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矫正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社区矫正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矫正是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679名,无1人重新犯罪。通过矫正教育工作,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为建设和谐武汉、平安武汉作出了贡献。基本形成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合力。社区矫正的社会效果得到增强。

社区矫正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社区矫正是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03年以来,全国先后有24个省(区、市)的101个地市、423个县(区、市)、3663个街道(乡镇),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接收、管理、教育社区矫正对象近10万名,在全国较大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2005年5月武汉市在7个中心城区启动了试点工作。今年5月,试点工作又扩大到6个远城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武汉市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679名,无1人重新犯罪。通过矫正教育工作,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为建设和谐武汉、平安武汉作出了贡献。

初步建立起与现行法律法规基本适应的工作机制。全市试点城区全部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基层司法所具体执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机制,保障了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

依法构建起工作运行的制度框架。两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依法规范问题,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制定了20多项工作制度,包括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和帮困解难等,覆盖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制度框架。

基本形成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合力。明确了公、检、法、司等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达成工作上的共识,基本形成了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整合社会资源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探索运用社会力量特别是社团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上进行了有益尝试。构建了“法律疏导”、“警示教育”、“技能培训”、“公益劳动”、“心理咨询”等工作基地,为开展经常性矫正工作搭建了平台。

建立起与工作要求基本相适应的工作队伍。经过两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以专职队伍为主体、以志愿者队伍为重要补充的社区矫正网络。

社区矫正的社会效果得到增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依法监管与人性化帮扶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惩罚与帮助相结合、学习与劳动相结合,运用个案分析、分类管理、心理矫正等方法,引导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和社区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