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演讲家

中国演讲家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庚 商朝的君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演说家。庄公准备马上出击,曹刿加以阻止。后深感齐国政局不稳,危机四伏,力劝齐景公关心民事,改革政治,减轻剥削和刑罚,听取臣下不同意见。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一直被看做圣人,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二、中国演讲家、雄辩家(2)

盘庚 商朝的君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演说家。据《尚书》记载,他为了达到迁都于殷、挽救政局于危亡的目的,向当时的贵族和奴隶主发表了三次演说。《尚书·盘庚》3篇,可以说是当时的讲话纪录。第一篇讲于拟迁之时,第二篇讲于将迁之时,第三篇讲于已迁之后。他的演说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运用了当时生动朴实的口语,语言形象鲜明,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盘庚在演讲中已注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把旧都比做颠木,把新都比做由蘖;又如“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把散布流言引起的危害比做燎原之火,都形象而贴切。

曹刿 也叫曹沫、曹岁羽,时鲁国的武士。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军攻鲁。当时齐强鲁弱。曹刿求见鲁庄公,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庄公准备马上出击,曹刿加以阻止。等到齐国三次击鼓进攻,曹刿抓住对方勇气衰竭的时机,发动反攻,击败齐军。曹刿望见齐军“辙乱旗靡”,断定不是诈败,才下令追击,取得全胜。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他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的故事。相传齐君与鲁君在柯(今山东阳谷东)相会,他持剑相从,挟持齐君订立盟约,收回鲁国失地。

王孙满 东周大夫,善于辞令,有智谋。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的边境陈列大军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去说退楚军。王孙满到后,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流露出取代周天子的意图。王孙满既没有顺水推舟地回答“鼎之大小轻重”,也没有直接揭露楚庄王的野心,而是提出了取得天下“在德不在鼎”的论题,占据了说话的主动权。然后逐层深入地讲德与鼎、鼎与天命之关系。最后严厉指出:“周国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大为折服,羞愧而退。

国佐(?—前573) 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国差,即国武子,又称宾媚人。公元前589年,齐晋砯之战,齐军大败,晋军乘胜攻城略地。齐侯派国佐出使晋军,“赂以纪飌、玉磐与地”。国佐到晋营“致赂”之后,晋人竟向他提出两个极为苛刻的条件:“以肖同叔子为质”和“使齐之封内尽东西其亩”。面对这有辱国格的条件,国佐先称先王之命,再引《诗》之章句,逐条驳斥了晋的无理要求,态度十分鲜明,而辞令却十分委婉,并且貌似站在晋国的立场为晋着想:“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本来是晋军侵入齐地,他却说:“子以君师,辱于敝邑。”直到最后才说出晋如不受赂媾和,齐将“收合余烬,背城借一”的决心。通篇辞令,前半部分说得慢条斯理,驳得晋人无言以对;最后称引君命部分,辞虽婉顺,锋芒却暗寓其中。晋不得不议和。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齐内乱,他杀大夫庆克。次年被齐侯派人杀死。

晏婴(约公元前581—前500) 字平仲,春秋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任相国,执政50多年。齐庄公六年(前548年),崔杼发动政变,杀死庄公,并威胁群臣歃血宣誓,支持其政变。他威武不屈,当众揭露崔杼谋害庄公的罪行。崔杼想杀掉他,因怕引起公愤,未敢下手。齐景公时,晋欲伐齐,使范昭至齐探听虚实。范昭在齐国参加宴饮时,傲慢地提出要把齐君喝过的樽(酒杯)斟酒给他喝。景公见他是强国的使者,只得令侍从斟酒,范昭一饮而尽。晏婴对此极为不满,当即令侍者把那只供国君专用的樽换成臣子使用的觯。范昭又要齐国宫廷乐师为他演奏东周音乐,亦遭拒绝。范昭回国后,将在齐国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晋平公,晋平公感到齐国有人才,不敢轻易伐齐。晏婴还曾先后出使楚国、吴国,不畏强暴,不为利诱,以庄重、善辩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后深感齐国政局不稳,危机四伏,力劝齐景公关心民事,改革政治,减轻剥削和刑罚,听取臣下不同意见。今传《晏子春秋》八卷,是记录晏子言行的书。他的论辩特色是:①论辩直接而巧于迂回。往往直截了当,一下子就抓住问题的核心,以全力攻其一点,以约胜丰,事半功倍;但他也不是一概正对论敌锋芒,而是避实就虚,巧于迂回变化。②谈笑倜傥而暗藏锋芒,即善于掌握分寸,在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笑谈中暗藏斥责,使对方不知不觉地受到批判,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③言辞锋利而不失委婉。晏子的论辩是直与婉、庄与谐的对立统一。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雄辩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50岁时,任司寇,摄行相事三月。后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前后13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典籍的整理,弟子3 000,其中有名的约72人。强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将教育科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科。言语课实际就是辞令课,培养学生将来“使于四方”时的善辩之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一直被看做圣人,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和先秦演说史的重要资料。

宰予(前522—前458) 孔子的学生。一名宰我。春秋时鲁国人。以擅长言语著称。曾任齐临淄大夫。对孔子坚持“三年之丧”的主张表示怀疑(见《论语·阳货》)。

子贡(前520—?) 孔子的学生。春秋时卫国人。端木氏,名赐。善于辞令。曾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又说:“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刘向《说苑·善说》)可见他十分注重品德修养和口才。曾在曹、鲁间经商,富至千金。参与政治活动,曾在鲁国、卫国做官。聘问各国,与诸侯“分庭抗礼”,曾游说齐、吴等国,促使吴伐齐救鲁。

子产(约前582—前522) 即公孙侨、公孙成子。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外交家。郑司马子国之子,名侨,字子产,一字子美。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为卿。郑简公二十三年(前543年)为相,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有利农业生产,后又创立按“丘”征“赋”制度,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各种对时政的议论。这些内政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在对外关系中善于辞令,能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注意利用时机,积极开展小国外交,支持小国对霸主国作斗争。

墨子(约前468—前376) 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弟子徒属,充满天下”,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反对派。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繁礼厚葬,提倡薄葬、非乐。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初步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并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他曾做过宋国大夫,在宋国活动的时间较长,并以墨者集团“巨子”(首领)的身份率众门徒游于楚越等国,为传播和实行他的主张奔走,言辞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如以巧妙的语言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打宋国,获得成功。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政治思想和说辩理论,主要保存在他的弟子门人所编的《墨子》一书中,今存53篇。

商鞅(约前390—前338)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氏,故也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受封于商地,故称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从师于李悝。初为魏国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后入秦劝说秦孝公变法,同当时保守派太臣甘龙、杜挚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以古喻今,陈说利弊,言辞激昂,有理有据。经过几番舌战,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有力论辩获胜。变法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他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庄子(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人。能言善辩,轻视功名利禄。据《史记》记载,楚威王以重金召他为相,他以祭祀天地敬神用的肥牛为喻,加以拒绝,终身不仕。宋人曹商出使秦国,秦王赐给他100辆车子,他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讽刺他:我听说秦王得了痔疮,谁能把痔疮弄破,可得一辆车子,谁能舐他的痔疮,可得五辆车子,手段越下流得车越多,你怎么搞到这么多的车子呢?他与惠施经常辩论,著名的有濠梁之辩等。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其哲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后来的玄学、佛学、理学对它都有所吸收。现存《庄子》32篇,大多为寓言故事,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惠施(约前370—前310) 战国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宋国人。梁惠王时曾在梁国为相。齐与梁会于徐州相推为王,他主张推齐国为王以避免战争。后又反对秦韩梁三国攻打齐楚。他“有书五车”,“遍为万物说”,知识渊博,“以善辩为名”(《庄子·天下》),和庄子是好友,他死后庄子感叹今后无人可以质疑和谈说。刘向《说苑》记载他与梁王论辩,运用指桑说槐的暗喻手法,语意含蓄不露锋芒,使对方折服。他的学说对先秦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作已全部散失,其言行较多见于《庄子》、《战国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也有一些片断。

邹忌 战国时齐人,有辩才,善鼓琴。齐威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58年),以鼓琴向威王游说,被拜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当时齐国有名的辩士淳于髡(kūn)和门徒72人,都瞧不起他。有一次故意去找他谈话,用许多涵义隐微的问题难他,邹忌却对答如流,淳于髡等才佩服他。曾拿自己与徐公比美一事讽谏齐王,邹忌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人都说他比徐公美,使他悟出“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向威王指出:“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威王听了他的劝说,奖励群臣吏民进谏。邹忌还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的国力渐强。

儿说 战国时宋国的辩士。“白马非马论”的创始人,他坚持这一诡辩命题,并在参加齐国稷下学宫的学术大辩论中,以滔滔不绝的宏论战胜了所有论敌,名噪一时。但他骑着白马通过边境关卡时,被守关士兵拦住纳马税。他又施展雄辩术,大谈“白马非马”,可是在场的百姓只是笑,谁也不相信眼前这匹白马不是马。士兵坚持不纳马税就不放行,他只好付了马税。

触龙 一作触砱。战国时赵国的左师。《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向齐求救。齐欲以赵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人质,太后不肯。经他进谏,太后即遣长安君到齐为人质。

颜斶 战国时辩士。齐国人。一作王砶或叫颜歇。《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宣王召见他,露出骄倨之态喊道:“砶前!”颜砶也显出高贵的样子,呼宣王前:“王前!”宣王不悦。左右侍臣责问他,他说:我上前是慕势,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慕势,不如成全齐王礼贤下士的美名。宣王忿然作色。于是颜砶与齐王及侍臣围绕“王者贵乎,士贵乎?”的论题,展开论辩。颜砶引经据典,谈锋犀利,驳倒了对手。齐王终于愿拜颜砶为师。

苏秦(?—前284) 战国时纵横家、著名的雄辩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初为燕昭王亲信,曾奉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战争,以便削弱齐国。得齐盡王信任,用为相。秦昭王于公元前288年自称西帝,遣使尊齐盡王为东帝。他劝说盡王不要帝号,又和赵奉阳君李兑合纵五国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秦昭王被迫取消帝号,并归还部分魏、韩土地。接着又助盡王攻灭宋国。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而身挂六国相印。“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后燕将乐毅率五国兵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有《苏子》31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他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

张仪(?—前310) 战国时纵横家、历史上著名的雄辩家,与苏秦并称。魏人。初到楚国游说时,恰逢相国家丢失玉璧,被诬为窃贼,鞭笞数百。归家后其妻埋怨说:你不读书游说,怎会遭这样的耻辱?张仪不愠不怒,让妻子看看自己的舌头是否还在。妻说在,他自信地说:“足矣!”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入秦,次年为相。封武信君。执政时曾迫使魏惠王献上郡15县于秦;又劝说秦惠文君称王,推行连横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并出兵夺取楚汉中地。秦武王即位后,他一度入魏为相,被逐回,不久即死。《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10篇,今佚。

苏代 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之弟。曾游说于齐、燕两国间,又劝说燕昭王联秦伐齐。善用寓言巧妙说理。《战国策·燕策》记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他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劝说赵惠王不要发兵。

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雄辩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曾游说于齐、宋、滕、薛、魏等国,宣传“王道”和“民本”思想,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晚年做过齐宣王的客卿。因主张不被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经过孟子发挥的孔子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宋朝起,被尊为“亚圣”。他的论辩特色表现在:①内容丰富,博大深厚,多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苏洵说他的论辩“其锋不可犯”;苏辙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②善于审时度势,掌握对方心理,根据情况变换说理角度,因势利导。常采用故意设问,欲擒故纵、类比等方式,层层进逼,直到对方无言以对,“顾左右而言他”。③语言方式多变,时而针锋相对,词锋逼人;时而含蓄委婉,曲折动听;时而幽默诙谐,发人深省。④善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蕴意深刻的寓言阐明事理。如把齐宣王想称霸,比之为“缘木求鱼”,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的必要;用“揠苗助长”讽刺违反事物客观规律的做法,诙谐生动,令人回味。

淳于髡 战国时齐国学者、辩士,精通隐语,以博学著称。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被任为大夫。多次讽谏齐威王,并和邹忌改革内政。齐威王沉湎于“淫乐长夜之饮”,“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用隐语向威王进谏:“国有中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威王把全国72个县令一起找来,赏1人,诛1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36年。”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攻齐,他出使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以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军因而主动撤退。威王大喜,设宴为他庆功。威王问:“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齐王好奇地问其缘故。淳于髡趁机讽谕道:大王赐我佳肴美酒,却命法官、御史前后盯住我,我恐惧俯伏而饮,喝不到一斗就大醉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敬的客人,我捋着袖口,笑吟吟地给客人敬酒,饮不过二斗就醉了;如果老友重逢欢然道故,私情相语,我喝上五六斗才醉;如果乡里乡亲聚在一起,男女倾谈,行酒作令,我即使喝上八斗,也不过醉了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也快光了,大家又把残酒倒在一起让我喝,我见杯盘狼藉,男女互相踩了对方的脚,我敞开衣襟,能饮一石;因此,“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齐王听后,罢长夜之饮。后到魏国,魏惠王打算任他为卿相,他辞去。《史记·滑稽列传》详记其事,称赞他“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范雎 (?—前255) 战国时纵横家,亦叫范且。魏国人。初为魏大夫须贾家臣。曾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闻雎辩口(能言善辩),及使人赐金十斤,及牛酒”。后因事遭须贾诬陷,被魏相魏齐派人笞击折胁,诈死逃脱。后化名张禄,得王稽、郑安平之助,入秦游说秦昭王。昭王跽(半跪)而请教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故意不答复,只是应声“唯,唯”。秦王又跽而请教,范雎依旧“唯,唯”。秦王再次跽而请教,范雎才说出应论功行赏,“远交近攻”的策略,被任为客卿。他游说秦昭王驱逐专权的秦相魏冉,用他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宝丰西南),号应侯。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破赵军。他妒忌白起功,迫使自杀。推荐郑安平为将、王稽为河东守。后郑安平围攻邯郸失败降赵,王稽又因与诸侯通谋之罪被诛,他称病归相印,不久即死。

公孙龙(约前320—前250) 战国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传说字子秉。越国人,做过平原君的门客。与惠王论“偃兵”,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为当时有名的“辩者之徒”,“诡辞数万”(扬雄《法言·吾子》),今大多已不存。他的辩论“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庄子·天下》)在当时“坚白同异”的辩论中,他和惠施主张不同,但同属名家。著名的辩论命题有“白马非马”、“离坚白”等多条。白马论创自儿说,他作了发挥,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属性是可以相互分离的,眼能得白而不能得坚,手能得坚而不能得白,眼得白石,手得坚石,故曰“离坚白”。他强调“正名实”,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其学说对先秦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由于过分夸大这种差别性,而看不见概念反映事物的具体同一性,不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诡辩。著作有《公孙龙子》。

冯谖 战国时齐相孟尝君门下食客。他出身贫贱,投靠孟尝君,得不到赏识,于是三次弹铗(剑)而歌,不断提出生活上的要求,以发泄不平之气并想以此引起孟尝君的重视。孟尝君派他到薛地收债,他见穷人还不起债,就当众把借据烧了,用这种方法为孟尝君沽名钓誉,收买人心。孟尝君因秦、楚诋毁被罢免相位,冯谖利用秦、齐矛盾,先后向秦王和齐王游说,不但让孟尝君再取相位,而且增加了封地。孟尝君失相位时,三千门客皆背他而去,既复相位,门客去而复来。孟尝君不胜气愤,扬言若有门客再见他,“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谖谏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客),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趋)市朝(集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甩着膀子)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的大臣。原为赵宦者令缪贤的门客。有勇有谋,擅长辞令。赵惠文王时,得楚之“和氏璧”。秦昭王得悉派使者至赵,扬言愿以15城换和氏璧。赵惠文王求人出使秦国,他应召奉璧入秦。在秦王宫廷,与秦昭王据理力争,指斥秦昭王并无诚意以城易璧,终使“完璧归赵”。因拜为上大夫。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昭王相会。会饮中,他勇于应对,面斥秦王,逼使秦昭王对等地击乐助兴,使赵惠文王没有受到屈辱。以功任为上卿,位居赵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不满,想乘机当众予以羞辱,他以国事为重,谦抑地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有人将此话转告廉颇,廉颇深受感动,立即肉袒负荆,登门请罪,两人遂成知交。赵国将相和睦,秦因此不敢轻易挑衅。

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名况,号卿。又叫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曾到秦见过秦昭王和应侯,回赵国见过赵孝成王并与临武君议兵。后至楚,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及春申君被杀,辞官退居著述,达“数万言”而死。他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在儒家中推崇孔子,而对子思孟子一派作了严厉的批判。其宇宙观是唯物主义的。所著《荀子》,今存32篇,总结和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荀子在“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他十分重视总结春秋以来丰富的“辩说”实践的经验,吸收了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关于“辩说”的见解,使“辩说”之学更理论化、系统化了,为我国古代说辩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荀子说辩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重视口语表达,主张“君子必辩”。②从儒家立场出发,把当时的辩者分为三类:“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主张辩者应该思维敏捷,“应变不穷”,知识渊博,说辩内容充实且富有文采,并合乎“仁道”,顺乎礼义。③提出了“不异实言,以喻动静之道”等说辩原则。④总结了推理方法,注重在说辩中运用推理,强调“其言有类”、“言必当理”,反对“辞辩而无统(纲领)”。⑤提出了一系列说辩应注意的问题,如:要根据不同的说辩对象区别对待;说辩者要了解对方的实际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达到劝说目的,又不伤害对方。⑥强调说辩者要有必胜的信念和正确的态度,做到严肃、庄重、端正、诚恳,不卑不亢,而且要有百折不挠的信心,“坚强以持之”,不能半途而废。其次,要讲究方法,如善于打比方,使人容易理解;精于分析,讲得头头是道,使人听得明白等等。同时,要耐心,做到和颜悦色,使人感到宝贵、珍重、尊重、信服。荀子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即使说服不了对方,也会赢得对方的尊重。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子兰、大臣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等的谗毁,被怀王逐渐疏远。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长期流落于沅、湘流域。后楚都郢为秦兵攻破,既无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的破灭,遂投汩罗江自沉。在他一生中写下了《离骚》、《橘颂》、《国殇》等不朽的爱国诗篇,打破了《诗经》的传统格式,采用楚地方言及民歌、神话,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李斯(?—前208) 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实际受申不害、商鞅和韩非等人的思想影响较深。战国末入秦游说,初为吕不韦舍人,后受秦王政(秦始皇)赏识和重用,任为长史、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因韩国水攻郑国事件,宗室贵族建议逐客,他上书谏阻,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秦统一六国后,任丞相。在关于国家制度问题的争论中,他以“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的社会历史观为据,坚持师今,反对师古;主张“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认为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才能避免诸侯混战,保证政令统一,便于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控制。主张焚《诗》、《书》、百家语及《秦纪》以外的各国史书,禁绝一切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他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对我国文字的统一有一定贡献。秦始皇死后,曾听赵高之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拥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下狱被杀。

陈胜(?—前208)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初为人佣耕。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被征与吴广等900人屯戍渔阳(今北京市密县西南),任屯长,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时,因遇大雨受阻误期,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发动起义。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他当时对900多人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段精彩的短篇即兴演讲,摆事实,讲利弊,一面是死路一条,一面是前程无量,有相当强的鼓动力量,使当时听讲的人皆曰:“敬受命”。起义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迅即攻下大泽乡和蕲县,乘胜向西北挺进,在攻取陈(今河南淮阳)后,所部发展至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人。他自立为王,建号“张楚”(张大楚国)。各地纷起响应,“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者不可胜数。旋即分兵三路攻秦。命周文率主力深入关中,进抵离咸阳不到百里的戏(今陕西临潼南),队伍发展至几十万人。后周文因孤军深入,又缺乏作战经验,在渑池(今属河南)战败自杀,秦军乘胜东进,围攻陈。他迎战失利,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为叛徒庄贾杀害。

蒯通 即蒯彻。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固城镇)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他劝说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30余城。后又说韩信取齐地。并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因他善辩,被刘邦所赦。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81篇,《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蒯子》5篇,今佚。

郦食其(食yì其jī)(?—前203) 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本为里监门吏。秦末农民战争中归刘邦,献计克陈留,封广野君。楚汉战争中,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齐,齐王以为被他出卖,把他烹死。他是汉初著名的善辩家,与陆贾并称。《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郦食其)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说明他同苏、张、陆一样,被人们当做说客的代称。

陆贾(约前240—约前170)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国人。从汉高祖定天下,以能言善辩闻名,常出使诸侯为说客。曾出使南越,劝说当地的割据者尉他(即赵佗)奉汉,因功被拜为太中大夫。他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陆贾传》)意即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工具。经常向高祖讲儒家经典,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为了进谏和应对刘邦,写了《新语》一书。与刘邦的每一次对答,都使刘邦称善,对汉初政治曾发生影响。高祖崩,吕后执政,诸吕专权,他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之语说陈平,使陈平与周勃同心协力,除灭诸吕,巩固了汉初封建政权。著作有《新语》,又有赋3篇。今佚。

贾谊(前200—前168)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才气不凡崭露头角。20岁被文帝召为博士,青年得志,意气风发,在诸博士中最善辩论对答。每当文帝下诏令交付议论,诸老博士欲语不能,而年纪最轻的贾谊却“尽为之对”,且能道出其他人要说的意见,使博士们更为惊讶,也受到文帝的分外器重。不到一年即被破格擢拔为太中大夫。贾谊积极面谏文帝,力主改革政治,指斥时弊。如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文帝也曾经“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汉书·食货志》)后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4年后,复被召回。到宫中晋见文帝,适值文帝刚刚祭完鬼神,正静坐宣室(即未央宫前殿的正房)休息。见贾谊到,便询问各种鬼神的由来。贾谊便将鬼神的起因、鬼神的形象、鬼神的危害等等,一一尽述。文帝听得津津有味;连内侍请文帝用晚膳,文帝也全然不理,并接连不断地将身体接近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尽量与贾谊靠得近些,唯恐贾谊说的某一句未听清楚。满怀希望进宫的贾谊,原以为商议国家大事,却奉命大谈鬼神之事,颇感失望。后又为梁怀王太傅,33岁便忧郁而死。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10卷。

晁错(前200—前154) 西汉著名政治家、政论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时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因通晓文献典故,任太常掌故。文帝时,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太子(即景帝)家令。他以善辩多谋闻于当时,当景帝还是东宫太子时,就很赏识他,号之为“智囊”。景帝即位后,对他宠信更是冠于九卿,言听计从,法令多所更定。他力主改革政治,坚持“重本抑末”的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建议募兵充实塞下,积极防御匈奴的攻击,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都为景帝采纳,但遭到王孙贵族的竭力反对。不久,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为政敌袁盎等人暗算,朝服斩于东市。著文31篇,今存《论贵粟疏》等。

主父偃(?—前126) 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复姓主父,名偃,任中大夫,学纵横术,善于言辞。曾说:“人而无辞,安所用之。”主张进一步削弱割据势力,下令推恩,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下“推恩令”,从此王国封地愈来愈小,名存实亡。后为齐相,以胁齐王自杀而被诛。《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主父偃28篇。

东方朔(前154—前93) 西汉文学家。半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字曼倩。滑稽善辩,说话诙谐讽刺,为人正直,受汉武帝爱幸,任太中大夫。善辞赋,《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篇,皆以主客问答形式,寓讽谏之意。后来关于他诙谐善辩的传说很多。一年盛夏,汉武帝下诏赐肉给从官,很晚,主持这项工作的官员还没来,东方朔一面嚷嚷“三伏天应早归”,一面拔剑割下一块肉揣着走了。第二天,武帝责怪他,他答道:“东方朔啊东方朔,受赐不待诏,何无礼。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赠)细君(妻子),又何仁也。”武帝见他说得有趣,乐得大笑,说:“要你自责,怎么反倒自誉?”不以为忤,反而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一次,有人误杀皇苑鹿。武帝大怒,下诏有司杀之。群臣都附合说:“杀人主鹿,大不敬,罪当死!”当时朔在武帝身旁,他说:“此人罪当死,理由有三:一是使陛下以鹿之故杀人;二是使天下认为陛下重鹿贱人;三是辜负了陛下送活鹿让匈奴逐取(古代以鹿喻社稷,逐鹿喻争夺社稷)的心意。”武帝听后,免了杀鹿者之罪。

桑弘羊(前152—前80) 西汉理财家、雄辩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商人家庭出身。13岁时任侍中,后被武帝擢用,初为大司农中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任搜粟都尉,后领大司农,继续推行盐铁专卖,改革均输法和创立平准法,设大农部丞数十人,派往各地郡国任均输官;又在京师置平准,统一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借以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此外,还主张民得入粟补吏或赎罪,后又实施酒的官酿、官卖政策。他力主加强战备,抵御匈奴的攻掠,反对和亲。武帝病危时,他任御史大夫,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等同受遗诏辅少主。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指责盐铁专卖是与民争利,请罢盐铁、酒酤、均输官,他针锋相对、力排众议,以雄辩挫败了贤良文学。次年与上官桀等密谋废昭帝,拥立燕王旦,事泄为霍光所杀。

王充(27—约96) 东汉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身“孤门细族”,自幼聪明,好读书,后游洛阳,曾拜史学家班彪为师。因家贫无书,常到洛阳书肆阅所卖书,过目能诵,遂博通百家之言。他口才出众,但不轻易与人论辩,自言“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论衡·自纪》)范晔说他“好论说,殆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义,多失其真”。(《后汉书·王充传》)。后归乡里,任县掾功曹、州从事,转治中,晚年离官家居,终生潦倒,但“居贫苦而志不倦”,从事著述。对西汉以来成为儒家正宗的谶纬神学展开猛烈批判,公开标榜“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著作有《论衡》85篇。

张衡(78—139) 东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少善文章,通五经、六艺。和帝永元(89—104年)时,地方举其为孝廉,公府屡聘,皆不就。安帝永初四年(110年),才应征入京都洛阳。精通天文历算,曾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共14年之久。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其天文著作《浑天仪图注》、《灵宪》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提出了宇宙无限的主张。文学作品以《两京赋》、《四愁诗》最为著名。他才华横溢,口才出众。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围绕当时行用的《四分历》,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又是和政治、思想斗争联系在一起的。东汉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地位,把宣扬“王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唯心思想的谶纬神学作为正统思想,奉之为“朝章国典”。在这场大辩论中,梁丰等80余人认为《四分历》不合图谶,应恢复西汉时期的《太初历》。而李泓等40余人主张继续使用《四分历》,理由是《四分历》就是根据图谶来的,最为正确。双方都以是否符合谶纬神学为标准。而张衡认为这两派观点都是错误的,历法的改革与否,不应以是否合乎图谶为标准,而应以天文观测的结果为依据。他根据和周兴观测的结果,认为九道法最为精密。在与梁丰等人的论辩中,他摆事实,讲道理,驳得对方张口结舌,从而使《四分历》得以沿用。这是我国历法上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胜利。张衡还进一步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向皇帝上疏揭露图谶的虚妄。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尤不慕名利,“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任太史令时,本应升迁,却不热衷于此。有人嘲笑他,他答:“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多),而耻智之不博。”永和元年(136年)任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相,治威严,整法度,惩办豪强,清理冤狱。视事三年,上下肃然。后入为尚书。永和四年卒。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曹操(155—220)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出身于宦官地主家庭。20岁任洛阳北部尉,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任顿丘令、议郎、骑都尉、济南相等职。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讨董卓,逐步扩充实力。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到讠千都(今河南许昌东)。建安十三年任丞相。从建安二年至十六年(197—211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即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先后扫除了长江以北的吕布、袁术、袁绍等地方割据势力及世族军阀,又平定乌桓,统一了中国北部。常与文官武将谈对,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学、经济等诸多领域,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多谋善断,谈锋犀利。在与汉室、蜀吴等多方政治势力的外交斗争中,他雄才大略,机敏善断,口才出众,应付裕如。当孙权上书向他称臣,并建议他称帝时,他当众回答:“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制定“强兵足食”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行屯田制,招集流亡农民开荒种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推行士家制,兵士家庭另编户籍,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以增强军事实力。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拔出细微,其至从负有污辱之名、见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的人中选拔具有治国治军之术的人才。主张“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强调以法治国、治军。精通兵法,善诗文。在戎马军旅中,“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曹诗朴实刚健,气魄宏伟,慷慨悲壮,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另有散文40多篇。

秦宓(mì)(?—226) 三国时蜀国官吏、有名的辩士。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少有才学,州郡屡次召用,皆称病不就。刘备定益州时,广汉太守夏侯纂请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椽,他称病卧床。后改任为从事祭酒,乃就职。建兴二年(224年),丞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他为别驾,任左中郎将、长水校尉,迁大司农。他以能言善辩闻名当时。《三国志·秦宓传》记载,名士张温访蜀,欲难倒秦宓,使之难堪,故意提了很多偏怪的问题,而秦宓却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使张温对其口才和机敏大为佩服。秦宓也曾使得夏侯纂“逡巡无以复答”。(见《三国志·秦宓传》)《三国志》作者陈寿赞评他:“专对有余,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幼年父母双亡,随叔父生活。17岁到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躬耕读书,隐居10多年。博学多才,胸怀大志,留心世事,尝自比管仲、乐毅,被人称为“卧龙”。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前往拜访,他对天下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对抗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深为刘备赏识,使刘备有如鱼得水之感,后即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赤壁之战前,他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在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相继占领了荆(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益(今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他说刘备称帝,任丞相。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其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北伐曹魏,为实现全国统一奋斗一生,实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建兴十二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著作有《诸葛亮集》。其《出师表》是传世名篇。

郭象(255—312) 西晋哲学家。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才气,好老庄,善清谈,论辩“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曾任黄门侍郎、太傅、主簿等职。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于是“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他主张“名教即自然”,强调自然和名教的同一。著作有《庄子注》。

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出身寒微,少孤家贫。18岁时,随从当时的著名学者学习,“卓越不群而勤学”。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发高论。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在佛教盛行时,曾在齐竟陵王萧子良府中发表反佛言论,并与萧当面辩论,说得萧无言对答。后又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论,著《神灭论》。这是一部以自设宾主答问体裁写就的论辩辞。“此论出,朝野喧哗”,萧子良召集众僧与范缜辩论,被他一一驳倒,史书称其“辩摧众口,日服千人”。还拒绝官禄劝诱,表示不能“卖论取官”,坚持无神论观点。后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为消除《神灭论》的影响,于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命王公朝贵及僧正64人,进行反驳,范缜仍据理力争,不为所屈。《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魏征(580—643)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隋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投唐,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资治通鉴》记载:“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善于说服皇帝改变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消除威气)。”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魏征去世,共上重要奏议200多次,其意见大都为太宗采纳。他博通经史,“尤属意纵横之说”,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议论时政,规谏皇帝。有意见敢当面提,而且极富智谋,善于进谏。其说谏语出肺腑,情真意切,单刀直入,旗帜鲜明,要言不烦,雄辩有力,善于旁征博引,表达力强。其言论多载入《贞观政要》。

吕才(约600—665) 唐初哲学家。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年少即勤敏好学,善言而多才。后广泛阅读阴阳、方伎、舆地、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尤致力于乐律与说辩理论的研究。曾参与修订《本草》,并自著《随书》20卷。历仕太宗、高宗二朝,曾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等职。他善于辨析,不与世俗同流,敢于廓清神学迷信的说教,并能做到援据以说理,执理以驳妄。他根本否定了禄命书的价值,揭露“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曰坟垅所招”等迷信说法是欺人之谈。确认“极微”和“气”是世界的根源,并从“乾坤”、“刚柔”等对立关系中找出事物变化的原因。其见解深邃,言辞明快犀利,能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陈子昂(661—702) 唐朝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出身于富庶地主,少时轻财重义,使气任侠,18岁始发奋读书,遍览经史百家。21岁入长安,宴会毁琴,慷慨陈词,语惊众人,“一日之内,声华溢郡”。(《唐诗纪事》)睿宗文明元年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为官不畏权贵,直言敢谏,曾“坐缘逆党”而下狱。出狱后并不沉沦,两次从军边塞。696年,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力抵契丹。武轻率无谋,使前军陷没。他多次进言,出谋划策,并自告奋勇为前驱,受武排挤。力主任用贤才,改革吏治,安定民生,招抚流亡,反对淫刑,平反冤狱。遂接连受到排斥打击,仕途几经沉浮。圣历元年,辞官还乡,不久遭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段简的迫害,冤死于狱中。作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打破这种诗风的束缚和影响,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所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可谓唐代诗歌革新的战斗宣言。诗多借古喻今,托物寄情;或感慨时事,或抒发理想,或指斥时弊。风格质朴明朗,声调苍凉激越,对唐代诗歌的发展颇有影响。《感遇》38首,《蓟州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为其代表作。

李白(701—762) 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即出生于此。幼时随父适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时就能吟诗作赋。立志要做管仲、诸葛亮式的人物,以济世安民。20岁前后,游历成都、峨眉山等地,25岁起离川漫游各地。长期的漫游生活造就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雄放不羁、狂傲豪迈的性格。他自言“开口成文,挥翰霞散”,意即能出口成章,涉笔成韵,文采飞扬。“有天才俊逸之誉”。(《开元天宝遗事》)在漫游中,他曾隐逸学道,走所谓“终南捷径”;也常常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才能得到权要人物推荐。常常干谒地方长官,显示了出色的辩才。后在安陆(今属湖北)与至仕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定居10年。42岁时,由道士、诗人吴筠推荐,至长安,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被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以后10年间又南游扬州、金陵、越中等地;北游邯郸、幽州;西游梁苑、嵩山、襄阳等地;后隐居庐山屏凤叠。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即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怀着平乱志愿,应永王李瞞之请,为其幕僚,后因瞞与肃宗争夺帝位失败,受累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善于描绘壮丽、雄伟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描写黄河的诗句,已成为千古绝唱。诗作充溢着炽热的爱国思想。其诗对当时腐朽的统治集团多所抨击,体现了蔑视封建权贵的强烈叛逆精神;对统治者穷兵黩武亦有揭露,表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清新俊逸,将屈原以来积极的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人称“诗仙”。

韩愈(768—824) 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时,关中一带旱情严重,但京兆尹李实谎报灾情。韩愈眼见“饿者何其稠”,“亲逢路边死”的惨状,如实上奏,指出京畿灾情严重,而群臣不言灾荒,皇上不知灾情,请免徭役赋税。因此得罪权臣,被贬。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吴元济叛乱,裴度排除众议,力主用兵,韩愈与之主张相合,并亲随裴度出师。建议乘蔡州城虚,以兵3 000间道入蔡擒吴元济。裴未及采行,而李癠已自唐州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元济。韩愈因功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宪宗自凤翔迎佛骨至京师,王公士庶,奔走膜拜。韩愈奋不顾身,竭力谏阻,言辞尖锐,态度坚决。由此触怒宪宗,几乎被杀,赖裴度救援,改贬为潮州刺史。长庆初,镇州兵马使王廷凑兴兵作乱,杀朝廷遣派的官员,击溃朝廷重兵,围深州。韩愈奉命宣慰叛军,临行,穆宗命他见机行事。韩愈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入乱军。王廷凑严阵相迎,设甲士于庭,韩愈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严辞挫败叛军凶焰,并以利害晓谕王廷凑及镇州将士,使归服中央,胜利复命。功成还朝,转吏部侍郎,故又有韩吏部之称。卒谥文。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拥护王朝的统一;提倡“仁政”,反对官府对人民的聚敛横行。“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具有较强的政治热情。思想上,维护儒家传统思想,主张排斥佛教、道教。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一生创作了《师说》、《杂说》、《送孟东野序》等许多优秀的散文,形成一种独具风格的富于逻辑性与规范性的文体,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但也不免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政论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少时即能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时与弟苏辙同登进士第,为仕宗和主司欧阳修及梅尧臣等所赏识,“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宋史》)先后任福昌主薄、凤翔判官及殿中丞。神宗时,不满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做法。几次上书和面谏神宗,指出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调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再任密州、徐州、湖州刺史。元丰二年(1079年),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解京,入御史台狱。出狱后贬谪黄州。神宗死,旧党司马光上台,又奉诏回京,任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等官。对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极力反对,并与司马光进行了激烈辩论。面对司马光一意孤行,“矫枉过直”,他“深虑数年之后,取吏之法渐宽,理财之政渐疏,备边之计渐弛”,主张对新法“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又因政见不合,出知杭州等地。后又回京,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度执政,先后又被贬官惠州、琼州等地。在各地任内,都能与当地文人墨客、僧主道徒及百姓交游谈对,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言语庄谐并举,很快能与当地群众和谐相处。后卒于常州,谥文忠。散文、诗词、书画都有很高成就。

方腊(?—1121) 北宋末浙江农民起义领袖。原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后迁居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化)。雇工出身(一说家有漆园)。当时江浙地区受到“花石纲”(强取民间花石运往汴京的船队)的掠夺,漆楮竹木等副产品亦被官府大肆勒索,农民深受宋王朝的压榨。他利用明教组织群众,反对花石纲扰民,同时反对向辽、夏贵族岁奉财物屈辱求和误国。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方腊与明教群众在漆园誓师,并作鼓动演说,充分体现了他的雄辩才能和政治远见。在誓师演说中,他首先阐述了“天下国家,本同一理”的农民革命的平等思想,他以“家”喻国。家中只有子弟耕织,而“父兄悉取而靡荡之”,如有不意,“则鞭笞酷虐”,并在“靡荡之余,又悉举而奉之仇砲”。国家当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并“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尤其是“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并确定了推翻北宋王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的革命目标。整篇演说慷慨激昂,动人心弦,一举点燃了起义的烈火,“旬日之间聚众数万”。十一月建立政权,自号“圣公”,年号“永乐”。于息坑歼灭5 000宋军后,攻下青溪;随又攻克睦州(今浙江建德福城镇)及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不久连克歙州及花石纲指挥中心杭州。各地纷纷响应,形成近百万的大军,占有6个州52个县,东南震动。宋徽宗在下令停运花纲石的同时,派童贯率军15万前往镇压,并3次下诏“招抚”。他不为所动,仍坚持斗争。因起义军分途攻取州县,兵力分散,力量悬殊,一再失利。宣和三年二月,起义军撤出杭州。四月,退守帮源峒;下旬,战败被俘,八月牺牲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大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后历任著作佐郎、吏部郎官、处州知州、广西经略按抚使、四川制置使等职。乾道六年(1170年),宋孝宗为索取被金人占领的宋皇陵所在地(洛阳和巩县),派李焘使金,李怕死不敢行;范成大以资政大学士衔出使金国,在中都(今北京市),他当面痛斥金世宗侵占中原领土,残杀无辜百姓,并提出索地要求,金世宗大为恼怒,但见他大义凛然,“词气慷慨”,只得让他归宋复命。他不辱使命,“全节而归”,极为朝野所称道。因不苟合世俗,善与人辩,故屡遭佞臣谗嫉。淳熙五年(1178年)为参知政事(副相),因为与孝宗意见不合,两月即被罢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诗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诗风以轻婉见长,自成一家。以使金途中所作绝句72首和退隐石湖后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最为著名。亦工词,多写闲适生活,音节婉转,文字精美。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在沦陷区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年轻时已立下雄心壮志,要报“君父不共戴天之愤”。21岁时就在济南附近组织了2 000多人的一支队伍,举起了义旗。后归附耿京的起义军,任“掌书记”之职。耿京军中大小事均与辛商量。他对耿京分析了天下形势,劝耿决策南归。耿派辛与南宋联系,辛为赵构召见,接洽之事都已完成。不料起义军中张安国叛变,杀耿京,反降金人。辛回来得知后,只带50骑兵,直趋5万大军的金营劫得张安国,并号召旧部反正,约1万人跟他同回。后把叛徒献给赵构杀了。这一举动影响甚大,“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洪迈《稼轩记》)南归后,历任右承务郎、江阴签判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辛弃疾的雄才大略,善辩才能为历代所称誉。1170年,孝宗在延和殿召见他。据《宋史》记载,他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并分析了“女真虚弱不足畏”的理由,批驳了“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谬论,力主北定中原。辛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浑,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陈亮(1143—1194)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龙,学者称龙川先生。永康(今属浙江)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曾考中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为人才气超迈,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喜谈兵法,著有《酌古论》,评论古代用兵的成败得失。主张抗金,反对“和议”,曾五次上书皇帝,要求收复失地。一生遭当权者所忌,屡败下狱,常抱不平之恨。其政论气势雄放,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为学提倡“实事实功”,反对理学家空谈“性命”。多次和朱熹辩论义利、王霸的关系,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原名云孙,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四年(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历任秘书省正字、知瑞州、江西提刑。后又因讥讽权臣贾似道,辞官。德元年(1275年),在赣州起兵勤王,入卫临安(今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各路军马。元军逼近临安,他被派往元营谈判,与元丞相伯颜抗争,“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使元人不敢马上轻视南宋。被元军扣留后,他当面痛骂元军统帅伯颜,列举叛徒吕师孟、贾余庆的罪状。押至镇江,脱逃,历受艰险,经真州(今江苏仪征)、扬州、通州入海,转至温州。后与陆秀夫等于福州拥立益王赵罡称帝,拜右丞相。1277年进兵江西,在各地抗元起义军民的支持接应下,大败元军,收复失地。元军反攻,兵败,退入广东,次年在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劝降,并要他写信令张世杰降元。他说:“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并将《过零丁洋》诗给张弘范,以示拒绝。张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知道他不会屈服,将他押送大都(今北京市)。元丞相孛罗召见他,他长揖不跪,并当庭论辩。孛罗拟将他杀死,元世祖忽必烈却多方派人诱降。已降元当官的原宋朝状元宰相留梦炎,到狱中做说客,他将其骂走。亡国皇帝赵显进监,他只是连声说:“圣驾请回!圣驾请回!”在狱中小楼上作《正气歌》等诗数十百篇,全部充满着“忠肝义胆”的“浩然之气”。在狱中被关押三年多,元朝廷唯恐他南归后号召江南遗民反元,始终不肯将他释放。元世祖又亲自出面要他降元,并直接应许授以相位,他仍然严辞以拒,忽必烈决定将他处死。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被押至柴市口,对南从容再拜后,被杀。

解缙(1369—1415) 明代江西吉水人。字大绅。洪武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屡改,杀戮太多等事。后罢官八年,建文时再做官。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成祖重视。才思敏捷,以巧对闻名。相传,一次,出身翰林的曹尚书想考考少年解缙,呷了口酒,面对一幅墨迹,脱口道:“醉爱羲之迹。”解缙随口吟就:“狂吟‘白也’诗。”曹尚书马上又出一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解缙立即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妙对所折服,竟情不自禁地击节喝彩起来。曹尚书见未考住解缙,十分气恼,指着屏风上的画幅又出一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道:“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寨内将军”。话音刚落,尚书额生冷汗,但还不甘认输,又以教训的口吻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语声刚落,看客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得佯醉而退。

唐寅(1470—1523) 明代画家、文学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迷禅仙吏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年29岁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性不羁,善巧辩,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学元人。并工画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能诗文。

徐渭(1521—1593)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极善辞令,出语惊人。幼年就以机智善说闻名。民间流传很多有关他斗智辩口的故事。年20岁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客,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其诗甚恣,文亦纵肆,部分作品歌颂抗倭战争,同情反严嵩的斗争,支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并对儒家的某些传统观念表示不满。在文学批评方面强调独创、反对模拟,对公安派等颇有影响。也擅杂剧。自称书法第一,而长于行草;擅画水墨花竹、鱼虫、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新创造。与陈复道并称“青藤、白阳”。著作有《徐文长全集》等。

王守仁(1472—1528)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别称姚江。因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曾任兵部主事,一度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后历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镇压过江西等地的农民起义,平定过宸濠的反叛,因功封新建伯,卒谥文成。是陆(九渊)王学派的集大成者。善于讲学和进行学术辩论,曾与哲学家王艮辩论,击败对手,王艮遂拜他为师。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明末清初,阳明学传到日本,形成学派。著作主要有《大学问》。门人编有《传习录》,后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书》)。

柳敬亭(1587—约1670) 明末说书艺人。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字,因亡命避祸,改姓柳。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一说泰州人。15岁时离家出亡,曾在安徽盱眙学习说书,后得善说《水浒》和《西游记》的松江老书生莫后光的教益,“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其艺大进。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演出,声望极高。同明末复社中人相往来,后在左良玉军中说书,并为幕客,颇受重用。明亡后,在苏州说书。清康熙元年(1662年),曾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一度在北京演出,不久南归。1667年后尚在安徽庐江及南京等地说书,后不知所终。擅说《隋唐》、《水浒》等书。黄宗羲《柳敬亭传》说他“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所以表演时“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极为生动。

纪昀(1724—1805) 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博闻强记,幽默多智,能言善辩。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有关他幽默巧辩的故事很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能诗及骈文,多宣传封建伦理观念和歌功颂德之作。有《纪文达公遗集》。并写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龚自珍(1792—1841)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少时从外祖父段玉裁学文字学,年十三即能写诗作文。及长,目睹朝政腐败,时风衰颓,遂转而从事经世致用之学,为“今文学派”重要人物。曾与魏源、林则徐等交往,“与同志论天下事,风发泉涌,有不可一世之意”,以善辩名重一时。他言辞不计利害,“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且“上关朝廷,下及冠盖”。在思想史、文学史上开“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的一代新风,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主张从事政治与经济改革,建议加强战备,以御外侮,力主严禁鸦片,坚决抗击英国侵略。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闲官几达20年,后辞官回家,在杭州、丹阳书院讲学,报国之志不衰。所作诗文,能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集团的黑暗与腐朽,热情歌颂理想与个性解放,并强烈抒发要求“更法”、“改图”的愿望,洋溢着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诗以瑰丽见长,《己亥杂诗》是其代表作。其文恣肆峭拔,读后使人“如受电然”。以《病梅馆记》最为著名。有《龚自珍全集》。

马相伯(1840—1939) 教育家、演说家。江苏丹阳人,生于丹徒(今镇江)。原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老人。1870年得神学博士,经教会授职为神甫,成为耶稣会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1881年任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参赞,后改任驻神户领事,参加维新运动。以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辛亥革命时期,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痛感国难深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表了许多抗日言论,主张对内团结,对外抗战,被誉为爱国老人。1932年参加宋庆龄、鲁迅等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对蒋介石下令逮捕沈钧儒等“七君子”事件极为愤慨,曾打电报给冯玉祥将军表示“老夫愿以头颅作保”,并呼吁“爱国无罪”。1937年任国民党政府委员。1939年11月4日病逝于越南谅山。遗著编有《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任震旦和复旦两校校长期间,非常重视演说。他的学生于佑任把“重演说”总结为马相伯办学的四大特点之一,并说:“马相伯先生本长于演说,高谈雄辩,风趣横生,诸同学传其衣钵。”当时每星期日上午,他把学生留在校内,出许多演讲题目让学生准备,以5分钟为限,由学生轮流讲演,他逐个评选优劣,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为后来复旦大学学生在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演讲比赛中多次夺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相伯的演讲,都是针对当时特定的环境有感而发的,故能赢得听众的好评。1907年1月28日,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举行中日学生演讲会,马相伯应邀发表演说,提出了“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口号,并把这一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不少留学生思想豁然开朗。青年梁启超亲耳聆听了这次演说,大为感动,他边听边记录。这篇演说辞传回国内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极力称赞,认为“马相伯先生不愧为中国第一大演说家”。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青年时曾从学于广东大儒朱九江,深受其“通经致用”思想影响。后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考究资产阶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1888—1898年7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1890年后在广州长兴里设立万木草堂,授徒讲学,宣传维新主张,培养变法骨干。1891年发表《新学伪经考》,批判封建旧学。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鼓动在京会试举人1 300余人署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即有名的“公车上书”。同年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后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新知报》,鼓吹变法。1897年发表《孔子改制考》,主张托古改制。1898年1月24日,应诏对清廷五大臣问,他慷慨陈词,申说变法主张,把荣禄、李鸿章等人驳得哑口无言。这次成功的辩论,使他成为“百日维新”领袖。变法受慈禧太后镇压,逃亡国外。1899年组织保皇会,出版报纸,反对民主革命。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1907年配合清政府假立宪,改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1913年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政变,失败后逃亡上海。康有为少年时即显出口辩才能。他博览群书,反应敏捷,在改良运动中,雄辩滔滔,颇有鼓动性。

孙中山(1866—1925)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演说家。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一度行医。1894年赴京上书李鸿章,主张革新政治,被拒绝后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895—1900年曾联合广东的会党相继举行起义,均遭失败。1905年赴日本。8月13日东京的华侨和留日中国学生1 300多人举行欢迎大会,他在会上发表了动人心弦的演说,使许多知识分子站到革命派方面来。这次演说的一星期后,即8月20日,他领导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和三民主义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政纲。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时领导革命派同当时的改良派进行大论战,在理论上进一步阐发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奠定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1906年12月2日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长篇演说《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参加听讲者六七千人,无不“为之动容”(《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此后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严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和推动下,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共和国。他回国后被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去职,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辛亥革命时期,他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演说。1912年4月1日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发表题为《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的演说,具体而详细地提出了强国富民的变革措施。同年10月10日在上海环球中国学生会武昌起义纪念会上发表了简短精彩的演说。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民主派旗帜。次年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他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至上海。次年发表《实业计划》,为中国的物质建设提出宏伟方案,以实现经济上的富强独立。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9月29日在广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上发表《北伐的原因》的演说。同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事,发表《北上宣言》,重申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主张,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召开国民议会,继续和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作斗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的演讲思想深邃,中心突出,旗帜鲜明,切中时弊,论理透彻,富有鼓动和号召力。他的演讲有着雄壮的气势,多用短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说到重要处,掷地作金石声”。他演讲时注重例证,善用比较、比喻等手法,爱通过形象的故事说理,浅显易懂,生动感人。他谦虚谨慎,尊重听众,不将观点强加于人,常用谦恭与商量的语气,热情恳切,感染力强。他十分注重仪态在演讲中的作用。他容貌端庄,额头宽阔,眼光深邃,眉毛粗黑,胡子别致,且讲究站姿、坐姿和手势,风度翩翩,英气勃勃,令人深深感到他的坚毅、挺拔和稳重,“一开始便使听众产生钦慕之心,于是聚精会神静听他的演说”。孙中山先生在国内、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发表过许多著名演说,是举世闻名的大演讲家。不仅如此,他还在演讲理论如演讲技巧训练、听众心理分析、演讲语言艺术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戈朋云 上海最早的演讲家。他的演讲感情真挚充沛,语言尖锐犀利,是清末民初最受大众欢迎的讲演家之一。清末光绪20余年间,美帝国主义虐待华工,社会人士提倡抵制美货,戈朋云在西门外四明公所作了一次讲演。演讲之始,平淡自然,但说到紧要关头,嗓音提高,声色俱厉,使听众四肢百骸,完全兴奋起来,凝神注视着他,倾听他的演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反响很大。后来关炯之和会审西官大闹公堂,他又仗义执言,去徐家汇讲演,做强有力的支援。他义正词严,连租界的巡捕房也拿他无可奈何,他的雄辩使得全上海的商铺都闭门罢市,关炯之居然在公堂上争得了主动权。这两次讲演,使戈朋云名声大振,从此,凡开会如禁烟会、女子天足会、光复时的剪辫子会等,他总是被邀到现场作演讲。

蔡元培(1868—1940) 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演说家,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898年弃官南下,投身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年,同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并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鼓励学生练习演说,并以自己出色的演讲影响和带动学生,以培养启发群众的能力。与爱国学社教员、学生经常举行演说会。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翌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改革教育方针、学制,主张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同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专制统治,退出内阁。1913年赴法考察教育。1915年,与吴玉章等倡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在上海爱国女校发表演说(《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指出教育要培养体育、智育、德育全面发展的人,并且把人的培养跟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月4日发表就职演说。任内提倡学术研究与学术民主,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实行民主管理与教授治校,并提出许多措施整顿校风,使经过改造的“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同年8月在北京神州学会作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著名学术演讲。“五四”运动后被迫辞职,赴美考察教育。

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与宋庆龄、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了唁电。

蔡元培演讲注意对象,有的放矢,观点鲜明新颖,说理严密充分,语言亲切平实,情感真挚充沛。他向参议院发表有关教育方针的演说,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说,在北京黄花岗烈士纪念会上的演说,在浙江第五师范学校的演说,在信教自由会、中国大学四周年纪念会、天津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上的演说和劳工神圣演说等,都颇有影响,在邹容墓前纪念塔落成纪念会上的演说,“特别警策”,使听众深受感动。著作和演说词编有《蔡元培选集》等。

章太炎(1869—1936)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演说家。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5年加入“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戊戌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在上海张园大会当众剪辫,立志革命。1903年春,应蔡元培之邀常到中国教育会讲演,并把讲稿登在《苏报》上。同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被捕入狱。在法庭和狱中愤怒斥责中外反动派的卑劣勾当,对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1904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1906年出狱,应同盟会之约赴日,7月15日在东京留日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长篇革命演说。随即加入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同年12月2日在日本东京《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维护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平民革命”主张,批评了反对这种主张的“督抚革命”论。他的演说广征博引,言词尖利而又不失风趣幽默。1910年退出同盟会,重组光复会。1911年回国后,在上海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讨袁世凯被禁,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后,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研习会,以讲学为业。晚年曾赞助救亡运动。著名演说还有1923年应少年中国学会之邀作的《今日青年之弱点》,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以亲身经历指出青年共有的弱点,他待人以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具风格。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学者,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康有为弟子。曾参加组织“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兴学校,育人才,开民智。次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曾极力劝说湖南巡抚陈宝箴据湘自立。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专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主编《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宣传“尊重皇室,扩张民权”,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大论战。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领域的理论和著作,对当时知识界有很大影响。1900年2月10日作《少年中国说》,饱含爱国激情,对处于内外交困状况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成为风靡一时、脍炙人口的著名演说词。辛亥革命后回国,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1916年策动其学生蔡锷讨袁,策划组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独立。后又组织宪法研究会(又称研究系),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马克思主义,主张“跟着三圣”(孔、老、墨)。后又提出联省自治的主张。1922年至1923年,是梁启超巡回讲学和演讲的一年。“这次讲学,次数之多,题材之博,地域之广,听众之多,在梁启超的历史上留下了空前绝后纪录。”(《梁启超传》)其中著名的有:《情圣杜甫》(1922年5月21日在北京诗学研究会作)、《教育家的自家田地》(1922年8月5日在苏州东南大学作)、《学问之趣味》(1922年8月6日在苏州东南大学作)、《人权与女权》(1922年11月6日)、《为学与做人》(1922年12月)、《治国学的两条大路》(1922年12月在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上的讲演)。梁启超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宣传鼓动家,擅长政治鼓动演说和学术演讲。他的演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题材广泛,讲题新颖。据载,他有一年连续作的几十篇演说,没有一篇题目与前次重复雷同的。他的演说,语言亲切自然,活泼畅达。他的演说同他的政论一样“常带感情”,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和鼓动力。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誉他是“天才的宣传家”。

陈天华(1875—1905)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号思黄,又号过庭。湖南新化人,家境贫寒。戊戌变法时考入改良主义者创办的新华实业中学堂,成为变法运动的拥护者。1903年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在沙俄霸占我国东三省时,写血书数十封寄回国内,并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后又与黄兴、蔡锷等人将拒俄义勇队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与黄兴等准备发动长沙起义,泄密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中国同盟会,在书记部工作,起草著名的《革命方略》。又任《民报》编辑,发表《猛回头》、《警世钟》等著名演说词,痛陈中国危亡局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和“守土乡官”,呼吁人们奋起为反对列强的瓜分而血战到底,并杀尽投降洋人的“二毛子”,去创建民主共和国。演说词感情诚挚,说理透辟,格调清新,气势磅礴。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书的语言形式,举例生动,文字通俗,琅琅上口,在当时以口头和文字多种渠道广泛流传于长江流域,令革命人民听了看了从凄然泪下到拔剑起舞,成为鼓吹革命的号角。湖南和江西的知识分子阅读《猛回头》如同着迷一样,湖南有些学堂把这两篇演说词作为课本。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他奋起反对,希望能同立宪派合作,共同行动,又受到黄兴、宋教仁等的干涉,伤时感事,忧愤如焚,无法自解,遂于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希望以死来激励人们矢志救国。留下《绝命书》万余言,劝勉青年们牢记“坚忍奉公”、“卧薪尝胆”,“养成实力”、“去绝非行,共讲爱国”,“丕兴国家”。还给留日学生总会一封信,要求他们坚持斗争,不辱众望。有《陈天华集》。

秋瑾(1875—1907) 近代民主革命者,演说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1902年随夫王廷钧到北京。1904年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担任“演说练习会”会长。她主持演说练习会后,建立了严密的组织,发布章程,对演说活动的形式和办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带领会员们积极进行演说实践,使整个“演说练习会”成了一条联系群众的纽带,为团结同志、宣传革命思想创造了条件。创办了会刊《白话报》,并写了发刊词《演说的好处》。这一年,在公祭戊戌六君子的大会上,她发表了演说,慷慨淋漓,一字一泪,语言生动,高谈雄辩,令人折服。1904年10月发表了《敬告二万万女同胞》的演说,批判封建礼教,鼓励妇女同封建势力抗争。类似的演讲还有多次,如《敬告姊妹们》等,鼓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提倡男女平权。年底回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1905年日本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她和留日学生奋起抗议。她在抗议大会上发表演说,旁征博引,据理力争,慷慨悲壮的陈词,激发起广大留日学生的爱国热忱,纷纷进行罢课、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如火如荼。由于日本不取消“规则”,她又用演讲进行强烈谴责,同时号召全体留学生中断学业,立即回国。她当时义愤填膺,说着说着,便激动得随手从靴筒中取出倭刀插在讲台上,以表示强烈的抗议。回国后与易本羲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1907年1月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任大通学堂督办,并来往于沪、杭之间,联络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5月26日徐锡麟在安庆枪杀巡抚恩铭,被捕遇害。清政府发觉皖浙间的联系,派兵包围大通学堂,她镇静自若,拒绝出逃,遂被捕,坚贞不屈,6月6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的演说,充满着革命的激情,感染力大,鼓动性强。每有集会,她必“抠衣登台,多所陈说。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魄。人闻之者,未尝不泣数行下,而襟袖为之渍也”(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她很早就提倡用普通话进行演说,并身体力行。

廖仲恺(1877—1925) 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民主革命家,演说家。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1893年回国。1902年留学日本,第二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了孙中山的战友和得力助手。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1919年8月和朱执信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阐发和传播孙中山的政治主张。1921年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1922年后,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和广东省省长。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官学校国民党党代表、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部长、军需总监等职。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演说,在反对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3月曾在石井兵工厂青年工人学校作题为《爱国必先有文化》的著名演说;1925年7月5日在广州市政委员会成立会上的演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娓娓谈来,简洁明快,亲切感人。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执行三大政策。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著名演讲还有《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等。

宋教仁(1882—1913) 近代民主革命政治家,演说家。湖南桃源人。1901年中试秀才。次年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受新学影响,向往西方民主政治,常议论时政,语颇激切,渐蒙革命思想。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后又与吕大森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任文书。华兴会准备在慈禧太后70生辰日在长沙发动起义,他负责联络湘西会党,后事泄流亡日本,入法政大学,继改入早稻田大学。1905年1月,与陈天华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宣传革命,并用黄帝纪年以激发读者的爱国感情。他在留日期间,除了进行文字著述之外,还进行多种宣传活动,尤其畅酣于口头演讲,一直把演讲当做宣传革命的重要手段。以超群的口才继秋瑾之后主持“演说练习会”(留日学生的演讲组织)。不久参加同盟会筹备会,主持留日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欢迎会非常成功。加入同盟会后,任司法部检事长,并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为《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任庶务干事兼撰述员。1907年到东北联络义军,组织同盟会辽东支部,谋起义未成。1910年冬到上海,任于佑任创办的《民立报》主编,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和演说词,揭露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抨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次年,又与谭人凤等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任总务干事,组织长江流域的各省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到汉口指导工作。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院长。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迫辞职,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继任。孙中山要求袁到南京就任,袁拒绝,遂专派蔡元培、宋教仁等到北平与袁谈判。因不满袁世凯专制独裁,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小政团,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企图通过拥有多数议席,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专权。为此,他先后到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发表竞选内阁总理的演说。演说语言生动,言词激烈,富于感召力,很受拥护,遂遭袁世凯之忌。1913年3月20日晚乘车北上时,被袁派人暗杀于上海车站,时年仅32岁。有《宋教仁集》。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赴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以唤醒人民的觉悟。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并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他从十月革命胜利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奋起投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18年5月发表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2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深刻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当时广大农民群众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军阀政府所通缉,被迫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极力营救被捕学生,并愤然辞职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在血的教训面前,他无情地解剖自己,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写了大量杂文,向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向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各种丑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和其他同志一道粉碎了敌人的文化“围剿”。鲁迅在生命的后10年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运用了杂文这一锐利的武器,深刻地分析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一生演讲次数很多,仅《鲁迅日记》中就记载有50多次,其中16次有比较准确的演讲词留下来,收入了《鲁迅全集》,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未有天才之前》等,堪称名篇。1932年11月作的著名的“北平五讲”,没能留下讲词。他的演讲见解精深,要言不烦,针对性强,语言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嬉笑怒骂”,战斗性强。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马寅初(1882—1982) 经济学家、教育家、演说家。浙江绍兴人。1899年到上海求学,1906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次年,拒绝军阀、政客的拉拢,而到北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立志研究中国经济问题。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29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题为《北大之精神》的著名演讲。1938年初,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致力于战时经济问题研究,并挺身而出,利用各种机会,写文章、作演讲,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并在立法院正式提出议案,主张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公开抨击“四大家族”的倒行逆施,因而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在集中营被监禁数年之久。1944年冬出狱,继续大声疾呼:“反对内战!”“打倒官僚资本!”号召抗兵抗粮。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不畏强暴,不顾安危,积极参加反蒋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5月,应南京中央大学之邀将去演讲,受特务威胁,他写下遗嘱,毅然前往,作了题为《穷则变,变则通》的演讲。1948年,在地下党的安排下,经香港进入解放区。新中国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在我国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进言献策,提出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以及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经济理论。虽然受到很不公正的对待,但为了国家和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为探求科学真理,他忍辱负重,勤奋工作。他一生中发表的演讲和谈话很多,商务印书馆1982年整理出版了数集《马寅初演讲集》。他的演讲,针对性强,主题鲜明,常现身说法,语言清晰明了,流畅自然,庄谐并举。谈话幽默诙谐,谈笑风生,常常妙语惊人。1982年5月逝世。

冯玉祥(1882—1948) 著名爱国将领,演说家。安徽巢县人,字焕章。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5日取消清废帝溥仪的皇帝称号,将其逐出皇宫。1926年9月在五原誓师,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起,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利害冲突,举兵反蒋,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赞成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独裁统治。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抗日。后在蒋介石与日本联合进攻下失败。1936年到南京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被任命为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被蒋撤职。1938年秋曾在湖南益阳等地发表精彩的抗日救国演说。1939年曾倡导“科学救国”演讲比赛。常在部队发表演说,宣传抗日爱国,鼓舞士气。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采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立场,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和卖国政策。1946年在蒋介石的挟制下,以水利考察团团长的身份去美国后,到处演讲,揭露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成了名副其实的“讲演团团长”。1947年12月,作了题为《美国应立刻停止援蒋》的著名演讲。1948年10月10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华侨和美国各界人士500多人的大会上,他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国庆演辞》,号召每人写1 000封信到国内,“唤起民众”;号召每人经常拿一个木箱,到公园和街头演讲,向美国人民宣传援蒋打内战是屠杀中国人民的罪恶。冯玉祥还在美国人民中间多次讲演。他的讲演引起听众极大的兴趣,会后一致要求致电杜鲁门,要求政府停止援蒋。有人甚至说:“听了冯将军的演讲恍然大悟,以前我们都以有蒋介石、宋美龄这样的教友为荣,现在不能不以为耻了。”冯玉祥的讲演受到民众的欢迎,也引起蒋介石的仇恨和中伤。最后冯玉祥为此被开除了党籍,吊销了护照,削官为民。他的讲演也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但他毫不畏惧,继续上街讲演。1948年在回国途中不幸遇难。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在北洋法政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留日学生总会,积极参加反袁世凯运动。1916年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授,《新青年》杂志编辑,并创办《每周评论》,宣传新文化运动。他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积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18年秋,为庆祝和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他先后两次在天安门前和中央公园作题为《庶民的胜利》的讲演。之后又曾多次在群众集会上演讲,以唤起民众。著名演说有《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等。1919年积极支持和领导了“五四”运动,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并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公开信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批判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我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在北京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并创办《工人周刊》,开展工人运动。1923年党的“三大”以后,曾多次代表党与孙中山会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2月20日发表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著名演说。1924年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宣言审查委员和国民党章程草案审查委员等,对大会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去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国后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和反对段祺瑞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1926年3月18日,在各界人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要求政府拒绝八国通谍的大会上,作为大会主席之一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大家用“五四精神”联合起来反对政府的卖国行为,极大地鼓舞了每一个听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就义。临刑前,他从容不迫地走上敌人的绞刑台,作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深信共产主义在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他的演说热情奔放,格调高昂,语言精练,措辞尖锐,逻辑严密,层次精晰,观点鲜明,说理透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彩。

施洋(1889—1923) “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原名志超,号万里,字伯高,湖北竹山人。湖北政法学校毕业后当律师。1921年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曾参与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和汉口人力车夫罢工,组织人力车夫工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聘为京汉铁路江岸段、粤汉铁路湘鄂段等的工人俱乐部和京汉铁路总工会、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等组织的法律顾问。1923年2月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积极领导工人同吴佩孚斗争。回汉后,继续领导鄂、汉地区工人罢工运动,2月7日被捕,1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施洋是一位卓越的工人运动鼓动家和组织者,他的演讲,感情真挚激昂,声泪俱下,为工人群众所折服,被誉为“工人的律师”。被捕后,在法庭上利用当时法律,怒斥军阀违法乱国,使法官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反动军阀认为不杀施洋,工潮难平,竟以“施洋用演讲煽动工人闹事”之莫须有罪名将施洋杀害于武昌洪山。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演说家。生于安徽歙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原名陶文濬,后改名知行,复又改为行知。先后免费在本村私塾和教会学校——崇一学校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后又先后在杭州广济医学堂和南京汇文学院(后改名金陵大学)学习,参加民主革命。赴美留学,成为当时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最赏识的学生之一。1917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和都市学务总督资格后回国,应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大胆进行改革,以后历任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华教育改进会总干事,1923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1932年创办上海工学团,1939年创办育才学校等平民学校。“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加入民盟,并任中央常委兼教委主任委员,投身于反内战、反独裁民主运动。1946年不幸在南京病逝。他热爱祖国,具有民主进步思想,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精通英、法等外语,熟悉各地方言土语和中国民间谚语,故能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他的演讲热情洋溢,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立场坚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时人盛赞其演讲“以通俗口吻,探讨高深之学理,谈笑风生,极得听众敬佩”。他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周游亚、欧、非、美四大洲二十三国,行程17万多公里,到处发表演说,参加记者招待会、座谈会等社交活动,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批评英、美之绥靖政策,宣传中国人民抗日壮举。在国际上为中国人民抗日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在国内民主主义运动中,陶行知无视国民党特务的无声手枪,在不到100天中演讲100多次,大声疾呼“民主、科学、和平”,做到了“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应做到的一切。陶先生寓教育于演讲,也十分注意学生口才培养,如在育才学校时,经常组织各种辩论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还创造了别具一格“精神早点制”,在早操后一刻钟,由学生各组织轮流演讲,开发学生演讲能力,使“十几岁的孩子能够在座谈会上侃侃而谈时局,从国际到国内,从军事到政治,明知指掌”。陶行知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而成为“万世之师”。

胡适(1891—1962) 中国现代学者。原名洪砳,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肄业上海中国公学,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美国求学期间即逐步开始演说活动。1917年初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主张文学革命。在这篇论文和《藏晖室札记》(又名《胡适留学日记》及晚年口述而成的《胡适自传》中,曾反复论述了演讲的问题。1917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反对孔教和封建贞操说,宣传个性自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五四”运动前夕,发表《实验主义》和《不朽》等文章和演说,宣扬“存疑”和“实证”等一些新概念,鼓吹主观唯心主义,并邀请和陪同他的老师杜威到中国讲演,在《每周评论》上连篇累牍地介绍杜威的讲演录。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离开《新青年》,创办《努力周报》。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对抗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发表“全盘西化”的主张。1938年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大会主席,领衔提出《戡乱条例》。1948年去美国,后到台湾,1962年死于台湾。他的演说题材广泛,旁征博引,手法多样。演说前能做充分准备,据《胡适传》记载,他自述为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200周年大会上作25分钟的演说,准备了40多天。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三册《胡适演讲集》,内有不少篇是根据录音整理,经校核后定稿的,能比较真实地看出演说实况。

郭沫若(1892—1978) 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演说家。四川乐山人。少时即才思敏捷,善于联对。1914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改攻文艺,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1924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就卓著,并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此间,写了大量剧作和诗文,多次发表演说,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1939年1月28日,在重庆各界纪念“一·二八”7周年暨响应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上发表演说。分析抗战形势,号召为保卫和平而“坚决抗战到底,直到日本帝国主义者崩溃的一天”。1941年重庆文化界热烈庆祝郭沫若创作25周年及50岁诞辰,2 000人济济一堂。周恩来、冯玉祥、沈钧儒等致贺辞后,郭沫若发表了精彩的答谢演说,讲毕,掌声雷动。1941年12月21日在中华职工学校作了著名的学术讲演《屈原的艺术与思想》。1942年6月18日在重庆纪念高尔基和屈原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爱祖国是他们的伟大人格》的讲演,激发听众的爱国热情。1948年在萧红墓前作了精彩的5分钟即兴演说。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3月抱病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演说《科学的春天》,演说赢得了暴风雨般的掌声。郭沫若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也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他的演说内容广泛,感情充沛,联想丰富,文词优美,语言简洁流畅,成语典故脱口而出,各种修辞手法运用自如,常把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说理形象,生动感人。他演说时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谈笑自如,洒脱自然,雍容大度,气宇轩昂,很有魅力。主要著作有《女神》、《屈原》、《蔡文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多部,现有《沫若文集》17卷行世。

萧楚女(1893—1927)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演说家。湖北汉阳人。1919年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后参加恽代英等发起组织的利群书社、共存社,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受聘到襄阳第二师范学校执教,进行教学改革,增开了新文化课和口语课,以鲁迅作品和《新青年》的文章为教材,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培养学生的宣讲鼓动能力。他还开哲学课,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1921年秋,任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国文教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初到四川,先后在重庆联中、重庆省立第二女子师范等校任教,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4年秋受党中央特派再次入川,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青年群众团体——四川平民学社。他不但为学社刊物写文章,还亲自给社员讲课,指导社员开展革命斗争。1925年夏赴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后,他在与恽代英共同主编《新青年》的同时,辗转于南京、苏州等地,为运动募集经费,到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等校作了多次讲演,宣传“五卅”运动的伟大意义和反帝救国的道理。不久赴河南工作,曾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讲演。在上海、河南期间发表了大量文章和演说,引用事实,批判戴季陶主义,揭露、痛斥国家主义派的卖国阴谋。1925年底赴广州,开始协助毛泽东开展宣传工作,曾到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兼课,并经常去黄埔军校讲演。后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唯一的专职教员,和学员打成一片,与他们谈心,并向学员介绍自己练习讲课和讲演的经验。此外,还常到各革命团体去演讲。1926年底,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经常带病工作。1927年广州“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在长期的教学和宣传活动中,萧楚女练就了出色的口才,成为我党早期著名的宣传鼓动家。在襄阳任教期间,他曾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讲课。他讲课内容新鲜,指导性强,而且总是循循善诱,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深受学员欢迎。他的演讲旗帜鲜明,立意深刻,说理透辟,滔滔雄辩,富有斗争性和启发性,对于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斗争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平时不苟言笑,但若遇批驳反动派的谬论,维护真理的斗争时,则目光炯炯,口若悬河”。(《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毛泽东也曾对他的演讲作过高度评价。

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演说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湖南湘潭韶山人。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央局委员、中央秘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被选为国民党一大、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一度代理国民党中宣部部长。1926年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届),为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同年秋,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春到湖南农村考察32天,并向农民作讲演,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同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10月率军上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长征抵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毛泽东在1935年12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936年12月在陕北红军大学作了题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演。为了从思想上清算“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1937年7—8月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并以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了讲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著名的长篇讲演《论持久战》。同年10月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同年11月作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等重要讲话,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作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发展了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1942年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名报告和演说。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从而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中央历届委员会上都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直到逝世。1944年至1945年,还作了《学习和时局》、《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著名演说。1945年8月28日,与周恩来等共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在重庆,他还会见了国民党强硬派代表何应钦、陈立夫等,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国民党进步人士,会见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张澜、沈钧儒等人,还会见了许多外国友好人士,表现出高超的谈话艺术,从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力地配合了正式谈判。1946年夏,在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后,号召和率领全国人民以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从1947年7月转入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亲自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胜利。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建国后先后发表了《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过去是,现在和今后仍然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一位纯熟地运用民族语言的大师,他演讲语言的主要特色是简明通俗、深入浅出,比喻形象贴切,巧用古语、俗语、成语,语言生动精美,善于把深奥复杂的道理用普通的话语说得明白透彻。他仪态自然,表情丰富,手势适度,声音抑扬顿挫,浑厚有力,讲演幽默诙谐,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他的演讲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多用设问、对比手法,中心突出,旗帜鲜明,说理透辟。他不仅是卓越的演说家,而且也是卓越的演讲理论家。他在《十大教授法》,尤其是在他的名篇《反对党八股》中,就演讲的思想、形式、语言、风格、方法、听众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演讲理论指明了方向。

邓中夏(1894—1933) 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工人运动领袖。湖南宜章人。9岁时,便以能言善辩名扬乡里。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在蔡元培先生组织的“雄辩会”上,曾以《论科学与宗教之消长》为题,即席演说,滔滔雄辩,受到热烈欢迎。以蔡元培、李大钊为师长和楷模,积极到群众中演讲。1918年5月,北大学生为反对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与罢学东归的留日学生一道举行罢课请愿。邓中夏义愤填膺,与前来阻挠的教育部次长辩论,驳得对方无言以答,悻悻而去。1919年3月,在李大钊支持和帮助下,和许德珩等人组织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他带领团员,冲破重重阻挠,在庙会、街头、工厂、农村,不仅向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反封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而且配合“五四”运动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激发爱国热忱的演讲。团员们竭诚演讲,颇著成效。在他们的影响下,各种讲演、平民教育活动风靡一时。“五四”运动前后,邓中夏作了《国事真不可谈吗?》、《现在的皇帝倒霉了》等大量演讲。1920年9月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初,代表共产主义小组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了工会。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先后领导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的大罢工。在长辛店罢工中领导成立了“工人讲演团”;在省港大罢工中又倡导成立了“罢工工人讲演队”。1925年2月,在上海领导22个日本纱厂的反日罢工。7月26日,在省港工人代表联欢会上发表演说,阐明工人阶级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讲得既亲切,又严肃,合情合理,受到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影响。1926年1月3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欢迎国民党全国代表时发表重要演说,阐述了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主力军的观点,驳斥了国民党右派对工人运动的诽谤和诬蔑,正气浩然,胸襟坦荡,逻辑严密,语调恳切,说服力很强。在中共第二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当选为第五届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委员,1930年后一度担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党团书记。5月,在上海被法国巡捕逮捕,引渡给南京国民党反动当局。他大义凛然,将法庭当讲坛,怒斥国民党反动派。曾与一个前来诱降的国民党中央委员辩论,使对方狼狈不堪。同年10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向警予(1895—1928) 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我国早期妇女运动领袖。湖南溆浦人。1911年后,先后就读于常德女子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和长沙周南女校。1915年9月,猛烈抨击反动当局的腐败政治,反对袁世凯签订的卖国“二十一条”,号召人民起来雪国耻、报国仇。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五四”运动时期,她在乡村号召和发动群众,终日讲演,宣传爱国主义,是当时湖南有名的女子讲演家。1919年12月7日在上海杨树浦黄浦码头欢送第八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会上发表了简短而精彩的演说。不久即和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至“四大”会议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任中央妇女部部长。曾领导上海丝厂女工罢工和南洋烟厂工人罢工。1925年5月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会上发表了简短演说,宣传了共产党人开展妇女运动的主张。演说朴实而犀利,热情而富有理智,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4月回国,参加了中共“五大”。曾先后在武汉总工会、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工作,主编《长江》刊物,一面挥笔撰文,一面继续进行讲演活动。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出卖在法租界被捕。捕房对她百般诱降与严刑拷打,迫招口供,均被她拒绝。法院开庭时,她用流畅的法语历数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说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正义性,使帝国主义的法官无话可说。后引渡给国民党。被引渡之日,她慷慨激昂,沿途向群众高声演说,高呼革命口号。沿途群众无不泪下。她在狱中宣言:“奴隶式的自由,我不稀罕!”“革命者不会在你们屠刀下求生,等着吧,你们的末日就在明天!”5月1日,就义于汉口,时年33岁。

恽代英(1895—193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早年在武汉中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善演讲。1918年夏从中华大学毕业留任该校中学部主任,十分强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亲自组织各种演讲会,让学生轮流演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于5月10日作了国事讲演,听之不觉泪下。参加并领导罢课、示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他与萧楚女等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组织地进行讲演,传播革命思想。他曾到芜湖、宣城等地举行的“五四”纪念大会上讲演,号召民众起来,打倒军阀,铲除封建,抵制日货;他曾率教师、学生组成巡回讲演团,到城镇、农村讲演;也曾到成都高师、西南公学多次讲演,誉满成都各高校。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领导工作,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及《中国青年》主编,上海大学教授。1923年10月20日作了《怎样才是好人?》的著名演说。1924年国共合作后,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1925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仍任宣传部部长。同年,他领导召开了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演讲。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和讲演。5月在岭南大学作了题为《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的著名演讲。1927年春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省政府委员、武汉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兼总教官。同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曾撰写大量文章,并到无锡、镇江等地多次发表演说,与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思想作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是党的前敌委员会成员。广州起义时任广州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后在香港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8年,在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30年在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法庭上和狱中同敌人进行了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斗争。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狱中遭杀害。恽代英的演讲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有学术演讲,有法庭论辩,但最主要的是组织青年、发动群众的鼓动演说。他的演说措辞激烈,音调激越高亢,情感充沛,催人泪下,感染力和说服力极强。

马骏(1895—1928) 又名马天安。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回族。1915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时即“煞有讲士之才”。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领导天津各界进行罢课、罢工、罢市斗争,和周恩来发起组织觉悟社。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在东北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年被军阀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马骏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也是一位能言善辩,具有极强的鼓动力和应变力的演讲家。从1924年9月到1925年10月在吉林毓文中学任教师兼训育主任,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以演讲为武器,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十月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及反动派的滔天罪行,激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热情,为他1925年组织和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吉林“五卅”运动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马骏在吉林作了几次大型的讲演。①1924年冬,马骏在吉林某中学毕业仪式上,作了题为《中国现代青年学生的出路》的讲演,他痛斥了“学而致仕”的反动论调,指出青年学生的出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1925年初,在吉林省第一师范作题为《救救中国》的讲演。据当时一师学生巍际昌回忆:“他不慌不忙,出言有章,取喻贴切,动人听闻,把许多青年人迷恋住了!真是位革命宣传家。连眉飞目动,举手投足都富有醍醐灌顶,不假雕饰,真是天衣无缝的口头散文。”③1925年5月1日,在吉林工科学校作了题为《苏联十月革命的意义》的讲演。④1925年“五卅”运动中,吉林学生的游行示威,吓得日本领事丰崎面无颜色,忙向吉林督军兼省长张作霖提出抗议。张作霖让政务厅厅长王书汉出面找马骏谈话,让他熄灭学生运动。马骏义正词严,驳得王书汉哑口无言。6月14日,马骏不顾个人安危,在丹桂茶园全市万人大会上作了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讲演。他的讲演使群众振奋,“大有此仇不报宁死不甘之势”,不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游行示威。运动烈火很快燃遍了吉林全省32个县城。⑤1925年9月,马骏即将赴苏联学习,行前应“青年学生会”的邀请,在河南街驴皮影院作了《伟大的力量》的演讲。他指出革命的力量在继续着、发展着,革命的高潮迟早要到来,给吉林青年以莫大的鼓舞。

彭湃(1896—1929)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广东海丰人。1917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救国运动。1920年回国,1921年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并出版《赤心周刊》,批判反动理论,宣传革命道理,被军阀、土豪撤销职务。他毅然背叛地主家庭,从事农民运动,献身于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1922年7月在海丰县赤山创建农会。次年领导成立海丰总农会,任会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1925年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曾主办第一届和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员,训练了大批农运干部。后至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他的讲课和讲演朴实无华,用事实说话,具体而生动,很合农民的口味。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起义失败后,领导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创立海陆丰苏维埃,任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在中共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后当选为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11月21日在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演说,语言生动风趣,干净利落,鼓动性强,号召力大。1928年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次年8月24日被捕,坚贞不屈,两个膝盖被压得血肉模糊,仍勉励难友:“你们要坚持斗争到底,让共产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3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龙华。在领导农民运动中,彭湃不失时机地发表演说,教育和发动民众。曾领导减息运动,在海城召开的全县农民大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提出“至多三成交租”,句句说到农民心里去了。在他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后,仍经常利用演说这一武器,去发动、教育、组织工农兵群众,团结起来打击敌人。1924年12月19日他为了争取国民党第三师官兵支持广宁农民斗争,在农兵联欢大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农兵联合,争取革命的胜利。演说效果很好,大会以后第三师官兵的态度明显好转。

王若飞(1896—194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运生,出身贵州安顺的地主家庭,早年投身辛亥革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和周恩来一起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苏学习,1925年回国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1928年再次赴苏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归国,不久在包头被捕,1937年出狱后,曾在中央和八路军中担任多种要职,1946年以中共代表身份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1946年4月8日在从重庆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王若飞是一位雄辩的革命家,他风度潇洒,性格豪爽,语言泼辣。雄辩的论证,使得一切反动派丧胆。在国民党法庭上,王若飞善于抓住机会,先发制人,变被告席为讲坛,痛斥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和卖国行径,宣传马列主义和我党方针政策。法官无言以对,只好强词夺理地说“这里不是和你开辩论会”,“我不管你这些歪理,反正你有罪”。两次审讯都草草收场,以后再不敢开庭审讯。在重庆期间,王若飞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参与和国民党谈判及政协会议,无论是与敌人在谈判桌上的交锋,还是在政协会议上的唇枪舌剑,王若飞既据理雄辩,又灵活机动,甚得与会之正义者赞许。沈钧儒先生称赞:“若飞先生分析事理之细,记忆头脑之清,对人恳挚,一片真诚,吾无间人,尤其每一会谈,或每次会议,那一种韧性的辩争,众口纷挐,屹然不动,虽有困难不避,真不愧为民主战士的先导。”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外交家、演说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与邓颖超等多次在青年中演讲,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称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在广州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主持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独立团,开始创建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5年10月,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26年兼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在广州期间,曾在黄埔军校等地作《军队中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篇演说。同年冬去上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书记。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到南昌,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了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发表重要文章,为党和军队的建设和支持创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12月到中央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34年2月12日在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会议上作题为《一切政治工作为着前线的胜利》的讲演。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批判“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会后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并参加了中央三人军事小组。同年10月,胜利完成了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手下的军官情绪冲动,坚决要杀掉蒋介石。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以超人的智慧和雄辩的口才,说服了张、杨及其部将,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国民党统治区卓越地领导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3年8月2日,在延安欢迎会上作了精彩演说。1945年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统一战线》的发言,总结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经验,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和毛泽东一起去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2月任中共出席政治协商会议首席代表。10月19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作简短而精彩的演说。同年11月,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决议,他从南京回延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解放战争,为武装夺取政权,创建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建国后,他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部长。中共六大后,被选为历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他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政策,并管理繁重的日常国家事务。1954年倡导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1955年4月出席万隆会议,作了两次精彩演说,受到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周恩来用经过仔细挑选的措辞简单说明了共产党中国对这次会议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态度”,“他那准确选择时机的外交才能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后又在国内发表《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反对官僚主义》等著名演说和一系列重要讲话。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

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全国四届人大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1972年与基辛格多次会晤,促成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并作了《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的讲演。同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

周恩来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演说家的宽广胸怀和宏伟气魄,他高瞻远瞩,思维敏捷,口才雄辩。他在演讲和谈话中,善于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善于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概括、阐明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善于借助丰富的语汇精确、细致地描绘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以雄辩地说理。他的演讲具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他待人谦虚,仪态亲切,沉着坚定而又十分热情。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在外交活动中,他的智慧、口才和风度给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一位西方政治家赞扬说:周恩来懂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在谈话中,他能仔细分辨每个词语的不同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他经常靠在椅背上,用富有表现力的手势来增强谈话的效果。当要扩大谈话的范围,或是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时,他经常用手在面前一挥;在搁浅的争议有了结果时,他又会把两手放在一起,十指相对。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在正式会谈中,他对一些俏皮话暗自开心;在闲聊时,他又变得十分轻松自如了,对善意的玩笑还发出爽朗的笑声。“在谈话中,他有四个特点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精力充沛,准备充分,谈判中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在压力下表现得泰然自若。”(尼克松《领袖们》)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演说家。本名家骅,改名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后又改名一多。湖北浠水人。1912年秋考进清华学校,即热心演讲。他曾在1914年和1916年两次与庚申级联合举办的辩论会上以主辩身份获胜。他从不间断演讲练习,一旦有所放松,就立刻警觉起来。青年时期即显露文艺才华。1922年前往美国学美术和文学。1923年编印诗集《红烛》。1925年7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发表文章和演说对死难志士表示同情和赞扬。1927年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秋后,任国立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名中央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编印诗集《死水》,表现对祖国深挚的爱,对黑暗现实的憎恨。1930年秋后,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秋后,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学术上卓有建树。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4年10月10日在昆明各界“双十节”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的鼓动演说。抗战胜利后,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礼堂举行追悼会,李夫人张曼筠报告了李公朴殉难的情况,与会群众都愤然泪下,可一小撮混进场的特务却说笑逗闹,破坏大会。闻一多本没有准备讲话,但见此情景,“拍案而起”,发表了慷慨激昂、烈如怒火的战斗演说,听众群情激动,报以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当天下午,他也遭到特务暗杀。这篇演说,遂成为他“最后一次的讲演”,广为传诵。闻一多擅长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演讲时情感激昂、浮想联翩,文思泉涌,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常用比喻、比拟、借代等形象化手法,巧妙地说理。名篇《最后一次的讲演》事例实在可信,感情真切激昂,语言掷地有声,战斗力极强。

孙敬修(1901—1990) 我国著名教育家、故事演讲家。生于1900年。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热心给孩子们讲故事,60多年来,他以地道的北京口语、风趣诙谐的语言、慈详和蔼的态度给小朋友们讲了许许多多启迪智慧、富有魅力的故事,被誉为“故事爷爷”。孙敬修讲故事的主要艺术特色是:①和蔼可亲,引出故事。如先让孩子们猜个谜,向他们提个问题,自然引出故事。②故事语言口语化,对象感强。他善于抓住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用儿童明白而喜爱的语言娓娓道来,发现孩子们听不懂还停下来解释两句,始终扣住小朋友的心弦。③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讲出故事人物的不同性格,使孩子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④善于运用丰富而适当的态势语言。他讲故事做到心到、话到、眼到、手到,表情动作配合语言,情真意切而又自然朴实,恰到好处。⑤画龙点睛、余味无穷。故事结尾往往以一两句点题,不讲大道理,不画蛇添足,留给小朋友们广阔的畅想天地,富于启发性。1985年以来,甘肃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孙敬修演讲故事大全》,其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西游记、神话、历史、科学、笑话、歌谣等10卷,共120万字。这套书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被誉为“教育孩子们怎样成人的大全”、“知识大全”、“智慧大全”。孙敬修根据自己讲故事的经历,写成了一本《聊天集》,1988年由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了他对故事艺术的独到见解,总结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讲故事艺术实践的丰富经验。

陈毅(1901—197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演说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参加留法学生爱国运动,被驱逐回国。1923年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青年运动。1926年在四川旧军队中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部队,担任团党代表。起义军失败后,协助朱德对部队进行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说明革命前途,鼓舞士气,坚持斗争,转战湘赣边境。1928年4月,和朱德一起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领导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斗争,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保存革命火种,牵制敌人力量,支援主力红军北上抗日。“七·七”事变后,深入各游击队根据地,传达党中央指示,对红军指战员做了许多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大家适应形势的转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理军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华中分会副书记。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巩固和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了解放华东广大地区的战斗。新中国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坚决执行党的军事、外交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一生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几十年戎马倥偬而手不释书,解放后倾心国事而不忘学习,不仅培养了博古通今、诗风卓著的文才,而且练就了谈纵论横、妙语惊人的口才。无论是行军打仗前的鼓动,还是谈判桌边的对垒;无论是集会上向群众宣传道理,还是平日里与朋友促膝谈心;无论是有准备的演讲,还是即席即兴的发言,他都能操纵命意,谈吐从容,言词得体而令人折服。他的谈话、演讲,既有对敌人的言辞锋利、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坚定原则性,又有对朋友推心置腹、和风细雨、暖人胸怀的强烈感召性,更有对同志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催人出征的火热鼓动性。

刘德培 汉族杰出的民间故事家。湖北省五峰县白鹿庄区人,约生于1912年。青少年时期,广泛听取吸收别人的故事;中年时期,热心传讲,不断丰富提高;年过花甲之后,对储藏在脑海里的故事反复琢磨,精益求精,便自成一家。他讲的故事数量多,据五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王作栋等人采录,他讲的故事有460余篇,还有谜语、谚语、歇后语3 000余则,民歌600余首,皮影戏文5本。他讲的故事内容广泛,形式活泼多样。有历史人物传说与地方风物传说,也有幻想优美的童话故事和动物故事,而讲得最多最精彩的是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和笑话。旧中国鄂西地区的种种社会事相和风土人情,以及自己丰富的劳动生活阅历与智慧,在他讲述的故事里得到了多侧面的生动的反映。他讲述故事神态自若,用语和平常说话一样朴素地道;故事的脉络清晰,情节布局富有巧趣。他惯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而且注重铺平垫稳,不轻易亮出故事的底来。开讲时他如叙家常,平易自然;讲着讲着,声调由低渐高,节奏逐步加快,动人心弦的扣子、干净利落的收尾,带来的是舒心畅怀的笑声;出人意料的结局,反败为胜的机趣,留下耐人寻味的余韵。他讲时似乎信口道来,漫不经心,实际上却设计巧妙,费尽心思。他不大注意对情态的描写形容,很少使用花哨词语,而是苦心琢磨怎样把情节编排得更巧妙合理,人物对话设计得更活泼精彩,常常用吟诗、联对、猜谜的方式来展开情节,既生动有趣,又耐人寻味。1983年初被湖北省文化部门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刘守华教授应日本《民间故事集刊》之约撰文,称他是“汉族杰出的民间故事家”,并向日本介绍了他的故事作品和口头语言艺术。

侯宝林(1918—1993) 相声表演艺术家、教授。北京人。1917年生。青年时拜朱阔泉为师学习相声,在北京及东北等地演出。抗日战争初期偕郭启儒至天津,声誉大振,时与常宝堃齐名。1943年曾在天津组织北艺话剧团,为相声吸收戏剧表现方法作了有益的探索。后返北京。当时所演《戏迷杂学》、《闹公堂》、《学话剧》等均脍炙人口。解放后加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他勤奋从艺,多次进行相声艺术的改进尝试。经长期艺术实践,形成轻俏简捷、潇洒俊逸、庄谐并重、华而且实的艺术风格,擅演唱一类曲目,模拟各种戏曲、曲艺流派唱腔及各地方言、市声等,均特征鲜明,韵味醇厚,姿势、神情恰到好处。在说逗一类曲目中,也以语言短小精悍、简练顺畅见长。历年来创作和整理加工了许多曲目,传统曲目有《改行》、《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关公战秦琼》、《空城计》、《阴阳五行》等,现代题材曲目有《一贯道》、《夜行记》、《百分迷》、《离婚前奏曲》、《种子迷》、《醉酒》等。曾主演喜剧影片《游园惊梦》。所演曲目部分收入《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等书,理论著作有《谈相声的形式、结构、语言》、《我和相声》等。曾在北京、上海、吉林等地多次作学术讲演,熔理论阐述和现场表演于一炉,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景克宁 山西省运城师专中文系教授,当代演讲家。1921年生,山西运城人。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辗转于西安、北平、南京、上海等地的十多家报馆工作,采写了大量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的文章。曾任《新生晚报》采访主任。新中国成立时,任南京《大江晚报》总编辑,为了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彻夜不眠,欣然写下《天亮了》的社论。后在上海美专任教,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1957年因在《文汇报》发表《朕即党对吗?》一文,被错划为极右分子,开除公职,被送往上海郊区农场“劳改”,全家受到株连。1970年以反林彪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9.13”事件后,方得幸免。1974年又以反对江青罪名改判有期徒刑2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冤昭雪。1980年重返故里山西运城,在运城师专任教。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以来,他主动走上社会讲坛,先后在山西省各地市以及上海、西安、洛阳、南昌、深圳等地作了200多场演讲,直接听众达15万人,演讲场场爆满,备受欢迎,被人们誉为“真善美的信使”。全国许多报刊报道过他的事迹。他的《塑造美的人生》等演讲录音在全国发行,影响很大。他把深刻的哲理与形象的表达有机结合,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古今中外,纵横发挥,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味。他工于开头,巧于结尾,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把博大精深的内容有条有理地组合起来,如剥春笋,层层推进,不蔓不枝,浑然天成。他演讲的语言自然生动、精练,句句相扣,声声衔接,不重复,富有韵味,悦耳动听。他常变换句式,长短句交叉使用,并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话语。他非常注意态势语(主要是手势)的运用,使之与演讲的情绪、节奏和口头语言和谐,增强表达效果。端庄的仪表、睿智的目光、充沛的感情、潇洒的风度,使他的演讲更具魅力。任何一次演讲,他都认真准备,打好腹稿,然后才讲。每上讲台,从不拿讲稿乃至片纸只字,而且从不坐下讲,总是挺身立在麦克风前,情绪饱满,神态自若地侃侃而谈。学者的风度、诗人的气质与艺术家的表演融为一体,形成了他独特的演讲艺术。

李燕杰 当代著名演说家,北京师范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学研究所所长,全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员。1930年10月生,北京市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持教书育人,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为各条战线上的青年演讲,联系社会现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79年至1987年,他在上海、天津、山东、四川、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及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70多个城市演讲500余场,直接听众达70余万人次,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刊登了他的事迹,电台播放了他的演讲。他演讲的录音带、录像带向国内外发行,广为流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演讲集《塑造美的心灵》。编著了《青年演讲文选》、《演讲美学》、《中外演讲家评论集》等书。他常说:“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他对6 000多名来访青年提出的有关人生、工作、学习、爱情方面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人们称赞他是“点燃心灵之火的人”、“80年代优秀的灵魂工程师”,被誉为“青年教育艺术家”。他演讲的主要特点是:形象大方,姿态优雅,手势、表情和语言互相配合,充满感召力;演讲内容充满革命的激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语言酣畅优美,充满文学色彩,历史故事、文学名著、唐诗宋词、书法绘画,他都可随手拈来作为演讲材料;善于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使他的演讲具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人物形象、戏剧般的矛盾冲突、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和诗朗诵般的激情”。

曲啸 当代著名演说家、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员、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调研员、南开大学等13所大学心理学兼职教授。1932年12月生,辽宁省金县人。195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曾被错划为右派,送去劳动教养。“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判处有期徒刑。长达22年的错案、冤案,使他两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他始终如一信仰马列主义,坚信共产主义,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1979年得到彻底平反。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1979年以来,他先后在全国各地演讲400多场,直接听众达90万人。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被人们称为“辽宁的牧马人”。《山西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全文刊登了他的《一个真正牧马人的自述——谈理想与追求》的演说词,并印单行本发行全国;中央电视台连续两次播放了他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演说,拨动了亿万人的心弦,令人振奋,发人深省。他十分关心失足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每逢节假日,就到教养院找失足青年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被誉为“青年思想教育艺术家”。他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信念命运纵横谈》、《青少年心理特点》、《思想工作的新课题》、《演讲心理学问题》等演讲和学术报告,被录音和录像,在全国广为流传。1986年曾任“全国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评委会主任。参与撰写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书,撰写论文多篇。他忠诚正直刚毅,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曲折、坎坷、生动感人的经历,这些在他的演讲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的演讲有生动曲折的情节、戏剧般的矛盾冲突,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他把心理学运用于演讲中,善于掌握听众的心理,了解他人的愿望,以情动人;他总是站着演讲,而且不拿讲稿,边讲边同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充分发挥手势、体态、气质、神态的表意作用;他的声音洪亮悦耳,饱含深情,富于变化,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听他的演讲,可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美的享受。

张功升 故事演讲家。1936年8月生,山东省蓬莱县人。1953年从山东省师专毕业后,当了3年教师。1956年参军,复员后上了3年技校。1961年到辽宁发电厂工作。后任厂工会副主席。进厂后试着给工友讲故事,受到欢迎。开始只讲《木兰从军》等传统故事,后自己创作故事。1964年在沈阳为贺龙、陆定一等中央领导讲故事,受到赞扬。1965年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61年开始坚持用讲故事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二十多年来到全国各地(仅西藏、台湾未去)为干部、群众讲革命故事300多个、5 000多场,听众达50多万人次。20世纪60年代曾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表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接见。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揭批林彪和“四人帮”的罪行、平反冤假错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制等问题,通过讲故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共产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先后讲了《先附马》、《梅园新村》、《陈毅出山》、《谁夺走了皇冠上的明珠》、《红花给谁戴》、《美好的心灵》等50余个故事。1979年起,他与别人合作,用了3年业余时间,参阅了千余本书,编了一套中国近代史故事,到抚顺市文化宫讲演,受到热烈欢迎。1980年被命名为抚顺市模范故事员。1982年被命名为辽宁省模范故事员。同年12月,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当选为全国思想研究会理事。1984年5月31日,水利电力部授予他“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树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6月19日,中共辽宁省委授予他“劳动模范”的称号。6月24日,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向优秀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张功升学习的决定》。《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报道过他的事迹。在他的带动下,抚顺市有4 000多个业余故事员,成立了抚顺市故事团,他任团长兼顾问。被誉为“故事大王”。出版有《张功升故事集》、《张功升创作故事选》、《故事王张功升》3本书。

邵守义 当代著名演讲家、演讲理论家,《演讲与口才》杂志创办人与主编、《竞争与风险》杂志创办人与主编,吉林演讲交际函授学院院长。1937年生,吉林省人,天津师范大学毕业。1979年,他首倡了新中国的演讲学,第一个在大学讲坛开设演讲课,并创办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家专门研究如何提高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刊物《演讲与口才》。他召集并主持了全国性的首次和第二次演讲学讨论会,举办了三次全国性的演讲比赛。《演讲与口才》的发行量从1983年创刊时的2万份上升为1988年的113万份,编发了大量理论联系实际,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提高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推动我国演讲事业的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演讲学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1983年以来,他先后在全国各地演讲250多场。他的演讲主题鲜明。

范曾 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诗人、艺术教育家、演说家。1938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字十翼,号抱冲斋主。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华全国青联常委。1980年以来,先后在香港、北京、天津和日本的横滨、东京、大阪、冈山及前西德的科隆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1982年获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1986年获日中艺术交流特别贡献金奖,1988年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在国内外作过多场学术报告。1985年底以来,他深入到广大青年之中,作了题为《祖国、艺术、人生》、《中国画纵横谈》、《扬起生命的风帆》等演讲,颇具影响。其中《扬起生命的风帆》的演讲词,被《中国青年报》、《演讲与口才》等多家报刊刊载,其录音被吉林音像教育制品出版社录制出版发行全国,影响甚大。他学识渊博,艺术造诣深。主张演讲应像中国书画一样具有艺术境界。他的演讲常常从讲析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入手,以真挚的情感,优美隽永的语言创造一种艺术境界,融哲理、学识、雄辩、风采于一体,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养一养他们的浩然之气,鼓一鼓他们的生命雄风”。(范曾《演讲艺术与青年教育》)他在演讲中,特别强调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重、自爱、自尊的民族性格的必要,每讲至此,全场为之动容,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的演讲内容丰富,精于以事明理;他感情充沛,声音洪亮,音调高亢,语言生动,节奏紧凑,具有一气呵成、动人心魄的雄辩气势。他的题为《理想与人生——答大学生问》、《演讲与演讲术》、《领导干部的口才》的演讲录音带和录像带发行全国,很受欢迎。他热心培养和扶植演讲新秀,待人热诚谦虚。曾作为演讲学学者应邀到美国访问和演讲。专著《实用演讲学》打破一般教科书的体例,从广大青年的特点、爱好、兴趣和水平出发,做到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198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欢迎,一版再版。《光明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介绍他的事迹,称他是“我国新时期演讲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报刊报》赞誉他是“报刊界的拼命三郎”。主要著作有《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逸兴》、《范曾自述》等。

刘吉 当代演说家。20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先后在科研部门、工厂、无锡市委机关做过科研、思想政治和经济管理工作。1982年任无锡协新毛纺印染厂党委书记。后任国防科工委某基地政治部副主任。1987年初任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并担任全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员。他1982年起开始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擅长与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对话,次数达300多次。与青年对话时,他不摆架子,坦率从容,讲真话实话,针对青年们的提问他当场回答,反应敏捷,对答如流,既旗帜鲜明,又含蓄风趣,语言生动活泼,简短有力,见解新颖,说理精辟,深受青年欢迎,被人们誉为“青年教育艺术家”和“思辩大师”。1983年他第一次和大学生对话,共120个问答,《工人日报》1984年初以《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为题刊出后,全国50多家报刊转载,各地出了各种版本的小册子20多种,工人出版社出书两次向全国发行,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他到全国各地作报告,最后听众总是要求他回答问题。1985年底,《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发表了《时代的思考——刘吉就思想政治工作答青年问》,共150个问答。1986年5月在《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孩子们的思考》。《解放军报》、《青年文摘》、《新华文摘》等许多报刊转载,不少青少年一笔一划地把它抄在笔记本上。1986年底“学潮”后不久,他及时到中国科技大学学生们中间,“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就像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一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疏导工作。《中国青年报》及时刊载了他的“答中国科大学生问”,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1986年6月9日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作了题为《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的长篇演讲;不久中央广播电台播放了他的《思想政治工程学刍议》的报告;1986年7月在北京“青年思想教育改革研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1987年2月24日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作了题为《对1986年底学潮的反思》的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会场上不时发出阵阵舒心的笑声。1987年底写的《论对话》一文,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著有《时代的思考》、《时代的观念》、《时代的探索》、《论对话艺术》等书。

蔡朝东 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处副处长。从1985年开始,他以《理解万岁》为题,在全国十多个城市作了300多场演讲,震撼了千百万人的心。直接听众有上百万人次,中央电视台连续两次播放他的演讲录像,太原电视台等也先后播放了他的演讲录像,间接听众数以亿计。《光明日报》刊登并向全国推荐了这篇演说。他在哪里演讲,哪里就会涌起一股股热流,关于这一演讲的录像带、录音带、书面记录稿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新颖的主题,使听众耳目一新;真实的内容,使战士与人民的距离更近;深刻的哲理,使他的演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演讲时感情真挚,语调随情感的抒发起伏变化;他表情丰富,并配以很多自然、有力的手势,运用了比喻、排比、摹音绘声等多种表现手法,穿插播放前线战士热情豪迈、催人泪下的歌声录音,感染力很强,许多听众感动得流泪。有些地方又讲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使听众发出会心微笑,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有时他一天连讲几场,嗓子嘶哑了,仍坚持演讲。1987年3月起虚心向江苏戏剧学校的钱惠珠老师学习科学的发声技巧。曾参加创作歌曲《我爱老山兰》,此歌在全国广为传唱。

姜昆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演讲家。1950年10月生,北京人。1968年支援边疆到黑龙江建设兵团。1976年随黑龙江省代表队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年9月调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当相声演员。他的相声处女作是和马季合写的《迎春花开》,1977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演出,受到广大群众和港澳台同胞的好评。此后,他独立创作和与人合写了《球场风波》、《红色园丁》、《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买伞》、《虎口遐想》、《电梯风波》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他与李文华、马季、唐杰忠合说的相声深受人们喜爱,多次在全国各地表演,并被各级广播电视台播放。他的表演学说逗唱俱佳,高雅、幽默、风趣,令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受到启迪。1985年底被评为全国相声演员“十大笑星”之一。1982年以来曾连续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主持人,并表演节目,深受欢迎。1988年5月赴新加坡参加“相声歌谣大汇演”,与台湾同行同台演出,引起轰动。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曾为青少年作过几十场演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最有名的是1985年4月在北京“青年思想教育研讨会”上作的《理想纵横谈》,激起听众17次大笑,9次热烈鼓掌。这次演讲被吉林省教育音像制品出版社录制成录音带和录像带向全国发行。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

张健 全国优秀宣讲员,沈阳铁路总工会宣传部干部。1952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从小喜欢学历史,在十年动乱中也不曾中断。1980年考取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班,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中,针对部分青少年思想空虚,缺乏理想,不关心政治,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情况,通过讲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对广大青年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教育。先后到15个省的40多个大中城市演讲200多场,听众达30万人次。青年们从他的演讲中了解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斗争历史,加深了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他还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次作了《谱写共产主义凯歌的人们》、《事业与勤奋》等演讲,受到热烈欢迎。辽宁广播电台播放了他的演讲录音。曾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的肯定。《工人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1982年12月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1983年1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讲稿《历史丰碑前的思考》,演讲家李燕杰为之作序,并称他为全国优秀演讲员。1984年6月被授予“全国读书演讲积极分子”称号,受到全国总工会表彰。他曾得到李燕杰等一批演讲界知名人士的指导。他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并常采用曲艺技巧,语言生动流畅,材料丰富准确,演讲时突出思想性,加强知识性,力求故事性,讲究艺术性,因而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张海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文登,1955年生于济南,成长于莘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优秀共青团员。5岁时因病造成高位截瘫。40多年来,她以惊人的毅力同疾病顽强斗争,并刻苦自学文化知识。现已翻译了几十万字的英文著作,并从事文学创作。她自学针灸,义务为他人治病。为了表彰她的事迹,1983年3月7日,团中央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并发出了“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3月11日,她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长篇汇报演讲,题目是《在困难面前要做胜利者》,在青年中引起很大震动。1983年“五四”青年节前后,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分别题词,号召向张海迪学习。同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她的演讲录像,使亿万青年受到教育。全国许多报刊、电台介绍了她的事迹和演讲。同年6月底到7月初,团中央在上海举办了为期4天的学习张海迪演讲报告观摩会。张海迪的演讲语气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活泼,事迹真实可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又激励人心。

【注释】

(1)引自蔡顺华,彭树楷主编.演讲与说话艺术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485~522.这里适当进行了编辑、删节和润色。谨向两位主编及编撰者表示敬意与感谢。

(2)引自蔡顺华,彭树楷主编.演讲与说话艺术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419~485.这里适当进行了编辑、删节和润色。谨向两位主编及编撰者表示敬意和感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