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纠纷诉讼程序

旅游纠纷诉讼程序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一个旅游纠纷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审理期限是指某一案件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到做出裁判的法定期间。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五、旅游纠纷诉讼程序

(一)起诉

1.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起诉状应写明: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与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按下列程序进行:

1.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法庭调查。其任务是审查核实各种诉讼证据。

3.法庭辩论。作为定案的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庭的辩论和质证。

4.评议和宣判。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判决书应当写明: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四)第二审程序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做出的裁判,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经上一级法院审理并做出裁判后,诉讼便告终结。对一个旅游纠纷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如果双方当事人在15日内均未上诉,判决也将发生法律效力,因此,二审程序不是必经程序。

(五)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法定程序,因此也不是必经程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随时都可提起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六)旅游纠纷诉讼的审理期限

审理期限是指某一案件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到做出裁判的法定期间。旅游纠纷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法院院长批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