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智慧城市的深刻变革

绿色智慧城市的深刻变革

时间:2023-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重城市科学规划绿色智慧城市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设的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推行健康消费模式绿色智慧城市不断增加社区绿地面积,通过建筑的绿色、智能设计,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保障居民的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性等多层次的需求。
绿色智慧城市的深刻变革_绿色智慧城市

第四节 绿色智慧城市的深刻变革

img49

● 杭州的快速公交

图片来源:www.itdp-china.org

与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绿色智慧城市超越了人类臣服自然、征服自然的技术主导下经济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采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技术为手段科学利用自然的发展路径。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数量,尽可能以城市生态环境中可自然净化、承载的能力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减轻环境的负荷,恢复生态再生能力,使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改善。新的城市理念及其城市愿景改变了一系列城市主体的行为。

倡导生态价值观

绿色智慧城市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和影响,在城市建设、城市经济活动及城市生活中体现“绿色价格”,旨在探讨一种源于城市发展又超越城市自身,不同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人对自然依附的发展模式。绿色智慧城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建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前提下,通过城市主体意识的进步、制度调整以及不同城市和社会机构间的共同协作,努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主动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注重城市科学规划

绿色智慧城市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设的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绿色智慧城市力图科学地估算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恰当地调整控制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种类与数量结构及布局,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城市建设中,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土地的综合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等目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建设的紧凑式发展,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融合。将土地利用与工作、居住和交通等服务设施结合起来,对土地进行分区高密度开发和利用,使人们能够就近入学、工作和享用各种服务设施,缩短出行距离,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城市的不同区域可以根据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区域条件,制订具有个性的建设方案。

实施绿色生产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采取终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污染防治,不仅耗费大量的资金、资源和能源,且效果滞缓。绿色智慧城市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量,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立现代生态工业园区,使原料、产品、生产过程减少和消除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目标。

推行健康消费模式

绿色智慧城市不断增加社区绿地面积,通过建筑的绿色、智能设计,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保障居民的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性等多层次的需求。通过不断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和个人能力,减少生活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

城市管理目标的多元化

在自然界中,由众多生物物种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要比一个只有少数几种物种组成的简单生态系统更能承受来自外界的干扰和破坏,从而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传统的城市管理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城市管理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政府单一主体的管制行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尊重多样性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倡导发挥城市居民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承担改善城市公共生活的责任,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参与城市绿色规划、智慧化等活动。改变对某些单一重要资源的严重依赖,努力开发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利用和能源结构的多样性。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服务程序和流程,协调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实现业务模块化,减少业务重叠和成本,推动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实行一站式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

绿色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img50

● 垃圾分类处理

绿色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建立宜居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不仅仅着眼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经济内涵。传统城市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黑色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产品加工、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获得发展。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生产产品,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稍加处理,甚至不加任何处理就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绿色智慧城市是一种绿色经济,城市经济活动和谐地融入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一种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城市系统中资源利用方式由单一的线式链状演变成复合的网状结构,知识成为重要资源。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绿色智慧城市采用“资源(减量化使用)―产品―废弃物处理、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资源”流程,开发智力促进科技进步;城市生产和生活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强调无污染和循环使用资源,遵循五条原则:一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二是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三是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四是再回收原则(Recovery),将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分类和回收利用。五是资源使用的有偿原则(Repay),所有自然资源都逐步实行计量使用和有偿消耗,并通过碳当量对废弃物实行交换。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绿色智慧城市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源泉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将持续下降,城市将成为发展我国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依靠力量。世界金融危机、全球化、能源价格高涨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趋势都在重新塑造整个世界的格局。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市场需求的萎缩,一度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支撑的出口导向型产业,至今恢复缓慢。即使不考虑经济危机的影响,根据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期待出口能够恢复到过去3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当前背景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模式可能难以为继。中国产品的低价格一度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城市土地成本的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出口产品的利润已遭受到严重挤压,产品的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或把损失转嫁给生态环境,但依靠大规模扩张实现低价格的产业环节已难以支持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与其他国家的价值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和就业目标等产生了根本冲突,引起了一系列贸易摩擦。西班牙烧鞋案、温州打火机遭遇CR法则、日本毒饺子事件、美国的毒玩具事件以及欧美频频设立的贸易壁垒、高额严厉的反倾销税等,尽管与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密切关系,但中国经济的过度外向型扩张和低价格发展模式也是深层次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迅速增加。1979年至2002年底,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量达524起,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为374起。其中,1995年至2002年,中国遭受反倾销最终裁定案占立案数的比率高达68.83%,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从时间上看,反倾销数量逐渐增加。1979年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只有2起;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有6.4起;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年均高达30.7起;2000年达到38起,2002年达到47起。在世贸组织2008年上半年全球新启动的85项新反倾销调查中,有37项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54项新反倾销措施中有13项针对中国产品。

如果按照原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承受能力具有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淡水、土地和清洁空气等资源,加剧了国内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带动了世界资源价格的迅速攀升。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矿藏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上升,中国必将失去资源简单加工型产业的竞争力。据统计,2003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资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当今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据世界银行的调查估计,中国的环境危机每年将消费国内生产总值的8%~12%。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已制定节能减排的环保措施以实施《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承诺,传统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较大约束。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基于经济刺激的4万亿人民币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振兴,短期内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中国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将开始城市化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探索,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重构经济增长的引擎。应该说,现代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化网络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基础。绿色智慧城市对于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寻找中国未来30年的经济增长源泉,探讨中国城市化模式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单纯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和依赖出口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绿色智慧城市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来进行城市基础投资建设、改变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它带来的是科技、环境、资源构筑的和谐、健康、高效的社会网络,或许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