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2],与君生别离[3]。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4]。
道路阻且长[5],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6]。
相去日已远[7],衣带日已缓[8]。
浮云蔽白日[9],游子不顾反[10]。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11]。
弃捐勿复道[12],努力加餐饭。
【注释】
[1]选自《古诗源》,沈德潜选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
[2]重行行:行而不止,走个不停。
[3]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4]天一涯:天的一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5]阻且长:艰险而又漫长。且,又。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着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向南的树枝。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后泛指南方。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7]日已远:一天比一天远。
[8]衣带日已缓:衣带愈来愈松了,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
[9]浮云:喻指诱惑丈夫的女性。白日:喻指未归的丈夫。
[10]不顾反:不想着回家。顾,念。反,通“返”。
[11]晚:指年终,岁末。
[12]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
【阅读提示】
此诗作于东汉末年桓、灵之世。全诗抒发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汉末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生死离别的痛苦遭遇。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思考题】
1.分析本诗的层次,总结各层次的含义。
2.阅读《上邪》,分析一下其抒情方式与《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