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支付也称电子资金划拨,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利用代表一定价值的电子信息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引发的革命,实质是改变了目前主要以纸面票据为基础的支付系统。所谓的电子手段,在《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中称为“数据电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所谓的电子支付,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就是通过数据电文进行的支付。
二、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特征
(一)电子支付的概念
电子支付也称电子资金划拨(Electronic Fund Transfer,EFT),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利用代表一定价值的电子信息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第2条规定:“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引发的革命,实质是改变了目前主要以纸面票据为基础的支付系统。
(二)电子支付的特征
电子支付的概念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从形式上看,电子支付是以电子手段进行的支付。
所谓的电子手段,在《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中称为“数据电文”。《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存储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所谓的电子支付,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就是通过数据电文进行的支付。
第二,从内容上看,电子支付是转移电子信息来进行的支付。
从内容上看,在电子支付中,纸面的货币和票据被无形的电子信息所取代,电子信息的传递就是资金的传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