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程具体建设
一、精品基础课建设
为了更好地将研究型教学模式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们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和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为基础,结合主题研讨课的理论和要求,针对东南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基础学习阶段的特点设置了“大学英语分级主题研讨系列课程”。
该系列课程主要依据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材,选取合适的主题,以教师引导的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辅以必要的分析讲解,使学生通过视、听、阅读多种渠道获取语言和信息输入,通过主题讨论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话题,独立思考,再以观点展示的方式综合写作和口语表达,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主要锻炼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之初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该系列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二级主题研讨课、大学英语三级主题研讨课和大学英语四级主题研讨课。
(一)大学英语二级主题研讨课(Theme-related Seminar Course College EnglishⅡ)
1.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二级主题研讨课”是针对我校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选教学单元主题,设计“话题导入讨论”和“深入讨论”两大讨论板块,让学生通过视、听、阅读、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获取和话题相关的语言和信息,经过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专题报告”和“观点展示”等方式,以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该话题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目标是在讨论式、实践性、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深入、全面把握话题,并基于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小组探究,形成并准确表达个人观点,同时锻炼和提高:
(1)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达到大学英语二级课程学习要求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其英语能力具体如下:
(1)词汇: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3,200个单词和6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1,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2)阅读:能浏览互联网上的一般信息,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理解大意及主要事实。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纸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9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基本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基本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3)听: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能听懂有关文化教育、人文艺术、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经济活动、科普知识、国际政治、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中等难度的会话、谈话、讲座等。
(4)说:能就上述方面的话题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对话范例为模版,按照该单元交际任务的要求,进行较为流利的会话和讨论,较好地运用语言功能,掌握会话策略,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措辞接近英语思维,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言错误较少。
(5)写: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能以阅读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式和表达方式为模版,模拟套写具有典型英语思维特点的语句。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按照要求写出名片、便条、海报、填写表格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90词的段落,内容基本完整,用词较恰当,语意较连贯。能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应用文为范例,模拟套写常见的应用文。
(6)国际文化能力:能较好掌握各单元的文化沙龙提供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知识,并在课外进行适当地延伸阅读,以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
3.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研讨为主,辅以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内容主要如下表所示。
表1 教师讲解内容列表
表2 教学研讨内容列表
4.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64个课时,其中听力技能基本训练10节,期中考试2节,期末口试4节。每单元主题学习8课时,6个单元,共4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3 每单元课时分配表
5.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学生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话题相关的视频、音频和文字信息并设计话题,导入讨论和深入讨论任务;
(2)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展开讨论;
(3)教师就语言知识和文章思想、结构进行分析讲解;
(4)教师讲解探究式学习方法;
(5)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请求教师指导;
(6)学生通过网络和课堂,展示自己对话题的把握和思考。
6.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取得的进步等各方面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综合评估,以通过评估反应教学效果,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下表)。
表4 教学评估表
(二)大学英语三级主题研讨课(Theme-related Seminar Course College EnglishⅢ)
1.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三级主题研讨”是面向我校已完成大学英语二级课程学习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英语研究型教学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教材的单元主题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通过调查研究,借助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和讨论研究结果;最后书面提交研究报告,口头汇报研究成果。在此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以下能力:
(1)通过查找、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归纳、整理、分析资料从而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研究方法,剖析研究范例,从而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的能力;
(3)借助各种信息通道和方法获取信息和资料、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4)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进行研究项目口头汇报,从书面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1)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教学对象
已经完成大学英语二级课程学习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其英语能力具体如下:
(1)词汇: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4,000个左右单词,8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阅读:能浏览互联网上的一般信息,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理解大意及主要事实。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纸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1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基本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基本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3)听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能听懂有关文化教育、人文艺术、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经济活动、科普知识、国际政治、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中等难度的会话、谈话、讲座等。
(4)口语:能就上述方面的话题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对话范例为模版,按照该单元交际任务的要求,进行较为流利的会话和讨论,较好地运用语言功能,掌握会话策略,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措辞接近英语思维,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言错误较少。
(5)写作: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能以阅读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式和表达方式为模版,模拟套写具有典型英语思维特点的语句。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较恰当,语意较连贯。能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应用文范例,模拟套写常见的应用文。
(6)笔译能力:在汉译英方面,具有英汉语言的差异意识,能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学习要点,翻译出较为地道的英语语句。在英译汉方面,能较好掌握词义引申、增补、省略、转译、分译、合译等翻译技能,将有一定难度的英语语句译成较为流畅的汉语语句。
(7)国际文化能力:能较好掌握各单元的相关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知识,并在课外进行适当的延伸阅读,以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
3.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研讨为主,辅以教师讲解,教师讲解
内容主要如下表所示。
表5 教学内容列表
表6 教学研讨内容列表
4.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和研讨学时各为32,具体教学安排(每周4学时,共16周)如下表所示。
表7 具体教学计划表
5.教学方法
本项目采用师生课堂研讨、教师课外辅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主要教学内容,课堂精讲重点;
(2)教师课外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指导,就共性问题课堂讨论;
(3)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请求教师指导;利用课堂讨论,解决关键问题。
6.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取得的进步等各方面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综合评估,其中基础英语教学部分和研究型教学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具体评定方案见下表所示。
表8 教学评估表
(三)大学英语四级主题研讨课(Theme-related Seminar Course College EnglishⅣ)
1.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四级主题研讨课”是面向我校已完成大学英语三级课程学习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英语研究型教学课程。该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四级基础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发展。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教材的单元主题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通过调查研究,借助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和讨论研究结果;最后书面提交研究报告,口头汇报研究成果。在此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以下能力:
(1)通过查找、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归纳、整理、分析资料从而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研究方法,剖析研究范例,从而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的能力;
(3)借助各种信息通道和方法获取信息和资料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4)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进行研究项目口头汇报,从书面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1)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2)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学习要求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其英语能力具体如下:
(1)词汇: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 500个单词和8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 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2)阅读:能浏览互联网上的一般信息,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理解大意及主要事实。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纸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1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基本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基本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3)听: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能听懂有关文化教育、人文艺术、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经济活动、科普知识、国际政治、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中等难度的会话、谈话、讲座等。
(4)说:能就上述方面的话题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对话范例为模版,按照该单元交际任务的要求,进行较为流利的会话和讨论,较好地运用语言功能,掌握会话策略,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措辞接近英语思维,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言错误较少。
(5)写: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能以阅读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式和表达方式为模版,模拟套写具有典型英语思维特点的语句。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5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较恰当,语意较连贯。能以相关单元提供的应用文范例,模拟套写常见的应用文。
(6)译:具有一定的汉译英能力。具有英汉语言的差异意识,能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学习要点,翻译出较为地道的英语语句。具有一定的英译汉能力。能较好掌握词义引申、增补、省略、转译、分译、合译等翻译技能,将有一定难度的英语语句译成较为流畅的汉语语句。
(7)国际文化能力:能较好掌握各单元的文化沙龙提供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知识,并在课外进行适当地延伸阅读,以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
3.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9月)为主要讲课教材。该教材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同一主题的两篇阅读文章。在32讲课学时中,选择6个单元中的一篇文章为主讲课文,通过读前活动、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语言点学习、读后练习讨论等环节,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英语的技能训练。在32研讨学时中完成以下教学活动:
(1)明确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评估等方面;根据教材单元主题,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讨论整个研究的可行性;构思研究过程;完成项目计划书初稿。
(2)研究讨论项目计划书初稿的内容和语言等各方面;通过计划书初稿、二稿的修改,最终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定稿。
(3)根据研究计划,结合案头调查(图书、资料、网络等)和实地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研究讨论具体研究方法的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拟定的解决方案;收集各种有效数据。
(4)展示调查研究过程中已收集到的各种有效数据;采用定性定量等方法,分析、讨论和生成研究结论。
(5)对已完成的研究报告进行内容、格式、语言等各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完成研究报告的定稿;完成个人学习心得。
(6)进行研究成果的口头汇报预演,对演讲稿、幻灯片的内容和语言进行修改,讨论演讲技巧;进行研究成果的口头正式汇报和评估。
4.课程设置
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和研讨学时各为32,具体教学安排(每周4学时,共16周)如下表所示。
表9 具体教学安排表
5.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和师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研究型教学中采用师生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6.教学评估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取得的进步等各方面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综合评估,其中基础英语教学部分和研究型教学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具体评定方案如下表所示。
表10 教学评估方案表
(四)大学英语高级课程建设
1.教学理念与目标
本课程是针对化工学院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为国际班量身定做而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同时将研究型教学贯穿其中,旨在为国际班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全英文氛围,培养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卓越化”高级英语课程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这些学生将来需要接受全英文的专业课程教育,或是出国到相关合作大学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强化高级语言技能训练、跨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学术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究型教学发展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在语言方面扫清障碍,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2.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学习高级英语课程的同学,英语水平应当有较好基础,分级考试中能够达到校3级要求,从大学英语3级开始学习,并继续学习大学英语4级,继而学习4级后课程,所以在3级、4级阶段,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主要教材,辅之以《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主题英语快速阅读》等教材,同时邀请外籍教师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3级,使用《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4级,使用《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通过国家四级考试后,根据所在院系的培养计划,使用自编教材,进行四级后英语学习。
4级后,使用《经典报刊英语综合教程》、《学术英语口语教程》和《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同时定期辅之以外教讲座。
3.教学方法、手段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海量信息,同时要求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培养英文网络检索能力和阅读能力。两学期课程结束时,学生应通过国家4级考试;能够独立阅读专业的英文资料和书籍,并能独立在和专业有关的英文网站搜索资料。
视听说课程使用以原版“国家地理”为素材编写的教材,配有美式和英式发音两种语音,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英语口音,同时熟悉英美国家语言的正常语速。口语练习还将使用网络版体验英语口语练习软件。两学期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听懂全英文的专业课,能用英语就所学专业和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沟通。
四级后使用自编教材,针对性更强。目的在于配合学生所在院系进行专项训练,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在出国进修学习和生活时没有语言障碍,应该了解做英文学术报告、演讲的要求,能够出席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国际会议,用英文宣读论文并回答提问。
整个课程穿插研究型教学模式。3级和4级时,由学生自由分组,根据所学课文话题用英文进行调研讨论,最终以PPT辅助英文演讲的方式汇报调研结果。在4级后阶段,该课程将模拟国际会议形式,由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一项研究成果。每位同学需按国际会议要求制作PPT,准备在模拟国际会议上陈述自己的论文,陈述过程需遵循presentation的要求,不可照稿读论文。小组中每位同学认真阅读其他同学的论文后,准备一个与该论文相关的问题提问,陈述论文的同学答辩。该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为其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二、应用技能类课程
该系列课程主要以通识人文选修课形式开设,引导学生将英语技能熟练应用于学习科研活动,例如撰写英文学术报告、国际会议中的英文发言或参与论文英文答辩等。该课程包括学术英语交流、公共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一)学术英语交流
1.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国际交流为主线,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立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分若干章节展开,围绕学术报告、论文选读、学术讨论、会议主持、辅导咨询、论文答辩等学术交流活动展开听说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在口语能力方面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课程主要供已经完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的本科生使用,同时也适用于研究生和具有相当英语水平的专业人士。
2.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如何做学术发言,共分为四个单元:发言前的计划与准备、发言的结构、发言的过程、答辩;二、研讨和辅导,共分为五个单元:研讨和辅导的定义、研讨的准备、如何组织研讨、主持的技巧以及辅导和咨询;三、国际会议,分为五个单元:如何获取国际会议的信息、会议及其举办信息、会议倡议书和会议启事、会议交流信件和CV、会议发言和主持。
表12 “学术英语交流”教学安排
3.课程教学大纲
Chapter One Presentation
1.Preparing Your Presentation
1.1 Definition of Presentation
—What is presentation?
—The types of presentation
—Coping effectively with presentation anxiety
1.2 Speaking in an Appropriate Style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
—academic speaking style
1.3 Being Clear about your Objective
—What you know about the topic
—What your audience knows about the topic.(Analyzing your audience before you speak.)
—The context an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ation
2.Structuring Your Presentation
2.1 Outlining the presentation
—The importance of outlining
—Sample outlines
—Practice(Make an outline)
2.2 Introducing the Topic
—Self-introduction;greetings(if necessary)
—Get the attention/interest of the audience(use creativity)
—Introduce the topic(who,what,where,when,why, how□)
—Introduce the main points(Characteristics of main ideas)
—Sequencing(chronological,most important to leastimportant,general to particular,one point of view compared with another point of view)
—Signaling the structure
—Sentence patterns
—Transition to body
—Presentation Practice(Activity)
2.3 Giving the information in detail
—Main points and information(topical order,cause-effect order,simple-to-complex order,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rder)
—Describ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Illustrating apoint—giving examples and referring to research
—Emphasizing apoint
—Transitions between points(main points and sub-points)
2.4 Summarizing and concluding
—Signal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 or restate
—Review any new ideas or things learned?(results,opinions)
—Additional comments
—Finish strongly
3.Making Your Presentation
3.1 Using effective visual aids
—Functions of visual aids
—Types of visual aids
—Visual aids,designing principles
3.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ye contact
—Gestures
—Movement
—Posture
—Facial expressions
3.3 Voice Elements
—Volume
—Rate(speed of speaking)
—Intonation
—Phrasing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comprehensibility)
3.4 Performance elements
—Vitality:enthusiasm,liveliness,excitement
—Spontaneity:natural speaking(do NOT memorize or read)
—Humor
3.5 Principles of PPT designing
4.Thesis Defense
4.1 Knowing about thesis defense
4.2 Preparing for a thesis defense
Chapter Two Seminars and Tutorials
1.Definition of Seminar
—Key features of seminars
—A large group of students
—Led by students,lectures or invited guests —Quite structured
2.Preparing for a seminar
—Do some reading beforehand
—Be aware of the exact requirements for a seminar
—Plan what you’re going to say
—Rehearse your presentation
—Prepare for questions
—Choose and prepare for visual aids
3.During a seminar
3.1 Delivering apresentation
—Declaring your opinion
—Support your opinion
—Summarizing
3.2 Asking and dealing with questions
Asking questions
—Introducing aquestion
—Clarification
—More information
—Checking comprehension
—Responding to answers Dealing with questions
—Answering directly
—‘Playing for time’
—Handling complex questions
—Dealing with awkward questions
3.3 Having discussions
—Stating your opinion
—Explaining your idea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Adding something to what has been said
—Making suggestions
4.Communicating Strategies of a Chair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The chair starts the seminar
—No one speaks
—One person dominates
—Someone doesn’t say anything
—Someone makes a statement but gives no support
—Someone gives a long,complicated answer
—The discussion has focused on only one aspect of the topic
—The discussion wanders off-topic
—The chair ends the seminar
5.Tutorials and Consultation
Key features of tutorials
—a small group or individual student
—led by a lecturer
—less formal and less structured in some academic cultures
Group and personal tutorial
The role of the tutor
Chapter Thr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1.Call for conference papers and conference notice
1.1 Format of call for conference papers
—Theme and/or background
—Conference objectives
—Topics to be discussed
—Time and venue
—Papers and submissions
—Organizing institution and committee
—Contact information
1.2 Format of conference notice
—Theme(aim,background)
—Participants invited
—Application qualifications
—Applicants’responsibility
—Organizer
—Registration
—Reception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Hospitality
2.Application Letter,Curriculum Vitae and Personal Statement
2.1 Format of Application Letter
—A brief self-introduction,purpose of the letter/reasons for your choice
—Your academic area(s)/interest,research work
—Other related qualifications/skills
—Requesting information,financial support
—Contact information
—Complimentary close
—Signature
2.2 Format of curriculum vitae
—Name,affiliation,address,phone,fax and email address
—Education background
—Research areas/interests,(current)research projects),work in progress
—Teaching experiences
—Selected publications,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Honors and awards
—Professional membership
—Personal details(optional)
2.3 Format of personal statement
—Your purpose/interest in the particular program/posi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upporting your interest or purpose
—Career goals
—The reason(s)why you want to join a certain institution /university
—Restatement of your interest or goal(optional)
3.Conference Presentation and Chairing
3.1 Preparing and delivering apresentation
3.2 Question and answers
3.3 Chairing a meeting
—Welcoming the participants
—Making self-introduction
—Introducing the speaker
—Organizing the discussion
—Thanking the speaker
—Adjourning or closing the meeting
4.教学评估
出勤:10%
课堂参与:30%
考试(小组Presentation):60%
(二)公共英语演讲与辩论
1.课程概述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许多高校提出,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毕业生。作为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课程,从西方传统的修辞学课程演化而来的公共演讲辩论的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演讲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它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就某一话题阐述观点;教师开设讲座;工作汇报、产品发布及介绍、商务谈判、会议发言;生活中就一话题讨论交流等,都需要具有良好口头交际能力的人才。演讲辩论课程,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了实际有效地交际。对于用英语进行演讲和辩论这一新课题来说,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辨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能力。
2.教学内容
(1)遵循以语境教学为主导的课程设计原则,提供相对真实的语境,如项目报告、产品促销、争议话题评论、聚会演讲、致谢或欢迎辞等,使学生熟悉不同语境对语言交际的不同要求,培养其适应能力。
(2)教学实践中注重输入与输出并重。强调“i+1”的信息输入,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说材料,给予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扩展引申。所有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定期聚会,每次指定不同的讨论主持人,组员们轮流练习演讲。每位演讲人结束后,小组进行积极地讨论,全班再进行解析评析,当堂反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共同促进语言技能与演讲辩论技巧的提高。指导学生在演讲与辩论的进程中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采用相应的演讲技巧与方法、如何运用逻辑与创造性思维,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考者。
(4)将各类演讲辩论竞赛融入课程训练。本课程虽不是以培训参赛为目的,却可以利用各类省级或国家级演讲辩论的赛事,提供机会锻炼学生实际公共演讲的能力,通过与兄弟院校的选手交流、演讲辩论增加经验,这也是教师们共同探讨课程发展方向的良好契机。
3.教学研讨内容
表13 “公共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安排
续 表
4.教学评估
(1)形成性评估(50%)
课堂表现——各类命题演讲展示(书面和口头) 20%
——课堂辩论活动(对辩、英国议会式辩论) 20%
课程参与度——出勤率、作业情况等 10%
(2)终结性评估(50%)
期中考核——演讲与辩论理论知识问答、即兴演讲展示 20%
期末考核——规定命题演讲与即兴演讲展示 30%
三、专门用途类课程
该系列课程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使教学内容贴近某个专门行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该行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的表达规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其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课程包括法律英语、国际建筑英语、医学英语、心理学英语等。
本书中以“法律英语课程”为例讲述专门用途类课程的教学。
1.课程概述
本课程就大学英语与法律专业相结合进行尝试,对师资力量构成极大挑战,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成为教学的必需,因此网站的建设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合法律专业知识,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结合法律专业知识,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仅仅通过一个学期选修课的学习远远不够,初期课程以介绍法律英语核心词汇为主,辅以法律英语术语及法律英语句型,以国际法律英语水平测试初级要求为衡量标准;在下一学年的教学中,将结合法律英语词汇及法律知识,重点转向法律词汇的准确运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增加法律英语听力与阅读,增强有效的信息输入。
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准确使用所获得的法律词汇,可以接触在律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书信写作、可以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法律文章。学习的高级阶段,可以引入美国原版教材(Nutshell Series)介绍英美法律体系,以个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剖析判例法的内在。通过教学力量开设个人网站、博客以及课程论坛的形式,就规划课程网站进行逐步的尝试。
课程结束后力求达到下列效果:学生能听懂法律英语讲座,学会迅速、有效地做笔记,参加座谈会,能够写英文评论,找到有效通过法律英语考试的途径。
2.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学生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真实的个案,辅以法律理论来启发引导学生,令课程变得生动,趣味性强,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法律理论。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学以致用,如带领学生旁听案件审判过程;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审判等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庭,加深对法律的把握和理解。实践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3)翻译教学法教学重点在于解释法律英语的单词以及术语,将英语学习的普通目标与法律英语的专业目标相结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法律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安排
(1)第一学期,以介绍法律英语核心词汇为主,辅以法律英语术语及法律英语句型,以国际法律英语水平测试初级要求为衡量标准;
(2)第二学期,结合法律英语词汇及法律知识,重点转向法律词汇的准确运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增加法律英语听力与阅读,增强有效的信息输入。
(3)第三学期,重点在于学习法律词汇和知识的准确使用,以及在律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书信写作、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法律文章。
(4)第四学期采用美国原版教材(Nutshell Series)介绍英美法律体系,以个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剖析判例法的内在。
教学方式课堂讲座为主,网络学习为辅
课程学习参考网站:
http://www.thomsonreuterslegal.com.cn/index.php
http://www.trust.org/
http://web2.westlaw.com
http://lexwebster.com
课程学习网站以论坛形式逐步建立,主讲教师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站。
四、人文素质类课程
该系列课程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到圣经故事,从名句名篇到人物传记,从人文地理到传统习俗,从历史事件到社会热点,集广泛性、典型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阅读理解、语篇分析和词库建构等方面的训练,以“问题驱动”和“输出驱动”为导向,既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围绕课文主题,扩展知识面,精选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又突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该系列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美国地理与文化、哲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对比等课程。
本书中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讲述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
1.课程概述
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而是与文化习得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培养交际能力,减少交际失误,提高英语交流中的效果与效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与另一文化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2.教学内容
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的一般规则,具有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目的语国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表14 “跨文化交际”教学安排
3.课程大纲
3.1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外语教学中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凸显了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而是与文化习得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培养交际能力,减少交际失误,提高英语交流的效果与效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选修课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的本科生,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在读、听、写、说等方面受过一定的训练。
3.2 课程教学要求
“跨文化交际”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与另一文化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的一般规则,具有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对象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3.3 能力培养的要求
(1)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跨文化交际”课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2)重视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特殊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学体验英语》这套教材中语言材料与文化内容相融合的特点,注意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教学。教学应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可思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语言典范和时代气息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自学。
表15 “跨文化交际”课时安排
续 表
3.4 考核方式
出勤率 10%
课堂表现 20%
课外作业 20%
课程论文 50%
3.5 参考书目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语言与文化》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
《英美文化辞典》
《跨文化交际学》
五、“卓越化”英语课程
本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提供了菜单式服务,单独制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化高级语言技能训练、跨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学术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全英文氛围,培养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本书中以“吴健雄学院特色英语课”为例,讲述“卓越化”英语课程的教学。
1.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秉承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及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实际需求,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和环节运用探究式、发现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提供高质量的输入和逼真的教学情境下,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协作与交流,最终达到意义的建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优秀的师资、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以实现吴健雄学院的“卓越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安排
第一学期:语言技能学习(1—13周)、主题研讨(13—15周)、文化讲座(8—15周)。
语言技能的学习依托教材,分为综合课(6个单元)和视听说课(4个单元);主题研讨课:通过教师指导,自行选择需要研讨的主题,以小组主讲,并与其他学生研讨的形式进行;文化讲座:本学期由美籍外教Marcia Kear主讲,主要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学生关心的各类话题。
第二学期:学术英语口语(1—7周),经典报刊阅读(8—16周)
学术英语口语以国际交流为主线,围绕学术报告、论文选读、学术讨论、会议主持、辅导咨询、论文答辩等学术交流活动展开听说技能训练;经典报刊阅读精选各类网络报刊时文,以话题为基础,涵盖全面,包括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社会与家庭问题等在学生目前和将来工作生活中面对的话题。
3.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取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总评成绩构成:
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出勤率) 10%
课外自主网络学习 10%
外教讲座 10%
口试 10%
期末考试 60%
4.网络资源
(1)与综合及视听说教材主题相关的网址,用于为教学提供课堂及课外阅读或视听材料:
VOA英语http://www.hjenglish.com/
沪江英语http://www.hjenglish.com/
英文阅读网http://www.enread.com/
大耳朵英语听力网http://www.ebigear.com/
普特英语听力http://www.putclub.com/
美国国家地理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读者文摘http://www.rd.com/
(2)与学术英语课程相关的学术性网址,用于使学生了解并能寻找到中外各领域重要学术会议的信息: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http://www.meeting.edu.cn
国际会议在线http://www.intl-events.com/index.html
国际会议大全http://www.myglobalconference.com
各种学术资源http://www.ourglocal.com
(3)主要英语报刊媒体或机构网址,用于学生课外自学,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感受西方文化,了解世界各国及各领域最新信息:
BBC homepage http://www.bbc.co.uk/
天空http://www.sky.com/
《泰晤士报》http://www.thetimes.co.uk/tto/news/
《卫报》http://www.guardian.co.uk/
《时代周刊》http://www.time.com/time/
CNN http://edition.cnn.com/
《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
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