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串联与控场
为使演讲会开得红火、热烈,大会主持人不仅要设计出色的开场白,而且要在会议进程中时刻注意观察会场的动向,观察听众对演讲的反应。当听众情绪高涨,会场气氛热烈的时候,主持者应利用机会进一步鼓动听众,使会议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出现口哨声、喧闹声或有吵闹斗殴现象等,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排除干扰,保证演讲顺利进行。当遇到设备故障或停电等意外情况时,主持人要头脑清醒,一方面安定听众情绪,一方面迅速组织力量排除故障。如遇演讲者与听众直接对话时,主持者一定要牢牢掌握会议的主动权,切不可自流放任,对超时论辩、搞人身攻击或其他违背会场规则的现象,应严肃批评、禁止。总之,主持人一定要自始至终把住会议按预期目标发展。
主持者在演讲进程中的控场,常常利用巧妙的连接词来进行。管金麟、梁遂主编的《演讲学教程》(3)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1984年9月25日,某大学经济系举办“回顾与展望”演讲会,原定当晚在一楼大教室举行。7点整,主持人西装革履、满脸笑容走上讲台。因为第一个演讲者的题目是《含笑的时代》,所以他事先准备了开场白:“我今天很高兴。我看到大家也很高兴。我们都在笑!但是,一笑之后,我不禁要问:‘这笑包含着什么?’作为今天演讲会的开始,我们就先请×××同学来分析一下我们笑的内容吧。他的演讲题目是《含笑的时代》!”
但是,当主持人刚刚讲完开头两句“我今天很高兴,我看到大家也都很高兴”时,教室的电灯突然全灭了。同学们哄堂大笑,闹翻了天,只好改在二楼教室里进行。这种意外情况打乱了主持人的计划,当他重新上台时,灵机一动,说道:“现在我仍然很高兴。”台下又是“哄然大笑”,整个会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他接着说:“好事多磨,在经过一场意外事故之后,还有这么多热情的听众,我怎么不高兴呢?!我首先代表今天参加演讲的几位同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时,群情激动,大家热情地鼓掌,演讲会顺利开始了。
第一位演讲者讲完后,第二位演讲的题目是《向着更高的目标起飞——阶梯随想曲》,这时,主持人又巧妙地利用了刚才发生的意外事故。他说:“刚才大家从楼下到楼上是怎么上来呢?是经过一级一级的楼梯走上来的,以前,大家也攀登过木头的、竹子的梯子,但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下面,×××同学要跟大家谈的却是另外一种阶梯。”
主持者根据意外事故,随机应变,灵活串联,恰到好处地临场发挥,变被动为主动,显得自然、得体。这种串联控场手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设计好串联词是主持人积极控场的手段。因为串联词能起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引导听众认真听讲的作用。主持人根据会前了解的各个演讲者的基本情况和演讲内容,分析并抓住各个演讲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然后设计出独具匠心、文采斐然的串联词。《演讲与口才》1987年第3期列举了某教育局长主持先进教师经验介绍会的串联控场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了这位班主任的发言,我们深感身教重于言教。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除了身教还要不要言教?言教要占怎样的地位?老师应怎样研究言教的艺术?××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下面请他介绍。(4)
这段连接词前两句对前一位的演讲内容作了精当的概括,接着用“但是”一转,连续用了三个设问句,扼要地对下面演讲的内容作了提示,显得自然、得体,使听众形成对身教和言教的较为全面的理解,避免产生片面性。
这位主持人的另一段串联词也说得很不错:
言教需要美好的语言,美好的语言来自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心灵来自不断的自我修养。××老师注重品德修养的事迹曾在许多学校传颂。下面请××老师来讲一讲。(5)
很明显,这段话从上面演讲者的内容重点生发开来,自然地引出教师的品德修养问题。主持人的这两段串联词,很巧妙地把三位演讲者的演讲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出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整个演讲会显得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给听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串联词的语言要求简练、幽默、富有文采。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常挑选演讲者某一句精辟的话,临场发挥,使人感到妙趣横生。串联词切不可长篇大论,喧宾夺主,也不宜用生搬硬套的刻板式的语言,那样势必令人发困,冲淡演讲的热烈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