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
一、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
(一)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的不同
跟第一语言获得相比,第二语言学习表现出一系列特点。在这一系列的特点中,已经获得第一语言是最根本的特点,其他特点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首先,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获得了第一语言,第一语言可能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相同的特点时,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获得产生积极影响,形成所谓的“正迁移”;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时,第一语言会干扰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错误,形成所谓的“负迁移”。例如,英语有冠词the和a,汉语没有,说汉语的人在学英语时就常常出现问题;反之,汉语中的“了”,并不完全等于英语的完成时,所以,说英语的人在学习汉语时也常常出现问题。
其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等都优于儿童。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贮存了大量的概念。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虽然还会遇到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新概念,也还需要形成新的思想,继续提高思维能力,但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经过教师的认真安排,一般不需要从建立概念开始,而是以第一语言为“中介”。这样可以节约建立概念、形成思想和思维能力的时间。另一方面,第二语言的学习也需要借助于实物实情,但初学者并不能在实物、实情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总是要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第一语言进行思维活动。例如,第一语言是汉语的人在学习英语时听到chair这个声音并看到实物的时候,他们不会马上把二者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先把这个实物同“椅子”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只有到高级阶段,才会逐渐地学会直接用目标语言思维,自觉地摆脱用第一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
第三,第二语言是非本族语或外语时,第一语言获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会有文化背景的不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也是语言和文化同时获得的,但就有关的知识而言,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比第一语言学习者有优势。当然,在文化学习方面也有正迁移和负迁移的问题。
第四,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各异。与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第一语言不同,第一语言的获得是出于生存和正常生活的天然目的和动力,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则有不同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1)教育体制的要求,例如现阶段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升学考试都有对外语的要求;(2)学术研究的需求,例如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需要阅读第二语言的资料;(3)职业的要求,例如中国目前要获得语言教师资格或晋升职称都需要有相应的外语等级水平;(4)作为交际工具,例如长期或短期到国外工作学习或旅游,或在国内从事外事工作,需要与外国人交际等;(5)兴趣,例如对某种语言的好奇心等。由于目的和年龄的不同,这些人的学习动力也就不同。而且由于学习者缺乏像第一语言学习那样的天然动力,因此有不少学习者往往中途而止。事实证明,目的明确,动力强大,自觉学习,就易于从中获益;否则,可能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态度对语言学习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对语言的归附动机强,学习第二语言效果就好,反之,就不好。
第五,第二语言学习需要教。年龄越小,学习语言就越容易。儿童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语言的“自发”接受能力——即不知不觉地掌握一种语言的能力。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发”接受语言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他们获得语言必须通过“教”来进行,有研究者指出,即使是“天才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也需要有人教一教,至少他会觉得词典和“语法”对他有用。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和假说
在第二语言学习问题上,语言学家们提出过多种不同的理论模式和假设。这些理论模式和假设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些特点。下面略举几种。
1.习惯论
习惯论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获得一套新的语言习惯。在获得新的语言习惯过程中,模仿与操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模仿能帮助学习者认定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之间的联系,而操练则能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语言习惯。
2.社会适应论
社会适应论与文化认同论〔见下〕比较相似,二者都从学习者自身的社会群体与目标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入手来研究第二语言获得,但文化认同论认为社会距离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实际距离,而社会适应论则认为社会距离是意识距离,即两个群体所意识到或感觉到的社会距离。社会适应论认为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社会群体如何看待和界定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文化认同论把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看做是两个群体之间交际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静态的,变化很小;而社会适应论则认为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协调和调整,是动态的,会随着群体观念的变更而波动。例如,在学习者对所处群体与目标语言群体的比较中,进行消极比较者学习动机弱,进行积极比较者学习动机强;在学习者对自己所处群体的地位认识上,认为自己地位低下者学习动机弱,认为自己地位适当者学习动机强。社会适应论认为第二语言获得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取决于意识距离,由于意识距离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且因人而异,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会随之波动。这也是同一个班的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成绩有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3.自我监测模式
自我监测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认为,成年人第二语言能力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习得,即通过自然交际来获得语言能力:另一种方式是语言学习,即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法规则来获得语言能力。自我监测式试图解释这二者的关系。成年人的语言习得能力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它并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消失。纠正错误只对语言学习有用,它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但它对语言习得却没有什么效果。第二语言获得本身也有一个自然的程序,是可以预测的,虽然这一程序与第一语言获得的程序并非完全不同。
在第二语言交际活动中,习得的语言能力是话语理解与产生的主要源泉。学习到的语言知识是用来对话语的产生进行监测,看其是否合乎语法规则。自我监测这一过程可在话语产生之前或之后发生,其作用是使话语或文章合乎第二语言的规则。自我监测的运用需要有是够的时间,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结构上,还需要熟悉第二语言的规则;否则,自我监测的运用就会出问题。
4.文化认同模式
文化认同模式也称文化移入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群体对待各种语言的态度,个人因素是指个人对学习一种语言的态度、动力,对别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文化认同的程度可以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成败。另外,文化认同又是由学习者自身与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近决定的。社会距离是第一性的,它决定学习杯境的好坏;心理距离是第二性的,它只是当前者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时才起作用。
5.渐进体系模式
渐进体系模式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种渐进体现为一个语言体系的发展。这种最初的体系可能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很接近,但是以后的体系则逐渐向所学的语言的体系发展。
6.中介语假说
所谓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系统,也不同于目标语言,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标语言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二、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和基本环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应该在综合考虑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来制定。例如,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把语法结构的教学和语义结构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讲解要服从操练,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等等。
在教学环节方面,第二语言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可以概括为四大环节:①总体设计;②教材编写或选用;③课堂教学;④成绩测试。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第一步,总体设计要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例如教学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跟目标语言的关系以及学习目的等。只有弄清了这些,才能决定教什么,教多少,怎样实施等。在教学内容、阶段以及课程等有关的教学原则确定之后,才能确定编写或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学习者的目的不同,就应该使用不同的教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语言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课堂上完成的。课堂的另一重要工作是指导学习者就所学的内容进行操练。因此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当然,除了课堂以外,还应该有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这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上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成绩测试是检验教学的手段,不仅是测试学生,也是对各项教学活动的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可以综合反映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是总体设计的问题,还是教材或课堂教学的问题等。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教学法体系,下面摘要进行介绍。
1.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也叫“传统法”或“古典法”,也有人称之为“翻译比较法”。这种方法源于早期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教学,是一种用第一语言来教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①注重书面语的读写训练,不注重听说训练;②注重用演绎的方式对语法进行讲解;③注重通过语法练习和翻译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水平;④立足于两种语言的对比;⑤注重语汇的积累;⑥提倡对经典的精读;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2.直接法
直接法产生于19世纪末叶。它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方法而出现的。直接法的所谓“直接”,指的是直接用目标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排斥第一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第二语言获得与第一语言获得没有什么区别,儿童获得语言是从口语开始的,因此第二语言教学应该以儿童获得第一语言的规律和过程为依据。外语教学没有必要借助于翻译和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完全可以通过目标语言、示范动作、图片、实物等来完成。
直接法的主要特点是:①用目标语言进行教学,杜绝第一语言的使用,以建立语言与外界经验的直接联系。例如,具体语汇用示范、实物、图片等来讲授,抽象语汇用概念联系来讲授。②强调口语第一性,强调口头交际,听说兼顾,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问答形式组织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要求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有正确的发音和语法。③采用句本位的教学原则,强调模仿,重视句型训练。④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
直接法对口语训练有较好的效果,它弥补了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也有利于学生用目标语言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但直接法也有自己的缺点:其一,它忽略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获得的规律和过程并不完全相同这一事实,直接法对儿童比对成年人有效。其二,直接法需要本族语学者任教,这在绝大多数学校是很难做到的。其三,它排斥第一语言的使用,结果在教授语汇,特别是抽象语汇时很费时间。
3.听说法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以满足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国防部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意见,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采用听说领先、反复操练的原则组织教学,为当时的美国军队培养了大批的外语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语言研究机构和学校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听说法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②以句型为教学核心,强调模仿和实践,注重句型替换和操练,及时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③重视语音训练,大量使用录音材料和视听设备。④基本上不采用翻译作为教学手段。⑤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并根据难点来组织教学。
4.功能法
功能法又称交际法或意念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功能法以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为理论基础,认为交际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学习语言就是学会用语言进行成功的交际,第二语言教学要着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功能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以功能为纲,根据功能组织教学。例如,根据教学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和大纲,确定语言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②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必须来源于目标语言的实际生活,要为学习者提供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习者能在实际的场合恰当地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③注意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训练的结合,围绕功能项目而不是语法结构来组织教学,不单一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④强调表达的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对学习者的错误区别对待,例如,可以容忍语法错误,但对学习者交际方面的错误则予以纠正。
由于功能法吸收了直接法、听说法等的长处,表现出许多优点,目前已为许多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功能法也还有一些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此外,功能法对教师语言和文化水平要求较高,普及起来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5.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结构模式论和机械地重复操练,主张在教学中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培养学习者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
认知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语言交际是在掌握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第二语言的教学应首先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规则,并注意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②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注意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③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有意义地学习优于机械性的学习,它效果好,记忆保持时间长。让学习者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和使用规则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④反对听说领先,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注意对错误的分析和疏导。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假设—验证—修改假设—再验证”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因此教学中应对错误持积极的态度,并对错误进行分析,视具体情况给予指点或疏导。⑤适当利用第一语言。各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共性,合理利用第一语言中带有共性的语法知识、概念、规则能够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6.自然法
自然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源于上面提到过的“自我监测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意义的理解,认为语言学习始于理解性输入,主张推迟口头表达。②创造语言交际环境,让学习者在交际环境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③以目标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同时鼓励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目标语言,但也允许学习者在用外语表达有困难时偶尔使用第一语言。④一般不纠正学习者的错误,但学习者作业中的错误,包括语法错误,要指明并更正。自然法强调先充分理解再表达,不强迫学生表达,这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所谓对比分析,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目的是由此找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所谓偏误分析,这里是指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偏离目标语言的错误进行的分析,是语言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偏误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偏误分析通常区分两种错误:一是失误,一是偏误。前者通常指口误或笔误,是偶然现象,这种错误不是系统的;后者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出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失误和偏误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错误。区分这两种错误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第二语言教学中更关心的是偏误。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不是一回事,它们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应该把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
进行偏误分析的一般步骤为:①选材,要注意语言样本的大小、形式和一致性等,还要注意对象的年龄层次、第一语言背景、第二语言水平等基本相同。②在样本中找出错误,应注意将口误或笔误与偏误区分开来,也应注意明显的错误和隐蔽性错误的区别。③从语法角度对错误进行描写归类。④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⑤评估错误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为补习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