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行病学调查是判定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赶赴现场,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一)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

(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三)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应用

6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中承担什么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机构,承担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防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等食品安全相关职责。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赶赴现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病人隔离、物品场所清洗消毒等技术控制措施;涉及行政强制性措施的,则提出相关建议,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在调查处置过程中,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监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协助的内容包括控制现场,封存有关食品、原料及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资料并配合调查等。

流行病学调查是判定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病例判定等技术调查。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评定、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发展趋势、预防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赶赴现场,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