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1]
杜甫[2]
戍鼓断人行[3],边秋一雁声[4]。
露从今夜白[5],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6]。
寄书长不达[7],况乃未休兵[8]。
【注释】
[1]选自《杜甫诗选》,邓魁英、聂石樵编,南海出版社2005年版。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2]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又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达:到。
[8]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阅读提示】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考题】
1.“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问:故乡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2.这首诗里,除了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外,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