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得以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又一次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冲击,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探索与艰苦努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诸多困难,取得理论建设和实际工作方面的更高成就。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评价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说在巨大成就的背后有许多失误需要改正,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同时又有深刻的教训要记取。面对新的历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反思,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时代脉搏,分析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从而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世界范围内的道德认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逐步深入,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客观上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德育认同,道德的世界性正在形成。世界各国将面临许多相同的德育问题,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背离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金融创新中的道德缺失问题等等,基于此,世界范围内高校德育工作将集中于两大课题:一是道德人格的培养,即对个体心理方面进行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培养,使其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具有比道德规范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自我建构高尚的道德人格,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其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精神,增强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成长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二是社会公德的强化,即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道德准则的逐步深化。列宁曾指出:社会公德是“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因此它是人们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社会公德的道德实践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世界范围内的道德认同并不是说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将趋于相同道德行为规范,而是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对道德本身的价值有了一致的认同。道德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只有坚持了道德的民族性才能使人们自觉走出所谓多元性的陷阱,并一点点拾起曾经被自己遗忘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个性,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德育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继承性,它必然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比如孝顺父母,就只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显得如此重要和神圣,甚至成为可以衡量一切道德的尺度。《中庸·哀公问政》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学而》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德传统,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民族,但却是我们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坚持德育民族性的同时还要谨防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在德育意识得以普遍认同的趋势下,东西方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文化会相互渗透,我们单纯地抵御西方的道德观念不可能也不应该,反过来屈从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也是不对的,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借鉴他国德育中积极的共性的东西,对其失败教训引以为戒,将德育放在当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
二、注重实效性的普及教育
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其实效性,在将具体的、稳定的道德规范内化于人们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对个体自我教育的培养和德育环境的形成,通过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影响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以最优化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取得较高的德育效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得益于两大实现:一是实现“内化”,即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的过程,在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不同境界提高中实现学校的德育职责;二是实现“外化”,即通过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实现“内化”的外延。只有做到这两个实现才能达到全社会范围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层次性的普及教育过程。这种层次性常规地表现为针对“外化”不同对象的年龄、专业、性别、兴趣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及内容,但与此同时更表现为对于个体“内化”而言的不同德育阶段。作为个体,起初状态是存在道德水平差异的不同的人,但不管身处怎样不同的境地,首先要建立自身的个性人格目标,进而设立完善的社会人目标,最终形成特殊的社会角色目标。在整个道德普及教育中,前两者是基础,而特殊社会角色则是对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较高要求,通过这种从个人到社会的由内而外的道德的社会化过程来逐步实现德育的实效性。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德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信息多元化与教育单一性之间的矛盾、社会开放性与教育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等等,还有助于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形成全民德育的大环境。
三、构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的历史环境下,面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德育工作要更好地结合时代,把握规律,构建系统的德育体系已成为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新时代环境下可以允许人们有各自不同的理念,但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国家的情感,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更是凝聚民心、化解矛盾的最佳结合点。俄罗斯在摒弃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后,人们的信仰出现了真空,但是却没有人对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出异议。其次要建立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主体”观念。新世纪必然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德育过程成为两个主体之间的认识、选择、互动和完善的过程。再次要注意与世界德育发展趋势接轨,积极地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将我国的德育体系构建放入世界的德育体系构建当中。
未来德育体系的构建将越来越体现其科学化趋势,高校德育工作也将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高校德育体系在内容结构、环境结构、目标结构、评估结构、运行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尽量减少经验引起的随意性、随机性、主观性,而增强科学运行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性。同时,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观念,尽量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态和政治理念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总之,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全面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既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在交流中实现超越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德育观念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德育工作的根基,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继承民族遗产中优秀的、进步的思想,否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放开眼光,大胆借鉴,通过去伪存真、去恶存善之后为我们所用,最终结合中西,实现我国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对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而这里的交流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交流,应该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有选择地吸纳。作为个人,它包括个人与自己、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作为国家,它包括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人民、国家与历史等方面的交流等。总之,这种交流所编织的是一张从个人到世界的无形的网络,它所实现的不仅仅是德育工作的超越,更是人类文明的大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