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他写成一本小册子从兰州西行

他写成一本小册子从兰州西行

时间:2023-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河西走廊北上,踏过横亘千余里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就到达了古代被称为“漠北”的蒙古高原。江南是当代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河西走廊则是甘肃乃至西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河西走廊特殊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历代甘肃境内的开发,主要是围绕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展开。
河西走廊_西北内陆河流域生

1.河西走廊

从兰州西行,翻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就进入千里河西走廊。这里是驰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自汉唐以来,成为连接西域和中亚的必经之地。中西文化、古今文明交汇碰撞,迸出的火花犹如星河灿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嘉峪雄关、张掖大佛寺、肃南文殊寺、马蹄寺和金塔寺、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雷台汉墓……而导演则是汉武帝、张骞、霍去病、隋炀帝、玄奘、马可·波罗等中外著名的政治家、旅行家、军事家和僧侣……

出甘肃敦煌西北面的玉门关和西南面的阳关继续西行,就来到古称西域的新疆。若向南翻越祁连山,则进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河西走廊北上,踏过横亘千余里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就到达了古代被称为“漠北”的蒙古高原。这块大西北神奇的土地如此这般受到历史的垂青,自汉朝以来的2000多年中留下无数的辉煌,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于有川流不息的内陆河。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两大地质板块的结合部,南面是终年积雪和冰川覆盖的祁连山,走廊北面则是一系列低矮的山脉,如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两山之间的千里走廊由平原和盆地构成。东西长达1000余公里,南北之间宽的地方约400公里~500公里,窄的地方仅有30公里~40公里。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蜿蜒流淌其间,三条内陆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将一块块宝石般的绿洲一一连接起来。

img1

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祁连山 吴晓军摄

1941年9月,抗日烽火笼罩全国,地处大后方的河西走廊来了一位长须飘然的老人,他就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孙中山的战友,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先生出省城兰州,过金强河,就登上了乌鞘岭,但见山头乌云压顶,阴雨绵绵。提前到来的深秋景色带着令人难忍的寒意。先生翻过山岭,进入河西走廊,景致大为改观。荒原中时隐时现的绿洲让先生兴致大增。到了张掖,这位才华横溢的老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欣然填词一首:“乌岭雨沉绵,云起无端,龙吟霜匣剑飞还。转到甘州开口笑,错认江南。”

无独有偶,同是这一年,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也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河西考察,也被当地秀美景色所陶醉。兴致所至,也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甘州》:“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水花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他继续西行,但见河西走廊田畴沃野,水渠纵横,草原无垠,牛肥马壮。道路两旁几十年前左宗棠种下的柳树已是根深叶茂,树林荫翳。所以他又写下了《出塞曲》:“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风光好。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风沙悬落照。沙屯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葱葱,望马群波浪涛涛……”

img2

张掖:半城芦苇 吴晓军摄

第二年,又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向达先生,赴西北考察。他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目光,对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历史及文化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察,做出了许多颇具权威的论断。其后他写成一本小册子《西征小记》,同样对河西景色赞不绝口:“至于张掖、武威,则流水争道,阡陌纵横,林木蔚茂,俨然江南。”

“错认江南”也好,“俨然江南”也好,这些赞美的语言充分说明在大西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与蛮荒、边塞,与戈壁、风沙这些字眼紧密相联的地方,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却有这样一块可与江南媲美的神奇土地——河西走廊。

江南是当代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河西走廊则是甘肃乃至西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河西走廊的耕地占甘肃耕地面积的18.2%,却生产了甘肃34.63%的粮食、41.28%的油料、87.35%的棉花、29.07%的猪、牛和羊。河西走廊特殊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历代甘肃境内的开发,主要是围绕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展开。

img3

河西走廊绿洲上的农田 吴晓军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