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太史公自序
《史记》
【题解】
司马迁《史记》: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于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幅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先人,谓先代贤人。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适当五百岁之期。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点出六经。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何敢自嫌值五百岁而让之也。明明欲以《史记》继《春秋》意。
上大夫壶胡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设为问答,单提《春秋》,见《史记》源流。太史公曰:“余闻董生仲舒。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王事,即王道。○一句断尽《春秋》。已下乃极叹《春秋》一书之大。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原实著当时行事,非空言垂训。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人不决曰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断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此段专赞《春秋》,下复以诸经陪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洛。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又从《易》、《礼》、《书》、《诗》、《乐》说到《春秋》,以应起。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再将诸经与《春秋》结束一通。拔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莫切近于《春秋》,应上“深切著明”。○以下独详论《春秋》。《春秋》文成数万,《春秋》万八千字。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櫽栝《春秋》全部文字。《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升。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以弑君、亡国及奔走,皆是失仁义之本。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今《易》无此语,《易纬》有之。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此《易·坤卦》之词,文亦稍异。○两引《易》词,以明本之不可失也。○櫽括《春秋》全部事迹。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春秋》所该甚广,而君臣父子之分,尤有独严,故提出言之。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总上文而言,其实心本欲为善,但为之而不知其义理,凭空加以罪名,而不敢辞。○《春秋》实有此等事,特为揭出,甚言《春秋》之义,不可不知也。夫不通礼义之旨,礼缘义起,故并言之。○又即《春秋》生出“礼义”二字。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为臣下所干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应“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句。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一句极赞《春秋》,收括前意。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四句引《治安策》语,见《春秋》所以作,并《史记》所以作之意。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武帝。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再借壶遂语辨难,一番回护自家,妙。太史公曰:“唯唯委,否否,不然。叠用“唯唯”、“否否”、“不然”,妙。唯唯,姑应之也。否否,略折之也。不然,特申明之也。余闻之先人曰:又是先人。‘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又言《春秋》与诸经同义,皆纯厚隆盛之书,非刺讥之文。极得宣尼作《春秋》微意。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应上“遇明天子”。获符瑞,指获麟。建封禅,封,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禅,泰山下小山上除地为,以祭山川。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受天命清和之气。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平声译亦款塞,传夷夏之言者曰译,俗谓之通士。款塞,叩塞门也。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言口不能悉诵,故不可不载之书。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此句宾。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此句主。且余尝掌其官,应下得守职。废明圣盛德不载,一。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二。堕先人所言,三。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作”字呼应。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正对“欲以何明”句。○壶遂问答一篇完。
◆伏羲像◆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太初元年至天汉三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详后《报任安书》中。○可见史公未遭祸前已作《史记》,特未卒业耳。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受腐刑。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隐,忧也。约,犹屈也。欲遂其志之思也。史公欲卒成《史记》,故以此句唤起。昔西伯拘羑有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频上声腳脚,○膑,刖刑,去膝盖骨。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即《吕氏春秋》。韩非囚秦,《说税难》、《孤愤》;非作《孤愤》、《说难》等篇,十余万言。○又组织六经作余波,而添出《离骚》、《国语》等作陪,更妙。《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又借《诗》作结,文法更变化。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武帝至雍,获白麟,迁以为述事之端,上纪黄帝,下至麟止,犹孔子绝笔于获麟也。史公虽欲不比《春秋》之作,又不可得矣。
太史公说:“先父说过:‘自从周公死后,五百年才生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已经五百年了,又到了有人要继续叙述清明时代的历史,考订《易传》,继承《春秋》,根据《诗》、《书》、《礼》、《乐》来整理总结的时候了。’这意思就在这里吧!这意思就在这里吧!我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说:“从前孔子为什么著作《春秋》呢?”太史公说:“我听董生说:‘周朝政治衰败,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各国诸侯迫害他,大夫阻碍他,孔子知道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用,主张不能实现,于是就来评论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用《春秋》作为天下的表率。他贬抑天子,斥责诸侯,申讨大夫,用来阐明王道罢了。’孔子说:‘我想提出褒贬的空论,不如把褒贬深刻而明白地表现在历史事件的记述中。’《春秋》,上能阐明三王治世之道,下能分辨人事纲纪,辨别嫌疑,辨明是非,判定犹豫不决之事,表扬好的,批判坏的,称赞贤者,鄙视不肖的人,复兴危亡的国家,继续断绝的世系,补救弊端,振兴衰败,这是王道之中的大事。《易》说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所以长于表示变化。《礼》安排人伦关系,所以长于指导行动。《书》记载前代帝王事迹,所以长于讲明政治。《诗》记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长于表现风俗。《乐》的目的使人快乐,所以长于抒发和谐之情。《春秋》辨明是非,所以长于治理人民。因此,《礼》用来节制人的行为,《乐》用来发扬和谐团结的精神,《书》用来使人通晓往事,《诗》用来表达情意,《易》用来使人了解事物变化,《春秋》用来使人遵守道义。把乱世挽回到正路上来,没有比用《春秋》更切合实际的了。《春秋》的文字有几万,它的意旨有几千条,许多事情的分散聚合,都载在《春秋》上面。《春秋》里,记述杀死国君的有三十六起,亡国的有五十二个,各国诸侯逃亡在外,不能保住国家的,多得无法计算。考查它的原因,都是由于失去了仁义的根本。所以《易》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又说:‘臣子杀君主,儿子杀父亲,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是长久地逐渐发展而成的。’所以做国君的,不可以不通晓《春秋》,否则,前面有谗人却看不见,后面有奸贼却不知道。做臣子的,不可以不通晓《春秋》,否则,掌管日常事务却不知道适当处理,遭遇变故却不知道酌量变通。做君主、做父亲的,如果不通晓《春秋》的意旨,一定要蒙受首恶的罪名。做臣子、做儿子的,如果不通晓《春秋》的意旨,一定会陷入篡权弑君而被杀戮,落个死罪的名声。其实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在做好事,只是不知道义理,结果背上空头罪名也不敢推卸。因为不懂得礼义的要旨,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君不像君,就会受到侵犯;臣不像臣,就会遭到杀戮;父不像父,就是无道;子不像子,就是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拿天下大错的罪名加在他们身上,就只好接受,不敢推卸。所以《春秋》是礼义的根本。礼教是制止坏事在未发生之前,刑法是处置坏事在发生之后,刑法所起的作用容易看得见,而礼所起的防止作用一时却难以知道。”
壶遂说:“孔子的时代,上面没有贤明的君主,下面的人才得不到任用,所以著作《春秋》,用文辞来论断礼义,作为一个圣王的法典。现在您上面遇到贤明的君主,下面的人能尽自己的职守,万事已经具备,都各得其所。您的论著,想用来阐明什么呢?”太史公说:“嗯,嗯,不,不,不是这样。我听到先父说:‘伏羲时代最纯厚,创作《易》的八卦。唐尧、虞舜的盛世,《尚书》记载着它,《礼》、《乐》也创作问世。商汤、周武的隆盛,诗人歌颂它。《春秋》记载善良的,贬斥丑恶的,推崇三代的美德,褒扬周室,不只是讽刺而已。’汉朝建立以来,直到当今的圣明天子,获得吉祥符瑞,筑坛祭祀天地,改正历法,变换服色,接受上天的明命,恩泽无穷无尽。海外异俗的人,通过辗转翻译,叩关前来,请求进贡和朝见的,多得说不尽。臣下百官,竭力诵扬圣德,也还不能说尽他们的心意。况且,贤能的读书人却不被任用,是君主的耻辱,君主圣明而仁德不能传布宣扬,是官吏的过错。而且我曾经担任这种职务,废弃主上的明圣和盛德不记载,埋没了功臣世家和贤大夫的功业不记述,毁弃了祖先的教训,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是叙述历史事实,整理他们的世家传记,说不上创作的,而您把它和《春秋》相比,是不对的。”
这样,就编写了这些文章,历时七年,太史公遭到李陵之祸,幽禁在监狱之中。于是他深深地叹息说:“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已经毁伤不能用了!”事后又深思说:“那《诗经》、《书经》隐约其辞的原因,是想实现他们意志的一种考虑。从前西伯被拘禁在羑里时,推演《周易》;孔子在陈、蔡受困时,著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才有《国语》;孙子割去膝盖,才写兵法;吕不韦贬谪到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囚禁在秦国,才有《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都是贤人圣人抒发内心幽愤而写的。这些人都是心里有什么忧伤愁闷,理想得不到实现,所以叙述往事,期望来者。”于是,我终于记述了从黄帝开始,陶唐以来,到现在武帝获麟为止的历史。
【末评】
史公生平学力,在《史记》一书,上接周、孔,何等担荷!原本六经,何等识力!表章先人,何等渊源!然非发愤郁结,则虽有文章,可以无作。哀公获麟而《春秋》作,武帝获麟而《史记》作。《史记》岂真能继《春秋》者哉!
【汇评】
浦起龙《古文眉诠》:承父命,纂世职,孝也;尊朝廷,崇论著,忠也;宗孔子,依《春秋》,学识也。命意放眼,皆踞顶峰。集首之《五帝赞》、传首之《伯夷》、卷终之《自序》,皆诵法孔子著于篇。一部纲宗,可以概见。班生讥其“是非颇谬圣人”,盖据发愤诸作言之耳,岂通论哉!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作史有家法,开口便提先人;作史有宗派,开口便提孔子;作史有折衷,开口便提董生。只此三数行,便有原有委,可法可传。后又提笔削《春秋》,反复详明,隐然自负于尼山之后。然哀公获麟而《春秋》作,武帝获麟而《史记》述,事岂偶然者哉!
唐介轩《古文翼》:提出王事王道,推尊孔子,隐然以作史上附《春秋》,而立言有体,深得窃比老彭之意。至其笔力之雄骏,应推独步。
文帝议佐百姓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文帝议佐百姓诏
《汉书》
【题解】
《汉书·文帝纪》:十六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于渭阳。 五月,立齐悼惠王子六人、淮南厉王子三人皆为王。 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后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诈觉,谋反,夷三族。 春三月,孝惠皇后张氏薨。 诏曰:(本文略)。
间如字者数年比去声不登,间,近也。比,频也。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虚喝二句。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一诘。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再诘。夫度铎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地多于民。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三诘。“咎”字呼应。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谓工商之业。以害农者蕃,蕃,多也。为酒醪牢以靡糜谷者多,醪,汁滓酒也。靡,散也。六畜休去声之食焉者众与?六畜,牛、马、羊、犬、豕、鸡也。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又缴一笔,仍作推究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求得其中,爱民之诚如见。
近年来,连续收成不好,还有水、旱、疫病等灾害,我很忧虑。我愚昧,不聪明,不知道毛病之所在。猜想起来,是我的政治措施有失策,行为有过失呢?还是天时不调和,地利没有用尽,人事多失和睦,废弃了鬼神的祭祀呢?为什么弄到这个地步?还是各级官吏的俸禄太浪费,无用的事情也许兴办得太多了呢?为什么老百姓的食粮这样缺少?计算全国土地不比从前更少,计算人口不比从前增加,照人口去计算土地,也许比从前还有余,可是粮食却很不足,这个毛病在哪里?是不是因为百姓参加工商业等妨碍农业的太多,做酒浪费谷物的太多,饲养牲畜的太多了呢?大大小小的原因很多,我没有找到最确切的。希望同丞相、列侯、俸禄二千石的官吏以及博士讨论一下,有可以帮助百姓的,就坦率地提出长远的想法,不要有什么隐讳。
【末评】
帝在位日久,佐民未尝不至。至是复议佐之之策,可见其爱民之心,愈久而不忘也。
◆汉文帝像◆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汉朝第五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汉书》
【题解】
《资治通鉴》:(元封五年)长平烈侯卫青薨。起冢,象庐山。上既攘却胡、越,开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并、兗、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上以名臣文武欲尽,乃下诏曰:(本文略)。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二字。故马或奔踶题而致千里,奔,驰也。踶,踢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即踶人也。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负俗,谓被世讥论也。○二“或”字活看。夫泛同覂、音捧驾之马,泛,覆也。覆驾者,言马有逸气,不循轨辙也。○顶“奔踶”说。跅托弛之士,跅者,跅落无检局也。弛者,放废不遵礼度也。○顶“负俗”说。亦在御之而已。只一“御”字,想见英主作用。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旧言秀才,避光武讳称茂材。异等者,超等轶群,不与凡同也。○应“非常之人”。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绝远之国,谓声教之外。○应“非常之功”。
大凡要建立不平常的功劳,一定要依靠不平常的人才。所以马有会狂奔踢人却能跑千里路的,士人有受世俗讥讽嘲笑的毛病但能树立功名的。那些覆车的马,放荡不羁的士人,也在于善于驾驭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要留心考察吏民中的秀才和出类拔萃的可以担任将相和出使远方国家的人。
【末评】
求材不拘资格,务期适用。汉世得人之盛当自此诏开之。至以可使绝国者与将相并举,盖其穷兵好大,一片雄心,言下不觉毕露。与高帝《大风歌》同一气概。
【汇评】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相马于骊黄牝牡之外,固是九方皋遗法。
孙琮《山晓阁西汉文选》:汉世得人之盛,只是不拘资格。夫“泛驾”、“跅弛”喝出一“御”字,就中有无数作用,至以可使绝国者与将相并举。盖其穷兵好大,一片雄心,言下不觉毕露。试与《猛士歌》同日而唱,觉英风振动,咄咄逼人。
◆汉武帝像◆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字通,汉朝第七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
谢有煇《古文赏音》:弃瑕录瑜,使怀才负能之士,皆可自效。帝之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如闻其声于纸上。
浦起龙《古文眉诠》:精悍奇矫,武帝雄略本色。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非常”二字,固足见武帝一片雄心,更可见武帝不拘成格,所以士虽或负俗累,而但能立功名,断不肯弃。后归到一“御”字,揭出自己本领。英君气概,千载如生。至其行文之妙,则起笔严重,能括全诏。“马”、“士”二语,纵横排奡,亦整齐亦参差,亦紧炼亦疏散。“泛驾”、“跅弛”二句,双承双转,对偶之中,饶有机神流利。“御”字一结,不分宾主,而正喻究自分明。末以“茂才异等”点出非常人,“将相使绝国”点出非常功,不应而应,不顾而顾,章法高绝。
贾谊过秦论上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贾谊过秦论上
《史记》
【题解】
《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於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秦孝公据郩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郩,山名,谓二骰。函,函谷关也。拥,亦据也。雍州,今陕西。固守,坚守其地也。周室,天子之国,秦欲窥而取之。有席卷捲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括,结囊也。八荒,八方也。○四句只一意,而必叠写之者,盖极言秦有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当是时也,商君卫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横而斗诸侯。连六国以事秦,而使之自相攻斗。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而取,言易也。西河,魏地名。○秦之始强如此。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孝公卒,子惠文王立;卒,子武王立;卒,立异母弟,是昭襄王也。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汉中、巴、蜀三郡,并属益州。膏腴,土田良沃也。要害,山川险阻也。○秦之又强如此。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宗缔交,相与为一。以一离六为衡,以六攻一为从,故衡曰连,从曰合。缔,结也。○正欲写秦之强,忽写诸侯作反衬。当此之时,齐有孟尝,田文。赵有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无忌。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极赞四君,以反衬秦之强。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赵人。徐尚、未详。苏秦、洛阳人。杜赫、周人。之属为之谋,齐明、东周臣。周最、周君子。陈轸、秦臣。召邵滑依、○楚臣。楼缓、魏相。翟景、未详。苏厉、苏秦弟。乐毅燕臣。之徒通其意,吴起、魏将。孙膑、频上声。○孙武之后。带佗驼、○未详。儿倪良、王廖留、○《吕氏春秋》曰:“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二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田忌、齐将。廉颇、赵奢皆赵将。之伦制其兵。此段申明“以致天下之士”一句,极写诸侯得人之盛,以反衬秦之强。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叩,击也。关,函谷关。○此正接前“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句,作一逼,紧陗。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族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谓齐、楚、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也。镞,箭镝也。○上写诸侯谋弱秦,何等忙;此写秦人困诸侯,何等闲。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初点连衡,次点合从,三叙约从离横,四叙从散约解,段落井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军败曰北。橹,大楣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极言秦之强,总是反跌下文。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卒,子庄襄王立。享之日浅,国家无事。虚叙带过。
及至始皇,方说到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六世,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振,举也。策,马箠也。振长策,以马喻也。二周,东、西周也。履至尊,践帝位也。六合,天地四方也。敲扑,皆杖也。短曰敲,长曰扑。○四句亦只一意,极言始皇之强,非一辞而足也。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非一种也。桂林,今郁林。象郡,今日南。百越之君俛同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言任性命于狱官也。○极写始皇之强。乃使蒙恬秦将。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极写始皇之强。○前历言秦之强,以其善攻,以下言始皇不善守。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燔,烧也。百家言,经、史之类。黔,黑也。秦谓民为黔首,以其头黑也。隳灰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的,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隳,毁也。兵,戎器也。咸阳,秦都。锋鍉,兵刃也。始皇销锋鍉,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庭中。○始皇愚民、弱民,适所以自愚、自弱,伏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一句。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断华山为城,因河水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叠上两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问也。谁何,言谁敢问。○极形容始皇之强盛,比从前更自不同。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东有函谷关,南有峣关、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中,故曰关中。金城,言坚也。秦始皇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自废先王之道至此,正说秦皇之过,看来秦过,亦只是自愚自弱。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殊俗,远方也。○临说尽,又一振,笔愈缓,势愈紧。然而二字一篇大转关。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秋,陈涉等起。瓮牖,以败瓮口为牖也。绳枢,以绳系户枢也。氓隶,贱称。迁徙之徒,谓涉为戍渔阳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不及中等庸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范蠡之陶,自谓陶朱公,治产积十九年之间,三致千金。猗顿闻朱公富,往问术,十年间,资拟王公。故富称陶朱、猗顿。○陈涉既非其人,又无其资。蹑足行伍之间,俛同勉起阡陌之中,率罢同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俛起,不得已而举事也。阡陌,道路也。○不成军旅。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杰竿为旗,揭,高举也。斩木为兵,而无锋刃,举竿为旗,而无旌旛。○不成器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同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云集响应,如云之集,如响之应也。赢,担也。景从,如影之随形也。○前写诸侯如彼难,此写陈涉如此易,反照作章法。
且夫转笔会全神。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郩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同戟矜同,音芹,不铦仙于钩戟、长铩晒也;耰,锄柄。矜,矛柄。铦,利也。铩,长矛。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涉谪戍渔阳。抗,敌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曩时,六国之士。○总承前文,两两比较,句法变换,最耐寻味。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略作一顿。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叠上意又作一飏,文势愈紧。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招,举也。九州之数,秦有雍州,余八州,皆诸侯之地。○收前半篇。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陈涉为首倡。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死人手,谓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收后半篇。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出一篇主意,笔力千钧。
秦孝公占据着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们牢固地守着,等待时机夺取周室政权,有席卷天下、兼并各国、包罗四海的大志,吞并八方的雄心。这时候,商鞅辅助他,对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和纺织,整修攻守的武器,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各国诸侯相斗。因此秦国轻而易举地取得西河以外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人旧业,遵循前代策略,向南取得汉中,向西攻下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土地,收取了险要的州郡。各国诸侯害怕,集合结盟,谋议削弱秦国,不惜用珍贵的器物、贵重的财宝和肥沃的土地,来招致天下贤才,用合纵策略缔结盟约,相互结合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很聪明而又正直、讲信用,宽厚而又爱人,尊敬贤者,重视士人,约成合纵来拆散秦国的连衡策略,聚集了韩、魏、燕、赵,宋,卫、中山等国的人民。因此六国的士人之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样一些人替他们沟通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样一批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百万的军队,直冲函谷关攻打秦国。秦国开关迎战,九国的军队就退却逃跑了,不敢前进。秦国没有损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诸侯已经疲困了。于是合纵拆散,盟约瓦解,各国争割土地贿赂秦国。秦国有余力利用六国的弱点来制服他们,追逐失败逃亡的敌人,杀死上百万敌军,流血可以浮起大盾。秦国乘着这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各国的土地。强国请求臣服,弱国到秦国去朝拜。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日子很短,以致国家太平无事。
到了始皇,发扬六代君主遗留下来的功业,挥动长鞭驾御天下,吞并东周、西周,灭亡了各国诸侯,登上至高无上的帝位,控制了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人民,声威震动四海。他向南攻取百越土地,在那里设立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系上绳子,表示投降,听命于秦朝的下级官吏。于是始皇又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并守卫着这道屏障,使匈奴后退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向南来放马,士兵不敢张弓来报仇。接着废除先王的遗教,烧毁诸子百家的书籍,以便使百姓愚昧。毁坏著名城市,杀戮英俊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熔刀箭,把它铸成十二个铜人,用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然后沿着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上凭亿丈高的城池,下临深不可测的河水,用这些作为十分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的弓弩,守在险要的地方;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拿着锐利武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险固,千里的城郭像铜铸铁浇般,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年不朽的功业了。
始皇死后,他留下的威势还震撼着边远的地区。然而陈涉这个出身贫苦,没有土地的农民,被征发戍守边地的人,才能比不上普通人,没有仲尼、墨翟的智慧,也陶朱、猗顿的财富。他参加在士卒的行伍之中,奋起于田野之间,带领着几百个疲惫的戍卒,转过身来攻打秦国。砍断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一样汇拢而来,象回响一样应声而起,背着粮食象影子跟着形体一样跟着他。山东各地的英雄豪杰,就一齐起来把秦国消灭了。
再说,秦国的力量并没缩小和削弱,雍州的土地,山、函谷的险要,依然如旧。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君主尊贵;锄、耰和枣木棍,不比钩戟和长矛锋利;被谪戍边的一帮人,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本领,比不上以前的谋士。然而成败却发生了异常的变化,功业的成就恰好相反。假使山东各国与陈涉计量长短,比较大小,较量势力,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是秦国凭着一点点地方,后来达到拥有万乘兵车的帝王的权力,攻取八州,使本来和秦国同等地位的六国来向他朝拜,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此后秦国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所有,把山、函谷关作为他的宫殿。但是陈涉一个人起来发难,秦王朝的宗庙就完全毁灭了,秦王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而攻打天下和守卫天下的形势已经不相同了啊。
【末评】
《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笔鞭紧,波澜层折,姿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三叹之致。
【汇评】
真德秀《文章正宗》:谊之论秦,备述本末,而断以两言,可谓至矣。然谊之意以攻守为二涂。用权谋以攻,而用仁义以守,然后为得。汉初豪杰,所见大抵如此。故陆贾有逆取顺守之言,而谊亦为攻守异势之说。岂知三代之得天下与守天下,初无二道乎?此谊之学,所以为杂于申、韩。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林云铭《古文析义》:《过秦论》乃论秦之过。三篇中而此篇最为警健。秦之过,止在结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二句。通篇全不提破,千回万转之后,方徐徐说出便住。从来古文无此作法。尤妙在论秦之强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再转入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段段看来,都是到山穷水尽之际,得绝处逢生之妙。此等笔力,即求之西汉中,亦不易得也。
浦起龙《古文眉诠》:俗解通篇四分之三,笼统说作秦强,全无曲势;末句“攻守”二句,又如疣。予自少疑之,岂知前要托高九国,与后捺低陈涉相照。托高则以一当九,难矣,而秦反远攻;捺低则以暴击弱,易矣,而秦惟恃守。恰将九国之众、陈涉之微,分头激射,两路拶逼,如此夹出后段,加倍精采。藏曲于直,故得势。而结尾两言,更字字实落矣。神物无方,固未易识。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通篇俱是写“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细玩上方评语自明。其文平铺直叙中具纵横驰骋、向背往来。“且夫”以上是叙事,“且夫”以下是议论。其实叙事内原带有议论,议论内亦兼有叙事,变化错综,不可端倪。至段落之长短相间,承接之虚实相生,句调之整齐参差相杂,更觉笔墨到处,皆妙难尽述,读者当一一细心领取。篇内“当是时”凡两见,“于是”凡四见,“然后”字、“然而”宇亦各两见,似复非复,亦足见文家老横,细心人当自辨之。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仁义不施,攻守异势,是一篇过秦主意。却妙在藏过一边,千回万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又千回万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正不知过在何处。后一点醒,令人豁然,遂觉始皇强暴不仁,并吞不义,其过遂不可言。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过秦论》三篇,合成只一篇耳。第一篇专讲气势。说得极高兴处,却露出败兴样子。着眼在“仁义不施,攻守势异”一语,为画龙之点睛。然初不说明,只说他前胜后败,一个闷葫芦中贮了无数机关,使人扪索不得。难在一层后,又是一层。只不说秦之所以失天下之故,但言关中形胜如此,兵力如此,诸侯败衄又至于此,宜在万不可败之列,何以竟至一败涂地?及到“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语,在文势似成结穴,忽又振起“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句,似有百倍之神力,从积压在万钧之下,忽然以扛鼎之力,打挺而起,真非贾生力量不及此也。
◆秦始皇像◆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贾谊治安策一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贾谊治安策一
《汉书》
【题解】
《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立国险固,诸侯强大,则必与天子有相疑之势。○开口便吸尽全篇。下数朔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爽,忒也。上疑下,必讨,则下被其殃而不能全;下疑上,必反,则上爽其忧而不能安。○是立言大旨。今或亲弟谋为东帝,谓淮南厉王长。文帝六年,谋反,废死。亲兄之子西乡向而击,谓齐悼惠王子兴居为济北王,闻文帝幸太原,发兵反,欲击取荥阳,伏诛。今吴又见告矣。吴王濞,高帝兄刘仲之子,不循汉法,有告之者。天子春秋鼎盛,鼎,方也。○一。行义未过,二。德泽有加焉,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因三国之反,乃知他国未有不思反者。然而天下少安,何也?一转,揠入事情吃紧处。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所以一时暂安。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贯,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逆推将来,指陈利害,诚远谋切虑。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反剔治安,下语斩截。
黄帝曰:“日中必熭卫,操刀必割。”熭,晒也。○喻时不可失。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全安,谓全下安上。不肯早为,已迺同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景之,堕,毁也。抗刭,谓举其头而割之也。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季世,末世也。○此言欲全骨肉之属,当及今早图。语带痛哭之声。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尚惮”一句,指不肯早为。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无位、无时、无助。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设一难。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一不能。假设天下如曩时,高帝之时。淮阴侯尚王楚,韩信为楚王,人告信欲反,遂械信,赦为淮阴侯。黥布王淮南,英布为淮南王,反,高帝自往击之。彭越王梁,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韩信王韩,故韩王孽孙信,与匈奴反太原,高帝自往击之。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张敖嗣父耳为赵王,赵相贯高等谋弑高帝,事觉夷三族,赦赵王敖为宣平侯。卢绾王燕,陈豨在代,陈豨以赵相国守代地反,人言豨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豨所,与阴谋,绾遂亡入匈奴。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又设一难。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二不能。天下淆乱,高皇帝与诸公併同并起,淆,杂也。○忽论高帝。非有仄同侧室之势以豫席之也。礼,卿大夫之支子为侧室。席,藉也。言非有侧室之势为之资藉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厪同僅得舍人,中涓、舍人,皆官名。材之不逮至远也。角材臣之。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悳同德至渥也?渥,厚也。○身封王之。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七年,高帝五年至十一年。九反,韩王信、贯高、淮阴、彭越、英布、陈豨、卢绾并利几五年秋反为八,其一人盖燕王臧荼,五年十月反。○引高帝毕。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角,校也、竞也。○无材以制其力。又非身封王之也,无德以服其心。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缴应上段。○三不能。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诿,托也。尚可诿言信、越等以疏故反,故“请试言其亲者”。亲者亦恃强为乱,明信等不以疏也。假令悼惠王王齐,高帝子肥。元王王楚,高帝弟交,中子王赵,高帝子如意。幽王王淮阳,高帝子友。共恭王王梁,高帝子恢。灵王王燕,高帝子建。厉王王淮南,高帝子长。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又设一难。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四不能。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言诸王皆谓与天子为昆弟,而不论君臣之分,无不欲同皇帝之制度而为天子之事。意见下文。擅爵人,赦死辠,同罪。甚者或戴黄屋,黄屋,天子车盖之制。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不轨,不修法制也。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致,至也。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圆视而起,圜,惊视也。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啓其口,匕比首已陷其胸矣。悍,勇也。冯敬,冯无择子,奏淮南厉王反,始欲发言节制诸侯王,为刺客所杀。○细写“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一句。陛下虽贤,谁与领此?领,理也。○亦缴应上段“不能”之意。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三句总收上文亲疏二段。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指韩、彭、陈豨言。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指淮南、济北言。其势尽又复然。殃旤同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再总收一笔。下入喻。
屠牛坦屠牛者,名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同钝。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械也。理解,支节也。至于髋宽髀彼之所,非斤则斧。髀上曰髋,两股间也。髀,股骨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绝好分剖。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婴,触也。臣以为不缺则折。因喻入议,笔甚陗劲。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二国皆反诛,何不终用仁厚?势不可故也。○自难自解,妙。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连用“则又反”三字,有致。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秦时鄱阳令吴芮,汉为长沙王。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形势弱,故不反。○细数反国,忽带写一不反者,反复乃益明。曩令樊、郦力、绛、灌樊哙,封舞阳侯。郦商,封曲周侯。周勃,封绛侯。灌婴,封颍阴侯。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承上七国。令信、越之伦韩信、彭越。列为彻侯而居,彻侯即通侯。虽至今存,可也。承上长沙。○用反言洗发正意,笔情逸冷。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接句爽捷。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海,○菹醢,肉酱。则莫若令如樊、郦等;将两层作结,下一层入正意。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此句为一篇纲领,从前许多议论,皆是此意。此下天下咸知陛下之明、之廉、之仁、之义,正众建诸侯之效。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一业。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若干,豫设数也。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皆然。正所谓“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也。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须,侍也。○子孙少者,有以处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诸侯之地有罪见削而入于汉者,为迁徙其国都及改封其子孙,亦以众建之数偿还之。○国既灭者,有以处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二业。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同背畔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三业。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利几,项氏将,降汉,侯之颍川。高帝至洛阳,举通侯籍召之,利几恐,遂反。柴奇、开章之计不萌,柴奇、开章,皆与淮南王谋反者。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四业。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赤子,幼君也。植,直也。遗腹,君未生者。朝委裘,以君所常服之裘,委之于位,受群臣之朝也。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五业。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总收一句,下又入喻,申言当及今早图意,作收煞。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肿。○肿足曰瘇。一胫形去声之大几如要同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同伸,一二指搐触,身虑无聊。搐,动而病也。聊,赖也。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辨鹊,不能为已。扁鹊,良医。○不能为,与上“不肯早为”、“久不为此”两“为”字相应。病非徒瘇也,又苦职盭同戾。○足掌曰。盭,言足反戾不可行也。○又从病瘇上推进一层。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王郢。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王戊。惠王之予,亲兄子也;王襄。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王侧。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谓亲子弟。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谓从弟之子、兄子之子。○“亲”“疏”二字,应前作结。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盭。病瘇,喻疏者制大权。盭,喻亲者无分地。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建立起来的诸侯王国力量强大,一定会产生同朝廷互相疑忌的局面,臣下常常遭受灾祸,皇上常常担心忧患,实在不是安定朝廷保全臣民的办法。现在有天子的亲弟弟阴谋在东方做皇帝,亲哥哥的儿子也向西袭击朝廷,如今吴王谋反又被告发了。皇上年富力强,做事合乎道义,没有过错,恩惠超过了从前,尚且这样,何况最大的诸侯,权力比他们还大过十倍的呢!然而天下局势稍为安定,是什么原因呢?大国的王侯,还没有长大成人,汉朝所安置的太傅和国相,正在掌权。几年以后,各国诸侯王大部分都长成气候,血气旺盛,汉朝的太傅、国相,只好声称有病,而被辞退,他们从县丞和县尉以上普遍安置自己亲信的人,这样,他们和淮南王、济北王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两样呢?这时候要做到安定,即使尧舜也办不到。黄帝说:“太阳到了中天,就必定要晒东西;刀子拿在手里,就必定要宰割东西。”现在按这个道理去做,那么安上全下是很容易的。不肯早做,却要等毁坏自己骨肉之情自相残杀,这难道和秦朝末年有什么不同吗?
凭着帝王的地位,乘现在的时机,靠上天的保佑,还怕采用转危为安,变乱为治的措施。假使陛下处在齐桓公的地位,难道不去纠合诸侯来匡正天下吗?我又知道陛下一定有所不能做的了。假使天下象从前,淮阴侯还当楚王,黥布当淮南王,彭越当梁王,韩信当韩王,张敖当赵王,贯高当国相,卢绾当燕王,陈豨还在代地,假使这六七位王侯都没有死,在那时候陛下登上帝位能够觉得自己安全吗?我有理由知道陛下不能够了。当年天下混乱,高皇帝和那些王侯一同起义,没有宗族的势力可以作为事先准备的依靠,那些王侯侥幸的才做中涓,其次只做到舍人,他们的才能远远不及高帝。高皇帝凭着圣明威武,当上皇帝,分割肥沃的土地,来封他们作诸侯王,他们多的有一百余城,少的才三四十县,这种恩德是最优厚的了。但是后来七年之内,谋反的事件就有九起。陛下和那些王侯,不是亲自和他们较量才能使他们臣服的,也不是亲自封他们为王侯的。高皇帝还不能因此得到一年太平,所以我知道陛下也是不能得到太平的。
但是还有可以推托的说法,就是这些人都是疏远的异姓。请允许我试着谈谈那些亲近的。假使悼惠王作齐王,元王作楚王,中子作赵王,幽王作淮阳王,共王作梁王,灵王作燕王,厉王作淮南王,这六七位王侯都没有死,那时候陛下登帝位,能够安定吗?我又知道陛下是不能够的。像那几个王,虽然名义是臣,实际都有自己和天子就像平民兄弟之间的关系一样的想法,没有一个不想用天子的仪制而自己做天子的。他们擅自给人封官爵,赦免死罪,甚至有的乘张着黄伞盖的帝王车,汉朝的法令不能推行了。就是像厉王那样不遵守朝廷法制,命令他,他不肯听从,召见他,他哪里肯来呢?幸而来到,法令又怎么可以用到他身上呢?触动了一个亲属,天下侯王就瞪着眼睛起来反对了。陛下的大臣,即使有勇敢得像冯敬一样的人,刚刚张开嘴,短刀已经刺进他的胸口了。陛下即使贤明,同谁来治理这些事呢?所以关系疏远的一定会发生危害,关系亲近的一定会阴谋叛乱,这是已经这样证明的了。那些异姓王侯倚仗力量而暴动的,汉朝已经侥幸地战胜他们了,可是没有改变所以叛乱的根源。那些同姓王侯沿着老路起来作乱,已经有凭据了,这种形势完全又会重新这样出现。灾祸的变化,不知道向哪里转移,贤明的帝王遇到这种形势,还不能使国家安定,后代打算怎么样呢?
屠牛坦在一个早晨宰了十二条牛,可是他的刀刃不会钝,原因是他的排击剥割,都是在骨肉间隙处剖解的。至于两股间和腿骨之处,不用砍刀就用斧头。那种仁义恩德,是主上的刀刃;权力和法制,是主上的砍刀和斧头。现在的诸侯王,都是许多胯骨和腿骨,放弃砍刀和斧头不用,却要用刀刃去碰它,臣认为刀子会非缺即断。那么为什么又不能把仁义用到淮南王、济北王身上去呢?形势不许可啊。
臣暗地考察以前的事迹,大都是势力强大的先造反,淮阴王作楚王,势力最强大,就最先造反;韩王信倚仗胡人势力,就又起来造反;贯高依靠赵国,就又造反;陈豨兵精,就又造反;彭越倚仗梁国,就又造反;黥布倚仗淮南,就又造反;卢绾最弱小,就最后造反。长沙王才二万五千户罢了,功劳最少,却保存得最完全,关系较疏,却对朝廷最忠诚,这不只是他的性格和诸王不同,而是形势使他这样的。假使从前樊哙、郦商、绛侯、灌婴等,各占几十个城,作了诸侯王,现在就已经衰败、灭亡是可能的;假使韩信、彭越这一班人,封为通侯而安居,就是到现在还存在也是可能的。那么治理天下的大计也可以知道了。要使那些王侯都忠心归顺,那么不如使他们和长沙王一样;要使臣下不犯剁成肉酱的大罪,那么不如使他们像樊哙、郦商等一样。要使天下太平安宁,不如多建立诸侯小国而少给他们权力。权力小,就容易用法制去指挥;地方小,就不会有叛乱之心。如果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指使臂膀,臂膀指使手指,没有不服从的。诸侯王不敢生邪心,像车辐集中在车毂那样,都听天子的命令。就是老百姓,也感到天下是平安的,所以天下都知道陛下的贤明。分封土地,规定制度,使齐、赵、楚各成为若干小国,让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按次序各人接受祖宗的分地,一直到土地分完为止。燕、梁各国都是这样。那些地多而子孙少的,也建立若干小国,空着王位,等待他们的子孙生下,全部让他们为王。诸侯的土地,大量削减归汉朝的,迁徙他的国都,等到封他的子孙时,便如数偿还。一寸土地和一个人,天子都没有从中图利,确是只为国家的安定太平而已。所以天下都知道陛下的清廉。地制一定,凡是皇族的子孙,没有人担心不能封王,臣下没有背叛的心思,朝廷没有讨伐杀戮的意图,所以天下都知道陛下的仁德。法律制定,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没有人违背,贯高、利几等阴谋不会产生,柴奇、开章等谋反事件不会出现,百姓都趋向善良,大臣表示归顺,所以天下都知道陛下的道义。这样,即使让幼主即帝位,天下也会平安,即使立一个遗腹子,让臣下朝拜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裘,天下也会不乱。当时太平,后代称诵圣德。一举而五项功业都成,陛下怕什么而长期不敢这样做呢?
现在天下的形势,正像害着严重的脚肿病,一条小腿粗得几乎像腰,一个脚趾大得几乎像腿。平常日子不能弯曲和伸直,有一两个脚趾牵动了,全身都要感到难受。失去今天这个机会不去医治,一定会成为无法治好的病。后来即使有扁鹊,也无能为力了。病,不只是脚肿,又苦于脚掌扭折。元王的儿子,是皇帝的堂房弟弟,现在封王的人,是堂房弟弟的儿子。惠王的儿子,是嫡亲哥哥的儿子,现在封王的,是哥哥儿子的儿子。嫡亲的子弟有的还没有分封土地,要靠他们来安定天下;疏远的人有的却掌握着大权,能够用来威逼天子。我所以说:不但害了脚肿病,又苦于脚掌扭折。可以叫人痛哭的,正是这种病啊。
【末评】
是篇正对当时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发论,主意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难;此句以后,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结总是勉以及时速为之意。虽只重少同姓之力,却将异姓层层较量,尤妙于宾主之法。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幼闻人说:韩昌黎如海,苏东波如潮。便寻二公文章反复再读,深信海之与潮,果有如此也。既而忽见《贾生列传》,读其治安全策,乃始咋舌怪叹。夫此则真谓之海矣:千奇万怪,千态万状,无般不有,无般不起。则真谓之潮矣:来,不知其如何忽来;去,不知其如何忽去。总之,韩、苏二公文章,纵极汪洋排荡时,还有墙壁可依,路径可觅。至于此文,更无墙壁可依,路径可觅。少年初见古文,便先教读一万遍,定能分外生出天授神笔。
林云铭《古文析义》:贾太傅政事疏,语语皆可诵法。其最切于汉朝国势之大者,莫如“痛哭”一策。劈头云“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一句,是其利病关头。中段云“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是其处置要着。人亦知之,但其行文反复处,曲折尽态。
浦起龙《古文眉诠》:贾策断推西京文第一。有家令之峻刻,而术非名法;有广川之醇茂,而气更英多。急势缓势相衔,夹喻夹正入化。辟尽眉山匠巧。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主意又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是处置同姓妙着。细玩通体,文意自明。前面许多议论,皆为此而发。后幅五业之附,则极陈治安之要,以歆动之。末归到痛哭上作结。词旨本自可晓,而其文势苍莽,笔力纵横,非细心人竟莫窥其旨意之微妙,及其界画之分明矣。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本末详明,首尾该贯,可谓通达当世之务。特其明目张胆,无所忌讳,未免有激发暴露之气,其才则然也。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读书录》:奏疏以汉人为极轨,而气势最盛、事理最显者,尤莫善于《治安策》,故千古奏议推此篇为绝唱。可流涕者少一条,可长太息者少一条,《汉书》所载者,殆尚非贾子全文。……贾生为此疏时当在文帝七年,仅三十岁耳,于三代及秦治术无不贯澈,汉家中外政事无不通晓,盖有天授非学所能几耳。奏议以明白显豁、人人易晓为要,后世读此文者,疑其称名甚古,其用字甚雅,若仓卒不能解者,不知在汉时乃人人共称之名、人人惯用之字,即人人能解也。
◆晁错像◆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是中国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颍川(今河南禹县城南晁喜铺)人。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汉书》
【题解】
《汉书·邹阳传》:邹阳,齐人也。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阳与吴严忌、枚乘等俱仕吴,皆以文辩著名。久之,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阳奏书谏。为其事尚隐,恶指斥言,故先引秦为谕,因道胡、越、齐、赵、淮南之难,然后乃致其意。……吴王不内其言。是时,景帝少弟梁孝王贵盛,亦待士。于是邹阳、枚乘、严忌知吴不可说,皆去之梁,从孝王游。
邹阳齐人。从梁孝王景帝少弟。游。阳为人有智略,忼慨不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介,间厕也。胜、诡,皆孝王客。胜等疾阳,恶之孝王。恶,谓谗毁也。孝王怒,下阳吏,将杀之。阳乃从狱中上书曰: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忠”“信”二字,一篇关键。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起便跌宕。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荆轲为燕太子丹西刺秦王,精诚格天,白虹为之贯日。白虹,兵象。日为君,为荆轲表可克之兆。太子尚畏而不信也。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其精诚上达于天,太白为之食昴。太白,天之将军。昴,赵分也。将有兵,故太白食昴。昭王尚疑而不信也。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变,动也。谕,晓也。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尽其计议,愿王知之。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言左右不明,不欲斥王也。讯,鞠问也。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熟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楚卞和得玉璞,献之武王。王示玉人,曰:“石也。”刖其右足。武王没,复献文王,玉人复曰:“石也。”刖其左足。至成王时,抱其璞哭于郊。乃使玉人攻之,果得宝玉。李斯竭忠,胡亥极刑。秦始皇以李斯为丞相,始皇崩,二世胡亥立。杀李斯,具五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纣淫乱不止,箕子阳狂为奴。接舆,楚贤人,阳狂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比于强谏,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遂剖比干观其心。子胥自刎,吴王夫差取马革为鸱夷形,盛子胥尸,投之江。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以上自谓忠而获罪,信而见疑,故引荆轲、卫先生之事明之,又引玉人、李斯、比干、子胥足其意,是为第一段。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白头,初相识至头白也。倾盖者,道行相遇,驻车对语,两盖相交,小敧之义也。何则?知与不知也。提出“知”字,开下文之论端。故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于期为秦将,被谗,走之燕,始皇灭其家,又重购之,会燕太子丹遣荆轲欲刺秦王,无以为藉,于期自刎首,令荆轲赍往。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王奢,齐臣也,亡至魏,其后齐伐魏,奢登城谓齐将曰:“今君之来,不过以奢故也,义不苟生,以为魏累。”遂自刭。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为真知。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苏秦说齐宣王,使还燕十城,又令闵王厚葬以弊齐,终死于燕,是苏秦不出其信于天下,于燕则为尾生之信也。尾生,古之信士,守志亡躯,故以为喻。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白圭为中山将,亡六城,君欲杀之,亡入魏,文侯厚遇之,还拔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应醒“知”字。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寺以駃决騠;题;○反食苏秦以异味。駃騠,骏马名。白圭显于中山,拔中山而尊显。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壁。反赐白圭以奇珍。○又申说一遍。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以上思其见疑获罪之由,皆因于知与不知,故历引王奢、樊于期、苏秦、白圭证之。是为第二段。
◆荆轲像◆
荆轲,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秦时涿县人(今河北省涿州市),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承上起下。昔司马喜膑频上声脚于宋,卒相中山;司马喜,六国时人。膑,刖刑,去膝盖骨。范雎拉蜡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范雎,魏人,魏相魏齐疑其以国阴事告齐,乃掠笞敷百,拉胁折齿,后入秦为相,封为应侯。拉,亦折也。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画,计也。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以之自况。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申徒狄,殷末人,自沉于雍州之河。徐衍负石入海。徐衍,周末人,负石自投于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虽不见容,终不苟且朋党于朝,以感动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百里奚闻秦缪公贤,欲往干之,乏资,乞食以自致。宁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宁戚为人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又将相知意结,下复就嫉妒深一层说。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子冉,子罕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美金见毁,众共疑之,数被烧炼,以致销铄。谗佞之人,肆其诈巧,离散骨肉,而不觉知。○偏听独任,痛心千古。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秦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齐任子臧,威、宣二王所以强盛。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公听并观,与上偏听独任相反。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朱,丹朱,尧子。象,舜弟。管、蔡,管叔、蔡叔。○上无朱、象、管、蔡,忽然插入,古文奇恣不抱如此。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以上思其不见知之由在于无朋党之私,被谗佞之口,故引司马喜、范雎、申徒狄、徐衍四人为无朋党之证,引齐、秦、宋、鲁四君为信谗、不信谗之证。是为第三段。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燕王哙欲禅国于其相子之,国乃大乱。田常,陈恒也,齐简公悦之,而被弑。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武王克商,反其故政,乃封修之。孕妇,纣刳妊者,观其胎。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亲其仇,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寺人披为晋献公逐文公,斩其祛,后文公即位,用其言以免吕卻之难。管仲射中桓公带钩,而用为相。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桓、文欲善无厌。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同擒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秦孝公用卫鞅,封为商君,后犯罪以车裂之。越王勾践用文种,败吴王夫差,后被谗赐死。○秦、越待士,有始无终,不能欲善无厌也。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乌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孙叔敖三为楚相,三去之而不怨悔。楚王闻陈仲子贤,欲以为相,仲子夫妻相与逃而为人灌园。○恐始荣而终败也。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士有功可报者思必报。披心腹,披,开也。见情素,堕肝胆,堕,落也。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待士有终,与之穷达如一,无所吝惜于士也。则桀之犬可使吠废尧,跖之客可使刺由,跖,盗跖。由,许由。此言被之以恩,则用命也。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轲湛同沉七族,要腰离燔妻子,荆轲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其族坐之。湛,没也。吴王阖闾欲杀王子庆忌,要离诈以罪亡,令吴王燔其妻子,要离走见庆忌,以剑刺之。岂足为大王道哉!言士皆乐为之用也。○以上思其朋党得援、谗佞得行,皆因于人主之不能欲善无厌,故历引桓、文、秦、越反复明之。是为第四段。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同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勉者。眄,目偏合也。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盘木根柢底,轮囷屈平声离奇,蟠木,屈曲之木也。柢,根下本也。轮囷离奇,委曲盘戾也。而为万乘器者,万乘器,天子车舆之属。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容,谓雕刻加饰。○突出奇喻,振起一篇精神。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随侯珠、和氏璧。秖同只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游,谓进纳之也。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复说一遍,更有味。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贫羸,衣食不充而羸瘦也。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伊尹、管仲。怀龙逢旁、比干之意,龙逢,亦纣忠臣。○激昂自负语。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怀才不遇,宜有此愤激。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遥钧之上,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盖云周回调钧耳。言圣王制驭天下,亦犹陶人转钧也。而不牵乎卑乱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比首窃发;荆轲至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为先言于秦王,秦王见之,献督亢之地图,图穷而匕首见。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西伯出,遇吕尚于渭之阳,与语,大悦,因载归。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太公非旧人,若乌鸟之暴集。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单顶“用乌集而王”说。今人主沉谄谀之辞,牵帷廧同墙之制,言为臣妾侍帷墙者所牵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不羁,言才识高远,不可羁系也。皁,食牛马器。此鲍焦所以喷于世也。鲍焦,周之介士,怨时之不用己,采疏于道,抱木而死。○此段言人君待士不可信左右之人。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同砥厉同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胜母,不孝。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朝歌,不时。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寥廓,空大也。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同窟。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应起“忠”、“信”二字。○此段言士之自处,不肯附左右之人。○以上言世主必欲左右先容,而贤者宁有伏死岩穴,以自明其志。是为第五段。
邹阳在梁孝王那里做官。邹阳为人聪明而有谋略,胸怀大志,不肯逢迎苟合。他的地位居于羊胜、公孙诡之间。羊胜等人忌恨邹阳,就向梁孝王谗谤邹阳。梁孝王发怒,把邹阳交给执法官吏议定罪名,准备杀他。邹阳就从狱中上书说:
“小臣听说:‘忠诚的人没有不得到报答的,诚实的人不会被人怀疑的。’我常常认为是对的,现在明白这只是句空话罢了。从前荆轲敬仰燕太子丹的义气,他的忠心使天上出现了白色长虹穿日而过,太子丹反而很不放心。卫先生替秦国策划长平战事,天上出现了太白食昴,昭王却感到怀疑。他们的那种忠诚已感动了天地,使天象发生了变化,可是他们的忠信仍然不能使两个主上了解,难道不是可悲的事情吗?现在小臣竭尽忠诚,把想法说完,希望大王了解,可是大王不明真相,还是听信狱吏的审讯,使小臣被天下人所怀疑。这样,就是让荆轲、卫先生再活着,燕太子和秦王还是不觉悟的。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
“从前卞和献宝玉,楚王砍了他的脚,李斯竭尽忠心,胡亥处以酷刑。因此箕子假装疯狂,接舆隐居避世,就是害怕遭到这种灾难啊。希望大王仔细考察卞和、李斯的诚意,先不要像楚王和胡亥那样轻信谗言,不要使小臣被箕子、接舆所讥笑。小臣听说比干遭到剖心,伍子胥被装进皮袋投入长江。小臣当初不相信,现在才知道了。希望大王仔细考虑,稍加怜惜。
“俗语说:‘有的人虽然相处到头发白了,还是和新交时一样;有的人在路上相遇一下,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为什么?这是因为有相知和不相知的区别。所以樊於期逃离秦国到了燕国,把自己的头奉给荆轲,以便他去完成燕太子丹的事情;王奢离开齐国到魏国,在城头上自杀,用来退了齐兵,保存了魏国。王奢、樊於期同齐、秦不是新交,而同燕、魏不是旧交,他们离开齐、秦两国,为燕、魏两君出死力的原因,是燕太子丹和魏君的行动符合他们的志愿,以致他们无限地仰慕道义。因此,苏秦对天下不讲信义,但对燕国忠实,可说是燕国的尾生了;白圭在战争中失去中山的六城,却替魏国攻取了中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诚实而取得了相互了解。苏秦当燕国的宰相,有人向燕王谗谤他,燕王捏着剑柄发脾气,反而把好马杀了给苏秦吃;白圭因为攻取中山后得到显贵,有人在魏文侯面前讲他的坏话,文侯反而把夜光之璧赐给白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两个君主和两个大臣,能够肝胆相照,相互信任,怎么会被流言蜚语所改变呢?
“所以女人不分美丑,进了王宫就被妒忌;士人不分贤与不贤,到了朝中就被憎恨。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到膑刑,终于当了中山国的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掉了牙齿,终于被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相信自己必定能够成功的计划,他们放弃了朋友的私情,只依靠少数人的交谊,所以不能避免遭到别人嫉妒。因此,申徒狄投身雍水,徐衍背着石头投进海里,他们为当时所不容,他们坚守正义,不肯贪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在朝中结党营私,用来动摇主上的心思。所以百里奚在路上乞食,秦穆公把朝政委托给他;宁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把国家交付给他。这两个人难道向来在朝做官,借着国君身边的人替他说好话,然后取得两位国君的任用吗?这是因为他们和君主心心相印,行为相合,坚固得如同胶漆一样,兄弟也不能离间,难道会被许多人说的坏话所迷惑吗?所以偏听一面之词,就会产生奸人邪说,偏信一个人,就会造成祸乱。从前鲁君听了季孙的话驱逐了孔子,宋君听了子冉的计策囚禁了墨翟。凭着孔子、墨翟的口才,还不能避免坏人的诬陷,而两个国家也因此遭到了危害。为什么呢?因为众口毁谤可以熔化金石,谗言可以销毁骨肉之情。秦国任用西戎人由余,就在中国称霸;齐国任用越国人子臧,就使威王、宣王两代君主强盛起来。这两个国君难道受世俗牵制,被一面之词束缚了吗?他们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物,贤明的名声流传于世。所以意见相合,即使是吴、越两国也可以成为兄弟,由余、子臧就是这样;意见不合,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变成仇敌,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这样。如果当今君主真正能够做到齐、秦两国国君的明察,放弃宋、鲁两国国君的偏听,那末五霸也不足以比拟,三王也容易做到了。
“因此圣明的君主觉悟,抛弃子之的那种心术,也不喜欢田常的才能,封比干的后代,修理孕妇的坟墓,所以功名事业可以覆盖天下。为什么呢?因为求善的心理是不会满足的呀。晋文公亲近仇敌,就强大起来成为诸侯的霸主;齐桓公任用仇人,就能匡正天下。为什么呢?因为心意慈善仁爱,恳切真诚,不是用空话所能代替的。至于那秦国用商鞅的新法,往东削弱韩、魏两国,马上变成天下的强国,结果却把他车裂。越国采用大夫文种的计谋,破灭强大的吴国,称霸中国,最后却把他杀了。因此,孙叔敖三次免去相位,却并不悔恨。於陵子仲辞去三公的高官,替人家浇园子。现在君主果真能除去骄傲之心,怀着有功必报的意愿,诉衷心,表真情,披肝沥胆,给予深厚的恩德,始终与士人同甘苦,对士人毫不吝惜,那末夏桀的狗可以让它对唐尧狂吠,跖的门客可以使他去行刺许由。何况凭着大国的权势,借着圣王的资财呢?这样,那荆轲被灭了七族,要离烧死了妻子,哪里值得对大王说呢?
“小臣听说明月之珠,夜光之璧,黑暗的夜里,在路上向人投掷,没有一个人不会捏着剑把斜着眼睛注视的。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它无故落到了面前的缘故。屈曲的树根,盘绕奇特,却成为帝王的贵重器具,因为左右近臣已先替它雕饰过。所以无故落到面前,即使投出的是随珠和璧,只能结怨而不会感激你的恩德;如果有人先给宣扬过,那末枯树腐枝,都能建立功勋,使人不会忘掉。现在天下乡里穷居的士人,身在贫困之中,即使身怀尧、舜的治世策略,具有伊尹、管仲的才能,抱着龙逢、比干的忠心,可是平时没有像树根那样的雕饰,即使费尽精力,想对当时君主贡献忠诚,君主也一定会捏着剑把斜着眼睛怒视的。这样,使得一些没有功名的士人甚至比不上枯木腐枝的作用了。因此,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像陶人运动转轮那样,君主要独自掌握运用政权,不被胡言乱语所牵制,也不受许多人的意见所影响。秦始皇听了中庶子蒙嘉的话,相信荆轲,匕首就从暗中刺过来了;周文王在泾渭水边狩猎,把吕尚接回去,就成为天下的帝王。秦王信任了左右的人就亡国,周朝任用偶然相识的人却成就王业。为什么呢?因为他能超出左右的偏见,听取外界的议论,独自看到光明宽广的道路。假如今天君主沉溺在一片阿谀奉承声中,受到宠臣的牵制,使不受世俗约束的士人和牛马同槽,这就是鲍焦痛恨当时世俗的缘故啊。
“小臣听说穿戴整齐,在朝严肃处理国事的人,不因私情而玷污道义;重视修养、爱惜名声的人,不因私利而损害自己的品行。所以里巷名叫‘胜母’,曾子就不进去;城邑号称‘朝歌’,墨子就回转车子。现在要使天下器度宽宏的高尚士人,被威重的权力所笼络,被高贵的势位所威胁,改变自己的态度,污辱自己的品行来侍奉那些会巴结奉承的人,求得与君主亲近,那么,士人只有老死在岩洞山泽之中罢了,哪里还有竭尽忠信奔走在朝廷上的人呢?”
【末评】
此书词多偶俪,意多重复,盖情至窘迫,呜咽涕洟,故反复引喻,不能自己耳。其间段落虽多,其实不过五大段文字。每一援引、一结束,即以“是以”字、“故”字接下,断而不断,一气呵成。
【汇评】
真德秀《文章正宗》:此篇用字太多,而文亦浸趋于偶丽,盖其病也。然其论谗毁之祸至痛切,可以为世戒。
谢有煇《古文赏音》:被谗而不知所以,则其事无可辨;谗者方见信于王,则其人不可攻。故援古为喻,而复沓其间,穷极古来忠信受枉之酷,而王自悟矣。
林云铭《古文析义》:总言己必不能与胜、诡阿合,而胜、诡之谗必不可听也。虽用古过多,不免伤气,议论过多,不免伤格,然衔接处却成一片妙文。
浦起龙《古文眉诠》:只反复谗蔽之旨,不落一乞怜语,高绝。○赋者,古诗之流。此又词赋之流也。邹、枚以赋手为文章,似连而断,似断而连,层见复出,色情而缕微,其中自具清骨。若王褒、吾邱终童辈,则卑卑矣。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向读太史公赞,谓阳辞虽不逊,其比物连类有足悲者,予正病其比物连类,未免用事太多。然其论谗毁之祸,最为痛切。学者但取其长,未可以少疵短之也。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汉书》
【题解】
《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病。与卓氏婚,饶于财。故其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尝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长杨宫也。是时天子武帝。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同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兼人、兽说。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乌获,秦武王力士。庆忌,吴王僚子,阖闾尝以马逐之江上,而不能及。贲,孟贲,古之勇士,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狼虎。育,夏育,亦勇士。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从猛士引出猛兽。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石猛兽,卒猝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逸材,过于众也。不存,不可得而安存也。属车,从车。言犯清尘,不敢指斥之也。○“卒然”二字,伏下“不及”、“不暇”、“不得用”等字。舆不及还旋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旁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枯木朽株,阻险中塞道之物。○危言悚听。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轸,车后横木。起毂接轸,有如寇敌,喻祸之不远。○此段以祸恐之。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一折落下。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掘之变。衔,马勒衔也。橛,车钩心也。衔橛之变,言马衔或断,钩心或出,则致倾败以伤人也。况乎涉丰草,骋邱墟,丰,茂也。骋,驰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利,犹贪也。变,即衔橛之变。其为害也不亦难矣!此段以理谕之。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鱼,臣窃为陛下不取。结清道后行一段。
◆纳谏赐金◆
袁盎曾在霸陵劝汉文帝不可以帝王之尊而赴险驱车马弛下高坡,从而得到汉文帝的赐金奖赏。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旤同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结卒然遇兽一段。故鄙谚曰:‘家絫同累千金,坐不垂堂。’惧瓦堕而伤之。言富人之子,则自爱深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一喻更醒。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司马相如随从皇上到长杨宫打猎。这时候天子正喜欢亲自射击熊和野猪,驾车追赶野兽。相如于是就给天子上奏议劝谏,说:
“臣听说同样的人却有不同的才能,所以论气力要首称乌获,论跑得快要数庆忌,论勇敢一定是孟贲和夏育。臣愚陋,私自认为人确实有这情况,兽类也应该是这样。现在陛下喜欢越过险阻的地方,射击猛兽,如果突然遇到凶猛异常的野兽,它在不能存身的地方突然受惊奔突起来,冲到皇上车子前面,车子来不及回头,人也没有时间可以施展本领;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巧也用不上,连枯树枝、烂树根都会成为障碍,造成灾难。这好像胡、越敌军出现在皇上车子旁边,羌、夷等敌人逼近皇上的车子一样,难道不很危险吗?即使能够万分安全而没有灾祸发生,但这本来就不是天子所应该走近的啊。
“再说清道后出行,在大路中间奔驰前进,还时常有马嚼子损坏脱落,发生意外事故。何况是越过茂密的草地,驰骋在丘陵上,野地里,眼前只有贪求捕获野兽的乐趣,心里却没有留心事故的可能发生,那么造成祸害也是容易的。轻视天子的尊贵,不认为是安全的,而喜欢到那万分里有一分危险的道路上去奔驰,却认为是快乐,臣私自认为陛下是不宜做的。
“明智的人能够预见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际,有智慧的人能够避免危险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祸患本来都藏在隐蔽的地方,而发生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所以俗话说:‘家有千金的人,不坐在堂前屋檐下。’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也可以使人知道大道理。臣希望陛下留心加以考察,我将感到幸运。”
【末评】
卒然遇兽一段,写兽之骇发。清道后行一段,写人之不意。末复反复申明之,悚然可畏之中,复委婉易听。武帝所以善之也。
【汇评】
张鼐《评选古文正宗》:武帝长杨射猎,自击熊彘,真轻万乘者也。相如不敢斥言,故借兽为喻,所指者一而所讽者百也。他年帝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东龙华门,命收之不获。夫细旃广厦中犹有此变,况原野之地可勿戒乎!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一段出色写兽之骇发,一段出色写人之不意,并不作一儒生蒙腐之语,后始反复切劝之。
谢有煇《古文赏音》:以万乘之尊,而好自击熊彘,此其雄心欲逞之下,颇难从谏。相如本以辞赋为帝所爱幸,而此书复于宛转中,寓爱君之意,宜其相入之易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其行文平叙处作倒入势,总上处作生下势,对处作递势,断处作续势。初阅之,似乎实无奇,再三读之,方见其转换卸接处,笔力之高,人不能及。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段段各自发议,而实一气贯注,章法浑成,无起伏照应痕迹,高古绝伦,至极危悚,语皆出之以纾齐而不急迫。故慷慨纵谈,内正有一片忠诚和厚之意,存乎其间,足动人主之听。作奏疏者当以此为程式。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通篇只是“轻万乘之重”一句作主,见武帝长杨射猎真轻万乘者也。相如不敢斥言博浪之椎,但出色写兽之骇发,而不虞窃发之奸跃然言外。所指者一,而所讽者百也。意思婉转,深属可思。
唐介轩《古文翼》:危言动听,全是以爱君为心,可为谏法。
李陵答苏武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李陵答苏武书
《文选》
【题解】
《汉书·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土!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子卿苏武字。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同闻休畅,幸甚,幸甚!策,立也。荣问,令闻也。休,美。畅,通也。○先劳子卿。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望风,远望也。依依,愁思也。昔者不遗,远辱还答,遗,忘也。陵前与武书,武有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次谢遗书。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钩毳吹去声幕莫,以御风雨;韦,皮也。韝,衣袖。毳,毡也。幕,帐也。膻扇平声肉酪洛浆,以充饥渴;膻,羊臭。酪,乳浆。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玄冰,冰厚色玄也。惨裂,寒之甚也。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佳互动,笳,笛类,胡人吹之为曲。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边声,即笳曲、马鸣之属。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次写自初降至今日,景况之甚惨。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武帝以陵降匈奴,杀其母、妻。临年,临老之年也。鲸鲵,鱼名,《左传》:“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顿挫。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先君,谓其父当户,即广之子。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次写无数冤毒在心。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功,谓战功。罪,谓降虏。不蒙明察,谓诛及全家。陵心区区之意,即下所云欲“报恩于国主”是也。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戚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不难自杀,以表昔日之降非畏死。顾国家于我已矣,顾,念也。全家被诛,国家与我恩义已绝。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攘,奋也。辄复苟活。次明不自引决之故。左右之人,陵之左右。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洛,秪同祇令人悲,增忉刀怛耳。不入耳之欢,谓富贵之乐,忉怛,内悲也。○次写忽忽之状,非人所能解劝。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猝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自此以下,重述战败降胡之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先帝,谓武帝也,作书是昭帝时。绝域,远国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五将,谓军将有五。与陵相期不至,故称失道。陵独遇匈奴,与之合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天汉,武帝年号。言师出正朔所加之外,见其远耳。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羁,马络头也。然犹斩将搴牵旗,追奔逐北,搴,拔取也。师败曰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杀敌之易,如灭行迹、扫尘埃。枭帅,勇将也。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堪,胜也。言此时功大,不可胜此。○此段叙战胜之功,下段叙败北之故。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蝉于临阵,亲自合围。单于,匈奴号。客主之形,既不相如;陵为客,匈奴为主。步马之势,又甚悬绝。陵步卒,匈奴马骑。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昌痛,决命争首。创,伤也。以少敌众,见伤者多,然士卒用命,皆扶其创,乘其痛,争为先首而战也。死伤积恣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徒,空也。○忠勇之气凛凛。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血,泪也。○精诚有以格天人。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恐汉有伏兵。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贼臣,管敢也。先亡入匈奴,至是告匈奴以汉无伏兵。故陵不免耳。只一句说败降,极蕴藉。○以上两段,极力铺叙,以见功大罪小。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高祖自将击韩王信,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用陈平密计,始得免。○引高帝,正是自写处。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执事,汉朝执事之人也。云云,谓多言也。言皆责陵以不死而降。然陵不死,罪也。顿挫。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慷慨悲歌,如闻变徵之声。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前与苏子卿书云:“若将不死,功成事立,则将上报厚恩,下显祖考。”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妹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范蠡,越之贤也。殉,死也。吴败越,越王勾践走于会稽,后七年,用范蠡计,遂破吴。是复勾践之仇也。曹沫,鲁将,与齐三战三败,失其境土。后鲁与齐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所侵地。”桓公许之。是报鲁国之羞也。陵遂心慕此,欲为汉报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以上申“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二句。
◆苏武像◆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武为汉臣,何得不云如此?其实薄也。○跌一句,妙。昔萧、樊囚絷,萧何为民请上林苑,高祖怒,下廷尉,械系之。高祖病,有人恶樊哙党于吕氏,欲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祖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执哙诣长安。韩、彭葅醢,陈豨反,韩信在长安,欲应之。事觉,吕氏使武士缚信,斩于长乐钟室。彭越反,高祖赦之,迁处蜀道。吕后白上曰:“徙蜀自遗患,不如诛之。”遂夷三族。葅醢,肉酱。晁潮错受戮,晁错患诸侯强大,请削其地。七国反,遂诛错。周、魏见辜;周勃免相就国,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捕治之。魏其侯窦婴,坐灌夫骂丞相田蚡不敬,论弃市。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文帝欲以贾谊任公卿之位,绛、灌、冯敬之属尽害之,于是天子疏之不用,后出为长沙王太傅。梁孝王与周亚夫有隙,孝王每朝,常言其短,后谢病免相,以事下狱,呕血而死。是不展周、贾二子远举之才,谁不为之痛心哉!○讲“薄”字第一层。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先将军,谓李广也。贵臣,谓卫青也。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广为前将军,青自部精兵,而令广出东道,东道回远,迷惑失道,大将军因问失道状,广遂引刀自刭。○讲“薄”字第二层。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武奉使入匈奴,卫律欲武降,武谓:“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以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武气绝半日复息,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丁年,谓丁壮之年也。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武奉使既久,母死、妻嫁也。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一折。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二折。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茅土、千乘,皆谓封诸侯之事。○三折。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武自匈奴还,赐钱二百万,今之二千贯;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勤,劳也。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听,闻也。望风驰命,谓归于汉。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讲“薄”字第三层。陵虽孤恩,汉亦负德。孤,负也。力屈而降,则孤恩。汉诛陵家,亦负德。○二句,收上起下。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忠于君者,虽不激烈,亦不爱死。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陵诚能安于死而不孤恩,汉岂能眷眷念陵而不负德?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刀笔之吏,狱吏也。愿足下勿复望陵。忽复望陵归于汉。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伤心悲绝。幸谢故人,勉事圣君。指霍光、上官桀。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名通国。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望后书也。李陵顿首。
子卿足下:您尽力发扬美德,在太平盛世做官,光荣的声誉广泛传布。幸运得很,幸运得很!
我遥远地寄居在别的国家,这是从前人所悲伤的,我思念您的风采,想念着您,怎能不心中恋恋不舍?从前蒙您不嫌弃,遥远地给我回信,慰问和教诲是那样的诚恳深厚,超过了自己的骨肉亲人,我虽说不聪明,怎么能不感慨呢?
自从投降匈奴,一直到现在,自身的困窘,以致只能一个人独自坐着发愁痛苦。整天看不到什么,只见到异族的人。穿着皮臂套,住着毡帐幕,用来抵挡风雨;吃着腥膻的肉,牛羊的乳酪,用来充饥解渴。举目看去,能跟谁说说笑笑,共同欢乐?胡地结着黑色的厚冰,边疆的土地冻得裂开了,只听到悲凉的寒风呼啸的声音。凉秋九月里,塞外的野草都衰败了,夜里不能入眠,侧起耳朵听着远方,胡笳一声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有时成群的嘶啸,边地的声音四处响起。早晨我坐着听,不知不觉地流下眼泪。唉,子卿啊!我是什么心情,能够不悲伤吗?
同您分别以后,更加觉得精神上无所依托。想到我的老母亲,到了老年还被惨杀,妻子和子女没有罪过,也一起遭到屠杀。我辜负了国家的恩德,被世人所悲叹。您回国去享受光荣,我留下来蒙受耻辱,命运啊,怎么这样啊?我出生在讲究礼义的家乡,却来到愚昧无知的地方,违背了主上和父母的恩情,永远留在蛮夷的地域。悲伤哪!使我先君的后代,变成戎狄的族人,自己更加觉得悲伤了!功劳大罪过小,得不到主上的了解,辜负了我的一点点诚意。每次想到这里,我就不愿活下去。我不难剖开心来表明自己,割断颈子来显示心迹,但是国家对我已经断绝了,我自杀也没有用处,不过增加耻辱罢了,所以又往往振作起来,忍受屈辱,以便苟且地活下去。我旁边的人,看到我这样,便拿些不中听的让我高兴的话来劝慰我。异域的欢乐,只会叫人忧伤,增加内心的悲痛罢了!
唉,子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难得在知心。前次信写得比较匆忙,没有说完我心中的话,所以再约略说一下。从前先帝给我步兵五千人,出征极远的地方,五位将领迷失道路,只剩我独自遭遇战斗。而我带着远行万里的粮食,率领步行的队伍,走出天汉地区之外,进入强大的胡人区域,凭着五千人马,对付十万大军,督率疲乏的士兵,抵挡刚出营的马队。然而我们还是斩将夺旗,追逐败走的敌人,就像消灭脚印扫除尘土一样,斩了他们的勇将,使得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没有才能,很少担当重大任务,想到这个时候,功劳也是很难以胜过的了!
匈奴被打败之后,遂动员全国,再选精兵,强大的队伍超过十万人,单于亲自到前线指挥包围我们,敌我双方的形势既不能相比,步兵和骑兵的力量又相差很远。疲劳的兵士再度进行战斗,一个人要抵挡上千人。但是大家还是按住伤,忍着痛,拚死争先。死伤的人堆积遍野,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是带着病,拿不动兵器的。然而我奋臂一呼,伤病的都振作起来,拿起兵器直奔敌人,匈奴人马都逃走了。直到兵器用光了,箭也射完了,兵士们手无寸铁,还是光着脑袋,奋勇向前,高呼杀敌,争着往上冲。当这个时候,天地都为我震惊愤怒,战士都为我吞饮血泪。单于说再也不能捉住我了,就要引兵回去。可是叛徒指点了他,于是他就重新向我进攻,所以我避免不了这次的失败。
从前高祖皇帝带着三十万军队,在平城被围困。在那个时候,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没有东西吃,只是免于覆没而已。何况像我这样,难道能容易挽回败局吗?可是现在办事的人议论纷纷,责备我不肯死节。虽然我不死是有罪的,但是子卿您看我,难道我是贪生怕死的人吗?难道有背弃主上和父母,抛妻弃子,反而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人吗?我不死是有原因的,正如前次信上所说的,想向主上报恩罢了。我确实认为白白死掉不如立节,埋没名声不如报德。从前范蠡不为会稽的耻辱而殉难,曹沫不为三次战败的羞辱而死节,终于报了勾践的仇,雪了鲁国的耻。我的心里仰慕他们。哪里想到志愿未遂而怨恨已成,计谋未实现而骨肉亲人已惨遭杀害,这就是我仰天捶胸而泣血的原因啊!
您又说:“汉朝对待功臣并不薄。”您作为汉家的臣子,怎么能不这样说呢?从前萧何、樊哙被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窦婴被判罪。其余辅佐天子创立功业的人,贾谊、周亚夫等等,都实在是名高当世的人才,具备将相的才能,却遭到小人的诬陷,都受到祸害和失败的耻辱,终于使他们抱有才能而遭受毁谤,才能得不到施展。如贾、周两人的去世,谁不为他们痛心呢?我的祖父李广功绩谋略压倒当世,义气勇敢在全军位居第一,只是失去贵臣的欢心,在绝远的边地之外含冤自杀,这就是功臣义士负戟长叹的原因啊!怎么说不薄呢?
您从前凭着单车的使节这一个身份,到拥有兵车万乘的敌国,遇到的时运不好,以至于用剑自杀也不顾惜,流落他乡,千辛万苦,几乎死在极北的荒野。壮年出使,归来已是满头白发。老母寿终正寝,妻子下堂改嫁,这是世界上极少听到,古往今来所没有的。异族的人还要赞美您的节义,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分茅裂土的封爵,受到千乘之国的赏赐。可是听说您回去后,赏赐不过两百万,官位不过是个典属国,没有一尺土地的封赏,以嘉奖您的功劳。可是那些损害功业、陷害贤能的臣子,都封为万户侯,皇亲贵戚和贪赃枉法巧言献媚的人都做了朝廷大官。您还受到这样的待遇,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况且汉朝因为我没有死节就大加诛戮,而您保持气节却又只有微小的奖赏,这样,想叫远方听命的臣子,看到这种情形,能为国家效命,这实在是困难的啊!所以我每次回想起往事而不会懊恨。我虽然辜负国家的恩情,汉家也忘了我的功绩。古人有句话:“忠君的人即使不能尽节,但也当视死如归。”我果真能安心死节,可是主上难道还能对我念念不忘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名,死后就葬在蛮夷地域,谁还能够屈膝叩头,回到朝廷,让那些狱吏对我舞文弄墨呢?希望您不要再期望我回来了。
唉,子卿!还说什么呢?我和您相隔万里,往来断绝,道路不通,活着做另一个世界的人,死了做另一个地域的鬼,永远和您生离死别了!希望您为我向老朋友们致意,努力辅助圣君。您的儿子很好,不要挂念,希望您自己珍重。时常趁着北风的方便,再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末评】
天汉二年,陵率步卒五千人出塞,与单于战,力屈乃降匈奴。中与苏武相见。武得归,为书与陵,令归汉。陵作此书答之,一以自白心事,一以咎汉负功。文情感愤壮烈,几于动风雨而泣鬼神。除子卿自己,更无余人可以代作。苏子瞻谓齐、梁小儿为之,未免大言欺人。
【汇评】
张鼐《评选古文正宗》:此书附合传,纤毫必备,昔人谓其伪作。《遯斋闲览》则引江文通“此少卿仰天槌心,泪尽而继之以血”语,证其非伪。第其慷慨悲壮,读之使人睚眦欲裂,怒发上指,英雄不遇,时命奈何?观者勿以成败吠声。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相其笔墨之际,真是盖世英杰之士。身被至痛,衔之甚深,一旦更不能自含忍,于是开喉放声,平吐一场。看其段段精神,笔笔飞舞,除少卿自己,实乃更无余人可以代笔。昔人或疑其伪作,此大非也。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彼此相形,愈增凄楚,较后重答书,差不失体。
谢有煇《古文赏音》:文之格调,虽异西汉,然一种淋漓悲壮之致,似亦非六朝人所有。留以俟能辨之者。
林云铭《古文析义》:是书虽痛发其不平,大半强自分疏,然笔力矫劲,其一往悲壮愤激之气,直透纸背,令千载下读者无不为之惋惜。考《汉书》载陵事甚详,独无此书。细味之,另是一种出色文字,与西汉朴真平实风气迥别。先辈谓出六朝高手,想当然耳。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陵之降虏,罪当族矣。汉误族陵家,虽未免过当,然正未可谓为负陵也。盖既已降虏,陵已负汉。汉之诛陵母、妻,罪状纵或不实,要非妄加无罪人可比,况陵所云报恩国主,不但势所难能,亦恐原无此意。书中洗冤处,尽属强词。然说来生气勃勃,兼之行文有法度,最足以启发后学性灵矣,故录之。或曰六朝人拟作。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击节悲壮,大有英雄失跌,无可奈何光景。读《项羽记》,顿令人气郁;读《答苏武书》,顿令人气伸。昔人疑其膺作,必天下更有李陵之遇者,始写得李陵心事出。然天下若更有李陵之遇,又当别写一李陵心事,何必借卿为美谈哉?真作无疑。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汉书》
【题解】
《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稍习善,求为狱小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史,县中疑事皆问焉。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春秋》,通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坐法免,复为郡吏。元凤中,廷尉光以治诏狱,请温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昭帝崩,无嗣,迎昌邑王贺为嗣。既至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率群臣白太后废之,迎武帝曾孙病已嗣昭帝后,是为宣帝。路温舒钜鹿人,守廷尉史。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齐襄公无道,公子小白奔莒,子纠奔鲁。及公孙无知弑襄公,小白自莒先入,得立,是为桓公。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爱幸之。姬谮三公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出奔。后重耳入晋为文公。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高祖宠戚姬,生如意,封为赵王。帝崩,惠帝立,吕太后酖杀赵王。及惠帝崩,吕太后临朝,诸吕专权,欲危刘氏。诸大臣谋共诛之,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庙号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此句为下“昭天命”、“开至圣”张本。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承上说桓、文。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恕情,谓推己之心。是以囹陵圄语空虚,囹圄,狱名。天下太平。承上说文帝。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再下一断,虚“尚德缓刑”之旨。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应上“将以开圣人”意。故大将军霍光。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披,开也。决大计,黜亡义,废昌邑。立有德,立宣帝。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立宣帝。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主意要宣帝缓刑。缓刑即尚德也。以上却不直说,只反复极写兴废之际,以深动之。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此句方入正意。秦之时,羞文学,一失。好武勇,二失。贱仁义之士,三失。贵治狱之吏,四失。正言者谓之诽谤,五失。遏过者谓之妖言,六失。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盛服,竭力以佩服也。○七失。忠良切言皆郁于胸,八失。誉谀之声日满于耳,九失。虚美熏心,实祸蔽塞。十失。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结过秦。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勠六力安家,勠力,并力也。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一阖。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一开。死者不可复生,古绝字。者不可复属。祝。《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辜,罪也。经,常也。谓法可以杀,可以无杀,杀之则恐陷于非辜,不杀之恐失于轻纵,然与其杀之而害彼之生,宁姑全之而自受失刑之责。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驱,逐也。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惨痛之音。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闢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又束应前。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棰楚,以杖鞭扑也。故囚人不胜升痛,则饰辞以视同示之;饰,假也。视,告也。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狱吏利其假辞以相告,为指引道理,以明其罪之实。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同纳之。却,退也。畏为上所却退,则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三句尽酷吏折狱之情。盖奏当去声之成,奏当,谓处当其罪而上奏也。虽咎繇同皐陶。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成练,谓成其锻练之辞。文致,文饰而致人罪也。○可见酷吏爰书,不可为据。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偷为一切,媮,苟且也。一切,权时也。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议,拟也。期,必也。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应前文作一大束。下更推开一步,是上书主意。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皇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垢。○四句出《左传》,晋大夫伯宗之言。薮,大泽也。疾,毒害之物。瑾、瑜,美玉也。恶,玉瑕。诟,耻病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首尾以“天”字应。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宣帝刚登上帝位。路温舒上了一本奏章,说应当重仁德、宽刑罚。他的奏章说:
臣听说春秋时齐国有公孙无知的变乱,桓公才因此兴起;晋国有骊姬的灾难,文公才因而成就霸业。近代赵王如意不能善终,姓吕的家族叛乱,因而孝文皇帝做了太宗。从这看来,祸乱的发生,是将要给圣明君主开辟道路啊。所以齐桓公、晋文公扶助弱小的国家,振兴破败的国家,尊崇周文王和武王的功业,恩德加在百姓身上,功劳惠泽诸侯,虽说比不上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但是天下都归服于他的仁德。文帝有深远的思虑,最高尚的品德,来承受天帝的心意,他尊崇仁义,减轻刑罚,畅通关塞桥梁,统一远近的地方,敬重贤人如敬重贵客一样,爱护百姓像爱护婴儿一样,先自己想可以安心的事,而后才推及到全国。所以监狱空虚,天下太平。在继变乱以后,一定要施行不同于过去的恩德,这是圣帝贤君用来表示上天的意旨啊。过去昭帝去世,没有后嗣,大臣们忧虑,苦心商量,都认为昌邑王尊贵而又亲近,引而立为皇帝。但是上天不授给他帝王的使命,使他的心淫乱,终于因此自取灭亡。深入地考察祸乱事变的原因,这是上天用来给道德最高尚的君主开辟道路。所以大将军霍光接受武帝委托,辅佐汉朝,披肝沥胆,决定大计,废掉无义的人,拥立有德的人,辅助上天行事,然后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臣听说《春秋》重视继承君位,这是为了天下的统一和慎重地对待事业的开端。陛下才登上最尊贵的帝位,同上天的意志正相符合,应当改正前代的过错,整饬现在开始受命的法统,扫除繁琐的法令,解除百姓的痛苦,使危亡的国家能够振兴,断绝了的后代得到延续,以顺应上天的意旨。
臣听说秦朝有十种过失,有一种过失现在还存在,这就是狱吏的过失。秦朝时候,轻视文学,爱好武勇,轻视仁义的士人,重视治狱的官吏,把正直的言论说成是诽谤,阻止过错的话说成是妖言。所以儒者不被当世重用,忠良恳切的话都闷在心里。奉承讨好的话充满了耳朵,虚假的赞美迷了心窍,把实际的祸害掩蔽起来。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大恩大德,没有战争的危险,饥寒的忧虑,父子夫妻同心合力安居乐业。但是天下太平还没有完全做到的原因,是刑罚扰乱的啊。刑狱是天下人生死相关最重要的大事。死了的人不能再活,断了的身体不能再接回去。《书经》说:“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可错在不合于常规办案。”现在治狱的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相互竞争,把刻薄当作高明,刻薄严峻的获得公正的名声,公平的反而多有后患。所以治狱的官吏,都要把人处死,这不是因为憎恨人,而是保全自己的办法就在于定别人的死罪。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流溢着,受刑的人并肩站着,犯杀头大罪的人每年要以万计算,这就是仁慈圣明的帝王伤心的原因。天下太平没有能完全做到,都是因为这个缘故。人的常情是平安时便喜欢活着,痛苦时就想死。在棍棒拷打下面,有什么事情办不到?所以犯人受不住痛苦,就用假话来招供;官吏利用他们这种招供,就援引条文来说明他们的罪行。上奏时怕批驳回来,就玩弄文字,组织罪状,故意枉法陷人于罪。由于上奏判罪已成,即使皋陶审理,还认为死有余辜。为什么?因为玩弄文字构成的罪行比较多,玩弄法令成立的罪名很明显。所以狱官专干刻薄的事情,残酷地陷害没完没了,随便地办一切事情,不顾国家的祸患,这是天下的大害。所以俗话说:“划地作牢狱,决计不走进去;削木作狱吏,一定不来对质。”这都是痛恨狱吏的民谣,悲痛的言辞啊。所以天下的祸害,没有什么比刑狱更深重了;破坏法律,淆乱正道,背离亲人,堵塞公道,没有什么比治狱的官吏更厉害了。这就是所讲的还存在着的一种过失。
臣听说乌鸦老鹰的蛋不被打破,而后凤凰才会飞来;诽谤的罪不受责罚,而后良言才能上达。所以古人有句话:“山林草野里暗藏着毒虫猛兽,河流湖泊里容纳着污泥浊水,美玉隐匿着斑痕,国君忍受着耻辱。”希望陛下废除诽谤之罪来招引恳切的忠言,让天下人敢于讲话,扩大规劝的道路,扫除秦朝的错误,尊崇文王、武王的仁德,慎用法制,放宽刑罚,以至于废止刑狱。那么太平的风气,在世间可以兴起,永远走上和平快乐的道路,和天地一样无穷无尽。这样,普天之下都会感到十分幸福的。
皇上认为他的意见很好。
【末评】
论者谓宣帝好刑名之学,温舒此疏切中其病,非也。是时宣帝初立,未有施行。盖自武帝后,法益烦苛,宣帝即位,温舒冀一扫除之,故发此论。其言深
◆周文王像◆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前幅用反复感动之笔,极说废兴之际,以故应天意;后幅用层层快便之笔,极说狱吏之毒,宜加意民命。
林云铭《古文析义》:夫德虽可尚,刑安可废,书末何以有“废治狱”之说?但玩前段叙秦之失,提出“诽谤妖言”字样,末复云“除诽谤以招切言”,则所谓“治狱之吏”,乃专指治诽谤之狱无疑矣。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此书专指治诽谤之狱言,深切痛快,语语刺入狱吏心肠。正如镬汤炉炭中,现出一片清凉世界,竟不知培汉家元气多少!
唐介轩《古文翼》:宣帝性喜综核,未免用刑过峻。《尚德》一书,深中时务,妙在立言有体,说出天意所在,民命攸关,恺切恳挚,语语动听。
光武帝临淄劳耿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光武帝临淄劳耿
《后汉书》
【题解】
《后汉书·耿弇传》: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堑皆满。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钜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余两。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后数日,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
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是时张步屯祝阿,弇击拔之,进攻临淄,又拔之。帝谓弇甘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齐田广屯历下,今历城县。祝阿故城在长清县,俱属济南府。○天然吻合。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田横立兄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韩信用蒯彻计袭破之。○特为表章。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田横以郦生卖己,烹之。卫尉,郦生弟商也。高帝诏之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帝使伏隆拜步为东海太守,刘永亦遣使立步为齐王。步欲留隆,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杀之。大司徒,伏隆父湛也。又事尤相类也。“其功乃难于信也”下可直接“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句矣,偏又横插入此一段,妙绝。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先是弇从帝幸春陵,自请北收上谷兵,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许之。落落难合,谓疏阔而不易副也。○天下无难成之事,特患人之无志耳。有志竟成一语,大堪砥砺英雄。
光武帝到了临淄,亲自慰劳军队,群臣大规模地集会。光武帝对耿弇说:“从前韩信攻破历下,从此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下祝阿,因而立功扬名。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的西界,功劳也足以相比。但是韩信袭击的是已降的部队,而将军却独力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功劳比韩信的更难。还有田横煮杀了郦生,等到田横投降,高祖告戒郦生弟弟卫尉郦商,不能听任他去复仇。张步从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前来归顺,我也要告戒大司徒伏湛消除这个仇怨。这件事情更加相象了。将军从前在南阳,提出这个远大的计划,我曾经以为疏阔而难以实现,现在看来,有志气的人,事业最后一定是能成功的。”
◆耿弇像◆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末评】
前一段表弇之功,末一段佳弇之志。中间将自己处张步与高帝处田横比方一番,以动步归诚之意。英主作用,全在此数语。
【汇评】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帝以马上得之,而文采秀发如许。是篇格调尤为特创,西京以来无此体制也。
谢有煇《古文赏音》:鼓舞英雄,牢笼叛寇,想见帝之神武大智,尽寓于仁柔中。
林云铭《古文析义》:耿弇之破张步,由于力战。时帝赴救,而步已败遁,临淄劳军,此帝最快心之事也。其称弇功比以韩信,而谓力战过之,诚为确论。但步虽穷寇,彼时尚未归诚,其胸中必有以伏湛在朝,不能忘情于杀其子者,妙在趁口补出高帝待田横故事,把自己比方一番,以释其疑。有意无意之间,无非妙用,然恰恰都在平齐上凑合,所以为奇。末言弇克成前志,欣幸中带有鼓舞之意,既而弇穷追而步诣降,未必非此数言致之也。帝王作用,固自不同。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题解】
《后汉书·马援传》: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本书略)。季良名保,京兆人,时为越骑司马。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伯高名述,亦京兆人,为山都长,由此擢拜零陵太守。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队,帝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耻。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曹,辈也。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名论,未经人道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申明上意。汝曹知吾恶之甚矣,平日常以此相戒。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离,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今又复言之者,犹父母送女,亲为施衿结缡,申其训戒,不惮再三,盖欲使汝曹不遗志耳。衿,佩带也。缡,佩巾也。○以上诫其喜讥议。
“龙伯高名述,京兆人,时为山都长。敦厚周慎,四字总。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敦厚周慎如此。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名保,京兆人,时为越骑司马。豪侠好义,四字总。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善恶皆与为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豪侠好义如此。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龙、杜之行,并堪爱重,而当效与不当效,则有别。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务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申明上意,设喻更新奇。讫同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又单言季良取祸之道,以重警之。○以上诫其通轻侠客。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都喜欢在背后讥笑和议论人家,而且结交那些轻浮的侠客。马援从前在交的时候,写信回来告诫他们说:
“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着,嘴里却不能说出来。喜欢议论人家的长短,胡乱地议论正常的法制,这是我最厌恶的。我宁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辈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是非常讨厌这种事的,我之所以还要对你们说的缘故,就好像嫁女儿时,亲手给她结上带子,系上佩巾,陈述父母的教训那样,要使你们不忘记罢了。
“龙伯高诚朴宽厚,周密谨慎,嘴里说的没有可以挑剔的话,谦逊而俭朴,廉明公正而有威信。我敬爱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学习他。杜季良豪爽任侠,极重义气,忧虑人家所忧虑的,喜欢人家所喜欢的,对待人,无论好的和坏的都不疏远,替父亲办丧事,招待客人,几个郡县的人都会到。我敬爱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学习他。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做一个谨慎严肃的士人,所谓‘刻画天鹅不成还能像鸭子’;学习杜季良不成功,就会堕落为世上轻佻浮薄的人,所谓‘画虎不成反而像狗’的了。到现在杜季良还不知道怎样,郡守初到任,便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官也把这种情况对我说过,我常常替他担心,所以不希望子孙学习他。”
【末评】
戒兄子书,谆谆以黜浮返朴为计,其关系世教不浅。
【汇评】
裴松之《三国志注》:援之此诫,可谓切至之言、不刊之训也。凡道人过失,盖谓居室之愆,人未之知,则由己而发者也。若乃行事,得失已暴于世,因其善恶,即以为诫,方之于彼,则有愈焉。然援《诫》称龙伯高之美,言杜季良之恶,致使事彻时主,季良以败。言之伤人,孰大于此?与其所诫,自相违伐。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轻则品低,薄则福浅。世之为轻薄子者,不自知其类狗耳。
林云铭《古文析义》:伏波以兄子严、敦并好讥议而通轻侠客,故自交耻还书诫之。盖讥议人过,则敛众怨;通轻侠客,则扞文网。内既丧德,外复媒祸,大非士大夫门户之幸也。书中若直指其有是好,势必令其无以自容。故前半段止言吾愿如此,不愿如彼,以申平日所戒,使讥议人过者,有所记而不遗忘。下半段止提出龙伯高、杜季良二人行径,俱称其美,做一榜样,轻轻说个当效不当效。且不论其效得,俱论其效不得。再单举季良之犯时忌,可为寒心处,使通轻侠客者,有所惧而不敢为。笔法异样婉切,总是一幅近里着己学问。凡教子弟,皆当书一幅置其座右。
唐介轩《古文翼》:戒词淳切,借证分明,凡为子弟者皆当书之座右。
◆马援像◆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五柳先生传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题解】
《晋书·隐逸传》: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以地传。亦不详其姓字。不以名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取号大奇。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似无所嗜好者,却又好书嗜酒。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为善于读书者。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盖别有会心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是为深得酒趣者。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适得本来面目。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领得孔、颜乐处。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超然世外。
赞曰:黔娄古高士。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为若人之俦而言。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想见太古风味。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了解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株柳树,因此就拿它作为别号。他安闲宁静,沉默寡言,从不羡慕高官厚禄。爱好读书,却不死啃书本。每次有了心得体会,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他喜欢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友们了解他的这种情形,有时就备来酒邀请他。他来喝酒,总是喝得干净无余,希望喝个大醉。醉了就告辞,绝不顾惜留恋。家里四壁空空,遮蔽不住风雨和阳光;身上穿的粗麻布短衣破破烂烂;经常缺吃少喝,他却泰然自若,还常常写文章独自欣赏,很能显示自己的理想。他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愿意这样自然地度过一生。
赞语说:黔娄有句话:“对于穷困从不忧愁,对于富贵不迫切追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先生这一类的人吧?喝酒做诗,来抒发自己的情趣,这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末评】
渊明以彭泽令辞归。后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潇洒淡逸,一片神行之文。
【汇评】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不衫不履中极潇洒风流。
林云铭《古文析义》:昭明作陶公传,以此传叙入,则此传乃陶公实录也。看来此老胸中,浩浩落落,总无一点粘着。既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嗜饮酒亦不知有主客,毋论富贵贫贱,非得孔、颜乐处,岂易语此乎?赞末“无怀”、“葛天”二句,即夷齐、神农、虞夏之思,暗寓不仕宋意。然以当身,即是上古人物,无采薇忽没之叹,更觉高浑也。后人仿作甚多,总无一似。
浦起龙《古文眉诠》:于《客难》诸体后别开畦埒,超绝。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此传即先生自述,试把先生行履与此传相印证,其一种潇洒奇迈风度,宛然恰合。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不矜张,不露圭角,淡淡写去,身分自见,文亦与其诗相似,非养深者不能。此在文中,乃逸品也。前辈元文,颇有似此者。《辑注》评不肯仕宋,自是先生大节。然读此文,不必计此。但看他突然而起,悠然而结,叙出事迹,了无异人,味之却有大本领在。通篇结构,总画出个“不知何许人”意,若曰:知先生者,先生也。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晋祚百四十年间,学士大夫鲜不以风流相尚。故刘伶、向秀之徒,咸以枕麴承糟,翘然自命,而王戎贪佞,阮籍猖狂,其于竹林七贤之名,多有未副其实者。先生既无荷锄挈榼之苦,又无癖钱钻核之讥,故能衔杯赋诗,以乐其志。然非不慕荣利,得失忘怀,亦安能淡泊自甘若是哉!观传中所载,屡空晏如,既醉而退,以视七贤之优劣何如也?
◆五柳先生图◆
谏太宗十思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题解】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尅。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脩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征上疏曰……是月,徵又上疏曰:(本文略)。太宗手诏答曰:“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理也。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臣闻求木之长掌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浚,深也。○二句起下一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伏一“思”字,此句是一篇主意。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又伏一“思”字。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便作跌宕,文极有致。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神器,帝位也。不念居安思危,又伏一“思”字。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反缴足上文。
◆唐太宗像◆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元首,君也。景,明也。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上疏本意专为此。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顿挫。盖在殷忧始。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终则纵情以傲物。人情大抵如此。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督也。○正与德义相反。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苟免,谓苟免刑罚。○畏威而不怀德,国何以安。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可畏之甚也。○从上“居安思危”句,反复开谕逼出十思。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也。《易》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老子》曰:“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满而不溢。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易》曰:“王用三驱。”谓天子不合围,开一面之网也。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上十思,所谓“积其德义”者以此。总此十思,弘兹九得,思则十有九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思尽于己,力因乎人。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怀仁必服。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善于用思,然后可以无思,妙。
臣听说要求树木顺利成长,必须巩固它的根本;希望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水源;考虑国家的安定,必须积累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长远,根基不稳固却要求树木成长,仁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臣虽然十分愚昧,但也晓得这是不行的,何况聪明智慧的人呢!皇帝承担巩固政权的重任,处在天下最崇高的地位,如果不记住在安逸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警惕奢侈,这也就像是砍伐根本却要求树木茂盛,塞住水源却希望河水长流啊。
凡是古代的帝王,接受天的大命,开始时好的的确是很多,但能够始终坚持的实在是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保守天下困难吗?原来在极其艰苦的创业时期,他们必定会竭尽诚意对待下属;得志以后,就随心任性,轻视人家。假使竭尽诚意,就是像吴越那样的世仇也能结成一家;假如轻视人家,就是像骨肉那样的至亲也会变成路人。纵使用残酷的刑法监督他们,用威严的权势镇压他们,结果也只能使人勉强不犯罪,却不会感激恩德;外表恭顺,可是内心不服。怨恨并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就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样,既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这是应当特别慎重考虑的。
如果真正能够看到心爱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有所建造,就想到应当适可而止,从而使百姓安定;看到地位崇高容易招致危险,就想到要谦虚谨慎,而且加紧自己的品德修养;恐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情愿处在所有河流的下游,来容纳它们;喜欢打猎,就想到应当以每年打猎三次为限;担忧意志怠惰,就想到应当小心谨慎,善始善终;害怕耳目蔽塞,就想到应当虚心地容纳来自下面的意见;惧怕有谗邪的人在身旁,就想到要端正自己,斥退奸臣;恩惠加到臣下身上时,就想到不要因高兴就胡乱奖赏;惩处加到臣下身上时,就想到不要因生气而滥用刑罚。完全做到这十个想到,发扬光大那九种道德。挑选有才能的人任用他,选取正确的意见照它办,如果这样,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所有智慧,勇敢的人就会用尽他们的所有力气,仁德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一切恩惠,诚实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无限忠心。文的武的统统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为什么一定要亲自耗费精神,苦苦思想,去代替百官的职务,干他们所干的事情呢!
【末评】
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德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汇评】
林云铭《古文析义》:此魏公贞观十一年之疏。以“思”字作骨,意谓人君敢于纵情傲物,不积德义以致失人心者,皆坐未之思耳。思曰睿,睿作圣,故有“十思”之目。若约言之,总一居安思危而已。十三年五月,复有《十渐不克终》之疏,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能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文虽平实,当与三代谟、训并垂,原不待以奇幻见长也。
蔡世远《古文雅正》:贞观致治,几如三代,全是一魏文贞,由其学问充,非徒胆识过人也。读《十思》一疏,与圣贤格致省克之功何殊?其对君正直凝定,亦大有浩然之气在。○《十思》以开其始,《十渐》以勖其终,魏元成其贤矣哉!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以文论,总冒总收,有埋伏,有发挥,有线索,反正宕跌,不使直笔,排奡雄厚,不尚单行,最合时墨;以理论,忧盛危明,善始虑终,虽古大臣谟、诰,不过如此。疏上太宗即纳,此魏公所以称贤相,而贞观之治,亦几于古也。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明良之遇,至难言矣,以魏徵之贤,得遇太宗,疏上即纳,闻过若喜,虽古帝王置铎悬鞀,立谏鼓,设肺石,迁善之速,不是过也。是以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即魏徵亦得获保首领,共称贤相。此三境之喻,所由足系人思也。无何以侯、杜之故,遂罢尚主,踣撰碑。良由太宗好名,面从而非心悦,以故身没未几,顿易初心。而其所上疏中,虽中时病,而伦常之大,究未一言。盖其凉德于手足者,不觉凉德于股肱矣。呜呼!此所为三代以后之明良也与?
为徐敬业讨武檄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为徐敬业讨武檄
骆宾王
【题解】
段成式《酉阳杂俎》: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伪临朝武氏者,武则天,名曌。太宗时,召入为才人。高宗为太子,入侍,悦之。太宗崩,高宗即位,武氏为尼,引纳后宫,拜为昭仪。寻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政事皆决焉。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临朝,废中宗为庐陵王。性非和顺,本性不良。地实寒微。出身微贱。昔充大宗下陈,下陈,下列也。谓为才人。曾以更耕衣入侍。尝以更衣之便得幸。洎忌乎晚节,秽乱春宫。洎,及也。晚节,晚年也。秽乱,言其淫也。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削发为尼,掩其为太宗才人之迹,以图高宗后宫之嬖幸。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入宫便怀嫉妒,而舒展蛾眉,不肯让人。巧于用谗,王皇后为其所害,是其狐媚之才,偏能惑高宗之听。践元后于翚挥翟,翚翟,雉羽也。雉之交有时,守死而不犯分,妇德所宜。故后之车服,皆画晕翚之形。王皇后废,武氏践元后之位。陷吾君于聚麀攸。○吾君,谓高宗也。聚,犹共也。兽之牝者曰麀。《曲礼》:“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加以虺毁蜴亦为心,豺狼成性。虺蜴,毒虫也。近狎邪僻,残害忠良;邪僻,指李义府、许敬宗等。忠良,指褚遂良、长孙无忌等。杀姊屠兄,弑君鸩朕去声母。姊,韩国夫人。兄,惟良。君、母未闻。鸩,毒鸟。以其毛沥酒,饮之则杀人。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神器,帝位也。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中宗,君之爱子,废为庐陵王,而幽之于别所。诸武用事,悉委之以重任。○以上数武氏之罪。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霍子孟,霍光也,辅幼主以存汉。朱虚侯,刘章也,诛诸吕以安刘。○二句隐然讥责朝臣。鷰同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汉成帝后赵飞燕,于后宫有子者皆杀之,故有“鷰啄皇孙”之谣。龙漦时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漦,龙所吐涎沫,龙之精气也。夏后藏龙漦于庭,传及殷、周,莫之发。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入于王府。府之童女遭之,而生女,怪弃于市,因入于褒。周幽王伐褒,褒人献之,即褒姒也。幽王嬖之,遂至亡国。是周之衰乱,于夏庭而已伏之矣。○四句言唐不久将灭。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敬业,唐大臣徐世勣之孙也。勣,赐姓李。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微子过殷故墟,悲之,作《麦秀》之歌。一云箕子所作。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汉袁安,以外戚专权,言及国事每喑呜流涕。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以上述兴师之故。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以言乎马,则铁骑万千以成群。以言乎车,则玉轴远近以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粟多。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兵众。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班马之声动,而凛然若北风起。悬剑之气冲,而焕然若南斗平。喑荫呜去声则山岳崩颓,叱咤嗏去声则风云变色。暗呜,怀怒气。叱咤,发怒声。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图功,何功不克!以上写兵威之盛。
公等或居汉地,异姓。或叶同协周亲,同姓。或膺重寄于话言,分封于外。或受顾命于宣室。受托于朝。○二句合同异姓。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裒之土未乾干,六尺之孤何托?一掬曰抔。土,指坟墓也。土未干,谓高宗葬未久也。六尺孤,指中宗言。倘能转祸为福,转武氏之祸而为福。送往事居,往,谓高宗。居,谓中宗。共立勤王之勋,事居。无废大君之命,送往。凡诸爵赏,同指山河。爵赏有功,共指山河以为信。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谓进退不果,徘徊于两途之间。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以上励共事之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试观今日之域中,毕竟是谁家之天下。言将来必归唐也。○结语陗劲。
◆武则天像◆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或“南周”。
伪当朝执政的武氏,本性极不和顺,出身实在低贱。先前充当太宗的才人,曾经因为服侍更衣得到宠爱。到了年纪稍大,就同太子搞不正常的关系。她隐瞒了和太宗的一段私情,阴谋成为未来皇帝后宫的宠幸的人。选进宫中的妃嫔都遭到她的妒忌,仗着美貌不肯让别人分去宠爱;她诡计多端,善于说别人坏话,凭着狐狸似的妖媚,偏偏能迷惑君王,结果夺取了皇后的宝座,陷害我君败坏人伦。加上她有毒蛇样的心肠,豺狼般的本性,亲近奸臣,残害忠臣,杀死姐姐和哥哥,害死君王和母亲。百姓和神灵共同愤恨,天地都不能容忍。她还包藏了阴险的心意,企图篡夺帝位。君王的爱子,被囚禁在别处;武氏的家族,却把重任委托给他们。唉!霍子孟不再出现,朱虚侯已经死亡,赵飞燕暗杀皇子,就可以知道汉朝即将完蛋;龙涎生出褒姒,成为帝后,就可以晓得西周就要衰亡。
敬业是大唐的旧臣,公侯的长子,继承先人的事业,蒙受本朝的深恩。宋微子产生伤感,实在是有道理的,桓君山痛流眼泪,难道是徒然的吗?因此,义愤激动风云,立志安定政权,趁着天下对武氏的失望,顺着国内的人心所向,于是高举义旗,来清除妖孽。向南接连百越,向北到达三河,骑兵成群,战车相接。海陵都是陈米,仓库的积贮无穷无尽,江浦出现黄旗,光复的成功怎会遥远?班马声嘶,北风刮起来了;剑气上冲,同南斗星相平。发怒就可以使山岳倒塌;喝叫就可以使风云变色。凭这种威力去制服敌人,什么敌人不能打倒?靠这股力量去谋求功业,什么功业不能成就?
大家有的保有国家的封地,有的都是皇室的至亲,有的从口头上接受了重托,有的在内宫里接受了遗命。话还在耳边回响,忠诚怎么会在心里忘记!先帝陵墓上的泥土还没有干,年轻的孤君依靠什么人呢?假如能够变坏事为好事,送别先帝高宗,事奉中宗,一道树立勤王的功业,不抛弃先帝的遗命,那么一切应得的官爵赏赐,可以共同指着江山发誓,永远同国家并存。假使留恋孤城,在歧路上观望不前,认不清形势,白白地错过预示的胜利机会,一定会受到“以后而来”的惩罚。请看今天的国内,到底是哪一家的天下!
【末评】
起写武氏之罪不容诛,次写起兵之事不可缓,末则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雄文劲采,足以壮军声而作义勇,宜则天见檄而叹其才也。
【汇评】
林云铭《古文析义》:此篇铺叙处,段落分明,累如贯珠。初数武氏之罪,自为才人至垂帘,层层指出。因叹中外无仗义者,然后见此番起兵匡复,有谊不容辞处。随将兵威之盛,铺张一番,以鼓舞人心。复以大义动之,赏罚驱之。皆檄文不可少者。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按《鉴》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及弟敬猷、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各坐事遭贬,皆会于扬州。各自以失职怨望,乃谋作乱,以匡复庐陵王为辞。是敬业、宾王本以失职怨望乃尔,非真有讨乱之心也。然此檄辞严义正,最为得体,而行文又复极有条理,自是千古不磨。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前半写斌媚奸雄处,字字足令彼心折;中幅为义旗设色,写得声光奕奕,山岳震动,觉儿女世界中得复睹丈夫梗概。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武则天置其子中宗于房州,后自登大位,改唐为周。同朝文武共事之,无敢言者,敬业独起兵讨之于未登位之先。时宾王共事,代作此檄。武氏读之,但嬉笑,至“一抔之土未干”二句,瞿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后兵败,徐、骆俱逃为僧。事虽未成,而大义凛然,文亦不朽矣。君子不以成败论人也。凡檄文体,申明大义,历数其罪而讨之。四六体裁,词贵宏整。此文雄词伟论,炳耀日星,唐四杰中正大之作也。乃武氏读之,不惟不怒,且叹息其才,亦奇矣。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纲目》声乱贼之罪于千载,凡声罪致讨者,皆《纲目》之所予也。汉之高后,唐之武后,《纲目》皆变例书之,其声罪之意明矣。而吕氏立他人子,不闻起兵,武氏仅废中宗,即以起兵书者,何哉?岂以吕氏可为汉之太后,而武氏不得为唐之太后耶?不知吕氏立他人子,其罪固不容诛,而仅王诸吕,初无攘窃神器之图。若武氏则改元立庙,有同操、莽之所为矣。一旦敬业起兵,《纲目》焉得不深予之乎?独惜心非为国,希冀王气之所锺,以致卒取败亡,莫成大举。幸得宾王一檄,以正一时之诛而不足,以声千载之罪而有余。《纲目》录之,有以夫。
吊古战场文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吊古战场文
李 华
【题解】
《新唐书·李华传》: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土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作《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曰:“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浩浩乎平沙无垠银,夐炯不见人,垠,崖际也。夐,远也。言边塞之间,浩浩乎皆平沙无崖,又远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萦带,萦绕如带也。纠纷,杂乱也。言举目惟有山水也。黯兮惨悴,风悲日曛。黯,深惨色。曛,无光也。蓬断草枯,凛若霜晨。蓬草尽枯断,终日如霜落之晨。鸟飞不下,兽铤挺亡群。铤,疾走貌。○先将空场写出愁惨气象。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福。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述亭长言,倍加愁惨。“常覆三军”四字,是一篇之纲。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总吊一笔,只用“伤心哉”三字便愁惨无极。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徭,役也。戍,守边卒也。召募,以财招兵也。万里奔走,连年暴仆露。奔走既遥,暴露又久。沙草晨牧,河冰夜渡。晨则牧马,夜则渡河。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辟臆谁诉?腷臆,意不泄也。○此是写三军初合未覆时,就秦、汉之先说起。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妒,无世无之。耗,损也。斁,败也。○总言秦、汉以来,事战场之苦。古称戎、夏,不抗王师。自古天子以文教安天下。外戎、中夏,不敢抗拒王者之师,以王师用正也。文教失宣,武臣用奇。不用正而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因此多杀伤之惨。呜呼噫嘻!
◆李牧像◆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漠,沙漠之地。伺,侦候也。北风振漠之时,边防易于疏虞,敌兵常伏,而伺察其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期门,军卫之门。主将轻敌,遂临期门以受战。野竖旄旗,川回组练。组,组甲,漆甲成组文。练,练袍。皆战备也。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八字,尤极酸楚。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主客合围而相击,则金鼓互喧,山川亦为之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析,分也。声之震也,足以分江河;势之崩也,不异于雷电。○此是写初战未覆时。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凛冽,寒气严也。积雪没胫形去声,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池蹰,休巢,休于巢中不出也。踟蹰,行不进貌。言皆畏寒也。缯情纩旷无温,堕指裂肤。缯,帛也。纩,绵也。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加写苦寒,更自凄惨。径截辎重,横攻士卒。辎重,载衣物车。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讲之岸,血满长城之窟坤入声。○窟,孔穴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升言哉!此是写三军正覆时。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蹙,迫也。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力。○砾,小石。○此重写三军欲覆未覆时。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昔。○淅淅,声肃也。魂魄结兮天沉沉,沉沉,昏暗也。鬼神聚兮云幂幂密。○幂幂,阴惨也。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此则写三军已覆之后也。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李牧,赵良将。○叹赵。汉倾天下,财殚力痡敷。任人而已,其在多乎?痡,病也。汉虽倾动天下,而财尽力病。因思守边之将在得人,不在多也。○怨汉。周逐猃险狁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旋。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猃狁,北狄也。朔方,北荒之地。饮至,归而告至于庙而饮也。穆穆,幽深和敬之貌。棣棣,威仪闲习之貌。○叹周。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灵,万里朱殷烟。○殷,赤黑色。朱,血色。血色久则殷。○怨秦。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怨汉。○看他叠叠只怨秦、汉,即近代,不言可知。
苍苍蒸民,苍苍,天也。蒸,众也。言天生众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死于战者有何罪。其存其没,家莫闻知。父母兄弟妻子,不得而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渊心目,寝寐见之,悁悁,忧忿也。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夷。○布奠而哭望,不知其死所也。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又从家中写出酸楚。必有凶年,人其流离。《老子》云:“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但死者可伤,生者亦可虑也。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总结秦、汉、近代。为之奈何?守狩在四夷。虽有宣文教、施仁义以行王道,使戎、夏为一,而四夷各为天子守土,则无事于战矣。○结出一篇主意。
广阔啊!平展展的沙漠无边无际,望得很远很远也看不见一个人影。黄河的水像带子那样环绕着,重重叠叠的山岭杂乱地矗立着。天气昏暗愁惨,阴风悲号,日色无光。蓬草折断,杂草枯黄,寒气凛冽,像下了霜的早晨。飞鸟在空中盘旋,不敢停下来,野兽狂奔乱跑,离群掉队。亭长对我说:“这是古战场呀,从前经常有部队在这里全军覆没。所以往往有鬼哭的声音,碰上天阴的时候就可以听到。”伤心啊!这是秦朝的战场呢?还是汉朝的呢?还是近代的呢?
我听说那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征兵去防守边境,楚国和韩国招兵去对付敌国。战士们长途奔走,连年在外,受到日晒雨淋。清早,在沙漠里的草地上放牧;夜晚,在冰冻的黄河上渡过去。地这么阔,天这么高,不晓得哪里是回去的路。性命早已交给了锋利的武器,心里郁闷向谁去诉说呢?秦、汉以来,四面边境上战事不断。中国遭受破坏,没有哪一代没有这种情况。古人说不管外族还是中原地区,都不敢抗拒帝王的仁义之师。到后来礼乐教化不再宣传,武将主张出奇制胜。突袭的军队跟仁义之师相比是有所不同的,但能暂时收效,所以认为王道不合时宜,就不去实行了。唉!哎呀!
我想那北风震动沙漠时,胡兵就趁机进犯。主帅轻视敌人,部将仓皇应战。原野里竖起了旗帜,战士们沿着河岸来回奔跑。军法严厉,战士们心里恐惧;主帅的威严必须尊重,战士的性命却非常轻贱。锋利的箭头钻入骨髓,飞起的黄沙扑到脸上。敌我双方互相拼搏,山川被震动,使人头晕目眩。喊杀声如同江河奔泻,那声势好像雷电轰鸣。至于天气阴沉,彤云密布的时候,边地是极其寒冷的。厚厚的积雪没过小腿,坚实的冰挂在胡须上;猛禽只好在巢中休息,战马也冻得徘徊不前;棉衣服没有丝毫暖气,手指冻断了,皮肤也冻裂了。在这严寒的时候,老天却帮助强横的胡人。他们就凭借肃杀的天气,前来抢劫屠杀。不是径直去截击辎重,就是从横里攻杀士兵;都尉新近投降,将军已经牺牲;将士们的尸体堆积在大河两岸,鲜血流满了长城的洞穴。无论职位高的还是低的,一起成为枯骨。这种惨状哪能说得完呢!鼓声低弱了,力气用完,箭射光了,弓弦断绝,短兵相接啊,宝刀折断;两军迫近啊,活和死立见分晓。降了吧,终身成为异族。战斗吧,白骨暴露沙漠。飞鸟无声啊,群山寂静;黑夜漫长啊,寒风淅淅。魂魄凝结啊,天空昏沉沉的;鬼神聚集啊,乌云阴森森的。阳光寒冷啊,衰草冻断;月色凄苦啊,严霜惨白。世上伤心惨目的事情,竟然有这样的吗?
我听说,从前李牧率领赵国士兵,大败林胡,为赵国开辟了大片土地,使匈奴远走高飞。可是,汉朝动用了全国的所有力量去攻打匈奴,结果却弄得财尽力疲。这只是用人是否得当罢了,难道在于部队的多少吗?周朝驱赶猃狁,向北直到太原,在那里筑好城墙后,全军凯旋回来,告祭祖庙,记录功劳,君臣之间和乐安闲,相敬相安。秦朝筑长城,关口直到海边,残害了无数人民,血流得很远很远。汉朝攻打匈奴,虽然夺得阴山,但尸骸遍野,到底得不偿失。
天下众多的百姓,谁没有父亲和母亲?从小拉扯到大,经常提心吊胆,恐怕他不能长寿。谁没有哥哥和弟弟?亲密得好像手足一样。谁没有夫妻?敬爱得如同朋友一般。他们活着的时候,国家对他们给予了什么恩德?这样残杀他们,又犯了什么罪过?他们活着还是已经战死,家里都不知道;有人传来凶讯,还是将信将疑。心里忧愁,只能够在梦中见到他们。家里设祭洒酒,望着遥远的天边痛哭。天地为他悲愁,草木为他哀伤。但是祭奠达不到远方,灵魂归宿到哪里去呢?战争以后一定有荒年,百姓又将要到处流亡了。唉!哎呀!这是时世造成的呢?还是命运造成的呢?从古到今都是这样。那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只有推行仁政,使四方各族都来替朝廷保卫疆土。
【末评】
通篇只是极写亭长口中“常覆三军”一语。所以常覆三军,因多事四夷故也。遂将秦、汉至近代上下数千百年,反反复复写得愁惨悲哀,不堪再诵。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人但惊其字句组练,不知其只是极写亭长口中“尝覆三军”一句。先写未覆时,次补写欲覆未覆时,次写已覆之后。
谢有煇《古文赏音》:夫虽盛世不能忘战,此事固所不免。但骄敌致败,世多以罪主将,而忘任人之失。文之极形惨痛,非但求工,正欲动人主恻隐耳。
林云铭《古文析义》:文中初写战场景色,因吊历代,又从阵而战,从战而覆,从既覆而追想未覆之时,层层摹写,备极悲惨。再以周、赵、秦、汉错综互较一番,转入驱无罪之民而就死地,流毒无穷,结出正意,以为黩武之戒,可谓持论不刊。但古战场为朔北沙漠之地,人迹鲜到,当年交战,亦无有目击其事者。故文中初据亭长之说,再则曰“吾闻”,又曰“吾想”,末段又曰“吾闻”,如得之传闻意象间者。读之,不知是歌是哭,是笑是骂。
浦起龙《古文眉诠》:战场所在多有,文则专吊边地,非泛及也。开元、天宝间,迭启外衅,藉以讽耳。与少陵《出塞》诗同旨。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开首辟空画出一幅古战场图,能于景中含情。因借亭长点题,而以“尝覆三军”引出吊意,起得甚好。“秦汉”、“近代”数语,领一篇之局。随撇开中国战争,而以“多事四夷”推出“尝覆三军”之故;随又撇开古昔盛时,而以“文教”数语推出“多事四夷”之故。语有本原,论极精确。于是由阵而战,由战而覆,就边地时势上摹写一番,以见其可吊。复从既覆后追交战时,就士卒意境中摹写一番,以见其可吊。词意俱极悲切。继乃以赵、汉、周、秦之事边,互较得失,而归重于用人。继又以民生至情之真挚,见驱无罪而死于战场之惨不可言,祸流无已。末以“守在四夷”作结,结出文教宜宣意。是于可吊中,更想象出可贺处来,极奇警,复极正大。观牧之所著《罪言》、《战论》等篇,自知此文之寄意深切矣。此文之用韵者,通篇用韵,凡十有三转。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通篇大旨,在“多事四夷”一语。通篇归束,在“守在四夷”一语。盖守者,正仁义之用也,王道也,文教也。“武臣用奇”则有战,战则有民生流离之苦;文教苟宣则有守,守则有策勋饮至之乐。此是作文人意中主见。至描写战场之苦、阵亡之惨,虽极酷摹,仅是第二层好处。按唐人诗云:“泽国山河人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夫战胜功成,犹尚乃尔,况将没卒毙耶?得失不可不辨。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通篇主意在守不在战,守则以仁义,乃孔孟之旨也。但用赋体为文,段段用韵,感慨悲凉之中,自饶风韵,故为人人乐诵,且可为穷兵者炯戒,可为战场死者吐气,读者无不叹息,真古今至文也。或曰:“此文诚妙,于时文何益?”曰:起之突,结之陡,佳矣。借亭长口中点题,此借点法也。历叙前代,题境宽阔;正写战处,酣畅淋漓;末段写家,余波不尽。而仁义以守,有断制,有主脑。曰“告余”,曰“吾闻”,曰“吾想”,正摹“古”字,实面未尝不虚。种种妙法,赏之不尽,在读者而已。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兵不可一日不备,而可百年不用。故王者之师,只以征不法,讨不庭,而非以耀武也。自后世喜功好大,日以开疆拓地为心,初则帑藏为之一空,继则民财为之罄竭,卒至生民涂炭。外侮未清,内患旋作,因而覆宗亡国者有之矣。公生天宝末,吐蕃、回纥乘衅进攻,以致社稷丘墟,后舆播越,西北蹂躏,已不堪言。一旦触景兴怀,则《匪风》、《下泉》之感,故宫“禾黍”之思,是亦仁人君子之所用心也。故其悲壮之气,凄惋之情,写得如许真挚,令人不可卒读。然及身论世,不免多所触讳,故中间用“吾闻之”“吾想夫”等语。慨古即以伤今,惩前正以惕后,不言失而失自见矣。此固古人之善于避忌,抑亦远祸之一道也。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 愈
【题解】
《韩昌黎文集·答崔立之书》: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足下犹复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且进且劝,足下之于故旧之道得矣。虽仆亦固望于吾子,不敢望于他人者耳。然尚有似不相晓者,非故欲发余乎?不然,何子之不以丈夫期我也。不能默默,聊复自明。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闻吏部有以博学宏辞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州府求举,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虽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既已为之,则欲有所成就。《书》所谓“耻过作非”者也,因复求举,亦无幸焉。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蛤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步,方一沐三握其发。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之叔,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述周公急于见贤,是一篇主意。当是时,将当时劈空振起,为下“设使其时”一段作势,为后“岂尽”一段伏案。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荒服去王畿益远,以其荒野,故谓之荒服。要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禹贡》:“五百里荒服。”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此段连用九个“皆已”字,化作七样句法。字有多少,句有长短,文有反顺,起伏顿挫,如惊涛怒波。读者但见其精神,不觉其重叠,此章法、句法也。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一段就周公振势。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一段就贤士振势。○前下九“皆已”字,此下三“岂复”字,专为下文打照。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此一转最有力。以上论周公之待士,反复委曲。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又推周公之心,反写一笔。妙在虚字斡旋,将无作有,生烟波。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句已可住,而添“不衰”二字,奇陗。○正写一笔,收完前一幅文字。凡作无数转折,写周公方毕。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方入正文,竟作两对,运局甚奇。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此段连用九“岂尽”字,对上九“皆已”字,亦就当时振势一段。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又添两“岂尽”字,即上三“岂复有哉”变文耳,亦就贤士振势一段。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至此方尽言攻击。○说阁下毕,下始入自复上书意。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昏。人辞焉。阍人,守门隶。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挽周公一句。阁下其亦察之。以前是论相之道,以后是论士之情。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犹言故不必复上书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书安得不复上?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书安得不复上?○此段以古道自处,节节占地步,文章绝妙。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器。上,足数朔及门,而不知止焉。上用四“矣”字,其势急。此用二“焉”字,其势缓。如摆布阵势,操纵如法。文章家所谓虚字上斡旋也。其两“不知”字,归结自身上,与上“不知逃遁”相应。最妙。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又一转生姿,以大贤之门,打照周公。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拜上书相公阁下:
我听说周公担任宰相的时候,他急于接待贤士,在吃一顿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在洗一次头时,要多次把解开的头发握在手里。在这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荐举任用;狡诈邪恶、巧言谄媚、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人都已清除掉;天下已没有什么忧虑的了;边远地区的蛮夷民族都已归顺进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的各种妖孽都已消失灭迹;天下称为礼乐、刑政、教化的各种制度,都已整治;风俗都已诚朴宽厚;受着风雨霜露普遍滋润的动植物等都已得其所宜;麟、凤、龟、龙等祥瑞征兆都已出现。而周公凭着他那圣人的才能,依靠他是天子叔父的至亲,他辅助天子治理周室,继承奉行先王的德化的功绩,又都是这样显著。那些要求进见的人,难道还有超过周公的吗?不仅不能超过周公,难道再有胜过当时百官的吗?难道还有谋略对周公的德化可以补益的吗?然而周公求贤士是这样地急迫,只怕自己的耳目有所听不到、看不到的,思考有所顾不到的,以致辜负成王托付自己的心意,失去天下的人心。按照周公的心意,假使那时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继承奉行先王的德化的功绩,没有这样显著,而他既没有圣人的才能,又没有天子的叔父这种至亲关系,就要连吃饭和洗头都没时间了,哪里只是吐哺握发这样的勤劳就够了呢!正因为他这样,所以人们至今还歌颂成王的德行,而且不停地称赞周公的功德。
现在您担任宰相和周公的地位相比也相近。天下的贤才,难道都已荐举任用?狡诈邪恶、巧言谄媚、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人难道都已经清除掉?天下难道已完全没有什么忧虑的了?边远地区的蛮夷各民族难道都已归顺进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的各种妖孽,难道都已消失?天下称为礼乐、刑政、教化的各种制度,难道都已整治?风俗难道都已诚朴宽厚?受风雨霜露普遍滋润的动植物,难道都已得其所宜?麟、凤、龟、龙等祥瑞征兆,难道都已出现?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然不能期望有您这样的盛德,但和那些办事官吏相比,难道都在他们之下吗?他们所陈述的意见,难道对您都没有什么补益吗?现在您即使不能象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应该引进他们,考察他们的才能而后决定去留,不应该采取默默然的冷漠态度。
我等候您的回示,已经四十多天了。书信呈上两次,可是我的心意不能上达。三次登门,都给守门的挡住。只因为生性愚昧,不知道离开,所以又有关于周公的一番议论。希望您也仔细地看看它。古代的士人,三个月没有官职就相互慰问,所以出境就要带上礼物。但是他们所以重视自我推荐,是因为他在周如果不被任用,就到鲁国去;在鲁国不被任用,就到齐国去;在齐国不被任用,就到宋国,到郑国,到秦国,到楚国去。现在天下只有一个君主,四海之内只有一个国家,离开这里就是夷狄那些地方,离开自己的祖国了。所以要实行自己的主张和抱负的士人,不能在朝廷供职,就只有到山林隐居去了。山林里边,是士人中那些独善其身,自我修养,不为天下担忧的人才能安心的。如果怀有为天下担忧的一颗心,就不能安心在山林里了。所以我才常常自我推荐而不感到羞愧,信屡次呈上,脚步屡次到门上,也不知道停止。难道只是这样吧了,我还惶恐地只怕不能出身在您的门下,希望您能够稍微给予留意审察!
亵渎触犯您的威严和尊贵,十分惶恐。韩愈再拜。
【末评】
通篇将周公与时相两两作对照。只用一、二虚字,斡旋成文。直言无讳,而不犯嫌忌。末述再三上书之故,曲曲回护自己。气杰神旺,骨劲格高,足称绝唱。
【汇评】
黄震《黄氏日钞》:昌黎三上光范书,世多讥其自鬻。然生为大丈夫,正蕲为天下国家用,孔子尝历聘列国,孟子亦尝游说诸侯矣。如公,才气千古一人,亦同流俗困于科举而不得少见于世,故直摅其抱负以自达于进退人才者,虽颇失之少年锐气,而实皆发于直情径行。始则晓以古者成就人才之道,次则动以一己饥寒之迫,终则警以天下未治及不能如周公礼土之勤。光范门虽尊,公直与之肝膈无间。然则公之抱负者为何如,而可讥其自鬻哉!终南捷径,少室索价,阳退阴进,不由真情,此则不鬻之鬻,乃公罪人耳。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意所欲言而不便得言者,忽然托笔周公,便乃无所不言。故通篇虽有两大幅,而只是周公一大幅也。后写复上宰相之万万不获已,又是古今绝妙。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第一书引经以告之,再则陈情以感之。经之所不能悟,情之所不能动,此书直击之而已。义正词严,气盛而法立。
林云铭《韩文起》:此又因两次上书,不能邀其一盼,单就宰相当急于求土上立言。又谓士不得志,别无所往,山林独善,非行道者之所能安,欲其加察而荐己也。
◆北楼 韩愈◆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与陈给事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与陈给事书
韩 愈
【题解】
《柳河东集·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公姓陈氏,自颍川来,隶京兆万年胄贵里,讳京。既冠,字曰庆复。举进士,为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土、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给事中、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土。德宗登遐,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蛤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叙相见。贫贱也,衣食于奔走,倒句法。不得朝夕继见。叙不相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忽开二扇,一扇陈给事。○陈给事,名京,字庆复。大历元年中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将禘,京奏禘祭必尊太祖,正昭穆,帝嘉之。自考功员外,迁给事中。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一扇自己。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总上两扇,叙所以不相见之故。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祝乎其言,若闵其穷也。属,连续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重起二扇,一扇再叙相见。其后如东京取妻子,东京,洛阳也。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悄,静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一扇,再叙不相见。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单就不相见中,翻出陈给事意思来,奇绝、妙绝。不敏之诛,诛,责也。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丘皆切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竢俟。更写,唐人有生纸、熟纸。生纸非有丧故不用。公用生纸,急于自解,不暇择耳。揩,涂抹也。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
愈再拜:我能够同阁下认识已经好几年了。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阁下的一些称赞。由于我贫贱,为了生活东奔西走,不能早晚经常拜见。此后阁下的地位越来越高,伺候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加。地位越来越高,跟贫贱的人就会一天天地隔膜;伺候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加,阁下的爱就会广泛,情意不能专一。我的品德没有完善,文章却一天天地出名。品德没有完善,贤明的人就不赞赏;文章一天天地出名,同进的人就会妒忌。开始,是日渐隔膜疏远,加上认为阁下感情不专的抱怨,以及阁下不再赏识的情绪,而且听信妒忌者的坏话。从此阁下的门庭,就没有我的足迹了。
去年春天,我也曾经进见过一次,阁下脸色温和,似乎赏识我的最近表现;说话接连不断,似乎同情我的穷困处境。告辞回来,心里非常高兴,就把这些情况告诉给别人。打那以后,我到东京去接家属,又不能够早晚经常拜见,等到回来,也曾经进见过一次,阁下脸色冷淡,似乎不理会我的私衷;说话很少,似乎不领受我的情意。告辞回来。心里十分惶恐,不敢再到门上。
如今我才恍然大悟,很快地懊悔起来。心里想:阁下的脸色冷淡,是恨我不经常去拜见的缘故;说话很少,是暗示这种意思的缘故呀。不聪敏的责备,我是无法逃避的了。因此,我不敢马上进见,就自动申述原故,并且呈上近来做的《复志赋》等十篇文章,作为一卷,卷上都有标记。《送孟郊序》一篇,是用生纸写的,不加装饰,而且都有涂掉字或者增加字的地方。因为我急于解释误会从而向阁下道歉,所以等不及重新誊写清楚。阁下收下我的心意,不计较我的礼节,我就心满意足了。
愈诚惶诚恐,再拜。
【末评】
通篇以“见”字作主,上半篇从“见”说到“不见”,下半篇从“不见”说到“要见”。一路顿挫跌宕,波澜层叠,姿态横生,笔笔入妙也。
【汇评】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层次法度,昌黎本色。其串合数层,累累如贯珠,最得《国策》妙处。
谢有煇《古文赏音》:以宛转之辞,发近情之论。任尔猜嫌,自当冰释。一路对说到底,在韩文为变调。
林云铭《韩文起》:独怪公见给事有素,又曾荷其吹嘘,何至后此绝无一字相通。且两年之间,两番进晤,换出两样面目乎?大约交道恶薄,始合终离,总为升沉异路,其当久不得见而忽见也,欲卖弄其置身之荣,故特装出故人之恋;及其既见未久而再求见也,欲杜绝其干泽之望,故预示以陌路之情,此古今仕途常态。……人止赏其结构之工,而不知其握笔时泪落如雨耳,悲哉!
浦起龙《古文眉诠》:希阔见疏之由,多因忌者日进。前段抉透其因,后段证明其状,是形影互藏之格。此书之上,所谓疏其所以“自解而谢”也。伧子平疏两番见不见,直不顾文理之通不通矣。公有《释言》一篇,与此同旨。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此等文字,何曾是有意必作如此章法。只是起手一行,偶然写得见与不见,后遂因岚寻穴,不自觉笔笔入妙也。作文固以心空为第一矣。
◆作书干谒图◆
送孟东野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送孟东野序
韩 愈
【题解】
《韩昌黎文集·贞曜先生墓志》: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崑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酆、郢而卒。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 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鉤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唯其大玩于词,而与世抹杀,人皆劫劫,我独有余。有以后时开先生者,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其犹足存邪!”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迎侍溧上。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起句,是一篇大旨。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草木,一。水之无声,风荡之鸣。水,二。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梗,塞也。其沸也或炙之。水独加三句。错综入妙。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金石,三。人之于言也亦然,说到人。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謌同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一锁,应起句,笔宕甚。○人言,四。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突然说乐。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生出“善”字与“假”字,为下面议论张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钟。石,磬。丝,琴、瑟。竹,箫、管。匏,笙。土,埙。革,鼓。木,祝敔也。八者,物之善鸣者也。乐,五。维天之于时也亦然,突然说天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同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天时,六。○乐与天时两段,俱是陪客。
其于人也亦然。收转人上,下畅发之,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上文已再言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矣,则此又言人声之精者为言,而文辞又其精者,故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又”字、“尤”字,正是关键血脉、首尾相应处。其在唐、虞,咎皋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咎陶、禹,一。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后夔作《韶》乐,以鸣唐、虞之治。○夔,二。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太康盘游无度,厥弟五人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五子,三。伊尹鸣殷,伊尹,四。周公鸣周。周公,五。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略结。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孔子之徒,六。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庄周,楚人,著书名《庄子》。荒,大。唐,空也。○庄周,七。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屈原,楚之同姓,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八。臧孙辰、即鲁大夫臧文仲。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臧孙辰、孟轲、荀卿,九。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著书名《老子》。申不害、以黄老刑名之学相韩昭侯。著书二篇,名《申子》。韩非、韩诸公子,与李斯俱师荀卿。善刑名法律之学,著书五十六篇,名《韩非子》。昚慎到、韩大夫。申、韩称之。有书四十六篇。田骈、齐人,好谈论,时称“谈天口”。邹衍、临淄人,著书十万余言,名重列国,燕昭师事之。尸佼搅、○鲁人,卫商鞅师之。著书二十篇,号《尸子》。孙武、齐人,著《兵法》十三篇。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杨朱十四人,十。○此十人,或邪说,或功利,或清净寂灭,或刑名惨刻,或尚杀伐之计,或专纵横之谋,皆非吾道,故公称一“术”字,大有分晓。秦之兴,李斯鸣之。李斯秦相,专言威令。○李斯,十一。汉之时,司马迁、即太史公,作《史记》。相如、姓司马,蜀人。有赋、檄、封禅等文。扬雄,字子云,有诸赋与《太玄》、《法言》等书。最其善鸣者也。二司马、扬雄,十二。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同速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即其所谓善鸣者,亦且如此,所以为不及于古。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魏、晋,十三。○将入题,又顿此一段,先写出感慨之致。
◆孟郊像◆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人。唐代诗人,有“诗囚”之称。
唐之有天下,以下始说唐人。陈子昂、字伯玉,号海内文宗。○一。苏源明、京兆武功人,工文辞。有名。○二。元结、字次山,所著有《元子》十篇。○三。李白、四。杜甫、五。李观,字元宾,公之友。○六。皆以其所能鸣。此六子,皆当时先达之人。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许鸣。七。○从许多物、许多人,奇奇怪怪,繁繁杂杂说来,无非要显出孟郊以诗鸣。文之变幻至此。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若无懈笔,可追唐、虞三代文辞。其他浸淫乎汉氏矣。其他美处,纯乎其为汉氏。○三句。总收前文。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李翱有集,张籍善乐府。○李翱八。张籍九。又添二人于后,妙。三子者之鸣信善矣。结出“善鸣”二字。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两句叹咏有味。括尽前面圣贤君子之鸣。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鸣国家之盛。奚以喜?其在下也,自鸣其不幸。奚以悲?二语甚占地步。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时东野为溧阳尉。○单结东野。有若不释然者,结出不平。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应前四“天”字收。
所有东西得不到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原来没有声音,风吹动它们发出声音。水原来没有声音,风搅动它发出声音。水的腾涌是有东西阻碍了它,水的奔流是有东西堵住了它,水的沸腾是有东西在烧它。钟磬等乐器原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它才发出声音。人对于言论也是如此,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这才表达出来。他们歌咏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们哭泣是有了怀念的感情。一切从嘴里发出来成为声音的,可能都有不平的缘故吧!
音乐,是人们在心里有郁结然后向外面发泄出来的,它常常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是东西中善于发出声音的。自然界对于时令也是如此,它常常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借助它们来表示。所以,用鸟声表示春季,用雷声表示夏季,用虫声表示秋季,用风声表示冬季。四个季节的递相推移,可能一定有不得平静的缘故吧?
这种情况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人的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又是其中的精华所在,特别要选择那些善于抒发感情的人借助他们来表示。在唐、虞时代,咎陶、大禹是善于鸣的人,就借助他们来发表时代的声音。夔不能用文辞表达,自己就借助于《韶》乐来发表时代的声音。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的歌来表达当时的声音。伊尹表现了商王朝的声音。周公表现了周王朝的声音。所有记载在《诗经》、《书经》等六经中的,都是表现时代声音的优秀人物。周朝衰弱时,孔子这班人大声疾呼起来,他们的声音宏大而且长远。《论语》说:“老天爷打算把孔子当作周王朝的木铎。”难道不是真实的吗?到了周朝后期,庄周用他的汪洋开合、无边无际的言辞来表示。楚国是一个大国,到了灭亡的时候,屈原用楚辞来表示。臧孙辰、孟轲、荀卿是用学说来表达的。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批人,都是用他们的主张来表达的。秦朝兴起时,李斯发出了秦王朝的声音。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特别善于表现时代声音的人。汉代以下的魏、晋两朝,鸣的人都赶不上古代,但也从来不曾间断过。就是拿其中最好的来说,他们的声音轻清而且浮夸,他们的节奏繁密而且急促,他们的文辞放荡而且哀怨,他们的思想空虚而且放纵,他们作的文章,杂乱而没有条理。也许是老天爷以为他们的德行丑恶,不肯照顾他们吧!那么,为什么不出现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呢?
唐朝得天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用他们所擅长的来鸣。那些活着而地位低下的人中间,孟郊字东野的开始用他的诗来鸣。他的诗超出魏、晋的作品,某些无懈可击的已经达到古代作品的高度,其他的也逐渐接近汉代作品的水平了。同我交往的人,李翱和张籍是其中突出的。三个人的鸣的确是好极了。但是不晓得老天爷准备使他们的声音和谐让他们鸣国家的兴旺发达呢?还是打算使他们的身体贫穷饥饿,他们的心情忧愁苦恼,让他们鸣自己的不幸呢?三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的。那么,如果做了大官,有什么可喜?如果做了小官,又有什么可悲呢?东野这次到江南去就职,似乎不大开怀,所以我说了那些命运掌握在老天爷手里的话来安慰他。
【末评】
此文得之悲歌慷慨者为多。谓凡形之声者,皆不得已。于不得已中,又有善不善。所谓善者,又有幸不幸之分。只是从一“鸣”中,发出许多议论。句法变换,凡二十九样。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鳞逐爪观之。
【汇评】
洪迈《容斋随笔》:韩文公《送孟东野序》云:“物不得其平则鸣。”然其文云:“在唐、虞时,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之以鸣。夔假于《韶》以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又云:“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然则非所谓“不得其平”也。
黄震《黄氏日钞》:自“物不得其平则鸣”一语,由物而至人之所言,又至“天之于时”,又至“人言之精者为文”,历序唐、虞、三代、秦、汉以及于唐。节节申以鸣之说,然后归之东野以诗鸣终之。曰:“不知天将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也?”归宿有味,而所以劝止东野之不平者有矣。师友之义,于斯乎在。而世徒以文观之,岂惟不知公,抑不知文者耶!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拉杂散漫,不作起,不作落,不作主,不作宾,只用一“鸣”字跳跃到底。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以逐鳞逐爪观之。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历叙古来著作,而以孟郊东野之诗继之。闪铄变化,诡怪惶惑,其妙处公自言之矣,“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是也。气盛则宜,后人有如许气,才许摹仿他四十个“鸣”字。
林云铭《韩文起》:俗眼错认“不平”二字为不得用扼腕,何啻千里?独不思篇中言皋陶、言禹、言夔、言伊尹、言周公,皆称其鸣之善。其不平处岂亦为不得用而然乎?即末段说入东野身上,亦以鸣国家之盛,与自鸣不幸两意双敲。原未尝料定东野一生,必不得用到底也,安得以“不平”二字为疑?
浦起龙《古文眉诠》:东野官下僚,韩子标表其诗辞,直跻之古作者,以此导其先路。不为质语游扬,正是绝色游扬也。以一“鸣”字作骨,以一“善”字作低昂;其手法变化在“鸣”字,其线索抽牵却在“善”字。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凭空结撰,除“其存而在下”及“东野之役于江南”一二语外,未尝粘定东野。究之言物、言人、言乐、言天时、言历代、言本朝善鸣者,及言李、言张,无非为东野发议。自首至尾,不肯使一直笔。顿挫抑扬,离合缓急,无法不备,而又变化诡谲,不可端倪,那得不横绝古今!谢叠山谓篇中“鸣”字四十变化,出二十九样句法,读者亦须细心寻绎。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读书录》:天择物之善者而假之鸣,其为鸣盛与鸣不幸,惟天之所命耳。文之立意止此。征引太繁,颇伤冗蔓。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文以“鸣”字为骨,先以“不平则鸣”句提纲,通篇言物之鸣及古人之鸣、今人之鸣,总不出“不平则鸣”之意。文成法立,奇而不诡于正。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林西仲曰:昌黎少时,梦人与五色篆文,强吞之,旁有一人拊掌而笑。觉后,胸中如有物下咽,自是文章日丽。后遇孟郊,乃梦中旁笑者,是两人文章皆本天授,为最得意之友,而是篇为最得意之文也。朱环峰曰:布置衬托,纯用宾主法。东野是主,余是宾。但细分之,自唐至晋魏,是宾之宾也;陈子昂六人,宾中主也;李翱、张籍,又是主中宾也。郊诗阴祖况、谢,而流于蹇涩,故有“郊寒岛瘦”之评。文公极推之,行文不得不尔。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东野一序,评家谓文公极欲推崇其文,因举历代之善鸣者以显其鸣。余尝读而疑焉。夫鸣者,鸣其不平也,其于天也,以鸟以雷,以虫以风;其于人也,以歌以哭;而其形于乐也,以金以石,以丝以竹,以匏、土、革、木。或鼓之鸣,或激之鸣,或感之鸣,或戛之鸣,大叩而大鸣,小叩而小鸣,皆不得已而鸣,非不释然而鸣,此所以为善鸣也。是以古今人才得其大鸣者为大人,得其小鸣者为小人。使其先有一不释然者存于心,则其鸣大者小矣。东野之诗,其大鸣者也。而溧阳之行,有不释然于心,则未免小其鸣矣。文公恐其鸣之或小也,故一再择其善鸣者以假之鸣,使其为言,不至以悲喜之形而乱杂其鸣,将为天之所丑也。然则此序之作,虽以善其诗之鸣,而其勉以善鸣者实深矣,岂但推崇其文而为是序者哉!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最岸异,然可谓之格奇而调变,不能谓为有道理之文。举禹、咎陶、伊尹、周公、孔子、孟轲、荀卿与虫鸟同声,今人断无此等文胆,而昌黎公然出之自在游行者,段落分得清楚,则人与物所据之界限,自然不紊。若不变其调,亦积叠如累棋,未有不至于颠坠者。人但见以“鸣”字驱驾全篇,不知中间只人物分疏而已。人手是说物,由物遂转及人,由人而寓感于物。因思天不能鸣,亦假气假物以鸣,犹之人耳,故由天复归到人之本位。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此篇为昌黎集中之创格,举天地人物,尽以“鸣”字括之,至孔子之徒亦指为善鸣,则真有胆力矣。文无他妙巧,但以气行,然须观其脱卸处、笋接处,觅得关头,则读此便大有把握。
送杨少尹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送杨少尹序
韩 愈
【题解】
《唐才子传》:杨巨源,字景山,蒲中人。贞元五年刘大真下第二人及第。初为张宏靖从事,拜虞部员外郎,后迁太常博士,国子祭酒。太和中,为河中少尹,入拜礼部郎中。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汉疏广,东海兰陵人,仕至太子太傅。兄子受,仕至太子少傅。在位五年,广谓受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乃上疏乞骸骨,上许之。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去声。○供张,谓供具张设也。祭道神曰祖。祖道,谓饯行也。两,一车也。一车两轮,故谓之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叙二疏事引起。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入题。方以能《诗》训后进,此句补杨君在官时事。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叙杨君事毕,以下发议论。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随手先作一总。
予忝在公卿后,时公为吏部侍郎。遇病不能出。一篇情景,全在托病上写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司业去位,国史亦书。但不张大其事,虽书亦落莫也。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上文图迹,原属后世事,所以付之不论。○此段从二疏合到杨侯。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白之于朝命,为其邑少尹,不绝其俸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祝。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此段从杨侯合到二疏。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随手再作一总,应前“古今人不相及”。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反衬杨侯。杨侯始冠去声,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宾句。今之归,主句。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点出归乡风趣。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法其不以官为家,罢后有所归。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古人临文不讳。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感叹不尽。
从前疏广和疏受叔侄两人,因为年老,有一天,他俩辞去官职,离开京城。在那时,官员们设了筵席,在都城的城门外替他们饯行,车子有几百辆。路上观看的人都赞叹流泪,全都称赞他们的贤德。汉朝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代善于绘画的人,又描画了他们的故事,到现在还照耀着人们的耳目,显著得似乎就在前天发生的事情那样。
国子监司业杨君巨源,刚刚拿出他擅长诗歌的本领来教导后辈的时候,有一天,因为年满七十岁,也禀明宰相,离开京城回到他的家乡去。社会上常常说现代人和古代人不能相比,现在杨君和二疏,他们的去官思想难道有什么两样吗?
我很惭愧,也算排列在公卿的后面,当时刚好碰到生病不能去送行。不知道杨君离开时,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子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旁观看的,是不是也有人赞叹着说他们的贤德?史官是不是也能够广泛宣传他的言行,接着二疏的事迹给他作传,不让他寂寞?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人,画或者不画,先不去管它吧。不过,我听说杨君离开的时候,宰相有爱惜他的意思,就向皇帝申请任命他做家乡的少尹,不停止他的官俸,还写诗歌来劝勉他,京城里的善于写诗的人,也跟随着作诗应和宰相。我又不知道当时二疏离开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事?古代人和现代人究竟相同或者不相同,看来还不能判断。
中古时候的士大夫是以官为家的,一旦罢免就没有地方可以回去。杨君刚刚成年,就在自己的家乡参加考试被录取,又参加了鹿鸣宴然后前来做官的。现在回去,可以指着乡间的树说:“某棵树是我的先辈种的。某条水、某座小山,是我儿童时期钓鱼游玩的地方。”家乡的人没有哪一个不加倍尊敬他,而且告诫子孙们要把杨君不离开故乡作为学习的楷模。古人说的死后可以进入祠堂享受祭祀的乡先生,可能就是指杨君这样的人吧?可能就是指杨君这样的人吧?
【末评】
巨源之去,未必可方二疏。公欲张大之,将来形容,又不可确言,特前说二疏所有,或少尹所无,后说少尹所有,或二疏所无。则巨源之美不可掩,而己亦不至失言。末托慨世之词,写出杨侯归乡,可敬可爱,情景宛然。
【汇评】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只杨与二疏不异二句便了,凭空撰出“不知杨侯去时”一段,又转出“不知二疏”云云,奇幻极矣。要写杨与二疏之同,反从未知其同不同,以极写其同。此种文心,最有补于后学。了语翻不了语,最奇。
林云铭《韩文起》:看来无一可著笔处,昌黎偏寻出汉朝绝好的故事来,与他辞位增秩及歌诗数事,有同有不同处,彼此相形,作了许多曲折。末复把中世绝不好的事,作反衬语,逼出他归乡之贤,便觉件件出色。皆从无可著笔处著笔也。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前说二疏所有,或少尹所无;后说少尹所有,或二疏所无。婉转回环,无中生有。○看破韩文胜人处只是翻空,若沾沾粘滞实说,乃后人应酬文字。而近代以此为得体,可怪也。
浦起龙《古文眉诠》:不是古今互映弄虚花伎俩,公盖感少尹之去,慨迟暮贪荣者。举朝一辙,显谏不可,借疏显杨,喧寂异趣,而藏用于“遇病”一语,则良工心苦也。《香山乐府·不致仕篇》云:“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笑,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是此文注脚。
唐介轩《古文翼》:先叙二疏,次叙杨侯,随总按一笔作领。次将二疏串合杨侯,次从杨侯打转二疏,随总锁一句作应。末结到归其乡上。全于虚处摹拟,空中簸弄,而起伏照应,针线极细。此又集中独创之境也。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读书录》:唱叹抑扬,与《送王秀才序》略相类。欧公多似此种。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序之妙处,在借二疏以形容巨源不同而同,同而不同。全在空中簸弄,尤妙在借病作波,顿觉溪山重叠,烟雨迷离。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妙在一起引事来陪,以下同不同两两相形,不惟文有律,亦且有情。至相形处,妙不说煞,全从“遇病不能出”句生来。古人行文,纯用虚托,不肯用一实写,乃自占地步,不滥夸人处,不徒善作波澜已也。《辑注》评:突引二疏作陪,又将自己病不能送,偷插一笔,顿觉溪山重叠,烟雨迷离。末段偏从杨君归乡,追思童时事,并把没后可祭,就乡人心中写出,纯是空中楼阁,宛如逼真情景。文章巧妙,莫逾此法,昌黎尤长,所以冠乎八家。时文则金正希多有。学者即此四首,可悟一切矣。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项羽初得关中,即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而卒至垓下之败。高祖以一泗上亭长,贵为天子,及还过沛,而乃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汉祚卒于此基焉。夫同一不去其乡之感,而成败悬绝若是者,何哉?盖一出于意气,一发于性天。古今人同不同,概可知也。杨子始冠举于乡,七十而致仕,五十年间羁旅功名,应不乏故乡游子之感。一旦乞骸归里,在庸夫俗子之耳目,方且奔走骇汗,以艳称其衣锦之荣。而不知故乡为先人庐墓之区,非富贵所可夸耀,必其生平行诣可以法乡里而示来兹,没而祭于社,而后不愧为古所称乡先生者矣。文公以二疏拟杨子,吾知当日乐为之序者,必不在意气而在性天。但不知杨子归里后,指其树,思其人,抚夙昔钓游之地,亦尝召父老子弟纵酒,如高祖之悲歌慷慨否也。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入手引二疏,用意特平平。即七十辞官,亦是恒事,庸手虽说得兴会,决难出色。文将二疏事并入巨源身上,在空中摩荡。以“杨侯去时”与二疏去时两两比较,似无甚高下。却说到丞相爱惜,“不绝其禄,又为歌诗劝行”,此事似为二疏所无。大类管夫人画竹石,丛竹在前,一石独历落而远。此序事之前后际,部署大有工夫。末段述其还乡以后追想前尘。此秘归震川最为得之。
◆礼骋遗贤图◆
祭十二郎文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祭十二郎文
韩 愈
【题解】
《韩昌黎文集·韩滂墓志铭》:滂,韩氏子。其先仕魏,号安定桓王。滂父老成,厚谨以文,为韩氏良子弟,未仕而死。有二子,滂其季也。其祖讳介,为人孝友,一命率府军佐以卒。二子:百川、老成。老成为伯父起居舍人会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年、月、日,或作贞元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七日乃能者,以所报月、日不同,欲审其实,故迟迟若此。建中,人名。十二郎,名老成,公兄韩介之子、韩会之继子也。
呜呼!吾少孤,大历五年,公父仲卿卒,公时三岁。○从自说起。及长,不省所怙,《小雅》:“无父何怙!”惟兄嫂是依。兄韩会,嫂郑夫人,即十二郎父母。公于郎,虽叔侄,犹兄弟。其情谊尽在此。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大历十二年五月,起居舍人韩会,坐宰相元载党与,贬为韶州刺史,寻卒于官。公时年十一,从至贬所。○始入十二郎,只“俱幼”二字,已不胜酸楚。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建中二年,中原多故,公避地江左,家于宣州。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一段叙幼时相依。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写尽零丁孤苦。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引嫂言,尤悲惨不堪。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上说俱幼,此又略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虽略分,又不甚分,妙,妙。○一段,叙叔侄二人关系韩氏甚重。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贞元二年,公自宣州游京师。○与郎别。其后四年,而归视汝。与郎会。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与郎别。遇汝从嫂丧来葬。与郎会。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贞元十三年,董晋帅汴州。○与郎别。汝来省吾,与郎会。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孥,妻子也。○与郎别。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与郎不复会。是年,吾佐戎徐州,是岁张建封辟公为徐州节度推官。○与郎别。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十六年五月,张建封卒,公西归洛阳。○与郎不复会。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图与郎长会。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与郎永别不会。○自“吾年十九”以下,追忆其离合之不常,卒不可合而遽死。意只是平平,读之自不觉酸楚。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承写相离之故。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真言肠断。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髪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倒跌起下。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承上发出一段疑信惝怳光景。下分承一段疑,一段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一段从信转到疑。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家人名。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一段从疑转到信。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言其不应死而死,卒归咎于天与神、与理,哀伤之至也。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此言己亦不可必,回顾前寄孟东野书上意。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言有知,不久与郎复会。若无知,悲日无多。而不悲者,终古无尽时。盖以生知悲,死不知悲也。○达生之言。可括蒙庄一部。汝之子始十岁,谓湘也。吾之子始五岁,谓昶也。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忽然于郎前写自家不保,忽然又于郎后写二子不保,文情绝妙。
◆祭十二郞图◆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极。○剧,甚也。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此段伏下“汝病吾不知时”句。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上言病。下言殁。一句接,无痕。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言耿兰之报,所以无月日者,由其不知报告之体,当具月日以报也。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此段伏下“汝殁吾不知日”句。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此告之欲处置其身后,以慰死者之心。意到笔随,不觉其词之刺刺也。
呜呼!自此以下,一往恸哭而尽。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贬去声不临其穴,窆,下棺也。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更不能分句,何况分段,分字。直是一恸而尽。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宕一句,起下。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伊、颍,二水名。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教子、嫁女,又慰死者之心,自是天理人情中体贴出来。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总结,更复惝怳。呜呼哀哉!尚飨!
某年某月某日,你的小叔叔愈听到你去世消息后的第七天,方才能够含悲忍痛来表示心意,派建中从远道送来时新美味的祭品,祭告你十二郎的灵魂:
唉!我从小死去父亲,等到长大,早已不记得父亲的样子,只是依靠哥哥和嫂嫂抚养。哥哥于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很小,跟着嫂嫂把哥哥的棺木送回河阳安葬。后来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从来不曾有一天彼此离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很早就逝世。继承先人后代的,在孙子一辈中只剩下你,在儿子一辈中只剩下我,两代单传,连身影也感到孤单。嫂嫂曾经一边抚摸着你一边指着我说:“韩家两代,只剩下你们这两个人了!”你那时比我更小,当然不再记得;我当时虽然已经能够记忆,可是也不懂得她的说话的悲痛啊!
我十九岁的时候,方才到京城里来。打那以后过了四年,才回去看望你。又过了四年,我到河阳去扫墓,碰着你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助董丞相,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家眷。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结果你没有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走,我又离职,结果你又没有来成。我考虑,你跟我到东边,东边也是客地,不可能长久住下去。如果作长远的打算,倒不如回到西边去,准备安顿好家庭然后来接你。唉!谁想到你会很快地离开我就去世呢?先前,我和你都是青年,认为虽然暂时彼此分别,终归要长久在一起住的。所以我离开你到京城去旅居,来求得微不足道的俸禄。假使真的晓得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即使让我做极其显赫的公侯卿相,我也不愿意有一天离开你而去就职的!
去年,孟东野去的时候,我写了一封信给你,说:“我年龄还不满四十岁,视力就模糊,头发就花白,牙齿就动摇。想起伯父、叔父和哥哥们,都是在身强力壮的中年就相继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怎么能够长久地活着呢?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只怕早晚间我死去,你就要抱着无穷的悲哀了。”谁想到年轻的人会死去,年长的人反而活着,强壮的人会早死,老病的人反而生存呢?唉!难道确实是这样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假使确实是这样,那么我哥哥有很好的德行却使他的儿子短命死吗?你有忠厚聪明的品质却不能承受他的德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却早死,年长的衰弱的却生存吗?不能够认为这是真实的。也许是做梦,也许是传来的消息不确实,那么东野的信,耿兰送来的消息为什么在我身旁呢?哎呀!可能是确实的了!我哥哥有很好的德行却使他的儿子短命死了!你有忠厚聪明的品质应当继承他的家风的,如今却不能承受他的德泽了!所说的天命的确难以猜测,神意的确难以明白了!所说的事理不能推究,寿命不能预料了!虽然如此,但是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变成全白了,动摇的牙齿有的脱落了,身体一天天地更加衰弱,精神一天天地更加衰败,还有多少时候不跟着你死去呢!死了后假使有知觉,那么我们现在又能分别多少时候呢?假使没有知觉,我的悲伤也就不会有多久,可是不悲伤的时候就没有穷尽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而强壮的人不能保全,象这样的小孩子,还能希望他们成立吗?哎呀,伤心啊!哎呀,伤心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常常发,而且很厉害。”我说:“这种病是江南的人常常有的。”不曾把它当作可虑的事。唉!难道竟然因为这种病就丧失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有毛病才弄到这样的呢?你的来信,是六月十七日发的。东野说:你死在六月初二;耿兰报来的消息没有你死的日期。可能东野的使者不知道问家里人日期,耿兰的报告,又不懂应该讲明日期。也许东野在给我写信时,才问使者,使者就胡乱说个日期来应付罢了。大概是这样的吧?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如今,我派建中来祭你,慰问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假如还有粮食能守到丧期结束,就等到丧期结束以后接他们来;假如不能守到丧期结束,就马上接他们来。其余的奴婢,都叫他们守你的丧。我有力量能够改葬,最终要把你葬在祖先的墓地上,这样才了却我的心愿。
唉!你生病我不晓得时间,你死亡我不晓得日期,活着不能互相照顾,在一起生活,死时又不能抚着你的遗体,充分表达我的哀痛,入殓时不能靠在你的棺旁,安葬时不能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对不起神灵,因而使你短命死亡,我不孝不慈,不能和你互相照顾着生活,厮守着死去。一个在天边,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身影也不同我形体互相依傍,死亡以后魂灵又不跟我的睡梦互相接触,我是自己造成这种情况的,还能怨恨谁呢?那苍苍的天啊,悲痛怎么会有尽头!从今以后,我对人世没有什么留恋了!还是回到故乡去,在伊水或者颍水旁边买几顷地,来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长;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这样罢了。唉!话有说完的时候,可是哀痛的心情不可能完结。你大概知道吧?还是不知道呢?唉呀,伤心啊!希望你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末评】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
【汇评】
费衮《梁溪漫志》:退之《祭十二郎文》一篇,大率皆用助语。其最妙处,自“其信然耶”以下,至“几何不从汝而死也”一段,仅三十句,凡句尾连用“耶”字者三,连用“乎”字者三,连用“也”字者四,连用“矣”字者七,几于句句用助辞矣。而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非妙于文章者,安能及此!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情辞痛恻,何必又说?须要看其通篇凡作无数文法,忽然烟波窅缈,忽然山径盘纡。论情事,只是一直说话,却偏有如许多文法者。由其平日戛戛乎难,汩汩乎来,实自有其素也。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有泣,有呼,有踊,有絮语,有放声长号。此文而外,惟柳河东《太夫人墓表》同其惨裂。
林云铭《韩文起》:祭文中出以情至之语,以兹为最。盖以其一身承世代之单传,可哀一;年少且强而早逝,可哀二;子女俱幼,无以为自立计,可哀三;就死者论之,已不堪道如此,而韩公以不料其死而遽死,可哀四;相依日久,以求禄远离不能送终,可哀五;报者年月不符,不知是何病亡,何日殁,可哀六。在祭者处此,更难为情矣。故自首至尾,句句俱以自己插入伴讲:始相依,继相离,琐琐叙过;复以己衰当死,少而强者不当死,作一疑一信波澜;然后以不知何病,不知何日,慨叹一番;末归罪于己,不当求禄远离,而以教嫁子女作结。安死者之心,亦把自己子女,平平叙入。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直举胸臆,情至文生,是祭文变体,亦是祭文绝调。○祭文诔辞,六朝以来,无不用韵者,此以散体行之,故曰变体。
浦起龙《古文眉诠》:语言文字出性情之地,才真才至。后人漫以此体施之他用之祭文,便为失之。盖至亲无文,固不可夷于泛应也。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自始至终,处处俱以自己伴讲。写叔姪之关切,无一语不从至性中流出,几令人不能辨其是文是哭,是墨是血。而其波澜之纵横变化,结构之严紧浑成,亦属千古绝调。文章要诀,无过真切二字。真切则确当而不可移易,自为千古不刊之作。试读此文有一语不真切否?后学悟此,则文章一道思过半矣!至于脉络次第,细玩上下诸评语,自可了彻,故不复赘。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想提笔作此文,定自夹哭夹写,乃是逐段连接语,不是一气贯注语。看其中幅,连接几个“乎”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又真有如此一番恍惚猜疑光景。又接连几个“矣”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又真有如此一番捶胸顿足光景。写生前离合,是追述处要哭;写死后惨切,是处置处要哭。至今犹疑满纸血泪,不敢多读。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昌黎《祭嫂氏郑夫人文》,哀惋极矣。且述元兄命,为嫂服期。期者,古之母服也。唐制:长年之嫂,遇提孩之叔,敂劳鞠养,情若所生,其死者,服小功。昌黎盖因朝制而加厚焉。文不假雕饰,而备极沉痛,然尚能为韵语。至《祭十二郎文》,至病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饱述其哀,只用家常语,节节追维,皆足痛哭。文作于贞元十九年,公又在不得意中。十二月,贬阳山之命下,以家难之剧,猝生于不得意之时,虽以昌黎圣手,亦万不能处处作韵语,故直起直落。文中所谓“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兄指韩会也。以下或叙事,或叙悲,错错杂杂,说来俱成文理。吾亦不能绳以文字之法,分为段落,但觉一片哀音,听之皆应节奏。
桐叶封弟辨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题解】
《吕氏春秋·重言篇》:成王与唐虞燕居,援桐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土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之。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若曰“周公入贺”,史不之见,特于刘向《说苑》云云。
吾意不然。一句抹倒。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一层。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去声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二层。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三层。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去声,虽十易之不为病;要去声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此段方是正断。严切不留余漏。下乃就周公身上另起,再作断。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应“要于其当”句。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一层。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言不能从容优乐,若制牛马然,束缚之使不得行,驰骤之使之必行,迫之太甚,则败坏矣。○二层。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言父子之间,尚不能以束缚、驰骤之事相胜,何况君臣?○三层。是直小丈夫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老子》:“其政察察,其民。”,小智貌。○正结一段。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也。○结束有不尽意,不指定史佚,妙。
古代的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跟他开玩笑呀。”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把小弟弟封在唐地。
我认为不可能这样。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该及时向成王说,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这件事。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居然促成这种不恰当的玩笑,把土地,把人民,交给一个小弟弟让他去做那里的君主,周公这样做怎么能够称为圣人呢?而且周公认为君主的话,不能随便说说就算了,一定要遵照着办成这件事吗?假使不幸,成王用桐叶当跟宫女和太监开玩笑,周公也准备提出来照着办吗?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办事怎么样。假定他做得不合适,那么就是多次改变它也不算错,重要的在于是不是适当,适当就不能使它改变,何况是拿它来开玩笑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实行它,这是周公在教成王成就错误啊。
我想周公辅助成王,应该拿不偏不颇的道理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直到玩笑作乐都要纳入到“中庸”的轨道上来就行了,肯定不会迎合他的错误还替他解说的。也不应该束缚他,劳累他,使他像牛马一样,逼得过分,就会坏事。而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办法来管束,何况是称为君臣的呢!这仅仅是玩弄小聪明的小丈夫做的事,不是周公应当做的,所以不能相信。
有的书上说: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它的。
【末评】
前辐连设数层翻驳,后辐连下数层断案,俱以理胜,非尚口舌便便也。读之反复重叠愈不厌,如眺层峦,但见苍翠。
【汇评】
黄震《黄氏日钞》:《封弟辨》谓不当因其戏而成之,甚当。
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一篇短幅文字,读之却有无限锋芒。妙在前幅连设三层翻驳,后幅连下四五层断案,于是前幅遂有层波叠浪之势,后幅亦有重冈复岭之奇。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奇正相生。○史佚明载《史记》,翻实为虚,作余波疑案,最属文字妙处。
谢有煇《古文赏音》:驳断周公无是举动处,真截犀斩蛟之手。然愚复为之益一语曰:此必小弱弟有可以为主之道耳。不然,人与地所关非浅,即使史佚成之,周公独可听其成而莫之止耶?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裁幅甚短,而为义弘深,斟酌不尽。不惟文字顿挫入妙,惟处人伦之至道,亦全于此。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理足机圆,神清气浑。结处忽作一掉,更觉通体皆灵。
林云铭《古文析义》:题目既是个辨,就当还他一个辩体。此篇先以“当封”、“不当封”二意夹击,见其必不因戏行封,次复就戏上设言,戏非其人,何以处之,则戏不可为真也明矣。然后把“天子不可戏”五字,痛加翻驳。以王者之行,止求至当,不妨更易,而周公当日辅导正理,不但无代君掩饰其过之事,亦无钳制其君若牛马之法,则以为天子不可戏,有戏而必为之词者,非周公所宜行又明矣。篇中计五驳,文凡七转,笔笔锋刃,无坚不破,是辩体中第一篇文字。
◆桐叶封弟图◆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一层进一层,一语紧一语。笔端有锋,无坚不破。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此文之层层辩驳,一层紧一层,一层好一层,尽人所知也。然尤须知:次段“周公宜以时言于王”,是从“贺”字对面看出;三段“以地以人”是从“小弱”着眼;四段“妇寺”,又是从“弟”字上想出;五段“王者之德”数语,又是从“戏”上想出;“辅成王”段,又是紧从“周公”看出。且段段皆着意周公,总妙在能于首段中字字勘出破绽,又能于破绽处发出正理,所以奇警惊人。可见精卓文字,只不过将题目勘得透彻耳!原无他谬巧也。后学悟此,思过半矣。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辨难文要难得倒,犹争讼者要争得倒。观其节节转换,节节翻驳,读上节不料其有下节,读下节不料其又有下节,意味悠长,令人读一段好一段。
朱宗洛《古文一隅》:凡文章必须于接落过脉处见精神。如此文首段叙事,次段翻驳,末段断案,其段落次序易明。余最爱其中间“王者之德”一段,接上生下,令文势停蓄,而血脉流贯,此最文章有气度、有力量处。
严先生祠堂记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题解】
《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先生、光武并点出。相尚以道。总赞一句,就平日言。及帝握《赤符》,光武至鄗,儒生强华奉《赤伏符》奏上,遂即帝位。乘六龙,《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从光武侧到先生。既而动星象,帝与光共卧,光以足加帝腹,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帝笑曰:“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归江湖,帝除光为谏议大夫,不屈。去耕钓于富春山中。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从先生打转光武。○“以节高之”、“以礼下之”,正见先生与光武始终相尚以道处。
◆严光像◆
严光,生卒年未详,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余姚人。东汉隐士。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蛊卦》上九爻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坏极而有事也。处蛊之世,众皆有为,而上九独在事外,惟高尚其事而已。先生以之。引经证先生。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易·屯卦》初九象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屯,难也。屯难之初,德足亨屯,而乃能以贵下贱,民心无不归之也。光武以之。引经证光武。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高。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大。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互言之以终相尚之意。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只用“而使”二字过文,独归到先生,见当立祠意,妙。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祠堂在严州桐庐县。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复者,免其赋役也。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风,犹《孟子》“故闻伯夷之风者”之“风”,正与上“贪夫廉,懦夫立”六字相关应。山高水长,言与山水并垂千古。○以歌结,有余韵。
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凭道义互相尊重。等到光武帝接受《赤符》,乘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做皇帝的时机,统治着亿万人民,天下哪一个能够超过他,唯独先生能凭节操来超出他。后来先生惊动了星象,回到乡间,做到了圣人那样的清高,把官爵看作泥土,天下哪一个能够胜过他,唯独光武帝能按礼节来下交他。
在《蛊》卦爻辞的“上九”:正当人们大有作为的时候,却独自不愿侍奉王侯,使自己的气节更加高尚,先生就是这样。在《屯》卦爻辞的“初九”:帝王的威德正当旺盛时,却能以自己极贵的身份去下交卑贱的人,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就是如此。这是因为先生的胸怀超出在日月之上,光武帝的气量包含到天地以外。假如没有先生,就不能助成光武帝的恢宏气度;假如没有光武帝,难道能够成就先生的高尚节操吗?从而使贪婪的人转化为廉洁,胆小的人能够振作起来,这对于名分和礼教是大有帮助的呀。
仲淹来到这个地方任职,才建筑祠堂来祭奠先生。于是免除了先生后代的四户人家的劳役和赋税,让他们负责管好祠堂的一切事务。随后我又写了一首歌,歌唱先生:“云山青苍,江水深广。先生的高风亮节,像山一样高,水一样长!”
【末评】
题严先生,却将光武两两相形,竟作一篇对偶文字。至末乃归到先生,最有体格。且以歌作结,能使通篇生动,不失之板。妙甚。
【汇评】
洪迈《容斋五笔》: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用《屯》之初九、《蛊》之上九,极论汉光武之大、先生之高,财二百字。其歌词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辄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一起一结,中间整整相对。有发挥,有证佐,有咏叹,有交互,此今日制义之所自出也。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中间对偶处仍流走,有节节相生之妙。先生立朝,风度端凝,而为文亦如之。先生文章,湛深经术,而为人亦如之。字句都担斤两。
林云铭《古文析义》:文正此记,首言其相尚,继言其相成,末言其有功名教,总以“道”字作线,持论不刊,千古杰作。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朱晦奄曰:“胡文定父子,最不轻下人。见文正此《记》,独为深服。”谢叠山曰:”字少意多,文简理详,大有关于世教。”金圣叹曰:“题目是严先生,却以光武对讲。说得光武大,愈见先生高矣。此文家陪衬之法也。”林西仲曰:“旨言其相尚,继言其相成,末言其有功名教。总以‘道’字作线。持论不刊,千古杰作。”合观诸评,可以洞悉此文之妙矣。细玩通体神味,虽以光武对讲而意实侧重先生。宾主原是分明,勿泥于对讲之迹,而失其神味之轻重处也。至笔力之雄健而生动,结构之精严而自然,更觉直追秦、汉。立祠堂之意,本以风世。故首提“道”字说起,归到“有功名教”,见相尚以道处,尽有功名教处也。末以“风”字作结,则维世之意并见矣。《广舆》记载:公知严州,建子陵祠。风起土习,则公立祠堂而作记之意,不从可识欤?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题目只是严先生,却以光武对讲,正为先生占地步。字少意多,笔力老健。昔人题钓台诗云:“卓哉严子陵,可惜汉光武。子陵有钓台,光武无寸土。”寄慨特远。
唐介轩《古文翼》:子陵是主,光武是宾,文却对举互发,不分轩轾。只于一起一落,侧笔见意,而终之以歌,品格绝高。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有起有结,有平有侧,有夹缝。予尤爱其起句,以“先生”特安于“光武”之上,平中已寓侧矣。而每比俱先主人,极得尊题之法。金圣叹曰:“题目是严先生,却以光武对讲,说得光武大,愈显得先生高。此水长船高法。”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祭法》目: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严先生特光武一故人耳,初不闻有功德于民之事,而文正守严,即为祠祀,抑独何哉?不知先生之不臣光武,虽第相高以节;而光武之不臣先生,实由相尚以道。《易》日:“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光武得先生为同人,因以涉大川而恢大业。然则光武之功,固皆先生友助以成之矣。夫既以道成光武之功,又以道全一己之节,此文正之所以祀先生,而先生之所以能为文正祀也。厥后岁祀浸远,此意弗嗣。侍郎萧公道出祠下,因慨然日:“先生此祠,乃名教之首,何可令其颓圮若是?”其亦庶几能继文正之志,而心知祭法者欤!
梅圣俞诗集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题解】
《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自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等十余人列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三年冬,袷于太庙,御史中丞韩绛言天子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某为宜,亦不报。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谬。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子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劈头引一语,拈“穷”字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一句驳倒诗人多穷,下详写诗非能穷人。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鸡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述古今诗人,作意摹写。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惟穷而后工,故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一语点正,引出圣俞。
予友梅圣俞,点出人。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闢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辟书,聘书也。为人佐,如作幕宾之类。○点出遭遇,正写其穷。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点出文章,为诗作陪引。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方正点出诗。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此段正写圣俞之诗穷而后工。如叙事,如发论,开合照应。尽态极妍,亦复感慨无限。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结出作序意。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端入声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记所集篇数。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言于圣俞诗中已论之详,故于序中不复言其所以工也。○惘然不尽。
◆梅尧臣像◆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我听得社会上传说诗人总是很少显贵的而且很多是穷苦的,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那是因为世上流传的诗歌,大都是从穷苦人手里写出来的作品呀。凡是读书人怀抱着他们的学问,却不能在社会上施展的,多数喜欢放浪在山顶水边,看到了那些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情状,往往要去探求他们奇怪的原由。或者心里有忧伤、思念、感慨、愤怒的郁抑情绪,他们就从怨恨讽刺出发,来诉说贬官在外的臣子和死了丈夫的妇人所哀叹的衷曲,抒写世事人情所难以表达的心理,大概是人越穷苦,诗就做得越好。那么,并非做诗能够使人穷苦,差不多是穷苦人才能够把诗做好呀!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靠上一辈的功绩出来做官,屡次考进士,每次都被主考官所压抑,又被州、县小官的职位所拘束,总共有十多年。如今年纪快要五十,还接受聘书做人家的幕友;蕴藏着他的所有才学,不能在事业上奋发有为。他的家在宛陵,从小就学习做诗。在他当孩子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已经使长辈们吃惊。长大以后,学习了六经上仁义的学说。他做的文章,简炼、高古、纯正、精深,不肯迎合世俗求得世人的喜欢,因此,当代的人不过知道他诗做得好罢了。然而,当时不论是会做诗的人还是不会做诗的人,一谈起做诗就必定要向圣俞讨教。圣俞也喜欢把自己那种不得志的心情在诗中表达出来,所以他平生创作的,在诗歌方面尤其多。社会上既已了解他的才学,可是还没有向上面推荐他的人。过去王文康公曾经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二百年来没有这种好作品了!虽然了解他的才学这样深,也还是没有推荐他。假如他侥幸能够被朝廷重用,写作雅、颂体的乐章,来歌唱大宋朝的功德,奉献给宗庙,因而赶上《商颂》、《周颂》和《鲁颂》的作者,岂不伟大吗?怎么能使他老是不得志,去做穷苦人的诗,只不过发表虫鱼物类、羁旅忧伤,感慨叹息的语言。社会上仅仅喜欢他的诗做得好,不知道他穷苦已久并且快要老了,能够不使人惋惜吗?
圣俞的诗做得多了,自己不收集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怕他诗太多,容易散失,就选取他的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内的作品,编成十卷。我一向酷爱圣俞的诗,担心不能全部读到它,现在出乎意料地读到了;我很欣赏谢君能够分类编排圣俞的诗集,就为它写了一篇序,并且保藏它。打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城逝世。我在哭吊他、并且给他写了墓志铭之后,就向他的家属索取遗作,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过去收藏的,选录其中优秀的六百七十七篇,编成一十五卷。唉!我对圣俞的诗,评论得很详细了,所以在这里不再多讲。
【末评】
“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通篇写来低昂顿折,一往情深。“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一段,尤突兀争奇。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不知是论,是记,是传,是序,随手所到,皆成低昂曲折。少年偷见此等文字,便思伸手沘笔,自作古文。
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此篇妙处,前幅妙在一起写得兀突,又写得郁勃,如朝云出岫,浮浮而上,不知其几千万重也。中幅妙在写得低昂婉转,又写得淋漓满志,如曲终余韵,一唱三叹,不知其几回反复也。得此两处写得出色,便令通篇文字出色,后面只用直叙而已足。若“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言。(卷三)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六一居士全集录》:韩子云:“愁苦之音易好。”文不出此语,衍成一篇绝世文字。
林云铭《古文析义》:以“穷而后工”四字作骨,中间先写其穷,次写其诗之工,俱在世人知不知上见之。又趁笔从“知”上转入不遇荐用,痛惜其以穷而老,婉曲淋漓,感叹欲绝。末以论次诗叙作结,非圣俞不足当此。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穷而后工”与“作为雅颂,以歌咏功德”云云,后人袭之,已成熟语矣。及读欧公文,弥见其新,以往复容与一片神行,袭者徒得其貌也。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昔人有言,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意者穷而后工,非特诗也。而永叔特于诗发之,一篇虽序其诗,终伤其穷。盖诗既穷而后工,写其穷,正是写其诗。郁勃顿挫,须看其始终一片怜才至意处。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此文以“穷”字为骨。首从诗为穷人之辞翻起;次言圣俞自少至将老,无往而不穷;次言圣俞为人不应穷;次言圣俞以穷而诗愈多;次惜无人怜圣俞之穷而荐之;末言作序之由,悲恻缠绵,低回欲绝。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切人、切事,中复有波澜,议论亦超。余尤爱一起,引言便驳,独抒所见,目无一切,真大手眼也。《观止》评云:“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实千古不易之论。通篇写来,低昂顿挫,一往情深。“若使其得用于朝廷”一段,尤突兀争奇。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古者太史陈诗以观民风,诚以诗者被上之化而为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而讽上。是以鞧轩所被,虽刍荛至愚之辈,亦得以歌帝力而咏圣躬。有唐以来,朝廷既无博采之典,草野复乏颂祷之吟,故学士大夫,则专以词章博取声誉,而穷愁抑郁之子,又每于长篇短幅中,吐发其胸中不平之气,而三百之旨微矣。圣俞之诗,既无太史之陈,又非学士大夫得志者比,故一时之作,皆为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而王文康公竟叹为二百年来所未有,斯亦可谓专门名家者矣。而乃卒为穷愁所迫,终身不得一雅颂之音,致使清庙明堂,让美于昔,悲夫!
五代史伶官传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题解】
《新五代史·伶官传》: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刘氏性悍,方与诸姬争宠,常自耻其世家,而特讳其事。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宫中以为笑乐。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庄宗尝与群优戏于庭,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颊。庄宗失色,左右皆恐,群伶亦大惊骇,共持新磨诘曰:“汝奈何批天子颊?”新磨对曰:“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于是左右皆笑,庄宗大喜,赐与新磨甚厚。新磨尝奏事殿中,殿中多恶犬,新磨去,一犬起逐之,新磨倚柱而呼曰:“陛下毋纵儿女啮人!”庄宗家世夷狄,夷狄之人讳狗,故新磨以此讥之。庄宗大怒,弯弓注矢将射之,新磨急呼曰:“陛下无杀臣!臣与陛下为一体,杀之不祥!”庄宗大惊,问其故,对曰:“陛下开国,改元同光,天下皆谓陛下同光帝。且同,铜也,若杀敬新磨,则同无光矣。”庄宗大笑,乃释之。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悻,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初入洛,居唐故宫室,而嫔御未备。阉宦希旨,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庄宗问所以禳之者,因曰:“故唐时,后宫万人,今空宫多怪,当实以人乃息。”庄宗欣然。其后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魏王继岌已破蜀,刘皇后听宦者谗言,遣继岌贼杀郭崇韬。崇韬素嫉伶人,常裁抑之,伶人由此皆乐其死。皇弟存乂,崇韬之婿也,进谗于庄宗曰:“存乂且反,为妇翁报仇。”乃囚而杀之。
朱友谦,以梁河中降晋者,及庄宗入洛,伶人皆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曰:“崇韬且诛,友谦不自安,必反,宜并诛之。”于是及其将五六人皆族灭之,天下不胜其冤。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史彦琼者,为武德使,居邺都,而魏博六州之政皆决彦琼,自留守王正言而下,皆俯首承事之。是时,郭崇韬以无罪见杀于蜀,天下未知其死也,第见京师杀其诸子,因相传曰:“崇韬杀魏王继岌而自王于蜀矣,以故族其家。”邺人闻之,方疑惑。已而朱友谦又见杀。友谦子廷徽为澶州刺史,有诏彦琼使杀之,彦琼秘其事,夜半驰出城。邺人见彦琼无故夜驰出,因惊传曰:“刘皇后怒崇韬之杀继岌也,已弑帝而自立,急召彦琼计事。”邺都大恐。贝州人有来邺者,传引语以归。戍卒皇甫晖闻之,由此劫赵在礼作乱。在礼已至馆陶,邺都巡检使孙铎,见彦琼求兵御贼,彦琼不肯与,曰:“贼未至,至而给兵岂晚邪?”已而贼至,彦琼以兵登北门,闻贼呼声,大恐,弃其兵而走,单骑归于京师。在礼由是得入于邺以成其叛乱者,由彦琼启而纵之也。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人。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风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庄宗,姓朱耶,名存勗,先世事唐,赐姓李。父克用,以平黄巢功,封晋王。至存勗,灭梁自立,号后唐。○先作总挈。“盛”、“衰”、“得”、“失”四字,是一篇关键。
◆朱温像◆
朱温(852年~912年),唐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废李代唐称帝,改名晃,是为后梁太祖。都开封(后曾一度迁都洛阳),国号梁,史称后梁。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朱温从黄巢为盗,既而降唐,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全忠,未几,进封梁王,竟移唐柞。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刘,名守光,晋王尝推为尚父。守光曰:“我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遂称帝。契乞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契丹耶律阿保机帅众人寇,晋王与之连和,约为兄弟。既归而背盟,更附于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羊曰少牢。请其矢,盛平声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凯,军胜之乐。○以上叙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守光父仁恭。周德威伐燕,守光曰:“俟晋王至听命。”晋王至而擒之。函梁君臣之首,晋兵入梁,梁主友贞谓皇甫麟曰:“李氏吾世仇,理难降之。卿可断吾首。”麟遂泣弑梁主,因自杀。函,以木匣盛其首也。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一段扬。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段抑。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复作虚神,宕出正意,应缴人事。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引《书》作断,应篇首“理”字。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又一段扬,仍用“方其”字,妙。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人,乐工出。庄宗善音律,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后为伶人郭从谦所弑。○又一段抑,仍用“及其”字,妙。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出正意,慨想独远。
唉!国家兴盛和衰败的道理,虽然说同天命有关,难道不是人为的吗?推究后唐庄宗取得天下和他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上传说晋王临死的时候,拿三支箭交给庄宗,并且告诫他说:“梁王朱全忠是我的仇敌;燕王刘仁恭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同我结拜过兄弟,可是他俩都背叛了我去归附梁王。这三桩是我放心不下的恨事。我给你三支箭,你可别忘了你父亲的心愿!”庄宗接过箭就把它们藏在祖庙里。从那以后,只要出兵打仗,就派官员拿“少牢”到祖庙祭祀并祷告,请出那三支箭,拿丝织的箭袋盛着它们,背着在前面走,等到胜利归来,又把它们送进祖庙。
当他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上后梁末帝和他的臣子皇甫麟的头送进太庙,还先王的箭,拿成功的喜讯向先王报告,他的意气的昂扬,可以说极其雄壮啊!等到敌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只有一个军士在夜里一声叫喊,叛乱的人就到处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地向东逃走,还没有看见叛军,士兵们就纷纷溃散。庄宗和臣子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逃往哪里,弄到对天发誓,剪去头发,眼泪掉下来沾湿衣襟,是何等的衰颓啊!难道是取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吗?还是从那成功和失败的事迹来考究,都是由于人为的关系呢?
《书经》上说:“自满会招致祸害,谦虚能得到好处。”忧虑、勤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舒适可以使自身衰亡,这是当然的道理呀。所以,当后唐庄宗兴盛的时候,整个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谁能够跟他对抗;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包围他,就使自己死亡,国家消灭,被天下人耻笑。看来,祸害常常是在细微的事情上积累形成的,聪明勇敢的人有不少却在癖好上受了累,难道单单乐官的事是这样吗?
【末评】
起手一提,已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只是一低一昂法,妙于前幅点缀又秾至。
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始为变徵之音,继为羽声慷慨,读之不觉起舞。
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录》:此篇除却前幅叙事,中、后两幅不过是两扬两抑。中幅一扬一抑,引《书》作断,已极低昂之妙;后幅再扬再抑,又复作断,愈见屈曲之奇。看他只是一个抑扬反复文法,写作两番,两番写作六段,便有无限低回,几回感慨,何笔之神也!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写庄宗之盛,以形其衰,允堪垂戒。
林云铭《古文析义》:此伶人传序也。传中所载诸伶有宠,侮弄缙绅,夷戮功臣,而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从谦当李嗣源反后遂作乱,庄宗中流矢而殂,甚为详悉,但“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之语不见于本传,岂当日至万胜镇登高而叹所传逸事耶?篇中以“盛”、“衰”二字作线,步步发出感慨,而归本于人事。盖以庄宗本英主,乃一旦为数十伶人所困以至灭亡者,其始以此辈为不足虑,而平时之溺情不能自克,及祸患之来,毕生智勇至此举不可用。因思千古覆辙,大抵如此,何可胜慨!其行文悲壮淋漓,可以与子长、孟坚颉颃,《五代史》中有数文字也。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浦起龙《古文眉诠》:此离题格也,不与宦者一律论。何则?伶乃细娱宵小之一端,啬夫狎骨,推类皆是,惑之则败,一朝觉悟,断遣非难。故第以人事概之,而以溺志警之,理如是止也。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以豪笔写其雄心,悲情壮语,萦后绕前,非永叔不能有此姿态。
唐介轩《古文翼》:庄宗以英明之主而溺于优俳之贱,其亡也忽焉。文极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末段收束,尤为名论不磨。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抑扬尽致,俯仰雍容,逼肖龙门,此六一公生平最得意之笔,学者当百读不厌也。黼按:文为逸豫亡身者发。开首即以盛衰之理,归到人事慨叹一番。随引庄宗事以作证据,明其得失之数,成败之迹,均非可诿之天命。末仍就盛衰上说庄宗之得失,实缘人事之未尽,见得祸患之来,每根逸豫。天下之可以亡身者,不仅有伶官,而伶官其较著者也;皆类于伶官,而伶官其已然者也。反覆推勘,使人知所警醒。通篇语意,全从“人无远虑”章化来。其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等语,适与太傅《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相类。夫秦皇之与唐庄,固同一不轨于道者。先生之文,岂必有所胎袭于此,盖亦知人论世之各有真见,不期同而自同者也。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孟子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旨哉!其言之也。夫人之情,莫不爱生而恶死,而卒贪安乐而忘忧患者,何哉?岂不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忧患之未必生,安乐之未必死也?不知《尚书》所载尧以来,其禄位名寿之必得者,只此忧勤惕厉之一念所积而成耳。不然,朱、均、桀、纣纵不肖,亦得袭祖父余荫以延国祚,何至覆亡若是哉。彼庄宗之为人,盖亦朱、均、桀、纣之流亚,蹈其辙而不自觉者也。人可不引为前鉴也夫!
五代史宦者传论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题解】
《新五代史·宦者传》:呜呼,自古宦、女之祸深矣!明者未形而知惧,暗者患及而犹安焉,至于乱亡而不可悔也。虽然,不可以不戒。作《宦者传》。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自来妇与寺只是并提,此特与极力分出。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先总挈二句,是宦者为害之根,下文俱从此转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宦者之害,一转。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宦者之害,二转。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宦者之害,三转。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至。虽有圣智,不能与谋。宦者之害,四转。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渊入声。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董卓因而亡汉,朱温因而篡唐,千古同辙。○宦者之害,五转。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应前“自古”二字,总兜一句。
◆宦官高力士像◆
高力士,广东人,本姓冯。唐代宦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放宽一步,正是打紧一步。覆霜之戒,可不慎欤?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卒而去之可也。持头发曰捽。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昭宗与崔胤谋诛宦官,宦官惧。刘季述等乃以银挝画地,数上罪数十,幽上于少阳院,而立太子裕。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结段申前“深于女祸”一句,最深切著明,可为痛戒。
自古以来,太监搅乱人们的国家,那根源要比女人造成的祸害深。女人不过靠容貌漂亮罢了,太监的祸害不止一桩。因为他们干宫里的事,跟君主接近而且亲昵,他们的存心专横而且凶狠。他们能够耍小聪明迎合君主的意旨,靠小信用抓牢君主的心理,使君主必然信任他们,而且爱接近他们。等到他们已经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借祸福来恫吓他,从而把持他。这时候,虽然有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学问渊博的谋士在朝堂上做官,君主却认为他们是距离自己疏远的人,不及生活在前后左右的亲近的太监可以依靠。所以,同生活在前后左右的太监一天天地更加亲密,就会跟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学问渊博的谋士一天天地更加疏远,因而君主的势力就一天天地更加孤单。君主的势力孤单,害怕祸事的心理就一天天地更加急切,因而太监把持的权力一天天地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宁或者危险,出自太监的欢乐或者恼怒,祸殃潜伏在宫廷内部,那么先前的认为可以依靠的人,竟然是造成祸害的根源了。祸患已经很严重才觉察他们的奸邪,想要同疏远的臣子,设谋除去生活在左右的亲近的太监,事情办得慢一点就会养成祸乱而且加深祸乱,事情办得快一点就会挟持君主把他作为人质。这时,即便有圣人的智谋,也不能参与想办法了。就是想出了办法也不能实行,实行它也不能成功,弄到那最厉害时就两败俱伤。所以,祸患大的就丧失国家,其次就毁灭自身,从而使奸雄能够把它作为借口乘机起来,直到挖出那些太监们及其党羽,把他们全部杀死让天下人的心里痛快方才罢休。这是过去史书上记载的太监造成的祸害常常如此,并不是一个朝代啊。
那些作为君主的,决不会想在内部养成祸害,而在外面疏远忠臣和有大学问的谋士,原来是太监们逐渐积累权力的形势使他这样的。那女色的蛊惑,不幸的是君主不觉悟,祸事这才降临。假使君主一觉悟,只要揪出她而且抛弃她就行了。太监造成的祸事,君主就是想悔悟,而在形势上也有一时不能丢开他们的种种原因。唐昭宗的事情就是如此。所以我说“太监造成的祸害要比女人造成的祸害深”,正是指这种情况,作为君主的可以不引起警惕吗?
【汇评】
宦官之祸,至汉、唐而极。篇中详悉写尽,凡作无数层次,转折不穷,只是“深于女祸”一句意。名论卓然,可为千古龟鉴。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看他只是一笔,犹如引绳,环环而转。
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篇中详写宦官之祸,凡用八九转笔,层层转入,方能详悉写尽。
林云铭《古文析义》:此论以“宦者之害一端”句作骨,描写历代祸乱,自始至终,无一字不曲尽。然层层说来,却似一气呵成,笔力雄大,千古无两矣。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包括汉、唐史立论,非专为五代也。逐层透出,无微不达,笔如切玉之刀,锋不可犯。宦官不得宫妾,犹未酿成大祸;二者合而亡身亡国之事乃决,前明客魏,其最著也。欧公轻视女祸,岂见其一而遗其一耶?
浦起龙《古文眉诠》:是一宗千古宦官供状,一滚一意,鹿门有水银泻地之喻,要不越误信、难除两层。宦官之祸,非可与伶人同年而语,故切究而陈之。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说出宦竖之隐,计深虑长。始失于习近而莫知,终成乎亲暱而难图,最中隐弊,故人主贵慎之于早。
朱宗洛《古文一隅》:首层言其惑主,二层言其擅权,三层言其固宠,四层言其弱主,五层言其蓄谋种毒,以上俱就祸之未著言。六层祸始著矣,七层祸难去也,八层言人主实受其祸处,九层言祸已决而不可收。起处“其用事也”二句,此言宦者致祸之由,故为下九层提笔。
唐介轩《古文翼》:宦官之祸,千古共愤。此篇历叙其所以固宠之故及人主欲去之难,言言痛切,字字透快。凡为治者,当以此论为鉴。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文入手,以女祸相较,即撇去女祸,指宦官之大恶,且历疏其蠹国陷主之能。用一个“亲”字,明宦官为附骨之疽;又用一“远”字,明忠臣硕士不能作救国之药:两两比较,终竟忠臣远而宦官亲。迨一觉而知惧,已为把持要劫,生出不测之患,如甘露之变,令人寒心。文字字痛恨宦官,却句句抛不下忠臣硕士,把“亲”字与“远”字辘轳上下,每说宦官,必照顾到忠臣硕士,飞花滚雪,射目生稜。
祭石曼卿文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题解】
《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间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吴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捍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欢。及间而可不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维治平英宗年号。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异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一呼。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生死并点。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许其名传后世,单就死一边说。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引古圣贤一证,言其名之必传。十九字,一句读。
呜呼曼卿!二呼。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唤起下文。其轩昂磊落,突兀峥撑嵘,宏。而埋藏于地下者,十六字,一句读。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恒。○此从生前想其死后必当化为金玉、为长松、为灵芝,必不与万物同为朽壤也。○中间用“不然”一折,更快。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宗横,风凄露下,走磷邻飞萤?磷,鬼火。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掷躅逐而吚伊嘤。悲其今日之墓。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悲其后日之墓。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又牵“自古圣贤皆然”,呼应有情。
呜呼曼卿!三呼。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临了又一折。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自述伤感,欷歔欲绝。尚飨!
大宋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具官欧阳修恭恭敬敬地派尚书都省令史李敭到太清,拿美酒嘉肴等祭品,在亡友石曼卿的墓前举行祭礼,并且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文中说:
哎哟曼卿!您活着是杰出的人才,死后一定成为神灵!那跟万物一样出生、死亡,又回到乌有的境界的,是暂时由气血骨肉等凝聚的身形;那不跟万物一道完结,而出类拔萃地永不腐朽的,是留传到后代的声名。这是从古以来的圣贤没有谁不是这样的,那记载在史册上的,同太阳和星星一样明亮。
哎哟曼卿!我没看见您已经很久了,但似乎还能够看到您过去的一生。那开朗昂扬的丰度,光明坦白的胸襟,崇高的品德,优异的才情,尽管埋藏在地下,料想它们必定不会化作腐烂的土壤,而会变成金玉的精英。否则,就长出苍松,高达千尺;或者生出灵芝,多达九茎。怎么您墓前一片荒烟野草,灌木丛生,阴风凄厉,寒露降临,游动着星星磷火,飞舞着点点流萤,只看到放牧的孩子和打柴的老人边唱边行,上上下下,以及那些受惊的鸟兽徘徊不前,发出悲哀的声音?现在已经这样,再过千秋万岁以后,怎么会知道墓穴中不深藏着狐貉与鼯?这也是从古以来的圣贤都如此的,难道没有看到那接连不断的空地和荒坟!
哎哟曼卿!一个人从壮盛到老死的规律,我本来晓得它是这样的。但是缅怀过去,心里免不了悲哀凄凉,忍不住对着风落泪,实在有愧于古代圣人,我可做不到象圣人那样能够忘情。唉!请您来享用祭品吧!
【末评】
篇中三提曼卿,一叹其声名卓然不朽,一悲其坟墓满目凄凉,一叙己交情伤感不置。文亦轩昂磊落,突兀峥嵘之甚。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于是一笔已自透顶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写入来。不知者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
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此文三提曼卿,分三段看:第一段许其名垂后世,写得卓然不磨;第二段悲其生死,写得凄凉满目;第三段自述感伤,写得欷献欲绝,可称笔笔传神。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六一居士全集录》:公祭文奇崛不及韩,清峭不及王,独情致缠绵凄恻,而亦微带俗韵,若此篇是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此遣祭曼卿墓下之词,非始死而吊奠,故全在墓上着笔,而以曼卿平生之奇,串人生发。其大意,从雍门子鼓琴一段脱化来。文情浓至,音节悲哀,不忍多读。
浦起龙《古文眉诠》:此一祭,盖葬既久而近经其处,触眼苍凉,不禁侘傺歔欷,一写其宿草之悲也。或把作随常祭文批解,伧子又从而剿之以为活套,不足一哂。文虽极悲凉,却能向已墟境象,点出不朽精神。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玉露元、晁文元尝问隐者刘海蟾以不死之道,海蟾笑曰:“人何曾死,而君乃畏之求生乎?所可死者形尔,不与形自灭者固自在也。”通篇只是此意。曼卿得此,可以不死矣。凄清逸调,读之令人悲酸。
朱宗洛《古文一隅》:首段决其名之必传,所以慰死者;中段写死后之凄凉,所以悲死者;结处紧承中段,回环首段,结出自己思念之诚,知其用意固重在中一段也。此文妙处,总在转换处、顿束处及开宕处见精神,故尺幅中有排宕百折之妙。
◆石曼卿像◆
石延年(994年~1041年),字曼卿。宋城(今安徽阜阳,一说河南商丘)人。北宋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张益州画像记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张益州画像记
苏 洵
【题解】
《苏轼文集·张文定公墓志铭》:公姓张氏,讳方平,字安道。其先来人也,后徙扬州。……以公为礼部侍郎,知滑州,改户部侍郎,移镇西蜀。始,李顺以甲午岁叛,蜀人记之,至是方以为忧。而转运使摄守事,西南夷有邛部川首领者,妄言蛮贼侬智高在南诏,欲来寇蜀。摄守,妄人也,闻之大惊,移兵屯边郡,益调额外弓手,发民筑城,日夜不得休息,民大惊忧,争迁居城中。男女昏会,不复以年贱粥谷帛市金银,埋之地中。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戍蜀,兵仗络绎,相望于道。诏促公行,且许以便宜行事。公言:“南诏去蜀二千余里,道险不通,其间皆杂种,不相役属,安能举大兵为智高寇我哉?此必妄也,臣当以静镇之。”道遇戍卒兵仗,辄遣还。入境,下令邛部川曰:“寇来吾自当之,妄言者斩。”悉归屯边兵,散遣弓手,罢筑城之役。会上元观灯,城门皆通夕不闭,蜀遂大安。已而得卭部川之译人,始为此谋者斩之,袅首境上,而配流其余党于湖南,西南夷大震。先是朝廷获智高母子留不杀,欲以招智高,至是乃伏法。
至和仁宗年号。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四语写出将乱光景。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代天子言,便是天子气象。且语语为下伏根。乃推曰:众推也。“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伏根。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叙事简严,质而不俚。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有乱急,无乱弛,即上不可以武竞,不可以文令意。是惟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溪,未坠于地。敧,不正也。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得坐镇之体,即上归屯撤守意。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以下至“不忍为也”,皆述张公之言,发挥本意。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丙息之民,而以碪斟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齐等之民。吾不忍为也。’此段议论,皆从上叙事中发出,虽称道张公,实回护蜀人,盖先生本蜀人,不得不回护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收拾前文,下乃拈出画像意。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叠下三“在”字,错落有致。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先作一折。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此段就人之至情上,曲曲写出留像意,文势激昂,笔墨精采。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苏洵像◆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祝。○数语应篇首,以起扬颂意。系係之以诗曰:
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舍武臣、谋夫不用,而特用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暨暨,果毅貌。于于,自足貌。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尔条挑桑,秋尔涤场。”条,枝落也。○此乃是常。是归屯撤守实际。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骈骈,并茂也。渊渊,鼓声平和不暴怒也。○就归屯撤守描写。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蛙,亦既能言。娟娟,美好貌。闲闲,自得貌。哇哇,小儿啼也。昔公未来,期汝弃捐。倒转二句,妙。禾麻芃芃蓬,仓庾崇崇。芃芃,美盛貌。嗟我妇子,乐此岁丰。是归屯撤守后效。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转到公归留像。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结有余韵。
至和元年的秋天,四川人传言:有强盗到边境上来了。边防军夜里惊呼起来,郊外也没有居民了;怪诞不经的邪说流传,连京城里也震动惊骇起来。朝堂上正在下令选择元帅,皇帝说:“不要酿成祸乱,也不要助成变故!虽然很多谣言一齐出现,但朕的主意已经拿定。边地骚乱不能够解决,事变将会在内地发生。这事既不可以用文的办法命令阻止,又不可以用武的办法出兵镇压,只要朕的一两个大臣。谁能处理这种文与武之间的事情,就派他去安抚朕的军队。”于是大家公推说:“张公方平就是这样的人。”皇帝说:“对。”张公因家中父母年老推辞,皇帝不允许,张公就奉命出行。这年冬天的十一月,张公到达四川。到达的那天,张公就命令戍守的部队回原来的驻地,撤去防御设施,派人告诉所属州县的长官:“强盗打来,责任在我,不用你们辛苦。”第二年正月初一早晨,四川百姓互相贺年就像往年一样,终于因此太平无事。又过了一年的正月里,四川百姓互相商议,要求在净众寺里留下张公画像作为纪念,张公不能禁止。
眉阳苏洵向大众说道:“不曾乱起来是容易处理的,已经乱起来也是容易处理的。有骚乱的苗头,没有骚乱的实迹,这叫做将要骚乱。将要骚乱是难以处理的,既不能因为有骚乱的苗头就急躁,也不能因为没有骚乱的实迹就松弛。在那至和元年的秋天,四川地方如同器物倾斜了还不曾落到地上,幸而是你们的张公镇静地坐在它的旁边,脸色不变,慢慢地把它扶起来放正。放正以后,自然而然地退下来,没有骄傲的神色。替皇帝管理百姓,不知疲倦,只有你们的张公。你们靠着他保全了生命,他就是你们的父母。而且张公曾经对我说过:‘人是没有固定的性情的,只是看上面的官府对待他们怎样罢了。人们都说四川人多变,这样,就用对待盗贼的想法去对待他们,用约束盗贼的法律去约束他们。那些迭着脚不敢走路,憋住气不敢开口的百姓,却用酷刑去役使他们。这样,百姓才下狠心把他们的父母妻儿所倚赖的身体,丢弃给盗贼的队伍,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如果用礼教来约束他们,用法令来役使他们,四川的百姓是容易管理的。至于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因而发生变乱,即使中原地区的百姓也是如此的。我用对待中原地区百姓的办法对待四川百姓,四川百姓也就会用中原地区百姓作榜样来对待他们自身。至于在法律以外的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来威胁平民,我是不忍这样做的。’唉!爱怜四川百姓这样的深情,对待四川百姓这样的厚道,在张公以前,我还从来不曾看见过呀。”大众都一再磕头说:“是这样。”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德,铭记在你们的心上,将来你们死了,就铭记在你们子孙的心上。他的功勋事业载在史官作的史书上,没有留下画像的必要啊。而且张公的意思认为不要这样做。你们看怎么办?”大众都说:“张公对这件事哪里会赞成?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心上是放不下它的。现在如果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听到了一件好事,一定要打听那个做好事的人的姓名和他乡里的所在地,甚至要打听他的个子是高还是矮,身体瘦小还是肥大,面容美好还是丑恶;更深入的,可能会打听他的平生的嗜好,来想见他的为人。史官也会在他的传里记载他的事迹,用意是使天下的人都能在心里思念着他的为人,在眼里看到他的事迹。由于在眼里能够看到他的事迹,所以在心里的思念也就不会消失。从这看来,留下画像,对百姓也不是没有帮助的。”苏洵没有什么话可驳,就写了这篇记。
张公是南京人,为人慷慨,有高尚的气节,以度量宽宏称为天下第一。如果天下发生大事,张公是可以托付的。苏洵写好《记》以后,再写了一首诗附在它的下面说:
皇帝在位,岁星在甲午的那一年,四川百姓传说,强盗在边地作乱。朝廷有不少武将,谋士也很多,像云层一样。皇帝说:“嘻!派张公去。”张公从京城出来,大旗飘扬,四川百姓聚集观看,有的在小巷里,有的在大街上。称赞张公态度果敢坚决,行动从容自得。张公晓喻四川百姓:“你们要安静地住在家里,不要随便听信或者敢于制造谣言,听信或者制造谣言是对你们不利的。你们要去做平时该做的事情,例如春天你们就去修剪桑枝,秋天你们就去打扫场地准备收获。”四川百姓叩头行礼说:“张公就是我们的父兄。”张公驻节在西园,那里的草木长得很茂盛。张公宴请他的僚属,打鼓的声音渊渊地很平和。四川百姓来观看,祝愿张公长寿。娇美的姑娘们,住在闺房里从容自得;哇哇地叫唤的孩子,也已经能够学习说话。从前张公还没有来的时候,人们猜想你们要丧失生命了。如今四川地方庄稼茂密,仓库里粮食堆积得很高很高。好极了!我们这里包括妇女和孩子,全都为有这样的好年景而欢乐。可是,张公在朝堂上,是皇帝得力的大臣。皇帝说回去,张公怎敢不接受?于是四川百姓为了纪念张公,建筑了一座生祠,严肃庄重,有廊屋,有厅堂。张公的画像悬挂在堂中,穿朝服,系冠带。四川百姓相互告诫:不敢贪图安逸,荒废事业。张公回到京城去了,张公的画像留在生祠里。
【末评】
前叙事,后议论。叙事古劲,而议论许多斡旋回护,尤高。末一段,写像处说不必有像,而亦不可无像。三四转折,殊为深妙。系诗一结,更见风雅遗音。
【汇评】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持重若挽百钧之弓,不遗余力,诗亦朴雅入情。明允最著意文字。叙次纪律秩如,然毕竟议论处好。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为寇警故遣张益州,而叙治寇处反属甚略,得回护法。为题画像故及弭寇,而叙画像处反说不必,得尊题法。御寇要有气魄,故前后都是一片气魄文字。
于光华《古文分编集评》引蔡方炳:天下事,大都由张皇骚扰中生出变乱来。通篇写张公之功,俱于“归屯军,撤守备”上看出,可使身任地方者知所取法。前幅代天子作训辞,中幅代张公论治要,俱不离此意。世之无事,而尝若有事者,多见其不能镇定耳。○从未有乱,说张公之能弭乱,是造无为有法;从不必有像,说张公之不可无像,是欲予先夺法。
乾隆《唐宋文醇》:不屑屑叙益州治状,措词高深而精彩,光芒溢于毫楮。
刑赏忠厚之至论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题解】
苏辙《栾城后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土,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以书谢诸公,文忠见之,以书语圣俞曰:“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正是忠厚处,一篇主意在此一句。○总冒以咏叹起,另是一种起法。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一意翻作两层。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吁,叹其不然之辞。俞,应许之辞也。○应上尧、舜、禹、汤、文、武、成、康,此言盛时之忠厚。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吕刑》:“告尔祥刑。”刑,凶器。而谓之祥者,刑期无刑,民协于中,其样莫大焉。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此言至衰世而忠厚犹存。《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赏而疑,则宁与之。当罚而疑,则宁不致罚。○就疑处见出忠厚来,篇中不出此意。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皋陶曰”二句,诸主文不知其出处,及入谢,欧阳公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数公大笑。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痞族。”既而曰:“试之。”四岳,官名。一人而总四岳诸侯之事也。方命.逆命而不行也。圮族,犹言败类也。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独举尧以为舜、禹、汤、文、武之例,刑赏忠厚意便跃然。《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罪可疑者,则从轻以罚之。功可疑者,则从重以赏之。法可以杀、可以无杀者,与其杀之而害彼之生,宁姑生之而自受失刑之责。呜呼!尽之矣。引经顿住。下乃畅发题旨,得意疾书,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到理快论。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又振起。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又将刑赏振宕一番,下便一转而入,快利无前。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升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到底不脱“疑”字。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应前。故曰忠厚之至也。一句点出。文气已完。下作余波。
《诗》曰:“君子如祉耻,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祉,喜也。遄,速也。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责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引《诗》、引《春秋》,亦见同归于忠厚,深著夫子作《春秋》之意,有得于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心。
◆皋陶像◆
皋陶, 山西人洪洞县士师村人,皋陶是东夷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古六安国始祖,相传为东夷族首领,偃姓。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候,为什么爱护百姓那样的深厚,关心百姓那样的恳切,拿君子长者的忠厚之道来对待天下呢!人们做了一件好事,跟着就是奖赏他,再跟着就是歌唱他,赞美他,这是欣赏他的开头,勉励他坚持到底。人们做了一件坏事,跟着就是责备他,再跟着就是哀怜惩戒他,这是要求他抛弃过去,开创新的生活。所以那些表示不同意或者同意的声音,喜悦、欢乐、悲伤、忧愁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里经常出现。
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了王位,周朝开始衰落。但是他还嘱咐他的大臣吕侯作《吕刑》,告诫他谨慎地使用刑罚。他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恼怒,慈爱却能够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心意,所以孔子还说《吕刑》有可取之处。《传》说:“对被奖赏的对象有怀疑,应该从宽给与奖赏。”这是扩大恩德的方法。“对被责罚的对象有怀疑,应该从宽免除刑罚。”这是慎用刑罚的方法。
在唐尧的时候,皋陶做刑官,将要处决犯人,皋陶说了三次“杀掉他。”帝尧说了三次“赦免他。”所以天下人怕皋陶执法的坚决,欢迎帝尧量刑的宽大。四岳说:“鲧可以用。”帝尧说:“不行,鲧常常违抗命令,毁灭同族。”过了一会儿又说:“试试他吧!”为什么帝尧不听从皋陶杀人的意见,却听从四岳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意思大概可以看出来了。《书经》说:“对罪行有疑惑,只能从轻;对赏功有疑惑,只能偏重。与其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宁可不杀,而犯不按成法的错误。”唉!这几句话完全说到家了。
可以奖赏,可以不奖赏,奖赏他是过分宽厚,可以处罚,可以不处罚,处罚他是过分严厉。过分宽厚,还不失为品德好的人;过分严厉,就会归到狠心肠一类的人。所以宽厚是可以过头些的,严厉却不可以过头。
从前,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和锯。奖赏人用爵位和俸禄,这样,奖赏的方法只是在爵位和俸禄给予的范围内实行,而在爵位和俸禄不给予的范围内就不实行;惩罚人用刀和锯,这样,惩罪的威力只是在刀和锯达得到的范围内实行,而在刀和锯达不到的范围内就不实行。过去的帝王知道天下人做的好事很多,赏不胜赏,而爵位和俸禄也是不够用来勉励的;知道天下人做的坏事也很多,罚不胜罚,而刀和锯也是不够用来制止的。因此,产生了怀疑的时候,就把它拿来按照仁的标准去处理,用君子长者的忠厚之道去对待天下百姓,使天下百姓都遵循并趋向君子长者忠厚之道。所以说这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欢喜,祸乱差不多快要停止了。”“君子如果恼怒,祸乱差不多快要完结了。”君子制止祸乱,难道有什么特异的方法吗?不过适时表现他的欢喜或者恼怒而且不丢掉仁爱罢了。《春秋》一书的主旨,确定法制贵在严肃,责罚人却贵在宽厚。根据那褒贬的意义来制定赏罚的标准及其方法,也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末评】
此长公应试文也。只就本旨,从“疑”上全写其忠厚之至。每段述事,而断以婉言警语。天才灿然,自不可及。
【汇评】
杨万里《诚斋诗话》:欧阳公作省试知举,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其是门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坡来谢,欧阳问坡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王渭王三皆然,安知此典故不出尧?
朱熹《朱子语类》:因论东坡《刑赏论》,悉举而归之仁义,如是则仁义乃是不得已而行之物,只是作得一痴忠厚。此说最碍理,学者何尝察?○东坡《刑赏论》大意好,然意阔疏,说不甚透,只似刑赏全不奈人何相似。须是依本文,将“罪疑为轻,功疑为重”作主意。○因论二苏《刑赏论》极做得不是。先生曰:“用刑,圣人常有不得已之心;用赏,圣人常有不吝予之意,此自是忠厚了。若更于罪之疑者从轻,于功之疑者从重,这尤是忠厚。此是两截之事。”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全集录》:风气将开,拔此大才,以奏扫荡廓清之烈,欧阳公力也。○以“想当然”语对经典明文,勾连顿挫,妙绝。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以“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二语作主,文势如川云岭月,其出不穷。○以长公之高才,欧文忠之巨眼,而闱中遇合之文,圆熟流美如是,宜后世墨卷不矜高格也。为之三叹!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刑赏不可废,惟疑者可以厚,文故拈出“疑”字之论,最为精细。盖“仁”字尚是忠厚之面,惟“疑”字方是刑赏忠厚之所以然,而引经据传,凿凿有凭,最为畅达。此长公应试文也,其冠冕处正合场屋体裁,然非浮泛者比,故尔独传。时欧公于场中得此,欲置第一,疑门人曾子固所为,乃置第二。后以《春秋》条对,仍置第一。篇中“杀三”、“宥三”,主司不知其出处,及入谢,问之。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欧公大笑。噫!用杜撰亦使人惊如此,其才为何如哉。后遂传为笑谈,则又杜撰中之公案也。名人之语,无不乐传如此。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圣帝明王之心,一上天好生之心也。故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为君,赏必曰“天命有德”,罚必曰“天讨有罪”。亦以赏之罚之者君,而所以赏之罚之者天也。然天不言,而以赏罚付之君,则君之心通于天矣。通于天,而欲合于天,则非疑以昭其敬心,而天不合;非疑以致其畏心,而天不合;非敬与畏交集,以生其疑心,而天仍不合。此东坡刑赏之论,所由必致意于君心之疑也。疑则赏之固为仁,刑之亦未始非仁。是以赏之过,不失为君子,而仁可过;刑之过,则流为忍人,而义不可过。然此过不过之间,非敬天以合人,而不过者过矣;非畏天以合人,而不过者过矣;非敬天畏人,不遽求之天以合天,而不过者亦过矣。然则敬可合天,畏可合天,而非疑不足以合好生之天。以仁合天,则仁至为仁,义至亦为仁,而后赏可称天,刑可称天。此东坡所论忠厚之至也。
上梅直讲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题解】
欧阳修《举梅尧臣充直讲状〈嘉祐元年〉》:右臣等忝列通班,无裨圣治,知士不荐,咎在蔽贤。伏见太常博士梅尧臣,性纯行方,乐道守节,辞学优赡,经术通明,长于歌诗,得风雅之正。虽知名当时,而不能自达。窃见国学直讲,见阙二员,尧臣年资,皆应选格,欲望依孙复例,以补直讲之员。必能论述经言,教导学者,使与国子诸生歌咏圣化于庠序,以副朝廷育材之美。如后不如举状,臣等并甘同罪。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鸱鸮》,《国风》篇名。周公相成王,管、蔡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故周公东征二年,而成王犹未知周公之意,公乃作《鸱鸮》之诗以贻王。《君奭》,《周书》篇名。君者,尊之之称。奭,召公名也。成王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乃作《君奭》。○劈头叹周公起,奇绝。及观《史》,《史记》。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接手又羡孔子,更奇。○通篇以“乐”字为主。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富贵而不乐,贫贱而足乐,此周公所以不如夫子也。○双收周公、孔子,暗以孔子比欧、梅,以其徒自比,意最高,而自处亦高。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先出欧阳公。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次出梅公。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欧、梅之乐只虚写,妙。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即作诗及词、赋之类。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欲写其得见,先写其不得见。文势开拓。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不为世俗之文”,应上“脱去世俗之乐”,正见知己处。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祝,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以上叙欧、梅之识拔,自己之遭遇,极为淋漓酣畅。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应前富贵、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占地步多少。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自东坡说出自己之真乐,乃一篇之关键。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引成语四句收住。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末复以“乐乎斯道”专颂梅公,是“乐”字结穴。
我每次读《诗经》读到《鸱鸮》章,读《书经》读到《君奭》篇,常常暗地里为周公碰不到知心人而悲伤。等到阅读历史书,看见孔子在陈、蔡二国之间被困,可是弹琴、唱歌的声音不断;还跟颜渊、仲由这班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在那旷野里奔走,是我推行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颜渊说:“老师要推行的道极其远大,所以天下不能容纳,虽然这样,但是不能容纳有什么妨害呢?不能容纳才显得您是个有才德的人。”孔子自然而然地笑起来,说:“回,假使您发了财,我就做你的家臣。”天下的国君虽然都不能接受孔子推行的道,他和他的学生却能够自己感到满足,这样的互相和乐。这才知道周公的富贵,有不及孔子贫贱的地方。凭召公那样的贤能,凭管叔、蔡叔那样的亲近,却不能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道享受那富贵呢?孔子和跟他共处贫贱的,都是天下的贤才,那么,在这方面也就足够快乐的了。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懂得读书。听说现在天下有个欧阳公,他的为人好象古时的孟轲、韩愈这一班人;又有一个梅公,跟他交游,而且同他议论古今。以后,年纪渐渐大了,才能读到他们的文章,仿佛看到他们的为人,想必他们是潇洒地脱离世俗的乐趣而自得其乐的。刚刚学做诗赋,希望获得些少的利禄,自己估量没有机会可以进见诸公。来京城已经超过一年,从来不曾到门上拜见。今年春,天下读书人成群结队地到礼部应试,您和欧阳公亲自主持考试。我自己不曾料到,录取为第二名。不久听说,您喜爱我的文章,以为有孟轲的风格,欧阳公也因为我能够不写世俗崇尚的文章而录取我。因为在录取我这件事上,并不是你们左右的人替我先行介绍,也不是亲戚朋友代我请托。过去十多年中我只能听说名字而不能见面,现在却成为知己。退一步想想这件事,我认为人是不能够苟且地获得富贵的,也不可能白白地贫贱的,有大贤人而去做他的学生,也就足够依靠了。如果在一个时间内侥幸取得了富贵,后边跟着几十个坐车骑马的侍从,使里弄小百姓聚集观看他,而且赞美他,又有什么能够换取这种乐趣呢?解说经义的书上说得好,“不怨上天,不怪别人”;“从容悠闲,自得其乐,也能够度过所有的年月。”您名气充满天下,官阶却不过五品,您的脸色温和而一点也不恼怒,您的文章宽阔、深厚、诚实、质朴,一点没有怨恨的话,这一定有乐于此道的道理。我希望能够听听。
【末评】
此书叙士遇知己之乐,遂首援周公有管、蔡之流言,召公之不悦以形起,而自比于圣门之徒。长公之推尊梅公,与阴自负意,亦极高矣。细看此文,是何等气象,何等采色!其议论真足破千古来俗肠。绝妙。
【汇评】
杨慎《三苏文范》:此书叙士遇知己之乐。遂首援周公有蔡、管之流言,召公之不悦,乃不能相知,以形容其乐,而自比于圣门之徒。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空中忽然纵臆而谈。劣周公,伏孔子,岂不大奇?文态如天际白云,飘然从风,自成卷舒。人固不知其胡为而然,云亦不自知其所以然。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先将圣贤师友相乐立案,因说己遇知梅公之乐,且欲闻梅公之所以乐乎斯道者,最占地步,最有文情。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见富贵不足重,而师友以道相乐,乃人间之至乐也。周公、孔、颜,凭空发论;以下层次照应,空灵飘洒。东坡文之以韵胜者。
上枢密韩太尉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 辙
【题解】
孙汝听《苏颍滨年表》:嘉祐二年丁酉,辙兄弟试礼部中第。三月辛巳,上御崇政殿试进士。丁亥,放章衡榜以下及第出身。辙中第五甲,有《上韩琦枢密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养气冒起一篇大意。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一证。太史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二证。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跌荡。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申明文为气之所形。非亲尝者不能道此。
辙生十有九年矣。开宕。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一。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二。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三。恐遂汩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虚提以起下四段。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二。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三。○本欲说见太尉,却自嵩、华、黄河、京师许多奇闻壮观说来,文势浩瀚。见翰林欧阳公,欧阳修。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四。○又引一欧阳公,陪起太尉,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转接无痕。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皆周宣一时人。而辙也未之见焉。一句挽上起下。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开宕。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一齐收卷,势如破竹。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应奇闻壮观结束,笔力千钧。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又自明志气。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住意洒然。
太尉执事:我生平喜欢做文章,对于怎样做好文章这件事想得极其深刻。我认为文章是一个人气质的外貌,但是文章不能靠单纯学习就会做,而气质则可以靠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的博大刚正的气质。”今天看他的文章,内容开阔、深厚、宏大、广博,充满在天地之间,同他的气质的大小完全相称。司马迁旅游天下,看遍整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同燕、赵之间的英雄们交朋友,所以他的文章流畅奔放,很有奇特的气概。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拿着笔学做这样的文章吗?那种正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并且在他们的面貌上流露出来,在他们的言语里表达出来,在他们的文章中显现出来,自己却并不知道是怎样做出来的啊。
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在家时所交往的人,不过是自己的邻舍或者同乡的人,看到的也不过几百里路以内的景象,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上游览,来开拓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著作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代人的陈旧思想和语言,不能够激发自己的志气。我害怕就此消沉,所以断然抛开他们,访求天下奇怪的传闻和壮丽的景色,来了解天地之间的宽阔广大。经过秦朝和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赏终南山、嵩山和华山的高大,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感慨地想象着古时候的英雄人物。到了京城,抬头观看到皇帝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兵库、城池、花园的众多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美丽。谒见了翰林学士欧阳公,听到他的议论和雄辩,看到他的相貌清秀健壮,跟他的学生——那些贤明的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好文章汇集在这里。太尉凭着雄才大略,为天下第一流大臣,国家有所依靠因而用不着为政事担忧,四方夷人有所惧怕因而不敢进犯。您在朝廷就是周公、召公,出去用兵就是方叔、召虎,可是我还没有见到您啊。
再说,一个人学习,不注意那重要的地方,就是学得再多又能派啥用场呢?我来到这里很有收获:对于山,我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和华山的高峻;对于水,我看到了黄河的大而且深;对于人,我看到了欧阳公,但还认为没有见到太尉是一件恨事。所以,希望能够瞻仰您的光辉,听到您简短的教导来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够真正看遍天下的雄伟人物,也就没有什么恨事了。
我年纪轻,还没有能够熟习行政事务。先前来京应试的时候,不是想对微小的俸禄有所企求,偶然考中了并且做了官,也不是自己喜欢的。然而,幸亏得到朝廷恩赐,准我回乡等待选拔,使我能够有几年的空闲时间利用,并打算趁此加紧进修自己的文章,并且学习治理政事。太尉假使认为我还可以教导而教导我,那么又是我的幸运了。
【末评】
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上书大人先生,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此一片奇气最难得,若落笔时写不得着,即此文通篇都无有。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养气之说发于孟子,昌黎、柳州论文亦以气为主,眉山父子得力尤深,其文遂雄视百代。此书自道所见,固大而非夸也。
谢有煇《古文赏音》:意在欲见太尉,使太尉接遇以礼耳,而以好为文立说,则自与慕势求援不同。中间借太史公为引子,一往疏荡之气,亦如公之评太史公者矣。
林云铭《古文析义》:篇中以“激发志气”四字做个主脑,其行文错落奔放,数百言中有千万言不尽之势,想落笔时正当志气激发之后也。当与《孟子》、《史记》二书并读。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虽以孟子、司马迁并举,然通篇文字,多从太史公周游天下数语生出。一往疏宕之气,亦如公之评太史公文。
浦起龙《古文眉诠》:养气为行文主本,自宜灌注全篇。而既引孟子一言,向后略无管照,心窃惑之,久之始悟厥旨。盖以太史之游,当孟子之养。其写境写人,皆是养气之助,与孟子之文,原两意也。英迈无双,一扫自荐窠臼。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不为干求仕进,只为藉资以养气,而益治其文。奉来上书主意,原自不同一切,其所藉资以义气而益治其文者,在激发其志气;而其所以激发其志气者,即在太尉之一见上:是其行文之一意贯注到底也。然欲见太尉而先言未见,欲言未见太尉,而先言已见欧阳公,欲言已见欧阳公,又先言过秦汉故都,及至京所见。凡此皆奇闻壮观,足以激发志气者,故用“求天下”二句作一提挈。然“求天下”二句,又不即提挈出,又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逼拶出来。其欲自言不足以激发志气,乃从篇首提过——“文为气之所形,而气可以养而致”。后即借孟子引出太史公,做个有所藉资以养气而治其文的榜样,方才自言与游不过邻里乡党,所见不过数百里问,未足以激发其志气。这两层紧对太史公“周览”、“交游”二项,妙在此下更添百氏之书一层。把稽古不若居今与求见太尉之意打个照面,而以不足激发志气,决然舍去,逼出“求天下”二句。此前已觉曲折盘旋,具无限波澜矣!至即接入求见太尉,未始不可,却又将过秦—段作衬,又作许多曲折盘旋以为波澜,始接入大尉而以未见顿住。于是更将山水等项一束,作势折下,精神更加百倍。“故愿”以下只三语,便将求见正面了结。末以“使得优游”二句,结过通篇正意,又将“且学”句略应“诗选”,结本段余意。通体绝无一干求进语,而纡徐婉曲中,盛气足以逼人,的是少年新得意人文字。本传称子由为人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而有秀杰之气。读此具足窥见—斑云。○激发志气,是所藉以养意者,不可即作养气看。养气另有工夫,观“使得”句便见,“将以”句“益”字见前此已有治文功夫,并中间“百氏”二句,皆是自占地步处。借欧阳公陪亦妙,能不失欧阳公与太尉两人身份。○养气知言,是孟子一生内圣外王的学问,子由养气,不过为文字而已。观“且学”句,分文与政而二之不益可见耶。亦须辨。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养气”二字为一篇骨子,以下观名山大川及求见贤豪长者,皆是助其养气处。从山水陪出欧公,从欧公陪出太尉,一过一束,高奇豪迈,的是规摹史公处。其意气目空天下,眼高一世,非少年无此本色。昔人疑老泉代作,谬矣。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雄谈伟论,词沛气充,虽极夸人,自占地步亦不少。上书虽云求教,实是自卖弄其文也,与韩昌黎、李青莲上书求荐者不同,宜其扬眉吐气,无所屈抑。读此亦可藉为激发志气之一助耳。《观止》云: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辑注》评:作文是一篇主意,养气又是作文骨子,文本于气,千古妙谛。子由少年英锐,能从作文看出养气根源,虽是亲尝甘苦语,然非思之至深,亦不能讨出这个消息来。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文章、经济,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昔子羔使宰,子以未学为贼其人;漆雕使仕,子以未信反嘉其志,是经济必本于文章,而文章不后于经济也。特是文章之事,千古寸心,有未易言者。蕴之在性天,充之塞宇宙,溢乎其貌而不自觉,动乎其言而不自知,非先有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焉。其有歉于文章者,皆其有歉于经济也。子由知经济之必本于文章,故益治其文而且学为政。呜呼!子由其亦能得漆雕之遗意者乎?吾知太尉必有以教之矣。他日由文章而发为经济,宜其卓绝千古哉!
黄州快哉亭记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题解】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叫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江出西陵,西陵,即黄州地。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原,北合汉沔勉,○湘、沅,二水名。汉水出为漾,东南流为沔,至汉中东行为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以亭览观江流,故从江叙起。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齐安,即黄州。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点亭字。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倒出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揖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叔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杭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上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一段写当日所见以为快。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譬睨诣,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睥睨,衺视貌。周瑜,权将,尝破曹操赤壁下。陆逊,亦权将,尝破曹休,振旅过武昌,权以御盖覆逊。出入直骋曰驰,乱驰曰骛。○一段吊往古之事以为快。
◆快战亭图◆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磋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糁入声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为焉?因“快哉”二字,发此一段论端,寻说到张梦得身上,若断若续,无限烟波。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快”字从其中看出,才起得张君谪居之快来。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脍稽计之余,会计,指簿书钱谷言。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与上两“其中”应。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户,编蓬为户也。瓮牖,以破瓮口为牖也。○翻跌。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紧收,正写快哉。何等酣畅。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升。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反结,更有余味。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来,方才得到平坦的地形,于是它的水流逐渐奔放强大起来。当它同南面的沅水和湘水、北面的汉水和沔水汇合时,它的水势越发强大。到了赤壁的下面,水流越来越浩大,简直跟大海相似了。清河张君梦得,降职到齐安,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方建造了一座亭子,用它来观赏江水的美景。我的哥哥子瞻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快哉”。
在亭子上能望到的,从南到北约有一百里,从东到西约有三十里。波浪汹涌澎湃,风吹着云忽然散开忽然合拢。白天,能看见来往的船只在亭子的前面忽隐忽现;夜晚,能听到鱼龙在亭子的下面悲壮地号叫。景色变化迅疾,惊心骇目,不能长时间观赏。如今却能够靠在几案边,坐在位子上玩赏这些景色,只要抬起眼皮就可以看够。向西眺望武昌的许多山,冈峦丘陵,高低起伏,草木一行行,一排排,雾气消散,太阳出来,打鱼人和砍柴人的住屋都可以指明数清。这就是起名叫“快哉”的原因啊。至于长洲的边上,故城的废墟,曹孟德、孙仲谋窥伺的地方,周瑜、陆逊奔驰角逐的场所,他们留下来的影响和事迹,也足够在社会上一般人中间夸赞为畅快的事情。
过去,楚襄王带领宋玉、景差在兰台宫玩赏,有一阵风飒飒地吹来,襄王敞开衣襟对着它,说:“这阵风畅快呀!大概是我跟百姓共同享受到的吧?”宋玉说:“这不过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够跟大王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原来是含有讥讽意味的。风并没有雄雌的差异,人却有得意和不得意的区别。楚襄王觉得欢快的原因,同老百姓觉得愁苦的原因,这就是人的境遇的差别,跟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活在世上,假使他的心里不能泰然自得,那么走到哪里会不愁苦呢?假使他的心里坦然,不因环境影响而伤害性情,那么走到哪里会不快乐呢?现在,张君不因为降职在外而感到愁苦,利用办公以外余下的精力和时间,让自己在山水之间尽情游赏,这在他的心里大概是有什么超越一般人的东西吧。这样,他就是在极贫困的环境中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了,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涤污垢,从西山的白云中汲取欢乐,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美好景物,从而使自己畅快呢!如果不是如此,那绵延的山岭,幽深的峡谷,高大的森林,古老的树木,用清风来吹动它,用明月来照映它,这些景色都能成为诗人和思士悲伤颓废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能看到它有什么快活的地方呢!
【末评】
前幅握定“快哉”二字洗发,后幅俱从谪居中生意,文势汪洋,笔力雄壮,读之令人心胸旷达,宠辱都忘。
【汇评】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上太尉书》高奇豪迈,《快哉亭记》汪汪若干顷波,皆次公集中第一乘文字。
林云铭《古文析义》:全篇止拿定“快哉”二字细发,可与乃兄《超然台记》并传。按“超然”二字出《庄子》,“快哉”二字出《楚辞》,皆有自乐其乐之意。“超然”乃子由命名,而子瞻为文,言其无往而不乐;“快哉”乃子瞻命名,而子由为文,言其何适而非快。俱从居官不得意时看出,取义亦无不同也。文中一种雄伟之气,可以笼罩海内,与乃兄并峙千秋。子瞻尝云:“四海相知惟子由。”人伦之中,岂易得此?安得不令人羡杀!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金玉锦绣,五鼎大烹,焉往非病,中无自得之实也。空室蓬户,蔬食饮水,焉往非乐,不亏天性之真也。子由虽未及此,而见能及之,借题发挥,真觉触处皆是。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因“快哉”二字发一段议论,寻说到张梦得身上,若断若续,无限烟波。前半极力叙写“快”字,后半即谪居寻出“快”字意来,首尾机神一片。文致汪洋,笔力雄劲,自足与长公相雁行。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就江写,就人写,就题字写,深于切字决者,此等作法最与时文相近。林西仲曰:全篇止拿定“快哉”二字细发,可与乃兄《超然台记》并传。按“超然”二字出《庄子》,“快哉”二字出楚辞,皆有自乐其乐之意。“超然”乃子由命名,而子瞻为文,言其无往而不乐;“快哉”乃子瞻命名,而子由为文,言其何适而非快。俱从居官不得意时看出,取意亦无不同也。文中一种雄伟之气,可以笼罩海内,与乃兄并峙千秋。子瞻尝云:“四海相知惟子由,天伦之中岂易得?”此安得不令人羡杀!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人生悲乐之故,不视其境,恒视其心,盖以人各一心,即心各一境,有难强不同以为同者。异哉!张子梦得之建“快哉亭”也。其时东坡流寓于此,二人朝夕凭眺,或喜江山之助我,或爱风月之宜人,道同为谋,取而名之,亦固其所。若夫子由,则因兄之友以为友,取兄之题以为文,而欲将张君心迹,一一于亭名抉出,斯亦难矣,而乃心心相印,如出一心。使梦得、东坡两人当日不谪,必将出一己同心之言,和其声以鸣盛于国家,又岂在区区悲乐之故哉!虽然,文章之事,得失寸心,鲜不别户分门,各执成见,观此亦可化斯文畛域之形矣。
读孟尝君传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题解】
《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盂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秦昭王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入秦,献之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以献幸姬。幸姬为言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夜半,至函谷关。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得出。○立案。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陡然一劈。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驳得倒。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断得尽。○疾转疾收,字字警策。
◆王安石像◆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世上的人都说孟尝君能够罗致有真才实学的人,因此有真才实学的人都去投奔他,终于依靠这些人的力量,从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脱逃出来。
唉!孟尝君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流的头目罢了,怎么说得上是能够罗致有真才实学的人呢?假如不是这样,那么他凭借齐国的强大,只要得到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就可以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要用什么鸡鸣狗盗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流在他的门下出现,这就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啊。
【末评】
文不满百字,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
【汇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凿凿只是四笔,笔笔如一寸之铁,不可得而屈也。读之可以想见先生生平执拗,乃是一段气力。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临川全集录》:荆公短制并驾河东,希风《史记》论赞,奇美特绝。
谢有煇《古文赏音》:荆公此文,命意亦与昌黎《祭田横文》相似,而短峭宕折,突过太史公矣。
林云铭《古文析义》:《史记》称孟尝君招致任侠奸人入薛,其所得本不是士。即第一等市义之冯罐,亦不过代凿三窟,效鸡鸣狗盗脱难之力,何尝有谋国制敌之虑?龙门“好客自喜”一语早已断煞,而世人不知,动称为能得士,故荆公作此以破其说。篇首喝起“世皆称”三字,是与龙门赞语相表里,非翻案也。百余字中,有起承转合在内,警策奇笔,不可多得。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语语转,笔笔紧,千秋绝调。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通篇只八十八字,而有四层段落,起承转合,无不毕具,洵简劲之至。然非此等生龙活虎之笔,寥寥数语中,何能得此转折,何能得此波澜?文与可画竹,尺幅而具寻丈之观,此其似之。至议论之正大,尤堪千载不磨。
唐介轩《古文翼》:意凡四折,一气盘旋,其笔力眼界,俱到绝顶。
信陵君救赵论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题解】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信陵君,魏公子无忌也。秦围赵邯郸,公子姊为平原君夫人,平原君遗书公子,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留军壁邺。平原君使让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也。”公子约车骑百余乘,欲赴秦军与赵俱死。夷门监者侯生,教公子请如姬窃兵符于王之卧内。公子尝为如姬报其父仇,果盗兵符与公子,夺晋鄙军,救邯郸,存赵。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一句立案。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先论六国大势,明信陵救赵之功。欲擒先纵,此宽一步法。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一语扼定主意。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提清。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层层驳入。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又反证二层,更醒。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议论刺入心髓。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又设一难以诘之,信陵真难置喙。
◆侯生像◆
侯生,秦朝时韩国人,著名方士,秦始皇的顾问,与徐福、侯生、卢生齐名。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咸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又生一枝节,以为后半篇议论张本。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一段代为区处,反笔敲击,愈读愈快。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作一总收,深明信陵之非,使之无地逃隐。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同瘤久矣。穰侯,秦昭王相魏冉。虞卿,赵孝成王相,解其相印,与魏齐亡。○引战国时事作陪衬,见列国无王,习已成风。波澜绝妙。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深一层说。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深文。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深文。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上因罪信陵,而并罪侯生、如姬,此处又以罪魏王作波澜,潆洄映带,议论不穷。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插喻巧妙。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立此二语,渐收拾前文。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易》曰:“履霜坚冰至。”又曰:“其所由来者渐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如此立论,方是根究到底。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两语双结,全局俱振。《春秋》书葬原仲、翚挥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庄公二十有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公子友,即季子也。如陈,私行也。原仲,陈大夫。隐公四年“秋,翚帅师。”翚,鲁卿羽父也。宋公乞师,翚以不义强其君,固请而行。无君之心兆矣。书葬原仲,以戒人目之植党;书翚帅师,以戒人君之失权。此圣人之深虑也。○结意凛然。
评论家把偷窃兵符当作信陵君的错误,我以为这件事还不能够用它来谴责信陵君。当时那个强大秦国的凶暴行径已很紧迫了,它用全部兵力压到赵国身上,赵国就一定灭亡。赵国是魏国的屏障;假如赵国灭亡,魏国就将步它的后尘。赵国和魏国又是楚、燕、齐各国的屏障;假如赵国、魏国灭亡,楚、燕、齐各国就会步它们的后尘。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加危险的了。所以援救赵国,也是为了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是为了援救六个国家。偷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患难,拿一个国家的军队去分担六个国家的灾祸,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么,信陵君真的没有过错吗?我说:也不是这样。我要批评的是信陵君的用心。信陵君仅仅是一个公子而已,魏国自有国王在啊。赵国不向魏王请求援救,却反反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援救,这说明赵国只晓得有个信陵君,不晓得还有个魏王。平原君利用亲戚关系去激信陵君,信陵君自己也由于亲戚的缘故,想迅速援救赵国,这说明信陵君只晓得有一门亲戚,不晓得还有个国王。所以,他的偷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更不是为了六国,仅仅是为了赵国罢了。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仅仅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倘使灾祸不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便拆去魏国的屏障,拆去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定不会援救。倘使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有平原君却不是信陵君的亲戚,那么,即便赵国亡了,信陵君也必定不会去援救。那就是赵王和赵国的轻重,不能抵一个平原君,而魏国的军队,本来是依靠它来巩固自己国家的,现在却只能拿它来供给信陵君的一个亲戚使用。幸亏打胜了,还可以;如果不幸打败了,自己被秦国捉去当俘虏,这是倾覆魏国几百年的江山,来给赵国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怎样来向魏王请罪?
那个偷窃兵符的计策,原来是由侯生提出、如姬完成它的。侯生把偷窃兵符的计策教给信陵君,如姬替信陵君从魏王的寝室偷出兵符,可见这两个人也只晓得有个信陵君,却不晓得还有个魏王啊。我认为:如果信陵君替自己打算,倒不如拿赵国和魏国“唇亡齿寒”的形势,向魏王激切地劝告;万一魏王不听,就把自己想要到秦国军队那里去拚死的准备,在魏王的面前自杀,魏王一定会觉悟了。侯生替信陵君出谋划策,倒不如自己进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万一魏王不听,就把自己想要为信陵君而死的准备,在魏王的面前自杀,魏王也一定会觉悟了。如姬有心报答信陵君的恩德,倒不如乘魏王空闲时,无论白天黑夜都劝他援救赵国;万一魏王不听,就把自己想要为信陵君而死的准备,在魏王的面前自杀,魏王也一定会觉悟了。这样,信陵君既不辜负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和如姬两个人既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办法不从这里想呢?信陵君只晓得有亲戚关系的赵国,不晓得还有个魏王。内里是得宠的姬妾,外面是相邻的国家,卑贱的是看守夷门的无知无识的人,又都只晓得有个信陵君,不晓得还有个魏王。那就是说魏国仅有一个孤独的国王而已。
唉!自从社会风气败坏以后,人们都习惯于违背公共利益、拚命争夺小集团利益的行为,忘掉坚持节操、秉公办事的原则。朝内只有独断专行的宰相,却没有威权在手的君主;国内只有私人的仇恨,却没有正义的愤怒。例如秦国人只知道有个穰侯,不知道还有个秦昭王;虞卿只知道有个贫贱时的老朋友,不知道还有个赵孝成王。原来君主像旗帜上附属的飘带一样已经长久了。从这说来,信陵君的错误,本来不光是在兵符的偷还是不偷啊。如果是为了魏国,或者是为了六国,纵使偷窃兵符,还可以说得过去;如果是为了赵国,或者是为了一个亲戚,纵使向魏王请求兵符而且正当地得到了它,也是一种错误。
虽然如此,但是魏王也不能说没有错误。兵符藏在自己寝室内,信陵君又怎么能偷到它?信陵君不顾忌魏王,就直接向如姬请求偷窃兵符,那是他平素观察到魏王的疏忽。如姬不顾忌魏王,就敢于偷窃兵符,那是她一向依仗着魏王的宠爱。好比木头腐烂后,蛀虫才会在它的上面生出来一样。古时候贤明的君主在上面掌握大权,朝廷内外没有人敢不严肃庄重的。假如这样,那么信陵君怎么能够在赵国建立私人的交情?赵国怎么能够向信陵君私下请求援救?如姬怎么能够牢记信陵君的恩德?信陵君怎么能够向如姬讨好?严寒的到来,难道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吗?从这一点说来,不仅是许多人不知道有魏王,连魏王也把自己看作是旗帜上的附属品了。
所以,信陵君的错误可以作为臣子植党营私的鉴戒,魏王的错误可以作为君主丧失权力的鉴戒。《春秋》记载鲁国公子友私自去陈国参加陈国大夫原仲的葬礼和公子翚迫使隐公让他领兵到宋国去这两件事。唉!可见圣人的考虑问题是非常深远的了。
【末评】
诛信陵之心,暴信陵之罪,一层深一层,一节深一节,愈驳愈醒,愈转愈刻。词严义正,直使千载扬诩之案,一笔抹杀。
【汇评】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闻之黄际飞曰:凡《四书》题目,必有一说俗解,惟驳去俗解,翻深一层,方得真谛。此篇以窃符罪信陵,此俗解也。先生劈首驳去,直揭其无王之心畅发,而并罪及赵王、平原、侯生、如姬、魏王,无义不到,无笔不深。以此为时文,金、陈当避席矣。吾于此文,真无遗憾。《观止》云:诛信陵君之心,暴信陵君之罪,一层深一层,一节深一节,愈驳愈醒,愈转愈刻,词严义正,至文也!
黄仁黼《古文笔法百篇》:战国时之天下,一攘窃之天下也。诸侯则窃王之号矣,大夫则窃君之称矣,名分纲常,显然窃之而不顾,何一符之足惜也。先生不此之较,而惟心是诛,盖亦从不可胜诛之中而诛之耳。故其中一则曰“不知有王”,再则曰“不知有王”,非真不知也,心无王耳;一遇曰“王必悟”,再则曰“王必悟”,非真能悟也,心有王耳。心不知有王,而王亦卒不知;心不肯悟王,而王亦卒不悟。噫!此区区之魏,所以卒灭于秦,而秦遂并六国也。
报刘一丈书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报刘一丈书
宗 臣
【题解】
《宗臣传》: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由刑部主事调考功,谢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起故宫,移文选。进稽勋员外郎,严嵩恶之,出为福建参议。倭薄城,臣守西门,纳乡人避难者万人。或言贼且迫,曰:“我在,不忧贼也。”与主者共击退之。寻迁提学副使,卒官,士民皆哭。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谢馈遗。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谢念及其父。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去声位”语去声不才,相爱情深,方有此语。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提过。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二句伏后案。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借“孚”字一转,生出无数议论。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尊严若神。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曲笔一接,刻画尽致。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贯栉职,○盥,洗手。栉,梳发。走马推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可发一笑。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厉声不堪。客心耻之,至此亦觉难受。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故意描摹。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叠句妙。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历叙丑态如画。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写马上两“厚我”急语,神情逼肖。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以冷语结前案。长者谓仆能之乎?以下乃言不孚之病。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去声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一段道出自己气节。以少胜多,笔力峭劲。
远在几千里以外,能够时常得到老长辈寄给我一封信,来慰藉我长久的想念,也就很幸福了;何必还要赠送我礼物,这就使我更加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了。您信里流露出来的情意非常深厚,从您不忘记我老父亲的情意,就知道我老父亲思念您的情意同样是非常深厚的呀。
至于拿“上下级要互相信任,才德要同自己的职位相称”等话来告诫我,那么,对于这点,我是有很深感受的。那才德同职位不相称,本来自己早就知道这个缺陷;至于上下级不能互相信任的毛病,那我更严重。
再说,今天的所谓互相信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某些人从早到晚驰马奔走,等候在当权者的门上,看门的人故意不进去通报,他就说尽甜密的讨好话语,做尽女人的种种姿态,把藏在袖筒里的钱偷偷地送给他。但是,即使看门的人拿了他的名帖进去禀报,主人也不一定立刻出来接见他,于是只好站在牲口棚里马群之间等着,臭气钻进衣袖,连饥饿寒冷或者酷热得不能忍受,也不敢离开。等到天黑了,那个先前接受他贿赂的看门人走出来,对客人说:“相公疲劳,今天不见客了,客人请明天来吧。”就是明天吧,又不敢不来。当夜睡不稳,披着衣服坐等天亮,一听到鸡叫,马上站起来洗脸梳头,然后赶着马奔去推门。看门的人恼火地问:“是谁?”他就说:“是昨天来过的那个人又来了。”看门的人又发起火来,说:“客人为啥这样殷勤呢?难道这时候相公会出来接见客人吗?”他心里也感到受这些讥讽斥责是可耻的,但只得勉强忍耐着,还要跟看门的人说:“实在没有办法呀,姑且让我进觐一次吧。”看门的人又得了他送的钱,就起身开门放他进去。他又站在从前站过的马棚里等着。很幸运,主人出来了,朝南坐着唤他进来,他就诚惶诚恐地急步向前,爬在台阶下面。主人说:“到前边来!”他就再磕两个头,故意迟迟不站起来;站起来以后就献上拜见的礼物。主人故意不受,他就坚决请求收受;主人故意坚持不受,他就又坚决请求收受;主人这才吩咐底下人收下礼物。于是,他又磕了两个头,又故意迟迟不站起来;站起来以后就连连弯腰作揖,方才退出去。出门的时候,又向看门的人行礼致谢,说:“幸亏官人照顾我;以后再来,希望不要拦阻我。”看门的人还了礼,他大为高兴,奔出去。在马上碰到了平时交往认识的人,立即高举鞭子,得意地告诉他们说:“我刚刚从相公家里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待我很好!”并且捏造一些相公待他很好的情况。就连那些熟悉他的人,也为相公待他这样好而敬服。后来,相公碰上机会又略微告诉人们说:“某人有才干!某人确实有才干!”听到的人也就在心里考虑怎样来附和着称赞他。这就是现在社会上所说的“上下级互相信任”呀。老长辈您说,我能这样做吗?
前面所讲的有权有势的人,我是在一年四季中除了逢时过节去投一张名片以外,就整年不去。有时偶尔路过他的门口,就捂住耳朵、闭起眼睛,加一鞭催马快跑过他的大门,似乎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逐那样。这就是我的狭隘胸怀,因此长时期不被长官所欢迎。我却更加不顾,常常夸张地说:“人生自有命运,我只要安分守己就行了。”老长辈听到我的这些情况和见解,该不会讨厌我的不合时宜吧!
【末评】
是时严介溪揽权,俱是乞哀昏暮、骄人白日一辈人,摹写其丑形恶态,可为尽情。末说出自己之气骨,两两相较,薰莸不同,清浊异质。有关世教之文。
◆宗臣像◆
宗臣(1525年~1560年),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泰州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
【汇评】
黄宗羲《明文授读》:描写逢迎之状态如画。○又先夫子曰:宗臣,字子和,兴化人。提学副使。其文虽无深致,而方幅整齐。
林云铭《古文析义》:叙上下相孚处,未免涉于轻薄,然仕途中更有甚于此者,但不可对人言耳。昏暮乞哀,骄人白日,舍此别无可进身处。
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写伺候之苦,献媚之劳,得意之状,字字写照传神,直令人不忍见,并不忍闻。看此辈何处生活!
青霞先生文集序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 坤
【题解】
《明史·沈炼传》: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荏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炼曰:“锦衣卫经历沈炼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炼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昨岁俺答犯顺,陛下奋扬神武,欲乘时北伐,此文武群臣所愿戮力者也。然制胜必先庙算,庙算必先为天下除奸邪,然后外寇可平。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盲,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姑举其罪之大者言之。纳将帅之贿,以启边陲之衅,一也。受诸王餽遗,每事阴为之地,二也。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三也。索抚按之岁例,致有司递相承奉,而闾阎之财日削,四也。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纵子受财,敛怨天下,七也。运财还家,月无虚日,致道途驿骚,八也。久居政府,擅宠害政,九也。不能协谋天讨,上贻君父忧,十也。”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先是,许论总督宣、大,常杀良民冒功,炼贻书诮让。后嵩党杨顺为总督。会俺答入寇,破应州四十余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于论。炼遗书责之加切。又作文祭死事者,词多刺顺。顺大怒,走私人白世蕃,言炼结死士击剑习射,意叵测。世蕃以属巡按御史李凤毛。凤毛谬谢曰:“有之,已阴散其党矣。”既而代凤毛者路楷,亦嵩党也。世蕃属与顺合图之,许厚报。两人日夜谋所以中炼者。会蔚州妖人阎浩等素以白莲教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谓楷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炼名其中,诬浩等师事炼,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前总督论适长兵部,竟复如其奏。斩炼宣府市,戍子襄极边。
◆沈炼像◆
沈炼(1507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绍兴)人。幼聪敏能攻古文,汪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得其文惊绝,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始补府学生。明嘉靖十年(1531年)举于乡,十七年中进士。
青霞沈君,名炼,字纯甫,会稽人。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先生抗疏言严嵩父子误国,请戮之以谢天下。诏榜之数十,谪出塞外。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横插一句,妙。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国。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预。○旷职冒功,毒害生民,今古一辙。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奸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指上一段言。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鬰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出诗文之有集,多少曲折。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宰执、帅府恨先生切骨,窜名白莲教中,戮于边。○先生垂名千载,全从此祸得来,未足为恨。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子序之首简。出作序意。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喝一句。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以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升数上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删《诗》不必皆中声,独见其大。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上引《小弁》、《巷伯》,此引屈原、伍胥诸人,俱以孔子夹写,正极力推尊处。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二十三字,作一气读。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应“遗”字收。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结有余波。
青霞沈君,因为任锦衣卫经历时上奏章狠狠批评权相,权相非常恼恨他,正尽力罗织他的罪名,幸而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了他的罪责,流放他到边区。在这个时候,沈君的敢于直言规劝皇帝的名气就传遍全国了。不久,沈君就在囚系中被迫带领妻儿,搬到边地去居住。刚巧北方敌人一再侵犯我境内,可是元帅以下将领都束手无策,关闭营垒,听任敌军随便出进,不敢放一支箭抵抗他们。等到敌军撤退以后,就割下中国士兵中阵亡的和在野外行走的人的左耳朵,拿它去冒功。因而父亲哭他的儿子、妻子哭她的丈夫、哥哥哭他的弟弟的人到处都是,却没有地方去控诉,去呼吁。沈君既对上面的国防措施一天天地松懈感到愤怒,又对下面的军官们天天残杀自己的人民来蒙骗国家感到痛心,常常抽咽叹气,把内心的忧郁悲愤反映在诗歌、文章中,来发泄他的胸怀,这本集子里所载的各种篇章就是如此。
沈君原本因为敢于直言规劝皇帝被舆论推重,而且他写的诗歌、文章又多数是讥讽现实的,渐渐地传开来,权相和他的走卒们全都震动惊骇,开始拼命造谣诬陷他,于是沈君被害的祸事终于发生了。沈君逝世以后,当时那些边防将领互相勾结诬陷沈君的,不久就因为犯罪被罢免。又过了不久,原来那个仇恨沈君的权相也被朝廷明令罢官。沈君的学生给谏俞君,就在这时候收集编辑了他的生平著作共若干卷刊刻传播;沈君的儿子以敬来请我在集子前面写篇序文。
我接过集子仔细诵读,然后写下这篇序文说: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读书人的后继吗?春秋时孔子删改《诗经》,从《小弁》的埋怨父亲、《巷伯》的讽刺说坏话的人以下,直到那些忠臣、寡妇、隐士以及怀有怨恨的人的诗篇,都把它们编入“风”,还分出一部分编入“雅”,以致不能全部数清。这些诗歌难道都是古时候的中正和平的声音吗?然而孔子不急于删去它们的缘故,不过是可怜那些人,同情他们的想法,还说“诗歌是从感情上产生的,只要在礼义上不超越限度就行”,“说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却可以引为鉴戒”罢了。
我曾经按着历史的次序阅读过春秋以来的作品,觉到屈原的《离骚》近似怨恨,伍子胥的规劝近似威胁,贾谊的疏近似过激,嵇叔夜的诗近似愤怒,刘蒉的对策近似过分。然而,要是按照孔子删改《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辑它们,应当也有未必不能采用的。沈君逝世以后,国内的官吏直到今天谈起沈君,没有哪一个不鼻子发酸而流下眼泪的。唉!集子所载的《鸣剑》,《筹边》等诗篇,要是让后代的人读到它们,那足以叫奸臣胆寒,使边境战士的战马飞驰起来,从而振作战士同仇敌忾的勇气,那是肯定无疑的了。将来国家采集民歌的官员出来看到这些诗篇,难道能够抛弃它们吗?所以,我恭敬地记下我的感想。
至于集子里的诗文写得好不好,以及是否符合古代名作家的意旨,这就不是评论沈君的大节的原则了。所以我就不写了。
【末评】
先生生平大节不必待文集始传。特后之人,诵其诗歌文章,益足以发其忠孝之志,不必其有当于中声也。此序深得此旨,文亦浩落苍凉,读之凛凛有生气。
【汇评】
林云铭《古文析义》:青霞先生以诋奸相而徙边,即以徙边而著作,因此著作而殒命,其志则较然不欺者,不得以其诗文非温厚和平本旨而没之也。盛名既传,后人读其诗文,犹可以为警戒鼓舞之资,多少关系在内,断无不传之理矣。篇中步步写来,大有生色,而笔致亦浓至周匝。卓然名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_汇评详注 古文观止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题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蔺吝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以十五城易之,赵王使蔺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使其从者怀璧从径道亡,完璧归赵。○劈手一断。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情,谓诈赵之情也。秦非欲谋赵,其情止欲取赵之璧。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予璧,畏也;复怀以归,挑其怒也。○此段言止有予与弗予两说,不当既予而复怀归。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相如谓赵王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此言赵弗予璧,亦无所曲。以辨其“赵不许,曲在赵”之说。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秦王从相如之言,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庭,引相如受璧,势不得不予赵城也。○作一扬。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既不可以城易璧。大王弗予城而绐台上声。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又不可以壁易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此段代为相如画策,璧可以还赵,而直亦不在秦。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秦将白起。十万众压邯寒郸,而责璧与信,邯郸,赵都。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廉颇负荆请罪图◆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言相如归璧,而获全无害者,乃一时之幸,非人力也。若其劲渑闵池,赵王与秦王会渑池,秦王请赵王鼓瑟,相如亦请秦王击筑,是劲渑池也。柔廉颇,相如一旦位在廉颇之右,廉颇羞为之下,欲辱相如,相如尝畏避之。廉颇负荆谢罪,卒相与欢,是柔廉颇也。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余波作结。
蔺相如替赵国保全了和氏璧,人人都称赞他,我却不敢以为这是可信的。
秦国用十五座城池换璧的空话,欺骗赵国,威逼赵国交出那块和氏璧。这时候,秦国说要骗取和氏璧倒是实情,并不是想利用它来乘机侵略赵国。如果赵国了解它的实情就不给,不了解它的实情就给;如果了解它的实情而怕它就给,了解它的实情却不怕它就不给。这不过两句话就可以决定,怎么既怕它而又挑动它的怒火呢?
再说,秦国想要赵国的和氏璧,赵国不给它和氏璧,双方都无所谓理亏或者理直。假如和氏璧送到秦国,秦国却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理亏就在秦国;相反,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去,理亏就在赵国。要使理亏在秦国,那就不如丢弃和氏璧,如果恐怕丧失和氏璧,那就不如干脆不给。现在秦王已经按照地图来给赵国十五座城池,而且举行有九宾的隆重仪式,自己斋戒了五天才来接受和氏璧,那形势是不能不给赵国城池的。万一和氏璧交给秦王后,秦王却不给赵国城池,相如就可以向前申述说:“外臣本来料到大王是不会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的。那块和氏璧不是赵国的宝物吗?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丧失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认为大王抛弃自己如同抛弃一根小草那样。假使大王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却骗得了赵国的玉璧,那么大王因为一块玉璧的缘故,就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了信用。外臣愿意为国就死,来显示大王的言而无信。”这样,秦王不一定不肯归还和氏璧。如今,怎么派门客把璧藏在怀里逃归赵国,从而把理直的一方推给秦国?幸而这时秦王的意图还不想同赵国断绝关系。倘使秦王发怒,把蔺相如拉到市上去处死,派武安君统率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责问关于璧和失信的问题。这样,如果秦国一次得胜,蔺相如就会被灭族;二次得胜,和氏璧就终于落入秦王的手中了。所以我说,蔺相如能够保全和氏璧是天意。至于后来他在渑池会上坚强不屈,在国内温和地对待廉颇,那是他的计谋愈出愈奇,而且在运用时愈来愈巧妙了。他能够保卫赵国的原因,原来是天在委曲成全他啊!
【末评】
相如完璧归赵一节,至今凛凛有生气,固无待后人之訾议也。然怀璧归赵之后,相如得以无恙,赵国得以免祸者,直一时之侥幸耳。故中间特设出一段中正之论,以为千古人臣保国保身万全之策,勿得视为迂谈而忽之也。
【汇评】
林云铭《古文析义》:论断题,其篇法、段法、句法,俱难得如此斩截爽朗,别无衬垫闲话,自是大家手笔。……至于以相如获全于璧,归诸天幸两语,颇为近理。假令秦初得璧,即诈令有司按图以城予赵,阴戒勿予,相如必无可措辞请璧睨柱,不然,或俟其归传舍时,广设侦伺隄防,即欲使从者衣褐怀璧,亦必不能径达于赵。乃秦计俱不出此,致相如得以智勇自全,岂非天幸?篇中却不议及。尚论古人,谈何容易耶?
汉语拼音方案_普通话口语交际
第二节 汉语拼音方案
一、汉语拼音方案发展历程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议案,以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决定:
(一)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二)原则同意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认为应该继续简化汉字,积极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1998年2月11日,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0周年,国家语委在京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汉语拼音从应用上看更方便,注音更为准确,与现代技术的联结更为直接,某种程度上已经发展为一种辅助性文字。在国际上它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的情报网络、图书馆和文献管理中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专家们特别指出,今天的汉语拼音不仅是识字教育的基本工具,而且是信息处理领域的有力工具。近年来以拼音方案为基础的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的普遍运用,促进了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并以之推广普通话等方面的成果,越来越多地用于中文信息处理,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
(1)只用国际通用的26个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2)尽量不用附加符号(只用了两个附加符号);
(3)尽量不用变读;
(4)采用y,w和隔音符号“’”来隔音;
(5)采用四个双字母zh,ch,sh,nɡ;
(6)采用四个声调符号来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7)采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顺序,并确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
三、汉语拼音方案
1.字母
字母表如表1-1所示。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2.声母
声母表如表1-2所示。
3.韵母
韵母表如表1-3所示。
表1-1 字母表
表1-2 声母表
表1-3 韵母表
续表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做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做ertonɡ,“花儿”拼做huɑ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ɑ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6)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ɡ可以省作ē。
4.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如表1-4所示。
1-4 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例如,妈mā(阴平)、麻má(阳平)、马mǎ(上声)、骂mà(去声)、吗mɑ(轻声)。
5.隔音符号
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ɑo(皮袄)。
调类和调值_普通话口语交际
第三节 声调、调类和调值
一、声调
1.声调的定义
声调亦称字调,在汉语中由音节内部的音高(音高是语音的四要素之一,是指声音音调的高低)变化构成。它是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2.声调的作用
在汉语里,声调和语义关系很大,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有了声调,音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在汉语里,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
题材—体裁 联系—练习 看书—砍树 保卫—包围 实施—事实
这些音节表示的词的意义不同,主要靠不同的声调来区别。在汉语里,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韵母和声调是不可缺少的。例如,ɑi这个音节,它没有声母,只有韵母,还能读出不同声调,表示不同意义的汉字(埃、捱、矮、爱)。再如,千、前、浅、欠,四个音节的声韵相同,但意义不同,是因为声调不同所致。
同时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发挥,才能充分地用来表达情感。
除此之外,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
二、调类和调值
1.调类
调类是按照一种语言声调的调形和调值归纳出来的类别,简单地说就是声调的种类,即声调的分类。一种语言或方言有几个不同的声调,就有几个不同的调类。按照调值归纳出来,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shǎnɡ)声、去声,也称为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这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
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型分别为平调、升调、曲折调和降调。具体地说,阴平声调高而平,是高平调;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是中升调;上声先降再升,是降升调;去声由高到低是高降调,也称为全降调。
2.调值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调值有五度:低(1度)、中低(2度)、中(3度)、中高(4度)、高(5度)。
3.五度标记法
为了把调型和调值描写得具体形象,一般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并在竖线的左侧画一条线,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形式。根据这条线的形式,制成五度标调符号,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型为55;阳平是一个中升调,调型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型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型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如图1-1所示。
图1-1 五度标记法
4.普通话四个声调的五度标记法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做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做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3)上声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做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4)去声 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5降到1,写做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把调类、调型和调值结合起来分析,可制成如表1-5所示的普通话声调表。
表1-5 普通话声调表
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不易混淆。声调是普通话的“门面”,声调读准了,普通话就基本像样了,读准声调就是调值到位。
三、声调的标记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标在主要元音上。普通话有10个主要元音,分别是:ɑ、o、e、ê、i、u、ü、-i(舌尖前)、-i(舌尖后)、er。有一首顺口溜可以帮我们记住标调的方法:ɑ、o、e、i、u、ü,标调时按顺序。i上标调去掉点,iu并排标后边。例如,huà(化)、xué(学)、jiào(教)、mǐ(米)、xiù(秀)等。
四、声调的特点和气息的运用
1.普通话声调调值的特点
(1)调型区分明显,普通话四个调类的调值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2)调值高扬成分多,阴平为高平调(55),阳平为中升调(35),上声为降升调调尾还是升到4(214),去声虽为全降调但头起得高(51)。
(3)普通话四声调有高、低、升、降、平、曲,很有旋律感,富有音乐性。
2.普通话声调的发音
(1)阴平调:发音时,声带绷紧,起音高平莫低昂,气势平均不紧张。要保持住音高。例如,工兵、交通、播音、拥军。
(2)阳平调: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从中起音向上走,气息从弱渐强。例如,红旗、垂直、直达、团结。
(3)上声:发音时,声带开始略微有些紧张,但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声音先降后转上挑再扬上去,气息要稳住上走,并逐渐加强。例如,领导、厂长、广场、感想。
(4)去声: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最高往最低处走,气息从强到弱,要通畅,走到最低处,气息要托住,与声带配合好以避免声“劈”。例如,大厦、惧怕、布告、破例。
五、二字词练习要注意的问题
二字词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两个阴平连读时,很容易出现第二个音调值不够55,只有44的现象,或者阴平调的字在语句末尾时也会调值不够。这时,可以把第一个字音读成44,第二个念成55,符合听觉规律。例如,西安(44、55),而末尾的阴平字只能是55调。
(2)两个阳平连读时,很容易出现阳平拐弯的现象。前一个音由于受后一个音的影响,调值可以低一点念成34,后一个音念35。这样发音更充分。例如,红旗(34、35),声音直上避免拐弯。
(3)两个上声相连时,属于变调问题,讲变调时再谈。
(4)两个去声连读时,很容易出现起音时的高度达不到五度,下走气息托不住声音,产生“劈”的现象。发音时,可以把第一个音发成53调,第二个音的气息相对充分一些,发成51调。声音从上往下走,气息要饱满通畅,声音不能“劈”。
六、四字词练习要注意的问题
四字词可以用来进行声调准确与否的练习、气息的控制练习以及情感表达的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声、韵、调要准确。
(2)通过对四声拉开立起的夸大练习,体会气息的支撑,下走音用气息托住,高音不挤,低音不散。
(3)通过对四字词的练习,体会声音弹性的变化,可以对声音进行大小、强弱、刚柔的调节。
(4)根据词语的意义,体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怎样以不同的情感进行表意,达到情、声、气完美的结合。
技能训练...
1.调值训练
一 姨 乙 艺 yī yí yǐ yì
辉 回 毁 惠 huī huí huǐ huì
风 冯 讽 奉 fēnɡ fénɡ fěnɡ fènɡ
飞 肥 匪 费 fēi féi fěi fèi
通 同 桶 痛 tōnɡ tónɡ tǒnɡ tònɡ
迂 于 雨 遇 yū yú yǔ yù
2.阴平调训练
磋商 颁发 悲观 参加 操心 冲锋 春天 粗心 丁香 东方
3.阳平调训练
才华 成员 重阳 船员 峨嵋 繁荣 格言 环球 华侨 宏图
4.上声调训练
产品 岛屿 典雅 腐朽 古典 果品 领土 口语 理解 简短
5.去声调训练
辩证 地震 赤道 电话 奉献 绿化 示范 债券 任用 惠顾
6.双音节对比训练
1)双音节同调训练
阴平+阴平:
交通 出发 波涛 鲜花 炊烟 芳香 突出 功勋 推敲
阳平+阳平:
驰名 前途 蓬勃 觉察 国籍 黎明 翱翔 习俗 重逢 岩石
去声+去声:
荡漾 寂寞 陆续 认证 败诉 护照 浪漫 倡议 锻炼 盼望
2)双音节异调训练
阴平+上声:
书法 山谷 终点 倾吐 标点 温暖 深浅 餐饮 嘉奖
阴平+去声:
听众 膝盖 欢乐 机智 拍摄 督促 收获 称赞 精干 松树
阳平+阴平:
长期 迎接 明天 研究 节约 学说 节拍 烛光 石雕 人间
阴平+阳平:
奔流 蹉跎 观察 生活 积极 帆船 苍茫 忧愁 清明 胸膛
阳平+上声:
雄伟 没有 即使 营养 滑雪 平等 拂晓 尘土 明显 晴朗
阳平+去声:
回忆 于是 难道 文化 跋涉 决策 农谚 残废 迟到 答辩
去声+阴平:
汽车 大约 健康 信息 唱歌 桂花 信心 故乡 电灯
去声+阳平:
化学 调查 住房 事宜 斥责 克服 树林 玉石 善良 汽油
去声+上声:
具有 袖口 跳舞 后悔 彻底 翅膀 电影 乐曲 地址 汉语
3)四声顺序训练
山明水秀 天然宝藏 千锤百炼 中流砥柱 心明眼亮 兵强马壮
4)四声逆序训练
暴雨狂风 绿草如茵 大显神通 调虎离山 奋笔疾书 厚古薄今
5)容易读错声调的词语
声母的分类与发音_普通话口语交际
第一节 声母的分类与发音
一、声母的分类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即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是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因此,可以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给声母进行分类。按发音部位可以将声母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按发音方法,可以将声母分为五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普通话声母总表如表2-1所示。
表2-1 普通话声母总表
二、声母的发音
1.双唇音发音
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自然闭拢,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让较弱的气流突然冲开双唇的阻碍,迸发而出,爆破成声。
p 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除在打开时送出的气流较强外,其他的情况和b完全一样。
m 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闭拢,软腭下降,鼻腔畅通。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颤动声带。
2.唇齿音的发音
f 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下唇和上齿接近,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气流从唇齿之间的窄缝中挤出,发出摩擦声。
3.舌尖中音的发音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和上齿龈的阻碍,迸发而出,爆破成声。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发音时除冲破阻碍用较强的气流外,其他情况和d完全一样。
n 舌尖中、浊、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阻塞气流在口腔中的通路。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颤动声带。
l 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前部的两边通过。
4.舌根音的发音
ɡ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和软腭形成的阻碍,迸发而出,爆破成声。
k 舌根、送气、清、塞音。发音时,除冲破阻碍时用较强的气流外,其他情况和ɡ完全一样。
h 舌根、清、擦音。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根和软腭之间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5.舌面音的发音
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然后把舌面放松一点儿,让气流很微弱地冲开舌面的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和j相同,只是透出的气流比j强。
x 舌面、清、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接近上齿龈和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6.舌尖后音的发音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翘起,顶住前部,软腭上升,堵住气流通道,声带不颤动。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的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情况和zh相同,只是从窄缝里挤出来的气流较强。
sh 舌尖后、清、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翘起,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r 舌尖后、浊、擦音。发音时情况和sh相近,只是要振动声带。
7.舌尖前音的发音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轻轻顶住上齿背,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先把舌尖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除冲破阻碍时用较强的气流外,其他情况和z一样。
s 舌尖前、清、擦音。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间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和拼写规则_普通话口语交际
第一节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和拼写规则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1.结构成分
汉语传统音韵学把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音节开头如果没有辅音声母,就称为零声母音节。韵母相对比较复杂,可以先分为韵头(介音)和韵(押韵的韵),韵再分为韵腹和韵尾。韵头和韵腹都必须是元音,韵尾有元音也有鼻辅音。声调附着在整个音节之上,不占音段的位置,因此音节实际上只有四个音段位置。
2.结构特点
普通话音节的整体特点可归纳为三条,需结合音节内部构造加以理解。
1)结构简明,界限清晰
音节与音节的界限非常易于辨析。
音节内部声母、韵头、韵腹、韵尾的界限也非常清晰。
2)元音居多,响亮悦耳
元音是必有的,而且有复元音。辅音是可有的,没有复辅音。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印欧语绝大多数是无声调语言。
3.结构分析的要点
为了分析时看清音节结构内部的组成部分,要恢复该音节的原始形式,即把已省写或改写的恢复原形。
(1)iu、ui、un复原为iou、uei、uen。如酒、鬼、坤。
(2)ü上两点已省写的撮口呼复原,不要误判为合口呼。如居、学。
(3)e复原为ê,这主要指iê、üê。如月、夜。
(4)y、w开头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零声母复原。如阳、为、远。
(5)z、c、s和zh、ch、sh、r后的韵母i,写作-i,为开口呼。如知、资。
4.声母与韵母的配合关系
1)配合简表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主要取决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一般来说,如果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与之拼合的韵母四呼类别也相同;韵母的四呼类别相同,与它们拼合的声母发音部位也相同。普通话声母与韵母的配合关系可列成简表,如表4-1所示。
表4-1 声、韵母配合简表
2)配合特点
总结上表可看出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如下。
(1)组合能力强:n、l跟所有四呼的韵母都能相拼;零声母音节的四呼也都齐全。
(2)组合能力较强:舌尖中音d、t能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三类韵母拼合,不能与撮口呼韵母拼合。
(3)组合能力居中:双唇音b、p、m能与开口呼、齐齿呼两类韵母拼合,拼合口呼时只限于u韵母。
(4)组合能力较弱: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根音三组声母都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舌面音j、q、x恰好相反,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拼合,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的韵母拼合,从而形成多重互补格局。
(5)组合能力弱:唇齿音f只能与开口呼的韵母和合口呼的u韵母拼合。
二、音节的拼写规则
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音节时,有一些规则需要注意。主要是y、w的使用,隔音符号的用法,省写,标调法和音节的连写等规则。
1.y、w的使用
(1)《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如果i后面还有其他元音,就把i改为y。如果i后面没有其他元音,就在i前面加y。这样,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就分别写成yi、yɑ、ye、yɑo、you、yɑn、yin、yonɡ、yinɡ、yɑnɡ。例如: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成w。如果u后面没有其他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这样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就分别写成wu、wɑ、wo、wɑi、wei、wɑn、wen、wɑnɡ、wenɡ等。例如:
(3)《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一律在前面加y,原韵母中的ü上的两点要省去。这样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就分别写成yu、yue、yuɑn、yun,等等。例如:
y、w的用法,目的是使按词连写的音节界限分明。如“dɑi”,如果不用y、w,既可以读作dài(袋),又可以读作dàyī(大衣);如果在后一音节的开头加y,就明确了它表示的是两个音节的词“大衣”了。
2.隔音符号的用法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西安”写成“xī’ān”,“方案”写成“fānɡ’àn”,“上腭”写成“shànɡ’è”。隔音符号只有当第二个音节开头的音素是ɑ、o、e时才使用。如果第二个音节的开头是辅音则不必使用。例如,“发难(fānàn)”就不必写成“fā’nàn”,这是因为汉语里辅音大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因此汉语拼音音节的连读习惯是:音节中的辅音字母靠后不靠前,即一个辅音字母如果前后都有元音字母,这个辅音应当跟后面的元音字母连成音节;只有在辅音字母后面没有元音字母时才跟前面的元音字母连成音节。例如,“谈话”(tánhuà)的第三个字母n后面没有元音字母,因此n跟前面的元音字母连成音节,而h跟后面的uɑ连成音节。
3.省写
为了使拼写简省,《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省写的规则。
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ú(牛)、ɡuī(归)、lùn(论)。不跟声母相拼(即自成音节)时就不能省写,仍然用y、w开头,写成yōu(优)、wēi(威)、wēn(温)。
2)ü上两点的省略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相拼的时候,写成jū(居)、qū(区)、xū(虚),ü上两点可省略;但是跟声母n、l相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ǚ(女)、lǚ(吕),两点不可省略。
ü上两点在声母为j、q、x时省略了,并不会与u相混。因为j、q、x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因此像ju、que、xuɑn中的韵母必是撮口呼而不是合口呼。
4.标调法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即韵腹上。轻声不标调”。例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ɑ。还有两种情况要注意。
(1)当音节的韵母为iu、ui时,声调符号应标在后面的u或i上面。例如:
qiū(秋) duī(堆) jiū(揪) kuī(盔)
(2)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时,i上的小点要省去。例如:
yī(衣) xīnɡ(星) duī(堆)
5.音节连写
(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即以词为书写单位。句子或诗行开头字母要大写。例如:
(2)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
(3)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例如:
普通话的音节变化_普通话口语交际
第三节 普通话的音节变化
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由于相邻的因素或音节的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韵母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节的变化,或称“语流音变”。汉语普通话中的音变现象有变调、轻声、儿化、“啊”的变读等。
一、变调
在单念一个个音节的时候,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般来讲,汉语一个音节就对应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称为字调。每个音节、每个字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位,在词语、句子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有的音节的声调发生变化,这种音变现象称为变调。
普通话的主要变调情况有: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1.上声变调
上声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音长最长,基本上是个低调,调值为214。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其变调规律如下。
(1)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音节)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例如:
上声+阴平 百般bǎibān 保温bǎowēn 打通dǎtōnɡ
纺织fǎnɡzhī 海关hǎiɡuān
上声+阳平 祖国zǔɡuó 旅行lǚxínɡ 导游dǎoyóu
改革ɡǎiɡé 朗读lǎnɡdú
上声+去声 广大ɡuǎnɡdà 讨论tǎolùn 挑战tiǎozhàn
土地tǔdì 感谢ɡǎnxiè
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①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是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
②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
(2)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的前面,即两个上声相连,则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与普通话阳平的调值相同,而后一个上声保持原来的调值不变。例如:
(3)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紧跟着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情况。
①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即2+1结构,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②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时,即1+2结构,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当中音节则按两上变调规律变为35。例如:
(4)多个上声音节相连时,要根据其词语组合情况和逻辑重音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例如:
想买果脯 xiǎnɡ mǎi ɡuǒpǔ
永远美好 yǒnɡyuǎn měihǎo
小组长请你往北走 xiǎozǔzhǎnɡ qǐnɡnǐ wǎnɡ běi zǒu
技能训练...
1.上声在非上声前
上+阴 北京 火车 普通 广州
上+阳 海防 导游 朗读 免除
上+去 武汉 广大 考试 省力
上+轻 耳朵 尾巴 奶奶 姐姐
2.两个上声相连
整体 铁塔 感慨 手表 减少 品种 海岛 粉笔 理想 管理
3.三个上声相连
展览馆 手写体 蒙古语 纸老虎 小拇指 孔乙己
4.一串上声相连
(1)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2)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2.“一”、“不”的变调
“一”、“不”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普通话“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调值,“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调。
1)“一”的变调
(1)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一”+去声 一半yíbàn 一共yíɡònɡ 一向yíxiànɡ
一度yídù 一概yíɡài
(2)在非去声的阴平、阳平、上声前,调值由55变为51,跟去声的调值一样。例如:
“一”+阴平 一般yìbān 一边yìbiān 一端yìduān
一天yìtiān 一声yìshēnɡ
“一”+阳平 一连yìlián 一时yìshí 一同yìtónɡ
一头yìtóu 一群yìqún
“一”+上声 一举yìjǔ 一口yìkǒu 一起yìqǐ
一手yìshǒu 一体yìtǐ
(3)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某+“一”+某 学一学xuéyixué 看一看kànyikàn 谈一谈tányitán
2)“不”的变调
(1)“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1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不”+去声 不必búbì 不变búbiàn 不测búcè 不错búcuò 不但búdàn
(2)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某+“不”+某 买不买mǎibumǎi 来不来láibulái 会不会huìbuhuì
技能训练...
1.词语分类训练
(1)读原调 统一 第一 偏不 不欢而散
(2)变阳平(在去声前) 一定 一致 不对 不干
(3)读去声(非去声前) 一封 一条 不难 不好
(4)变轻声(词语中间) 读一读 说一说 好不好 去不去
2.语句训练
先标出语句中“一”、“不”的声调(原调或调),然后作先读后说训练。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3.成语训练
一心一意 一丝一毫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3.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一般有AA式、ABB式和AABB式三种。
1)AA式的变调
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原字调是阳平、上声、去声,即非阴平时,同时AA式后加“儿尾”,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变成“儿化韵”时,声调可以变为高平调55调值,跟阴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慢慢儿mànmānr 大大儿dàdār 快快儿kuàikuāir 好好儿hǎohāor
2)ABB式、AABB式的变调
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阳平、上声、去声,即非阴平时,调值变为高平调55,跟阴平的调值一样,AABB式中的第二个A读轻声。例如:
ABB式 绿茸茸lǜrōnɡrōnɡ 绿油油lǜyōuyōu
红彤彤hónɡtōnɡtōnɡ 慢腾腾màntēnɡtēnɡ
AABB式 慢慢腾腾mànmɑntēnɡtēnɡ 马马虎虎mǎmɑhūhū
舒舒服服shūshufūfū
注意:
(1)上述变调规律仅就ABB式和AABB式形容词的一般情况而言。
(2)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变调。例如,白皑皑、金闪闪、轰轰烈烈、堂堂正正、沸沸扬扬、闪闪烁烁等。
二、轻声
1.轻声的定义
轻声不是第五种声调,而是一种声调的弱化形式。轻声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只出现于语言组合之中(如词、短语等)。轻声字在词语中读得既短又轻,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轻声有时还引起音色的变化,如“爸爸”的后一个“爸”、“哥哥”的后一个“哥”的声母都有浊化倾向。轻声字的韵母含混,甚至还会脱落。
2.轻声词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式后头的字:娃娃、弟弟、看看、玩玩。
(3)词的后缀“子、头”和表复数的“们”。区别:桌子—石子,鸡子(鸡)—鸡子(鸡蛋)。
(4)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来”等。
(5)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语素和词。
(6)量词“个”。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事情、消息、西瓜、力量、吩咐、关系。
3.轻声的作用
(1)区别意义:孙子兵法与宝贝孙子、脑袋瓜子和炒瓜子。
(2)区别词性:大意失荆州与段落大意、十分利害与利害冲突。
技能训练...
轻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31)。如玻璃、头发、豆腐。轻声在上声后,读短促的微升调(调值34)。如指甲、耳朵、体面。
1.正音训练
用手势辅助法训练,跟读并体会轻声音节的特殊读法。
阴+轻 桌子 趴下 他们 先生 跟头 金的
阳+轻 房子 粮食 云彩 学生 石头 银的
去+轻 凳子 畜生 对呀 豆腐 木头 坏的
上+轻 嗓子 嘴巴 怎么 体面 里头 铁的
2.有规律的轻声词训练
助词 看着 跑了 好吧 去过 偷偷地
名词、代词的后缀 石头 我们 房子
名词后边的方位词 床上 屋里 底下 里面
动词、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 过来 出去 拿去 好起来
叠音词或词的重叠式 星星 看看
其他 站住 稀里糊涂
3.必读轻声词训练
胳膊 疙瘩 工夫 功夫 姑娘 故事 官司 规矩 闺女 含糊 核桃
合同 狐狸 葫芦 滑溜 活泼 伙计 机灵 家伙 见识 街坊 结实
戒指 精神 开通 口袋 困难 喇叭 烂糊 老婆 老实 老爷 冷战
篱笆 利害 痢疾 粮食 玻璃 啰嗦 萝卜 骆驼 麻烦 马虎 买卖
玫瑰 棉花 明白 名堂 名字 蘑菇 脑袋 念叨 奴才 暖和 佩服
朋友 琵琶 枇杷 屁股 便宜 葡萄 千斤 亲戚 清楚 情形 人家
认识 软和 丧气 扫帚 商量 少爷 牲口 生意 石榴 实在 使唤
收拾 舒服 算盘 踏实 抬举 太阳 体面 窝囊 稀罕 吓唬 下水
先生 相声 消息 笑话 心思 新鲜 兄弟 休息 秀才 学生 衙门
烟筒 砚台 秧歌 养活 吆喝 钥匙 衣服 衣裳 意思 应酬 冤枉
在乎 丈夫 帐篷 折腾 知识 指甲 嘱咐 主意 状元 巴结 炊帚
聪明 琢磨
4.对比训练
(1)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用。
东西dōnɡxi(物件)/东西dōnɡxī(方向)
对头duìtou(对手、仇敌,名词)/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利害lìhɑi(剧烈、凶猛,形容词)/利害lìhài(利益和损害,名词)
(2)将具有区别词性或词义作用的必读轻声词,同相应的非轻声词对比练读,然后分别组词成句,进行对话训练。
编辑 他是一名编辑(轻声)。他正在编辑稿件(非轻声)。
人家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轻声)。小桥流水人家(非轻声)。
地道 他说山东话很地道(轻声)。这个地道很深(非轻声)。
三、儿化
1.儿化的定义
儿化是指词的后缀“儿”与其前音节的韵母结合为一体,并使该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音变现象。在书面语中,这种“儿”通常被省略。
2.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例如,头—头儿 眼—眼儿。
(2)区别词性。例如,忙—忙儿 偷—偷儿。
(3)带有感情色彩。例如,猫儿、老头儿、小淘气儿。
3.儿化的发音规则
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取决于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
(1)便于卷舌,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音(ɑ、o、e、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例如:
小花儿、豆芽儿、酒窝儿、大伙儿、高个儿、打嗝儿、皮球儿、裤兜儿、白兔儿
(2)不便于卷舌,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i),或者鼻韵尾(n、nɡ),末尾音素的舌位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不便于卷舌韵母儿化时发音要领分别如下所述。
①丢掉韵尾i、n、nɡ,主要元音卷舌。后鼻韵母丢掉韵尾nɡ后,主要元音同时鼻化。例如:
ɑi 小孩儿、鞋带儿、一块儿、盖儿
ei 京味儿、椅子背儿、倍儿(棒)
ɑn 门槛儿、腰板儿、心眼儿、差点儿、好玩儿、人缘儿、线圈儿
en 嗓门儿、大婶儿、一阵儿、没准儿、三轮儿、打盹儿、冰棍儿
ɑnɡ 帮忙儿、鼻梁儿、好样儿
enɡ 麻绳儿、板凳儿、门缝儿
②主要元音是i、u(in、inɡ先去韵尾再加er)。例如:
i 小鸡儿、眼皮儿、凑趣儿、树枝儿、没事儿、写字儿
u 小曲儿、凑趣儿
in 皮筋儿、脚印儿、今儿
inɡ 电影儿、打鸣儿、火星儿
③舌尖元音i(前、后)换成er。例如:
瓜子儿、棋子儿、小字儿、没词儿、有事儿、果汁儿、年三十儿、树枝儿
技能训练...
1.儿化发音基本训练
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在哪儿、找茬儿、打杂儿、板擦儿、名牌儿
鞋带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快板儿、老伴儿、蒜瓣儿、脸盘儿
脸蛋儿、收摊儿、栅栏儿、包干儿、笔杆儿、门槛儿
刀背儿、摸黑儿、老本儿、花盆儿、嗓门儿、把门儿、哥们儿、纳闷儿、后跟儿
高跟儿鞋、别针儿、一阵儿、走神儿、大婶儿、小人儿书、杏仁儿、刀刃儿
瓜子儿、石子儿、没词儿、挑刺儿、墨汁儿、锯齿儿、记事儿
针鼻儿、垫底儿、肚脐儿、玩意儿、有劲儿、送信儿、脚印儿
毛驴儿、小曲儿、痰盂儿、合群儿
2.具体语境中儿化训练
①花园儿里种着茶花儿,花盆儿里养着菊花儿,花瓶儿里还插着梅花儿。
②下了班儿,上对门儿小饭馆儿,买一斤锅贴儿,带上点儿爆肚儿、蒜瓣儿,再弄二两白干儿,到你家慢慢儿喝。
3.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啊”作语气助词时,用在句尾。由于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变现象。
(1)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时,读作yɑ,汉语可写作“呀”。
(2)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iɑo)时,读作wɑ,汉字可写作“哇”。
(3)前面音节末尾是n时,读作nɑ,汉字可写作“哪”。
一定要注意看哪!(kàn nɑ)
这样做太愚蠢哪!(chǔn nɑ)
过马路要小心哪!(xīn nɑ)
(4)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ɡ时,读作nɡɑ,汉字仍写作“啊”。
放声唱啊!(chànɡ nɡɑ)
天可真冷啊!(lěnɡ nɡɑ)
去了也没用啊!(yònɡ nɡɑ)
(5)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时,读[z]ɑ([z]是国际音标的浊音),汉字仍写作“啊”。
这是什么字啊?(zì[z]ɑ)
你会背这首宋词啊!(cí[z]ɑ)
他才十四啊!(sì[z]ɑ)
(6)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舌尖后元音-i或卷舌元音er时,读rɑ,汉字仍写作“啊”。
他竟然会偷钱去吃啊(chī rɑ),玩儿啊(wánr rɑ),真是可耻啊(chǐ rɑ)。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如表4-2所示。
表4-2 “啊”的音变规律
技能训练...
(7)漓江的水真静啊(nɡɑ),漓江的水真清啊(nɡɑ),漓江的水真绿啊(yɑ)。
桂林的山真奇啊(yɑ),桂林的山真秀啊(wɑ),桂林的山真险啊(nɑ)。
(8)天连水啊(yɑ),水连天,水天一色啊(yɑ)望无边。蓝蓝的天啊(nɑ)似绿水,绿绿的水啊(yɑ)如蓝天。到底是天连水啊(yɑ)还是水连天。
(9)乡愁四韵
[台]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yɑ)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yɑ)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nɡɑ)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nɡɑ)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yɑ)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yɑ)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nɡɑ)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nɑ)腊梅香
建立个人笔记系统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二)建立个人笔记系统
口译笔记主要是辅助记忆,译者需牢记“大脑记忆为主,笔记为辅”的基本原则。口译笔记不能借助他人的笔记系统,而应该是自己在口译实践中探索和建立的属于个人的笔记系统,因此,译者必须经过大量练习以建立自己的口译笔记系统。如下几点提示可有效地帮助口译学习者建立口译笔记系统:
口译笔记不是速记。速记是用简便易写的特殊符号(或编码),借助科学的缩略方法,记录语音、语言和思维的快写方法系统。速记员在会议进行中记录的是一系列符号,会议结束后,需花费时间重新解码。而口译笔记是口译员在听辨源语的情况下,迅速地用简便的符号和文字记录发言人的讲话重点和各个要点的逻辑关系结构。也就是说,口译笔记是用符号、文字等来体现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笔记系统。重点信息和逻辑关系是口译笔记的重点。
逻辑层次清晰。口译笔记须有清晰的逻辑层次展示,否则,译者很难读懂自己的笔记,从而影响传译质量。译员做笔记时,要清晰地标出各个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词,如表示因果、转折、让步、假设等关系的逻辑词。
灵活运用缩写字母。首写字母缩略,表示各种组织,如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G-8(Group of Eight,八国集团),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M(Non-Aligned Movement,不结盟运动),UN(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EU(European Union,欧盟)等。英文小写缩略,如al:although,bz:business,com:community,ed: education,demo:demonstration等。
巧妙运用数学符号。比如:∵表示“因为,原因是”;∴表示“所以,结果,因此”;=表示“等于,相同,与……相似”;<表示“少于,小于,不如,低于”;>表示“大于,多于,强于,超过,高于”;∞表示“无限可能,无数,难以计数”;⊙表示“重点,中心,强调,关键”;﹢表示“增加,附带上,另外,多”;-表示“减少,除去,减去”;≠表示“不平等,不一致,不符合,不同,有差距”;≈表示“大约,近似,大概,差不多,八九不离十”;√表示“正确,赞同,对的,好的,积极的”;×表示“错的,不好的,负面的,消极的,否定的”等。
灵活运用标点符号。比如:︰表示“说,指出,认为,发表意见”;……表示“等等,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表示“结束,到此为止,完成”;!表示“惊叹,感慨,惊讶,激动,出乎意料”;?表示“疑问,怀疑,不相信”;()表示“包括在……之内,还有”;』表示“过去,从前”,而『表示“今后,未来,将来,很快”等。
自己创造符号。如前所述,口译笔记系统具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因此,译者在长期的口译实践中应该创立属于自己的笔记符号,从而更易得心应手。比如:@表示“网络,电子邮件,因特网”;表示“军事冲突,炸药,武器,核炸弹,战争爆发”;*表示“重点,特别关注”;§表示“纠结,复杂,混乱,理不清头绪”;○表示“地球,宇宙,全世界”;◎表示“地区,小范围内”;±表示“实力均衡,难分仲伯”;℃表示“气温,气候”;⊙表示“重要人物,关键要点”等。
品德教育专题传译练习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七)品德教育专题传译练习
1.请完整听一遍短文
A Speech at the Moral Education Conference
Good afternoon!
It is a pleasure to be here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I am very pleased that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character education is held today.As Martin Luther King said,intelligence is not enough.Intelligence plus character,that is the goal of true education.
Dr.King was right.We must not merely make our kids smart,we must guide them so that they develop not only excellence but ethics as well.It is our goal to educate and shape the citizens of tomorrow,and students of good character become adults of good character.That is good for all of us.
A school where character education is effectively taught is a school where real learning can take place without the hindrances of disruptive behavior.Because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es kids,among other things,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s and show respect for others.
Some of the other important things that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es are lessons that can last and enrich a lifetime.Respect for others,responsibility for one's actions,perseverance in all things,caring,honesty,fairness,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distinguish good citizens.
Teaching character is more important today than ever,and the school's role is an important one,though not the only one.Studies show that children spend only 38 and a half minutes a week in serious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ents.That is about 33 hours a year.But they spend 1,500 hours a year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they spend about 900 hours a year with us,more hours than they spend in serious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ents,not as many hours as they spend watching television.So it is important for us as educators to engage kids in character education,to teach them that helping others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society,that respect is a key element in all interactions.
But schools can not do it alone.We need the help of parents and other parts ofsociety too,to really make the lesson stick.To be most effective,character education requires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volvement as well as instruction at school.
Education in general,and charact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are the ways that we as educators can leave our mark on the future.We can help build the foundation for a just and equitable society,one where excellence and ethics work together for the betterment of all of us,weak and strong alike.As you work in your classrooms and teach your students,I hope you will remember how important the task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s to all of us,now and in the future.
Thank you.
(摘自Chartotte-Mecklenburg学校校长皮特·戈门于2006年8月在该校第一届品德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2.听录音,在停顿处开始传译
We must not merely make our kids smart,we must guide them so that they develop not only excellence but ethics as well.It is our goal to educate and shape the citizens of tomorrow,and students of good character become adults of good character.That is good for all of us.
A school where character education is effectively taught is a school where real learning can take place without the hindrances of disruptive behavior.Because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es kids,among other things,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s and show respect for others.
Some of the other important things that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es are lessons that can last and enrich a lifetime.Respect for others,responsibility for one's actions,perseverance in all things,caring,honesty,fairness,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distinguish good citizens.
But schools can not do it alone.We need the help of parents and other parts of society too,to really make the lesson stick.To be most effective,character education requires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volvement as well as instruction at school.
Education in general,and charact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are the ways that we as educators can leave our mark on the future.We can help build the foundation for a just and equitable society,one where excellence and ethics work together for the betterment of all of us,weak and strong alike.
3.答题要点
熟悉文本类型和相关句子结构,加强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本篇发言为大会发言,属演讲文本类型,其主旨突出(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学校及老师加强品德教育),思路清晰(文本开始——提出实施品德教育,文本发展——为什么要实施品德教育,文本结尾——呼吁学校及老师实施品德教育),语言简洁易懂,句子结构较为简单。
掌握与品德教育相关的知识与术语表达,如character education(品德教育),ethics(道德),respect for others(尊重他人),take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actions(对自己的行为负责),parental involvement(家长的参与)等。
传译时,语音应清晰,语调应自然,表达应流畅,应学会控制声音质量,不要过尖、过高或过于低沉。
4.参考答案
在品德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下午好!
今天下午能够在这里见到大家非常愉快。
非常高兴第一届品德教育大会在今天召开。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只有智力是不够的,智力和品德共举,才是教育的真实含义所在。
金博士是对的。我们不能单纯追求孩子聪明,我们要引导他们成为既优秀,道德又高尚的人。我们的目标是要教育和塑造未来的人才,而品德优良的学生将成为品德优良的成年人,这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
如果一个学校成功地进行了品德教育,那么这个学校的学习就不会受到破坏性行为的阻碍,因为品德教育告诉孩子们的其中一点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他人表示尊重。
除此之外,品德教育的其他内容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生活也会因此更加丰富。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坚持不懈的精神,关爱他人、诚实、公正,这些都是一个好市民的优秀品质。
现在品德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学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的,但非常重要。调查表明孩子每周只用到38.5分钟的时间和父母进行严肃的谈话。一年也就是33个小时。但他们每年在电视前花费的时间是1 500个小时。
他们每年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大约是900个小时,比电视前度过的时间少,比与父母交谈的时间多。因此,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告诉他们,帮助别人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最好方式,而尊重是任何行为中都最为关键的因素。
但学校不能单枪匹马进行品德教育。我们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帮助,使这些教育能真正扎根。更确切地说,品德教育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身为教育人士,我们能留给未来的印记就是我们的通识教育,特别是品德教育。我们可以为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那些强者还是弱者,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会使我们更好地进步。当你在教室里教授学生的时候,我希望大家牢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品德教育的大任对我们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谢谢大家。
体育专题传译练习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十一)体育专题传译练习
1.请完整听一遍短文
A Speech at the 120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120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We are now just days away from what I believe will be a historic Olympic Games.
I want to start by thanking our hosts,the people of China,for their hospitality and their hard work.We owe our gratitude to all of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the members of BOCOG and the legions of Olympic volunteers who have devoted their time and energy to this endeavor.
China's role as our Olympic host has opened a window to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We have already seen 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another context.The world mourned the staggering loss of life from the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marveled at the courageous response by the Chinese people.
Starting this weekend and over the next 16 days,the world will have another reason to come together to share common emotions.All of us in the Olympic Family hope that the Beijing Games will help the healing process in China and deepen the world's knowledge of this remarkable country.
I said at the outset that I believe these Games will be historic.They are already a landmark event for the Olympic Movement.The mere fact that the Olympic Games arecoming to China—home to nearly 20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is significant.A billion television viewers are expected to watch live coverage of the Opening Ceremonies on Friday.
I am equally confident that the Games will leave a great legacy for China.China is a nation in transition,with a great future,tremendous potential and some challenges.I believe history will view the 2008 Olympics a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China's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Some of the changes are easy to see.The Bird's Nest and the Water Cube are already architectural landmarks.Long after these Games end,these and other Olympic venues will encourage youth of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pectators will be inspired to become athletes,and athletes will be inspired to achieve their best in world-class venues.
The venues are just a small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legacy that will benefit China after the Games.New airport terminals,new roads and highways,new parks,and a host of other projects that were initiated or accelerated because of the Games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ntribute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long term.
Many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and other steps taken as a result of the Olympics will help China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e changes that are occurring in China are a microcosm of the change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The Olympic Movement has overcome countless obstacles since Pierre de Coubertin founded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n 1894,and we will have to continue to keep the Olympic dream aliv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 am also confident that we are about to experience a magnificent Olympic Games.When the Games start this weekend,we can jo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watching the world's best athletes as they compete in a forum that celebrates fair play,Olympic values and friendship.
(摘自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008年10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0次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听录音,在停顿处开始传译
We have already seen 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another context.The world mourned the staggering loss of life from the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marveled at the courageous response by the Chinese people.
Starting this weekend and over the next 16 days,the world will have another reason to come together to share common emotions.All of us in the Olympic Family hope that the Beijing Games will help the healing process in China and deepen the world's knowledge of this remarkable country.
The Bird's Nest and the Water Cube are already architectural landmarks.Long after these Games end,these and other Olympic venues will encourage youth of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pectators will be inspired to become athletes,and athletes will be inspired to achieve their best in world-class venues.
The changes that are occurring in China are a microcosm of the change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The Olympic Movement has overcome countless obstacles since Pierre de Coubertin founded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n 1894,and we will have to continue to keep the Olympic dream aliv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 am also confident that we are about to experience a magnificent Olympic Games.When the Games start this weekend,we can jo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watching the world's best athletes as they compete in a forum that celebrates fair play,Olympic values and friendship.
3.答题要点
熟悉文本类型和相关句子结构,加强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本篇发言为大会致辞,属演讲文本类型。其主旨突出(展望奥运会并介绍奥运会为中国带来的变化),思路清晰(文本开始——向主办方致谢,文本发展——对奥运会的展望及奥运会为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文本结尾——展望盛会的举行),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句子结构较为简单。
掌握与奥运会相关的知识与术语,如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Olympic Games(奥运会),BOCOG(北京奥组委),Olympic volunteers(奥运志愿者队伍),live coverage(现场直播),the Bird's Nest(鸟巢),the Water Cube(水立方),Pierre de Coubertin(皮埃尔·德·顾拜旦),fair play(公平竞争),Olympic values(奥运精神)等。
传译时,语音应清晰,语调应自然,表达应流畅,应学会控制声音质量,不要过尖、过高或过于低沉。
4.参考答案
国际奥委会第120次大会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20次大会。几天之后,我们就将见证一次历史性的奥运盛会。
首先我想感谢我们的主办方——中国人民,感谢他们的热情好客和辛勤工作。同时也要感谢所有的政府官员、北京奥组委的各位成员以及庞大的奥运志愿者队伍,他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国,占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已经在四川地震中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整个世界在为这一令人震惊的生命流逝哀悼的同时,又为中国人民面临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惊叹不已。
奥运会将于这个周末开始,持续16天,世界将再次有机会感受人类共有的情感。奥运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希望北京奥运会能够有助于抚慰中国人民的心灵伤痕,加深世界对这个伟大国家的理解。
发言之始,我就讲到,我相信这次盛会将是历史性的。在奥运会的历史上这已经是一个里程碑。中国,一个有着世界20%人口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周五晚上,将有10亿电视观众能够看到开幕式的现场直播。
我同样坚信奥运会将给中国留下丰富的遗产。中国是一个变革中的国家,有着巨大的潜力、光明的未来,当然还会遇到许多的挑战。我相信,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变革的历史上也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已经发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鸟巢与水立方都已经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些奥运场馆及其他的奥运场馆都将激励中国的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观众将有希望成为运动员,而运动员则有希望在这些世界一流的场馆里取得最佳的成绩。
奥运场馆还只是造福中国的建筑遗产的一部分。为举办奥运会而新修的机场、公路、公园以及大批已开始动工或正在加速修建的其他建筑项目都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长期的贡献。
中国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采取的其他措施也将有助于中国应对环境挑战。
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只是世界变化的一个缩影。自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4年成立国际奥委会以来,这项运动已克服了重重阻碍。在未来的几代人中我们还将继续坚持倡导我们的奥运梦想。
我相信我们将经历一场壮观盛大的奥运会。这个周末,我们将与世界一道,观赏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在倡导着公平竞争、奥运精神和友谊的竞技场上角逐。
教育专题传译练习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三)教育专题传译练习
1.请完整听一遍短文
职业教育论坛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由教育部和东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东华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外国专家以及出席论坛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向承办这次论坛的相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论坛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职业院校的负责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开展交流与研讨,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和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趋势,解读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政策与战略目标,总结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探讨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创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9%;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0%,基本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谢谢!
2.听录音,在停顿处开始传译
今天由教育部和东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东华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外国专家以及出席论坛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向承办这次论坛的相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9%;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0%,基本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答题要点
熟悉文本类型和相关句子结构,加强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本篇短文为事实陈述文本类型。其对象明确(出席“职业教育论坛”大会的与会代表),主旨突出(介绍本论坛主题——“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文本思路清晰(文本开始——向与会代表表达主办方的问候,文本发展——对会议主题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文本结尾——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希望和信心),语言朴实准确、通俗易懂。该篇短文的递进句式较多,如“旨在通过……研究……解读……总结……探讨……推动……为……作出新的贡献”,在传译练习中,要加强理解,梳理出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传译原文信息。
掌握与教育专题相关的知识与术语表达,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The Summit Foru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ing-up of a country rich in human resources),中等职业学校(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高等职业院校(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普通高等学校(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ives),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模式(system,mechanism and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等。
传译时,语音应清晰,语调应自然,英文表达应流畅,应学会控制声音质量,不要过尖、过高或过于低沉。
4.参考答案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um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ceremony of“2008 Summit Foru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which is jointly hos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Donghua Municipal Government commences in Donghua in a grand manner today.On this occasion,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Donghua Municipal Government,I'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regards and warmest welcome to foreign experts coming from afar and all the participants attending this forum.I'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thanks to those who have organized this forum.
The Forum,tak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ing-up of a country rich in human resources”as the theme,aims to conduct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 among experts from home and abroad,presidents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and officials in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This Forum is to promote further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world skills contest.It also aims to interpret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policies and strategic plans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mechanism and mode.This Forum i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building up a learning society and a country rich in human resourc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the State Counci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whole society,through the persistent hard-work of working staff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in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The scale is expanding,the reform is deepening and the quality is improving continuously.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stepped into the best period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In 2007,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nrolled 8,100,000 students,accounting for 49%of the total enroll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dmitted 2,830,000 students,accounting for 50%of the total enrollment of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which basically achieves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While expanding the enrollment scale,the system,mechanism and mod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obvious progress,with quality improving gradually.As a result,it has me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need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romoted the adjustment of the education structure,enhance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 at various levels,provided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which played a vital role in building up a well-off society and a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Thank you!
国际关系专题传译练习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十一)国际关系专题传译练习
1.请完整听一遍短文
2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
今天,美国和中国无论在文化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中国在贸易总额上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2008年的头五个月就有1 910亿美元的货物出口至美国。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近370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总额超过1 540亿美元。
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充满活力,但我们之间还有更多能够相互分享和相互学习的东西。
我将重点介绍一下美国的劳动力信息。与中国逾8.03亿的劳动力相比,美国的劳动力要少得多——约为1.54亿人。美国的劳动人口有三个独特的属性:生产力高、灵活性强、流动性强。高生产力对美国工人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在美国,一般工人在他或她四十岁时,已经做过10多份不同的工作——通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机会。因此,改变成为美国人的准则。
美国劳动力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也鼓励着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继续为美国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事实上,在过去十年半的时间里,大约有2/3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是由美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99%的雇主是中小型企业,他们提供大约83%的所有私人付薪工作。
美国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地域多样化的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拥有很多不同的经验。但人们普遍认为,私营部门,而非政府部门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长的首要驱动力。而政府的角色是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紧密相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两国间的关系必将加强。两国关系总会有起有落,这也是我们需要沟通,需要学会互相了解和分享经验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两国人民才能拥有更加繁荣和兴旺的生活。
(摘自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在北京交通大学的讲话,2008年8月26日)
2.听录音,在停顿处开始传译
中国在贸易总额上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2008年的头五个月就有1 910亿美元的货物出口至美国。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近370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总额超过1 540亿美元。
与中国逾8.03亿的劳动力相比,美国的劳动力要少得多——约为1.54亿人。美国的劳动人口有三个独特的属性:生产力高、灵活性强、流动性强。
事实上,在过去十年半的时间里,大约有2/3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是由美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99%的雇主是中小型企业,他们提供大约83%的所有私人付薪工作。
但人们普遍认为,私营部门,而非政府部门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长的首要驱动力。而政府的角色是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两国关系总会有起有落,这也是我们需要沟通,需要学习互相了解和分享经验的原因。只有这样,两国人民才能拥有更加繁荣和兴旺的生活。
3.答题要点
熟悉文本类型和相关句子结构,加强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本篇发言属陈述文本类型。文本主旨突出(介绍美国的劳动力信息),思路清晰(文本开始——指出中美两国经贸交往密切,文本发展——介绍美国劳动力的基本特点和政府的作用,文本结尾——指出中美两国互利互惠的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语言简洁准确、易于理解。
掌握与中美关系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术语表达,如贸易伙伴(trading partner),劳动力(workforce),生产力高、灵活性强、流动性强(high productivity,flexibility,and mobility),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地域多样化的国家(a country of diverse regions)等。
传译时,语音应清晰,语调应自然,英文表达应流畅,应学会控制声音质量,不要过尖、过高或过于低沉。
4.参考答案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Today,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more engaged than ever—both culturally and economically.China is already the United States'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in terms of total trade,with$191 billion in goods crossing our borders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2008 alone.So far this year,U.S.exports to China have totaled nearly$37 billion,while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totaled over$154 billion.
A vibra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But there is so much more we can share and learn from one another.
I will mainly focus on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Compared to China's workforce of over 803 million,the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much smaller—about 154 million people.America's workforce has three unique attributes—high productivity,flexibility,and mobility.High productivity is key for workers in America,because higher productivity means higher wages.In America,the average worker in his or her mid-forties has held more than 10 jobs—usually in pursuit of better opportunities.So change is the norm in America,and it is how people advance within the economy.
The flexibility and mobility of America's workforce also encourages entrepreneurship,and entrepreneurship continues to generate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In fact,during the past decade and a half,about two-thirds of the new jobs cre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created by small-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Small-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represent over 99%of employers in the United Sates,and provide about 83%of all private payroll jobs.
The United States,like China,is a country of diverse regions where people have many different experiences.But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that the private sector—not government—is the primary engine of job creation and growth.And,the role of government is to creat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ditions through which economic growth and job creation can occur.
Our world is increasingly interlinked.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America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ed count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will only grow.Invariably,there will be ups and downs.And that's why we need to communicate,learn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and share our mutual experiences,so that the people in both of our countries can thrive and prosper.
国际文化交流专题传译练习_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指南
(十二)国际文化交流专题传译练习
1.请完整听一遍短文
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
尊敬的各位贵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晚,北京奥运会将隆重开幕,我们共同期待的这个历史性时刻就要到来。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各位嘉宾莅临北京奥运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2 800多年前在神圣的奥林匹亚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财富。在历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推动了世界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奥运会是体育竞赛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世界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我们应该通过参与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跨越分歧,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政府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我相信,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共同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现在,我提议:
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
为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和友谊不断加强,
为各位嘉宾和家人身体健康,
干杯!
2.听录音,在停顿处开始传译
今晚,北京奥运会将隆重开幕,我们共同期待的这个历史性时刻就要到来。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各位嘉宾莅临北京奥运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2 800多年前在神圣的奥林匹亚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财富。
在历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推动了世界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我们应该通过参与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跨越分歧,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政府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我相信,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共同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3.答题要点
熟悉文本类型和相关句子结构,加强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本篇发言为欢迎致词,属演讲文本类型。文本主旨突出(欢迎各国贵宾参加中国北京奥运会),思路清晰(文本开始——欢迎各国贵宾的到来,文本发展——回顾奥运会的历史,阐释奥运精神,指出奥运会是各国人民增强了解和沟通的宝贵机会,文本结尾——指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信心),语言简洁、准确、有力,热情洋溢。
掌握与奥运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术语表达,如北京奥运会(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faster,higher,stronger),平台(platform),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understand,accommod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green Olympics,high-tech Olympics and people's Olympics)等。
传译时,英语语音应清晰,语调应自然,英文表达应流畅,应学会控制声音质量,不要过尖、过高或过于低沉。
4.参考答案
Toast by Hu Jintao at the Welcoming Luncheon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The grand opening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this evening.The historic moment we have all been waiting for will soon arrive.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I wish to extend a warm welcome to all the distinguished guests who have come to Beijing for the Games.
The Olympic Movement,which started over 2,800 years ago in the sacred Olympia,is a valuabl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sset offered to humanity by the people of ancient Greece.At successive Olympic Games over the years,athletes from across the world,committed to the motto of“Citius,Altius,Fortius,”have made their utmost efforts in quest of sporting excellence and set one record after another,leading to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The Olympic Games is a great sporting event and it also offers a platform for cultural exchanges.By bringing together people of different countries,ethnic group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the Olympic Movement has helped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among all peoples an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noble caus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world today faces both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grave challenges unprecedented in history.There has never been a greater need for us to understand,accommod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n opportunity not only for China but also for the whole world.By participating in the Olympic Games,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Olympic spirit of solidarity,friendship and peace,facilitate sincere exchanges among people from all countries,deepen mutual understanding,enhance friendship and rise above differences,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world of endur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s a century-old dream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all the Chinese people.Guided by the concept of“green Olympics,high-tech Olympics and people's Olympics,”we have done our utmost in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Games.I am confident that,with the support of the IOC and the Olympic Family,and together with you,we will deliver a high-standard Olympic Game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 now propose a toast,
to the strong growth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to greater solidarity and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and
to the health of all the distinguished guests and your families.
Cheers!
汉字是怎么来的_汉字的故事
汉字是怎么来的?
我们已经用了这么多年汉字了,可谁能告诉我汉字是怎么来的呢?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陶盆
也许你会说,那还用说?当然咱们中国人造的,不然怎么叫汉字呢!咱们汉族人发明出来的嘛。
那么汉字已经有多久的历史了?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产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好像挺难的,那好吧,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首先我要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几种语言之一,汉字,就是为了记录汉语而创造的。我们的祖先创立的这套我们至今每天都在使用的汉字系统,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符号体系,它不仅将中华文明全部融入在里面,而且也给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着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东南西北的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所以有人对汉字这样进行评价,“汉字”作为一种创造,其地位甚至可以和“四大发明”并驾齐驱,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不过分。我们从小就能很好地掌握这种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荣幸,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它的魅力,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已越来越感受到汉字的奇异魅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努力地学习汉语和汉字。
人都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人从动物这个群体中的分化出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出现了几件奇妙的事情,比如原始人开始使用工具,开始直立行走,开始使用火,当然人与动物之间最重要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开始出现了语言的交流。汉语的产生也就标志着我们的祖先远离了动物的生活状态,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历程。
万事万物的产生都会有它的原因:原始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工作越来越复杂,需要交流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是第一,声音不具备持续性,声音一旦从发音器官发出来很快就消失了,也许昨天约好了今天一起去打猎,但今天就忘记了,后来想起来也错过机会了;第二,声音也有使用范围的限制,说话十米能听见,五十米,使劲喊也勉强能知道在说什么,一百米呢?一千米呢?现在人类已经可以飞到月球上了,就算我们把声音喊成刀郎那样,月球上也听不见。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当时的人发明出一种既可以持久,又能不受空间制约的传递消息的方式。我们的祖先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结绳记事、契刻、画图等等,这些都会在我们后面的故事里面提到,但是到最后发现,还是创制一种系统的符号比较方便,书写比画图更容易更简便,并且表达意义固定,不会让理解产生错误,字形源自于物体象形,又便于记忆,所以汉字便在这千呼万唤中出现了。
原始人取火生活图
大汶口文字契刻图样
汉字的发展还经过了几个阶段,建国以后,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遗址、西安半坡遗址等都出土了大量陶器,出土的陶器上和彩陶上的几何符号和象形符号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接下来就出现了和这些符号很相近的甲骨文,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再后来秦始皇一道命令又一次让文字大变样,这次统一文字的结果就是字体变成了小篆和隶书,小篆和隶书的字形也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繁体字很相近了。
钻木取火
汉语,从中国人开始发声交流算起来估计已经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了,我们慢慢地向前寻找,会发现汉字的历史虽没有汉语那么古老,但也是很久远的,从被认定为成体系汉字的甲骨文出现到现在就已经有3400多年了,如果把更多的零散的文字资料搜集起来进行研究,就能知道汉字的历史其实还要久远得的多。在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都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刻划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里发现的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大口尊和图形文字
我们再回过头来算算,8000年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已经产生了文字,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家族把中国人带入一个多么奇妙缤纷的世界啊,安子介先生曾说:“有这样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说汉字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当之无愧。”
汉字,中国文化的活化石_汉字的故事
汉字,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个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其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妇好”墓腰佩宽柄器玉人
虽然甲骨文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但它毕竟3000多年前的汉字,仍然包含着大量的造字初期所包含的字义信息,其中涉及到人、物、事、时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及文化状态。
日本女子
女,甲骨字形是,从字形上我们能看出来,是一个女子的形象,两腿跪在地上,两手交叉放在腿上。这实际反映出日常生活中,当时的女子都是这样的坐姿来面对生活,这种古老的生活习惯在中国内部已经保留不多了,但是这种习惯却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韩国和日本的女子在坐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放在大腿上侧的习惯了。
妻,甲骨字形是,这是一个抓住女子头发的形象。为什么要抓住妻子的头发?难道中国古代就有家庭暴力吗?其实不是的,这和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有关系。在我国的上古社会当中,抢婚是一种很常见的风俗,把长头发的女人抓回来做自己的妻子就是这个字要表达的含义。一直到现在,在中国南部的一些省份,比如云南、贵州等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抢婚仪式仍是结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女子待嫁前在梳理自己的头发,这也有待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去证明。
安,金文字形是,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宀”表示房屋,在房屋里安稳地住着一个女人,屋子里有了“女”可以让男人安定下来,不再四处漂泊,也让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变得宁静且不再担忧。
古代窗
户,甲骨字形是,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户,护也,半门曰户。”意思是说“户”就是单扇的门,我们从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里也能看出来些端倪。“户”字到了隶书才逐渐失去了过去的形态,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即使到了现在,“户”大多数时候是字的偏旁部首,但从户“的字意大多数时候仍然与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房、扉、扇等。
门,繁体字形是“門”,甲骨字形是,从甲骨文字形中,我们把“门”和“户”拿来进行对比,会发现“户”是单扇的门,而“门”是左右两扇的门。《说文解字》中也说:“从二户相对,象形”,说明这个象形字是与“户”共同产生的,用来表示古代不同的门的种类。
斗,我们把这个字的繁体字型写出来是“鬥”,甲骨文字形是“”,展现的是两个人抬着手,面对面进行争斗的样子。这就与“北”字的字形正好相反,所以结构和意义便也截然不同了。
关,繁体字形是“關”,金文的字形是“”,小篆的字形是“”,《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就是说用一个横木在门和户的后面把门插住,用来防止外面的人或动物进入屋子。但是我们从金文的字形中似乎能看出来和《说文解字》的解释不太一样,很明显,金文的字形是两扇门内各有一个环形的东西,插住门的方式也不是横插,而是用两根木棍竖着插在地上。到了小篆时,“关”字变得更为复杂,圆环型的东西各变为两个,一共四个,且门环之下又多出了一个把手一样的东西,用来调整圆环的方向和位置,以插入横木。到了楷书的时候,已经变为“从门,(guān)声”,也就变成了形声字。
古代门
我国最早的少儿识字课本_汉字的故事
我国最早的少儿识字课本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占据一方。时间一长,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国使用的文字之间的巨大差异。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挥兵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统一了中国。在推行统一政令的过程中,他采纳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废除了所有和秦国使用的不同的文字。为了让小孩子和其他国的人来学习秦国的文字,就必须编写一套方便学习的教材,以利于当时秦国文字的传播,所以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太史令胡毋敬便分别创作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本书。
由于年代久远,这三本书至今都已经失传了。考古工作者在汉代遗址里找到的竹简、木简里发现了一些《仓颉篇》的残章断句,大都是零零星星的,只有1977年安徽阜阳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中的《仓颉篇》保存下来的字数是最多的,使我们能看到当年原书的将近四分之一。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仓颉篇》一类的书是把当时的常用字编成四个字一句的歌诀,顺口押韵,便于学生背诵学习。这些书称为“字书”,实际上是当年的识字课本。
章草急就章(局部)
西汉平帝时,曾请来文字专家沛郡人爰礼在未央宫中为众人解说文字,学者扬雄把爰礼讲演中的重要部分记下来,经过整理,写出了另一部字书《训纂篇》。《训纂篇》里所收的汉字补充了秦代三部字书的不足。到东汉和帝时,一个叫贾鲂的人又编写了《滂喜篇》。可惜的是,这些书也都失传了。
民国商务版 《急就篇》
唯一没有失传的字书是西汉元帝时曾任黄门令的史游编写的《急就篇》,使我们得以看到两千多年前儿童识字课本的面貌。《急就篇》中除少量的三、四字句外,绝大多数是七字句构成的歌诀,句句押韵。全书共收有2144个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姓氏名字”,全文一共400多个字,包括了100多个姓氏;二是“服器百物”,一共1100多个字,包括了400多种器物、100多种动植物、60多种人体部位器官等、70多种疾病和药物的名称;三是“文学法理”,共440多个字,其中包括官职名称和法律知识等。
宋克章草急就章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的儿童8岁入学学习的内容大概主要是背诵《仓颉篇》、《急就篇》一类的字书,就像后代的私塾里学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一样。学生年满17岁者,可以参加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考察一个人能认、写多少字,有时还要考生书写8种字体,通过郡和中央朝廷考试合格者,就可以担任官职了。字写得漂亮、成绩最优秀的人可以做尚书史。另一方面,如果官吏在给皇帝提建议、写奏折时写了错字,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顾野王办学劝学的故事_汉字的故事
顾野王办学劝学的故事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江苏吴县光福人。是南朝梁、陈之间的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他来自于吴地的贵族,从小就聪明异常,曾在9岁的时候写成文章《日赋》,文章里使用的词藻丰富高雅,让人看后赞叹不已。12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去了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并且写有《建安地记》。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梁朝大同四年(538年),朝廷拜他为太学博士,在任梁太学博士期间,他奉命编撰字书。他汇集了众多的文献,并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分析研究,他搜集了汉魏齐梁以来古今文字形体、古书中种种不同的注解,编写完成了备受瞩目的《玉篇》。当时他才25岁,这本书是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非常重要的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
梁武帝萧衍,自称是汉代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建立了梁朝,是为高祖、武帝。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
《玉篇》共30卷,542部,收录了16917字。与《说文解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它对《说文解字》的继承。不过从字典这个角度看,《玉篇》有很多地方比《说文解字》更先进。比方说,《玉篇》在每个被解释的字后首先给出它的反切,让使用者第一眼就看清这个字的读音;解释意义时也不像《说文解字》那样,只讲这个字的初始意义,而是兼收众多的意义;此外,《玉篇》还广泛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广博地引证古书上的句子来证明所解释的意义。这些特点使《玉篇》成为一部内容丰富,说解详细,实用的文字学巨著,它所开创的体例,被后代的字典所继承。
《玉篇》唐抄本残卷
《玉篇》
顾野王之所以能编写出这样有价值的巨著来,是因为他学习勤奋刻苦,治学严谨。从一些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顾野王
顾野王晚年辞去官职,还乡办学。听说顾野王办学,四里八乡的村民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书院去学习。顾野王自然也不是随便收学生,他安排了一场入学考试,选择成绩优秀的孩子作为他的学生。
那时候顾野王有个好友姓侯,他的儿子名叫侯悬,也去顾野王那里学习。侯悬很聪明,成绩在学院里一直都很好。顾野王非常喜欢侯悬,但他发现侯悬学习喜欢取巧,并不踏实。
有一天,顾野王在一棵香樟树下纳凉,侯悬见到便走上前去行了个礼,恭恭敬敬地说:“先生,你无所不晓、无所不通,学生冒昧请教,有没有学习的捷径?”顾野王沉吟片刻,忽然想到这是一个教育他的好机会,于是回答说:“我一生看了世间无数的书,当然已经找出了学习的窍门了,你真的想知道这些窍门吗?”侯悬非常高兴,连忙说:“我的父亲与您是挚友,他希望我能早日成材,将来像您一样成为大学问家,所以还希望先生能把窍门教给我。”顾野王便指着一棵枝叶茂盛的银杏树说:“你既然要学窍门,就先看看这棵树吧。”侯悬把这棵银杏树从头到尾反复看了三遍,也没有看出个门道来,呵呵地笑了:“学生太笨了,还请先生告诉我吧。”顾野王说:“这棵树的树根很强壮,所以它枝繁叶茂;树干粗壮,才能支撑着它不倒。同样道理,学习只有扎实认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信念坚定,一丝不苟才是学习真正的窍门啊。”
侯悬细细地品味了一下顾野王的话,喜笑颜开,心满意足的道谢离开了。
侯悬经顾野王点拨后,在学习上再也不想投机取巧了,从头开始,读书时一点一点理解,直到悟出其中的道理为止。从此以后,他的成绩与日俱增。
翟云昇 隶书临顾野王玉篇启(六幅) 屏条
有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名叫王奎,见了感到纳闷,便问侯悬:“这些书你已经倒背如流了,怎么还回头去看那已经学过的东西?”侯悬将先生说给自己的话告诉了这位同学,然后说:“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王奎按照侯悬的学习方法去努力,竟然后来居上,超过了侯悬。在王奎的影响下,不少差生不甘落伍,勤奋苦读,迎头赶上,整个学院的学习风气非常好。有时候顾野王提出的问题,侯悬答不出,王奎却能一一回答。这使侯悬很灰心,甚至觉得顾野王学生里优秀的人太多了,自己什么都不是。
有一天,顾野王在一棵小树旁除草施肥,侯悬从旁边经过,顾野王叫住他,问他最近几日成绩怎么样。侯悬把自己心里想的向老师说出来了。顾野王吩咐他看看身旁的那一片小树。侯悬左看右看,没看出什么来。顾野王道:“这片小树高矮不一样,矮的小树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只能努力去比别的小树长得更高,不断地这样争取,才能得到阳光。人生追求事业,实现理想,都应该像这片小树一样不断努力,不放弃。”接着,顾野王又指着远处的又高又密的树林说:“树木越是稠密拥挤,里边的树就越高,越挺拔。这个书院也是这样,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将来你就越是有所作为。”
《宋本玉篇》
从此,侯悬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学问越来越好。
侯悬的父亲见了,非常感谢顾野王为培育自己儿子的良苦用心。顾野王说:“一棵树要想长成木材很不容易,要十年才行;人成才就更不容易了,需要百年的时间来教育。作为我们这些老人,要爱护树木,更要爱护年轻人啊!”
顾野王在武夷山隐居后,由于他文名鼎鼎,慕名登门求教的络绎不绝。顾野王则诲人不倦,以其平生所学无私地教授山民,开启了武夷山人智识之门。
刘墉巧解“夫”字_汉字的故事
刘墉巧解“夫”字
刘 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政治家。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取了进士,后来做过的最高的官是内阁大学士。他受到他父亲刘统勋的影响,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一直保持着“忠君、爱民、清廉”的思想,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另外,因为他有驼背的毛病,所以大家也给了他一个特别的称呼——“刘罗锅儿”。和刘墉同时为官的还有一个大奸臣——和珅,和珅一生曾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因为第一,他和皇上是亲家,皇上最喜欢的十公主指定的丈夫就是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第二,和珅特别擅长逢迎拍马,他摸透了乾隆皇帝的喜好,皇上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按其旨意办事,又善于敛财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别宠信,成为乾隆帝的唯一心腹和代理人。其实和珅也知道,自己并不是满腹经纶的国家栋梁,他满脑子里想的不过是钱而已,面对刘墉的聪明智慧,和珅常常只能唏嘘感叹,自愧不如。
和 珅
刘墉 临唐初书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离开皇宫,穿着平民的衣服下江南去体察民情,让和珅和刘墉与他同行。在行路的途中,迎面走过来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扛着一个锄头,自顾自大步流星地过去了。乾隆看见以后,忽然觉得很奇怪,就问身边左右的人:“这是什么人?”听见皇帝发问,紧跟在他旁边的和珅赶紧抢上一步回答说:“那是个农夫,皇上。”乾隆接着又问:“为什么这个人和其他人都不一样,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是农夫,这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和珅一怔,不知道皇上这么问的意思是什么,为了抢着回答,所以也没有细想,赶紧匆匆忙忙地答道:“农夫的‘夫’字,就是两横再加上一撇一捺嘛,和轿夫的‘夫’字、孔夫子的‘夫’字和匹夫的‘夫’字都是同一种写法啊。”乾隆听了以后,觉得意犹未尽,还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摇摇头说:“和珅啊,你身为一国宰相,是选出来的拥有天上地下最聪明智慧的人才,怎么连一个简简单单的‘夫’字都解释不出来?你真让我失望!”和珅听了以后,害怕得要死,觉得皇帝要是生气了,一定会杀了自己,吓得满脸是汗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急中生智,对乾隆说:“皇上英明,相信咱们的内阁大学士刘墉应该已经想出了解释之法,不如让刘墉说说。”
刘墉1797年作《行书东坡游记》
乾隆吉服写字像
这时候,乾隆转过身来对刘墉说:“刘爱卿,和爱卿没有回答出来,你来说说看,这农夫的‘夫’字应该怎么解释才好呢?”刘墉看了看和珅,发现和珅正满脸坏笑的看着自己,他知道和珅一方面想把自己拉下水,教训一下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想拉一个垫背的人和自己一起受罚,这样,法不责众,他自己就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惩罚。刘墉笑了笑,走上前去,大声地回答说:“皇上啊,其实这很简单啊。农夫的工作就是种地铲土,耕种粮食作物,所以他的‘夫’字上面是一个‘土’字,而下面是个‘人’字啊;轿夫的‘夫’就不这样写了,他们的工作是用肩膀扛起竹竿抬着人,所以这个‘夫’字先写的应该是‘人’字,然后再加两横,表示肩上的两根竿子;孔夫子是位圣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天下只有这一人,所以一定是‘天’字出头的那个‘夫’;而匹夫乃天下所有百姓的总称啊,这个数量庞大得就好像水一样,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们的能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按理说也应该是‘大’字上加个‘一’才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大群人’。这些‘夫’表面上看好像差不多,但是用法不同,写法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又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刘墉书法
乾隆听了刘墉的话以后非常高兴,拍手大笑,称赞道:“真不愧是内阁大学士啊,真是聪明。”和珅脸上非常难看,也不得不随声附和:“刘中堂解释得真有趣,实在是有趣啊。”
农 夫
神奇的“半”_汉字的故事
神奇的“半”
半,小篆的写法是“”,《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很大,需要分割,所以用“牛”来表示意思,“半”是个会意字。它的本义是一半,二分之一。这仅仅是“半”字在数量方面的用法,但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却让这个字发挥出了更大作用。
“半”虽然是个数量词,但是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却有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表示数量上的“半”,还能够通过“半”字来表现人物的外部形态以及心理上的情感变化。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用半匹红绡就可以换来一车的炭,生动地表现出卖炭翁的悲惨。他在《暮江吟》里还说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半江水被夕阳映红一半江水层层的波浪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暮江吟》
北宋哲学家邵雍用“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来描绘半梦半醒时深深地怀念。南宋时的姜夔也用“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表达出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无奈之感。大诗人李白在峨眉山游玩时写下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美景诗句。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朱熹也曾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描写水塘像镜子一样能够倒映出天上的云影飘动的魅力景象。
李白书法
明代诗人梅鼎祚的《水乡》更是将“半”运用得奇特:“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在短短的24个字的诗句中连续使用了8个“半”字,一下子就把烟雨江南的半隐半现,朦朦胧胧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唐才子》一书中还记载着晚唐诗人任翻的一个故事,任翻在游玩天台巾子峰的时候,在峰顶寺庙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离开了以后一直考虑这首诗中是否把“一江水”改成“半江水”,他边走边想,走了一百余里后还是决定回去改回来,可是当他回到寺庙题诗的地方时,才发现自己所写的“一江水”已被人改成“半江水”了,可见这个“半”字的传神程度和大家对于“半”字共同的理解。
除了数量上的概念,还有人们对自身“半”的感受。比如白居易就曾写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对琵琶女羞涩情态的描写深入而生动。龚自珍在赞扬明末有血性的爱国知识分子时写出了“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来表现自己虽然生活贫苦,但仍然保持着孤傲清高的书生状态。
姜夔 《忆王孙》
看到了美景,人们自然会在心中升起一种环境和心理融合在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我们文学发展的动力。温庭筠的《题望苑驿》是这样描绘柳树苍翠欲滴,美丽如画的景色的:“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我们也好像从这里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能够感受到春天到来的不仅仅是温庭筠一个人,黄公度也在诗中写道“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春秋天。”杜甫还对丝竹声乐有着精彩的描绘:“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李商隐在即将分离的驿亭中,咏叹折柳送别的风俗:“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一句诗把惜别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元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绪让诗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代文人李密庵甚至创作了一首《半半歌》,42个“半”字让人们读起来饶有兴致。“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闱半经尘,半土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关于试卷构成的要求_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
一 9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关于试卷构成的要求
(一)试卷构成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
要求: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易混淆的声母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要求:50个双音节可视为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此外,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2次,上声和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4次,轻声不少于3次,儿化韵不少于4次(ɑr,ur,ier,üer)。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项的集中出现。
3.朗读
从《测试大纲》第五部分朗读材料(1-50号)中任选。
4.判断测试
判断(一):根据《测试大纲》第三部分,选列10组普通话与方言说法不同的词语(每组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由应试人判断哪种说法是普通话的词语。
判断(二):根据《测试大纲》第四部分抽选5个量词,同时列出分别可以与之搭配的10个名词,由应试人现场组合,考查应试人掌握量词的情况。
判断(三):根据《测试大纲》第四部分,编制5组普通话与方言在语序或表达方式上不一致的短语或短句(每组至少有两种形式),由应试人判定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形式。
5.说话
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的话题,说4分钟(不得少于3分钟,说满4分钟主试人应请应试人停止)。
(二)试卷的分型和样卷
1.试卷的分型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按照应试对象的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
Ⅰ型卷:主要供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申请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外籍或外族人员使用。
Ⅰ型卷的出题范围是:
(1)单音节字词和双音节词语都从《测试大纲》第二部分的[表一]选编,其中带两个星号的字词占60%,带一个星号的字词占40%,测试范围只限于[表一]。
(2)朗读材料的投签限制在40个之内,依字数的多少减去字数较多的10篇。
由于当时普通话水平测试处于试行阶段,同时考虑到在校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大纲》规定:在1996年12月底以前,对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小学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也采用Ⅰ型卷。
Ⅱ型卷:供使用Ⅰ型卷人员以外的应试人员使用。
Ⅱ型卷的出题范围是:
(1)单音节字词和双音节词语按比例分别从《测试大纲》第二部分的[表一]和[表二]选编,选自[表一]的占70%,其中带两个星号的占40%,带一个星号的占30%;选自[表二]的占30%。
(2)朗读材料(1-50号)全部投签。
2.样卷
□Ⅰ型卷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吵 北 爱 词 岸 半 加 读 埠 菜
灯 脆 动 兵 春 洗 鱼 下 炸 质
热 自 破 蛇 我 鞋 坐 助 杂 足
思 沙 许 芽 抓 跃 嘴 咬 税 头
搜 天 完 味 右 腿 小 暂 元 战
尊 专 香 庄 厅 翁 兄 争 损 真
弱 略 内 猫 所 驴 苗 流 门 老
您 乱 穷 金 矿 容 亲 胖 泉 评
青 让 群 君 枪 空 瓜 风 会 耕
黑 根 口 火 接 快 二 分 富 记
以上100个字词,都选自[表一],其中带两个星号的60个;带一个星号的40个。
覆盖声母情况:b:4,p:3,m:3,f:3,d:3,t:4,n:2,l:5,g:3,k:4,h:3,j:5,q:6,x:7,zh:8,ch:2,sh:3,r:4,z:9,c:3,s:4,零声母:13(y:6,w:4,:3)
覆盖韵母情况:i:2,‐i(前):3,‐i(后):1,u:5,ü:3,ɑ:4,iɑ:3,uɑ:2,o:1,uo:5,e:2,ie:2,üe:2,ɑi:2,uɑi:1,ei:3,uei:6,ɑo:3,iɑo:3,ou:3,iou:2,ɑn:4,iɑn:1,uɑn:3,üɑn:2,en:4,in:3,uen:3,ün:2,ɑng:2,iɑng:2,uɑng:2,eng:4,ing:4,ueng:1,ong:3,iong:2,er:1。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皮肤 报纸 女儿 玻璃 罪恶
哀悼 烹调 名字 通商 大学
木匠 的确 年头儿 旅游 萝卜
天真 光荣 灵魂 功夫 开会
选举 家伙 小孩儿 敏捷 所以
教师 权限 率领 人质 群众
内脏 响应 完整 英雄 阐述
乘客 处理 玩意儿 愉快 政策
音乐 委员 有用 云彩 写作
参照 纤维 一会儿 挖掘 金鱼儿
以上50个双音节词语都选自[表一],其中带两个星号的30个(60个音节),带一个星号的20个(40个音节)。
覆盖声母的情况:b:3,p:2,m:3,f:2,d:4,t:4,n:3,l:6,g:2,k:3,h:5,j:7,q:3,x:8,zh:7,ch:3,sh:4,r:2,z:4,c:3,s:2,零声母:21(y:14,w:5,:2)。
覆盖韵母的情况:i:3,‐i(前):1,‐i(后):3,u:5,ü:5,ɑ:1,iɑ:1,uɑ:1,o:2,uo:4,e:2,ie:2,üe:4,ɑi:4,uɑi:2,ei:2,uei:4,ɑo:4,iɑo:3,ou:l,iou:2,ɑn:2,iɑn:4,uɑn:2,üɑn:3,en:2,in:3,uen:1,ün:2,ɑng:2,iɑng:2,uɑng:1,eng:4,ing:5,ong:4,iong:2,er:1。
含有6个轻声音节;儿化韵5个(tour,hɑir,yir,huir,yur);上声接上声音节3对,上声接去声、阳平音节8对。
(3)朗读
抽签选定朗读材料,从1-50号作品中选字数较少的40篇投签。
(4)选择、判断
1)从每组词中选出普通话的词语
①日里 日时 白天 日中 日头
②鼻 鼻子 鼻公 鼻哥 鼻头
③冰箸 棒冰 雪条 冰棍儿
④唔爱 勿要 不要 晤要
⑤苍蝇 乌蝇 胡蝇 蚨蝇
⑥屎窖 屎坑 厕所 粪坑厝
⑦吹牛 吹大炮 车大炮
⑧银纸 纸票 钞票 铜钿 纸字
⑨卵糕 鸡卵糕 蛋糕
⑩丢失 螺脱 唔见
2)正确搭配下面的量词和名词
住宅
把 裤子
白菜
根 学校
竹竿
棵 钥匙
毛巾
条 剪刀
柳树
所 冰棍儿
(例如:一条——鱼)
3)指出每组符合普通话的说法
①给本书我。/给我一本书。/把本书我。
②别客气,你走头先。/别客气,你走先。/别客气,你先走。
③他比我高。/他高过我。/他比我过高。
④这事我晓不得。/这事我知不道。/这事我不知道。
⑤你有吃过饭没有?/你吃过饭没有?
(5)说话
抽签选定题目,说4分钟。
□Ⅱ型卷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披 饿 街 歌 日 坡 雪 科 缩 册
麻 旅 季 池 利 思 砸 租 撇 奶
蛆 漱 碑 藕 镖 勺 雁 瞟 剜 臊
月 套 歪 跳 位 摔 药 岁 篮 桥
爹 怀 财 袄 拽 否 暂 钩 串 蚌
癣 闩 秦 碱 裆 邢 晕 脓 润 凝
电 夏 矿 软 先 准 信 人 花 群
罐 嫩 权 狂 翁 坑 巷 荒 绒 增
鳃 哑 哇 铐 釉 淌 庸 舔 迥 佛
奖 跟 寸 脏 冬 山 走 二 上 牛
以上100个字词中有70个选自[表一],其中带两个星号的40个,带一个星号的30个;另外30个选自[表二]。[表二]里单音节字词很少,为了反映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可以选取个别双音节词里的某一音节编题。
覆盖声母的情况;b:3,p:4,m:1,f:2,d:4,t:4,n:5,l:3,g:4,k:5,h:3,j:5,q:5,x:7,zh:2,ch:2,sh:6,r:5,z:5,c:4,s:5,零声母:16。
覆盖韵母的情况:i:4,‐i(前):1,‐i(后):2,u:3,ü:2,ɑ:2,iɑ:1,uɑ:2,o:1,uo:1,e:4,ie:3,üe:2,ɑi:1,uɑi:4,ei:1,uei:2,ɑo:5,iɑo:5,ou:4,iou:1,ɑn:3,iɑn:5,uɑn:5,üɑn,2,en:3,in:2,uen:3,ün:2,ɑng:5,iɑng:3,uɑng:5,eng:2,ing:2,ueng:1,ong:3,iong:2,er:1。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存在 窗户 抽象 尾巴 老板
同盟 聘请 恳切 扰乱 绿化
耳朵 苹果 纠正 承认 庄稼
耍弄 蘑菇 角色 暴虐 会计
大伙儿 非常 美好 否则 解放
隧道 快餐 脉搏 墨水儿 落选
左右 突击 批准 蜜蜂 有点儿
喧嚷 时光 小曲儿 司法 善良
边卡 汤圆 凉爽 俊俏 王冠
拥戴 琼脂 迥然 讹诈 昂首
以上50个双音节词语,选自[表一]的35个,其中带两个星号的20个,带一个星号的15个;另外15个选自[表二]。
覆盖声母的情况:b:5,p:3,m:6,f:5,d:5,t:3,n:2,l:6,g:4,k:3,h:4,j:8,q:9,x:4,zh:5,ch:4,sh:6,r:4,z:3,c:2,s:3,零声母:9。
覆盖韵母的情况:i:4,‐i(前):1,‐i(后):2,u:3,ü:2,ɑ:4,iɑ:2,uɑ:2,o:3,uo:5,e:3,ie:2,üe:2,ɑi:1,uɑi:2,ei:2,uei:3,ɑo:5,iɑo:2,ou:3,iou:3,ɑn:4,iɑn:2,uɑn:2,üɑn:3,en:2,in:1,uen:2,ün:1,ɑng:6,iɑng:3,uɑng:5,eng:4,ing:2,ong:2,iong:2,er:1。
含有6个轻声音节;儿化韵4个(huor,shuir,diɑnr,qur);上声接上声音节4对,上声接去声、阳平、轻声音节共9对。
(3)朗读
从1-50号作品中抽签选定朗读材料。
选择判断和说话测试同Ⅰ型卷。
新旧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关于试卷构成的比较_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
三 新旧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关于试卷构成的比较
新旧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均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但在卷型设计与制卷要求、等级确定等方面均有所变化。
(一)试卷类型
94版《大纲》对试卷进行分型。94版《大纲》特别规定,对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申请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外籍或外族人员使用Ⅰ型卷。03版《大纲》不再对试卷进行分型。
(二)制卷要求
制卷方面,94版《大纲》在“总论”中有如下表述:“测试也必须采取有文字凭借和没有文字凭借的两种方式进行。有文字凭借的部分要包括适量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检测项,各类题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要选取编制较好的试卷进行信度、区别度和难度分析,通过分析的试卷可以在测试机构内作为标准试卷推广使用,并逐步建立测试题库。”
03版《大纲》同样在《实施纲要》“总论”中阐述道:“测试的内容包括有文字凭借的和没有文字凭借的两部分。有文字凭借的测试相应分别体现语音、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与朗读程度的检测,各类题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无文字凭借的说话部分,全面(语音、词汇、语法)检测和评估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时所达到的规范程度。测试题目必须尽可能兼顾信度和效度的统一。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题库,在计算机生成试卷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专业人员的干预,确实保证试卷的质量。”
两段论述的不同之处是:03版《大纲》明确提出了有文字凭借的朗读短文部分的检测目的和无文字凭借部分的检测目的,并对测试试题的信度与效度相统一方面提出了要求。另外一点就是将94版《大纲》要求人工制卷发展为要求计算机制卷(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并建立国家题库。
可以发现,03版《大纲》比较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注重试卷信度和效度的统一,特别是对第一、第二项的要求更加科学和合理,更加适用于计算机编程的需要。同时,03版《大纲》在语言的表述上更加注重规范,避免出现产生歧义或语义比较含混的语句。
94版《大纲》与03版《大纲》第一、二项制卷要求比较
(三)应试人等级确定
对于应试人的等级确定,94版《大纲》评分办法中有限制进级的条目。
第一题和第二题的评分有以下表述:“2.1和2.2两项测试(指第一题和第二题,加注),其中有一项或两项分别失分在10%的,即2.1题失分1分或2.2题失分2分,即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应试人有较为明显的语音缺陷的,即使总分达到一级甲等也要降等,评为一级乙等。”
对第五题的评分有以下表述:“语音面貌确定为二档(或二档以下),即使总积分在96分以上,也不能入一级甲等;语音面貌确定为五档的,即使总积分在87分以上,也不能入二级甲等;有以上情况的,都应在级内降等评定。”
03版《大纲》删除了以上表述,只以总分来评定等级。
日常事务文书_现代应用文写作
第三节 日常事务文书
计 划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1】
××××学院教研部××××年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我部建设,圆满完成“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的任务,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根据学校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方案的精神,借鉴有关兄弟学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经与市人事局录用培训处多次协商,对××××年的教学、科研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一、目标
(一)教学工作计划
拟举办下列班次:
1.公务员专业知识课“行政决策”培训班。(略)
2.公务员任职资格培训班。对象为市、区办公厅(室)在职工作人员。人数260人左右。时间4天。拟办两期。第1期:4月4日至8日;第2期:4月11日至14日。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开卷考试,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评卷。
3.公务员电脑培训班。(略)
(二)科研工作计划
1.在本年内完成已立项并拨款的深圳市社科“八五”规划中的课题“深港两种特区政府行政管理比较研究”(负责人×××)。
2.编写教材方面,我部今年内需完成为公务员培训班使用的4本教材。(略)
二、措施
为了保证公务员培训工作能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校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希望派出一名校委主管到我部工作,以减少请示汇报工作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二)理顺关系,优化服务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必备条件。(略)
(三)充实人员,建立队伍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决定因素。(略)
(四)改善办学条件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物质保证。(略)
(选自精品课程http://222.200.11.4/kean/e/wenben/jiaoan/20.1.html,有删改)
【析评】这是一份教学部门的年度工作综合计划,明确具体,可行性较强,详细写了教学目标和措施,在阐述目标时,列举了具体实施的步骤,提高了实用性、指导性。
【例文2-3-2】
××造纸厂2003年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越来越多,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成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2003年是本厂产品质量升级、品种换代关键的一年,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质量工作目标
1.一季度增加2米、5米大烘缸共两台,扩大批量,改变纸页温度。
2.三季度增加大烘缸轧辊一根,进一步提高纸页的平整度、光滑度。此项指标要达到QB标准。
3.四季度改变工艺流程,实现里浆分道上浆,使挂面纸板和水泥袋纸板达到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二、质量工作措施
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培养质量管理干部。
2.成立以技术副厂长×××为首的技改领导小组,主持为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升级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工作,负责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检查工作。
3.由上而下建立好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把提高产品质量列入主管厂长、科长及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年终根据产品质量水平分配奖金,执行奖惩办法(奖惩办法由劳资科负责拟订,1月15日前公布)。
4.本计划纳入2003年全厂工作计划。厂部负责监督、指导实施。各部门、科室要协同配合,确保本计划的完满实施。
××造纸厂
2003年1月5日
(选自杨文丰《现代应用文书写作》(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析评】这是一篇条文式计划,条理清楚,用语准确,目标清晰,措施具体。本文格式规范:标题为计划单位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和文种;正文交代了制订本计划的背景和目的,正文主体的“质量工作目标”,按时间顺序写;“质量工作措施”四条,分别从管理意识、领导体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及检查指导等方面加以体现;落款日期齐备。行文应重视序号的正确使用,序号一应该用(一),之下再用阿拉伯数字序号。其他段落也应如此。
二、必需知识
(一)计划的概念和要素
计划是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事前拟订目标、措施和要求的事务文书。
目标、措施、要求,称为计划的“三要素”,常见的安排、打算、规划、设想、要点、方案等都属于计划。
(二)计划的写作格式
计划由标题、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
一般包含单位名称、时限、内容和文种,如“××公司2008年工作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未定稿,应在标题的后面或下面用圆括号加注“草案”或“初稿”。
2.正文
通常包括前言和计划事项两部分内容。
前言,又叫导语。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或对计划的概括说明;或说明依据什么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什么指示精神,在什么条件下,制订这个计划;完成这个计划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要达到什么主要目的等。
计划事项。任何计划,都包括目标、措施、要求“三要素”内容。一是目标,即回答“做什么”的问题。可以是总体目标,也可以是具体任务或指标。务必写得具体明确。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二是措施,即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包括组织分工、进程安排、物质保证、方式方法等。三是要求,即回答“做得怎样”、“如何做完”之类的问题。主要是质量、数量、时间上的要求。计划效益指标的具体设想,能否多快好省,要在“要求”里加以具体设计。计划三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就谈不上措施要求;没有具体的措施,目标就难以实现;而没有具体要求,实现目标的效率、质量就没保证。
(三)计划的写作注意事项
1.指导思想要正确。
2.具有可行性,并适当留有余地。
3.既要服从长远的规划,坚持整体的原则,处理好多种关系,又能体现出本单位的工作特点。
总 结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3】
2006年上半年经济工作总结
2006年是××区的“社区建设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按照市、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树立“大服务”、“大城管”、“大发展”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发挥“三个主体”作用,促进属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半年来,经过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狮山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分析
今年1~6月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18万元,同比增长25.83%,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的52.7%:实现工业总产值11 889万元,同比增长81.6%;实现第三产业收入14 592万元,同比增长87.5%;实现出口创汇234万美元,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的26.35%;直接利用外资355.9万美元,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的79.08%。
从上述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看,我办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工业企业的经济整体效益上升,第三产业出现蓬勃发展生机,带动狮山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了时间过半经济指标也完成过半的良好局面,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取得以上的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略)
(二)狠抓招商引资。(略)
(三)以小区物业市场化运作为契机,发展城市经济。(略)
三、存在问题
从1~6月份的各项指标构成以及对具体企业的调查分析看,我办的经济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上规模的企业发展不理想。三家企业中,有两家分别是制衣、纸制品生产的传统工业,科技含量不高,上半年的产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上规模的企业太少,已使我办的主要经济指标产生出容易波动的特性。
(二)新引进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产出目标,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足。
(三)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企业多数工人不愿参保,并牵涉劳资纠纷,使我办完成其他相关任务指标的难度增加。
四、当前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目标指标有人落实,工作绩效与考核挂钩。(略)
(二)发挥资源优势,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略)
(三)扶持重点企业,促其加快发展。(略)
(四)利用市、区功能区的条件,以今年下半年航展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尤其注重对区外资金的引进跟踪。
(五)当前,区正在酝酿对街道的财税分配管理办法,我办要在配合辖区税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合理要求,力争做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街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区狮山办
2006年8月11日
(选自杨文丰《现代应用文书写作》(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析评】这一份经济工作总结,正文由经济工作开展的背景、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工作重点等部分组成。文章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写出了做法经验,找出了存在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善用数字说明,语言准确,层次分明,是一篇写得较好的经济工作总结。
【例文2-3-4】
实行“三化” 提高工作质量
办公室工作的被动性、从属性、事务性和服务性特点,常常导致办公室在忙、乱、杂中运转。如何从被动中求得主动,提高办事效率、办公质量?现将我们岳阳石化总厂储运公司的一些做法介绍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我们采取“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办法,在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工作程序、标准和制度,实现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从被动中求主动。具体来说就是:抓住文件、会议、小车管理和接待协调三大项目,带动其他日常工作,对各项工作都要求绘出程序图,制定出制度和标准,在规定目标的同时,也规定达到目标的方法。
首先,我们根据三个重点项目各自的特点,绘制了《经理办公程序》、《行政会议组织程序》、《公文审稿工作程序》、《客人接待工作程序》、《小车安排工作程序》等24个工作程序图,制订和完善了《草拟公文工作标准》、《秘书日常工作标准》、《文稿修改工作标准》、《复印文件工作标准》等12个工作标准和《关于复印文件暂行规定》、《关于保密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印信使用的暂行规定》等八项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程序、标准和制度可依。
其次,在严格执行上下工夫。例如,我们要求在办文中严把“四关”,即:一把拟办单位关,要求拟办单位草拟文件时不草率;二把文字关,即看是否要行文和以什么形式行文,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字表达是否准确、简练、通顺,涉及几个部门时是否协商一致,和本单位前后文件是否有矛盾,体例格式是否规范;三把打字、校对、印刷、装订、分发关;四把文件发出后的催办关。通过严把“四关”,使文件的草拟、审核、审批、打印、校对、印刷、装订、分发与催办形成一条龙,从而保证了文件整体质量的提高。
再如,在提高会议质量时,我们根据所规定的工作程序、标准和制度,主要抓了会前的准备工作,会中的记录和提醒,会后的记录整理和有关事项的催办和反馈四个环节。会前填写会议议题单,会后下发会议决定通知单或会议纪要,严格控制会议,认真整顿会风,提高了会议质量。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实行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可以使复杂的工作条理化、规范化和责任化,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达到了用时少、效率高的目的。
(选自《秘书之友》,作者:景卫国)
【析评】这是一篇工作专题性总结。文章总结了该办公室实行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这“三化”的经验,针对性强,偏重于介绍做法,总结经验,内容集中,写得具体、细致,条理清楚,是推广经验文章的可取写法。
二、必需知识
(一)总结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总结是单位、部门或个人对前一段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今后实践而写成的应用文书。
总结的主要作用是: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互通信息、共同提高。
总结的特点是:实践性,总结首先要回顾实践或工作的全过程;经验性,总结旨在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归纳出来,把教训寻找出来;说理性,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这是总结的实质所在。简明性,总结通常只作概括叙述,作简要说明,作直接议论,而不必多方论证。
(二)总结的写作格式
总结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
1.标题
一般包含单位名称、时限和文种,如“××单位××××年度工作总结”。这是“完整式”标题。综合性总结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的标题。
专题性总结的标题有:
(1)主题式,如“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
(2)问题式,如“我们是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管干部的”。
(3)正副题结合式,如“加速技术改造,完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技术改造中的七个关系”。
2.正文
结构形式主要有五种:
(1)“三段式”结构,即由工作概况、经验体会、今后打算构成。
①工作概况。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简明扼要地说明总结所涉及的时间、背景、任务、效果等。
②经验体会。其中做法与成绩的说明是基础,经验体会的总结是重心。写这部分的内容,要点面结合,详略结合,叙议结合,叙议得当。
③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
(2)“两段式”结构,即情况加体会。先集中摆情况,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绩与缺点等;后集中谈体会,包括经验的总结、教训的归纳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认识等。
(3)“阶段式”结构。根据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按时间先后分成几个部分来写。每一部分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既讲情况、做法,又讲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4)“总分式”结构。首先概述总的情况,然后分若干项主要工作一一进行总结。全面总结一般用这种写法。各部分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时,都要求把做法、成绩、经验、教训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
(5)“体会式”结构。即以体会(而不是以工作本身)为中心来安排结构。
3.落款。在结尾写上姓名或日期。
(三)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
1.要有新发现。归纳出过去没有或与过去不同的东西来,不能老生常谈。千万不要漏掉好的经验体会和好的材料。
2.要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有了新发现就匆忙落笔,而应当找出其中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3.要突出重点写好重点经验。
4.要叙议得当。应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一般在交代工作的过程、列举典型事例时,以叙述为主;在分析经验教训、指明努力方向时则多发议论。
读书笔记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5】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还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嘴脸,并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同时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
本书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讲述,告诉读者一个道理: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将难逃死亡的命运;只有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才能获得新生。
《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美国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说它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1811—1896)。比彻·斯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曾经做过教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逃亡的黑奴、奴隶们的悲惨遭遇,正是这些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她本人也去过南方,亲自了解了那里的情况,《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析评】这是一种评论式的读书笔记,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同时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作者还提出了读后的感受“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将难逃死亡的命运;只有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才能获得新生”。
二、必需知识
(一)读书笔记的概念和作用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记忆,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另外,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其次,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二)读书笔记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批注笔记。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脚做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会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摘录笔记。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做批记。
提纲笔记。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心得笔记。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
仿写笔记。模仿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评论笔记。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简缩笔记。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实际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1.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2.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举例说明感悟型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写法:
1.阐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的书名或文章名、作者、写作年代,写作背景以及原书(文)的内容概要,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写这部分时候需要简单、凝练,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写书或文的具体内容。
2.表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出来,作为本书或文的中心论点。这句可以放在篇首,也可放在篇末或篇中。
3.围绕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具有说服力。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所摆事实和观点都要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候,应当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的思路并非一成不变,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和“表明基本观点”可互调位置。
条 据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6】
留 言 条
裴蓓同学:
特地上门拜访,却没遇到你。本想约你去探望刚退休的毛老师,你交际能力强,有你在场气氛会比较融洽。今晚9点我再来找你,咱们能一起去吗?
张燕
即日
【析评】这是一则上门却未遇到对方的留言条,用寥寥几句讲明了来意“探望刚退休的毛老师”并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起去,还指明了再次来访的时间,若是对方看到留言后,会做好准备。
【例文2-3-7】
请托便条
阿聪:
听说你明天到长沙出差,能否麻烦你有空去趟国防科技大学。我男友张国立在该校读研,有些资料请代我捎去。详细地址已在资料上写明,你到了后直接送到学校宿舍楼管理处就好。
谢谢!
夏晓媚 托
9月9日
【析评】这是一则委托朋友帮自己转交资料的便条,将转交人、转交地址都做了清楚的交代。
【例文2-3-8】
借 条
今借到音像科录音笔壹支(编号008)DV机壹台(编号019)供调查录音用。调查后归还。
经手人 杨美
2008年3月8日
【析评】借条是借钱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一种凭证,以供对方保存查考。本借条交代了目的、用途、所借物品,清楚明了。而且写法规范,所借物品的数量用汉字大写数字。
【例文2-3-9】
领 条
今领到××公司工作服叁拾伍套,手套叁拾伍副,供实习用。
收物人 陈继周
2008年2月12日
【析评】领条是领取钱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凭证,本领条达到了交代清楚、写作规范的要求。
【例文2-3-10】
请 假 条
杨老师:
我收到学校的通知,要我代表我们班学生参加会议。下午我不能到校上课,特此请假半天。
此致
敬礼!
学生 夏琳
2008年4月5日
【析评】这是一则学生交给老师的请假条。它包含了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几部分,还写明了与请假人的关系。以上是比较规范的一则请假条。
二、必需知识
(一)条据的概念和种类
条据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在借、还、领、收财物时作为凭证的依据,分为便条和单据类。
常用的便条有:
1.“留言条”,留给私人的便条。如被访者不在,来访者不能久等,此时可写“留言条”。
2.“请客便条”、“邀约便条”,写给朋友、亲友的便条。想约朋友或亲友吃饭、约看电影、约出游,可写“请客便条”、“邀约便条”。
3.“索款便条”、“索要便条”,写给有业务、债务关系的人的便条。因财或物借出久未归还,可写“索款便条”、“索要便条”催促对方。
4.“请假条”写给单位或者有关组织负责人的便条。因生病或突然有事情要办不能按时上班、上学,可写张“请假条”讲明事由。
5.“请托便条”。托朋友或熟人办事,或介绍自己的朋友请另一个朋友帮忙,写一张便条,算是请托。
常用的单据有:
1.发票,个体户或商业单位出售货物或使用劳务时候开出的单据。
2.订单,客户预购买货物时向订购方开出的单据。
3.回执,客户收到财、物发回发货或打款单位的单据。
4.借据,向单位、团体、机关、组织等借取财物时开给对方的单据。
5.收据,收到对方交来的财、物时开给对方的单据。
6.保单,提供各种担保时所开出的单据。
7.领据。向单位、团体、机关、组织领取财、物时所开出的单据。
(二)条据的写作格式
1.便条
便条的格式和普通书信差不多,只是写得更为简单,下面以请假条的写法为例:
标题。在第一行居中间位置写上条据的类型——“请假条”。
开头。在第二行顶格处写收条人的姓名,其后加称呼,如“老师”、“同志”等,并在其后加冒号。
正文。从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
结尾。接正文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此致”,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两字。
落款和日期。在结尾下一行右下方署名,在下面一行写日期。
2.单据
单据的格式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致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下面以欠条的写法为例:
标题。在第一行居中间位置写上单据的类型——“欠条”。
正文。单据的正文在标题下一行空两格,要写清楚欠什么人、什么单位、什么东西,其数量是多少,偿还的日期是何时。正文写完还需紧接着加上“此据”二字,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落款和日期。落款要写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要写上欠方个人的姓名,同时写上欠条的日期。
公章。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三)条据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清楚、明了,做到一文一事。
2.数字的书写要规范,提到钱物的数字一律用汉字大写,数字后还应该加上“整”字。
3.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4.字迹清楚,字体端正,文字、数字一般不能涂改,非涂改不可时,应在涂改处加盖公章或私章,或另写一份。
5.条据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可凭借权势到处写条子,出卖人民的利益等。
6.条据要放在对方容易发现的地方,如书桌显眼处,或贴在门上,也可托对方的家人、熟人或者门卫转交。
电话记录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11】
××公司人事部接收电话记录
2008年 编号:(2008)0053
表2-3-1
【析评】这份电话记录真实、清楚地记录了发话人的要义:2008年4月9日,在××大学体育馆举行2008届毕业生双选会;4月8日在“双选”会会场外设有临时报到点,安排临时摊位,代表食宿费用自理,每人交纳会务费450.00元;为完善会务组织工作,请参会单位于4月7日前将“回执”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表”传真或寄回双选会管理处。
二、必需知识
(一)电话记录的概念、作用及内容
电话记录就是记载通话双方在电话中通话情况的书面资料。在现在的公务活动中被广泛的使用,其作用有两点:
1.作为处理电话内容的依据。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时间将信息准确无误地存于记忆中,而电话要求办理的事情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若是没有电话记录,记忆出了失误,就会耽搁事情,甚至将事情办糟。
2.作为日后备查的凭证。公务活动是连续的,为了考察之前工作的得失,证明某件事情的真伪,确定今后进行的途径,往往需要借助于查阅过去的资料,电话记录若是没有做好,就无法进行查证,无法借鉴这些活动的经验教训。
电话记录的内容有:
(1)来电时间。来电的年月日时分。
(2)来电人的单位、职务、姓名。用于公务的电话,发话单位和人员与受话单位总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影响对来电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公务电话往往有来有往,不写明来电人的单位和姓名,就难于回复。为了处理好来电,在电话记录中必须写明来电人的单位、职务和姓名。
(3)来电内容。是电话记录的最核心部分。需要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地记录来电的要义和具体要求。
(4)对来电的处理。电话记录是一种特殊的公文,即由发话单位发话,由受话单位记录的公文。因此在电话记录上,既要写上办公室负责人的拟办意见,又要写上主管领导的拟办意见,还要写上承办人办理的结果。
(二)电话记录的形式
电话记录的形式既可以是条目式,也可以是表格式。条目式就是将电话记录的各项内容分别写成条目;表格式,就是根据电话记录的内容设计成表格,将来电的实际情况填进表格的相应项目中。
(三)电话记录的注意事项
1.要真实、准确无误。电话内容要以电话记录这种方式作为凭据,若是失真或不准确,就会误传发话人的本意,达不到发话人的传达目的,甚至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为了做到真实,准确,可以请发话人重复或做出解释,若是条件允许,可将记录读给发话人听。
2.要及时。电话记录一定要及时,以免事后再记会出现记漏记错的情况。
3.字迹要清楚。字迹潦草会让别人产生阅读障碍甚至有误读的可能,使发话人的原意得到曲解。
4.做好保密。电话记录人员对于电话内容要做好保密,无论是否为机密事件,都勿外传,不能把电话记录给无关人员传阅,以免造成不利的后果。
5.记录人员需签名,以对电话记录真实性负责。
个人简历 自我鉴定
个人简历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12】
个人简历模本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_
个人概况:
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年__月__日健康状况:___________
毕业院校: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____年~____年___________大学__________专业
具体专业方向与主修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技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测试:
计算机水平:
编程、操作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库……
获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与实习:
____年__月~____年__月________公司________工作
____年__月~____年__月________公司________工作
工作经历:
____年__月~____年__月________公司________工作
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言:
【析评】这是一份详备齐全的个人简历模本,先点明了个人的求职意向,目标明确;再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院校、专业、联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个人概况,便于招聘单位加深对应聘者的了解;然后从教育背景、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方面来介绍自己的文化素质;最后从工作经历、实习实践方面来凸显自己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并对自己进行了客观评价,招聘单位可据此考察应聘者是否适合招聘要求。
二、必需知识
(一)个人简历的概念
个人简历是个人向机关单位、部门领导或用人单位介绍自己以往的主要经历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文体。毕业生个人简历主要是指学生向应聘单位介绍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自我评价和认定的主要材料,是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的第一个途径。好的简历,可以使求职者在众多求职简历中脱颖而出,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应聘成功的敲门砖。
(二)个人简历的写作
1.个人简历的写作格式
作为表格式简历没有什么标题,只需在规定的“个人简历”各栏中逐项填写即可。
行文式个人简历由于是以散文的形式写就的,所以大体来讲,应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由自己的姓名称呼加文种构成,也可以就写文种。
(2)正文。首先,写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如介绍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其次,依次把自己从上学至今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写出来。
(3)落款。一般署上成文时间即可。若有作为附页的简历,也需在其上署上个人姓名。
2.选择个人简历行文形式
分为时序型、功能型、综合型、简历型四种。
时序型简历即按时间倒序描述工作经历,从最近的职位开始,然后回溯的行文形式。着重强调责任和突出的成就。这种行文形式适用于工作经历无可挑剔者。
功能型简历需要在简历的一开始就强调某些特殊的成就和非凡的资质,并围绕它们展开简历;但并不将它们与特定的雇主联系在一起。这种行文形式适用于正在改变职业方向的求职者,或者有就业记录空白的求职者。
综合型简历是一种同时借鉴和综合了功能型简历和时序型简历优点的强有力的行文形式。在简历的开始部分介绍求职者的价值、资信和资质(功能部分),随后的工作经历部分也能提供支持性的内容(时序部分)。
简历型简历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仅需要罗列出能够表现求职者价值的资讯即可。
(三)个人简历的写作注意事项
1.在写个人简历之前,预先确定阅读者。然后根据界定的阅读者写作简历。
2.个人简历一定要写得充实,有个性。在简历中要充分展示求职者的专业特长和一般特长,强调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最好能写出三种以上的成绩和优点,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招聘者。
3.个人简历不可太长。简历的格式应便于阅读,有吸引力,要讲究材料的排列顺序。
4.白纸黑字应该是个人简历的最佳载体。打印排版时,注意间隔及字体的常规性,同时注意语法、标点、措辞,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5.不要写对求职者的择业不利的情况,如对薪水的要求和工作地点的要求。
自我鉴定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2-3-13】
自我鉴定
光阴似箭,一晃一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本人从2003年进入学院计科系就读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过去的一年是我不断奋斗、不断完善自我的一年。
在思想上,我要求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我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考研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我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通过我的刻苦努力,在上期荣获院设一等奖学金,并被院列为冒尖生培养对象。
在工作上,我认真负责,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在担任分团委宣传部委员期间,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多次配合部长出色地完成了院团委的宣传活动和系内的各项宣传活动。我结合自身的特长,积极为系增光,曾在院团委举办的海报制作大赛及手抄报比赛中多次获奖。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我被评为院“优秀共青团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上,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我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处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曾在寒假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
我的不足之处就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
××××年×月×日
(选自中国求职指南网http://www.hao86.com/resume/ziwojianding/39375.htm,有修改)
【析评】这是一份合格的在校大学生的自我鉴定书。虽然篇幅不长,但简洁、扼要地对自我进行了客观的鉴定。内容充实、完整:从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总结了一个时间段内的个人成长;并在结尾处,提到个人缺点及表达今后努力方向。
二、必需知识
(一)自我鉴定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某一阶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的文书。其特点是篇幅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
自我鉴定的作用:
1.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学习,展望未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指导今后工作。
2.帮助领导、组织、评委了解自己,做好入党、入团、职称评定、晋升的依据材料准备工作。
3.重要的自我鉴定将成为个人历史生活中一个阶段的小结,具有史料价值,被收入个人档案。
(二)自我鉴定的写作格式
自我鉴定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自我鉴定的标题有两种形式:(1)性质内容加文种,如《入党自我鉴定》。(2)用文种“自我鉴定”作标题。若是填写自我鉴定表格,不写标题。
2.正文
正文由前言、成长经验、失误或欠缺、计划四部分构成。
(1)前言。概括全文,常用“本季度学习成长与失误如下”“本期党校学习结束了……特自我鉴定如下:”等习惯用语引出正文主要内容。
(2)优点。一般习惯按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逐一写出自己的成长。
(3)失误或欠缺。一般习惯从主要失误写到次要失误或只写主要的,次要一笔带过。
(4)计划。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计划,表明态度。
3.落款
在右下方署明鉴定人姓名;并在下面注明年、月、日期。
(三)自我鉴定的注意事项
1.行文可用一段式,也可用多段式。
2.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用语准确。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计划和总结的异同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有几种?请分别举例说明。
3.什么是条据,它与留言条之间有哪些异同点?
4.个人简历的格式有哪几种?
病例修改:
指出下文工作总结中存在的问题,并按总结写作的要求加以修改。
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本乡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动员组织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安排落实全年生产计划,推行落实承包责任制;帮助专业户发展;修建乡村小学校舍;建乡食品厂方便面生产车间;推销乡办企业产品:为乡机械厂解决原料;美化环境;封山植树;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建全乡政府机关;调整了工作人员;试行干部招聘制。
半年来,在头绪繁杂,工作多干部少的情况下,能做这么多工作,主要是因为:
①上下团结。乡领导和一般干部同甘共苦,劲往一处使。工作中有不同看法,当面讲,共同协商。互相有意见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犯自由主义。例如经营科对乡长不同他们协商擅自更改果脯厂奖励办法,影响产量一事有意见,经当面提出,乡长接受,做了自我批评,并共同研究了新的奖励办法,使产量又有增加。
②不怕困难。本乡企业刚刚起步,困难很多,技术力量弱,材料不足,产品销路没打开等等。为此,经营科的同志和全体女干部共同想办法,他们不怕跑路,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忍饥受冻四处联系,终于解决了今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还推销了一些产品。
③领导带头。乡主要领导干部苦干实干。他们白天下去调查情况,晚上开会研究问题。领导干部在下面当场解决问题,夜以继日地苦干实干,带动了全乡的工作。
写作训练:
1.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结合读书笔记的写作要点,写一篇读书笔记,字数在800字以上。
2.写一篇个人学习总结。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_现代应用文写作
第三节 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5-3-1】
彩电价格战期待品牌战略
(该文为节选,文章的前面部分主要列举了彩电价格大战的情况,指出“价格大战的实质:中国彩电企业还没有取得最有力的竞争优势”;“价格大战的后果:中国彩电企业品牌形象和行业品牌形象双重受损”。本文选择的是该文的最后一部分:“价格大战的出路: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尽快导入科学的品牌策略。”)
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尽早导入科学的品牌策略。细心的人士肯定已经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国际彩电强势品牌始终在这场彩电价格大战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到后期被迫参战,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品牌形象方面的积极的策略性考虑。因为在大多数品牌已大幅度降价的背景下,如果个别品牌坚持相对高价政策,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会给消费者留下追求暴利的不良影响。所以国际彩电强势品牌的被迫参战,可以认定的是一种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的积极的应对策略。另外,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国际强势品牌在后期被迫卷入了价格大战,但它们的价格仍然明显高于国内品牌,因而相比而言,它们也必然还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如果考虑这次价格大战后所有参战品牌的境遇,我们不难预测,国际彩电强势品牌将不会遭遇进退两难的尴尬境遇,因为他们可以依靠技术手段,在推出新机型、新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卓越的整合营销传播,通过品牌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重新塑造,顺利地恢复理想的价格水平。
对多数中国彩电品牌来说,运用品牌策略收拾价格大战后的市场残局还有相当的困难,因为与国际彩电强势品牌相比,中国彩电企业在品牌策略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在技术方面,中国彩电品牌和其他大部分行业一样,主要精力集中于引进。然而,一方面,中国企业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出于竞争的考虑,外国企业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因此,中国彩电品牌至今也没有在国际范围内掌握最先进的彩电核心技术,更没有形成最先进的彩电核心技术的自我开发能力;虽然最近不断出现国内彩电企业推出基于新技术的新产品的报道,但实际效果如何,还要看这些产品投放市场后的表现。此前很多国内彩电企业曾经玩过诸如“数字”一类的技术概念,而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在整合营销传播方面,虽然中国彩电品牌几乎无一例外地打起了这面大旗,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彩电企业几乎还没有哪一家已经真正在科学、系统、规范的意义上运用整合营销传播,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目前国际企业竞争最锐利的武器——品牌策略,本身具有非同一般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很多中国彩电企业急功近利,过于浮躁,而且叶公好龙,要么不虚心学习整合营销传播的精髓,要么片面追求品牌的专卖店,要么只顾企业的近期效益。因此,很多企业不仅没有培育出真正的强势品牌,而且有些做法还造成了对品牌的极大伤害。这次完全丧失理性的价格大战,就是这些误区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
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彩电企业除了在技术等方面追求领先以外,还必须争夺品牌策略这个现代国际企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与外国企业进行水平对等的竞争,此外没有别的出路。这一方面要求中国彩电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真正做到自力更生,力避一味的引进;另一方面,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在强化品牌策略学习的基础上,真正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掌握系统规范的品牌实际操作方法,迅速从真正意义上取得竞争的绝对优势。必须指出,中国加入WTO在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留给中国彩电企业的有限机遇已经显得异常宝贵,中国彩电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历史紧迫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强化学习,规范实践。
宝贵的历史机遇很少重现,也很难重现!
【析评】从内容介绍来看,该文开头直述主题,提出了彩电行业的低价竞争的最后结果。文章首先对现行的市场情况做了基本介绍,从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市场彩电的竞争情况及竞争结果,提出了彩电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品牌战略。
从内容介绍来看,分析采用了比较法。以国际市场情况和国内市场相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尽早导入科学的品牌策略。从节选的内容来看,分析采用了定性的方法,分析入理,有一定说服力。存在的不足是:定量分析不足,缺乏数字说明。
【例文5-3-2】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有75%以上都有过兼职经历,全国百万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但同时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骗取中介费用。行走在宁静的大学校园,你一定能够看到墙壁上、宣传板上、橱窗内形形色色的广告,是机会,还是诱惑?面对“急聘”、“招募”、“家教信息”……我们该何去何从?为此本刊联合南农学通社记者团就大学生兼职状况做了一次广泛的问卷与网络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达85.5%。网络问卷浏览量将近1000,在各高校论坛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对广大想做或已经在做兼职的同学有所帮助。
男生兼职多半为锻炼自己
此次的问卷调查,在性别、年级上的分布比例,可以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别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职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别:男生冲着钱去做兼职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43.9%,女生的这一数值是53.9%;男生兼职为锻炼自己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2.4%,女生的这一数据是41.5%。男生中为锻炼自己而选择做兼职的占了大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生兼职为赚钱的占了大半。学工处心理辅导老师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远见”,同时他又补充道:“也许是因为女生比例比较大,贫困生相对较多造成的。”
在年级的分布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为主体,这基本上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大一新生刚跨进大学校门没多久,有兼职经历的人还不是很多,同时,大四的学生,由于忙着各自前程,并且毕业在即,较难实施调查。
学生的合法权利需要重视
在被调查学生中,在“第一次兼职的时间”这道题上,165个人填答,有6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大一就开始兼职的学生占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职,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在调查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5.0%,而由同学介绍、自己找、学校勤工助学找到兼职的分别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两个数据,记者发现里面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57%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兼职,而同时又有45.0%的学生第一次兼职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就以上两个数据来看,整个学生兼职中介还是相当有市场的。但中介市场鱼龙混杂,大学生兼职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个大问题。调查显示,有将近50%做过兼职的同学没有受骗,但也有多达40%的同学有过受骗经历。
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拨打110或315消费者会。一般中介为了长期经营考虑,只要有关部门介入他们都会归还中介费。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学们,最好与中介签合同,同时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没有任何问题,最好不要轻易交中介费,以防上当。
在兼职次数调查这道题上,只有133个同学填答,33个同学没有填答。从调查结果看,做兼职次数最多的同学多达10次,而平均兼职的次数是2.33次,绝大多数同学仅做过1次兼职。
家教和勤工助学最有保障
至于如何协调兼职和学习的关系,被调查学生中,在“为做兼职,可曾逃课”这道题上,170个人填答,1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表示逃过课的占了31.2%,可见“逃课”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看来如何协调好兼职与逃课的关系不容忽视。在对上题中所提到的“逃课”学生的“逃课频率”调查中,65个人填答,有106个人没有填答。从填答的65个人看,大部分人选择了很少,这一数据占到了64.6%,另外表示其逃课频率一般(每周一两次)的占26.2%,表示经常逃课(每周3次以上)的占9.2%。
大部分学长都忠告计划做兼职的同学,学习才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事。兼职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值得去做,锻炼为主。长期的兼职,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时参加。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学被评选为最稳定的兼职。家教和勤工助学是由家长和学校支付,故可信度较高,不失为兼职的最佳选择。促销成为最有锻炼效果的兼职。众多兼职高手也是从促销练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那么促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采访中,有兼职高手告诉记者,他们大部分成功的兼职都是自己主动寻找的。无论是找兼职,还是做兼职,每一个过程我们都应该主动地去跟别人联系。主动做好应该做的事,让老板放心,同事开心。
(选自学优家教http://www.teacherbj.com/news/2008-4-8/200848164819.html,有修改)
【析评】这是一篇市场供给调查报告。正文的概要部分写调查的缘由、发起者和调查对象。主体部分采用四个并列横式结构,分别写调查情况或结论。结论多以数字作说明,数字与结论互相联系。观点与材料水乳交融,是本文作者写作的突出思路。语言简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二、必需知识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及特点
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市场调查,就是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状况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料。将市场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加工之后形成的文书,就是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除具备调查报告尊重事实、反映问题、总结经验、揭示本质和规律的特点之外,还有如下的自身特点:
1.鲜明的针对性。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摸清市场行情,指导产、供、销。
2.特定的时间性。市场变化很快,市场调查报告必须快速地反映市场变化,及时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能够及时通过市场调查报告了解国内外技术经济情报,了解市场价格、需求和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不失时机地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生产和经营,防止盲目生产、无效劳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较强的实用性。市场调查报告,可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市场现状及趋势,这对于研制、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的产品,其实用价值是非常明显的、直接的。它的读者虽然不多,但是它提出的建议一经采纳,立刻会产生经济效益。
4.依赖调查性。市场调查报告离不开市场调查。问卷是市场调查中常用的方法。目前的市场调查多为侧重对消费者的调查,对消费者的调查又多采用问卷形式。对经营状况、条件的调查根据具体情况也有采取问卷方式的。做市场问卷调查,必须预先制作好问卷调查表。调查表要体现作者恳切的请求和奖励措施,同时,要写清通讯地址及领奖方式。
(二)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市场调查的内容
市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调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社会环境为条件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地理气候等,这些社会环境导致市场存在着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与之相协调、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决策,在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2)市场需求调查。购买力是决定市场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调查的核心。此外,由于市场是由消费者所构成的,因此,只有对消费者数量、不同的消费动机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开拓市场的新领域。
(3)市场供给调查。市场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市场提供的可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它与购买力相对应,是市场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外,还必须了解整个市场货源状况,包括货源总量、构成、质量、价格和供应时间等一系列情况,必须对本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范围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生产和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避免积压和脱销。
(4)市场营销活动调查。现代市场营销活动是包括商品、定价、分销渠道和公关促销在内的营销组合活动,因此,市场营销活动要围绕这些组合活动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实体、包装、价格、销售渠道、广告、产品寿命周期和竞争对手情况等。
2.市场调查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到市场中直接观察并记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掌握消费动态,概括出其对产品的性能、感官特征、款式或配套、适用标准或指标、包装规格、质量保证、价格及销售地区的一系列调查情况。
(2)询问法
调查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内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获得资料。口头询问多采用对消费者进行访问或组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书面询问借助调查表、用户意见征询单,让消费者填写,收集对产品的意见和希望。
(3)实验法
实验法又称样品征询法,调查从影响市场调查的诸多因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包括:方案设计;试样、选择;小批量试制;定型设计。当前国际国内的展销会、试销会、博览会即是实验法的实际操作。
(4)资料收集法
资料收集法是利用各种信息情报来获取有利用价值的营销策略。通过报纸刊物、业务简报、产品介绍、广告、广播电视及其他大众传媒来收集市场动态、科研成果、商业行情、经济简讯及国家政策。
(三)市场调查报告的类型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查报告(消费者调查报告)、市场供应者调查报告(生产者调查报告)。
2.按调查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查报告、区域性市场调查报告、国际性市场调查报告。
3.按调查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查、定期性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临时性市场调查报告。
4.按调查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查报告、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投资市场调查报告等。
(四)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1.标题
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要与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相符合,力求做到简洁、醒目、新颖。常见的写法有:
(1)单行标题
这是市场调查报告常用的标题形式,可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范围)文种构成,如《2004年笔记本电脑市场调查报告》。可直接揭示调查结论,如《苹果全新软件产品在上海市场畅销》。也可提出问题,如《MP3播放器为何如此热销?》。
(2)双行标题
这类标题一般由正、副标题构成,如《眼镜店家,你了解消费者吗?——武汉市眼镜市场调查报告》。
2.正文
(1)概要
概要部分主要为调查的缘起、目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和时间地点等有关调查活动本身的说明。概要部分对提供决策用的市场调查报告是较有意义的,决策部门可据此更准确地把握调查的结果,如对调查方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决策者判断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
(2)主体
主体部分是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多由情况、分析和建议三部分组成。情况部分应作归纳,分类分问题叙述调查得来的材料,有时可加图表说明,必要时还应对市场背景资料,如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变化趋势和政策、法律法规等做出说明。分析部分表述的是市场调查报告撰写人对调查得来的材料的看法,介绍撰写人对情况的分析归纳,以及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等。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也可合在一起写,边介绍情况边进行分析,这种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的写法,较有说服力。建议部分依据调查材料及其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应采取的措施、对策等。
(3)结尾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尾没有特定的格式,一般是概括全文的观点,写出总结式的意见,或说明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主要情况倾向等不同的情况,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提出相应对策等。有的写完分析和建议则自然收尾,不另加结尾。供决策参考的调查报告,还应在结尾处署上撰写人姓名、部门和报告完成日期,以示负责。如是受委托为他人撰写,还应将委托方、调查方分别写清楚。
(五)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1.要实事求是。
2.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3.要突出重点。
4.正确把握文体性质和表达方式。
5.要讲究时效。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5-3-3】
农业部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对“三农”的贡献更加突出,经济总量、结构调整、素质提升和经济效益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总体良好。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统计,全年预计完成增加值57 500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但从2006年各个月的经济运行轨迹看是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2.11%,二季度增幅达到了12.51%,三季度增长12.55%,全年预计比上年增长13.2%。在各行业中,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0 800亿元,同比增长13.4%;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2 000亿元,销售产值173 600亿元,产销率达95.4%,与上年同期持平,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5 000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14 500亿元,增长13.5%;上交税金6000亿元,增长13.8%。利润和税金等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增幅均快于生产指标,表明总体经济运行质量在稳步提高。
(二)规模工业对乡镇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略)
(三)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略)
(四)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略)
(五)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为标志,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略)
(六)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劳动者报酬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略)
二、支撑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析2006年乡镇企业较快平稳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宏观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全国经济形势好,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就快,运行质量就好。近两年,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带的发展战略,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发展战略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各地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和有利的市场环境。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机遇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浙江实施小企业成长计划,对有发展前途的成长型小企业采取措施重点扶持,起到很好的效果。河南省企业规模总体较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占全省98%,但实现的增加值却占全省35%,从业人员占61%,而这些小企业91%是乡镇企业,95%的从业人员在乡镇企业。对此,河南省统计局在一项调查报告中评价说:“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县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是企业滚动发展的基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规模以下工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地区采取的各种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持续增长拉动乡镇企业的发展。(略)
(三)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带动了乡镇企业总体水平的提高。(略)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推动了乡镇企业发展。(略)
三、乡镇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盲目投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区产品和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资源型企业多,经营管理粗放等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环保和安全问题较多,很多企业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被关停,企业成活率低。此外,固定资产投资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依然存在,由此形成新的结构性矛盾,出现年年喊结构调整但收效并不显著的局面。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在市场高额利润的吸引下,不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环保要求、安全生产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盲目、无序地上马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冶金、建材、煤炭等能耗高、污染大但利润相对丰厚的行业表现更为突出。据山西省反映,该省焦炭、生铁、金属镁等主导产业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苗头,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在缩小,效益逐步下滑。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的差距没有明显改观。(略)
(三)外贸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部分产品出口形势严峻。(略)
(四)部分地区和行业用工紧张,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和人才匮乏不适应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略)
(五)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略)
注:本文各项数据为各省预报数,与正式年报数可能有些差异。
(选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5375.htm,有修改)
【析评】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先写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再写支撑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写乡镇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层层深入,逻辑清晰。通过数据和文字的融合,很好地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二、必需知识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为指导,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资料和调查研究所掌握的活材料,对某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肯定成绩,找出矛盾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便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书面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1.期限性。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一般是分阶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撰写报告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多是月、季、年或特定时间段。
2.专业性。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在核算经济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写成的。核算离不开数据和计算,分析报告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展开分析,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经济活动的专业性要求撰写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
3.定量性。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侧重于定量分析。因为不同的经济活动由不同的技术指标构成,其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就有不同的分析要求和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侧重定量分析。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异同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调查报告的性质、要求及作用基本相同,也可以说它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时间上看,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对一定时期里已进行过的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总结和检查,是在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定期进行的。调查报告是不定期的,写作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写出报告。
第二,从内容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只着眼于经济活动,专门分析某个方面的具体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写作的内容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第三,从表述上看,经济活动分析重在数据,从数据中来分析各种情况。调查报告重在具体事实和文字说明。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常用的分析方法
经济分析报告是根据对现有的经济活动作出的科学评估而写出的,它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指标的分析必须依靠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样所获得的分析结果才具有可信性、可靠性。因此掌握分析方法,是写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重要一环。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法,它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时间、内容、项目条件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根据对比中发现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来研究评价经济活动的情况和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的一种方法。这是经济活动中运用得最多、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
任何社会经济现象都是和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现象之间也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存在的,单靠某个经济指标不可能反映出现象的实际情况如何,必须通过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法包括:
(1)纵向对比。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本期完成的指标与过去或历史指标相比。
(2)横向相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客观条件大致相同或相似的行业相比较。
(3)综合比较。两种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部分与总体对比等。
运用对比分析法要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相互对比的指标在时间、单位、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必须一致,这样,当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时,才可以进行比较。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指把综合指标分解成各个因素以探索和研究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对对比分析法的补充和发展,对比分析显示出差异,而因素分析法分析形成差异的各个原因以及差异的实质。
例如农作物今年的总产量是80万吨,比较分析后知道比去年增加了20%。而要分析它的实质,就要从影响农作物总产量的因素上分析。影响农作物总产量的因素,一是播种面积,二是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就可以分析出总产量变化的原因。
运用因素分析法应该注意几点:一是要抓主要因素做重点分析,不必面面俱到;二是注意分析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既包括现阶段的,也包括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可能上升为主要倾向的问题);三是主客观因素要同等重视,不能以此代彼。
3.动态数列分析法
动态数列分析法就是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排列起来进行比较,求出比率,然后用以分析该项指标增减速度和发展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根据经济活动变化所做的科学分析,如商品销售额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商品寿命周期上的变化、价格变化、市场供求情况变化等,通过这些动态数列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
4.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就是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计算的一种分析方法。经济活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需要把有关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研究,才能准确地找到事物的规律。
5.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和大量可靠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分析研究,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加以验证、纠正或补充的方法。
(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类型
由于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不同,所写分析报告的种类也就不同。按写作期限分,有定期分析报告和不定期分析报告。按范围的大小分,有宏观分析报告和微观分析报告。按内容性质分,有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简要分析报告。按形式分,有文字分析报告和表格式分析报告。按写作形式分,有文字分析报告和表格分析报告等。
(五)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通常由标题、导语、正文、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主要有公文式标题和简要式标题两种形式。
公文式标题又称完整式标题。这类标题由分析单位、分析时间、分析内容和文种几项构成,如《中国钢铁物流发展简析》、《关于××厂2003年库存情况的分析报告》。这种标题有时可省略“报告”二字,文种有时可写为“意见”“建议”“看法”等。公文式标题严肃、客观,带有公文色彩。
简要式标题又称概括式标题或省略式标题。它只反映分析报告的内容或建议、意见,省略了单位名称、分析时间和文种等内容,有利于突出分析报告的主题。例如,《结算资金大量增加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厂是如何节约增产的》、《××市基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彩色电视因何竞相降价》。有时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还用副标题注明分析的范围和对象。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前言,是分析报告的开头。它一般简明扼要地点名经济形势,阐明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或提出分析的主要问题,或介绍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其语言力求精练概括。也有许多分析报告省掉前言部分,直截了当地表述中心内容。
3.正文
正文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必须根据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目的、要求适当安排分析的内容。它一般包括情况、分析、建议三大部分。
情况用来介绍分析对象,说明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技术或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揭示矛盾,提出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文分析做好铺垫。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数据资料;其二是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所以,写作时可用文字概述经济活动情况,也可以用表格说明,或文字与表格共同使用。
分析就是对概括情况中所涉及的问题,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资料,采用合理的方法,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从中吸取经验,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只有分析得当,才能对经济活动作出正确评价,才有可能掌握经济活动的规律和本质。有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把“情况”、“分析”放在一起,边写情况,边进行分析,边提问题,边做回答。
建议是分析的结果,回答今后的经济活动该怎么办的问题。这是写作分析报告的目的。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必须有的放矢,切实可行,不能空发议论,乱发号召。对总结经验的分析报告,此部分应以推广经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于揭露问题的分析报告,此部分应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目的。有的分析报告还要对经济活动的前景和趋势作预测。
有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还要有一个结尾或结束语,有的以建议结尾;有的以分析结果结尾;有的在结尾处展望未来,鼓舞斗志。结尾要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落。
4.落款:一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撰写单位名称或个人;二是撰写时间。
(六)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1.以经济政策为指导,拟定分析提纲。
2.搜集和整理资料。
3.要把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4.提出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要具体可行。
5.注意数据和文字的有机结合。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试比较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异同。
2.简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病文析改:
下面这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存在不少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修改。
××厂经济活动分析
今年,我厂经济形势较好。产品销售收入达5403万元,超额完成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增加收入1039万元。主要原因如下:
一、麻纺产品销售收入3503万元,完成原计划的98.34%,比原计划少完成了59万元,比上年降低了4.96%,减少了183万元。因为麻产品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合格率低。
二、地毯产品销售收入1900万元,完成计划的181%,比计划增加了85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180%,增加产品收入1222万元,因地毯价格提高,销售量也有所增加。
三、因停电停产减少产值7万元。
四、因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产品的收入10万元。
五、因减少库存,增加销售17万元左右。
明年原麻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必将影响到麻纺产品生产,但地毯的畅销又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提供了有利因素,望全长职工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麻纺厂
××××年×月×日
写作训练:
河海大学创新项目调查小组,将对北京地铁乘客进行一次地铁书刊市场调研,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地铁书刊分销模式。请根据下列材料,为调查小组设计一份北京地铁书刊市场调查问卷(要求:问题能直接为调查目的服务,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要列入。问题不宜太专业,要符合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准。问题要简单明了,切忌模棱两可、难以理解。提问讲究艺术,让被调查者乐于回答)。
一、随着地铁的发展,“地铁经济”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书刊进入地铁,构建地铁营销网络,是当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地铁书刊网络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二、2005年6月,北京地铁取消了书报亭的运营,地铁书刊被北京地铁集团公司垄断,靠有限的地铁工作人员发行,每天发行《环球时报》和本地的《新京报》、《信报》、《法制日报》及一份免费的时尚杂志《D壹周》,图书销售是零。
三、广州市地铁书刊发行,归属于广州每日新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采用统一“新报亭”,标准化运作。每一家地铁书摊或者书店摆出的杂志有上百种,还包括很多畅销书及一些学术著作。
四、在国外,乘客在地铁口,随手可得免费报刊。我国地铁免费报刊的发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影响力的是上海地铁的《下一站》,深圳地铁的《地铁时代》。
公文写作概述_现代应用文写作
第四节 公文写作概述
一、公务文书的概念及分类
(一)公务文书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记载工作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讲,凡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各种公务的行文都称之为公文,其中既包括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中所明确的14种公文以及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所规定的13种公文,又泛指机关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所形成的并使用的常用文书,又称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则专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主要文种。其中,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14种正式公文种类是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13种公文种类是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本书所详细讲述的公文均为狭义概念的公文。
(二)公务文书的分类
1.根据公文的使用范围区分
(1)通用公文: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公文。通用公文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式公文,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公文及《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所明确的14种公文。二是日常公文,即机关日常使用的、未经正式公文形式印发不起直接效用的公文,通常称为“准公文”,如计划、总结、制度等。
(2)专用公文:指在一定专业机关、部门、组织和业务范围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如外交公文中的国书、备忘录、声明、照会等;司法公文中的起诉书、抗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
2.根据公文内容的性质、作用区分
(1)领导指导性公文
这类公文包括命令(令)、意见、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7种。
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领导指导性公文属于下行文。
(2)呈报性公文
这类公文包括议案、报告、请示、意见4种。
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呈报性公文属于上行文。
(3)公布性公文
这类公文包括公告、通告两种。
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划分,公布性公文属于泛行文。
(4)商洽性公文
商洽性公文只有函一种。函多作平行文。
3.根据公文的行文关系区分
(1)上行公文
如请示、报告,用于下级向上级行文。写上行文语气应该谦虚、平和,以体现对上级的尊重。
(2)平行文
如函,用于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的公文。写平行文,由于是对兄弟单位讲话,应用商洽、委婉的语气,不能向对方发号施令。
(3)下行文
如命令、批复,用于上级向下级行文。写下行文,特别是命令(令)和带有指令性的通知、通告等,语气应该坚定、果断,以收到令行禁止的效果。
(4)直达民众公文
如公告、通告,用于向社会民众直达行文,可在各种媒体(电视、报纸、刊物)公布,或对外张贴。
公文的上行、平行、下行,有时有交叉现象,如“意见”用于向上级机关提出见解时,为上行文;用于向下级机关提出处理办法时,为下行文。
4.根据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区分
(1)参阅性公文。
(2)承办性公文。
5.根据公文办理的时间要求区分
(1)紧急公文,即需要紧急送达和办理的公文。紧急公文应表明紧急程度——“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2)常规公文,又称平件公文,按常规送达和办理的公文。大部分公文都属于此类。
6.根据公文的来源区分
按公文的来源区分有收文、发文两类。
7.根据公文的阅知范围区分
(1)保密公文,指在一定时间里、一定范围内需要保持秘密,不可向外公开的公文。保密公文又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内部公文,是在机关或单位内部使用的公文,也称普通公文,一般不对外公布。
(3)公布公文,是需要向国内外宣布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公文。
二、公务文书的特点及作用
(一)公务文书的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特定的读者性
所谓作者的法定性,是指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2.作用的权威性
一般文章,写什么,怎样写,发表与否,在何处发表,是比较自由的;文章发表后,何时有人读,读后认同与否,有没有效果,也是自由的。文章的影响力,主要由文章的质量而定。而公文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政策法令、行动意图、公务往来的系统纪录,反映的是国家政权的政治意图和根本利益,即依法成立的单位和组织。因而,公文具有强制性。比如,必须强制贯彻执行、办理和复文等。
3.效用的现实性
这是指公文主要在现行工作中使用,同时,公文的效用又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效。
4.体式的规范性
公文的体式,必须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体式,即规范体式。
5.制作的程序性
公文要实现其功用,必须用一种相对固定的规范程式。公文有特定的体裁格式,国务院对行政公文的格式和发文稿纸等都规定了国家标准,这除了维护行政公文的严肃性外,还能起到方便起草、方便处理、利于立卷归档的作用,以有效地保证公文的高质量和公文写作的高效率。
(二)公务文书的作用
公文是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代表法定作者处理公务、联系工作的工具。工具性是公文的本质特征,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颁布法规
国家法定公文有颁布法规的作用。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重要规章制度等,都是通过公文颁发的。行政法规一经发布,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则对党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有约束作用。
2.指挥管理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都在特定的范围内担负着组织、管理的职责,而实施这些职责的基本工具,就是公文。公文的具体实施下发,会影响小到一个企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有秩序地开展,大到国家机器的运转。离开了公文的这一作用,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可能陷于混乱状态。相当一部分公文的起草、撰写、定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
3.交流信息
一个机关的不同部门,或不同机关、不同地区之间,常常通过公文来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商洽工作、交换信息。有了公文作为信息流通的渠道,上下级机关才能做到耳聪目明,不至于闭目塞听。
4.宣传教育
有些公文具有宣传教育作用,它不仅有观点,而且往往针对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某一问题或认识的偏差,摆事实,讲道理,启发诱导令人信服。例如,党中央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思想相对混乱的实际及时发布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大量的事实分析和严密论证,澄清了模糊思想,使全党和全国的政治思想很快走向统一。一般来说,公文的宣传教育作用是隐含的和兼有的。公文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制订的,应以传意为主。
5.商洽协调
很多工作都需要多单位协同办理。这样,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团体与团体之间,就需要加强联系,互相协商,互相帮助,协同工作。公文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文种是“函”,它可以在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使各个机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处理、协作完成某项公务。
6.凭证依据
公文还有明显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上级发布的下行文,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下级上报的公文,是上级决策的依据;一个机关自己制作的公文,是自己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凭证。
三、公务文书的格式
行政公文有规范的格式,也称公文体式。公文体式是公文的形式标志,它不仅可以区别于应用文的其他文种,区别于一般文章,便于处理、存盘、管理和使用,而且也表示出公文的法规性,使公文更好地发挥效用。
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的数据项目在公文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形式。组成公文的要素包括文头、主文、文尾三部分。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的书面格式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印章、成文日期、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公文格式主要是这几部分内容的组成与写作规定,现综述如下。公文格式如图8-4-1所示。
图8-4-1 公文格式
(一)文头格式
公文的文头,又称版头,包括文件名称、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和份号等项内容。位于公文首页上端。
1.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两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市商业局文件”。联合行文,文件名称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2.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公文的特殊标志之一,又称发文号、文号、文件字号,是指某一公文在发文机关一个年度内发文总号中的实际顺序号。位于文件名称下,间隔线上面居中位置,紧靠间隔线。发文字号使用与正文相同的字体。
它的作用,在于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公文的收发和统计管理提供方便。一定范围内的最高领导机关,须对自己所辖的机关和单位的发文机关代字,统一编定,以免重复、混乱。编后要保持稳定。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发文字号中三个部分的书写顺序是:先写发文机关代字,接着是年份,最后是序号。如“国发【2007】14号”,表示是国务院在2007年度内发的第14号文。“发”字既代表发文的意思又起着联结词的作用,较多的机关用“呈”、“发”、“函”三字来联结,分别代表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在许多公文中,还会看到用“字”联结的情况。这多表现在发文数量较多的大机关的业务主管部门的公文中,如“昆税三字【2007】19号”。
发文号中的年份,要用阿拉伯数字完整书写,用括号括起来,不要把“1992”简化为“92”,括号须用方括号“【】”,不能用半圆括号“()”。联合行文的发文字号,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公文文头和主文部分用一条较粗的红色横线分开。这条横线称为“间隔线”。党内文件的间隔线正中印一颗红色五角星,行政机关公文不印红星。
3.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姓名。“签发人”是指代表发文机关审核并签字发布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公文注明签发人的作用是标明本分公文的具体负责者,强化公文质量,同时为直接联系工作、迅速有效答复询问的有关问题提供方便。签发人姓名的位置在发文字号的右侧空两字位置处,写上“签发人”,加冒号,后写其姓名。只有上行文才需注明签发人。
4.秘密等级(密级)
秘密等级是指公文内容涉及秘密程度的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将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要划分准确恰当,标注鲜明醒目。划分过宽、过严或标注不明会导致失密或造成传递、处理上不必要的负担。秘密等级注在版头右上方,并标明保密期限。秘密标志为★,无密不标。前标密级,★后写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用3号黑字体标识。
5.紧急程度(急度)
紧急程度是指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对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所做的标注,其作用在于维护公文的时效,避免延误公务。用3号黑字体标识。
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平、加急、特急三类。平件一般不标注,急件和特急件则应注明“加急”、“特急”;紧急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一般写在公文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6.份号
份号,又称编号,是标记一份具体文件在该文件总印发数中的实际编号。一般文件不印份号,绝密、机密公文要印份数序号,按号登记分发给收件人。份号应标在公文首页左上角。
(二)主文部分
公文的主文,是公文最主要的部分,其格式包括标题、题注、主送机关、正文、发至级限、附件、发文机关、签署、印章和成文时间等内容的规定。
1.标题
公文的标题即公文的名称。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
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文种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的通知》这一标题,表明这份公文的发文机关是国务院,发文事由是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采用的文种是通知。这三部分齐全的标准化标题明确、具体,使收文者一望便知其意。当然,公文的种类丰富,现实情况错综复杂,标题的拟写也可依据实际情况,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或发文事由。
发文机关名称即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名称若要简写,必须是约定俗成、众所周知的简称,不得随意简化,以免引起公文处理上的混乱。如是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其余机关依其与公文关涉事项的关系逐次排列。发文事由通常是由介词“关于”和一个能高度概括公文关涉事项或问题的词组共同组成一个介词结构来表述的。要求概括准确精当,不歧义。文种依据行文目的、行文关系及公文内容的需要,结合文种的作用、功能确定,必须选用准确,不混用。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位于间隔线下空两行。标题要做到居中、对称和醒目。如遇联合行文需移行排列时,不要将结构紧密的词语拆开,跨行排列;应保持词语的相对完整。
2.题注
题注即注释、说明标题的文字。它位于标题之下、主送机关以上,一般用来注明法规性文件或经讨论通过文件的法律程序、会议时间、地点。题注的字号一般比标题小,但不能比正文字号大。有的题注用括号括住,有的用破折号标识。
3.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又叫做“抬头”、“受文机关”或“上款”,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主送机关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格写,尾加冒号。如主送机关不止一个时,应按其性质、级别或惯例依次排列,中间用顿号(类间用逗号)断开。
普发性下行文,主送机关较多,一般使用泛称,如“校直属单位”。
上行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是一个。请示、批复、意见、函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一些行文方向不定,没有特指主送机关的公布性公文,如公告、通告及一部分通知,则不写主送机关。
4.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用来表述公文的具体内容,除个别极简短的公文外,正文内容一般分开头(又称缘由或引据)事项、结尾三部分。正文内容因文而异,具体撰写要求将在以后介绍。
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也可以加分层序码表示各层之间的关系,分层序码的规范顺序依次是:“一”、“(一)”、1、(1)。
5.发至级限
发至级限指文件发至层次,一般写在正文后,落款的左上方,也可将其放在主题词上面、落款的左下前部附注的位置。发至级限要用圆括号括上。
6.附件
附件是公文正文附属材料的顺序和名称的标注。附件必须写所附内容的标题或名称,如果件数较多,应注明顺序和名称。“附件”写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的左前方,空两格,并加冒号。
有的公文是专为报送一份材料或专为批转、转发、颁发某个文件而拟制的,被批转、转发的文件是公文的主体,正文只起按语或说明、批准、发布的作用,正文内本已写清这些文件、材料名称,因此不必再写“附件”。
7.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是公文的作者或发出单位。发文机关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若是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8.签署
由签发文件的领导人在公文正文落款处的签字或盖章叫签署。签署在发文机关位置,于领导人职务名称后空一格书写。签署后,公文以领导人名义向外发出。签署和印章一样,都是文件生效的标志。
签署多用在各级机关发出的命令、议案等文件上。
9.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又称署时,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时间为准;会议通过的公文,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或以专门规定的具体生效、开始执行的日期为准。
成文时间关系到公文的时效。成文时间要用汉字完整书写年、月、日,不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成文时间,一般位于正文尾发文机关名称下一行右侧位置,会议通过的文件,成文时间在公文标题下的括号中作出说明。
10.印章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都应加盖印章。印章是机关最权威的代表形式,是公文效力最权威的凭证,是发文机关对公文负责的标志,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显著标志。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时间年、月、日的上方。上不压正文,下要压年、月、日。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三)文尾部分
文尾部分格式,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附注和页码等内容的规定。
1.主题词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处理的用来标引公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其主要作用在于方便电脑存储和文件检索。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的位置在抄送机关上方。标引主题词需使用主题词表。
标引主题词要注意三点:
(1)要掌握选词原则。要选用最能反映公文主题内容的词语。一份文件的主题词,一般不超过5个。其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种的词。各主题词之间空1格,不写标点符号。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水利”,再标类属词“水土保持”,最后标上文种名称“通知”。一份文件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如会议纪要《听取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情况和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准备情况的汇报》,先标反映第一个主题内容的类别词“财政”,再标类属词“税务”;然后标反映第二个主题内容的类别词“公安”,再标类属词“缉私”,最后标“会议纪要”。
(2)要使用主题词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印发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1997年12月修订),由15类1049个主题词组成,分为主表和附表两大部分。主表有13类715个主题词,附表有2类298个主题词。词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主题词区域的区分,如“综合经济”、“财政”、“金融”类等。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区分,如“工交”、“能源”、“邮电”类中的“工业”、“交通”、“能源”和“邮电”等。第三层是类属词。第二层和第三层统称为主题词,用于文件的标引。
(3)主题词的标引,应坚持“谁办文,谁标引”的原则。
2.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情况依次排列。其位置在主题词下,印发机关之上。
抄送机关与主送机关不同,它不是受理或答复本公文的机关,而只是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简称“抄送”。排列时,上级机关在前,不相隶属机关和下级机关在后。抄送机关应当是确实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要防止太多太滥,以免增加不相干机关的负担。
3.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和印数
印发机关,即印发公文的机关,要写全称。印发日期,即印发公文的日期,一般写公文送印刷厂之日或发出之日。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末页页码上端,在同一行。前面顶格写印发机关,最后写印发日期。
印数,是指公文的实际印制份数,位于印发时间的正下方,写“共印××份”,用圆括号括上。
4.附注
附注用于说明其他项目不便说明的事项。如说明有关引文的出处;解释有关名词术语。发至级限,有时也以附注的形式来说明。“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附注应当加括号标注。
5.页码
页码,即公文的页码顺序,在一页公文的最下端。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公务文书按行文关系分为几类?并具体阐述。
2.公务文书的特点包括哪些?
病文析改
试指出下面公文格式的毛病。
秘书写作的一般过程_秘书写作
第二节 秘书写作的一般过程
任何文章和作品都有一个构思写作、修改完成的过程,秘书写作也不例外。从占有材料,精心构思,草拟初稿,推敲修改,到最后定稿,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认识和掌握这个过程的规律性,对于提高秘书人员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秘书写作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虽然,每个秘书人员的写作情况各有特点,各种公文和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一、准备阶段
秘书写作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吃透政策、指示精神,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在“两结合”上下功夫,经过周密的思考,提炼出精辟的观点,选择合适的材料,正确选用各类文体。
(一)领会领导制文意图,吃透中央有关精神,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1.领会领导意图。机关工作本质上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各类公务文书是各级机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的工具,是机关领导人或领导集体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本单位的领导既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又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他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者、执行者,又是本单位实际工作的决策者、领导者,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能够提出有见地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意见办法来。所以,对于重要文稿,秘书写什么、怎样写、何时完成,不仅应主动听取领导的意见,领会其意图,还应与领导共同研究文稿的观点、结构等。
所谓领导意图,实际上就是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指示在本单位的具体化。机关公文要解决具体问题,其依据一是有关的方针、政策、指示,二是本单位的实际情况。1981年中央曾经发出《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指示》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善于把中央或上级指示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贯彻执行这些指示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并组织实施。他们的报告、讲话以及其他文件,都应当体现这种结合。”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体现这种结合的要求,也是对代机关立言、代领导立言的秘书写作的要求。秘书写作不是简单地记录、复述领导的意图,而是要通过秘书的思维加工,吃透中央或上级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把两者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机关制文的目的。
2.吃透政策、指示精神。怎样才能做到吃透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稿来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对于当前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指示,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其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原则,明确其中的新思想、新内容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在拟写文稿时充分体现其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之。
第二,对于具有长远和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指示,秘书在拟写文稿时就要把一般的指导原则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非一味照抄,而是要善于把上级的政策、指示具体化为本单位的工作方案。
第三,对于因本单位情况特殊或情况变化而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政策、规定,秘书在拟写文稿时应在不违背政策精神的原则下,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拟制具体措施、办法,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以达到政策精神所指向的目标。
(二)广泛而深入地搜集材料
1.材料的含义。什么是材料?对于秘书写作来说,材料是指用来表现文章观点的事实和依据,包括工作中的各种现象、情况和已经形成的文字资料。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难以为文,秘书写作也是如此。
2.要搜集充分的材料。秘书搜集的材料包括:
第一,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秘书可以通过亲身深入实际,耳闻目睹、口问手记来获得第一手材料,即直接材料,也称动态材料、活材料。这类材料真实可靠,最有价值。秘书也可通过听取有关人员的介绍,查阅有关书面材料或历史资料来获得第二手材料,即间接材料,也称静态材料、死材料。这类材料只要来源可靠,也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情况,同样具有价值。
第二,典型材料与面上材料。秘书搜集典型材料,有助于通过“解剖麻雀”,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搜集面上材料,则可以掌握全局情况。典型材料与面上材料的结合,就能够既全面又深入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第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秘书搜集材料时,正面的成绩和经验要加以总结,反面的失误和教训也要加以吸取;赞扬的意见要听,反对的意见更要注意。
总之,搜集材料,多多益善,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
3.要认真核实材料。为了保证秘书写作的准确性、严肃性,必须对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核实。
第一,对情况的核实。可以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深入现场等方法,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工作的反映,来核实所搜集的材料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实的材料,即可选用;反之则不可选用。
第二,对数据的核实。可以通过查阅账册、报表等统计资料来核实所搜集的数据材料,也可重新进行计算。准确的数据可以增加文稿的说服力,但必须核对准确无误。
第三,对引用材料的核实。秘书写作有时会引用领导人的讲话、重要文件内容或有关文章著作。为了确保内容正确,必须对引用材料及其出处进行核对。
(三)提炼正确的观点
1.观点的含义。什么是观点?人们在写作时想要宣传什么、表达什么、反映什么,总有一个意图、目的或宗旨。我们在记叙文中常称之为“中心思想”,在学术论文中称之为“论点”,在文学作品中称之为“主题”,在公文和应用文中称之为“观点”。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统帅”。一篇文稿,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格式的选择,都要以观点为依据,受观点的约束。
一篇文稿只能有一个基本观点。如果一篇文稿有几个基本观点,势必意多乱文”,文稿的中心就紊乱,读者不知道该把握哪一个中心。有些长的文稿,可以在一个基本观点下安排几个从属观点,甚至从属观点之下再有若干层次的小观点,但无论有几个层次的从属观点,都是围绕一个基本观点展开的,都是为说明基本观点服务的。
2.从材料中提炼正确的观点,用观点来选择材料。材料与观点两者存在着辩证关系。
第一,材料蕴含观点。文稿的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秘书写作时需要对搜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秘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捕捉材料中的思想意义。因此,搜集材料既是物质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在这双重的积累过程中,作者看得多了,想得多了,特别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一个成熟的思想就会产生,这个思想往往就是文稿的观点。所以,正确的观点蕴含在材料之中,并且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第二,观点统率材料。从另一方面看,一旦文稿的观点确定后,反过来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加工、改造,以使材料能充分地反映观点。因此,凡是观点所需要的、能突出观点的材料,就选用;凡是与观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就坚决舍弃。材料为观点服务,选好材料,观点表达就有了基础,否则,什么材料都不肯放弃,就会洋洋洒洒,堆砌材料,离题跑题。所以,观点对材料起到一种选择、限制作用。
(四)正确选用各类文体
秘书所要拟写的文稿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文体所表达的内涵、思想以及表现手法等是不相同的。秘书在写作前必须缜密思考,恰当地选择文体种类,以合适的形式来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文体类别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可随便乱用。如果文体错用,轻则惹人笑话,重则会扰乱机关工作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后果。
1.明确行文对象。各级机关都是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每一个机关都在这个组织系统中占据一个特定的位置。因此,秘书在行文时必须明确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按照隶属关系来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
机关行文对象有三种:
第一,上级机关给下级机关行文,称下行文。用命令、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第二,下级机关给上级机关行文,称上行文。用报告、请示等。
第三,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称平行文,用函、通知等。
不同的行文对象选用不同的公文种类,其格式、称谓、语词和语气都不尽相同,秘书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类公文的适用范围,正确选用公文文体。
2.区别文体作用。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秘书应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作用来选择合适的文体。
第一,行政文书与商务文书是两类性质、作用各不相同的文书,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一般不易用错。
第二,行政文书中,有些公文的作用十分相近,如公告和通告、报告和请示等,常有用错的情况发生;商务文书中,有些文书的作用也十分相似,如市场预测报告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也常有混用的现象。
第三,有些文书,同一种公文中类型很多,作用各有差异,如果不掌握其不同的用法,就不能充分发挥该种公文的作用。如通知有5种类型,可用于不同场合。
如果秘书掌握了各种文体的作用、用法,必然能极大地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二、写作阶段
秘书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可以进入实际写作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观点拟定提纲,掌握基本表述方式,规范运用语言。
(一)拟定写作提纲
1.提纲的重要性。对于秘书写作而言,有了丰富的材料,有了正确的观点,还不能执笔成文,要写成文稿,还必须考虑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观点好比人的“灵魂”,没有灵魂只是躯壳;文章的材料好比人的“血肉”,没有血肉只是骨架;而文章的结构好比“骨骼”,没有比例匀称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所寄托。如果骨骼不匀称、不完整,也不可能成为健康完美的人。要使文章的“骨骼”完美匀称,执笔写作的第一步就要围绕观点安排文章的结构,也即拟定写作提纲。
提纲对于文章、特别是较长的文章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使作者按照领导意图和全文的基本观点,确立文章的框架结构,供领导审阅同意后再动笔写作,避免发生偏离基本观点的毛病,少走弯路。
第二,可以使作者根据基本框架的需要对大量的素材进行取舍、裁剪,布局谋篇。
第三,可以使作者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提纲挈领的本领,按照提纲指示的思路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画家画竹,先要构思,做到“胸有成竹”后,纸上才有竹;秘书写作,长篇文章先要构思提纲才能执笔成文,即使是短文章,也应先要“心中有文”,才能笔下有文。
2.编写提纲的方法。写作提纲是由一组序码和文字组成的逻辑图,它是文稿写作的设计图:
这个图中的“一、二、三”表示是文稿的大观点“:(一)(二)(三)”表示是一”大观点下的从属观点“;1.2.3.”表示是“(一)”从属观点的从属观点;依此类推。其中上位观点包含下位观点,下位观点从属于上位观点。这些大大小小观点之间的关系,在图表和序码中完全显示出来了。
提纲中大小观点的写法有两种:一是标题式写法,一是句子式写法。
标题式写法,是以简洁的词语,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其优点是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缺点是往往只能自己理解,别人不易明白。
句子式写法,是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其优点是具体明确,意思完整,易为别人所理解;缺点是文字多,写起来费力,不简洁。
当大大小小的观点按照它们的从属关系拟制完成后,再对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剪辑、编排,做上记号备用。这样,一份提纲就大体上完成了。提纲经反复推敲,必要时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审查,秘书作具体的解释,通过后即可执笔写作成文。
(二)掌握基本表述方式
秘书写作的各种公文、应用文在体式结构上大体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法定格式,如行政机关常用的十三种公文。另一类为惯用格式,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综合报告、契约、告启类文书等等。一般来说,前一类公文的格式要求较严谨,后一类应用文体的格式要求可以宽松一些。但不管是法定格式还是惯用格式,其体式结构大体上都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部分。刘勰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1]“逆萌”即“迎着、萌发着”,开始行文的几句话应以明确的意思指向全篇的中心观点。文稿开头部分主要交代行文的理由,包括行文依据、目的、原因或背景等。常用的开头方式有:
(1)目的式。文稿开门见山,说明行文目的。通常用“为了”、“为使”、为”等介词引起一组动宾词组组成介词结构,作为正文起笔,指明要达到的某种目的。这种开头常用于决定、通告、规章等文种。如“:为加快上海高速公路网建设步伐,根据本市高速公路网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现提出如下若干政策意见”。
(2)根据式。文稿引文有根有据,不凭空落笔。通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介词引起一组动宾词组组成介词结构,作为正文起笔,言之有据,增强说服力。这种开头,常用于“通知”、“通告”“、意见”等文种。如“:根据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市政府系统的各类评比活动进行清理和改进。”
(3)概括式。文稿起始段概括全文中心内容,作为全文导言,使阅读者有一个总的概念。这种开头,常用于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会议纪要、讲话稿等文种。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支持,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4)提问式。文稿一开头就提出大家关心的问题,以引起阅读者的注意,然后作出回答。这种开头,常用于简报、经验交流稿、新闻稿等文种。如“:去冬今春,各地苹果普遍滞销,亏损严重。××果品公司不仅不亏,还有赢余,这是为什么呢?”
开头的写法还有很多,秘书可以根据文体的不同要求和文稿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式。
2.主体部分。文稿主体部分是表现文稿基本观点的核心部分,需要根据行文目的,紧扣中心,条理清晰地逐层展开论述。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纵贯式。主体部分的内容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为序排列,从事物发展的纵向过程看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凡是需要以人物或者事件的发展进程、来龙去脉来表现观点的,可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
(2)并列式。主体部分的内容以基本观点为中心,围绕基本观点安排若干从属观点,这些从属观点都说明基本观点的一个侧面,并且互不重复、互不冲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都为说明基本观点服务。当这些从属观点阐述清楚了,全文的基本观点也就阐述清楚了。凡是需要通过不同侧面来表现事物观点的,可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
(3)递进式。主体部分的内容以逐步深入的逻辑推理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或由因到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先分析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最后提出怎样做,一环扣一环,一步深一步。凡是需要通过分析综合、逻辑论证来揭示观点的,可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
(4)交错式。这类结构方式实际是上面几种方式的复合,在写作一些大型文稿时,往往因表现的观点、材料都很丰富,难以采用单一的结构形式,需要交替采用纵贯式和并列式、纵贯式和递进式,或者在并列式中包含纵贯式或递进式等等。凡是内容较复杂,材料较丰富,篇幅较长的文稿,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主体部分的写法应根据观点的需要来安排层次结构,不能拘泥于某种形式,应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3.结尾部分。文稿的结尾与开头一样重要,草率不得。刘勰说“: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2]文章结尾处要追溯、衬托前面文字的旨意,使其强化、扩大和延伸,以完成写作的目的。结尾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要根据行文的需要来确定。有些公文前面已经把问题都说清楚了,可以不用结尾。常用的结尾方式有:
(1)定型式。这种方式常用于法定格式的机关行政公文,用语简短固定。如下行文中根据不同文种,常写“特此通知”、“特此公告”、“此令”、“此复”“、希遵照执行”等等。上行文中的报告常写“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等;请示常写“妥否,请批复”“、当否,请批示”“、请审核批准”等。平行文中常写“特此函告”、“专此函告,请予协助”、“请予函复为盼”等。
(2)总结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全文主旨,概括要点所在,可以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以加深阅读者的印象。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上级机关的决定、决议,也用于工作总结、经验交流、领导人讲话稿等。
(3)号召式。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下行文,用简短有力的语言,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提出要求以激励读者。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嘉奖令、表彰性决定和通报等。
(三)规范运用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写作离开了语言,再好的题目和材料都无法表达。因此,秘书写作必须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并且认真锤炼语言,规范运用书面语言,写出能完美表达思想情感的文章来。
秘书写作对语言的要求是:
1.使用规范的书面词语。文稿要用规范的书面词语。如:凡、经、悉、审核、事项、管辖、在案、迳报、鉴戒、概不追究、准予备案、特此批复等等。概念严格限定,表意明确精练。公文中不用口语、方言和俚词俗语表达。如立即实行”,不能写成“马上实行”;“《秘书写作》光在上海就发行了二万册”,其中“光”是口语词,应使用书面词“仅”。公文用语应尽量避免使用比喻性词语,如“火箭式干部”“、吃大锅饭”等。如必要时也应在前面写明其直接意义。
公文用语,有许多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文言语词,由于长期使用,其特定的含义已为人们所理解。而且这些文言词语言简意赅,一般很难用其他同义词语来替代,成为公文简洁、确切、平实、庄重特点的重要因素。同时,公文中还可多使用联合词组,如:存案备查、遵照执行、限期改正、滥用职权等等,也要注意不要运用已淘汰的旧词,如“承蒙恩允”、“鼎力扶持”等。
2.遵守语法规则。文稿句子结构要完整,主语、谓语、宾语及附加成分一般应完备。违背语法规则,会使句子文理不通,影响思想内容的表达。在秘书写作中,常有这样的毛病:
为了简要而任意压缩,使句子成分残缺,表达意思不全。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出于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语言混乱。有的句子结构不残缺,但词语位置不当,相关的句子成分搭配错误。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增长。”“水平”与“增长”搭配不当。
复句中的虚词运用得当,可以使句子组织更严密,意思更确切。但使用不当也会出现语法错误。如“:这不仅是一个车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厂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应与“而且”搭配,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而是”前面应用“不是”来搭配,表示选择的意思。虚词使用不当,也会使句子文理不通。
3.掌握适当的修辞手段。文稿主要是叙事、议论、说明,以实用为目的,不用夸张、比拟、含蓄等积极修辞手段,不追求语言的形象化、艺术化。公文语言也要求生动性,但这种生动性主要依靠事例典型、内涵丰富来体现,并且通过丰富的词汇、语汇,生动准确地表述内容。有些公文也可适当地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以增强文采。在调查报告、简报、总结、讲话稿等文体中,还可适当运用一些群众语言,体现文稿的生动性。
三、审核修改阶段
(一)审核修改的重要性
审核修改文稿是秘书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
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的过程。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或业务知识、文字能力的不足,难以使文稿一步达到完美,需要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发现文稿中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改。
古今中外的大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福楼拜说“:修改是天才的标志。”因为改文章比写文章难。刘勰说“: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3]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当然应以“精品”奉献给读者,不应是粗制滥造的,更不应是错误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两卷前一部分保留下来的稿子有八种之多;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复活》改了十次,《安娜·卡列尼娜》改了十二稿;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当代散文家杨朔的《雪浪花》到成稿时完全没有改动的仅剩下十五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组织起草小组,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组织起草,历时一年多,经过四千人讨论、几十人讨论、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讨论,修改了无数稿,邓小平至少九次对稿子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二)文稿审核修改的内容
秘书对文稿的审核修改,其实是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构思时要斟酌修改腹稿;拟提纲时要反复推敲;起草时往往是边写边改;初稿形成后送审前,还有个集中修改、自我审核阶段;送给领导审核修改后,还需要秘书通篇连贯起来,再修改润饰一遍,才能定稿付印。有时到校对时,还会发现问题,还需要作可能的修改,以使文稿尽可能达到完美。
审核修改文稿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审核立意是否准确反映了机关制文的意图,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精神,中心思想是否明确、有新意,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修改文稿中的观点、提法错误或文不切题,同有关方针政策、指示精神有矛盾抵触之处。
2.审核文稿中所用的材料是否真实、典型,观点是否是从材料的分析中引出的必然结论,观点和材料是否一致;修改材料一般化、空洞无物和失实的事例、数据等。
3.审核措施、办法是否切合实际,理由是否充足,执行期限定得是否合理,执行后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修改以官话、空话、套话代替扎实的措施以及文稿所提的措施、办法与其他文件有抵触、脱节之处。
4.审核文稿全篇是否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修改条理不清、结构杂乱、上下脱节、详略层次不当之处。
5.审核文字是否简明通顺、遵守语法、合乎逻辑、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错别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修辞失当、滥用省略、冗长的篇幅以及错用的标点符号。
6.审核文稿选用的公文体式是否适当,文稿格式是否符合公文的要求,是否能针对不同的行文关系,表现出应有的态度和语气分寸;修改体式应用不当,文稿格式不准确、语气态度失当之处。
(三)文稿审核修改的方法
修改文章一般可以分两步走。
1.整体审视。整体审视就是对文章从整体上考察,把握。这个整体,包括两方面:
第一,是思想内容上的整体把握。文章应该是内容健康的,观点正确的,感情高尚的,选材科学的,这是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住的。如有错误或不妥当的地方,必须加以修改。
第二,是文体形式上的整体把握。即对文章整体结构的修改,如脉络、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语法、修辞、逻辑等等各方面的修改。
整体审视要有气魄,要高屋建瓴。该删的删,可删可不删的删;该加的加,可加可不加的不加,使文章精练,利落。全盘满意后,进入第二步。
2.局部调整。整体结构确定之后,接下来对每一局部作细致的修改。所谓局部,是指字、词、句、段,再扩大到层。修改时从大到小。
在“层”中,先看层次的安排是否顺畅,是否需要调整。层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推敲段与段之间的顺序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要作调整。
在“段”中,要看句群的顺序,句与句是否顺畅,如果有跳跃、颠倒,应该调整过来。
在“句”中,要从语法的角度对语句、词字进行修改、润色,使之简洁、准确。同时,随手把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修改步骤,就是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方法。
附:文稿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续表)
格式和语言要求_秘书写作
第三节 公文的分类、格式和语言要求
一、公文的分类
公文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许多分类法。根据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目前我国通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13种:①命令(令);②决定;③公告;④通告;⑤通知;⑥通报;⑦议案;⑧报告;⑨请示;⑩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上述公文,可以按照不同标准来进行分类,如按行文关系划分,按性质作用划分,按文件阅读范围和机密等级划分,按公文使用范围划分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按行文关系和按性质作用划分。
(一)按行文关系划分
1.下行文。凡是上级机关向下属机关发送的公文,称为下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等。
2.上行文。凡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称为上行文。如报告、请示等。
3.平行文。平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由于工作需要相互往来的公文,称为平行文。如函、议案,包括某些通知等。
(二)按性质作用划分
1.命令性公文。是国家和地方领导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规定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发布法律、法规,规定重大的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的工作人员等。公文内容明确,约束力强,下级机关受文后必经严格贯彻执行。主要文种有命令(令)和一些带有命令性质的通知等。
2.指导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工作指导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等。下级机关受文之后可以作为开展工作、安排计划的依据。主要文种有意见、批复等;在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些带有指示性的通知、函等。
3.决定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对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作出决策或安排使用的公文,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实行。主要文种有决定。
4.知照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者广大群众、有关人员告知某些事项,传递某种信息或者应当遵守的事项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通知、通报和某些带有通知性质的函等;有些文种还可以登报、广播和张贴,如公告、通告等。
5.呈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报告、请示,以及一些带有请求批准事项的函、议案等。
6.商洽性公文。是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函。
7.记录性公文。是机关内用于记录、归纳、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使用的公文。主要文种有会议纪要。
(三)按阅知范围划分
1.机密公文。需要保守秘密,并且限定阅读范围的公文。按国务院办公厅《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凡是机密公文必须标明秘密等级(简称密级),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秘密公文应在文头左上角标明密级,并严加保管。
2.内部公文。虽非秘密公文,但只在内部阅读,仍然需要注意保存的公文。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公文,大部分属于内部公文。内部公文也要注意保管。
3.周知性公文。需要向国内外宣布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普遍遵守事项的公文。主要以登报、广播和张贴等形式发布,以便做到家喻户晓。
此外,还可以按公文办理的缓急程度来划分,公文可以分为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如需要紧急办理的公文,一般需标明紧急程度。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
以上划分方法只是大致上对公文种类进行了归类,有时一种公文可以归入两种以上类别中去。
二、公文的格式
一份完整的公文一般应当具有规范的格式,以体现公文的完整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同时有了规范的格式,也便于各级机关撰制、办理和存档备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格式作了明确的规定;1989年9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又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对上述“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并注明此格式“适用于我国各级党、政、军机关正式发布的公文”。
根据以上两个文件的规定,对公文格式作一说明。
(一)文头部分
文头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端,由公文名称、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份数编号和上行文签发人等项组成,并用一横线把文头与下面的行文部分分开。文头部分不应太小,一般约占首页的1/3部位。
1.公文名称。位于文头部分的中央,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国务院文件”“、外经贸部文件”。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的,主办机关名称在上,其余排列于后。报告、请示和一些事务性公文,可以只用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用圆括号括起来),如“××大学(通知)”、“××××公司(请示)”、“××××局(函)”等。在民族自治地区,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列使用自治民族文字和汉字印刷。
2.发文字号。位于公文名称的正下方、文头底线之上。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对其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的代码,由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上海人民政府的文件发文字号是“沪府发[2001]10号”。其中沪府”表示是上海市人民政府“,[2001]”表示是2001年度“,10号”表示这一年的发文顺序号。发文机关代字与发文年度之间一般加“发”字,也有的加“字”字,也有省略的。议案、批复、函等文种,一般在发文机关代字之后加函”字,如国务院这三种公文的发文字号便写作“国函[2001]×号”。注意发文年度用“[ ]”而不用“( )”;发文顺序号前不加“第”字。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3.份数序号。同一公文如印制若干份时,一般应标明份数序号,尤其是带密级的公文和上级机关向下普发的公文,必须标出份数顺序编号,以便于分发、登记、清退、归档。份数序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于文头顶格左上端,其标法是“000001”。
4.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应当在文头右上端用3号黑体字顶格于版心右上角第一行标明密级。密级分“绝密”、“机密”、秘密”,两字之间空一字。如需同时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应在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密级的确定,应严格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文献保密等级代码》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既要防止因未标明密级而造成失密、泄密,也要防止因随意扩大密级而使文件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5.紧急程度。需要紧急处理的公文,应当在文头右上端密级之下标明紧急程度。紧急程度分“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确定紧急程度,应根据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的实际需要严格掌握,非紧急公文不能随意标识这一项,紧急公文也应注意选用恰当的紧急程度标志,不要漏标或随意提高。
6.上行文签发人。在向上呈报的公文中,应当标明核准并签发文稿的机关负责人姓名,表明公文的具体责任者。签发人标识的位置应在发文字号同一行的右侧,空两格书写“签发人:×××”。
(二)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每一份公文的主要内容所在部位,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无正文说明、附件说明、签发机关印章或签署、成文日期、附注等项组成。
1.公文标题。公文与其他文章一样要有标题,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揭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目的,便于阅读、处理和查询。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种三部分构成。如《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这是公文标题的基本型。从结构上看,公文标题是一个以文种词为中心,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问事由为限制成分的较长的偏正词组,其中发文事由部分一般又是由“关于”引起的一个介词结构。
公文标题的标准形式是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但有时可以省略:
(1)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只有发文事由和文种名称。如《关于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情况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由于文件版头上印有发文机关名称,省略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不会产生歧义;二是机关内部行文,可以把发文机关名称放在落款处;三是由机关负责人个人名义签署的公文,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凡是重要公文,为体现郑重与权威性,一般不应省略发文机关名称。
(2)省略发文事由,只有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名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命令、公告、通告等正文极短的公文,可以在标题中省略发文事由。因为正文只有几句话或极为简短的几条内容,一目了然,虽然标题中未标明事由,仍不影响表达的明确性。如果内容较长,则必须在标题中标明事由。
(3)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事由,只有文种名称。文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某些公文,例如向社会或机关工作人员发布的公告、通告等,有时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事由。单位内部张贴或传送的事务性通知,既无文头也无文尾,其正文也极简单,不归档保存,不属正规公文,也可只用“通知”二字作标题。
写好公文标题的难点在于:第一要概括好事由。概括事由的方法是在介词“关于”后面紧跟一个动宾结构。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纺织总会的通知》,其中的“成立”是动词“,纺织总会”是宾语。概括事由要准确、简要,防止题文不符、意思含糊、文字过长。第二要选好文种。要严格按照行文需要选用合适的文种,不能乱用文种或自造文种。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公文要发往的机关或部门,也称受文机关、收文机关、公文上款或抬头,是对公文予以受理、执行或答复的机关。主送机关位置如同书信对收信人的称谓,放在正文上方,顶格排印。
主送机关称谓要准确。上行文的主送机关一般写全称,以示尊敬。只有公认的不会产生歧义的规范化的简称才可使用,如“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等。上行文主送机关要以一个主办机关为主要受文单位。特别是要求上级机关批转或请求批准的报告、请示之类的公文,必须主送一个主管机关,这是上行文发出后能否得到及时答复与处理的关键。如需要其他机关知道或批准的,可用抄送的办法予以解决,以免责任不明、互相推诿而误事,或批复意见不一致,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如属报告情况,且必须报送几个同级机关时,可用并报形式。一般情况下主送机关不应写领导人个人姓名。
下行文主送机关如果不止一个,应按其性质、级别或惯例依次排列,以顿号断开,如国务院公文,主送机关可以写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关”。不能把党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机关放在一起作为主送机关,如“××市部委办”,市级部是党的机构,委、办是行政机构。
如果是周知性公文,可以省略主送机关,不必写成“全市公民”、“全校教职员工”等类的公众称呼。会议通过的“决定”、“会议纪要”等公文,其主送机关的位置可置于文尾部分。
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是行文机关表达思想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写好正文是公文写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
正文的内容除简短公文外,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的开头,可以提出行文的目的,或者行文的依据,也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或者结论,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主体部分应交代清楚人、事、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要求明确,叙事简洁,文字凝炼,标点准确。除了必要的中文词素外,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正文中引用其他公文的,应注明公文标题、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和文号。结语可以概括全文观点,首尾呼应,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鼓舞人心等。
如何写正文,应根据每份公文的实际情况和惯用体式来确定,没有适合一切公文的统一模式。各种公文的基本写法,我们将在下一章分别不同文种予以介绍。
4.无正文说明。公文正文之后还有附件说明、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日期等项内容,在页面上必须充分留有余地。因此,当正文已基本占满一页时,需要把附件说明、机关印章等内容移至下页,则应在这末页的左上端顶格标注“(此页无正文)”字样。如果正文在末页上部仅占几行,下部空余部分足够写附件说明和盖发文机关印章的,则无需“无正文说明”字样
5.附件说明。有些公文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以使主件和附件连成一体。附件说明的写法是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注明附件:《××××××××××》”;如有几份附件,可分行排列,标明序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附件是用来说明正文所附属的文件,处于从属地位。用命令、决定等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用通知等转发的文件,以及议案之后的具体方案等,其内容十分重要,是正文的组成部分,其效用与正文相同,因而不处于从属地位,不应视为附件,也不用加附件说明。有些附件在正文中已注明附件名称,也不必再加附件说明。
6.签发机关印章或签署。也称发文机关、落款,如由机关负责人落款的叫签署,位于正文或无正文说明、附件说明之下偏右位置。签发机关落款要写与印章相符的机关全称,不得随意用简称。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主办机关落款在先。如果公文标题上已有发文机关名称,特别是下行公文,落款可以不写签发机关名称,直接写签发日期、盖章即可。
公文除会议纪要外一般都应加盖签发机关印章。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党务系统印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可不盖印章。印章要端正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做到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年、月、日4~7个字(视印章大小而定),使印章字迹不受成文日期影响而更加清晰。
命令性公文一般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而由发文机关领导人签署。签署的位置相当于签发机关位置,在成文日期之上。签署方法是在写上本人职务名称后空一格签字或盖章。
7.成文日期。位于签发机关或领导人签署之下。一般性公文,以机关负责人签发之日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会议通过的公文以通过之日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年、月、日一般用汉字书写。
成文日期的书写方法有信函式和决议式两种。信函式即将成文年月日放在签发机关名称之下相对应的位置。决议式即将成文年月日放在正文之上、标题之下的正中位置,并用圆括号括上。此时,如果公文标题上已有发文机关名称,标题下也有成文日期,在正文结束之后亦可省略签发机关名称。
(三)文尾部分
文尾部分在公文末页下部,由注释、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印刷份数等项组成。
1.注释。公文中如有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可在成文日期的下方设此项目。
2.主题词。公文主题词是为了公文检索、归类的需要而从公文中抽象出来,能够概括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它是适应办公现代化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项目,它可以提高公文检索速度,提高办公效率,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主题词由反映公文内容的一组标准化词语组成,应根据公文内容从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主题词表》中选择。标引次序应按主题词的涵义,由大到小、先主要后次要、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序标引,最少2个,最多不超过7个,以4到5个为宜。其标引方法是“:主题词:×× ×× ×× ××”,位于文尾部分横线之上。
3.抄送机关。位于主题词之下顶格,上下都用横线划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栏。抄送机关是不受理或答复本公文的机关,但又是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如果需抄送的机关很多,有上级、下级、平级、不相隶属机关等,在安排顺序上应上级机关在前,不相隶属机关和下级机关在后。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双重领导的机关,在向一个机关主送时,应同时向另一机关抄送。抄送机关应是确实需要知道公文内容的机关,防止滥抄滥送。同时,也要防止漏抄漏送。
4.印发机关和日期。位于抄送机关底栏线下顶格。是指盖印、封发公文的机关或部门,一般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在印发机关的右侧,完整标明印发年月日。
5.印发份数。在印发机关和日期之下行末,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共印××份”,并用圆括号括上。
(四)公文用纸和排版格式
为了公文处理和管理现代化,公文用纸和排版格式应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实行。
1.公文用纸。我国目前国内一般用16开型纸,幅面长×宽为260毫米×184毫米;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幅面长×宽为297毫米×210毫米,以提高纸张的利用率。
2.文字排列。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在民族自治区域,可同时使用汉字和民族文字。
3.字号的选用。一般按版头、大标题、小标题、文头文尾各种标识、正文、附注等顺序依次从大到小选用。如版头可使用初号黑体变体字或宋体字,可套红;大标题可使用二号宋体字;小标题可使用三号宋体字;密级、紧急程度等标记可使用三号黑体字,如版头套红,此处也套红;主题词可使用三号宋体字;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抄送机关、附件说明等均可采用三号或四号宋体字。
附:公文格式图
公文首页版式
公文末页版式
三、公文的语言要求
公务文书的写作有其语言材料和表述方法的特殊要求,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公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基础,议论为手段,说明为目的,三者综合运用,其语言要求周密规范,简明扼要,符合逻辑,能准确地表达公文的政策性和思想性,更好的传达政策法令和办理公文。其语言要求是:
(一)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公文写作要以规范的书面语言为基础,一般不用口语、方言、俗语俚词。语词的概念要清楚,概括性强,词义准确,理解划一,不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声调节律,少用或不用描绘性、比喻性语词。
(二)运用专用语词
公文中适当运用专用语词,可以使公文显得简洁确切,严谨平实,言简意赅,增加公文的庄重感,易为机关公务人员领会、理解,而不致产生歧义。如敬语:请、承蒙、谨尊,稚语:妥否、欣悉、业经,强调语:须即、应当、要,等等。
(三)运用介宾词组和联合词组来组句
在公文中,对表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从范围、目的、依据等方面,运用介词后跟宾语词组的结构进行限定,以充分体现公文的明确性、严密性。例如:表范围的介词“对于”、“关于”、“将”、“以”等;表目的的介词“为了”、为”;表依据的介词“遵照”“、根据”等。
在公文中恰当地搭配使用联合词组,不仅能使叙述周全、严密,而且简省了句子中的重复成分,达到表义简明的效果。例如:联合词组作主语“:市政、水利、交通、公安、邮电、供电、园林、环卫、医药等部门都要制订本部门的防汛抗台预案。”联合词组作谓语“:物价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药品收费标准和价格的管理、监督、检查。”联合词组作定语“: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公文。”联合词作宾语“: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者外,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私营企业提供财力、物力、人力。”
(四)要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乱用标点符号往往会有害文意的准确表达,甚至改变原来的文意,因而必须引起文稿撰写者和审核者的严重注意,以使公文更加规范化。
网上英语写作与项目教学法研究_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网上英语写作与项目教学法研究
◎顾佩娅 朱敏华
一、引言
21世纪信息科技社会要求大学生具备用英语和网络进行各种复杂交际、合作以及利用信息构建新知识的能力。而大多数以教师为中心,与社会要求相脱节的现行英语课程限制了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因特网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如同其他帮助人类学习的工具(如笔和纸、黑板、录音机等)一样,网络本身并不能产生学习效果,关键还在于如何使它和语言一起成为积极思维和行动的工具和目的(Meskill,1999)。
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可能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关键在于它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满足了语言发展所需的心理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即社会交际的需要。它以“项目”为形式、“成果”为目标,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略高于现有水平、与其专业兴趣和文化背景紧密关联的、能激发创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仿真学习项目,组织学生在“干中学”。它并不取代其他教学法,相反它极易与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结合,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学生(Haines,1989)。近几年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发挥这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优势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打破了交际的时空限制,为项目学习开辟了更为宽广的社会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展示习作的空间场所。
网络支持的项目型语言教学在国外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它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Thorn,1997;Warschauer,1996),改善习作表现(Barson et al.,1993;Chun,1994),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Debski,1997;Stoller,1997)。而在中国,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刚刚起步。作为一种探索,苏州大学于1999年秋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合作教学项目。我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观察、研究了整个项目过程:
(1)该项目对中国学生的写作动机和表现,以及综合交际能力有哪些影响?
(2)网络技术,尤其是项目教学法在此次活动中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二、项目简介
苏州大学2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自愿报名、教师挑选参加了此课外学习项目。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所有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并获江苏省计算机能力考试证书,90%的学生没有上网或直接与英语本族人交流的经验。他们的合作伙伴是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28名选修专业写作课的本科生。
该项目旨在为双方学生提供一次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专业写作”(Technical Writing,见段平,1999)技能的机会。双方教师事先通过电子邮件对此次项目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和规划。一个基本内容是双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成对子,相互帮助完成一个以对方所在地(苏州、佐治亚州)商品市场或文化背景为目标的商务开发或社会调查项目。中方配有两名大学外语教师和两名研究生,每人负责辅导1—2组。项目在苏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每周2课时,主要是项目写作指导,另有3课时自由上机时间。项目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期2周),双方学生分别按兴趣分为五组,确定各组研究主题(见下表):
第二阶段(为期8周),双方以对方小组为信息源通过电子邮件展开课题调查,同时进行图书馆和网上信息搜索;第三阶段(为期2周),学生整理、分析所收集的信息,最后以网页或幻灯片形式完成调查报告,交流和展示项目成果。
三、材料收集和分析
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学习者通过社会交际构建意义。新技术的介入必会引带无数难以估量的变化,要在这样复杂的教学环境中对变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是不可能的(Warschauer,1999)。所以本研究以真实课堂为研究环境,对项目过程进行以观察、描述为主的实证研究。
为了探究上述两个研究问题,我们采用了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开放式访谈和分析学生网上交流内容这三种方式。通过参与项目辅导,实地观察中国学生在新学习环境中态度、行为和相互关系上的变化情况,收集双方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来往电子邮件,学生的各种写作样本。在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和分析上,我们参考了Messick(1994)“构念中心法”(construct-centered approach),力求从当事人的“主位”(emic)视角反映真实课堂中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将素材按照研究文献中三个构念要素(学习动机、写作表现、角色转变)进行初步分类和筛选,同时对这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有关项目管理等新要素做好记录。接着对每个要素下的材料进行更细分类和删减,去粗存精。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我们不仅参考了大量观察笔记,还根据需要对有关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本文隐去了学生的真实姓名。
四、结果与讨论
调查材料证明,本项目将网络技术与项目教学法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在激励求知,促进习作,发展综合交际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1)激励求知。由于学生自行选题,那些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工作热情。一个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他们为了自定目标在计算机前积极阅读和写作,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写作进行反思和评论。在采访中学生普遍反映项目任务的复杂和艰巨性促使他们愿意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将项目推向成功。如中方第1组为开展“在美国营销中国丝绸睡袍可行性研究”成立了虚拟公司,各组员分别担任其公司总裁、市场经理、广告策划等职位。他们在美方学生的帮助下,通过问卷详细了解美国亚特兰大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和经济条件的人们对睡袍在颜色、款式和价格上的爱好和需求。他们为公司设计商标、产品图案,准备产品说明、营销方案、广告等。其中的“市场经理”还撰写了一份长达3 568词的营销计划!在这种环境中,语言真正成为获得知识、发展自我的交际媒介,而网络则成为传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理想工具。当他们的可行性报告在期末成果展示期间得到美国伙伴和自己的同学一致赞赏时,组员Ann激动地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言的威力和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机会!”
然而,材料分析也显示学生的投入程度与他们的性格、学习风格、英语、电脑操作水平等综合能力有关。基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通常承担任务较多。另外,在网页创作中,有些同学过分热衷于多媒体形式而忽视在内容上下功夫。所有这些都对教师的引导和管理提出了要求。
2)促进习作。项目的真实性使学生获得了大量语言习得和产出的机会。他们在交流中学到了许多地道、鲜活的英语用法。如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许多同学的邮件中同时发现类似“land a job”,“Have a good day and keep smiling”的习语和结尾,经过查问,结果都是从美国伙伴那里学来的。这种自然习得的事例还有很多。May评论说:“我觉得写电子邮件对于扩大词汇量特别有用。那些美国学生写的信中有许多新鲜,地道的用法和词组什么的。读得多了,自己也会用了,有些甚至是字典上都查不到的用法。多接触了,我也就懂他们是什么意思了,而且记得很牢。”
有了众多读者和真实的交际目的,学生不再为了练英语而写英语,写作积极性提高了,如“I'm not afraid of writing any more,sometimes even eager to write down what I'm thinking about”(Francis)。读者意识明显增强。例如,起初学生以为美方伙伴知道中国名牌,如联想电脑“Legend”。收到回信后,才知道由于文化差异,此类名词需要解释,否则会影响交流,正如Sonia的报告说:“I begin to be conscious of who I'm writing to and how what I'm writing will be reacted to.”据统计,12周内学生每人每周平均与美国合作伙伴交换电子邮件2—3封,加上本地交流和小组报告,每人一学期的平均写作量超过5 000字。这与普通大学英语课堂每学期平均2—3篇150字的作文量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同学声称他们这一学期的写作量已经超过了以往大学2—3年的总量。
当然,写得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水平的提高,但作为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者接触目的语的量与他们最终学习效果成正比(Spolsky,1989);再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的写作由于目的、读者、形式和媒体的变化,内容之丰富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写作考试所能测评的范围,而来自他们美国伙伴的赞同和评语应该成为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他们在完成项目中所锻炼的各种“专业写作”技能(如商务调查问卷,营销方案、工作报告以及电子邮件、网页、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用Pearl的话说,“这些新能力对我们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太重要了”。
3)发展综合交际能力。材料证明,该项目在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项目初期,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懂怎样开展调查研究。随着教师指导、与合作伙伴讨论的深入,他们逐渐学会了有针对性的调查。每个小组都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而信息收集后需要分析、筛选或进一步调查。第3组Ann报告了她对美国珠宝市场信息的分析过程:“I could not understand why the pearl market is not very competitive while there is a large group of consumers.I had discussed it with many people who gave me various answers.For example,....I have sent more questions to our partners to find answers.”可以看出,真实复杂的项目任务激励了积极思考,学生对所得信息并不盲从,而是积极与他人讨论,不断探索求知。
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学到不少文化知识,但也遇到一些问题。如一位学生在一封准备发出的邮件中写道,“I think senior citizens should live with their sons or daughters.Or they will feel lonely”。指导老师马上以此为例,组织讨论中美文化差异,使学生认识到各种文化现象都有自己存在的缘由,只有尊重对方才能避免文化冲突、保证有效合作。从此各组学生增强了文化意识,加倍注意各种场合的措词和语气。在商务调查和市场开发中尽量考虑到文化差异,同时也主动帮助美国伙伴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如第4组在向合作伙伴报告中国手机市场信息时,特别提醒注意中国客户对“幸运号码”(lucky number)的嗜好和因此产生的价格差别。
此次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他们自选课题、既分工又合作,通过协商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解决遇到的困难,而教师始终是他们的帮助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很满意项目中的组内合作,表示团队精神是他们参与项目的主要收获之一。对美方同学大量的文化、商务信息和语言输入,以及在调查研究等方面所提供的榜样也表示了赞赏。但是期末中美双方对合作的满意程度调查却反映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双方都抱怨对方回信不及时。这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美方教师反映尽管中方学生热情很高,但由于语言能力差距,影响了美方同学的交流热情;而中方同学因上网费用和上机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及时回信;另外还有双方因课堂时差而延误收信的问题。这些都为今后组织合作项目提供借鉴。
五、项目启示与建议
尽管各方材料表述不一,本研究发现影响中国学生态度、行为和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视小组项目与个人需求有关,是“有意义学习”;第二,学生欣赏这次不同于普通课堂的真实合作交流机会;第三,学生意识到英语和信息技术在他们将来就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同样,我们对项目中的问题也作了思考,得出以下三点启示和建议:
1)教师培训。教学中心的转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同时担任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评估者,还要和同学共同经历探索、领悟、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问题各异,无法事先设定,加之教师受专业、资力、经验方面的限制,会遇到很多困难,会要求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再者,由于网络支持的项目教学较传统课堂教学范围更宽广、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更具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电脑基础以及对语言学习理论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与成功。为此,我们呼吁各级领导要重视教师培训,要有实际措施支持他们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要承认教师和教辅人员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只有这样,在高校大规模实施多媒体项目英语教学才有可能。
2)项目管理。首先是课程设置问题。本项目因是课外活动,给学生的成绩评估带来了困难。我们建议今后此类项目要和现行课程相结合,并建立一套能较全面反映小组和个人表现的评估体系。其次在组织管理上也有不少借鉴,如选择合作者时应注意使双方语言水平相当,确保双方收益;在项目过程中要掌握和调整难度,使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又避免因太难给学生带来挫败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争取使每个学生发挥优势、得到锻炼。
3)技术支持。开展网络辅助项目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学生有地方上机、上网和用电子邮件。此项目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无足够的上机条件。另外,电脑房在硬、软件配置的易操作程度和交互性能方面、在内部网络的管理、在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总之,科技手段应用于语言教学是个相对较新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殷切希望教育体制的改革能有新的突破,为开展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Barson,J.,Frommer,J.&Schwartz,M.1993.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using e-mail in a task-oriented perspective:Interuniversity experimen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4),565-584.
Chun,D.1994.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J].System.22(1),17-31.
Debski,R.1997.Support of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new role for technology[A].In R.Debski,J.Gassin&M.Smith(Eds.),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social computing.Melbourne:Applied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Austin& Horwood Language Center,39-65.
Haines,S.1989.Projects for the EFL classroom:Resource materials for teachers.Walton-on-Thames Surrey,UK:Nelson.
Meskill,C.1999.Computers as tools for socio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In K.Cameron(Ed.),CALL:Media,design and applications.Oxford:Elsevier.
Messick,S.1994.The interplay of 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in the valida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Educational Researcher,23(2),13-23.
Spolsky,B.1989.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oller,F.L.1997.Project work:A means to promote language content.English Teaching Forum,35(4),29.
Thorn,D.1997.Covent garden captured:An experiment in project work.TESOL Journal,6(4),11-15.
Warschauer,M.1996.Motivational aspects of using computers for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uer(Ed.),Telecollabor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symposium(SLTCC)Technical Report#12(pp.22-46)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urriculum Center.
Warschauer,M.1999.Electronic literacies:Language,culture and power in on line education.Manwah,N.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段平:美国高校的Technical Communication专业介绍,《外语界》1999年第2期,50—53页。
本文原载《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第88期
的英语快速阅读训练_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基于AceReader Pro的英语快速阅读训练
◎王海贞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1999)明确不变的要求。董亚芬(2003)根据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英语专家们的经验,重新论证了读与写(尤其是读)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读有精、泛之分。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将精读比作“豆腐干”,细嚼慢咽,吃一块是一块,而“泛读是杂粮,可以补充各种营养”(《英语学习》2001,6)。“泛”要求阅读量大,阅读领域广泛;“读”要求高效快速的阅读,包括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两方面,用Fry(1981)的计算公式来表示就是: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要达到阅读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在提高阅读理解准确率的同时加快阅读速度。快速阅读训练并不要求学生100%地理解阅读材料,而是要求学生在少量的时间内对大量的信息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性阅读,是“以量取胜、量中求质”(李永芳,1995)。
一、快速阅读训练
要培养较强的快速阅读能力,克服不良阅读习惯,训练阅读技巧是关键。
首先,要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逐字阅读,有声朗读、无声音读或唇读、回视或重读等。
1)逐字阅读的人视读能力差,眼睛视幅狭窄,一眼只能看几个字母或一个单词。Smith(1985)认为阅读习惯差的读者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视觉信息上,从而造成眼停时间过长,引起视野狭窄。实验证明人的最大视幅是一眼看29个字母,即1/3行。扩大视幅,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感知单元,使视觉感知和大脑思维的步调趋近于协调一致,阅读速度和理解率从而得到提高。
2)有声朗读的人要眼看、嘴读、耳听、脑理解和记忆;无声音读的人虽不出声,但嘴唇在不自觉的运动,谓之“唇读”,都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后再传到大脑,大脑命令嘴出声或不出声地发音,耳在监听辨别正确与否。这些不良阅读习惯都牵制了眼睛的迅速运动,使阅读速度受到语流速度的限制。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无声阅读或默读,阅读路径是眼(看)→脑(理解记忆),只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所以速度要快。正如Fry(1981)所说,一个有效率的读者只要一看到印刷符号,就能直接获得信息,而不经过语音阶段。
3)回视(regression)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打断阅读下文的持续性,回过头来重新阅读上文。习惯于眼睛不断回视的人往往受到精读的负迁移作用,认为每个单词、每个语言点都要搞懂,每个信息点都不能漏掉。
快速阅读训练还包括有效的阅读技巧训练。例如,针对逐字阅读的不良习惯,可以采用传统的手指法(即目光随着手指左右、上下移动,头不要摇动)、图谱法(如点、圆、抛物线等图形目光沿着图形而快速移动)加强眼肌训练,使眼肌能灵活自如,达到视角、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从而实现阅读从“一目一字”到“一目1/3行”的转变。还可进一步采用跳读法(即眼光从一个意群跳到另一个意群)进行成组视读或意群阅读训练。其他阅读技能如默读、纵向视读、掠读、寻读、悟意阅读、灵活阅读等(李永芳,1994),都可以通过训练获取。
二、AceReader Pro软件*的特点与优势
AceReader Pro软件旨在帮助读者自测阅读效率、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并改进阅读技巧。它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设计更为人性化和智能化。
该软件提供三大工具:阅读测试工具(Reading Assessment Tool),阅读提高训练工具(Reading Improvement Training Tool)和在线阅读工具(Online Reading Tool)(见图1)。
首先学习者使用阅读测试工具进行阅读自测。自测时学习者用正常的阅读速度和惯用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理解测试题。软件将根据学习者现有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率设定并记录该学习者的基础阅读速度。
对照基础阅读速度,软件会智能化地为该学习者“量身定制”加速1—2倍的阅读练习,配合眼扫描训练模式或中心文本模式,强迫读者加快阅读速度。选择眼扫描训练模式,阅读文本从显示区域频闪式或滚动式出现,迫使读者眼睛像正常阅读那样移动;选择中心文本模式(见图2),文本内容会逐字或分行显示在视图中央,读者无需上下或左右移动视线。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学习者都只能一直向前读下去,没有回视或重读的机会。相反,在高速阅读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加快文字处理,直接将眼睛看到的文字符号传到大脑,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有声或无声音读的不良阅读习惯。
图1 AceReader Pro主界面显示的三大模块
除了提速阅读练习,软件还以游戏的形式提供视觉运动训练,目的是帮助读者减少眼睛视线停顿的时间和扩大视线的区域。减少眼睛视线停顿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多每一次视线停顿所摄入的文字信号;扩大视线的区域即视幅。这样的视觉运动训练帮助读者在少量的时间内摄取更多的文本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AceReader Pro软件还提供自定义模式和字体、背景、阅读模式等选项,显现出人性化的设计。
2)学习者可以自定步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速阅读练习和视觉运动训练,学习者可以随时使用阅读测试工具检查和跟踪学习进展情况。阅读理解测试题提供两种模式选择:自定步速(Self-paced)和规定步速(Forced Speed/Mode)(如图2下拉菜单所示)。自定步速指学习者自行选择阅读篇章,用自己感觉舒适的正常速度阅读全文,并进行阅读测试。测试后,软件会即时反馈,标示正确答案,统计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规定步速指学习者首先自行规定阅读篇章,规定每分钟阅读词数(WPM),规定文本呈现的方式,如n词滚动式,n行出现式、报纸分栏式等等,其共同特点是文字呈滚动出现,学习者不能做减速或停止等控制,不能回过头来重读。自定步速模式更像平常的阅读,阅读文本一次性全部出现在显示区域,阅读时或快或慢,或停或读皆由读者自由掌握;而规定步速模式则更具“强迫”性,阅读文本分数次逐行或逐段出现在显示区域,读者被迫以目标速度持续读完全文,注意力不能分散,大脑高度运作。规定步速模式可以帮助读者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回读,无声音读或唇读。不管选用哪种阅读模式,每次阅读测试完毕,软件都留下忠实的记录,并存档为阅读日志,内容包括每分钟阅读的字数(WPM)、测试得分、测试日期、阅读模式(自定/规定步速)、阅读内容等等。数次测试的结果还可以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线形图表来直观地反映该学习者阶段性进展情况。
图2 中心文本阅读模式
软件自身提供的阅读文本毕竟数量有限,这时在线阅读工具就发挥了作用。读者可以很方便地将网络素材下载或剪切到AceReader Pro软件中,扩充阅读素材库。
整个阅读训练过程,从初次自测、设定基础读速开始,经过一阶段提速阅读练习返回二次测试检查并重新设定基础读速,然后进行更多次的提速练习骋测试检查的循环,都由学习者自主控制。基础好的学习者可以缩短循环时间和次数、或设定较高的基础读速、或选择难度较高的阅读文本、或加大阅读量等,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同样的软件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了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
此外,安装了AceReader Pro软件客户端以后,学习者就可跨越时空的限制,打破统一时间、统一教室的传统教学模式,自己选择阅读训练的时间和地点,学习更为自主。
3)教师可以增删素材、设计测试、检查进展等,教学管理便利。
以管理者的身份登陆,教师可以增加、删除阅读素材或编辑阅读文本,可以设计测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速度或规定的模式,阅读规定的文章,阅读完毕后进行阅读理解测试,从而检查全班学生的整体进展。教师还可以进行班级或个人管理,查看学生个人的阅读日志,随时了解个体的阅读进展情况,有必要的话提供阅读训练建议。
三、一次基于AceReader Pro的快速阅读训练实验
1.实验对象和实验过程
本项试验的目的是探讨课堂阅读教学应用AceReader Pro软件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2003年10月,苏州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级58名学生参加了为期11周的快速阅读训练实验。实验属于常规课程“网络辅助英语阅读”的一小部分,每周一次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安装AceReader Pro软件的客户端;并配备教师机一台,安装软件的服务器终端。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局域网和因特网。
实验第1周为简单的AceReader Pro软件介绍和使用培训,第2—11周为快速阅读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0分钟。训练方式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依照个体差异,独立进行提速练习和规定的阅读测试。差的学生可以多练习,放缓训练速度;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在线阅读工具,增加额外阅读量。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模式和训练,并随时监控学生阅读训练的进展,以针对学生个体提出建议。每次训练要完成规定的阅读理解测试,该测试由笔者(即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测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阅读理解文章的选用原则是:与阅读课程各单元话题相关,如第1单元为University Life,选用的三篇阅读测试文章均与大学学习和生活有关;每单元匹配3篇文章,每篇文章长度约200词左右;每篇文章生词率控制在10%以内。
2.调查工具和数据分析
本项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课堂上笔者以任课教师的身份参与并观察了整个训练过程,并从第9周开始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训练结束后,54名学生(4名学生缺席)填写了自行设计的“快速阅读训练问卷”,其中男生15名,女生39名。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训练效果的总体评价、对AceReader Pro软件提供的三大工具的逐项评价、对机助阅读方式的认可度、偏爱的阅读模式(自定步速或规定步速)等。问卷15道题目都采用5个等级(five-point scale)选择题的形式。
笔者运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对15道题目进行了频数统计。
3.结果与讨论
综合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笔者发现:
1)大多数学生(70.4%)肯定了这次快速阅读训练的总体效果,认为AceReader Pro软件帮助他们提高了整体阅读效率,但是阅读速度的提高没有阅读理解率的提高效果明显。访谈中笔者找到了原因,是因为在培训时笔者强调阅读速度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70%阅读理解率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地追求高速度。结果矫枉过正,学生们怕达不到阅读理解率大于70%的要求,情愿将阅读速度设定在每分钟150—200词左右。但是,在35名接受访谈的学生中有30名主动表示他们的阅读速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3名学生承认他们以前的不良阅读习惯如回读、唇读等得到了纠正。
2)软件提供的三大工具中,学生们更喜欢并更常用阅读测试工具。原因很简单,一来阅读测试是教师规定每次必做的,二来测试文章选题与课文有关,带着背景知识阅读更有趣更轻松。虽然大多数学生(70.4%)承认规定步速阅读模式能够强迫他们加快阅读速度,但是在测试时他们(66.7%)更愿意选择自定步速模式,因为这是他们习惯并且已适应的阅读模式。
3)一半以上的学生(55.6%)认为提速练习很有帮助,能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并强迫他们全神贯注不自觉地提高阅读速度。因为课堂20分钟的时间有限,很少有学生利用在线阅读工具,从因特网选择并下载英语文章进行课堂阅读练习。
4)面对传统与改革,有一半学生紧跟时代节拍,选择机助屏幕阅读方式,另有一半学生是传统书本的忠实读者。但是绝大多数学生(87%)欢迎下学期阅读课继续使用AceReader Pro软件。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ceReader Pro软件的快速阅读训练有益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帮助提高阅读效率,加快阅读速度,并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改进阅读技巧,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课堂教学是可行的。同时笔者认为课堂实践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生改变原有的书本阅读习惯,接受全新的“颠覆传统的阅读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引导。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学生的阅读视幅扩大,眼脑并进,快捷摄入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阅读会变得轻松愉快。(2)学习的自主性非一日而成。大多数大学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应试阶段“喂哺”式教学模式过渡,在短期内不能适应自由度和自主性大大增强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3)教师选择或设计阅读测试习题时,要注意把握材料的长度和难度,一开始要给予学生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注释:
* AceReader Pro阅读软件可通过因特网下载免费Demo版或订购:http://www.stepware.com/。
参考文献:
Fry,E.Teaching Faster Reading:A Manual[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Smith,F.Rea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主[J].外语界,2003(1).
李永芳.快速阅读障碍与技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李永芳.阅读效率——评估阅读能力的尺度[J].外语界,1995(2).
本文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韩语和汉语的简单差异_韩国人学汉语难点及偏误解析
1.4 韩语和汉语的简单差异
一、韩国文字称为“(hangul)”,是一种字母文字,属于中亚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是粘着语[3],是表音文字。
二、韩语中没有明确的声调,而汉语中不能没有声调,简单地分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和轻声。
三、韩语的词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固有词和外来词。固有词是指韩语原来就有的本国词;外来词是指源于其他语言的词,韩国语中普遍存在固有词和汉字词的双重系统,包括两套词语:
例如:
人: (固有词)(汉字词)
国家: (固有词)(汉字词)
而在中国大陆现在使用的是简体汉字,与韩国使用的汉字词有一定的差异。
四、韩语的语法关系主要依靠附着在单词后面的助词或词尾的变化来表示。它的主要句子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而汉语属于孤立语,是依靠词序来表现语法关系的,汉语中没有相当于韩语中的助词和词尾这一类附加成分(除某些介词外)。它的主要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组成,本书对韩国人学汉语的难点及偏误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解析。
【注释】
[1]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
[2]李恩华(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与统计运用》第6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苗春梅(中)裴佑成(韩)赵南卿(韩)《韩国于入门》第1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第十二节函
一、定义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函这种公文主要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或通报有关事宜。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函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甚至可以说,在13类13种公文中,其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以及上级、下级与平级之间均可以使用,且涉及的内容与方面非常之多。可以商洽工作,也可以询问情况,还可以答复问题,而且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事项以及通报有关事宜,都可以使用这种公文。
二、种类
从写作内容角度划分,函可以分为商洽函、问答函、请函和告知函四大种。
(一)商洽函
这种函主要用于商洽工作、联系事项。其正文须讲清楚所要商洽的事项,比如希望对方如何协助、办理等,内容要明确而具体,以便于对方的理解和办理。
(二)问答函
这种函具体分为问函和答函两种。问函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本机关在职责范围内应当予以解决但又无据可查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发函请有关单位予以解答。答函回答的问题,也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使用该种函的单位,可以通过答函的方式回答问函单位所提出的问题。
(三)请函
这种函主要用于向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政府主管职能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如向计划、规划、财政、税务、劳动、人事、机构编制、工商行政、物价、外事、基建、科技、进出口贸易部门提出请求批准事项等。这种函属于平行文,主管部门收到这类函,应视同请示,不能因为用了“函”而置之不理。对于这种函的答复,可用复函也可以用批复的形式。
(四)告知函
这种函主要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相互告知事项。其写法比较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把需告知的事项说清楚即可。
三、格式
函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成文日期五项内容。
(一)标题
函的标题,不管属于哪一种函,其写法主要是齐全式与事由加文种式两种。
(二)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视需要而定,主要是不相隶属的机关。但不管是怎样的不相隶属的机关,此项内容不可或缺。
(三)正文
函的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内容。开头说明发函的原因,或讲情况,或述说问题之由来,或引述对方来文作为引言。主体主要用来表明联系、商洽、询问、请求或答复有关事项,提出要求或解答对方的询问,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是提出处理意见。结尾一般要用结束语。函的正文内容不同,其结束语也要相应不同。具体写法如下。
1.一般告知性的函,常用的结束语是:
“特此函告”;
“特此函达”。
2.要求对方答复,结束语常用的是:
“即请函复”;
“特此函告,请复”;
“以上意见,请即函复”。
3.复函,常用的结束语是:
“此复”;
“特此函复”。
应注意的是,“此复”只用于下行的函。
(四)落款
函的落款即发函单位,一般用印章形式标注。
(五)成文日期
函的成文日期要标明年月日。
四、函写作格式简图
函写作格式简图如图6-12所示。
图6-12
五、例文与说明
例文1: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请求协助解决农业银行储蓄代办员有关问题的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司:
近日我行陕西榆林分行储蓄代办员因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与我行发生劳动争议,并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由于代办员的用工形式在我行普遍存在,该仲裁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分行。现将我行代办员使用、管理情况及榆林分行劳动争议情况汇报如下,请求劳社保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一、我行储蓄代办员基本情况
(一)储蓄代办员由来。(略)
(二)储蓄代办员管理情况。(略)
二、陕西榆林分行劳动争议的起因及我行的意见(略)
三、请求贵部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
目前,我行在经营上遇到较大困难。其中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有人员包袱过重、员工素质差的原因。为此我行积极深化劳动人事改革,大力撤并机构,精简富余人员,促进经营状况的改善。在此,恳请贵部对我行改革给予政策支持,并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一)尽快帮助协调榆林分行的劳动争议,化解矛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连锁反应。
(二)由于从今年起国家取消了各家银行的代办费会计科目,代办员的工资已无处列支。请贵部在下达今年农业银行工资计划时,考虑增加代办员的工资计划。
(三)(略)
以上意见,敬请即复。
中国农业银行(章)
二○○年四月四日
说明:
这是一篇请函。发出该请函的单位是中国农业银行,主送机关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司,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是“协调劳动争议,化解矛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连锁反应”等。虽然该请函的收文单位不是发文单位的上级,而是不相隶属的国家机关,而且还是平级机关,但是却是该问题的职能主管部门。只有经过该职能主管部门的出面协调,该问题才可能得到比较权威和圆满的解决。请函这种公文的作用也正在这里。因此,对于这种函的使用,首先应该是属于这种函所包括的内容的范围之内;其次,其格式与写法,要符合这种请函的写作要求。该例文可以说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较好。
例文2:
财政部 国家计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复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你会《关于重新申报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立项和标准的函》(保监函〔2001〕164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函复如下:
一、为加强保险市场监督管理,保障保险监管部门必要的经费开支,同意你会继续向经批准成立的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和专门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并将收费范围扩大到经你会批准成立的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和由你会负责管理的其他保险公司及机构。
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不在收费范围之列。
二、保险业务监管费标准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另行核定。
三、你会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应到国家计委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按规定使用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四、保险业务监管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的有关规定,纳入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全额上缴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及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五、你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收费,加强财务会计的核算,并按规定向财政部报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年度收支预算和决算,自觉接受财政、物价、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文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通知》(财综字〔1999〕123号)同时废止。
财政部(章)
国家计委(章)
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说明:
这是一篇问答函,具体说是一篇答函,又称为复函,是财政部、国家计委对于中国保监会提出的有关问题的回复。应该说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国家计委,都不是中国保监会的上级主管,但是该复函所回复的问题却是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的职权范围之内。就是说,中国保监会在其对于财政部和国家计委的发函中所提出的问题,只有经过财政部和国家计委的认可,才可以实行。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职能和权威部门,该复函的发文单位财政部和国家计委正是这样做的。该复函体现了问答函的内容、写作格式和写法要求,是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问答函。
六、注意事项
(一)无论是什么内容的函,其性质都是公文,因此必须用对待公文的态度对待函,态度要严肃,格式要规范。
(二)无论什么内容的函,其正文都强调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力戒套话、空话;要言简意赅,切忌冗长。
(三)函所写作的内容一般要求要单一、要集中,应当一事一函,便于及时处理。不宜一函数事,以免耽误。
(四)函是多向行文,行文关系比较复杂,因此要特别注意态度的恳切和语言的得体,讲究分寸。商洽问题,语气要委婉、谦和;提出要求或建议,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可强人所难。即使是上下级关系,也应以礼待人,诚恳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