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沧桑与伟大
太白山的发育历史,根据地质资料,大概可以追溯到太古代。当时,秦岭地区为古海所占据。早期以类复理石建造的碎屑——碳酸盐沉积为主,而后仍以类复理石建造为主,但碎屑物较前为多,显示了海退的趋势,地槽趋于上升。由于嵩阳运动的结果,使太古代地槽开始褶皱回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的褶皱构造和断裂雏形。元古代初期,地壳再度下降,北侧形成了海槽,沉积了陆原碎屑——火山岩建造。后期因受吕梁运动的影响,地槽回返褶皱与太古代褶皱带一起构成了秦岭地轴。
约在6亿年以前的震旦纪时,整个秦岭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当时这里地面凹陷下沉,海水不断变深,海相沉积发育,逐渐形成石灰岩、白云岩等。海底偶有零星火山喷发。在碧波荡漾的汪洋大海之中,除藻类繁盛外,比较高级的动物尚未大量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显得格外寂静。
太白岩石冰川遗迹
长期的隆起剥蚀,致使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缺失,至奥陶纪初期,地轴局部地段急剧下降,沉积了一套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4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时期,地质构造运动频频发生,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普遍,这里上升隆起,逐渐褶皱成山,形成太白山之雏形。
加里东运动后地槽又回返,地层发生了轻微的变质,区内太古代褶皱带的背斜核部有一部分花岗岩侵入,并在一系列东西向的裂隙中充填了稀有元素矿化的伟晶岩脉。以后本区又不断处于长期的剥蚀状态,从而缺失了奥陶纪以后,中石炭纪以前的地层。
到海西、印支运动期间,地壳发生南北差异性的活动,其南形成了秦岭印支地槽,其北侧为秦岭地轴。长期隆起,沿东西向区域断裂有超基性岩侵入。后期北侧则有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秦岭山脉的骨架已经形成。
在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中,多期构造变动,岩浆侵入和岩石变质,使太白山之雏形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测得太白岩基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主要在2.06~2.29亿年之间。这正说明规模庞大的太白岩基,主要是在印支运动中由于酸性岩浆的大规模侵入而形成的。
在地壳剧烈运动之间相对比较平静的时期,太白山地区以缓慢的上升为主。在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的低洼之处,水流汇聚,形成河湖。河湖中沉积的泥沙,逐渐形成页岩和各种砂岩。特别是在加里东运动之后,绿色植物开始大发展,万木参天,密林成海,植物遗体在有些地方堆积起来,掩埋于泥土之下,逐渐变成煤层。海西运动之后,逐渐进入爬行动物时代。躯体庞大的恐龙类动物,有的在林木中追逐,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在空中飞翔。整个自然界生气勃勃,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寂寞了。
地表的长期外露,遭受剥蚀,使初露峥嵘的太白山逐渐被夷平。到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生代晚期,这里地势低矮,起伏不大,已呈现出准平原状态。
在大约距今1.8~0.7亿年之间发生的燕山运动中,太白山再度上升隆起,酸性岩浆再次侵入,使太白岩基的组成更加复杂化,太白山基本定形。
此后,地壳运动还导致了大断裂的产生,太白山成为夹在两条近东西向大断裂之间的活动地块。这时,秦岭北侧大断层以北的渭河谷地向下断陷,此断层以南的太白山地块,南北却产生不均衡的抬升。
燕山运动时期,在长期隆起的地轴上,由于南侧断裂的复活,开始了以断块活动为主的运动形式,形成了白垩纪的断陷盆地,沉积了一套陆相地层。稍后就是燕山期的花岗岩侵入,形成太白岩基。中生代末或第三纪初期,气候温暖潮湿,秦岭隆起缓慢,发生了大规模的夷平作用,将秦岭夷平为准平原状态,在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块断运动增强,并具有掀升的性质,秦岭隆起,渭河断陷盆地继续沉降,古老的夷平面遭到破坏,形成了北仰南倾的多级断块山地,太白断块就是其中的一个。正如张伯声教授说的:“整个北仰南倾的是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的一般情况。”“……秦岭和渭河平原可以看作两大断块,一升一降,其垂直差距在3 000米以上。”
继燕山运动之后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是太白山上升最强烈的时期。当时,太白山块体以跳跃的方式急剧上升,北仰南俯更加明显,渭河谷地同时相对迅猛下降,其结果使山地脊线迫近北部,太白山地块北部翘起,形成极为险峻的高山。太白山这种北坡陡峻,南坡较缓的不对称形态,正是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
在新构造运动中,太白山地区隆起强烈,位于螯山北侧的太白盆地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期,它是承袭早期的断裂而又复苏的新生盆地,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厚度近400米。螯山北部的平梁对太白盆地的比高在1 200米以上。在新构造运动中,螯山北侧断层错动的垂直差距在1 600米以上。黑水是一个先成河,在老君岭剥蚀面形成以前,黑水就在第三纪初期形成的古剥蚀面上向北流动,在老君岭剥蚀面形成以后,继续北流,在老君岭剥蚀面掀升时,黑水深切,才把老君岭与终南山分开,终南山及老君岭对黑水的比高都在1 500米以上。这就说明,在老君岭剥蚀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太白山地就至少升高了1 500米,甚至可达2 000米。在太白山北部各主要河流,如五里峡、白云峡、山岔峡、红河等的出山口处,在“U”形谷之下发育了深切的“V”形峡谷,峡谷深度多在150~200米以上。在这些深切的峡谷和南部太白河的峡谷两侧,普遍发育了季节性流水形成的悬沟,这说明在最近的地质时期中,直到目前太白山还在上升中。
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在太白山地区表现为分阶段的振荡上升运动,使一度停顿于较低水平的地区遭到夷平,而后又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侵蚀剥蚀而被改变,剥蚀面残留部分形成巨大的波状起伏,高处代表当时的冈陵,低处代表低洼的谷地。这种剥蚀面,在太白山顶面以下,在北坡可看到三级,即海拔2 600~2 800米,1 800~2 000米,1 100~1 300米。平安寺至斗母宫的长梁就是海拔2 600~2 800米剥蚀面的残留部分。1 100~1 300米一级的剥蚀面,在中山寺以下表现较为明显,上面堆积了黄土状物质,并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三级剥蚀面,均受到多次抬升,引起的侵蚀剥蚀使这些区域普遍发育了套谷地貌。
从距今约7千万年开始的新生代以来,渭河谷地沉积物之厚度可达5 000~6 000米,太白山顶峰拔仙台已上升到海拔3 767米。这里,沉降和上升的总幅度已超过9 000米。上升、下降幅度之大,使人为之惊叹。
地壳的剧烈运动,对生物界既是一种灾难性的袭击,然而又是一种迫使生物发展进化的力量。一些幸免于难的物种,通过改造自身,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发展繁荣起来,一些物种被淘汰,还有一些物种被迫迁移。新生代之初,整个秦岭包括太白山在内,都还不高,因此秦岭南北植物动物差异不大。后来秦岭急剧升高,使秦岭南北自然条件产生明显差异,动植物也随之明显分化。第四纪冰期的到来,对生物界又是一场严重的考验,一大批物种被淘汰了,然而更多的、生命力更旺盛的新物种却出现了。人类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距今数万年或一二十万年的大荔人,当时都生活在秦岭北边的渭河谷地。
寻秘太白湖
近年来,通过地质钻探还发现,约在第四纪以来的300万年中,渭河谷地下降的最大幅度已超过3 000米。据有关文献记载,太白山北面的眉县、周至、扶风、岐山、宝鸡等地,从公元前1177年到现在的3000多年中,曾发生过大小地震51次。目前,山地北麓的大断裂带上还分布着一些温泉。这一切都表明,时至今日,太白山的这种以上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仍在继续着。太白山顶部之所以至今还保留着中生代准平原的部分残面和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与太白山断块在新生代以来上升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