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技术路线
研究采用的基本技术路线是:阐明基本概念,建立起理论框架;最大可能地收集整理前人资料,从中获取有益的成果;进行实地的调研,建立感性认识,验证研究成果;积极寻求专家的帮助,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例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邹德秀.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6-20
2.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30
3.中科院黄土高原综考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13
4.严宝文,李靖.初论农业环境地质与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5):17-20
5.申仲英,等.自然辩证法新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50-80
6.杨缦琳,等.思维与方法新科学——系统科学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2-10
7.孙作为.物理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2-5,34-61
8.郑黎明.环境地质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19,No.6,1992:16-17
9.杨计申.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1996(4):49-52
10.潘懋,等.环境地质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1-14
11.叶俊林,等.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90-205
12.阎如遂.“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浅析.中国地质,1990(5):27-29
13.钟佐焱.地质环境及其功能的控制与开发.地学前缘.Vol.3,No.1-2,1996:11-16
14.林炳营.环境地学基础.重庆: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11-20
15.林年丰,等.环境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5:3-5
16.华南农大,等.地质学基础.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3
17.全国环境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组.环境水文地质理论及方法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3
18.孙玉科,等.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2):25-28
19.王文学,等.灾害研究初探.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1-30
20.刘广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1):43-46
21.胡广韬.关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内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19,No.6,1992:31-35
22.李树德.泥石流灾害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3):40-42
23.侯印伟,等.论水文地质环境在土地沙漠化发展中的控制作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5):25-28
24.房佩贤,等.专门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42-144
25.罗国煜.台湾环境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简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2):23-25
26.阎太白.郑州市域地面裂陷与人—地环境关系失衡问题.中国地质,1995(3):23-25
27.陈勤树.地面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及其防治.中国地质,1995(3):21-23
28.刘五州,等.呼包平原环境地质特征与砷中毒的关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5):20-25
29.阎如遂.略论安徽沿江地区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及经济开发中的若干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19,No.6,1992:41-43
30.张寿全,等.人类活动与中国沿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学前缘,Vol.3,No.1-2,1996:69-76
31.李相然.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发育特点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3):19-21
32.梁金为.城市垃圾填埋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1):44-46
33.范应民.神木矿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0,No.6,1992:37-41
34.周宗俊.神府煤田环境问题初探.中国地质,1989(7):4-6
35.王遵亲,等.中国盐渍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5-15
36.马耀光.水质学.西北农业大学.1991.1:1
37.包忠谟.土壤侵蚀.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1990:3-45
38.刘秉正,等.土壤侵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39.张洪江.土壤侵蚀原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3
40.秦四清,等.滑坡灾害预报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5):1-4
41.易顺民,等.滑坡定量预测的非线性理论方法.地学前缘.Vol.3,No.1-2,1993:77-84
42.John.D.Powell.Origin and influence of coal Mine Drainage on streams of the United states.Hnviron Geol Sci vol.11,No.2:141-152
43.殷跃平.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论文综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20,No.1,1993:44-46
44.李英,张连昌.农业地质学及其基本任务.西安地质学院学报,Vol.17.No.1,1995:90-92
45.陈远,等.对2000年前发展农业地质的建议.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92(3):63-66
46.谭东林.地质为农业服务的初步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0,No.4,1993:50-52
47.冯群耀.大农业地质学.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92(3):67-69
48.沈志远.贵州烤烟与农业地质简介.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93(2):33
49.毕坤.黔南地质背景与烤烟质量关系的初步认识简介.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93(2):34-35
50.袁朝洪.四川成口县核桃栽培与地质.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93(2):43-45
51.张波.农业灾害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
52.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3
53.延军平.灾害地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54.卜凤贤.农业灾害学系统与学科体制化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7:1-20
55.宁夏农业志编审办公室.宁夏农业自然灾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2-4
56.谢应齐.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6
57.刘逸浓,等.农业与环境.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1-5
58.何增旭,等.农业环境科学概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1-4
59.叶玉成,等.农业环境与农村环境保护.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4
60.陈维新.农业环境保护.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
61.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农业环境保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1
62.胡永庆.农业环境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1-3
63.赵振纪,等.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1-2
64.范逢源,等.环境水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