酚、氟、芳烃、石油类、丙烯醛、铬、铜、锌和放射性氚等有害物质。这其中燕山石化总公司为主要污染源。该公司的日排放污水量达到12万吨,占房山区排放工业污水总量的58.3%。这些废水中,一部分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其余未经处理的废水汇集于琉璃河、小清河,最终由白河沟排入白洋淀。
白洋淀湖区内有人口将近20万,20万人每天吃喝拉撒产生的废水、粪便及牲畜粪便也统统排入湖内。据环保部门的监测资料,该地区每人每天排污水量为1立方米,年排放量可以达到20万吨。
日益兴旺的旅游业也在污染白洋淀。
近些年,全国旅游业普遍升温。旅游业在白洋淀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在旅游业为当地增加不菲收入的同时,旅游污染也随之而来。
据统计,白洋淀内有上千艘机动船,旅游旺季每天的游客上万人,众多的船只或多或少的漏油和人们游玩时产生的各种垃圾落入湖内,直接污染湖水。此外,网箱养鱼和围栏养鱼也造成湖水污染。据有关部门的测算,白洋淀内每年养鱼饲饵的投放量达到几千吨,鱼饵饲料里每吨含氮5%左右,含磷0.8%左右,并富含有机质,未被鱼食用的饵料可以在水中形成有机耗氧物和含氮、磷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是水体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我们可以想象,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污染物成年累月地排放到白洋淀内,湖水怎么能够好?
有25亿年历史的白洋淀在今人的折磨下已经不白了。
污染后的白洋淀生物急剧锐减:鱼虾产量20世纪60年代比50年代下降37%,70年代比60年代下降63%,到90年代鱼虾产量仅为最高时的2%。
村民刘喜旺一辈子在白洋淀打鱼,一条小船承载了他生活的全部。靠着渔船娶了媳妇,生了儿女。如今鱼没了,虾少了,靠小船无法生活了,每日只能蹲在地上抽着劣质的旱烟望着白洋淀发呆。他的儿女为了生存,早已到大城市打工去了。
湖泊专家预测说,白洋淀的污染不除,不远的将来会变成一个硕大的臭水塘。
水源地臭了
汽车离开乌鲁木齐向东南郊行驶40公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突然闪现出一颗熠熠发光的“陆地明珠”,它的名字叫柴窝堡湖。
柴窝堡湖地处海拔1100米的戈壁滩上。
与周边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相比,这里充满了生机。湖中水波盈盈,鱼儿.游,湖边绿草青青,景色宜人。茫茫戈壁,一片灰色,这里竟然有一潭湖水,有一片绿色,不能不说是荒漠里的奇迹。
柴窝堡湖处在世界闻名的风口区,在新疆气候最好的夏季,这里的风力最低也有5级,而到冬季风力最大可达10级以上。这里年平均风速每分钟6米,最高达到每分钟21米。常年不断的大风使该地成为风力发电最好的地方,许多高高的风车矗立在风中,在狂风的带动下旋转着将发出的电送往乌鲁木齐等地。
仰看柴窝铺湖,它处在群山之中。北为博格达山,主峰高5445米,南面是天格尔山,山高2610米,西部是1119米的分水岭,东与吐鲁番盆地相邻,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集水洼地型湖泊。
正是这潭湖水在茫茫戈壁上留下一片绿洲。虽然这里硕石遍地,虽然这里狂风常刮,但有湖水的滋润,湖体四周绿意盎然,分布着7个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还有在荒漠上十分罕见的驼绒藜。
有水有树有林,这里成了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和驿站,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的鸟群欢叫着在这里歇息休整。更有一些荒漠种类的鸟类如角百灵、凤头百灵等在此常年安营扎寨,生儿育女。除去鸟类,湖内养殖了鲤鱼、鲫鱼、鲢鱼、螃蟹等水产,虽然这些鱼蟹由于气候原因生长缓慢,但毕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给当地百姓的餐桌上增加了一些内容。
更重要的是,随着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柴窝堡湖已经成为乌鲁木齐的第二水源地。
这样一片非常重要的水域亦不能免于污染。
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湖的东面锣鼓喧天,盛大的盐湖化工厂奠基仪式在此举行,之后,劳动大军日夜施工,盐湖化工厂很快竣工。一年后新疆化工厂在湖的西面建成。
两座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像两只恶魔,开始对湖泊渗透。
柴窝堡湖的厄运降临了。
站在柴窝堡湖旁,可以清晰地看见,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哗哗地排泄到湖中,这些有毒有害的废水到了湖内,使湖水水质很快发生变化,湖面上不断泛起白沫,臭烘烘的味道难闻极了。
湖水被污染后,不光水质退化,鱼、虾、蟹的数量也急剧减少,原本个头不大的虾蟹体重、个头更加见小,端到餐桌上人们不忍下箸。有害的水也威胁到周边的水草,许多常年生的水草经受不住污水的折磨,或死去,或半死不活地在那里呻吟。
离开柴窝堡湖,心中的郁闷久久不能释怀。乌鲁木齐的百姓已经喝上了这样的水,长此以往他们受得了吗?
相信每一个来过柴窝堡湖的人看到如此严重的污染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此下去,水源地行将报废。一定要大声呐喊:救救柴窝堡湖吧!
污染百分百
近几十年来,在工农业迅速发展和排污量日渐增多的情况下,一些地区不顾湖泊的生态环境条件,为了节约资金,图个自己方便,任意把工业废水和工业污水排放到湖泊中,造成大量的湖泊生态环境和水质急剧恶化,甚至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武汉市的墨水湖,原本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天然湖泊,湖区水草丰盈,树木茂盛。工作之余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区流域内的各种未经处理的污水通过城市下水道管网汇集,兵分五处,一天24小时大量涌入湖内,几年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纳污湖”。
湖水迅速变黑变臭。美丽的湖泊曾经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如今成为人见人躲的臭湖。
存世于数万年的墨水湖在人为的祸害下,仅仅20余年就成了废湖。
在全国,这样的臭湖已经越来越多。
深圳的洪湖,广州的流花湖、麓湖,新疆石河子的蘑菇湖……
一个个湖泊在人类制造的污染中变了模样,由于许多湖泊排放的污染物质负荷超出了湖泊自身的调节能力,从而迫使湖泊产生质的变化,这些湖泊已经从为人类造福演变成人类的祸害。
人类啊,当你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时,当你追求自己单位最大经济效益的时候,一定要以牺牲湖泊为代价吗?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1世纪的时候,回眸我国的湖泊,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接受这样一个十分残酷和无奈的现实:我国所有的湖泊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湖泊污染的程度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缩水的湖泊
湖泊专家通过对我国湖泊50年来的变化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我国有许多湖泊在不断“缩水”。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所谓湖泊缩水,一是指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二是指湖水日益减少。
专家具体举例: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期,我国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总面积为8.06万平方公里,20世纪70年代缩小为7.1万平方公里,70年代至今湖泊总面积又缩小为6.13万平方公里,占现有湖泊面积的13.6%;全国湖泊储水量由原来的1.08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889万立方米,现有湖水储量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7%左右,淡水储量减少15%。
专家提示:千万不要小看湖泊面积和水量的减少。湖泊面积和水量减少最直观地说明我国湖泊总体生态环境在恶化,它可以引发出气候变化、农业供水不足、生活水源地报废、渔业大幅度减产等一系列问题。
让我们看一看新疆的情况。
新疆地域辽阔,有时开着汽车跑上半天也见不到一个村庄。新疆不光地域宽广,而且境内湖泊众多。
湖泊专家实地调查后发现,20世纪50年代新疆有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总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50年来湖泊总面积已经减少到4829平方公里,50年新疆湖泊面积减少50%以上。
具体数字如下:
艾比湖: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1070平方公里,现在522平方公里;
布伦托海: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827平方公里,现在730平方公里;
阿牙克库木湖: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645平方公里,现在570平方公里;
塞里木湖: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454平方公里,现在428平方公里;
巴里坤湖: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140平方公里,现在88平方公里;
萨利吉勒干南湖:20世纪50年代湖泊面积56平方公里,现在43平方公里;
不光新疆,我国其他地方的湖泊面积也呈减少趋势。
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50年来湖泊面积减少1.2万平方公里。其中湖北省湖泊面积减少6000平方公里,安徽省湖泊面积减少1363平方公里,江苏省湖泊面积减少1129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阳湖湖泊面积共减少3499平方公里。
云贵高原的滇池1975年到1983年的8年间,湖泊面积缩小了25平方公里;
洱海8年间湖泊面积缩小了3.64%,储水量减少23.8%;
异龙湖30年间湖泊面积减少57.4%,储水量减少79%。
湖泊面积和储水量的减少都是与该地区人口激增,耕地减少,用水量大增分不开的。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生产,只能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对湖泊下手,肆意围垦湖泊,截取湖泊注水,过度向湖泊取水,导致湖泊面积和储水量减少。
新疆乌伦古湖。这是由布伦托海和波特港湖共同组成的一个湖泊。水量主要由乌伦古河补给。20世纪60年代开始,湖泊流域中下游开始大面积垦殖,到70年代,湖泊沿岸耕地面积从几千亩迅速扩大到60万亩。耕地多了,用水量必然大增。为保证耕地多打粮食,农民们想尽各种办法截流取水,60年代流入乌伦古湖的水量比50年代下降41%,70年代流入的水量比60年代又下降了32%。1975年当地政府在乌伦古河上建起了一座水库,更是釜底抽薪,使乌伦古湖元气大伤,入湖的水量更小了。
湖泊水量少了,湖泊的面积能不跟着减少吗?
洱海被“抽”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全国有名的旅游之地,每年到此游玩的人千千万万。每一个到此的人都折服于这里景色的优美、水面的宽阔。
洱海,古称叶榆泽、昆弥川。因形似人耳,风大如海而得名。
洱海是云南高原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的湖泊,它是漫长的地质构造时期在湿润气候条件下遗留给人类的又一处宝贵遗产。
站在苍山顶上远眺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洱海似一面镜子,安详地仰卧在大地上,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组成“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绮丽景观。
凡来洱海游玩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根本不会想到洱海是全国湖泊水资源开发程度很高的一个。
有数字为证:目前全湖流域内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3座,有机电排灌站和水轮泵站200个,供沿湖14万亩耕地使用,靠洱海水的支撑使洱海流域现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如今惦记“吃”洱海水的地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据悉,近期洱海还将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宏伟的蓝图已经出台,采用的方法是,上游截:上游海西海水库扩建工程正在实施,将新增灌溉面积3万余亩。中游提:环湖抽水泵站已由1985年的66座发展到现在的93座,目前正在新建和改建一批泵站。下游引:引洱海水入宾川工程已经通水。
真可谓上中下立体对洱海出击,集中火力对洱海“开火”,洱海有限的水资源就这样被“抽”去了。
洱海过分被“抽”的问题已经显现。
1977年西洱海电站建成后,用洱海水发电,致使洱海水位从过去的年均1974米下降到1972米,洱海面积从250平方公里下降到240平方公里。
这仅仅是一座水电站,洱海区域还有那么多等待吃水的大嘴,倘若“每人”喝上一口,将是多么大的需求啊!
全国的湖泊中像洱海这样的何止一个两个。
博斯腾水咋咸了?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百姓把到湖泊中玩耍叫做“下海”。
该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与大海很是遥远,把湖叫做海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渴望。
他们所说的“海”就是博斯腾湖。
许多史书对博斯腾湖都有记载。《汉书·西域传》称博斯腾湖为“焉耆近海”。《水经·河水注》称其为“西海”。现代不少书将其称为“中国西部大漠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博斯腾湖水面面积1002.4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
只要你站在博斯腾湖的岸边,心潮一定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澎湃。气势磅礴的博斯腾湖如西北人豪迈的性格一样,一望无边,天水一片,湖水微波荡漾,柔软的清风迎面拂来,少了燥热,多了惬意。
博斯腾湖水湛蓝,不是海胜似海。
令湖泊专家担忧的是,博斯腾湖的面积不但越来越小,淡水正在朝着咸水的方向转变。
问题仍然出在人类对湖泊的不科学使用上。
近几十年来,随着博斯腾湖周边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用水量逐年大幅度上升。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农林园艺用水。农业人士介绍,1949年该地区农林园艺面积只有92平方公里,1983年已经上升到899平方公里,34年间扩大了9.8倍,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态势。
农林园艺面积的急剧增加确实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也带来了美好的景色。春天,果园内鲜花盛开,绿色满园。鲜花、各种绿色植物把成片成片的土地打扮得五彩缤纷,丝毫不逊色于江南。秋季,果实累累。难怪人们把发展农林园艺当成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是人们有意无意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林园艺面积的扩大必然引起地表用水量迅速攀升,这样大大减少了注入博斯腾湖的水量。
近些年气候变化和天然河径流量的减少,也是导致湖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面积缩小、蓄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一份资料表明,1959年博斯腾湖水位为1048.75米,1988年水位下降到1045.21米,30年水位下降了3.54米。水位下降,湖水面积也缩小了120平方公里。
比水位下降、湖水面积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湖水水质的不断咸化。弯腰掬一把湖水尝尝,不是甘甜而是微咸。
湖泊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加快了博斯腾湖盐碱化进程。
1962年,在“以粮为纲”的号召下,沿湖边上的村庄开始了大规模的以整治盐碱为内容的土壤改革运动,人们往盐碱地中大量灌水置换,以求把农田里的盐碱去掉,改良土壤,让农田长出更多的粮食。农田里含盐碱量极高的水全部汇入博斯腾湖。博斯腾湖只进不出,这些富含大量盐分的水长时间滞留在湖内,导致湖水中盐分总量急剧上升。据最近的一份水质监测表明,博斯腾湖中盐分平均为每立方米1.87克。按含盐量划分,博斯腾湖已经成为微咸湖。
湖水变咸已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亚湖岸生态系统开始退化,芦苇面积锐减,芦苇自然群落长势衰退,芦苇产量大幅度下降……
博斯腾湖周边的人并未因此而住手,一切活动依旧。
博斯腾湖周边的工农业生产依旧。
博斯腾湖你还承受得了吗?
湖泊挽歌
47亿年前,当地球经过撕心裂肺般的阵痛产下湖泊后,根本无法料到47亿年后它要为后代唱起挽歌,以悼念那些失去的湖泊。
我国的湖泊50年间究竟“消耗”掉多少?
一份权威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50年间我国湖泊消失的情况:50年前,中国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有2848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减少到2305个,2000年又减少了543个,现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还剩1762个。
短短50年的时间,1086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在我们的视野里永远地消失了。
1086颗陆地明珠永远地失去了光泽。
1086颗陆地明珠的失去完全是人类造成的。
让我们重温一下联合国《环境保护宣言》中的一段话吧:“今天一个强有力的人为改变他所生活的环境,假如他们力量使用得当,就对进展带来好处,就可能改善大家生活的素质;若过度地或轻率地加以使用,同时这样的力量,就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灾害。”
湖泊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因受泥沙和生物残体沉积的影响,湖区不断被淤积而出现滩地。人类利用这些滩地附以围堤,将其与湖区分割而改造成为耕地,人们将其称作围湖造田。
我国的湖泊大多是围湖造田的牺牲品。
历史学家告诉我,围湖造田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方面也堪称世界第一。
许多史书都记录了人类因生活所迫围湖造田的往事。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群饥饿的逃荒人来到湖边。
他们在湖边先喝个饱后开始琢磨如何解决肚皮问题。呵呵,有了。湖中的鱼、蟹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把鱼、蟹捞上来,放在锅内用盐水煮一煮,吃在口中,香甜无比。
鱼、蟹可以暂时解饱,但时间吃长了见不到粮食总是感觉肚中无食。缓过劲儿来的人们瞄上湖边的滩地。
他们是庄稼人,懂得什么地方能产粮食。
他们同样用简单的工具几下子把滩地开垦成一片片耕地,然后种上庄稼。
湖边的滩地原本比较肥沃,又不缺水,庄稼自然长势良好,收成自然不错。
这里远离战争和瘟疫,这里有鱼有蟹有粮食,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叫“过上了小康生活”。逃荒的人们暗暗庆幸天不灭曹,躲过了灾难,找到了一块生存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盖起房屋,娶妻养子,过起了无忧无虑的舒心日子。
这些人安顿好后,又把亲朋好友全都叫来。
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吃”湖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人就是中国围湖造田的祖师爷,距今一千年之遥。
但由于过去人口稀少,围湖造田面积总的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对湖泊产生的影响甚微。
中国围湖造田速度和规模的鼎盛期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三个阶段。
在“以粮为纲”和“向湖泊要粮”的号召下,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唱着歌曲,喊着口号,拿着镐钎开着拖拉机投入到围湖造田的大军当中,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最为浩大的围湖造田运动。
这些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起三更爬半夜,顶风冒雨,风餐露宿,没日没夜地苦干,恨不能将所有的湖泊统统填掉,让其长出绿油油的庄稼,好填饱每个人的肚皮。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3次围湖造田运动中,仅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个省围湖造田的面积就达到1.2万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今日洞庭湖面积的4倍多,因围湖造田消失的大小湖泊1100个。
人吃湖
“汽蒸云梦泽,波撼乐阳城。”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赞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范仲淹赞美洞庭湖的诗句。
假设您没有到过洞庭湖,通过读这些诗,仍然可以感受到洞庭湖气势的博大。
您知道吗,博大的洞庭湖在过去的岁月里,在人为的作用下,渐渐完成了从老大到老三的退缩过程,成为中国湖泊史上的一大悲歌。
我们重温一下洞庭湖由大变小的历史吧。
1825年,洞庭湖以湖泊6000平方公里面积成为中国湖泊的“大哥大”。
1949年,洞庭湖面积减少到4350平方公里,让位于青海湖,名列第二,但仍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1958年,洞庭湖面积继续减少,为3141平方公里,又让位于曾小于自己许多的鄱阳湖,为中国第三大湖,第二大淡水湖。
1977年洞庭湖面积仅剩2740平方公里,比排在其后的太湖仅仅多出300多平方公里。
170多年的时间里,洞庭湖消失的面积达3260平方公里,超过了最初面积的一半。
洞庭湖面积目前仍在不断萎缩。
洞庭湖,你的排名还会继续下降吗?
洞庭湖是中国围湖造田的一个缩影。
洞庭湖面积的锐减,完全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是人将湖一口口“吃”掉。
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洞庭湖区内共有人口104.23万,占湖南省总人口的20.44%,是湖南省人口平均密度的1.35倍,是全国人口密度的3.3倍。
在洞庭湖通往长江之间,在一个四面环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面积不足4万亩的“孤岛”上,常住的人口超过1万,当地人将此叫做大垸。不知道这些人何年何月到了这里,他们为了生存,不断“吞噬”湖泊,大垸越造越大,湖泊越来越小。
在以“粮食为纲”的岁月里,洞庭湖四周先后建起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垦区大垸7处,总计围湖造田面积达到1500平方公里以上。仅最近30年围湖造田242万亩,接近于1825年至1949年124年间围湖造田面积的总和。
如此稠密的人口积聚在洞庭湖的周边,人们要吃饭,粮食从哪里来,只有围湖造田。一个湖区养活着104.23万人口,可见洞庭湖负担之重。
重担压弯了洞庭湖的腰,洞庭湖已今非昔比。
范仲淹所诵“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面积是现在的两倍多。两倍多洞庭湖面积的消亡完全是被人一口一口“吃”掉的。
这种情况不仅在洞庭湖,其他省份同样存在。
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人称湖北到处是湖。
50年前,该省还有大小湖泊1066个,湖域面积为8300平方公里。
50年的时间,由于围湖造田,全省湖泊数量和湖区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50年间全省因围湖造田而消失的湖泊达到983个,湖区面积减少到5816平方公里。50年里,湖北省70%的湖泊变成了耕地,平均每年围湖造田要消失20个湖泊。
以“水乡泽国”著称的江苏省,省内水网交错,河湖众多。1959年后,该省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陆续围湖造田1600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1/7,结果造成23个中小型湖泊完全消失。
安徽省在围湖造田中敢于大动,人们挥起铲子,把湖泊面积300平方公里的城西湖和湖泊面积140平方公里的丹阳湖先后从人们的视野里填掉。
在过去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中,仅长江中下游流域就因围湖造田减少湖泊面积1.2万平方公里,有1000多个湖泊因此消失。
我们应当承认,过去人们填不饱肚子,向湖要田、要粮,这些办法对于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违反大自然规律和湖泊生态特征的做法对于湖泊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围湖造田不仅造成许多湖泊面积锐减甚至消亡,而且产生的生态后果同样是十分严重的。
汉江平原过去以湖沼密集、河网交织、水量丰沛而著称。
在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下,许多湖泊遭到围剿,湖面缩小甚至消失,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出现水源严重不足,干旱已经开始困扰着水乡的人们。
因湖泊面积减少这些地区的御洪能力也显著下降,一旦有强烈的降水,极易导致洪灾的发生。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倘若这些地区的湖泊不被破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将大大加强,从而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洪水过后,人们应当对昔日不科学的围湖造田进行反思。
人们通过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在湖边开垦出一块块耕地,虽然每年可以打下不少粮食,解决温饱问题,但一场洪水过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孰轻孰重,已经有了答案。
围湖造田可以解决一时的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实在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好在通过教训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和普通百姓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退耕还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亡羊补牢犹未晚。但愿人们通过教训,永远善待湖泊。
谁端了我的窝?
围湖造田不仅湖面和湖水减少,对于湖泊生态的破坏同样十分严重。
人们对于湖泊的过度开垦和大量违反湖泊生态规律的做法,既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又影响到湖泊生物资源的自然繁殖,等于端掉了水生动植物的窝。
众所周知,湖泊滩地是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生长茂密的水生植物不仅对于湖岸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是鱼类索饵和产卵的最好场所。许多鱼类喜欢到水生植物下寻找自己喜爱的食物,在产卵期都要躲在水生植物下,在众多水生植物的庇护下,静静地产下自己的后代。
人们为扩大耕地而将湖边的水生植物去掉,等于剥夺了鱼类的生存场所,打乱了鱼类生活、生育的秩序。鱼儿没了“家”,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仅鱼类,经济价值很高的莲、菱、芦苇等植物和野鸭等水禽随着湖边水生植物的不断减少而大量消亡,有的种群已经灭绝。
一些湖泊在围湖造田中还多处建立水闸,这些水闸使鱼类的通道严重受阻,数量锐减。
鱼类如同候鸟一样,有的鱼夏季喜欢在河的上游生活,到了冬季又回到下游;有的鱼交配时在上游,产卵时在下游。水闸把鱼的习性彻底打乱,一道大闸隔绝了鱼类的返乡之路,它们只得长期漂流在外,郁郁而亡。
20世纪50年代,洪湖里的鱼类达到90余种,60年代洪湖内不仅大量围湖造田,而且建了不少水闸,阻断了许多鱼类游洄、半游洄,使鱼的种类在很短的时间里减少一半,产量猛降到原有产量的10%以下。到80年代,洪湖的鱼产量仅仅还剩3000多吨。
这种情况在云南的滇池更甚。
滇池是云南昆明海拔1885米的一个大湖。湖面一碧万顷,烟波浩瀚,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湖。
这样一个美丽的天池也没有逃脱围湖造田的厄运。
1970年到1971年的一年里,滇池用于围湖造田的经费达到1805万元。当年滇池围湖造田面积为3.27万亩,平均每造一亩田耗资522元。仅仅一年,滇池面积缩小了2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下降0.45米。
滇池水量减少后污染物迅速增加,水质很快恶化。
调查结果显示,到1983年,滇池内植物种类由44种减少到28种,植被面积由90%下降到20%。
滇池内生态环境的变化使鱼类资源种群和鱼类数量也产生明显的变化,祖祖辈辈生长在湖内,经济价值极高的土著鱼类资源迅速枯竭,大型经济鱼类数量减少,能够勉强活下来的鱼类也因食物供应不上而质量下降。
湖内鱼的数量日益递减,随之而来的是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多种藻类浮在水面,隔绝空气流通,时间长了水质严重富营养化,清澈的湖水变得又脏又臭。如今,美丽的滇池水面经常发出阵阵恶臭,行人路过都要掩鼻而行。
国家为治理滇池每年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年年治理,年年依旧,效果甚微。
想不到滇池旧病未去又添新病。
20世纪80年代为了治理滇池污染,人们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希冀用它把滇池的污水吸收干净。水葫芦的确具有这种功能,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像羽毛状,很长很长,它能把污水污泥里面一些被污染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水污染物都吸收在它的体内,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人们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滇池的污染量远远超过了水葫芦的吸附能力。这样非但不能消灭滇池里的污染物,反而给水葫芦大面积疯长创造了非常适宜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惊人,一年里可以分出几千棵,可以长到一米多高。水葫芦在脱离原产地天敌控制的状况下,疯狂繁殖,严重破坏了滇池内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形成了新的污染。
近些年昆明市政府仅为了消灭掉滇池里的水葫芦,每年拿出几十万元的资金请人打捞水葫芦。即便这样仍旧捞不完,灭不尽。水葫芦疯长的速度大大超过打捞的速度。
科学界把这种现象叫做“外来生物侵害”。
本来引进物种的目的或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或是为了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但如果不慎重进行科学的风险分析,这个美好的初衷就要大打折扣了。
人类愧对湖泊
我国湖泊的消亡,除去围湖造田外,其他一些人为因素也同样不可忽视。
人为因素之一:肆意砍伐湖边森林。
我国砍伐湖边森林的最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那个年代森林被当作一些部门甚至个人的财产,人们可以任意对树木挥舞刀锯。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众多河流和湖泊周边的森林被大肆砍伐,使得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大量的泥沙冲入湖中,并在湖泊内大片大片的淤积,使许多湖泊水面锐减或迅速消亡。
在那个极其荒唐的年代,仅一个大别山区就驻扎着10万砍伐大军,他们的任务十分明确,砍树烧炭,大炼钢铁。
那是何等“壮观”的一种场面啊!
10万人每日不停地挥舞着刀锯,在一阵阵号子声和呐喊声中,一棵棵大树无奈地倒了下来,200万亩森林很快被斩尽杀绝。
10万人把巢湖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弄得仅仅剩下5%才住手。
失去森林遮盖的秃山秃岭在太阳的暴晒和暴雨的浇注下,水土撒欢般地落入巢湖内,使巢湖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迅速增加,仅用了10年时间,原本水色清澈、水质良好的巢湖达到了严重富营养化的程度。
巢湖通过人的两只手被彻底改变。
人为因素之二:不合理的水利工程活动。
湖泊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
首先是森林植被的涵养。一定数量的树林和植被给河流提供了一个十分稳定的生存空间。森林和植被不光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起到涵养调蓄水分的作用,一棵树、一株草就是河流的一个微型“水库”,天降暴雨时,这些树和草可以把多余的水储存在自己的根系里,天气干旱时树和草中的水又流入河内,如此循环反复。
其次,河流水量的保证。河流是湖泊能否存在的重要保障,一个湖泊的存亡与河水的供给紧密相连。因此,树木植被、河流与湖泊是一个十分紧密的三角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倒霉的都是湖泊。过去人们在改造利用湖泊时往往只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缺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考虑,给湖泊造成极大的破坏。
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湖泊过去与江河、海洋相通,水量自然交换,水质清澈、水生植物众多,鱼类洄游.通无阻。后来许多湖泊都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一些湖泊建了水闸后鱼类洄游通道遭到人为阻隔,鱼类游出去的游不回来,游进来的游不出去,导致鱼类自然种群补充困难,鱼群结构发生变化,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肉食性鱼类激增。肉食性鱼类原本食用草食性鱼类,将草食性鱼类吃光后肉食性鱼类之间为了生存又展开了厮杀,结果是鱼类越来越稀,数量越来越少。
同时,在不合理的水利工程作用下,水生植物大量减少,水生植物减少后,与藻类的竞争能力大大减弱,藻类大量繁殖的后果是湖泊水质日趋恶化。
人为因素之三:湖泊管理工作不到位。
湖泊是由湖泊流域及湖泊自身物理、化学和生物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构成的生态系统。所以,管理湖泊需要极高的专业技术知识,需要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统筹安排管理。
中国的湖泊管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处于多地区、多部门管理状态。许多湖泊存在跨地区管理的困难。如太湖,由江苏省和浙江省共管,两省在协调太湖管理上有许多不便之处。有的湖泊虽然在同一个地区,但多县(市)共同管理,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管理的湖泊,管理机构亦十分复杂,由水利、地矿、渔业、卫生、农业、海洋、环保多个部门共管。这些部门各有权力,分管一面,各自强调部门利益,实际上也很难管好。
令人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湖泊管理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依法保护湖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一些保护湖泊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湖泊保护作了明确的规定:“保护江、河、湖、海、水库等水域,维护水质良好状态。”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法》对湖泊的污染防治又作了进一步规定。该法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的第九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的时候,应当统筹兼顾,维护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之后,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搞好湖泊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促进了湖泊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要求,我国多年实施的湖泊管理“几龙管水,分而治之”的局面已经打破。太湖、巢湖、滇池等一些大的湖区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湖泊流域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集水质、水量、农灌、工业用水、饮用水、渔业、航运、废水排放及污染防治为一体,对湖泊实行综合管理,大力开展退湖还林工作,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法律的健全,管理机构的完善,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得我国的湖泊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湖泊在遭受了一个阶段的磨难后,已经走出怪圈,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专家观点】
恢复环境最急
叶春(湖泊环保博士):若干年对湖泊的肆意毁坏,今天的人们终于尝到了毁坏湖泊带来的一颗颗苦果,认识到了恢复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许多地方已经把恢复湖泊生态环境提到了议事日程。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认识不足,只注重对湖泊的索取,缺乏湖泊环境保护意识,各式各样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给湖泊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全国性的湖泊富营养化、干旱地区湖泊水质咸化、湖泊淤积或萎缩、湖泊水质污染、湖泊消亡等情况经常发生,致使现在我国许多湖泊生态系统循环出现严重障碍,湖泊非死即伤,许多陆地明珠在我们的手中消亡,给湖区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将对我国整个生态环境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1世纪的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必须把迅速恢复湖泊环境放在首位,尽快偿还过去人类欠下湖泊的旧账。事实上,恢复湖泊生态环境这项工作我们已经着手做了。退耕还湖就是具体体现之一。但退耕还湖只是恢复湖泊环境的第一步。即便是第一步,现在看来在一些地方实施得也并不顺利。从过去强调人类对湖泊索取,到现在人类偿还对湖泊的旧债,观念的转变真是很难很难,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人们提高这方面的认识。从专业角度来说,退耕还湖只是恢复湖泊生态环境的一小步。即使湖边的生态环境搞好了,湖泊内部的治理任务仍然很重很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治理湖泊的任务是很重很重的,它需要时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但愿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为恢复湖泊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治内先治外
屠清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由于我们长期忽于对湖泊环境问题的重视,现在全国性的湖泊污染尴尬局面已经形成。我国的湖泊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水质盐碱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
这些有害物常年沉积在湖泊内,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湖泊内部除尘的任务十分艰巨。尽管艰巨,近些年全国的湖泊科研人员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了杭州西湖、河北白洋淀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研究,1986年到1990年,开展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全国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研究”。这项工作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市)的26个湖泊水库中展开,通过科研人员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治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终于打响了湖泊环境工程治理的第一战役,开始对一些湖泊进行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倘若说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科研为主,现在已经进入到大规模的治理整顿阶段。实事求是地说,湖泊治理难度非常大。有例为证:云南滇池至今已经治理了十几年,但仍然没有治理好。为什么?湖泊治理是一个综合工程。所谓湖泊治理,首先要切断湖泊的污染源。这是最难做到的一点。云南滇池每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湖内的污染,但湖泊外的有害物依然源源不断地排入湖中。你治他排,你有多少钱也根治不了。湖泊治理需要治理湖内,但根子在治理湖外的排放户。只有把他们止住了,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