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什么是环境哲学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探讨生态环境哲学问题的新兴学科有不同的名称,如“环境哲学”(西默曼,M.E.Zimmerman)、“环境伦理学”(罗尔斯顿,H.Rolston)、“深生态学”(纳斯,A.Naess)、“绿色哲学”(泰勒·米勒,G.Tyler Miller)、“新的自然哲学”(米克,J.Meeker)、“生态哲学”(萨克塞,H.Sachsse)等等。总体而言,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把它概括为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另一种把它称作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迄今为止,就实际学术影响和国际公认度而言,大多数哲学家愿意把它叫作“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国际环境哲学联合会、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等学术机构的建立,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以它们为名称的课程开设,便是明证。并且,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由于从学科分类上说,伦理学本身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环境哲学的概念涵盖的范围要比环境伦理学的概念更大一些,研究的问题更为根本、更为广泛一些。所以,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是从伦理道德的视角着眼的,但把这一新兴的哲学应用学科称为“环境哲学”更加恰当。
当代美国哲学家米希尔·西默曼认为,环境哲学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面对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深层哲学追问。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我们仅仅把自然看作粗糙的原料,它们的价值仅仅在于对人类某些目的的有用性?人类是否在宇宙中是最重要的东西?假如是这样,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的呢?在何种程度上生态问题是由人—自然两分说造成的?假如历史的趋势有一个进步,在什么基础上我们可以假定是由人类控制非人类造成的?人类对非人类是否具有道德义务?为什么财富集团从技术发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而穷人要花费很多的钱?为什么污染的工厂常常建立在贫穷和无权无势的人的家居旁边?说起人类的进步,是否意味着男性人类群体如同他们以父权制的方式控制妇女一样去控制自然?技术发明是否真正地对自由人民的目标有所贡献?或者这些发明如同新的奴隶方式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和生态问题?假如一种技术在经济系统中应用却在毒害地球,那么工业技术如何使人类自由?难道人的自由要与大自然中每一种野生物自由的消亡相陪伴?等等。[1]
西默曼在他主编的《环境哲学——从动物权利到激进生态学》一书序言中认为,环境哲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
第一个领域:激进的生态哲学(radical ecophilosophy)。它经常和反文化运动,包括深生态学、生态男女平等主义、社会生态学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领域: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它认为,假如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态度有所改变,赋予非人类以“道德关怀”,就有可能在克服生态危机方面取得进步。“弱人类中心论”(weak anthropocentrism)认为,人类本质上比非人类更具有价值,同时也坚持认为,至少某些非人类不能仅仅被当作工具,因为它们具有一种自身的价值。
第三个领域:人类中心主义的改革论(anthropocentric reformism)。它认为,我们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人在自然界位置问题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也不是包含这些态度的政治经济结构,而是空气和水源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浪费使用,需要遏制的是无知、贪婪和短视。改变这些状况的希望在于重新立法,改变公共政策,增加教育,改进税收机制,强调对未来世代人的道德义务,做大自然的明智服务员,鼓励人们更加审慎并公平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2]
对于为什么有必要把“环境伦理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到“环境哲学”研究,澳大利亚哲学家安卓·布瑞恩南(Andrew Brennan)在其主编的《环境的伦理学》(1995)一书的导论中写道:“当专业哲学家研究环境伦理学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有迹象表明,从更广泛的视角认识环境哲学正在悄然兴起。在过去20年及最近一些年中,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问题集中在自然事物(似乎任何事物都有)的内在价值,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于自然的一部分,以及在评价什么事物有资格纳入道德关怀的讨论过程中,利益、感觉和定向目标的行为的作用问题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如果不投入到与其他某种哲学或世界观的部分联系,就不可能被充分地揭示。尽管在这个领域仍然有一些工作要做,但是,以往的哲学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在某种比较普遍的意义上,‘哲学’术语,是指有关解释或确证人的行为、策略和立场的一般理论。公司有营销哲学,政党有竞选哲学,个人也讨论他们的生活哲学,这些哲学完全可以不参照任何哲学学术研究的状况。在这种普遍的意义上,有许多环境哲学。就现在的目的而言,环境哲学可以定义为连接人类、自然和价值的一般理论。更加具体地说,环境哲学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关于自然是什么的理论,自然包含哪些种类的客体和过程;2.关于人类的理论,为人类生活,以及生活在其中的背景关联和所面对着的问题提供某种总体性的观点;3.关于价值的理论和上述两点人类行为评价的理由;4.关于方法的理论,在被检验、确证和拒斥的总体理论范围内,表明所要求的标准。在过去20年环境哲学中大多数研究工作直接面对着的问题并不包括在产生环境哲学的过程中。但是,也不能说在细节上一点也没有谈论到自然客体、系统和过程。”[3]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把这一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兴哲学称为生态哲学。
德国哲学家萨克塞在1984年出版了《生态哲学》一书。他认为,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4]在这种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中,技术处于中心位置,因为它一方面把人同自然联系起来,我们所了解的自然形象是技术介绍给我们的,技术家研究自然,利用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由于自身专门化,要求在相互补充基础之上的合作,因此便成为形成社会的纽带,使人成为社会的动物。但是我们还不能把握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这种影响。一方面,人类通过技术比以前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强烈地相互依赖。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每个人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变得更陌生了,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生活都感到更不安全,更无保护。这里,我们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争取建立人际相互理解新基础的任务。因此,萨克塞认为,“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作为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界——以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5]他强调,“人在生态关联网中遇到了严格的控制。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作为主人面对这一发展,我们自己也是整体的一部分。虽然我们成为进化的帮手,可以影响其方向,但是自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摆布的物体,而是我们得适应自然,以便使自然根据其规律按照我们的意愿起作用”。他指出,“我们不可忘记自己不是站在自己要努力驾驭的那个体系之外,我们不仅作为主体站在它面前,而且也作为客体受其制约,既顺从而又暴虐地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自然,它不仅仅是个伙伴,而且也是个扩张者”。[6]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F.Capra)认为,生态哲学是现代科学世界观,是科学最前沿的人的观点。他说:“一种新生态世界观正在形成,其科学形式是由系统理论赋予的”。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三大转变进一步促进了这种生态世界观的形成。第一种转变是父权制向父权制后的转变;第二种转变是化石燃料的衰落;第三种是范式变化。卡普拉指出:“这种新的范式将不仅仅是一种科学范式。它被包含在更广泛的生态意识中。”[7]他把生态哲学理解为生态世界观,是转变以往价值观而形成的新的生态世界观。它的特点,一是强调世界的整体性;二是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过程比结构更为基本。
我国学者余谋昌先生也认为:“生态学,或生态学世界观,它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8]他在所著的《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如下全面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它认为不仅人具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具有价值,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它既反对‘反自然’的观点,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点,赞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生态哲学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在实践应用中谋求发展,因而它又是一种开放的哲学。”[9]
由此可见,一方面,“环境哲学”与“生态哲学”研究的对象、观点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都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同一学科的不同说法;另一方面,“生态哲学”更多地强调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而环境哲学则重视借助于生态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来探讨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的关系,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把“环境哲学”看作是比“生态哲学”更为广泛的概念,“生态哲学”包含在“环境哲学”之中。
什么是环境哲学?概要地说,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地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在以往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和目标,而当代环境哲学正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值得我们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和汲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