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1]
杜荀鹤
【作家作品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乡。
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坷,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擅长于宫词。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然而杜荀鹤的诗的主要成就,还在于为数不多的一些揭露社会政治昏暗、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曾自编《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首。
去岁曾经此县城[2],县民无口不冤声[3]。
今来县宰加朱绂[4],便是生灵血染成[5]。
【注释】
[1]再经:第二次经过。胡城县:可能指唐代的湖城县,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
[2]去岁:去年。
[3]冤声:喊冤叫屈的声音。
[4]县宰:县令,一县的长官。朱绂(fú):朱红色的官服,唐代级别高的官吏穿朱绂。
[5]生灵:指老百姓。
【阅读提示】
这是一首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悲惨遭遇的政治讽刺诗。前两句作者只字未提县宰,只从县民方面落墨,但诗人通过描写“去岁”经过胡城县到处都是老百姓的冤屈声的见闻,深刻地描绘了酷吏残忍,军阀混战,广大百姓遭受深重苦难的画面,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后两句作者未提县民,只从县宰方面着笔,但诗人通过描写“今来”胡城县看到“县宰加朱绂”,在读者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升了官时,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结句引满而发,卒章显志,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这与常见的含蓄风格迥乎不同。但就艺术表现而言,诗中却仍然有含而不露的东西在,因而也有余味可寻,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李卫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