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也有学者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表示。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过程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可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但作为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历史是短暂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Boas和Sapir等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的探讨。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Edward T.Hall在他的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无声的语言》 ,1959)中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Hart 1997),因此,人们将此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学术及应用科学。
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文化碰撞时有发生。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随后,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开始关注和重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日本率先于1972年在东京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1974年,美国宣布成立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文章陆续被发表。
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步较晚。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跨文化与语言交际》等多部图书。随后,陆续有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著作问世。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跨民族、跨种族、跨地域、跨行业、跨群体之间的交际也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等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各自的分析和阐述。也有学者称之为“比较文化”(Comparative Culture)。一方面,它主要考察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它还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可应用于个人与群体之间、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际往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研究跨文化交际可以增进了解、消除误解、避免冲突。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