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区域发展模式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以上中国的资源现状、资源消耗数据可以看出,所谓的“资源丰富”只不过是一个总量的说法,人均相对量来说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而我们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现状数据却是触目惊心,所以我们不得不更加冷静、客观地面对这样的区域生态资源现状。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对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仅在若干先进地区发展较为成型,而在其他大部分地区,循环经济或是刚刚引起重视,或是尚未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较为滞后,无论是发展的质量还是数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和实际障碍,需要不断地摸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以资源高消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通过数量和价格来参与竞争,进而加剧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连中国引进的外资企业往往也是所在国家按照梯度转移理念移出本土的,基本上是一些过时的工业科技,对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的消耗过大,不具备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各国在循环经济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德国、日本等循环经济发展较领先的国家把循环经济领域主要集中在废物管理或生产过程的后端,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大部分产生在生产的后端,二是政府容易在废物管理上发挥作用;美国、加拿大则更重视预防,主要采取成本有效且灵活的环境政策和综合性政策,没有把循环经济作为主要政策取向;中国的循环经济理解普遍比较宽泛。在实践中,循环经济有4种不良的倾向:①机会主义者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讨价还价和设租寻租的策略和工具;②“纯技术论”者把发展循环经济等同于为一系列特定资源环境问题寻找答案;③“否定论”者则认为通过经济的增长就可以改变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困境而没有必要发展循环经济;④“万能论”者把平等和财富再分配看做循环经济的重要核心而赋予循环经济万能的表象……从这些认识来看,毋庸讳言,会给各方面统一认识和实施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已有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能源新技术、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大集成。
(3)企业不重视循环经济,缺乏积极性。企业是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最重要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激活企业的积极性。从目前来看,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在循环经济指导下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虽然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普及以及清洁生产的规模化最终能够带来企业很多利益,但清洁生产技术与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的引进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和比较长期的收益过程,有一定的风险,使得一些小型企业为增强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短期经济行为竞争,忽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就有可能用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实际上是把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费用推给了社会。尤其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当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很容易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损害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动力明显不足。多年来中国资源产品的定价没有将资源使用或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成本、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及对后代人产生的资源基础的不完整因素考虑在内,中国资源产品的定价长期以来偏低,资源价值在产品和生产成本中得不到正确和充分的体现,浪费严重。同时以大规模、高速度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技术体系使许多原材料开采、加工的直接经济成本日益降低,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再生资源的成本比购买新资源的价格更高。这不仅使企业缺乏节约及利用再生资源的动力,而且也使企业投资开发稀缺资源替代品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作为只追求短期内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而言,对循环经济缺乏积极性。
(4)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目前,中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对循环经济发展指导和引导不够。将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环保产业等方面工作,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统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也十分迫切。尤其是在区域内推动循环经济更缺乏总体规划和必要的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协调一致,但是由于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分工和管理职能不明确;有些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执行主体消失了;有些主管部门的职能交叉和重叠,缺乏有效监管。所以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尤其重要。
(5)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健全。中国真正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也是近几年的事,所以暴露的矛盾首先表现在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法规政策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和不协调,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存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真空地带,立法工作滞后;其次,经济体制上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形势依然严峻,行业垄断与封锁严重,极大地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同时原材料市场和再生资源市场割裂,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核算机制都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在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建立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费用机制等,这些都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中国还没有建立一些相关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就连一些政策还存在执行走样的问题。所以循环经济的实行缺乏基本保障。
(6)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关键技术。目前中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使用资料的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中国的废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虽然已经有了基础,但却是技术含量低、废旧物资被降级使用,没有发挥循环经济的最佳效应。循环经济的技术已滞后于实践。
(7)公民的公众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倡导与企业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公民缺乏公众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乱丢垃圾、污染环境等现象。很多人不注重物尽其用,增加了环境负担也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公民在消费方面也没有绿色消费的意识。正因为公民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不仅增加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而且不能对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未达到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
(8)区域产业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且低下,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产业结构普遍低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还很低。如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上海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9)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中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差异很大,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而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复杂,远离亚太地区发展中心。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作用下,资金、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将由经济增长缓慢地区向增长迅速地区、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集聚,这种要素的集聚过程将加大地区之间的不均衡。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导致经济发展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尽管目前一些抑制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因此,在目前阶段下,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存在并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容易造成资源的不合理流动。比如大城市的极度发展,使资源不仅不能有效地向低成本地区扩散,而且还继续拥入发达地区,造成资源配置的效率下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欠发达地区不惜以资源的大量开发和消耗来换取经济利益。再则,区域经济的差异过大也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不能为一时的发展牺牲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地区经济差异过大会引起不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以来对资源的掠夺性经营来支撑当地经济不健康的增长,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这些问题外,中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企业集聚度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以“资源换增长”等长期普遍的问题,所以要想快速健康地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区域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断地予以化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