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理性预期学派在许多经济问题上都与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和货币主义持不同的观点。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可以利用“菲利蒲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来管理国民经济。货币学派反对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菲利蒲斯曲线”只能在短期内存在,而在长期内是不能成立的。货币主义得出短期的“菲利蒲斯曲线”交替关系存在的结论,其依据是适应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则断言,“菲利蒲斯曲线”交替关系即使在短期也不存在。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如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因此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它只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并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于是连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失业率下降的情形也不会发生。正如赫尔姆特·弗里希所指出:“理性预期导致十分不同的含义。由于经济当事人了解这个模型的各个参数,所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任何变化不仅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且也引起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从而不会对这一体系的实际变量发生影响”。(12)因此,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在货币政策的反馈规则之间所做的选择对于具有合理预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中失业率的随机变化是无关的。”(13)
由此,理性预期学派推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不变性命题。这一命题断定: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地不规则地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货币当局的经济政策,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无效的,其结果都是将引起通货膨胀。(14)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可以用图4.3加以说明:图中纵轴代表价格水平,横轴代表国民收入水平,AD代表总需求曲线,AS代表总供给曲线,Yn代表与自然失业率相应的就业水平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假定最初时AD与AS相交在E点,这时国民收入产量为Yn,价格水平为P0;如果政府认为这一国民收入水平不能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那么,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总需求会变化(从AD到AD′),产量和物价将都会上升(从P0和Yn上升为P1和Y′)失业会相应减少。货币主义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生效,但长期内则无效,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水平,而通货膨胀则更严重。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决不是固定不变的或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的,他们会考虑到未来货币供应量变化率的情况。出于对本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会充分利用目前可以得到的一切有关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期到由于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政策,价格不会停留在原有水平上而必将会向上移动到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相应的水平上。这时,工资、利率等都会立即作出相应的调整,结果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分别从AD和AS变化到AD′和AS′,其交点为E″,即国民收入水平仍然停留在与自然失业率相应的就业水平时的国民收入产量上(Yn),而价格水平则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猛升到P2,根据不变性命题的分析,理性预期学派得出结论:在短期内“菲利蒲斯曲线”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上的直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正如卢卡斯所说的:“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就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预期得到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15)
图4.3 通货膨胀与失业
理性预期学派也按照不变性命题来分析货币量与利息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促使利息率的下降,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和扩大就业量。货币主义者则根据适应性预期理论,对货币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作了短期和长期的区别和分析。他们认为,假定货币当局突然地出人意外地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5%增加到10%,这种变化的短期效果是利息率下降,这是因为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人们将发现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超过了所愿意持有的货币,于是把过多的货币数量用于购买各种物品,购买债券和股票,结果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所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最初确实是收到了降低利息率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增加使得价格水平提高了,贷款人会因此修正自己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要求提高利息率来弥补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造成的本金的损失。例如,贷款人的利息率原为5%,由于货币量增加造成通货膨胀率上升了10%,那么贷款人将要求将利息率提高到15%。由此可见,名义利息率(i)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实际利息率(r)和与通货膨胀预期有关系的利息率或预期通货膨胀率Pe,即:
i=r+Pe
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使利息率(i)上升。
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货币主义者关于中央银行突然地出人意料地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这一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在这一假定下,人们不能了解货币当局的行为规则,只能消极地根据货币政策来调整自己的预期。实际上中央银行总是按照某种连续一致的准则来制订货币政策的,例如当失业率达到某一水平时,中央银行为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总会将货币增长率提高到某一水平。无论它采取何种准则,只要按这一准则反复推行货币政策,公众就会很快地掌握它,并据此形成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公众已掌握了货币当局的政策规则,那么货币供应量一增加的话,公众立即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率将上升的预期,并将这一预期考虑到利息率变化的决策中去,于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短期内也不会产生降低利息率的效果,只能引起名义利息率的立刻上升。但是,由于价格水平在同时也将上升,所以实际利息率和其他实际经济变量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样,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无论在什么时期内,在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和增加产量方面都将是无效的,其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