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斯洛将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做塔状排列,最底层为生理需要,最高层为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还重点指出了七种例外之人,认为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需要层次的颠倒和缺失。马斯洛认为,这三种需要结构类型模式是预测人们行为发生概率的工具,很有实际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该理论从批判本能论起步,但实际上没能真正摆脱掉本能论的影响。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6]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是人们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它指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等。这种需要具有自我保护和种族延伸的意义。所以是最强烈的,也是最低层次的。

安全的需要(safely needs)是在人们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如职业有保障、劳动有防护、生活安定、免于灾难和危机等。这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的需要。

相爱与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也称社交的需要,是当安全的需要有了保证后出现的。社会生活中希望和同学、同事保持友谊,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等。这是人们对友情、爱情、信任、温暖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所不可缺少的。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发生在相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后。人们需要自我尊重、自信及尊重别人。这种需要具体表现为渴望有实力、成就、名誉、声望、适应性以及独立和自由,满足了这些需要,才会有自信,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当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只要当上述四种需要相继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最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以上五种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个体行为的动力。马斯洛将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做塔状排列,最底层为生理需要,最高层为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级发展,即由生理而安全、而归属、而自尊、而自我实现,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便会产生。但是,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提出而告终,各个层次的需要总是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称为优势需要。

马斯洛还重点指出了七种例外之人,认为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需要层次的颠倒和缺失。第一种是把自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这种人缺乏爱,只想突出自己。第二种是具有天赋创造性的人。这种人把创造性动机看得比其他相对决定因素更重要,甚至在基本需要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仍有创造性需要。第三种是抱负水平可能永远低下或受压抑的人。他们只要有很低水平的满足,便会知足常乐,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缓慢,甚至终生无高层次需要。第四种是具有某种病态人格的人。第五种是有某些需要得到长期而又充分满足的人。他们往往对这种需要的价值估计不足。如长期生活在爱心环境中的人,往往对珍贵的人间亲情弃如旧履,却把物质上的享受视为人生第一乐事,从而或是忙乱一生虽获巨额财富却因亲情不再而遗憾终生,或是因物质上的引诱而误入歧途。第六种是受到压力较大,无法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行事的人。这种人的需要和行为结果往往是不一致的,因而不能完全用正常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应多考虑他们的处境和主客观条件等。第七种是理想远大,有崇高社会目标的人。他们为了实现这种崇高目标,为了追求真理,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他们只是着眼于高层次目标。

马斯洛还认为,除了这七种例外之人,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生活经历、教养、性格、信念、人生观、年龄和职业等的不同,其需要模式也不一样,大体上可分为三种需要结构模式,即生理和安全需要占优势的需要结构模式、以归属和爱的需要占优势的需要结构模式、以自我实现占优势的需要结构模式。马斯洛认为,这三种需要结构类型模式是预测人们行为发生概率的工具,很有实际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该理论从批判本能论起步,但实际上没能真正摆脱掉本能论的影响。该理论注重个体自身因素,却忽视了社会这一决定人的需要的因素等。尽管如此,该理论仍不失为我们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的借鉴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