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会展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会展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充分认识到会展经济的重要性,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更为迅速。1957年,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被认为是中国会展产业产生的标志。近年来,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已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大连、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等会展地区中心。会展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有众多国际品牌,会展规模和数量增长了数十倍乃至数百倍。

第四节 中国会展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会展经济现状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充分认识到会展经济的重要性,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更为迅速。2004年我国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不包括港澳台),已经形成了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部等五个会展经济带,成为全球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全球主要会展公司都在华开展了业务,或成立合资公司,或设立办事处,或移植品牌展览会。

中国会展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1957年,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被认为是中国会展产业产生的标志。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中,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动具有高科技含量、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和发展步伐也在加快;随着经济向集约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加之国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使中国国内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名牌产品。这些企业的产品不仅需要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而且期望通过适当的市场形式,打入并占领国际市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泛开展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扩张的迫切要求。企业的这种内在需求客观上呼唤着各种会展形式的出现。这些会展形式以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品牌展示和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交易为重点,形成国内国际技术的顺畅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会展形式,企业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最新产品和发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而且可以通过会展形式展示自己的品牌,通过会展提供的信息渠道和网络宣传自己的商品。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小城镇的兴起,都促使各地区和各城市依托各种会议、展览等形式来努力打造城市品牌和塑造最佳投资区域的形象,并力图通过多种会展形式“搭台”,来唱贸易洽谈、招商引资、技术合作的“戏”。这使得近年来各种区域性和以城市为特色的博览会、交流会和贸易洽谈会此起彼伏。除传统的“广交会”之外,近年来的“昆明商品交易会”、“华东商品交易会”、“深圳高新技术商品交易会”、“大连服装节”等都定期举行。杭州西湖博览会、西部论坛、北京国际周等也相继举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已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大连、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等会展地区中心。会展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有众多国际品牌,会展规模和数量增长了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我国已拥有会展场馆150多所,每年举办大型会展1500多个。会展内容涉及所有生产行业和大部分服务性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中国会展经济面临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会展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总体上还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则,这是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的致命障碍。这些问题主要有:

其一,会展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一些城市日日有展,甚至“一日多展”。许多展览和会议既无特色,又无实质内容,缺乏良好的组织与服务,且收费混乱,存在着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使参展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目前,国内办展的主体过于复杂,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种协会、企业等都纷纷想要分会展经济一杯羹,加之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出现了不同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办主题雷同的会展的局面。让参展商食之无味,怨声载道(其中不少参展商是政府部门“摊派”参加的)。一些展会的组织者对参展者只收费而不对其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查,导致一些展会办成了“庙会”。如在上海举行的2000年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上,展区里有卖木耳、香菇、松子、翡翠饰品、项链、耳环、戒指的,甚至还有“白大褂”搞“专家义诊”的,令不少合格的参展商大为不满。在笔者带领学生参观过的某一大型文化产业方面的“博览会”中,螺旋藻、裤子、风油精等物品的卖家大量混杂其中,吆喝声一片,文化产业的博览会变得与农贸市场毫无二致。

其二,展览场所设备落后,重复建设,功能单一。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由于建设时缺乏长远规划和考虑,很多展馆装修简陋、设备落后。以会展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投入运营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其建筑设计、会展设备等硬件设施已明显跟不上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在此举办的国际车展为达到开展要求,不得不投入200万元对1~7号馆的空调进行改造。再拿会展数量最多的上海来说,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先后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农展中心、光大会展等展馆,但全市的展览面积仍不足10万平方米。

其三,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展会是什么都展,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滞销商品的场所。参展商的目的也不明确,且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组织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展览发展,使之停留在相对封闭、单一、水平低下层次上的重要原因。

其四,会展业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展览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制约了展览规模经济的发挥。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的发挥。同时,为展览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如展览信息、展览咨询、施工、评估、道具、设计装潢等行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其五,会展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我国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会展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较高。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还没有会展专业的专业设置,从事会展业的人大多是半路出家。许多会展业的组织和承办人员还将会展简单地定位于企业成果展示的层面,没有使会展业的整体带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注释】

(1)参见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6页。

(2)参见龚平、赵慰平主编:《会展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3)同上书,第18页。

(4)“南联”是1995年哈尔滨贸洽会确立的主题,所谓“南联”,是指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北部的一个省份,与其他省份,尤其是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联合协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