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航:头脑风暴法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由此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负责人A.F.奥斯本(Alex F.Osborn)于1938年首创的,英文原名是“brainsto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指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地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一、直接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决策方式是组织有关专家、创意人员及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使与会人员围绕一个明确的会议议题,共同思考,相互启发,以多方互动的方式填补彼此知识经验的空隙,从而引发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性设想。
(一)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
第一,庭外判决原则。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恰当和可行。
第二,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各种想法。
第三,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第四,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的办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加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为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专家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
(二)与会人员的合作方式
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应按照下述三个原则选取:
第一,若参加者相互认识,要从同一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第二,若参加者互不认识,可从不同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的职称,不论参加者职称或级别高低,都应同等对待。
第三,参加者的专业应尽可能地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他领域的专家。
头脑风暴法的主持工作,最好由对决策问题的背景比较了解并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人担任。头脑风暴法专家小组应由下列人员组成:方法论学者——专家会议的主持者;设想产生者——专业领域的专家;分析者——专业领域的高级专家;演绎者——具有较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专家。
头脑风暴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应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进行“头脑风暴”(即“思维共振”)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考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因此,头脑风暴法产生的结果,应当认为是专家成员集体创造的成果,是专家组这个宏观智能结构互相感染的总体效应。
“头脑风暴”主持者的发言应以能激起参加者的思维“灵感”为目的,促使参加者感到亟需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常在“头脑风暴”开始时,主持者需要采取询问的做法,因为主持者很少有可能在会议开始5—10分钟内创造一个自由交换意见的气氛,并激起参加者踊跃发言。主持者的主动活动也只局限于会议开始之时,一旦参加者被鼓励起来以后,新的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时,主持者只需根据“头脑风暴”的原则进行适当引导即可。应当指出,发言量越大,意见越多种多样,所论问题越广越深,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就越大。
会议提出的设想应由专人简要记载下来或录在磁带上,以便由分析组对会议产生的设想进行系统化处理,供下一阶段(质疑阶段)使用。系统化处理程序如下:
①对所有提出的设想编制名称一览表;
②用通用术语说明每一设想的要点;
③找出重复的和互为补充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设想;
④提出对设想进行评价的准则;
⑤分组编制设想一览表。
在决策过程中,对上述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的系统化的方案和设想,还经常采用质疑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和完善。这是头脑风暴法中对设想或方案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估价的一个专门程序。在这一程序中,第一阶段就是要求参加者对每一个提出的设想都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这些新设想,包括对已提出的设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的论证、存在的限制因素,以及排除限制因素的建议。其结构通常是:“××设想是不可行的,因为……如要使其可行,必须……”
二、质疑头脑风暴法
质疑头脑风暴法是对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质疑头脑风暴法应遵守的原则与直接头脑风暴法一样,只是禁止对已有的设想提出肯定意见,而鼓励提出批评意见及新的可行性设想。
在进行质疑头脑风暴法时,主持者应首先简明介绍所讨论问题的内容,介绍各种系统化的设想和方案,以便把参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全面评价上。质疑过程一直进行到没有问题可以质疑为止。质疑中抽出的所有评价意见和可行性设想,应专门记录或录在磁带上。
质疑头脑风暴的第三个阶段,是对质疑过程中提出的评价意见进行估价,以便形成一个对解决所讨论问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表。对于评价意见的估价,与对所讨论设想的质疑一样重要。因为在质疑阶段,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施的所有限制因素,而这些限制因素即使在设想产生阶段也应是放在重要地位予以考虑的。
由分析组负责处理和分析质疑结果。分析组要吸收一些有能力对设想实施作出较准确判断的专家参加。如果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就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时,吸收这些专家参加尤为重要。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的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当然,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成本(时间、费用等)是很高的;另外,头脑风暴法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