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学生当作个体看待
“把学生当作个体看待”是德国哈瑙市卡尔·吕贝恩文理学校十二年级学生雅尼对自己学校的一个总体评价。这句话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哲学。当然,通过最基本的哲学知识,我们也会说,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相对的个体,没有绝对的个体,学校的教育只能通过对整体的教育才能体现对个体的教育,只能着眼于对整体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才能照顾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但是,真正做到把每个学生当作个体来看待,这又需要一种何等的教育胸怀和教育魄力?!
让我们先从心理学的层面看个体生命与类生命的关系。新精神分析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弗洛姆认为,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全人类。他是“他”,且他是“全体”;他具有他的独特性的个体,而与此同时,他又是人类全部特征的代表。每个人都具有人类的全部潜能,然而生命的短暂却不允许人全面实现他的潜能,为此,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刹那。([美]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个体生命的特征性问题不仅被心理学家所认识,同样也被遗传学、行为生物学家所论证。专家们认为,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具有独特的“发展地形”,不仅其认识模式是遗传不变的,而且某些行为方式也是遗传不变的。当然,这种独特并不是说每个个体的人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是不相同的,相反,他们可能在大多方面彼此都是很相似的。但不管怎么样,每个个体又都有非常多的独特性状,其中有一些个体的独特性状在其他个体中是无从发现的。
再从哲学的层面看个体与类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生命的全体是生命的个体与生命作为类生命的统一。一方面,类代表了生命的普遍性,因此,生命必然趋向于类;但另一方面,个体又不等同于类,因此,生命的意义就维系于个体与类的这种矛盾或张力关系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个体与类的统一呢?黑格尔认为,认识和实践使类的普通性在个体中得以显现,因而可以说,生命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对自身普通本性的觉解,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个体与类的统一。也就是说,人只能通过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生命的自身实现和觉解,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而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我们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来”。马克思认为,人的个体生命,在存在上既是一种无限丰富的个性存在,有它特殊的个性,而同时,人的个体生命又集中体现着人的类群本性,由于任何“类群本性”都不能不依存于个体,而任何个体又都不能没有它类群的本性,为此,二者之间就共同形成了人的个体生命存在中的二重性关系。
人的类主体意识和个体意识是人类自我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必然经历、依次相连的两个阶段,一般说来,人类社会初期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居主导地位,于是,人的类主体意识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主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强度的不断加强,“个体与类”的矛盾日渐加深和尖锐,人的个体主体意识在人的自我认识中的地位便日趋明确和重要。当社会发展至高级阶段,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就水到渠成地得以展现。那么,在现阶段,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在展现类生命的同时注重生成个体独特的生命呢?
首先,要关注个体生命在生活中的展现与成长。个体生命是在真实的、具体的生活中展现成长的,没有生活,也就没有生命,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为此,生活的过程就是个体生命展现与成长的过程。中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学习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形式,那么,如何视教学活动为生活活动,把教学活动当作中学生的一种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这将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是否有助于个体独特生命的展现的一种准则。比如,语文学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将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但在功利、浮躁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下,教材、教辅的阅读及低俗刊物、网络文学等快餐式读物取代了经典阅读之后,当读概念、读题目、读答案以及读搞笑的、猎奇式的、无病呻吟的成了主要的阅读内容时,就可想而知学生的整个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了。同时,在这功利性的教学活动的驱使下,学生日常生活时间绝大部分被教学活动时间所挤占,失去了休息日,减少了睡眠、娱乐与体育活动时间,过重的学业负担扭曲了他们的自然天性,单调、贫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生活、生命质量的下降。为此,如何展现个体独特的生命,对教育者来说,就是要改变学生现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让学生回归原本应有的生活世界,并让个体的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寻找他们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体现真正的生命价值。
其次,要充分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也称为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个体既是人,又是个人。前者说明,作为一个关系中的存在,人具有社会性;后者说明,作为他自身,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社会性和个性在个体生命中是本质的统一的。我们既要反对过去那种把个体的独特性与集体性对应起来,只谈集体性、不讲个体独特性的做法;也反对今天的那种无视人的关系的存在,片面地张扬单子式的独特的个性的虚妄。我们需要的是创造一个有助于个体生命舒展的环境,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委员会在其纲领性的著作《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既要照顾到集体的利益,更要照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强调教学进程的动态性、生成性,要眼中有“具体的人”,反对“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抽象的群体无具体的个人”的现象。课程开设中,在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活动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上,要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既要让学生意识到公共生活中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纪律的限制;又要保障学生精神上的自由,使他们有思想、有意识,能用自己的思想解释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三,要激活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来自哪里,许多学者都认为需要是人的发展的路线,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更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理论上的佐证。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是按迫切性的等级所排列的,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地工作,俗话中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知足者不常乐”等说的正是人的这一种心理现象。
当然,个体生命的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呈现,有什么样的需要等,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的制约。在激活自我动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本身的产生是复杂的,它是人的内在的遗传与外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需要本身还具有显性和隐性、优势与弱势之分。于是,人对自身的需求状况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的,即便是意识到了,但如何能得到恰当的满足,也还是一个无法清楚地去把握的问题。为此,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去激活个体生命生成的动力所在,把握自身发展的需要,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人的超越意识是深达人的存在本性和潜在的意识深处的,特别是对于潜能而言,没有一个人是能知晓自己天分中沉睡的部分到底有多少,于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一旦被唤醒,个体生命就会像一头睡醒的雄狮,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碰巧德国哈瑙市卡尔·吕贝恩一级文理学校的又一批学生来到浙江的一所中学考察、交流。到校两天之后,向他们了解对中国学校的第一印象,他们的回答是:(1)中国学校的规模大,班级人数多;(2)校园面积大、环境好、设施全;(3)中国学生穿统一的校服,理统一的发型,他们的学生在生活上比较个性化;(4)中国学生在校的时间长,学习任务重,这有碍于人的个性发展,他们学生在校时间是上午8:00~下午3:00;(5)中国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与他们有所不同,中国课堂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而他们学校师生交流更多的是讨论式;(6)德国学生是走班制,中国学生是跟班制。上面的谈话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在德国学生的眼中,中国学校的办学规模要比他们学校大,办学条件要比他们学校优越;二、中国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讲规范、重质量,德国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基于上述的谈话内容,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一是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教育舆论曾广泛地宣扬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从浙江的学校发展来看,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房子造得越来越洋,教育设施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德国师生来浙江考察时,禁不住发出赞叹,想不到中国学校的教室全部有媒体教学的设施。然而,办学条件上档次能否就可以证明中国教育已达到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呢?由此推及到第二个反思,即是中国的教育如何走向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现代化的问题。正如德国学生所说的,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顺着教师的思路答其所问的问题,缺乏创造性。而德国的教育正好相反,上课时,学生一般可从老师那儿领一张自学提示。教师先提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再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这一过程往往会花很长的时间,等到大家都绞尽了脑汁,或争得不可开交时,教师才给予引导。这样所学到的知识,往往会学得扎实,记得牢,容易成为学生自己真实的知识。为此,中国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让现代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摒弃落后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教育的以人为本。特别是学校的层面,要开设大量的选修课、活动课、社会实践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要运用各种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去调整不同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家庭背景、生理特性,更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动态、生活细节、价值取向,在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上真正体现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个体来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