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加强领导,夯实依法行政的工作基础
依法行政工作是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一项重点工作。一是按照领导分工,成立了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朱昌平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每年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按照自治区政府要求,制定了《宁夏新闻出版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定期对局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经常性监督;三是根据新“三定”方案要求和全区“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区“扫黄打非”工作管理体制,对我局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与复核,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四是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每年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街头咨询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举办专题展览、制播公益广告、编写出版版权保护图书及内部刊物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著作权法律法规宣传,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制度,健全了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完善了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规程、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工作制度。与行政相对利益人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企业、经营户等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决策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近年来,召开了3场论证会,积极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使新闻出版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规范文件的制定程序,抓好会签把关和备案审查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细化工作,建立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六年来,我局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做到了公平、公正,没有一位受处罚对象提出过行政复议。二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先后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规定》《宁夏报刊审读管理暂行办法》等出版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和规范印刷发行市场的日常监管,研究制定了印刷发行经营“一证一照”制度、印刷发行企业厂长(经理)持证上岗制度、出版物印刷品质量检测认定制度、印刷发行企业年检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日常管理。对全区出版物发行员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完善了资格准入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区出版物发行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理顺了我区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秩序,组织开展了全区电子出版物经营市场清理整顿。通过“简政放权、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强化监管”,建立了本行业经营许可和年检制度,出版物复制委托书制、三审制、版号条码管理制、责任编辑制、重大选题备案制等十六项管理制度,推进了我区电子出版物经营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根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互联网出版内容审读(听、视)办法》,从审读(听、视)对象、范围、标准、程序及时限、组织及要求等方面规范了审读工作;研究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复制委托书管理办法》,加大了对版号、复制委托书的管理力度,强化了监管手段;严格执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央宣传部等十六部委联合制定的《互联网站管理协调工作方案》等有关法规政策。依据《著作权法》,研究制定了《出版物著作权登记工作规定》《出版物鉴定工作规则》等版权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促进了著作权保护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了“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加强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突出了“扫黄打非”工作的成效性。七年来,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区“扫黄打非”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五项措施”,突出“四个重点”,抓好“三大战役”,为净化我区的出版物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采取“五项措施”,即上下联动、整体防控,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紧盯市场、突击检查,随时受理、快速反应,强化监控、及时出击。突出“四个重点”,即确立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抓好“三大战役”,即春节前全区第一次统一行动,重点查缴政治性和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类非法出版物,为春节和“两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六一”前全区第二次统一行动,重点查处经营以青少年学生和未成年人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含有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内容的图书、“口袋本”和光碟的店档摊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十一”前全区第三次统一行动,重点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盗版教辅读物和盗版、盗印活动,强化封堵查禁和市场监管,为维护文化安全、市场秩序、社会稳定做出了不懈努力。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准确运用法律的能力,我局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班、案例分析、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广大干部有针对性地学习了《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密法》《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及《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编》《期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编》等公共和专业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把法律学习与实际工作应用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实用性,有效地提高了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各期新闻出版(版权)行政执法培训,系统学习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等法律法规,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实际执法能力。针对我区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现状,举办了五市新闻出版部门工作人员内部资料行政审批培训,有效提高了我区新闻出版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律的能力和诚信服务的意识。
四、依法行政,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管理
依据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对出版、印刷、发行业实施总体规划、科学指导、依法管理,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出版业管理。贯彻执行《出版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记者站管理规定》《记者证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书号实名制申领、图书选题审批等出版管理制度,坚持开展年检、审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图书报刊出版管理。2009年,将广播电视机构的记者纳入管理范围,借换发新版记者证之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打“四假”专项治理和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媒体广告发布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纠正违规经营行为,打击违法广告,规范了出版市场秩序。七年来共处理出版方面违规案件20余起。二是强化印刷发行业管理。以检查落实印刷发行业规章制度为重点,积极开展整治印刷发行业的专项行动,规范印刷发行市场。七年来对50多家违规印刷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取消了5家违规印刷企业的印刷经营资格证。三是加强对音像及网络出版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监控中心的作用,坚持音像制品出版物的审听、审看制度,开展复制单位年度审核登记工作。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加强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宁夏互联网出版监控中心成立七年来,共组织专题监控260余次,删除、屏蔽有害信息近600条,发现登载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小说,涉及宗教、淫秽色情等违规内容的网站19家,有效打击了互联网违规出版行为。四是依法加强著作权保护。贯彻执行《著作权法》,结合版权保护工作实际,出版了《著作权案例评析》等图书,大力宣传版权保护知识。坚持开展著作权登记、出版物鉴定工作,查处盗版侵权案件十多起。
五、推行政务信息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强政务、事务公开工作,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安全以外的需公开事项,都坚持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建设了宁夏新闻出版局门户网站,创办了《宁夏新闻出版》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多渠道开展信息公开,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机关效能。规范行政行为,完善公开方式,积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实行统一办理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构建“阳光政务”。严禁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处罚、强制收费等事项,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2008年5月,宁夏新闻出版局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2009年,宁夏新闻出版局在自治区效能建设考核中获得了三等奖,在自治区政风行风评比中取得了全区第七名的好成绩,政务大厅新闻出版局窗口被自治区办公厅评为“红旗窗口”。
六、规范行为,提高行政执法管理效能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积极营造“比奉献、比实干、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培训制度,实行执法资格认证,确保执法人员每年不少于两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二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完善案件举报制度,拓展案件发现渠道,做到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依法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情节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查处的违法案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根据举报,对非法杂志《中国社会调查》进行了查处,“副总编”徐淑文和宁夏通联处“主任”“记者”韩全同涉嫌非法诈骗移交公安机关批捕,这是我区首例假记者诈骗案。
在今后的工作中,宁夏新闻出版局将继续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完善体制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力争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一是严格落实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继续要求各级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认清自己的政治责任,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发挥好表率作用,同时要全力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为法制工作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努力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培养行政人员对法律的信仰和忠诚,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大力加强新闻出版(版权)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争取人员编制,充实和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充分发挥其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舆论宣传。全面推进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环境,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多形式、多层次地在全社会和新闻出版(版权)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实现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知法懂法、依法行政,行政相对人知法守法、诚信经营,广大群众知法用法、自觉维权的目标,逐步形成与全面推进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工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