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2消费经济预测

2022消费经济预测

时间:2023-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预测报告就是以书面形式反映这种预测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应用文。时效性是经济预测报告的显著特征。对经济信息的及时发布与迅速传播,充分显示了经济预测报告的价值。经济预测报告的另一特征是预测结果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异性。经济预测报告必须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能够揭示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离不开科学的经济预测。

第二节 经济预测报告

经济预测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预测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及未来变动趋势所进行的分析、测算和判断。经济预测报告就是以书面形式反映这种预测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应用文。

一、经济预测报告的种类

经济预测报告的种类很多,按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种类。按预测对象范围划分,有宏观经济预测报告和微观经济预测报告;按预测期限划分,有长期经济预测报告(5年以上)、中期经济预测报告(2~5年)和短期经济预测报告(1年左右);按预测内容划分,有市场预测报告、销售预测报告、技术发展预测报告、资源预测报告和生产预测报告。

市场预测报告,即预测企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及变化的报告;销售预测报告,即预测企业产品销售情况的报告,它通过对市场产品的销售量、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的调查分析和预测,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扩大营销;技术发展预测报告,即通过预测生产技术的转化能力而写的报告,它是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及科学的分析验证,看出生产技术的先进与落后,预测技术发展前景,从而促使企业全面进行技术改造,使产品能够打开市场并且牢固地占有市场;资源预测报告,即预测企业生产所需原料、能源来源和供应情况的报告,它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生产预测报告,即预测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效益及产品产量与质量等内容的报告,它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及完成生产任务的依据;成本预测报告,即预测企业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成本水平的报告,它是企业有计划地降低成本,加强经济核算,确定市场价格,力争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经济预测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反映经济预测载体的经济预测报告,在进行经济决策,指导经济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预测报告的特点

第一,预见性。经济预测报告的突出特点是预见性。经济预测报告要回顾经济活动的历史,描述市场的现状,但其核心内容则是通过对经济活动历史统计资料和调查材料的科学分析,揭示出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这是经济预测报告的本质特征所在。经济预测报告对经济活动未来前景所作出的预见性判断,绝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在深入分析经济活动历史与现状基础上的合理推测,因而具有科学性,能够作为生产与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

第二,时效性。时效性是经济预测报告的显著特征。经济预测报告对经济活动现状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活动最新变化的现实,提供了经济活动发展动态的最新信息;经济预测报告对经济活动未来前景的预测,则提供了不断变化着的经济活动将要出现的现实。对经济信息的及时发布与迅速传播,充分显示了经济预测报告的价值。

第三,差异性。经济预测报告的另一特征是预测结果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异性。它是假定某种经济现象的发展按照它过去的趋势及结构延伸到未来时,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一种推测。预测的结果只能是具有可能性,假定和可能毕竟不是现实,它们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可能没有一点误差,有些情况如经济政策或自然因素的变化,往往是难以估计的。经济预测尽管与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只要资料搜集尽可能全面准确,使用科学预测方法,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就可以把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第四,针对性。经济活动的范围很广,预测的内容较多,每一次预测,只能对某类(种)产品或某一经济活动的前景作出科学的预计,不应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在预测时必须确定明确的预测目标,选定预测对象,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预测结论。

第五,科学性。经济预测报告必须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能够揭示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预测中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探索预测对象的运行规律及发展前途,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三、经济预测报告的作用

首先,经济预测报告是编制计划的基础。经济预测报告通过科学分析经济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现状材料,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认识未来的重要资料,是编制经济工作计划的基础。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离不开科学的经济预测。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的计划,可以有效地规划和控制生产,从而减少或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比例失调。

其次,经济预测报告是企业管理的依据。经济预测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参考依据,而且对于企业组织搞好微观经济决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瞬息万变,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组织,要在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在充满风险的市场上避免失误,必须具有战略眼光,重视收集和分析经济预测的情报与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市场经营的有利时机,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经济预测报告的格式

经济预测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

(1)标题:经济预测报告的标题一般由预测的范围、时间、地点、对象、文种几部分组成。例如,《西安市五年(2000~2005)电子技术预测报告》这个标题中,交代了预测范围——西安市,预测时间——5年(2000~2005),预测对象——电子技术,文种——预测报告。有的标题强调预测结果,如《农用卡车市场需求量可持续上升》《九五期间我国电脑市场容量空间很大》;有的标题强调预测方法,如《运用抽样调查预测耐用消费品需求量》;有的标题强调预测范围,如《2004年中国消费经济发展趋势》。

在拟定标题时,有的使用“预测”“趋势”“前景”等字样直接点明,有的进行暗示,间接点明,如《今年流行色将向冷色转移》。但不管使用哪一种标题形式,都要做到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2)前言:前言又称引言、开头,这部分应简明扼要地介绍预测的原因、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说明预测的主旨;也可概述一下主要内容。前言部分,无论采用哪种写法,都要做到突出关键性的内容,以引起读者对预测的关注,从而产生阅读下文的兴趣;同时,必须语言肯定准确,内容简明扼要。

(3)主体:主体是经济预测报告的核心和重点,其中包括数据与信息、分析与预测、建议与措施三部分内容。①数据与信息:运用掌握的大量历史与现实的数据资料及有关情报,说明预测对象的现状和基本情况,这是分析预测的基础;②分析与预测:运用各种预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说明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结果;③建议与措施:预测不是目的,关键是提出合理建议以及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加速经济运转,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写作经济预测报告的目的与落脚点。

这部分内容在写作时要注意:第一,围绕中心选材。材料观点要统一,能准确地说明结论。如果材料丰富,内容较多,可以加上小标题或者序号,在归纳整理材料时,要分出合适的次序,紧紧围绕中心叙述问题,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材料搅在一起,造成内容混乱。第二,论据必须有力,推理必须严密。所谓论据有力,就是资料和数据要真实充分,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典型性;所谓推理严密,就是报告所反映的预测过程方法科学合理,推算准确无误,分析推理合乎逻辑。

(4)结尾:经济预测报告的结尾,通常是照应前言,重申观点;或简要作结,归纳全文。

五、经济预测报告的写作要求

作为反映经济预测成果的经济预测报告,必然要产生社会效益。可以说,经济预测报告的准确程度,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错误,关系到经济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的顺利与否。因此,撰写经济预测报告时应该注意:

第一,明确选定预测对象和目标。进行经济预测,必须选定预测的对象和目标。这个对象必须是影响经济活动的关键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只有抓住这个对象,预测才有积极意义。另外,预测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为什么要预测,预测什么等问题一定要清楚。这样就可以有目的地搜集和选择材料,使预测工作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第二,占有充分的材料。经济预测报告必须忠于客观实际,忠于科学预测的结果,避免主观臆断,保证预测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报告撰写者必须对经济活动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要进行深入分析,必须拥有灵敏的信息源与充分的数据资料,因此写作时要深入调查,充分占有材料,增强经济预测的科学性,尽量减少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消除预测与实际的误差。

第三,选择科学的预测方法。经济预测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同时也取决于使用的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因此,选择好预测方法也是写好经济预测报告的关键之一。常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①定性预测法,就是对预测对象的性质作出分析判断,掌握事物变化趋势,判断可能或不可能的方法。定性预测法主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意见法、典型调查法和相关分析法。②定量预测法,就是对预测对象的数量关系作出分析判断,从已知的指标数据推算未知指标数据的数量预测的方法。定量预测法常用的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绘图法。

第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经济预测报告说明历史与现状,进行预测分析,不仅要告诉人们某一经济现象的历史、现状与将来的情况“怎么样”,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回答“怎么办”。因此,必须写好建议与措施,并且要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而不能抽象空洞,人云亦云。同时,还必须注意报告的时效。经济预测是决策的前奏,实践的先行,因此在完成预测后,要立即着手撰写书面报告,形成正式的预测材料,并及时送达有关决策部门,使预测报告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第五,理清写作的基本思路。经济预测报告写作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掌握的已知信息—预测未来趋势—提出今后对策,即在调查搜集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研究、判断,然后进行正确的推断预测。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

第六,掌握语言要求。首先,语言要准确简明。所谓准确,就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事物的规律;所选材料真实,所运用的数据确凿无误;预测方法恰当,具有科学性。所谓简明,就是用词精当,语言简洁平实,判断准确,合乎语法规范,具有可信性。其次,适当运用模糊语言。经济预测本身就是超前的想法,有的预测准确无误,有的预测会出现某些偏差。总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去证明。因此,准确的表述既有赖于精确的词语,同时也离不开模糊词语,像“一些地区”“不久”“估计”“基本上”等,都是常见的模糊词语。写经济预测报告,应从实际需要出发,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就要模糊。

【例文1】

2004年中国消费经济发展预测

马龙龙 李 哲 杲春生

按照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来看,2004年中国经济将维持较好的增长趋势,有学者估计经济增长能力有望达到8.5%左右,但商务部在2003年10月作出估计,2004年GDP增长约为7.5%,分析其中的差异,似乎有迹象表明国家有意适当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在当前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讨论日益激烈的时候,国家可能在2004年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提高上。

根据2003年外贸和内需比例关系,以及二者的发展方向,可以预测2004年经济增长中“三驾马车”的贡献比例将会出现调整,由于外贸环境变化,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有所下降,同时外贸的产品结构会向机电类出口转移,出口的地区结构将由欧、美、日、韩等国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本国消费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提高,也弥补外贸出口贡献率的下降;同时投资也将更多地调动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政府投资力度将有所下降。为此,政府可能延续2003年的政策方向,出台一些有利于刺激国内市场的消费促进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消除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外贸不确定因素给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消费需求将延续2003年后期的扩张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有所增长,估计将达到10%左右。在消费整体增长的条件下,将出现结构型的消费变化:消费升级,高层次产品和服务性的消费增长速度将加快;农村消费增长将进一步增加。在农产品、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消费品价格上涨。

但与此同时,由于收入分配不均衡、地区发展不均衡、低收入者收入不确定性、大宗消费支出负担等因素导致的消费率偏低,对于消费品市场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1.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出现人民消费结构升级,固定大宗支出、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将超过日常基本消费支出,其中以居民住宅消费、汽车消费、教育投入、社会保障投入为代表的支出增长速度将加快;一些高科技产品的消费,如网络消费、通讯、数码产品等市场销售将有大的增长;餐饮、旅游等消费将延续2003年的增长势头。同时这些消费还将显现出较强的消费带动作用,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

2.出台各种政策拉动居民消费

2003年10月,商务部在对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进行预测时,提出了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在此之前,关于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同时,各种工薪阶层加薪计划,以及加强低收入者、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的各项保障政策也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同时也增强了居民收入提高的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国家还将从完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等角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如近期国家发改委起草利于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汽车产业消费政策》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有望出台。与此类似的各种政策法规在2004年将会集中出台,解决消费者消费的后顾之忧,降低消费的后续成本,鼓励消费、刺激内需。

同时国家也将出台一些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生产者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启动消费信贷也将是一个有效的推动手段。

3.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市场的发展

在农民收入现有水平下,提高农民收入会使农村的消费储蓄比例要高于城市,因此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是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也是提高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关键。

2003年,全国各地粮食不同程度涨价,带动食用油、饲料等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相关产品在适度范围内涨价,对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积蓄的城市居民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民来说,则可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将会有效改善农村消费水平低的现状,同时也有利于将收入转化为社会消费。

国家将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出台更直接有力的措施。例如耕地保护制度: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规定最低价格、对农民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部分农业税、保持或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税率,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将极大促进2004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启动农村市场,引发农村的消费革命。

4.物价将有所上涨

2004年将会延续物价上涨趋势,主要是由于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各种基本工业原材料,如石油、钢铁、铝等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石油价格,由于国内生产能力与需求空缺日益拉大,而主要产油国将实施限产,未来一年里,国际石油价格将保持上涨,我国在逐步开放的环境下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农产品的预计减产,基本消费品——粮棉的价格也将上涨。

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将带动汽车、家电等价格的上涨,粮食和棉花价格的上涨将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带动食品、服装、纺织品等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在各种因素刺激下的市场需求提高也将带动价格上涨。

据我们估计,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将在4%~8%之间。

5.各种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

收入分配失衡、地区发展失衡、生产和需求结构失衡等问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短期还无法找到行之有效、治标治本的解决办法。即使采取个人所得税改革、刺激消费等措施和手段,也无法真正地改变这一局面。

6.扩大对外贸易额压力更重

我国在2004年,将进一步加大外贸领域的工作,但会将对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外贸关注,逐渐向与本国地缘关系和政治关系较近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在CEPA和东盟协定迈出第一步后,将进一步筹划大中国贸易区的建立,并不断谋求自身的主导地位。在贸易区域转移的过程中,受到贸易额基数大、传统外贸环境不理想(欧洲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反倾销;美国可能启动301条款,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将对中国人民币的升值继续施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2004年我国外贸增幅的回落。

谋求贸易区内的主导地位,在谈判的过程中就要放弃一些短期的利益,适当做作出让步;而传统贸易环境不理想也将对出口造成影响,特别在我国企业生产缺乏市场预测、呈生产刚性的情况下,出口增幅下降会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7.流通领域的变化

2004年11月,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将进一步开放流通市场,届时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目前国内外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差异已经很明显。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零售企业都会比较重视和珍惜这近一年的时间机遇,积极培育本国的零售企业。

政府将会对外资零售企业的设立和扩张活动加强监督和管理,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为本国的零售企业创造时间和空间;国内零售企业的兼并、重组等活动也将激烈进行,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适度的规模;也不排除部分国内零售企业积极寻求与国外零售企业的合作,来提高自身在国内市场竞争实力的可能,而外资企业可能会受到政策限制采取低调经营,但在降低扩张规模和速度的同时,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张的前期筹备上,为市场进一步开放和扩张厉兵秣马,养精蓄锐。

令人担心的是,在企业规模增长的同时,国内零售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有效资源整合,真正地提高自身效率,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抗衡外资零售企业。

8.加强市场监控,维护市场秩序

2004年,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控,维护市场秩序。商务部在2003年底,已经提出建立“准确监测、快速反应、深刻分析、及时调控”的市场运行监控调节目标,特别是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秩序,国家将进行严格的价格监控、准确的分析预测、科学的市场调整和有效的应急机制,以保护市场的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引自《商贸经济》2004.1)

【例文分析】

本文从2003年的情况分析入手,在指出2004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维持较好的增长趋势”的前提下,预测了中国消费经济在2004年的八种发展趋势。预测既有一定的政策依据,又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对2004年围绕消费经济各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例文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百姓生活八大方面将得到改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改革将会在八个方面对百姓生活产生影响。

一、个人创业天地更广。每个人以平等身份、相同起点参与竞争,中国人将迎来更加宽广的个人创业新天地。专家预计,再过5到10年,股份制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将由现在的40%上升到80%以上,亿万劳动者将成为股票在手的股东。

二、个人财产权将得到更好保护。保护私有财产权被明确写进《宪法》中,百姓的钱袋子和投资、消费活动都将得到更多的保护。安全稳定的金融政策将大大提升人们投资消费的积极性,百姓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

三、就业门路更广。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中小型企业,将使我国的就业岗位潜力得到更有效、更充分地开掘。

四、织就社会保障“安全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我国95%以上城镇居民将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日益得到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五、农民工可成城市人。我国农村将从以前的一家一户小户经营模式,逐步向高产、高效的农场化经营过渡。加上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落实,会有更多的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融入城市人的生活。

六、法律更广泛介入百姓生活。不管个人还是集体的行为,不仅仅只是道德的约束,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来约束。

七、更多的国人受教育。大学入学率到2020年将上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定的20%,比现在将近翻一番。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将使白发人上学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八、中等收入者将成为主流群体。国家将多头并举,抑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今后,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将得到比较充分的改善和提高,中等收入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公众的收入将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隐瞒收入、偷税漏税、非法暴富等行为将受到制裁。

(引自《投资与理财》2004.2)

【例文分析】

本文以较为简洁的语言,对中国老百姓未来生活中将要发生变化的八个方面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说明,对普通老百姓展望未来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