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检验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依法对食品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终身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
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 应用
76.食品检验机构和人员违法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行为规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具体体现在本法第138条。
一是规定普遍意义的行政处罚。包括:(1)撤销机构的检验资格;(2)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检验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3)依法对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上述处罚由授予检验机构资质的主管部门作出。
二是针对特殊情形的检验人员规定禁业处罚。(1)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2)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终身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为了确保这一禁业处罚落到实处,第138条第2款同时规定,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上述被剥夺从事检验工作资格的人员的,其自身资质将被撤销
三是规定检验机构的民事责任。第138条第3款规定:“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即消费者可以就受到的损害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