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文化与居民素质

城市文化与居民素质

时间:2023-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提高居民素质起了积极作用。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提升市民素质2012年实施方案》,此方案从弘扬“天津精神”着手,设计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项目,主旨就是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素质。天津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化港口大都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城市文化与居民素质_环境美化

二、城市文化与居民素质

(一)城市文化语境下的居民素质培育

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遵循着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逻辑轨迹。随着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文化因素也在不断积累。反过来,人的文明程度又带动社会整体文明不断进步。城市文明建设,说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有文明的市民,才会有文明的城市。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要求具备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优雅的文化,文明的举止,便利的交通,健康的生活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居民素质的提升。培育和提升居民素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更是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的集中体现。

居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其整体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从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状况来看,无论是城市的物质基础,还是居民的文明程度,至少目前还未达到非常理想的地步,所以,我们必须将提高居民整体文明程度放在与建设美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的首要位置,培育文明习俗,培养文明市民。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对看得见的城市建筑、道路、绿化、景观等硬件方面继续加大建设投入,更需要持之以恒地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引导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城市硬件环境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社会文明却必须长期养成。居民素质的提高和文明习俗的养成,需要整个社会更多的耐心和恒心,也需要政府和城市居民更大的决心和信心。

居民素质一般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法制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它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向;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这是人们理解文明、创造文明的基础;法制意识是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重视,这是法制社会现代城市居民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道德修养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善恶是非观念的体现,对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因此,提高居民素质,要在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这四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共同下工夫,缺一不可。提高四个方面的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提高居民素质起了积极作用。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提升市民素质2012年实施方案》,此方案从弘扬“天津精神”着手,设计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项目,主旨就是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素质。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提升城市居民素质的实施计划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个大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城市居民在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提高精神境界和文明素养,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文化环境的营造。

(二)培育和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是城市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居民素质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如果只有发达的城市硬件,没有良好的居民素质相适应,那么,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居民素质不仅体现在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性格等精神层面,同时也体现在建筑、园林、道路、桥梁及河湖等有形景观环境之中。居民文明素质决定着一座城市的现实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追求和发展走向,以及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创新。

天津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化港口大都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在跨越了大规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之后,城市发展重心应当及时地从“以建设为主,管理为辅”的理念,转入“建管并举、着重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可以说,居民素质的培育和提升,既是提高大都市管理水平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新世纪、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体现天津本土文化与创新文化相交融的支撑。

从目前来看,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窗口的天津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我们不仅在吸收和学习着先进的文明,同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我们向世界各国展示的既有我们极具特色的原生文化,也有城市现代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其中既包含了当代中国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我市居民的综合素质。天津市民充分享受到生活在一个日益繁荣的现代化开放性城市的幸福,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市民相应的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文明市民。

(三)培育居民素质应建管并举、法德同抓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说到底还是体现在每个城市居民身上。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享受公益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负起爱护公益的义务,在城市文化环境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不随地吐痰、垃圾入箱、排队乘车、扶老携幼等,虽是小事一件、举手之劳,却能在点滴之间,评估出居民文明素养的高低,窥视出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城市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及生活形态的不断变化,城市文明在不断的提升,从而居民的素质也应得到升华;反过来,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也带动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诚然,目前在城市还有许多不文明现象,在很早以前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日积月累,弊端显现,于是出于卫生防疫和提高生活舒适度等需要,人们才逐渐养成了各种新的文明习惯,继而约定俗成,有些还规定为法律法规。但也应看到,城市硬件环境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软文化环境却必需长期养成。所以,居民素质的培育应与建设管理并举,法律与道德同抓。我们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制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还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教育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把道德教育实施在法制教育之中,渗透于各个行业之内,贯穿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始终。

从外因上说,居民素质培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和多种手段的协同运作;而从内因上看,居民素质的提升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间定会受到民俗传统和民风习惯等原生文化因素的影响。故此,做好居民素质的培育与提升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深化认识。要深刻认识居民素质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核心的支撑元素,努力塑造具有现代思想意识和良好道德风尚的文明市民,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在城市管理中,要转变重物不重人,即片面重视办企业、建商厦、架桥筑路等城市硬件建设,忽视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忽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等城市软件建设的倾向,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文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

其二,从小事抓起。事实上,事关居民素质的事情看上去大都是一些“小事”,但恰恰就是这些小事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居民的基本素质。要教育和引导城市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怎样做一个好市民入手,逐渐形成人人知荣辱、守道德、讲文明的良好局面。

其三,依法治理。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也就是说,道德力量与法制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威力。作为城市,应注重把我们一直倡导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纠正不良行为和劣习的要求,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并严格执行,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规范居民社会行为起到导向引路作用。此外,城市管理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这是因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较高的道德水平与完备有力的外在监督密不可分。

个人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只要我们加倍努力,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素质,形成文明氛围,就能建设好美丽、文明的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