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滇池湖滨带及入湖河流生态系统状况分析
2.3.2.1 滇池湖滨带状况分析
滇池湖滨带指滇池水域的变化带和保护滇池水域的过渡带,是滇池水体不可分割的水陆交错地带,环滇池最低运行水位1885.5m至湖滨带新界桩(和正常高水位1887.4m外延100m线基本一致)外延400m之间的区域,面积约51km2。
由于滇池湖滨区工农业生产、生活、旅游等人为活动,造成土地开垦过度,原有湖滨带湿地许多已被改造成耕地、鱼塘、防浪堤、房屋等。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能被开垦为耕地或鱼塘的湖滨带均已被开发利用,部分湖滨带已成为永久性的旅游设施或建筑用地;由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环保局牵头,云南省经委、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水利厅等部门,共同组成调研组对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展开全面调查,确定滇池湖滨带面积6.39万亩( 42.6km2) ,其中96%的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湖滨湿地几乎消失殆尽,湖滨带天然湿地几乎全部丧失。
(1)滇池防浪堤现状
防浪堤是目前滇池湖滨带的组成部分,对湖滨带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修筑防浪堤旨在预防水患,而防浪堤的存在导致水体与外湖滨带隔断、内湖滨带与外湖滨带的隔断,阻碍了堤内外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破坏了湖滨动植物的生境,以致丧失了湖滨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目前滇池尚存沿岸防浪堤长度共116.87km,以毛石与混凝土建成的防浪堤为主要类型,其中以滇池北岸主城区下游的防浪堤建设规模最大。滇池东北岸官渡区与北岸呈贡斗南镇的滇池水面普遍高于堤内耕地,防浪堤坚固完好。其次是南岸晋宁县的古城镇、中和乡的防浪堤坚固完好,其余各乡镇的防浪堤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1)北岸防浪堤
目前滇池尚存北岸防浪堤长度55.38km,以毛石与混凝土建成的防浪堤为主要类型,其中以滇池北岸主城区下游的防浪堤建设规模最大。滇池东北岸官渡区与北岸呈贡斗南镇的滇池水面普遍高于堤内耕地,防浪堤坚固完好。其次是南岸晋宁县的古城镇、中和乡的防浪堤坚固完好,其余各乡镇的防浪堤都有不同程度破损。各乡镇防浪堤调查结果见表2.3.2.1-1。
2)西岸防浪堤
西岸防浪堤长度61.48km,以毛石与混凝土建成的为主要类型,其中以滇池北岸主城区下游的防浪堤建设规模最大。滇池东北岸官渡区与西岸呈贡斗南镇的滇池水面普遍高于堤内耕地,防浪堤坚固完好。其次是南岸晋宁县的古城镇、中和乡的防浪堤坚固完好,其余各乡镇的防浪堤都有不同程度破损。各乡镇防浪堤调查结果见表2.3.2.1-2。
(2)滇池外湖滨带土地利用现状
1)滇池北岸
根据现场实地调研和遥感图像识别,滇池北岸1887.4外延100m范围(新界桩内)的湖滨带土地利用情况见表2.3.2.1-3。
滇池北岸湖滨带新界桩外延400m范围的面积15km2,土地利用情况见表2.3.2.1-4。
表2.3.2.1-1 防浪堤调查情况统计表
表2.3.2.1-2 防浪堤调查情况统计表
表2.3.2.1-3 湖滨带土地利用现状( 1887年4月外延100m) 单位: hm2
续表2.3.2.1-3
表2.3.2.1-4 湖滨带缓冲区土地利用现状(新界桩外延400m) 单位: hm2
2)滇池西岸
根据现场实地调研和遥感图像识别,新界桩范围内( 1887.4外延100m)的湖滨带面积9.7km2,湖滨区土地利用情况见表2.3.2.1-5。
湖滨带缓冲区的面积22km2,土地利用情况见表2.3.2.1-6。
表2.3.2.1-5 湖滨带土地利用现状( 1887.4外延100m) 单位: hm2
续表2.3.2.1-5
表2.3.2.1-6 湖滨带缓冲区土地利用现状(新界桩外延400m) 单位:亩
(3)滇池湖滨带植物现状
滇池湖滨带植被总体上可分为湿生植被、挺水植被、漂浮植被、浮叶植被和沉水植被5种类型。200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滇池沿岸带主要水生植物共有40种,其中湿生植物17种,挺水植物6种,漂浮植物8种,浮叶植物3种,沉水植物6种。滇池湖滨带属典型的高原湖泊水生生态系统,该地区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为湖滨带生态湿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生态条件。历史上,滇池湖滨区曾以芦苇、田字草为优势,辅以莲、满江红。这种生态结构在20世纪50~60年代是滇池湖滨区的典型分布。但如今已萎缩,仅湖滨小河岔中有极少量的芦苇、茭草群落或黑麦草存在。水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以耐污性较强的植物为主。在河道入湖口处,有大片水葫芦、水白菜分布,沿岸带分布有红线草、狐尾藻等较耐污植物。
作为浅水湖泊,历史上滇池湖体大部分区域均有繁密的沉水植物分布,湖湾河岔更是水草繁密的集中区域。从20世纪50年代有资料记载至今,滇池湖滨带湿地面积逐步缩小,这可以从滇池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分布演变看出。据调查资料: 50年代滇池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8科,44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共划分了14个群落。
湖内沉水植物一般都生长在离岸边50~200m范围内,呈零星分布,很少成片;这些沉水植物多以红线草和狐尾藻为主,尽管狐尾藻数量也很少,但已经成为沉水植物的绝对优势种。而其他一些沉水植物很难在湖内发现。
通过调查发现滇池湖滨带植被有如下特点:①植物种类越来越少,大量水生植物灭绝;②植物分布区域越来越小,植物生长深度越来越浅;③植物分布零散,很难成片;④耐污性植物已逐渐成为优势种,比如茭草、红线草等;⑤外来物种如紫茎泽兰和水葫芦的入侵使得植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
现存滇池湖滨植物情况见表2.3.2.1-7。
表2.3.2.1-7 现存滇池湖滨植物一览表
续表2.3.2.1-7
(4)外湖滨带生态与基底状况
主要调查外湖滨基底:湖滨基底现状、湖滨带的地形、底质和水文条件,包括风浪的影响等。调查结果见表2.3.2.1-8。
表2.3.2.1-8 外湖滨区生态与基底状况
续表2.3.2.1-8
2.3.2.2 入湖河流生态现状调查与变化分析
以25条入滇河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生态考察和生态现状调查,包括河流生态多样性状况、河道生态现状、河道底泥淤积现状、河道两岸污染源现状、河口生态现状等。
(1)入滇河流生态状况
入滇河流底栖动物具有种类较少、优势种密度极高的特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4种,其中环节动物为3种,包括中华颤蚓、蚯蚓和蚂蟥;软体动物6种,包括扁蜷螺科大脐圆扁螺、中华圆田螺及幼虫、河蚌幼虫、基眼目尖膀胱螺,其中基眼目尖膀胱螺为外来入侵物种;昆虫类4种,包括红娘华、蝇幼虫、双翅目鳐蚊科鳐蚊幼虫、直翅目蝼蛄科;扁形动物为蜗虫1种。调查结果表明寡毛纲中华颤蚓占底栖动物总数量的85.44%,为优势类群,因此指示物种即为寡毛纲中华颤蚓。
岸边植被、河岸动物整体较丰富。河流中岸边动物量为412.97g/cm2,其中优势种为鼠妇。生态考察采摘植物植物量为32458个/m2。
根据生态调查得到的主要入滇河流底栖动物总数、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BPI污染指数以及水质情况,得知主要入滇河流水体自净能力恶化(见表2.3.2.2-1) 。
表2.3.2.2-1 入滇河流生物多样性特征状况表
续表2.3.2.2-1
(2)入滇河流河口生态状况
入滇河流较大河流入滇口处河床经改造,多以水泥、沙石等材料铺就,因而底栖动物无法寄留,生物多样性很差。具体情况看来,选取的大观河、采莲河、船房河、海河、明通河(大清河) 、小清河、宝象河、广谱沟(广普大沟) 、公司沟、盘龙江、螳螂川、清水沟、捞鱼河、淤泥河、柴河、东大河和金家河共17条河流的河口发现有底栖动物。
经采样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种,其中环节动物为2种,包括中华颤蚓和蚂蟥;软体动物2种,包括扁蜷螺科大脐圆扁螺和中华圆田螺及幼虫。入滇河流河口生态调查结果表明,寡毛纲中华颤蚓为优势类群,是指示物种。
与河流中段相比,河口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生产力,生物多样性良好。与河流其他位置比较,一条河在不同位置其生态资料虽略有差异,但是基本上趋于相同,如盘龙江底泥状况,在中上游和入滇口都是硬质河底,且底栖生物都比较少。当然在岸边植物面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盘龙江下游为高大乔木类,而在入滇口则为人工栽种小树。不同河流的河口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进行生态重建。
(3)入滇河流底质状况
河流底质是底栖动物生长、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底质的颗粒大小、稳定程度、表面构造和营养成分等都对底栖动物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具体的影响随个体种类而异。水体的底质大体可分为岩石、砾石、粗砂、细砂、黏土和淤泥等。粗砂和细砂的底质最不稳定,通常生物量最低,砾石底质的底栖动物生物量较高。
为了研究入滇河流中底质的污染状况,对大观河、采莲河、船房河、海河、明通河(大清河) 、小清河、五甲河、老宝象河、宝象河、新河、广谱沟(广普大沟) 、公司沟、马料河、螳螂川河、护城河、东大河、舰槽河(海河上游支流) 、梁王河(与捞鱼河共河口) 、洛龙河、清水沟(河) 、柴河、大河(柴河上游支流) 、捞鱼河、淤泥河、古城河、盘龙江这26条河流的底泥进行了采样监测。监测方法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中规定的方法。在这些入滇河流中共设监测点若干个,主要入滇流底质状况见表2.3.2.2-2。
在所监测的上述河段中,大观河、采莲河、船房河、海河、明通河(大清河) 、小清河、五甲河、老宝象河、宝象河、新河、广谱沟(广普大沟) 、公司沟、马料河河口、螳螂川河、护城河、东大河、舰槽河、柴河河口、梁王河底泥现状为底泥层一般在0.1~1.8m之间,有机质含量高,为黑色淤泥,有明显臭味,物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工业和生活垃圾。导致底泥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过低。研究表明,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只有在与孔隙水发生交换后,或底泥颗粒分散悬浮于水流中,才能向河流释放污染物,并形成二次污染。其污染过程,特别是黑色富集层的污染释放过程将延续很长时间,污染物的释放速率也相应地随时间而缓慢下降。如果河流的水质因其他原因暂时恶化,仍可能使底泥污染物含量再度上升。由此可见,底泥的二次污染是河流污染控制规划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古城河、梁王河、洛龙河、清水沟、柴河上游及中游、大河、捞鱼河、淤泥河、马料河下游的河段底泥主要为细沙,黄泥含水量较低,质地致密。由于这些河段没有大污染源的排入,河流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污染程度较低。
表2.3.2.2-2 主要入滇河流底质状况表
(4)结论
通过入滇河流生态调查结果得知,主要入滇河流底栖动物总数较少,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BPI污染指数表明,主要入滇河流的综合污染为严重污染,水体自净能力差。大部分河流底泥淤积严重,有机质含量高,黑臭,含有大量工业和生活垃圾,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入滇河流较大河流入滇口处河床经人工改造,缓解了底泥淤积状况,但同时也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削弱了水体自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