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预防与控制税务行政处罚执法风险的措施
一.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
税务执法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处罚行为的规范程度。在激励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可采取集训辅导、答疑解难、座谈交流、考学互动等方式,加强税收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促进执法人员知法、懂法、守法。对少数法律意识淡薄、执法差错较多的人员,予以集中补课,对参训考试不合格的采取暂停执法、诫勉等措施,促进执法人员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对新法律、新政策,要采取全员轮训、业务考试等方式,促进政策有效把握和落实。对常见处罚行为应制作简明示范文本,引导行政处罚行为,以便执法人员使用。对执法过错的易发环节,要通过提醒提示,引起执法人员注意。
二.完善税务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行政处罚执行情况反馈机制,针对行政处罚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研究对策、提出书面建议,向上级机关进行反映,不断完善制度层面的问题,从源头建立起监督机制。依托税收征管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把行政处罚各个环节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行政处罚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同时搭建在线监控平台,逐步实现处前、处中、处后的全程监督,实现在线预警、在线提示、在线纠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监督模式。在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和综合督查中,着重检查行政处罚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及时发现案件查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以查促处、以查促规范。
三.加强执法责任的问责追究力度
完善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以及执法资格等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对执法管理软件考核发现的处罚过错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经济和行政责任;对屡犯、多发的过错,要从严加大惩戒力度;对特别重大处罚过错,要依规定采取责令待岗、取消执法资格等责任追究办法,促进税务执法人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四.规范税务行政处罚的几项具体措施
一是全面公开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将本单位实施税务行政处罚的依据、种类、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后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税务相对人的监督,实现税务行政处罚的公开、透明。二是严格控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梳理税务行政处罚依据,压缩税务行政处罚“弹性空间”,依据法律法规制定有关自由裁量权的管理办法,实行自我限制,自主寻求判断事实与法律的最佳结合点。三是严格执行法定处罚程序。着重遵守陈述申辩程序、处罚告知程序、责令限改程序以及相关时效要求,切实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防范越位越权风险。四是充分搜集行政处罚证据。严格遵循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要求,紧密围绕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性质系统地收集证据,注重现场检查取证,注重各类证据的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五是准确界定行政处罚案件性质。要根据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列举的违法种类,依据违法的情节、手段、事实,兼顾违法后果,合法合理界定违法行为性质。六是规范制发行政处罚文书。要根据执法事实和具体情形,准确选择税务文书种类,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统一的税收执法文书格式和标准要求制作文书,并着重把握文书项目、语言、数据、签章的规范性,以及引用法律条款的准确性、实效性和层次性,形成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用语精准的税务行政处罚文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