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摘要写作中应注意的几点
摘要,即文摘,根据国家标准GB6447—86的相关规定,文摘就是“以提供原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1)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有不少人撰写的“摘要”不合规范或不得要领。要写好规范的摘要,一定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正确区分摘要与提要
与摘要易于混淆的词是“提要”。与摘要不同,提要是“提出文献要点、评述文献学术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向一定范围的读者推荐等”(2)。
提要与摘要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写作目的来看,摘要的目的主要是用精炼语言客观如实地介绍论文的精华之处与创新之点,有利于读者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献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读者获取创新观点和文献的主题。而提要的目的是向读者提示文献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学术价值和将产生的作用,侧重于提示和推荐作用。从写作内容的范围来看,摘要只涉及本篇文献,要忠实于原文已有的主题内容和信息,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加任何评论,也不加说明,不允许离开原文去发挥。而提要不仅是对文献的真实反映,而且能对原文献进行评价;不仅能以作者的身份进行撰写,也能以其他人的身份来撰写;不仅可以陈述原文献已有的内容,也可以超越原文献的内容。
二、摘要写作不宜用第一人称
GB6447—86明确规定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3)但很多作者写摘要的时候,习惯于运用“本文首先对……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笔者认为”。其实,这些都是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字样,因为读者通过阅读已经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文章,没有必要再重复。在摘要中使用具有主观色彩的第一人称代词,就会削弱摘要的客观性。也有作者会用“我们”这个第一人称复数代词,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独断,但这样就犯了逻辑上指代不清的错误,因为作者的观点不能代替大家的看法。
三、摘要不宜加入解释评论
GB6447—86明确规定摘要:“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但在论文的写作中,有些作者把摘要写成了对背景知识的交代。
有些作者为了强调自己论文的学术价值,或生怕读者不知其学术价值何在,在摘要中对文章的价值加入了主观评论,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文章价值的大小不是作者主观的评价就能定论的,作者主观评论只能给人以一种自吹自擂之感。
四、避免重复论文标题
有些“摘要”只是在文中简单地重复论文的题目,也有的摘要简单地将论文的主标题、分标题、小标题串起来,虽然看起来很简约,但其实没有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在于向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非简单罗列文中标题。文中的标题有主标题、分标题和小标题三部分。一般情况下,主标题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小标题论述的是文章的具体内容,相对比较细微。分标题可以作为写作摘要的参考,但摘要的写作并非对文中标题简单地罗列,而是将能反映文章主要观点和学术价值的文字与分标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帮助读者在阅读了摘要之后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学术价值有初步的了解。
摘要写作中的不规范现象,究其原因,还在于作者自身。有的作者认为科研就是做好论文,只要论文质量高就行了,写摘要纯属多此一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写作的过程中随便把文中某段或几个句子写在前面当做摘要,而没有花费精力认真思考,高度概括全文,因而导致摘要信息不完整、不准确,逻辑混乱等问题频频出现。其实很多人忽略了摘要也是文章的一部分,摘要的重要功能就是向读者提供完整、简练的研究信息。如果做不到摘要的客观表述,对于读者的检索还是研读都不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