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厦门会议综述

“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厦门会议综述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2012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主持。

一、会议概况

2012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2012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新闻院系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召集人,山东大学原校长曾繁仁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提出要在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前提下,在走向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利用好学部的平台,加强学部与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的合作,促进我们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同时,在国家当前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形势下,新闻传播学科也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按照学科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好地应对国际的竞争和挑战。

教育部社科委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教授在致辞中对2012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情况作了简单梳理,并从贯彻十八大精神,提高国家传播能力;依据2011计划,精心设计实施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项目;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性和影响力四个方面谈了对今后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星民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

二、会议发言摘要

本次论坛在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的背景之下召开,参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进一步明确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重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强和完善新闻学与传播学全国性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整合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资源,强化对策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郑保卫教授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十八大政治报告对推进新闻传媒业实现新发展提出的要求,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我们要在十八大路线指引下,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增强信心和勇气,提升道德与责任,深入研究如何将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做强,把我们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做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提升对新闻传媒业作为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的认识,完善其公共服务功能上;放在如何发展新型的新闻传播业态,提高新闻传媒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增强新闻传媒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放在如何构建和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体系,提高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同时要依据 “2011计划”,精心设计和实施一批 “国家与社会急需,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形成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以壮大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力量,发挥其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还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总结新闻实践经验,努力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要增强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其国际性和影响力,要让我们的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形成中国学术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985国家创新基地主任童兵教授,对中国新闻教育和科学研究作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展望。在宏观方面:要建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体系;要建成新的新闻传播体系;要形成以国家为主体的新闻传媒国家管理体系。在中观方面:要基本建成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要基本形成中西打通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要基本形成学界业界高度融合的新闻人才培养体系。在微观方面:要组织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著作的攻关团队;要提升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理论研究高度;要组建学界和业界联合的团队;要让新媒体技术全面进入高校,构建专门的新媒体学。

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与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以澄教授提出,教育科研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失当是目前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障碍。他指出,过强的功利性目的,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出现了 “有形制度约束”和 “实用研究至上”的倾向。现代迷信的推崇,导致学科自觉和学科自信的迷失,迷信 “洋人”、迷信 “传统规制”,导致学者、教师难以有真正的自主权和主导话语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围绕网络信息时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指出新闻传播学科需要高度关注网络技术对媒体形态的融合性影响,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需求,高度关注其他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交互性渗透,高度关注公共信息传播的实践与理论的延展趋势,突破按照传统媒体形态进行专业划分的教育认知局限,突破传统新闻学以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实践认知局限,突破经典传播学研究逻辑框架的方法认知局限,突破学科壁垒森严孤立发展的学术认识局限,建造起具有科学价值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应用体系。

新华社原副社长、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马胜荣教授指出,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要重视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培养媒体工作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法上,可以用培养国际新闻人才的方法来培养能够胜任各类报道的人才。他建议考虑在低年级进行学科基础理论教育,然后分成专业方向和具体的业务方向,以培养目前媒体所需的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

清华大学985国家创新基地主任熊澄宇教授提出中国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进需要:规范学科,对学科规范的切入点进行讨论;体现差异化,在学科发展的思路上要强调个性发展;突破理论,学科理论研究亟待突破传统理论框架;创新方法,要在人文社科研究中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改革评价方式,要探索一种新的评估体系,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鼓励协同,要利用学术共同体这种学术研究的合作平台,推动学术的发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985国家创新基地主任石义彬教授建议:要建立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的制度机制,对学科发展规划作整体设计;要加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数据库建设;要建立起基于中国经验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要具体研究当前新媒体和媒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推动国际交流和国际资源的分享,创办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国际学术刊物。

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与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建议必须在四个方面推进新闻传媒业转型:一是必须要有政治担当;二是必须拥抱社会民主;三是必须大胆融入新的媒体技术;四是必须大胆拥抱资本市场。他还提出必须重新梳理学科的思路,要按照学术规律和机制大力创新;必须坚持实干,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编辑出版学研究会会长李建伟教授总结了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指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一是要统一学科体系,在共同的学科理论框架下展开专业研究;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合作办学;三是要统一教材体系,实现专业整体框架一致;四是要推动暑期学校建设,为各校的专业老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五是要推行学分互认工作,为学生选择品牌课程,提供更多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校学科建设处副处长王宇教授介绍了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点的分布情况和近年来学科管理的变化,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新闻传播学学科设置上,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要探索新的标准和定位;二是在新闻传播学学科管理上,要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建设和管理;三是在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学科建设上,应遵循学科或专业的基本规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何志武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历史,他指出,是学科交叉推动了华科大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进程,创立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学科融合成就了华科大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色,拓展了新媒体研究、战略传播等新领域,造就了新的专业方向。他强调,在未来,华科大新闻传播学科要继续进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争取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指出,当前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要重点把握转型、价值和融合三个关键词。转型的核心和实质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和重构。现代传播包含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公共价值和人性价值,我们必须把这个综合性的价值体系贯穿于传媒制度设计之中。媒介融合推动人类文化和传播新时代的到来,应统筹规划现代视听传媒发展,实施 “视听中国”计划,大力发展视听文化、视听公共服务、视听产业,构建现代视听监管体系。

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珺,结合人民日报近些年的业务实践,对建设当代新闻传播理论提出建议:要围绕党的十八大部署展开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要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建立现代传播体系,人民日报要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排头兵,为全国创造新经验;要加强新闻实践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应密切关注新闻行业的新变化,新动态以及新经验、新实践,以不断充实和丰富新闻理论。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星民教授结合厦门大学近些年来的实践和发展经历,阐释了对学科发展的展望。他还从广告学学科发展的角度建议打造一个世界华人广告家协会的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华裔广告教授建立一个交流的桥梁,把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强调新闻理论研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创新:要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进行创新研究;要对重大现实理论问题进行深度系统性思考;要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要关注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重要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并传递出去。他还提出在学术研究中要抓好几个抓手,即找准、消除研究中的短板;创新研究方法;推动顶层设计;加强比较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孟建,对于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从观念形态上来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如何在学科的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超学科研究;二是在学科发展运作机制方面,需要继续进行创新探索,他介绍说目前复旦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打破了以媒介划分为教学单位的格局,将课程设置分成新闻版块、商务传播、公共传播、艺术传播四个大块;三是在具体运作的业务技巧层面,要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振祥教授指出,今年高校的实践教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新闻学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应保持怎样一个合理的比例?新闻学教育应该离现实近点还是远点?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他提出新闻教育不能沦为工具性的教育,但也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现实和社会之上。“理论顶天,技能立地”,既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又同时养成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批判精神,应该成为新闻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目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指出,在传媒化生存的今天,传播已经成为整个学术界的重要思潮,甚至成为第二哲学。在学科发展中,只有真正建成起学术共同体,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法制性才能得到落实,我们的学术边界才能真正建立。她认为,“2011计划”强调的是协同、创新,我们一方面要争取在 “2011计划”的战略发展体制下去争取自己的高度和位置,也要想一想我们如何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上海大学影视与技术学院教授、全国传媒经济与经营管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吴信训指出,传播科技是推动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动因。目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将 “媒介融合”作为全院学生的必修课程。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也重视与英国科学院合作,在文理结合的视野下检视、推进科学研究……这些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如何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师资素质提升、教学与科研方法等方面因应新的挑战进行创新的规划。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卫东教授总结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少流派和少交锋的现状,阐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科建设中的四个认识关系: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历史短、学养浅的现实和传播技术更新之间的矛盾关系;全民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矛盾关系;新闻传播核心课程体系和其他学科课程体系的矛盾关系;新闻传播的隐态教育和显态教育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从学风问题入手,谈了对当前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看法。他指出,在学术GDP增长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学风问题较为突出,研究生教育增长迅猛,但品质有所下降。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界,要重复常识、敬畏学术、提升水平;要有问题意识;要有研究传统;要有理论创新;要有学科积累;要有学术独立。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家林从新闻传播史的角度梳理了学科发展的问题。他指出,新闻传播发展史学在未来需要寻找新的视角、开拓新的领域,发展新的理论范式,发掘利用新的材料。他还提出新闻传播发展史学研究要注重当代史的研究;注重地方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注重中国新闻传播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新闻学界传播观念发展史、变迁史的研究;注重个案式的打深井式的研究。

三、会议总结

最后,郑保卫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大家在发言中分析了当前学科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梳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今后新闻与传播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目标、策略和方法,并对如何建立健全完善学术共同体,在原有基础上做的更好,提出了许多实实在在、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他认为与去年的北京会议比较,本次论坛在建立和完善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共同体之路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指出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强化综合性问题研究,重视战略对策性研究,同时要注意加强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推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实现更大的发展,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为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形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论坛秘书处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